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介及医药所岗位信息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通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将于5月中旬来美国访问,如果你有兴趣见面或希望UCTID以机构名义推荐,请与华盛顿中美技术创新与发展中心(UCTID)段渠先生联系。
请务必提供详细简历。
电话: 7035684263。
邮件: riverd@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海外高端人才招聘启事一、单位简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是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市政府协商共建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国家科研机构。
先进院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同时设立学术委员会、工业委员会。
经过近2年的发展,先进院逐步建立和形成三所两中心发展格局: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先进计算与数字工程研究所、开放技术平台、工程中心。
截至2007年底,先进院共410人,将于2010年达到1200人,并计划于2015年达到3000人。
“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简称集成所)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中文大学共建,致力于现代装备业及服务业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以机器人与智能系统、汽车电子与新能源、精密加工与新材料为主要科研方向;已和香港中文大学建立双聘教授机制,香港中文大学派入8位教授来院工作,先进院选派优秀研究人员到香港授课。
与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科技组织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通过国际合作快速提升先进院的学术水平和地位。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简称医工所),主要面向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非传染性疾病的早期诊疗,强调人体医学信息的实时、精确获取和长期监测,为发展全民健康及低成本医疗技术提供产业化指导和技术支撑;目前已成功申请“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信息与健康工程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用于昆虫微观结构及仿生学研究的Micro-CT研发)和中国科学院“高精度多模态生物医学影像学”海外创新团队,团队以6位IEEE Fellow为学术带头人和首席科学家,均为从国际知名大学聘请的著名教授。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介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介根据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目标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结合中国科学院科技布局调整的要求,围绕深圳市实施创新型城市战略,2006年2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及香港中文大学友好协商,在深圳市共同建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实行理事会管理,探索体制机制创新。
经过十三年发展,深圳先进院目前已初步构建了以科研为主的集科研、教育、产业、资本为一体的微型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由九个研究平台(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先进计算与数字工程研究所、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筹)、先进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筹)、前瞻性科学与技术中心),国科大深圳先进技术学院,多个特色产业育成基地(深圳龙华、平湖及上海嘉定)、多支产业发展基金、多个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新型专业科研机构(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深圳北斗应用技术研究院、中科创客学院、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天津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苏州先进技术研究院、杭州先进技术研究院、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等组成。
2018年,深圳先进院获批牵头建设深圳市两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并正在全力筹建深港脑科学中心,合成生物学、先进电子材料等国际创新研究院;未来将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布局建设“深港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深港高端医疗设备创新中心”及“前瞻性国际化综合性研发平台”等创新平台。
2018年11月1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在深签署《合作共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协议书》,依托深圳先进院及中科院在粤科研力量建设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暂定名)。
使命和愿景 Mission and Vision建设一流的工业研究院提升粤港地区及我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新工业的建立,成为国际一流的工业研究院。
医工所岗位信息

35
生物光子 中心
郑炜
副研究员/助理 研究员(博士) /研究助理 (硕士)
开发多模态多功能非线性 1. 光学工程 光学显微成像系统,研究 2. 生物医学工程 其在早期癌症检测、心脑 3. 机械及自动化 血管疾病诊断等领域的应 用
36
生物光子 中心
金雷
副研究员/助理 研究员(博士) /研究助理 (硕士)
33
生物医学信 周丰丰 息技术中心
大规模生物数据数据 挖掘
34
生物光子 中心
宋亮
副研究员/助理 研究员(博士) /研究助理 (硕士)/博士 后
研究开发用于心脑血管病 、恶性肿瘤、糖尿病等重 大疾病成像诊断的光声、 超声、光学多模态成像技 术
1.生物医学工程 2.光学工程 3.生物光学 4.电子工程 5.超声电子 6.信号/图像处理
主要从事磁共振射频线圈与功放研发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
1. 磁共振成像序列设计(二维,三维成像方法,快速成像方法等各方面技术) 2. 磁共振图像后处理(包括配准,分割,可视化等三维图像处理) 3. 磁共振临床图像分析
2012 年1 月到2012 年6 月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优先录用: 1. 熟悉最优化算法,对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有一定的了解,如有将压缩感知应用于 磁共振成像经验更佳 2012年暑假 2. 熟悉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具有脉冲序列设计或并行成像算法研究的经验 3. 熟悉GPU编程,并对计算机体系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具有嵌入式系统开发经验。
18
神经工程中 秋云海 心
研究助理(硕 物传感器/酶电极来进行体外 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士) 测定血液生化指标。 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第一篇: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SIAT,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一家研究机构。
该机构成立于2006年,通过创新技术的研究与转化,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SIAT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生物医学工程、智能控制与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光电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这些领域涵盖了许多前沿技术,例如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仿生学、生物医学工程等,这些技术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
SIAT的研究团队庞大,由数百名优秀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
他们中的大部分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此外,该机构还拥有先进的科研设备和实验室,为其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SIAT的科研成果丰硕,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和突破。
例如,该机构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很多进展,发明了许多新型人工智能技术,并且开发出了许多智能硬件产品。
此外,该机构在仿生学领域也非常活跃,致力于研究生物系统的生理机制并将其应用于工程领域中。
SIAT的工作影响广泛,对中国的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该机构还与国际上的许多知名科研机构和公司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为推进全球科技创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二篇: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是一家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研究机构。
该机构采用多元化的创新模式,组建了包括产业研究、技术研究、信息服务、知识产权等在内的完整创新产业链。
SIAT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和突破,为中国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SIAT的创新模式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发挥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重要作用。
为此,SIAT组建了包括科技研发、技术转化、产业孵化等在内的一整套创新生态系统,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实际生产,推动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基于此模式,SIAT 在生物医学、智能制造、生物电子、军民融合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成为推进中国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导师简况表导师姓名欧勇盛性别男

Personal Website
Resume
Yongsheng Ou isa Professor ofShenzhen Institutes of Advanced Technology,ChineseAcademyof Sciences.He got his PhD. FromChineseUniversityofHong Kongin 2004. Besides more than 70 international journal and conference papers, he published a monograph on control of single wheel robots.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intelligent systems, learning control by demonstration,andcomputer vision, etc.
Direction
Intelligent Control, Robotics, Pattern Recognition
Achievements
Article
4.作为专家参与科技部《中国服务机器人发展技术政策白皮书》编制并任编写二组副组长。
其他
联系方式
邮箱
ys.ou@
电话
个人主页
备注
Name
Yongsheng Ou
Positions
Deputy Director
Academic title
Professor
ys.ou@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导师简况表
导师姓名
欧勇盛
性别
男
职称
研究员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是中国科学院的直属单位,成立于2006年,是位于深圳的全球前沿的科技研发机构之一,致力于卓越的研究和创新,为解决当前和未来社会面临的复杂问题做出贡献。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生物医学工程、光电子学、信息技术等方面,核心研究团队由一批世界一流的学者和工程师组成,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覆盖了多个领域,具有先进的研究设备和实验条件。
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命科学、医学影像技术和生物材料等方面。
生命科学方面,研究院着重研究细胞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分子医学和生物材料等领域,在细胞治疗、基因测序和基因编辑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医学影像技术方面,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在微型全息成像、多模态影像和分子影像等领域致力于最先进的技术研究,以构建更高水平的医学影像平台为目标,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大大提升了我国医学成像技术的水平。
同时,生物材料领域的研发成果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生物材料研究工作主要是基于精密制造技术和纳米材料合成技术的应用探索,致力于制造更安全和更有效的医疗设备,并研究生物纳米复合材料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等方面的应用。
在光电子技术领域,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光子学、半导体光电子学、生物医学光电子学和光纤通信等领域。
其中,生物医学光电子学是该院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从生物医学成像技术、激光治疗、光电控制和生物光子学等多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成果涉及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多个应用场景。
此外,在信息技术领域,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关键研究方向包括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
研究院的技术团队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开展对信息安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入研究,进一步加强了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在科学技术领域的突出贡献,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到高”的发展历程,为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持续推动我国科技领域向世界领先的方向发展。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9年招聘科研助理及博后简章【模板】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9年招聘科研助理及博后简章一、单位介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先进院”)于2006年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市政府、**大学协商共建,定位工业研究院。
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电子材料研究院”)隶属于先进院,已初步建成国内最完善的电子封装材料研究和开发的技术平台,并拥有一支由近200人组成的研发团队。
电子材料研究院基于先进院先进材料研究中心十余年的研究基础,致力于围绕高密度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的基础关键问题与应用研究,与境内外著名高等院校、深圳市及华南地区著名企业包括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大学、**大学、中科院微电子所、**大学、中兴、风华高科、美的、深南电路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广泛和深入的合作,是我国目前人才、硬件平台、应用验证最完整的整建制专注于先进电子材料研发与应用的团队。
现有试验用地4万平方米,设备资产过亿元,具备完善的材料检测分析平台以及电子封装材料的验证平台。
累计获批政府、企业、投资基金等项目经费逾3亿元;申请专利400余件;孵化高端电子材料企业4家;建立企业联合实验室9个;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先进材料技术创新联盟;参与中国热管理材料与技术创新联盟;已初步建成研究-产业微创新平台。
团队依托深圳特殊的地缘和集成电路产业优势,在解决电子材料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建设热管理与散热材料、晶圆级封装关键材料等六个基础平台,晶圆级互连加工验证等七个中试线平台,逐步建设成为成果转移转化的示范基地,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现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入我们团队。
二、招聘岗位(一)科研助理岗位职责:1、协助科研人员完成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过程管理、结题等工作,并协助解决项目进展中的问题;2、协助进行相关成果统计及管理;3、科研项目的档案管理;4、协助领导完成相关的其他工作。
任职要求:1、硕士及以上学历,材料学,物理、化学、微电子等电子材料相关专业;2、具有科研项目管理经验者优先,可接受优秀应届毕业生;3、具有良好的中英文撰写能力;4、工作积极主动、执行能力强,较强的责任心;5、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

术 ,劳 特伯 教 授赞 同在 中 国用其 名 字命 名科 研 机 构 ,并于 20 年将 其 获得 的诺贝 尔 奖牌 和奖 章赠 送给 07 中 国科 学 院先 进技 术 研究 院 生物 医 学与 健 康工 程研 究 所 。劳 特伯 生 物 医学 成像 研 究 中心是 中国首 个 以 诺 贝尔 获 奖者 命名 的科研 单位 。该 中心 的创 始 人和 首 席科 学 家 、美 国 u C 学梁 志培 教 授是 劳特 伯 的 I 大 u
学 生 ,现 任 国 际 I 生物 医学 工程 学会 ( M E EE E B )主 席和 国 际医学磁 共 振学 会 ( R )F 1W 中心 另 S IM M IO 。 S e 聘 请潘 晓川 、周 晓洪 、 胡小 平 、李 德彪 等 世 界著 名专 家 为 学术 顾 问 ,并成 功 引进 郑 海荣 、刘 新 、夏丹
中 科 院 圳 进 术 究 ・物 学 健 工 研 所 国 学 深 先 技 研 院 生 医 与 康 程 究
@ 伯医像中 劳生学研心 特物成究
中国科 学 院深圳 先进 技术 研 究 院是 中科 院直属 的国立科 研机 构 ,下 设先 进技 术集 成 、计算 与数 字工
程 和生 物 医学 与健 康 工程 三 个研 究 所 。生 物 医学 与健 康 工程 研 究所 是 中科 院深圳 先 进 院第一 个 生物 医 学 与健 康 工程 领域 的正 式编 制 研究 机构 ,致 力于 高 端 医学 成像 技术 装 备 与 医疗器 械 研发 ,以及创 新 低 成 本健 康 技术 研究 。经过 两 年 多 的发展 ,该所 已形成 一 支拥 有 2 O 多人 的研究 队伍 ,包括 6 海 外首 席 0 位 科 学家 ,2名全 职研 究 员和 副研 究员 。研 究所 下设 劳特 伯 生物 医学 成像 等 8 0 个研 究 中心 ,拥有 “ 中科 院 生 物 医学 信 息与健 康 工 程学 重 点 实验 室 ” 、 “ 中科 院 高精 度多 模 态 医学 成像 国际创 新 团队 ”和 “ 东 广 省 引进科 研 创新 团 队” 。截 至2 0年 底 ,研究 所 共获 批包 括 9 划 “ 9 0 7计 3 心脑 血管 易损 斑块 的高 分辨成 像 识 别 与风 险 评 估预 警 体 系 重大 问题 的基 础 研 究 ”和 8 3 目在 内的各 类科 研项 目7 余 项 ,经 费 总额 达 6项 0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导师简况表导师姓名孟庆虎性别男

Directi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medical robotics, interactive tele-medicine and tele-healthcare, bio-sensors and multi-sensor data fusion, bioinformatics and adaptive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computervision.
研究方向
生物医学工程、医用机器人、交互式远程医疗、生物传感器、生物信息学和自适应智能系统、计算机视觉等
在研课题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骨科手术机器人”
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面向乡镇卫生院的多功能一体化体检设备”
广东省/中科院院地合作项目-“新型胶囊内窥镜”
个人简历
1988年获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1992年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电气及计算机工程系获博士学位。同年受聘到加拿大莱克海德大学任助理教授。1994年受聘转任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电气及计算机工程系助理教授和高级机器人及遥控研究室主任,1998年提升为副教授并转为终身教授,2000年提升为正教授。2001年任香港中文大学自动化与计算机辅助工程系访问教授,2002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2006年起任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程俊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10年,“即时通讯机器人”获得高交会“优秀产品奖”
其他
联系方式
邮箱
Jun.cheng@
电话
个人主页
备注
Name
CHENG, Jun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导师简况表
导师姓名
程俊
性别
男
职称
研究员
专业名称
计算机பைடு நூலகம்觉
导师类别
■博导□硕导
所在单元
人机控制研究室
是否兼职
□是■否
招生专业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材料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
主要科研成果及所获荣誉
在国际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大多数为SCI/EI检索;获得一项美国发明专利,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
担任多家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多个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成员;
2009年入选深圳市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地方级);
2008年入选“深圳市人才驿站——双百计划”;
Positions
Professor
照片
Academic title
Computer Vision
Jun.cheng@
Phone
Personal Website
Resume
Jun Chengreceived the B.Eng., B.Fin., and M.Eng. degree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Beijing, in 1999 and 2002 respectively, and the Ph.D. degree from the Chinese
李洋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学历博士

学历:博士
电话:0755-86585203
邮箱:yang.li@
个人简介
李洋,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纳米中心副研究员,免疫学和纳米免疫学课题 组组长(独立 PI)。玛丽居里学者,曾获欧盟玛丽.居里基金资助,在意大利国家研究院和奥地利萨尔斯大 学从事纳米生物医学和免疫学(天然免疫,白介素 1 家族)方面的研究。博士后研究期间,跟随美国毒理 学院院士(Fellow ATS) NA. Monteiro-Riviere,于美国堪萨斯纳米技术研发中心从事纳米免疫毒理学方面工作。 之后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从事癌症免疫学方面的研究,期间与美国科学院院士(荷兰艺术与科学皇家学院 外籍院士)Dinarello 教授合作从事白介素 1 与其拮抗剂在皮肤癌细胞中分泌水平方面的工作。曾获国家自 费留学生奖学金等奖励。近年来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并参与多项欧盟 FP7 研究计划,主 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美国 R01 研究计划等。
2. Yang Li*, Zhenzhen Shi, Isabella Radauer-Preim, Ancuela Andosch, Eudald Casals, Ursula Luetz-Meindl, Jutta Horejs-Hoeck, Martin Himly, Nancy A. Monteiro-Riviere, Victor Puntus, Albert Duschl, Diana Boraschi. 2017. Bacterial endotoxin (LPS) binds to the surface of gold nanoparticles, interferes with protein corona formation and triggers inflammation. Nanotoxicology, 2017, 11(9-10): 1157-1175. (corresponding author)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的未来发展计划和 展望
发展战略和目标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推动科技创新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际 先进技术和人才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 技成果转化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科研 队伍素质和水平
科研重点和方向
人工智能:重点研究自然语言处理、 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领域
生物医药:重点研究基因编辑、细 胞治疗、生物制药等领域
提供科研经费支持 提供学术交流和培训机会 提供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 提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的创新环境和氛 围
科研设备和实验条件
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氛围, 如宽敞的实验室、舒适的办 公环境等
拥有优秀的科研团队和导师, 如院士、教授、研究员等
拥有先进的科研设备和实验 条件,如超快激光、扫描电 子显微镜等
YOUR LOGO
中科院深圳先进 院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
添加目录标题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的 人才队伍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的 概况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的 创新环境和氛围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的 科研成果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的 未来发展计划和展望
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
专利申请:申请多项专利, 涵盖多个领域
科研成果:在生物医学、人 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取得
重要成果
论文发表:在顶级期刊发表 多篇论文,如《自然》、 《科学》等
国际合作:与国际知名高校 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共同
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
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科技成果转化: 将科研成果转 化为实际应用, 推动科技创新
国际合作与交流
程俊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在国际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大多数为SCI/EI检索;获得一项美国发明专利,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
担任多家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多个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成员;
2009年入选深圳市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地方级);
2008年入选“深圳市人才驿站——双百计划”;
研究项目“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虚拟体育”,产品获得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官方指定运动礼品”,并利用该产品举办了首届网络运动会,第八届高交会“优秀产品奖”
2010年,“即时通讯机器人”获得高交会“优秀产品奖”
其他
联系方式
邮箱
Jun.cheng@
电话
个人主页
备注
Name
CHENG, Jun
Positions
Professor
照片
Academic title
Computer Vision
Jun.cheng@
Phone
Personal Website
Resume
Jun Chengreceived the B.Eng., B.Fin., and M.Eng. degree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Beijing, in 1999 and 2002 respectively, and the Ph.D. degree from the Chinese
研究方向
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人机交互、机器人
在研课题
基于二值结构光的芯片凸点三维检测中的编码策略优化
即时通讯机器人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虚拟体育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所2020年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所2020年招聘启事都展宏博士课题组简介都展宏,博士,副研究员。
2009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专业,2015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5年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所,入选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开发导电聚合物及碳纳米材料对神经电极功能修饰,药物控制释放材料,柔性神经电极,在体神经递质检测传感器等新型神经环路解析与调控技术,从而解析癫痫等神经疾病中本能行为与习得行为改变的环路机制。
第一作者发表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ActaBiomaterialia,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C等文章,目前已发表SCI论文10篇,被引用300余次,研究成果两次在美国神经科学年会做口头会议报告。
目前主持国自然青年基金,广东省基金,深圳市基金各一项,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等多个项目。
参与了多个联合创业项目,获得过2015年Randall"sFamilyBigIdeaCompetition,MichaelGWellsCompetition,ThePittInnovationChallenge,2018年"率先杯",中美创客大赛深圳赛区优胜等创业奖项,已经得到投资并在持续研发。
招聘需求发布申请:博士后&研究助理&客座学生-都展宏李蕾博士课题组简介李蕾,香港大学博士,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主持国自然项目两项,近年发表SCI论文12篇,研究方向为压力应激对生殖代谢功能的影响。
招聘需求发布申请:博士后&研究助理-李蕾朱英杰课题组简介朱英杰,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孔雀计划B类人才。
2012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所获得博士学位,2013-201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7月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任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招聘启事⏹了解我们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是集中中国科学院、深圳市政府、香港中文大学三家的力量共建的非营利性国家科研机构。
研究院隶属中国科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研究院目前拥有四十名正、副研究员,其中70%以上毕业于海内外知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
研究院成立于2006年2月,目前由集成技术研究所、开放技术平台、工程中心、行政管理部门四部分组成,是一个年轻、富有朝气的科研基地。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诚邀各界精英加盟,“梦想成就未来、应用创造价值”,让我们一同携手,共创美好明天!⏹职位信息职位名称:“百人计划”应聘条件:1. 应为具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或自愿放弃外国国籍来华或回国定居的专家学者。
年龄一般不超40岁,海外应聘人员应具有博士学位且有连续4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一般应在国外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国内应聘人员应在国内(院外)单位获得研究员(教授)职位,并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有影响的科研成果;2. 独立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过课题(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并做出显著成绩;3.在本学科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或做出过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在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过3篇以上有影响的论文,并被SCI或EI收录和引用,或拥有重大发明(专利),掌握该学科领域能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关键技术;4.能把握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具有长远战略构思,具有带领一支队伍跟踪国际前沿并做出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广阔的专业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思想素质好、有创新开拓精神;5.具有立足国内、面向世界,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而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6.具有较强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岗位待遇:1.聘为研究员和学科带头人;2.三年内获得200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3. 配备研究人员和实验室;4.享受百人计划特殊津贴;5.其他工资及各项福利待遇按先进技术院研究员标准执行。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介及医药所岗位信息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校园招聘需求简历接收邮箱:yiyaosuohr@(注:请将简历以附件形式投递,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医药所-**中心-**职位”)宣讲会信息:2011年9月26日华西校区: 15:00-17:00, 东园行政楼1楼2会议室望江校区: 19:00-21:00, 就业指导中心209室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介先进院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市政府2006年在深圳共同组建。
先进院的建设是中科院科技布局调整的重大举措之一,是深圳市建设国家首个创新试点城市的战略部署,是科研院所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的积极探索,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深港创新圈”的具体措施。
经过5年的发展,先进院建立了面向智能系统与制造装备的“中科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简称集成所);面向低成本健康的“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简称医工所);面向快速城市化和工业信息化的“先进计算与数字工程研究所”(简称数字所);面向生物医药产业的医药所;面向精密加工产业的南沙所(广州南沙区);和中科院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科院深圳育成中心、工程中心、技术平台,一起形成了“五所四中心”的框架。
主要发展集成工程学、健康工程学、数字工程学,三大新兴学科,形成了多学科交叉、集成创新的特色与优势。
胡总书记、温总理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过先进院及孵化企业,先进院的快速发展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肯定。
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简介Institute of Biomedicine and Biotechnology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医药所”)是由先进技术研究院全新筹建的一个核心研究单元。
医药所致力于以临床需求与重大疾病为导向,以产业应用带动科研,突破核心关键前沿技术和创新药物,营造一流的人才、科学家工作室和国际合作创新团队,深化区域产学研转化,促进生物医药临床与生物产业经济发展,造福民生健康。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客座学生(常年招收)招聘

单位简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是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市政府协商共建的具有独⽴法⼈资格的⾮营利性国家科研机构。
研究院⾪属中国科学院,实⾏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研究院由集成技术研究所、⽣物医学与健康⼯程研究所、先进计算与数字⼯程研究所(筹)、开放技术平台、⼯程中⼼、⾏政管理部门六部分组成,同时设⽴学术委员会、⼯业委员会。
研究院将通过先进的⼈⼒资源体系和激励措施、创新⽂化和成果转化机制吸引并培养⼀流⼈才,不断做出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的重⼤创新贡献,提升我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主创新能⼒,提⾼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
三⾄五年内,研究院将努⼒在世界集成科学与⼯程领域获得良好声望、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对深港粤的先进制造企业产⽣重要影响,为将我国建设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做出贡献。
这⾥有:●国际间密切的学术交流●业界公认的学界巨擎的亲⾃指导●与⼯业界最紧密的结合●国际前沿领域的研究●开放、⾃由、平等的学术氛围●依⼭傍海的⼯作环境详细情况,欢迎浏览我院站:科研⼒量先进技术院拥有四⼗五名正、副研究员,其中70%以上毕业于海外知名的⼤学或研究机构。
研究中⼼及招收专业(⼀)集成技术研究所1.⼈机交互研究中⼼研究⽅向:虚拟现实在医学上的应⽤、科学可视化、三维医学成像、医学图像分析、⽤户界⾯、绘制与建模、交互式图形与动画等应⽤性研究招收专业: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机器视觉、模式识别、⽣物医学⼯程2.智能仿⽣研究中⼼研究⽅向:智能机器⼈、穿戴式⼈机界⾯、智能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招收专业:计算机、⾃动化、电⼦⼯程、机械⼯程3.汽车电⼦研究中⼼研究⽅向:车辆⼯程领域的能源变换与⾃动化技术、混合动⼒汽车的能源变换与控制技术及汽车电⼦与智能技术招收专业:电机与电器、电⼒电⼦与电⼒传动、车辆⼯程(汽车)、控制理论与控制⼯程4.精密⼯程研究中⼼研究⽅向:精密仪器与设备的设计制造、⽣产制造过程的监控与诊断、仿真与优化、CAD/CAE/CAM、能源使⽤、能源储存与传递、先进⼯程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招收专业:计算机、机械/精密⼯程、电⼦⼯程5.智能传感研究中⼼研究⽅向:传感信息融合技术、⽆线传感器络,⽣物医学传感器、定位跟踪技术,电⼦仪器与嵌⼊式系统、机器⼈传感装置、远程医护络信息交互、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等⽅⾯招收专业:电⼦技术、⽣物医学⼯程、⾃动化、信号处理、仪器仪表、计算机6.集成电⼦技术研究中⼼研究⽅向:系统集成芯⽚设计(SOC)、射频/模拟电路技术研究和芯⽚开发、数模混合信号集成电路的设计理论与技术、MEMS传感器器件与⼯艺研究招收专业:信号处理(DSP)、⽆线通讯系统、微电⼦、计算机、通信、⼤⽓科学、光学、物理、数学7.光电⼦集成技术研究室研究⽅向:甚短距离光电互连和⾼速光通信技术,实现电路板之间、芯⽚与电路板之间、芯⽚与芯⽚之间以及芯⽚内不同IP间的光互连技术招收专业:集成光电⼦、微波光电⼦、集成电路8.环绕式智能及多模态系统研究室研究⽅向:多模态界⾯框架研究、⾃然语⾔理解在智能⼈机接⼝⽅⾯的应⽤、Robust语⾳识别⽅法、多媒体开采初探与信息检索研究、汉英⼝语翻译招收专业:计算机、电⼦⼯程、⾃动化9.半导体设备研究室研究⽅向:半导体分⽴器件与集成电路⽣产关键设备技术、电⼦整机联装关键设备技术(SMT设备等)、电⼦通⽤关键设备技术招收专业:⾃动控制、机械设计、计算机视觉、电机、硬件电路10.认知技术研究室研究⽅向:服务机器⼈、⾼端医疗智能设备、娱教系统、智能监控、主动媒体招收专业:机电、计算机、电⼦、通讯(⼆)⽣物医学⼯程与健康技术研究所1.⽣物传感器与医疗仪器研究中⼼招收专业:通信与电⼦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动化、微电⼦学、⽣物医学⼯程及仪器、机械制造、光学仪器、精密仪器及机械2.劳特伯影像中⼼招收专业:电⼦⼯程、信号图像处理、医学图像、医学电⼦、流体⼒学、⽣物医学⼯程、⽣化/有机化学3.纳⽶中⼼招收专业:化学、⽣物医学⼯程、物理、电⼦⼯程、材料和机械⼯程相关专业4.医疗机器⼈与微创⼿术器械研究中⼼招收专业:⽣物医学⼯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学与通信、机械⼯程、⾃动控制、仪器仪表5.神经⼯程研究中⼼招收专业:⽣物医学⼯程、⽣理学、遗传学、细胞⽣物学、病理⽣理学、神经⽣物学、分⼦⽣物学、计算机器件与设备、计算机软件6.⽣物医学信息技术研究中⼼招收专业:⽣物医学⼯程、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应⽤数学、通信与电⼦系统、电路与系统(三)先进计算与数字⼯程研究所(筹)1.⾼性能遥感应⽤研发中⼼招收专业:⾼性能计算、格计算、遥感与GIS、数字城市应⽤、环保与⽓象、⽔资源、数值计算2.⼯业设计与仿真⼯程技术中⼼招收专业:⼒学或者机械⼯程专业、低频电磁场、⾼频电磁场3.先进院北京⼤学超声联合实验室招收专业:三维可视化,信号处理,电⼦系统设计,勘探地球物理学等4.空⽓动⼒与数字风洞研究室招收专业:⼟⽊⼯程、环境⼯程、⼯程⼒学(擅长计算流体⼒学);化⼯、热能、机械、材料(擅长计算流体⼒学和计算材料学)5.数字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招收专业:⾼性能计算、格计算、遥感与GIS、数字城市应⽤、环保与⽓象、⽔资源、数值计算6.⽆线络数字城研究中⼼招收专业:⾼性能计算、格计算、遥感与GIS、数字城市应⽤、环保与⽓象、⽔资源、数值计算7.⾼性能计算与格计算⽅向招收专业:⾼性能计算、格计算、数值计算等相关专业8.图像处理与三维建模⽅向招收专业:计算机图像处理、三维建模等相关专业9.GIS与数据库⽅向招收专业:GIS、数据库等相关专业10.环境⼯程⽅向招收专业:环境⼯程、环保、⽓象等相关专业11.⽔资源⼯程⽅向招收专业:⽔资源等相关专业12.数字体育与运动建模⽅向招收专业:运动模拟等相关专业13.动漫与渲染⽅向招收专业:动漫渲染等相关专业(四)⼯程中⼼1.⼯程中⼼简要介绍:⼯程中⼼开展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与企业孵化等相关⼯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校园招聘需求
简历接收邮箱:yiyaosuohr@
(注:请将简历以附件形式投递,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医药所-**中心-**职位”)宣讲会信息:2011年9月26日
华西校区: 15:00-17:00, 东园行政楼1楼2会议室望江校区: 19:00-21:00, 就业指导中心209室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介
先进院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市政府2006年在深圳共同组建。
先进院的建设是中科院科技布局调整的重大举措之一,是深圳市建设国家首个创新试点城市的战略部署,是科研院所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的积极探索,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深港创新圈”的具体措施。
经过5年的发展,先进院建立了面向智能系统与制造装备的“中科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简称集成所);面向低成本健康的“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简称医工所);面向快速城市化和工业信息化的“先进计算与数字工程研究所”(简称数字所);面向生物医药产业的医药所;面向精密加工产业的南沙所(广州南沙区);和中科院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科院深圳育成中心、工程中心、技术平台,一起形成了“五所四中心”的框架。
主要发展集成工程学、健康工程学、数字工程学,三大新兴学科,形成了多学科交叉、集成创新的特色与优势。
胡总书记、温总理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过先进院及孵化企业,先进院的快速发展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肯定。
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简介
Institute of Biomedicine and Biotechnology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医药所”)是由先进技术研究院全新筹建的一个核心研究单元。
医药所致力于以临床需求与重大疾病为导向,以产业应用带动科研,突破核心关键前沿技术和创新药物,营造一流的人才、科学家工作室和国际合作创新团队,深化区域产学研转化,促进生物医药临床与生物产业经济发展,造福民生健康。
按照规划,医药所的研究领域包括:生物制药、纳米药物、抗体药物、基因/核酸药物、再生/细胞治疗、疫苗/免疫治疗、药学/药剂学,以及转化医学、生物医药工程技术和公共服务平台等。
目前,已经设立了四个研究中心:纳米医学与纳米药物研究中心、基因治疗研究中心、抗体药物研究中心、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未来,医药所希望组建国际一流的生物技术制药科研创新团队,并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Institute of Biomedicine and Biotechnology (IBB) is a brand new establishing key research division of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institute is oriented by clinical translation demand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and aimed for the innovational solution of major diseases. We aim at seeking breakthroughs in core and cutting-edge technologies and innovative drugs development, creating studios for first-class talents, scientists and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teams, and deepening the regional biomedicine econom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as well as to benefit people's health.
The research field of IBB includes: Biopharmacy, Nanomedicine, Antibody medicine, Gene/nucleic acid medicine, Regenerative/cell therapy, Vaccine/immunization therapy, Pharmacy/pharmaceutics as well as translation medicine, bio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biomedicine core facilities etc.
In the coming future, the mission of IBB is to build a first-class biomedicine and biotechnology R&D team with extensively conduct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stitute of Biomedicine and Biotechnology
Mission and Vision:
Oriented by clinical translation demand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and aimed for the innovational solution of major diseases. W e aim at
seeking breakthroughs in core and cutting-edge technologies and innovative drugs development, creating studios for first-class talents, scientists and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teams, and deepening the regional biomedicine econom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as well as to benefit people's health.
Research Field:
Biopharmacy, Nanomedicine, Antibody medicine, Gene/ nucleic acid medicine, Regenerative/ cell therapy, Vaccine/ immunization therapy, Pharmacy /pharmaceutics as well as translation medicine, bio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biomedicine core facilities 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