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课件: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3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2)上述场景发生于何时?主要历史背景是什么?有何标志性意 义? 答案 1918年11月。协约国发起总攻,保加利亚、奥斯曼帝国、 奥匈帝国投降,德国爆发基尔港水兵起义推翻帝制,新成立的 德国政府与协约国签署了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3)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终失败,是由经济、军事、 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请从经济和国内国 际力量对比角度分析德国失败的原因。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美国参战
(1)原因
①大战爆发前,美国同德国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
②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美国与
日益接近。
协约国
③德国实施“
”,使美国商船遭到重大损
失。
无限制的潜艇战
④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使得形势有利于同盟国,美国不能
坐视不管。
1234
材料三 (1917年)4月2日,国会召集了一次特别会议。威尔逊总 统向与会议员宣读了他的《战争咨文》:“我们很高兴为世界的 最终和平和各民族的解放而战。……我国不希望征服,不希望支 配……我国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卫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234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政策是什么?联系材料 二,用一句俗语或成语概括美国在大战初期实行这种政策的目 的。 答案 保持“中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等。
B.恢复国民经济
√D.巩固新生政权
解析 《布列斯特和约》使俄国退出一战并得到喘息的机会,
从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1234
解析 答案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刻号召他的同胞 严守中立。1914年8月19日,他在向美国人民发表的讲话中声称: “……美国必须不但在名义上而且在事实上做到保持中立。” 材料二 ……到1914年底时,摩根商行已对协约国在美国购买军 用物资一事作了“安排”。为了支付这些军用物资,各协约国先 是给现金,然后卖掉了它们在美国所拥有的公债券和股票,最后 不得不大笔大笔地借款。
史料一 我们乐于为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 为大小各国的利益作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 我们不想征服别人,我们不为自己索取赔款,我们不为自愿的 牺牲寻求物质上的补偿。
——威尔逊对德宣战演说
史料二 福煦车厢
史料三 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遭到 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美 国 提 供 的 贷 款 和 它 后 来 的 参 战 更 加 强 了 那 种 效 果 。 1916 年 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 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 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
√B.支持英法等国的反侵略行为
C.制止侵害人类安全的罪行 D.维护欧洲各地区的民主制度
解析 1916年2月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使美国商 船遭到重大损失,推动了美国采取反德立场。
1234
解析 答案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加速大战进程的事件有
①美国对德宣战 ②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③协约国பைடு நூலகம்量增强,
(2)德国爆发了“十一月革命 4.国际力量
”,推翻了帝制。
(1)战争初期,
参战使德国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皆失。
日本
(2)意大利倒戈,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国。
(3)僵持阶段: 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
力。
美国
史论要旨
知识图示
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 理解重要史料史
论
主题 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2)标志: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国宣战。 (3)影响 ①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②战争局势朝着有 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
2.中国的参战:1917年,中北国洋 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3.俄国退出 (1)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向各国建议停战,并缔结“不割地不 赔款”的和约。 (2)标志: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了《
——[英]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
史料解读
(1)说明美国标榜参战的目的是世界和平,表达了参战的意愿, 但背后的真相是美国谋求世界霸权。 (2)这节车厢见证了一战的结束,标志着协约国的胜利和同盟国 的惨败;同时也给同盟国带来了巨大的耻辱,埋下了二战的祸 根。 (3)说明了协约国在经济实力方面更强大,协约国与美国之间紧 密的经济关系,也为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提供了理由。同盟国 方面生产受到破坏,经济实力下降,加速发展军事生产使经济 更加恶化。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目标导航 1.了解战争后期两大阵营的变化。 2.从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力量对比等方面认识同盟 国集团失败的原因。(重点) 3.正确认识战争期间两大集团力量对比的变化。(难点)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 把握教材知 识体系 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 理解重要史 料史论 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 会做题才是 硬道理
加强对德打击
A.①②③
√C.②③
B.①③
D.①②
解析 美国参战,带动了一些国家参加对同盟国的作战,增强 了协约国的力量;俄国十月革命后,各交战国的人民革命运动 威胁着资产阶级统治,迫切需要结束战争。
1234
解析 答案
3.1918年,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该和约有利于
苏俄
A.清除国内反动势力 C.向社会主义过渡
问题思考 (1)美国是何时参战的?美国参战对协约国有什么影响?威尔逊 标榜的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实际情况是否如此?为什么? 答案 1917年(或答:一战接近尾声时)。美国参战使协约国一 方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加速了战争结束的进程。威尔逊标 榜的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为世界的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 为大小各国的利益。与实际情况不符。因为美国参战的真正目 的是为了捞取战利品,争夺世界霸权。
解析 只需要根据材料二提炼即可。
1234
解析 答案
(3)综合以上材料,分析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采取的政策 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 无论初期“中立”,还是后期参战,均是为了其自身利 益,即大发战争横财、掠夺战利品和战后称霸。
解析 考查深层次分析能力,“实质”应围绕利益回答。
1234
解析 答案
本课结束
(4)力量对比变化。开始时双方力量对比并无多大悬殊,但是后 来意大利倒戈,美国参战,协约国阵营逐步扩大,越来越不利 于同盟国。
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
1.1917年4月,美国参议院以82票对6票,众议院以373票对50票, 通过了参战案。美国参战的借口是 A.反对德国的“无限制的潜艇战”
解析 材料一的信息是“中立”;材料二的信息是美国与协约 国间有生意可做,并发了横财;材料三的信息是美国参战。第(1) 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不难答出,第二问要结合材料二的信息, 提炼答案。
1234
解析 答案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参战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美国的借款对象主要在协约国,不希望同盟国获胜,即 美国与协约国的利益关系太深。
三、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1.经济劣势: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远比同
盟国占有优势。
2.战略失误
(1)德国的“
”过低估计对手的实力。
施里芬计划
(2)战场形势变化出乎德军指挥部的预料。
(3)德国被拖入
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
两线
3.内部矛盾
(1)奥匈帝国境内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帝国解体。
布列斯特和约 》,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思维点拨
易错提醒
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1.德国西线的攻势 (1)契机:苏俄退出一战。 (2)目的:企图夺回战略主动权 。 (3)简况:1918年3~7月,相继发起了四次大规模进攻,但很快 受阻。
2.协约国军队的反攻
(1)准备
①协约国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法国福元煦帅 司令。
答案 经济上德国消耗大,国内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实力
下降,而协约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从力量对比看,协约国力
量增强,而德国发生国内革命推翻帝制;国际上同盟国集团也
居于劣势。
答案
史论总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同盟国优势的逐步丧失 (1)战争主动权转移。德奥等国经过充分准备以后发动了世界大战, 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但是由于长途行军作战、初期作战失利等 因素的影响,主动权逐步转到协约国一方。 (2)作战计划落空。德国制订了详细的作战方案“施里芬计划”, 但由于没有估计到协约国的力量强大等因素,致使计划落空。 (3)内部统治。同盟国集团内部矛盾的加剧比协约国更为明显,内 部统治更加不稳定。
为西线联军总
②美军陆续开到法国,英帝国各自治领军队也开往前线。
(2)反攻
①1918年7月在西线发动了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把战
线推进到马恩河一线。
②1918 年 9 月 底 至 10 月 初 , 全 线 出 击 ,兴突登破堡防德线军 的 “
”。
(3)结果:德军连连败退,同盟国巴集黎团开始瓦解。 3.德国投降:1918年11月11日,在 签订停战协定。
(2)上述场景发生于何时?主要历史背景是什么?有何标志性意 义? 答案 1918年11月。协约国发起总攻,保加利亚、奥斯曼帝国、 奥匈帝国投降,德国爆发基尔港水兵起义推翻帝制,新成立的 德国政府与协约国签署了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3)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终失败,是由经济、军事、 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请从经济和国内国 际力量对比角度分析德国失败的原因。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美国参战
(1)原因
①大战爆发前,美国同德国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
②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美国与
日益接近。
协约国
③德国实施“
”,使美国商船遭到重大损
失。
无限制的潜艇战
④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使得形势有利于同盟国,美国不能
坐视不管。
1234
材料三 (1917年)4月2日,国会召集了一次特别会议。威尔逊总 统向与会议员宣读了他的《战争咨文》:“我们很高兴为世界的 最终和平和各民族的解放而战。……我国不希望征服,不希望支 配……我国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卫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234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政策是什么?联系材料 二,用一句俗语或成语概括美国在大战初期实行这种政策的目 的。 答案 保持“中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等。
B.恢复国民经济
√D.巩固新生政权
解析 《布列斯特和约》使俄国退出一战并得到喘息的机会,
从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1234
解析 答案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刻号召他的同胞 严守中立。1914年8月19日,他在向美国人民发表的讲话中声称: “……美国必须不但在名义上而且在事实上做到保持中立。” 材料二 ……到1914年底时,摩根商行已对协约国在美国购买军 用物资一事作了“安排”。为了支付这些军用物资,各协约国先 是给现金,然后卖掉了它们在美国所拥有的公债券和股票,最后 不得不大笔大笔地借款。
史料一 我们乐于为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 为大小各国的利益作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 我们不想征服别人,我们不为自己索取赔款,我们不为自愿的 牺牲寻求物质上的补偿。
——威尔逊对德宣战演说
史料二 福煦车厢
史料三 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遭到 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美 国 提 供 的 贷 款 和 它 后 来 的 参 战 更 加 强 了 那 种 效 果 。 1916 年 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 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 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
√B.支持英法等国的反侵略行为
C.制止侵害人类安全的罪行 D.维护欧洲各地区的民主制度
解析 1916年2月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使美国商 船遭到重大损失,推动了美国采取反德立场。
1234
解析 答案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加速大战进程的事件有
①美国对德宣战 ②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③协约国பைடு நூலகம்量增强,
(2)德国爆发了“十一月革命 4.国际力量
”,推翻了帝制。
(1)战争初期,
参战使德国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皆失。
日本
(2)意大利倒戈,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国。
(3)僵持阶段: 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
力。
美国
史论要旨
知识图示
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 理解重要史料史
论
主题 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2)标志: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国宣战。 (3)影响 ①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②战争局势朝着有 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
2.中国的参战:1917年,中北国洋 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3.俄国退出 (1)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向各国建议停战,并缔结“不割地不 赔款”的和约。 (2)标志: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了《
——[英]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
史料解读
(1)说明美国标榜参战的目的是世界和平,表达了参战的意愿, 但背后的真相是美国谋求世界霸权。 (2)这节车厢见证了一战的结束,标志着协约国的胜利和同盟国 的惨败;同时也给同盟国带来了巨大的耻辱,埋下了二战的祸 根。 (3)说明了协约国在经济实力方面更强大,协约国与美国之间紧 密的经济关系,也为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提供了理由。同盟国 方面生产受到破坏,经济实力下降,加速发展军事生产使经济 更加恶化。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目标导航 1.了解战争后期两大阵营的变化。 2.从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力量对比等方面认识同盟 国集团失败的原因。(重点) 3.正确认识战争期间两大集团力量对比的变化。(难点)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 把握教材知 识体系 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 理解重要史 料史论 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 会做题才是 硬道理
加强对德打击
A.①②③
√C.②③
B.①③
D.①②
解析 美国参战,带动了一些国家参加对同盟国的作战,增强 了协约国的力量;俄国十月革命后,各交战国的人民革命运动 威胁着资产阶级统治,迫切需要结束战争。
1234
解析 答案
3.1918年,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该和约有利于
苏俄
A.清除国内反动势力 C.向社会主义过渡
问题思考 (1)美国是何时参战的?美国参战对协约国有什么影响?威尔逊 标榜的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实际情况是否如此?为什么? 答案 1917年(或答:一战接近尾声时)。美国参战使协约国一 方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加速了战争结束的进程。威尔逊标 榜的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为世界的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 为大小各国的利益。与实际情况不符。因为美国参战的真正目 的是为了捞取战利品,争夺世界霸权。
解析 只需要根据材料二提炼即可。
1234
解析 答案
(3)综合以上材料,分析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采取的政策 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 无论初期“中立”,还是后期参战,均是为了其自身利 益,即大发战争横财、掠夺战利品和战后称霸。
解析 考查深层次分析能力,“实质”应围绕利益回答。
1234
解析 答案
本课结束
(4)力量对比变化。开始时双方力量对比并无多大悬殊,但是后 来意大利倒戈,美国参战,协约国阵营逐步扩大,越来越不利 于同盟国。
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
1.1917年4月,美国参议院以82票对6票,众议院以373票对50票, 通过了参战案。美国参战的借口是 A.反对德国的“无限制的潜艇战”
解析 材料一的信息是“中立”;材料二的信息是美国与协约 国间有生意可做,并发了横财;材料三的信息是美国参战。第(1) 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不难答出,第二问要结合材料二的信息, 提炼答案。
1234
解析 答案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参战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美国的借款对象主要在协约国,不希望同盟国获胜,即 美国与协约国的利益关系太深。
三、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1.经济劣势: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远比同
盟国占有优势。
2.战略失误
(1)德国的“
”过低估计对手的实力。
施里芬计划
(2)战场形势变化出乎德军指挥部的预料。
(3)德国被拖入
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
两线
3.内部矛盾
(1)奥匈帝国境内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帝国解体。
布列斯特和约 》,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思维点拨
易错提醒
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1.德国西线的攻势 (1)契机:苏俄退出一战。 (2)目的:企图夺回战略主动权 。 (3)简况:1918年3~7月,相继发起了四次大规模进攻,但很快 受阻。
2.协约国军队的反攻
(1)准备
①协约国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法国福元煦帅 司令。
答案 经济上德国消耗大,国内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实力
下降,而协约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从力量对比看,协约国力
量增强,而德国发生国内革命推翻帝制;国际上同盟国集团也
居于劣势。
答案
史论总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同盟国优势的逐步丧失 (1)战争主动权转移。德奥等国经过充分准备以后发动了世界大战, 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但是由于长途行军作战、初期作战失利等 因素的影响,主动权逐步转到协约国一方。 (2)作战计划落空。德国制订了详细的作战方案“施里芬计划”, 但由于没有估计到协约国的力量强大等因素,致使计划落空。 (3)内部统治。同盟国集团内部矛盾的加剧比协约国更为明显,内 部统治更加不稳定。
为西线联军总
②美军陆续开到法国,英帝国各自治领军队也开往前线。
(2)反攻
①1918年7月在西线发动了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把战
线推进到马恩河一线。
②1918 年 9 月 底 至 10 月 初 , 全 线 出 击 ,兴突登破堡防德线军 的 “
”。
(3)结果:德军连连败退,同盟国巴集黎团开始瓦解。 3.德国投降:1918年11月11日,在 签订停战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