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精品课件(含视频)
确立中央集权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至 高无上,总览全国军政大权。
秦始皇像
三皇皇:天皇 地皇 泰皇 五帝帝: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确立中央集权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专
太 丞 御史
制
尉 相 大夫
中央政府
中
郡(守) 县(令)
郡县制
地方政府
央 集 权
确立中央集权
思考:秦统一前秦国以外的地方采取什么制度管理地 方,郡县制与之比较有何不同?
作用: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 通八达
交通方面
开凿灵渠
作用:便利 了南北的水 运交通
军事方面
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辽东
临洮
灭六国后,开拓边疆。
长城一带
陇西 咸阳
东海
南海
课堂小结:
秦统一中国
第三单元 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学习目标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1、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史实; 2、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3、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4、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3、经过:
统一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赵
魏
楚 秦灭六国的进程
齐
燕
新课讲授
4、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 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5、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 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国家。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而“焚书坑儒”。 1、焚书----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许留下有关医药 、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都要烧掉。2、坑儒-----再有 议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后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 儒生,在咸阳活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共37张PPT)
(1)统一文字;
小篆、 隶书
(2)
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 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 经济 措施 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 在全国流通。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 统一 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 货币 作用 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 济的交流。
(2)统一货币;
秦圆形方 孔半两钱
经济
目 的
( 3) 措 统一度 施 量衡
交通 使秦朝的陆路交 作用 通四通八达。
交通
(5) 开凿 灵渠
沟通了湘江和漓 作用 江,便利了南北 的水运交通
(5) 开 凿 灵 渠;
灵渠
漓江
湘江
军事 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 (6) 并修筑长城。长城西 修筑 起临洮,东到辽东。 长城
(6)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辽东 临洮
四、秦朝疆域
长城一带 秦朝是我国历史 上第一个统一的 多民族的封建国 家,也是当时世 界上的大国。 东 海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皇 帝 太 丞 御 史 大 尉 相 夫 郡 (守 ) 县(令或长)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专 制 中 央 集 权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朕
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皇位 世袭、皇权独揽、皇帝独尊
伏羲、神农、燧人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他们正在做什么?
将军俑 跪射俑 立射俑
驾车的御 官俑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目的 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2.措施
背景 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 文化
目的 消除文字上的差异 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制定 措施 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1) 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 统一 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 文字 作用 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 课件(共23张PPT)
中央设三公,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组成
地方推行郡县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专
制
太 尉 丞 相 御 史 大 夫中央政府
(掌管军事) (掌管行政) (掌管监察)
中
央
集
郡(守)
权
地方政府
县(令或长)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
项目
周朝
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王
皇帝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周天子在名义 皇权至高无上 上是天下共主
统治地方的行政制度 建立 分封制 建立郡县制
1、分封制实施的时期是奴隶制时代,郡县制实施的时 期是封建制时代。
2、分封制中的诸侯王世袭,权力很大,呈发展膨胀趋 势。郡守县令都是朝廷直接任命,受皇权制约较强。
3、分封制易导致国家分裂,郡县制有利国家统一。 4、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国家的进步。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的统一
(1)时间: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 (2)人物:赢政 (3)都城:咸阳
灭六国的历史意义 (1)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 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2)秦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 趋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皇权至高无上,“始皇帝”——秦始皇
材料二: 秦朝行政体系示意图(见图三)
(1)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据材料一,指出”秦王“的 历史贡献。 秦始皇(嬴政) 秦统一中国 (2)依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 分别指出其历史影响。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38页)
长城
面积:超过340万
平方公里
人口:2500万
陇 西
东 (前213年)
海
面对空前广袤的国 土该如何统治?
南海
第二幕
小组探究:
分别从政治、经济、交通、文化 等方面分析秦朝是如何巩固统一?
二: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政治)
思考:秦朝创建中央集权的原因是什么? (1)秦统一后,原先各自为政形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 (2)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和巩固统一。(根本目的)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中国 历史
第一幕
打江山完成千秋伟业
春
战
秋
国
请仔细观察上面的《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说说从春秋到战国,发 生了哪些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可以总结出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哪些特点?
变化:诸侯国的数目减少;晋国被韩赵魏取代;少数民族的数量也减少; 特点:此时的中国战乱不断;民族融合的步伐加快,统一的趋势在加强.
一:秦灭六国(军事上统一) (一)秦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
材料一:战国时期,七国争霸中原,混战不休,人民生 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材料二:在战国七雄的竞争中,秦国一开始并没有表现 出胜人一筹的实力,直到商鞅变法后……秦国 最终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和实力
材料三: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 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
前218—前214年 开灵渠征岭南,设三郡
1.灵渠:统一岭南及 东南沿海地区
辽东
(五)军事:凿灵渠、修长城
前215年 2.蒙恬北击匈奴,筑长城
临洮
灵 渠
桂桂林林郡郡
象郡
南海郡
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3.9 秦统一中国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央
郡(守) 县 县(令或长) 县
集 权
地方政府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情境创设:秦始皇的巡游之旅
去全国巡游一番,真让朕失望!
唉!有些地方路宽道阔路有宽的窄太不窄一,朕马车差点过 不去;找人问路,听不语懂言话文,字写不出通字,他又不认识 ;到楚国买纪念品,那里的人货只币认不楚通国的货币,秦 国的钱花不出;我让他称一斤牛肉,他只给了八两 ,还说他们都是这度么量卖衡的不。统出一来没半月,北方来加 急文书,匈奴又侵犯我边疆地区…边…疆这危样机下去,怎 能显示我大秦威严!
——梁启超《战国载记
问题一:阅读教材,完成秦朝建立的基本概况
时间 都城
公元前221年 咸阳
建立者 秦始皇嬴(yíng)政
意义
28002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是 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 建国家。至此,统一成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 的主流。
嬴政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独尊
28002
——《史记·秦始皇本纪》
2.内容
--中央行政机构
总揽大权
皇帝 -----三公九卿
, 皇权至上
军事
太尉
奉卫 常尉
郎 中 令
太 仆
行政
丞相
宗 正
监察
御史大夫
治
廷 尉
典 客
粟 内 史
少 府
2.内容 -地方行政 郡县制的特点
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长官都由
郡守
朝廷直接任免。
县令或县长
影响:更好地抵御了匈奴,巩固了边防,有利于边疆的稳定和国 家28002的统一,但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加重了百姓负担。
6.统一的意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共40张PPT)
⑶地方: 郡县制
三皇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 天皇、地皇、泰皇 《史记·秦始皇本纪 五帝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史记·五帝本纪》
大地在我脚下 国计掌于手中 哪个再敢多说话 夷平六国是谁 哪个统一称霸 谁人战绩高过孤家
高高在上诸君看吧 朕之江山美好如画 登山踏雾指天笑骂 舍我谁堪夸
——郭沫若
危害: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一、秦朝的建立 二、秦始皇巩固和维护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 统一文字 4.思想上: 焚书坑儒 5.军事上:
辽东
临洮
临洮
南京市宁海分校 刘向荣 2010年10月20日
秦始皇还派兵 征服____________ 东南 、 岭南 等地区, ____________ 兴修____________ , 灵渠 沟通 ____________和 长江 两大水 ____________ 系。 珠江
Zx.xk
问题: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采取 了什么措施?
一、秦朝的建立 二、秦始皇巩固和维护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 统一文字
4.思想上: 焚书坑儒
焚书
坑儒
讨论:你怎样看焚书坑儒?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 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 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 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 击”。
一、秦朝的建立 二、秦始皇巩固和维护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
4.思想上: 焚书坑儒 5.军事上: 北击匈奴,筑长城;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预习+知识梳理+习题
本课重点识记内容1、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是皇帝。
中央机构设有丞相(掌管行政)、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理监察事物),最后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地方建立郡县制。
3、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
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防御匈奴。
4、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达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人教版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预习提纲一、秦灭六国1.原因:①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顺应民心;③商鞅变法后实力超群;④嬴政重用人才。
2.时间:公元前230年开始灭六国——年建立秦朝3.人物:4.顺序:秦先后攻灭、、、、、5.都城:咸阳(今陕西西安)6.意义: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局面;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1.最高统治者:称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2.中央政府:设、、,分管、军事和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3.地方政府: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县的长官称县长或县令。
郡县制的意义: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的基本模式。
4.影响:加强封建统治;巩固国家统一;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沿用。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1.文化上:统一文字,把作为通用全国的文字。
作用: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2. 经济上:①统一货币,为。
②统一制度,作用: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经济交流和发展。
3.加强交通:①陆路:——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②水路:开凿,沟通了湘水和漓水,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4.长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西起东到,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5.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
比较周朝和秦朝的制度
项目
最高统治者的 称呼
最高统治者的 权力
周朝
王
周天子在名义 上是天下共主 分封制
秦朝
皇帝
总揽全国的一 切军政大权 建立郡县制
统治地方的方 式
秦王嬴政知人善任。这些人才 文能治国安邦、武能克敌制胜,对 秦统一大业的完成做; ②建立起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 的封建国家; 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紧密了全国各地 的文化、经济联系; ④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和泽被后世的灵渠; ⑤扩大了中华疆域,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
皇帝
丞 相
行 政
任免官员
御史 大夫
诸卿
监察 中央具体政务
太 尉
军事
秦
地方官制
郡
县
乡
亭 里
郡守、郡尉、监御史
监察 行政 军事 县令\长 地方具体政务 基层具体事务
返回
返回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皇帝 丞相 御史 太尉 大夫 诸卿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郡守 监御史、郡尉
县令\长 乡三老、啬夫、游缴
里正、亭长
黔首
军立佣
将军佣
铠甲佣
跪射佣
立射佣
陶馬 ,馬頭方正,鼻大口闊,臀肥腰肥,肌肉 豐滿,目似懸鈴,耳如削竹,前腿如柱,後腿如弓, 一副急不可耐,"不待揚鞭自奮蹄"的神態。
軍吏俑 ,一般身穿長襦,外披鎧甲,頭戴長冠, 持兵而立,表現出一種身經百戰、視死如歸的威武 陽剛之氣。
骑兵鞍马俑
一号铜车马为双轮、单辕结构,前驾四马,车舆为 横长方形,宽126厘米,进深70厘米,前面与两侧有车 栏,后面留门以备上下。车舆右侧置一面盾牌,车舆前 挂有一件铜弩和铜镞。车上立一圆伞,伞下站立一名高 91厘米的铜御官俑。其名叫立车,又叫戎车、高车,乘 车时立于车上。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 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
水陆攻战图
流沙
胡曾(唐)
七雄戈戟乱如麻, 四海无人得坐家。 老氏却思天竺住,
便将徐甲去流沙。七燕 Nhomakorabea雄
并
赵
齐
立
秦
魏 韩
楚
三家分晋
春秋时期
晋
战国时期
赵 魏 韩
战国时期初期
田
齐(田姜)
氏
代
齐
七 雄 并 立
军队 规模 持续 时间 战争 结局
城濮之战 (春秋时期)
晋:3万 楚:4万
1天
楚国打败,晋国 成为霸主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确立县制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 民
分封制
国君
县令 平 民
县制
废除贵族世袭特权
君主 贵族
平民
改革户籍实行连坐
“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一家犯罪,十家连坐。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度 量 衡
奖励军功
邓钱 稼学 先森
袁隆平 祖 冲 之 杨利伟 祖 冲 之 马 云 祖 冲 之 莫言 祖冲之
祖祖 冲冲 之之
中 国
智
者
未 来 的 智 者
1.《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 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 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
A.商鞅变法失败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长平之战 (战国时期)
双方军队近百万
三年
赵军大败,40万 军队被秦军活埋
战国时期 战争特点
战争规模大
持续时间长 战况惨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共21张PPT)
太 尉 皇帝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郡(守)
郡县制
县(令)
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行政长管称郡守;郡下设县,长官称县令 或县长。 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最高统治者
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 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中央政府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点。
项目 划分原则 政治制度 分封制 血缘关系 奴隶制 世袭 郡县制 地域 封建制 不世袭(皇帝任免)
不
同点
官员产生
与中央关系 影响
相对独立 容易出现地方割据,
分裂国家
直属中央管理 地方服从中央,有利于国家
统一
共同点
都是地方行政制度;根本目的都是巩固统治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长城的修筑抵御了匈奴的进攻,巩固 了北边边防,保护了中原生产的发展,是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象征。
长城
陇西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 东 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 海 的封建国家,也是当 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秦
南海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问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 施?有什么意义?
君 主 专 制
(军事) (行政)
(监察)
郡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地 郡县制 地方政府 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县
中 央 集 权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化、经济、交通统一)
措施
文化
统一文字 隶书 小篆
作用
经济
交通
军事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 推行,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 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 流与发展。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 统一货币 有利于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圆形方孔半两钱 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 开凿灵渠 北的水运交通。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共30张PPT)
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P42,归纳秦统一六国的背景、条件 连年战争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人民渴望统一。 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成为七国 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函谷关
公元前230年 —公元前221年 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秦
咸阳
燕 赵 齐
韩 魏
楚
一、秦灭六国
(2)时间:前230年—前221年
地方政府
目的: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乡、亭、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作用: 1、加强了对全国各地的控制; 2、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 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相同点:
目的: 巩固统治 性质: 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不同点:
分封制 郡县制
官员产生 世袭产生 方式 划分标准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影 响 易形成分裂割据
三、巩固统一措施
交通上: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开凿灵渠 作用: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 秦皇古道
灵渠
三、巩固统一措施
旁白:秦人路过一家布店,于是兴致 勃勃地去订做了一条长裙,做好了穿在身
上,却发现是条短裙,他很生气。
秦人:我的旅行啊,还怎么继续,既然如此, 付钱吧……
做衣服的:我不收秦国货币,我收赵国货币
(3)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4)秦朝建立 时间:前221年 都城: 咸阳
人物: 嬴政(秦始皇帝)
秦统一全国有什么意义?
•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局面;
•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国家。
秦
前221年
咸阳
嬴政
大
国土广阔,中央难以控制边疆
《秦统一中国》
杂
各地交流困难
初中历史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课件2024秋
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
巩固统一的 统一度量衡
措施
统一车轨、修路开渠 修筑长城
课堂练习
1. 秦朝建立的时间是 ( D )
A.公元前260年 C.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356年 D.公元前221年
2. 下列各项属于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A )
①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②丞相分管行政
③太尉分管军事 ④御史大夫分管监察
4.民族关系上:北修长城抗拒匈奴
长城
国家统一对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 么好处?
在统一环境下,国家能够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政 策与措施,减少阻隔,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 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 读地图
1.观察秦朝疆域的范围,
说说其都城所在和疆
域四至。 秦朝都城:咸阳。 疆域四至:东至东海, 西到陇西,北至长城 一带,南达南海。
料,说一说:圆形方孔为什么成为我国古代货币的基本
形制?
从制造上来说,圆形方孔钱中间的方 孔可以固定在模具上,便于加工整治,打 锉毛边。从使用上来说,圆形的边缘不易 磨损;铜钱中间的孔也为携带和计数提供 了便利。
结构梳理
背景
秦灭六国 过程
意义
皇帝制度
秦统一 建立中央集 中央 三公九卿制度
中国
权制度 地方——废分封、行郡县
2.秦灭六国时间: 前230年——前221年 3.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 4.原因: ①统一大业,顺应人民愿望
②商鞅变法,封建改革彻底 ③秦王嬴政,善于任用人才
秦灭六国时间一览表
国名
攻灭时间
韩
前230年
赵
前228年
魏
前225年
楚
前223年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重要知识点总结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重点)
目的 内容
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皇帝制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 总揽全国的政治、军事、财政
度 等一切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中央机 皇帝之下, 设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称为“三公”, 分别
构 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地方机 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 由中央直接管辖, 郡和县的长官
2
衡 监制
交通
车同轨 开灵渠
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 并 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
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网
开凿灵渠, 沟通了湘江和漓 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
江
军事
修长城
派大将蒙恬北匈奴; 修建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保护了中原
了西起临洮, 东到辽东的“万 地区发展生产
里长城”
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 的大国之一。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 9 课 秦统一中国
必背重点 一、秦灭六国
①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的 条件 实力。
②秦王嬴政即位后, 积极筹划统一大计 结果 公元前221年, 秦朝建立, 定都咸阳
秦的统一, 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 是历史发展的必 意义 然结果。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
构 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重点)
领域 文化 经济
统一 文字 统一 货币
措施
作用
将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
国
行,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促进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精品课件
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深远 影响;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文字、车轨、驰道等,促进 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 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焚书坑儒
一、选择题
1、你认为李白的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是赞扬下列哪位人物的功绩
A.嬴政 B.李世民 C.拓跋宏 D.武则天
2、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是:
A.建立封建制度
B.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的封建国家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3、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江
水
开发南疆
湘
灵渠
水离
珠
水 江
措施4、军事上(1)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辽东
秦朝万里长城
临洮
措施5、思想上: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控制。
对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统一多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 了深远影响。
秦朝的疆域
北至长城一带
西
到
东
陇 西
是当时世界上的 大国之一
秦朝 公元前221年 秦王赢政建立了中国历
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咸阳
----秦朝 定都咸阳
秦统一中国的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 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基础 。
部编人教版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优质课件(共36张PPT)(2024版)
③ 在地方上,建立___郡__县______制。
经济
文化 军事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子孙是二世,三世… 直至万世
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至高无上 皇帝 总揽大权
御史 丞 大夫 相
太 中央官制
尉
监察 行 政
军事
大权独揽 皇帝 任免官员
御史
大夫
监察
丞
相
行政
太 中央官制
尉
军事
中
郡 郡守
央 集
县 县令\长 地方官制
献。 秦始皇(嬴政)
秦统一中国
(2)依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分别指
出其历史影响。
统一文字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能使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顺畅沟 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统一货币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主要措施
创立了大一统的____中__央___集__权_________制度。
政治
①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___皇___帝___; ② 在中央,设__丞__相___、_太__尉_____、_御__史__大___夫;
③ 在地方上,建立___郡__县______制。
① 统一__货__币_______。以秦国的____圆__形__方___孔__半__两___钱______作为标准货币。
军事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道路宽窄,开凿灵渠。
度[长度]
圆形方孔半两钱
量[容积] 衡[重量]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2、经济上: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车轨
车子两轮间 的距离。
义务教育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
至辽东,延褒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阴山,逶蛇以北”的修建长城工程。秦能够修
D 建大型工程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
B.思想文化统一的需要
C.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D.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历史辨析
历史穿越步步惊心
秦朝
咸阳
公元前211年
走在秦正国逢都统城一长大安业的完大成街十上周,年圆到庆形处典方张之孔灯际钱结的彩公,元热前闹23非1年凡,。晴川和几个宫女被特许外出购物,她们
秦朝形势图
1.政治方面: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专
三公九卿制
太 军 丞行 尉 事 相政
御史察 监
大 夫
中央政府
制 中
央
集
郡县制
郡(守)
权
地方政府
县(令或长)
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
2.文字方面:统一文字
烦恼四:六国有自己 的文字,许多人政令 都看不懂。
1.(2024·北京)琅琊刻石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时所刻。刻石上的文字有
C “器械一量,同书文字……今皇帝并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该文物(
)
琅琊刻 石 (局 部)
A、见证了秦灭六国的过程 B、体现了楷书艺术的成熟 C、记载了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D、反映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影响
2.它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
烦恼三:如今秦朝版图远超西周,地方治理该采用何 种方式?分封制是否还能实行?
烦恼四:六国存在时间过久,已有自己的文字、货币、 度量衡、车轨等,各地交往非常困难。
烦恼五: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虎视眈眈,威胁统治。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精品课件(含视频)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5)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 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 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秦王)
战国后期秦灭六国 燕
赵 齐
秦 韩魏
楚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动 脑 筋:
1.秦王嬴政在用人政策上有什么长 处?这和他取得统一战争的胜利有什 么关系?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焚书坑儒
四
长城一带
秦
朝
疆 陇西 域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
东
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海
南海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秦朝的统一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不仅仅是地理
上的合并,国家统一、疆域扩大而产生的安定 与荣耀,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融合给人 民心理上的强烈认同感与凝聚力。正是有了这 种情感与力量,在以后的岁月中,哪怕再多的 政权,再乱的形势,再强的外敌,都休想把中 华民族分割开来。
1、统一文字在政治上政令统一,是保证国家统一的必要 措施。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使中华民族内部联系加 强。 2、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结束了五百多年分裂割据的状 况,扫除经济发展的障碍。 3、更好传播文化,为后来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统一做出的 铺垫,意义深远。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 权的封建国家是
度[长度]
量[容积]
圆形方孔钱
衡[重量]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3.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 全国的道路;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4.开凿灵渠,
沟通湘江和漓江,
便利了南北的水
运交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39张PPT)
她填一份文书。结果她突然发现自己变成‘文
盲’了,因为文书上的文字她一个都不尺认寸识不。统一
请问: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
货币不统一
文字不统一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三单元
1、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规整的小篆,作为通 用文字颁行全国。
统
一
文
字
李斯
(前284—前208)
小篆
统一文字作用
韩楚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三单元
巩固统一的措施 ③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 量衡由国家统一监制。
度[长度]
统
一 量[容积]
度 衡[重量]
量
度——秦一尺约今23.1cm
衡 量——秦一升约今202ml
衡——秦一斤约为今250g
古今对比:篮球明星姚明 身高226CM,体重125公斤。 秦朝一位将军身高八尺, 体重400斤。请算一算, 谁高谁重?
“议论现在实行的制度没有古代的好,引经据典 地利用古书上的记载来攻击现行的国家制度。”
“那都是些什么人?”
“基本上都是些儒派学者.臣还发现民间已有 很多的儒生在广发书籍,发表他们的主张,在 民间反响很大,而且……“
“而且什 “而且他么们?还”议论说,陛下过于残暴,刚
愎自用,没资格获得长生不死的仙药……”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 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 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 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三单元
巩固统一的措施 ②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魏
齐
统
统一货币作用
一
赵
货
燕
秦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 乱的状况,有利于国 家对经济的管理,促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秦统一中国设计说明战国后期,秦国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基础。
秦国用10年的时间攻灭东方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理解秦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以及从秦朝开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学习目标1.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基本情况。
2.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史料研读法、情境创设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史记》(书目)。
2.影视作品:《中国通史》(纪录片)。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首先让学生回顾第二单元所学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人民渴望和平、统一,最终是哪个诸侯国实现了统一大业,以及它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它的统治者又是如何巩固统治的。
二、预习检查1.说说秦灭六国的时间、顺序。
2.秦朝为了巩固统一而采取了哪些措施?三、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这则材料反映了秦惠文王的什么愿景。
材料于后世千秋万代,每一家的窗台上,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
学生回答:秦国能够一统天下。
教师提问:预习了本课后,你认为他的愿望实现了吗?学生回答:实现了。
教师过渡:秦是如何统一中国的?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通过学习《秦统一中国》一课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以电视剧台词为导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新课,了解并思考本课主要内容。
四、学习任务二秦灭六国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秦国能够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