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结构分析与优化(ppt 73页)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pptx
股市视角下的产业结构变迁:2010 VS 2000
剔除金融、地产后,行业市值占比变化最大的前几位行业
20 15.8
15
剔除金融、地产后各行业市值占总市值比重变化:2010-7 VS 2000-12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 构
重点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规律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地区主导产业理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 第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 – 第二,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 – 第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二)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 库兹涅茨在继承配第和克拉克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
上,仔细地挖掘了各国的历史资料。他利用现代经济统计 体系,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较彻底的 考察。他发现的这种变动规律,即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 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被称为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霍夫曼比例 为2.5(±1),工业化有了相当发展的阶段;
• 第三阶段,霍夫曼比例为1,表明资本资料工业开始处于 主体地位,是实现重工化的重要标志;
•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 霍夫曼比例小于1。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六)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
我国的产业结构演变与人均GDP
0.6
35000
人均GDP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0.5
30000
25000 0.4
20000 0.3
15000
区域经济学_4第四章 国家区域经济PPT课件
2021/4/6
8
二、设立经济特区的条件
1.优越的地理位置
2.完善的基础设施
3.优惠的经济政策
4.完善的法律制度
5.高效率的管理机构
三、经济特区的类型
1.贸易型的经济特区:在区内免税进行商品转运、仓储、分装 与贸易。
非基础部门:指那些只为城市域内的市场而生产的部门。
(2)乘数(multiplier)
M=T/B
M为乘数;T为城市总就业量;B为基础(出口)部门就业量
(3)乘数与城市规模
ΔT=T/B×ΔB
乘数T/B是一个常数,但在实际的增长过程中乘数是变动的
2021/4/6
12
因此,随着城市经济的增长,乘数会变大。 (4)乘数的计算 (5)对城市基础模型的评价
2021/4/6
10
第三节 城市区域经济
一、城市经济增长的测度
1.测度指标
就业量、国民收入
2.城市经济增长测度指标的提出
用就业量测度的原因:
(1)城市就业量与人口存在着稳定的对应关系,
(2)就业量与城市的经济规模存在着稳定的对应关系,生
产函数:
Y=f(L,K,T) Y为总收入;L为就业量;K为资本;T为技术
总产出的决定取决于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均衡点的位置:
S1
P
S2
D1
Q
2021/4/6
14
可见,供给曲线的右移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 当企业和居民在城市间的移动达到均衡时,它取决于
企业生产成本的下降; • 当这种均衡被打破时,它取决于企业和居民的移入。 (3)供给基础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计量
区域经济发展讲义(PPT 123页)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2)本书关于增长极的定义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 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 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3)增长极的特点
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 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 织核心。
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 间联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 的重心。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 长和结构的演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经 济总量的增长与结构的演进是相互关联和 互动的。
经济总量的增长为结构调整、转换、 升级提供了经济基础。
结构演进则增强了资源配置能力,提 高了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效率,实现经济 总量的更快增长。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供给方面的循环是:低收入—低储 蓄能力—资本形成不足—低生产率—低 收入· · · · · ·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需求方面的循环是:低收入 — 低购买力—投 资引诱小—资本缺乏—低生产率—低收入······
无论从供给还是从需求观察,这两个循环都是 从低收入又回到低收入,不断地恶化。并且,它们 在“低收入”处相连接,相互影响、强化,使经济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理论内涵: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 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 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 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 形成了增长极。经济的增长率先发生在增 长极上,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扩散,对 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区位条件大体上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 大的自然环境。
区位条件也左右着一个区域在全国经济 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位置。
第8章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理论
(二)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面是: 1.利用新技术改造现有传统产业 2.建设和发展高技术产业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4.抓好区域农村产业结构的总体改造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理论
二、不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导向
产业结构的调整,首先要加强资源导向;同 时通过资源的综合开发、综合利用,有选择地、 适度地发展一些加工制造业。 有两种观点要进 一步研究 1.不现实:各个地区、各个领域,都应该引进 采用高精尖技术,跳过传统工业化和传统技术 阶段,以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 2.现实:加工增值。这是强化资源导向、并向结 构导向转化的一个中心环节,但也要适度。
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 相当大的断层。
第二节 二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2.在西方,二重结构的主要表现是:
(1)劳动力状况:体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雇佣劳动者 所占比重不到一半。
(2)劳动力市场状况:一个是为现代化大企业提供劳动 力的市场,劳动力主要是有文化、有技术的青年;一 个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劳动力的市场,主要是文化低、 技术低的中老年。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2.工业化结构比重数 3.产业专门化 4.区位商 5.产业专业化系数 6.产业结构变化率 7.相关系数 8.相似系数 9.产业结构效益 10.结构影响指数 11.效益超越系数 12.偏离—份额分析
第二节 二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一、二重结构的内涵与表现 二、二重结构形成的原因及消极影响 三、二重结构的变化和消失 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B1<1,这个行业的这个产品具有比较优势, B1>1,不具备比较优势。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课件
分析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产业 结构的优化和增长的重要性。
结论和展望
总结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的重点和主要发现,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课 件
探索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关键因素和优化策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区域经济概述
了解区域经济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探索它与国家经济的关系。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解读并说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 概念和作用。
重要性
探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在就业、 经济增长和创新方面的重要性。
2
市场竞争
分析市场竞争全球化
解读全球化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挑战和机遇。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策略
多元化
多样化产业
探索多样化产业对区域经济产 业结构的优化和风险分散的作 用。
协同发展
合作与联盟
评估合作与联盟对区域经济产 业结构的优化和竞争力提升的 影响。
创新驱动
协同发展
解释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如何促进 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和合作。
常见的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类型
1 农业驱动型
分析农业驱动型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类型的特点和优势。
2 制造业集聚型
探讨制造业集聚型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和挑战。
3 高科技发展型
评估高科技发展型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潜力和机遇。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地理位置
解释地理位置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和定 位的策略。
人力资源
分析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和引 导的战略。
政策支持
探讨政府政策在塑造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方面的 重要性。
市场需求
评估市场需求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驱动作用 和策略。
《区域经济分析》课件
总结词
区域经济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它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地区差距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详细描述
区域经济是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地方财政实力。同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区域经济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增强地区经济的竞争力。此外,区域经济的发展还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地区间的均衡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THANKS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总结词
以农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详细描述
农业化发展模式主要依靠地区内的农业资源,通过发展农业来推动经济增长。这种模式注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总结词
以城市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详细描述
城市化发展模式主要依靠地区内的城市资源,通过城市化进程来推动经济增长。这种模式注重提高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同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
总结词
点轴开发理论是区域经济学中关于区域开发和空间布局的理论,它强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以点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扩散,同时以轴为通道促进经济要素的流动和集聚。
详细描述
点轴开发理论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选择具有优势的地区作为点,以点为中心集聚资源和人口,形成增长极。同时,通过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轴线,将各个点连接起来,促进经济要素的流动和集聚。这种点轴开发模式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空间布局和协调发展。
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政策倾斜、技术水平等不同因素导致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原因
表现
通过区域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优质ppt]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用本国产品代替进口 出口替代战略:用工业制成品代替初级产品 工业赶超战略 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变
战
略
从不平衡发展到相对协调发展
与
政
策
中部崛起
由 东 振兴东北 到 西
西部大开发
时间与次序 由中心到边缘再到外围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内容交叉、冲突较多 ,规划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和协调。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出口额
出口额(亿美元)
1-5月 累计
8752.0 19.5 91.8
221.1 185.2
20.7 53.6
6.6 52.9 31.6
1.9 19.7 73.3
1-5月 累计±%
-0.4 36.2 44.5 45.4 10.1
16 56.4 -59 50.3 46.2 -26.4 30.9 -6.6
几个重要的不同之处
层次 不同点
特区
全面性综合配 局部性综合配 套改革试验区 套改革试验区
区域战略阶段 沿海发展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战略
战略
体制背景 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初期
经济初步建立
重点取向
面向国外,引 示范建立社会 解决重大战略
进与学习
主义市场经济 问题 体制
• 当前我国区域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购进价格指数
地区
全国 内蒙古 广西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出厂价格指数(%)购进价格指数(%)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课件
06
案例研究
案例一: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总结词
广东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实现 了经济持续增长和转型升级。
VS
详细描述
广东省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推进产业结 构调整与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优化传统产业 ,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逐步形成了 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 体系,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和转型升级。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为当地居民 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提 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技术创新
社会稳定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可以促进技术创 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 可持续发展能力。
合理的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能够促进社会稳 定和和谐发展,减少社会矛盾和经济风险 。
02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概述
01 总结词
产业结构优化分析法是通过分 析产业结构的特点和问题,提 出优化建议的方法。
02
详细描述
该方法主要关注产业结构的高 级化、合理化和高效化。通过 分析各产业的占比、发展趋势 和竞争力等因素,可以提出针 对性的优化建议。
03
总结词
04
产业结构优化分析法有助于提升 区域经济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详细描述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课 件
• 引言 •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概述 •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方法 • 中国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建议 • 案例研究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本课件旨在帮助学员了解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分 析方法和实际应用,以提高学员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 方面的专业能力。
通过分析投入产出表,可以了 解各产业的附加值率、就业创 造能力等指标,从而评估其竞 争力。此外,还可以通过投入 产出分析法预测未来产业结构 的变化趋势。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10
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
阶段 1
人均GDP(美 元,1964年)
100--200
人均GDP(美 元,1970年)
140--280
人均GDP(美 元,1995年)
530--1060
发展阶段 传统社会阶段
描述 准工业化阶段
2
200--400
280--560
1060--2120
工业化初级阶段 工业化实现阶段
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术》著 作中指出,制造业比农业,且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得到更多 的收入。在经济发展中,这种产业之间收入上的相对差异, 就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
20世纪50年代,科林·克拉克对此进一步研究。他收 集整理了若干国家的统计资料,得出了结论。
精选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26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三、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一)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收入弹性差异 收入弹性变化
产业结构变动
精选PPT课件
27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三、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一)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收入弹性差异 收入弹性变化
产业结构变化
各产业的收入弹性系数如何变化?
精选PPT课件
9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著名西方发展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运用多国模式对人 均GDP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按照钱 纳里的分析,现代经济发展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准工业化 阶段、工业化的实现阶段(包括工业化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 和后工业化阶段,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人均GDP数量特征。
3区域经济分析3区域经济分析ppt
3区域经济分析3区域经济分析ppt第三章区域经济分析第一节区域开展水平与开展阶段的分析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分析第三节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一、区域开展水平的量度〔一〕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规模。
〔五〕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联合国工业组织分类:1.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2.矿业和采矿业;3.制造业;4.电力、煤气、供水业;5.建筑业;6.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7.运输、仓储业和邮电业;8.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和商业性效劳业;9.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效劳业;10.不能分类的其它活动。
主导部门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是通过隶属于它的推动型企业的成长具体发挥作用的。
这种推动型企业往往处于中心地体系中有优良区位的节点位置,拥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和经济实力,它必定是一座大型工厂,或是某些企业的核心机构组成的工业综合体。
〔三〕增长极的极化效应A.什么是极化效应主导部门中的推动型企及其综合体,一旦配置在区域内具有优越条件的某一节点,这一节点将作为增长极,吸引着周围其它经济活动向其集中,并产生聚集经济,这一过程及其影响称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增长极就是利用聚集经济优势,通过极化效应,而不断成长壮大的。
B.极化效应产生的机制1.规模经济在一定区域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某一设施或企业的经营规模的扩大,可产生单位产品生产本钱的降低,从而获得经济利益,此即规模经济。
极化效应并非永远起作用,增长极的极化影响到一定程度可能开始衰退。
其原因在于聚集经济是有限度的。
当生产规模超过一定范围时,单位产品生产本钱开始上升,经济利益即开始下降;一个区位集中了某部门或行业的一定数量的企业后,会产生排斥其它企业的力;城市扩大到一定程度,产生城市化经济的各种有利条件将会消失,并会因诸如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地价上升、公共费用增加、生活质量下降等而出现强大的城市化不经济。
这样,就产生了明显的反聚集经济。
【课件】0329 区域经济PPT
“轴”实质上是产业带,其特点是:处于水陆空交通 干线上有稠密的运输网,是资源开发、产品和劳务生 产流通的基地
点轴发展战略:将区位条件好的重要干线作为重点开 发轴,在发展轴内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市及其发展 方向,确定中心城市和发展轴的等级体系与网络结构。
国家 美国 日本
优势产业 PC、软件、信用卡、电影、飞机制造 家电、照相机、传真机、机器人
西德
印刷机械、高级轿车、医药化工
意大利 瑞士
瓷砖、皮革制品、包装机械、工厂自动化设 备
GDP(亿元) 37775.49 9449 33621.32 9367 33478.76 7625 22716.98 5060 19724.73 9360 17067.99 6943 14696.23 4298 14344.73 1858 14050.78 8127
12939.85 6355
增长(%) 常驻人口(万人) 人均GDP 5.83 39978 8.20
(8.9%)(2003年)
从一个区域来看
对于一个区域而言其经济发展的动力取决于: • 若干产业的竞争力(产业集群的活力); • 若干企业的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率、
增加值率、销售利税率和综合要素生产率); • 吸引外部投资进入的环境(投资环境的改善)
(硬环境:区位、资源、人才、资本、科技、环境、设施、结构、集 聚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论观点
区域经济学
区位理论 增长极理论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点轴发展理论 网络发展理论
工业区位理论(韦伯)
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位 置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第三部门、三次产业,是 指再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的部门。我国规定, 第三产业分为四大部门:第一,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 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 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 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第三,为提高 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 、广播电视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 事业;第四,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 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及军队和警察。
类型和演化。 ㈡ 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区域统一性 • 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其产业结
构是不一样的。处在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国家或地区 ,由于各自条件的不同,其产业结构也有差异。不同 的产业结构可以反映产业结构的阶段性,不同的产业 空间结构可以反映产业结构的空间特征。
2020/7/10
㈢ 多样性 • 区域经济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区域产业结
② 工农业的分类
• 即撇开非物质生产活动,将社会物质生产活动粗线条地划分为工 业和农业两个主要的产业部门。这种分类法对研究地区二元结构 及其转换十分重要。
③ 农轻重的分类
• 农轻重分类法是在工农业分类的基础上,再把工业区分为轻工业 和重工业,具体研究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这三个主要物质生产 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它是分析地区产业结构最常用 的分类法之一。
• 它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三重任务,恰好对应。这三重任务 是:① 完成国民经济和全国劳动地域分工对本地区的要 求;② 保证地区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地 区财力逐年增长,经营规模、投资环境日益改善;③ 保 持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与良性循环。
2020/7/10
二、区域产业(部门)结构的演化规律 • ㈠ 配第—克拉克定律 • ㈡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 ㈢ 库兹涅兹等人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化
• 可见,克拉克与费希尔的主要区别在于,运输、通讯、 建筑、煤气、电力等是划入第二次产业还是第三次产业 ,军队是否算作第三次产业。
2020/7/10
• 一般而言,三大产业分类如下: • 第一产业,又称第一次产业、第一部门、初级产业,是
对自然界存在的劳动对象进行收集和初步加工的部门, 通常指生产工业原料或生产不须经深度加工即可消费的 产品部门。一般而言,第一产业主要包括种植业、林业 、畜牧业、渔业和矿业。我国规定,第一产业包括种植 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 第二产业,又称第二次产业、第二部门、二次产业,是 对第一产业产品今昔功能加工制造或精炼的部门。我国 规定第二产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 汽、热水、煤气、建筑业等。
① 市场导向原则; ② 区域比较优势原则; ③ 地域分工原则; ④ 产业关联原则; ⑤ 经济效益比较原则。
2020/7/10
⒉ 协作配套产业的区域成长 • 协作配套产业的区域成长过程就使区域内经济联系不断
2020/7/10
㈡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通过对34个准工业国的经济发展进
行实证研究,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规律 性地经过六个阶段。
• ① 传统社会阶段 • ② 工业化初期阶段 • ③ 工业化中期阶段 • ④ 工业化后期阶段 • ⑤ 后工业化社会 • ⑥ 现代化社会
2020/7/10
④ 三次产业分类
• 即把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 业。它是对国民经济产业部门的全面划分。
• 这种划分最初由费希尔于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 》一书中提出,并以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的名字命 名。因此,三次产业分类法又称为“克拉克大分类法” 。
• 费希尔以社会发展阶段为依据,以资本流向为主要标准 ,把初级生产阶段称为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 、渔业和林业;把第二阶段的生产称为第二产业,包括 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通讯业、电力 和煤 气业等;把第三阶段的生产称为第三次产业,包括商业 、金融业、饮食业以及科学、卫生、文化教育、政府等 公共行政事务等。
2020/7/10
㈠ 配第—克拉克定律 • 克拉克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得出
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 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 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 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 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曾经揭示过关于劳动力转 移的这种现象。他认为:制造业比农业、进而商业比制 造业能够得到更多的收入,这种收入的差异会促使劳动 力由低收入部门向高收入部门转移。
2020/7/10
㈢ 库兹涅兹等人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化 •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兹《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
,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这两个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而 出现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作了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 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 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 占用劳动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 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 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地下降。 •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 会持续地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 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
不断加强的过程。 ⒈ 主导产业的区域成长 ⒉ 协作配套产业的区域成长 ⒊ 服务性基础产业的区域成长
2020/7/10
⒈ 主导产业的区域成长
• 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和演化主角,它在区域 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② 推动区域经济全面持续发展。
• 在区域规划过程中,对于主导产业选择必须坚持以下五 个原则:
2020/7/10
③ 基础结构 • 它是为发展社会生产和保证生活供应而提供服务的部门
、设施、机构的总体,包括生产性结构、生活性结构和 社会性基础结构三部分。 • 基础结构一般具有区域相似性的特点,即不同区域的基 础结构一般是相似的。
2020/7/10
• 按照产业功能分类,任何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都可以 分解组合为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结构三个大类。 这种区域产业结构模式,简称为地区经济的三环同心圆 结构。
区域经济结构分析 与优化(ppt 73页)
第一节 概述
•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诸条件作用下所形 成的国民经济第一、二、三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空间组 合。
• 它既包括部门结构,也包括空间结构。产业部门结构是产 业空间(地域)结构的物质内容,而产业空间(地域)结 构是产业部门结构的空间表现形式,二者是内容和形式的 关系。
㈠ 一般部类分类 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 ① 两大部类分类法 ② 工农业的分类 ③ 农轻重的分类 ④ 三次产业分类 ⑤ 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
㈡ 产业功能分类 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 ① 主导产业 ② 辅助产业 ③ 基础结构
2020/7/10
㈠ 一般部类分类
① 两大部类分类法
• 即把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按其最终使用方向划分为生产资料 和消费资料,并相应地把生产这些产品的部门划分为生产生产资 料的产业部门和生产消费资料的产业部门。它是研究区域产业结 构的基本理论基础。
• ② 重视人文经济条件的分析; • ③ 克服本位主义,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不仅要看
到有力条件,也要看到不利条件;
• ④ 在分析条件过程中,不要把条件看成僵死的东西, 有些条件是可以人为改变的。
2020/7/10
㈡ 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现状和存在问题,确定区域产业结 构的调整方案。 在具体分析过程中,要注意:
2020/7/10
三、区域产业(部门)结构的演进过程
工业化前期:轻工业化阶段 工业化后期:中工业化阶段
农业主导
工业化中期:高加工业阶段 工业化后期:技术密集阶段 后工业化社会
2020/7/10
工业主导
科学技术是第一动力
经济的知识化、全球 化成为主流
四、区域产业(部门)结构的成长规律 ㈠ 产业部门的区域成长 • 产业部门的区域成长过程就是区域内各产业关联作用
2020/7/10
⑤ 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 • 即根据不同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不同生产要素以来程度
的差异划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 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 • 这种分类法对研究区域生产要素优势、规划区域产业结 构具有重要意义。
2020/7/10
㈡ 产业功能分类
• 产业功能分类,即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着重考察各产 业间的关联程度和方式,以社会再生产中产业的相对地 位、作用和功能为标志,将各区域的全部产业划分为主 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结构三大类。
• 研究区域产业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常见的有两大 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生产)结构,农轻重 结构,三次产业结构,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 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结构,地区主导产业结构与辅助 产业结构等等。
2020/7/10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 ㈠ 条件制约性 • 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条件影响、制约区域产业结构的
构的多样性。 ㈣ 开放性 • 区域产业结构形成和演变,也受到区外环境的影响,
与区外不断进行着物质、技术、信息、人才和资金的 交流。
2020/7/10
二、区域产业结构的研究途径
㈠ 深入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尤其要确 定区域优势。
分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① 必须把某一区域经济条件放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 通过综合比较分析,认识、确定区域优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