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价定理
范数等价判别定理的证明
范数等价判别定理的证明范数等价判别定理是泛函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结果,它表明在有限维赋范空间中的所有范数是等价的。
以下给出范数等价判别定理的证明。
首先,设$X$是一个有限维赋范空间,记$n = \dim(X)$。
证明思路:我们需要证明任意两个范数$\|\cdot\|_a$和$\|\cdot\|_b$等价,即存在常数$c_1>0$和$c_2>0$使得对于任意的向量$x\in X$,有$c_1\|x\|_a \leq \|x\|_b \leq c_2\|x\|_a$。
首先证明$\|\cdot\|_a$和$\|\cdot\|_b$等价的充分性,即存在$c_2>0$使得对于任意的向量$x\in X$,有$\|x\|_b \leqc_2\|x\|_a$。
由于$X$是有限维空间,我们可以选取$X$的一组基$\{e_1,e_2,\ldots,e_n\}$。
对于任意的向量$x\in X$,我们可以将其表示为$x = \sum_{i=1}^n x_ie_i$。
其中$x_i$是标量。
我们要证明存在常数$c_2>0$使得$\|x\|_b \leq c_2\|x\|_a$成立。
由范数的定义可知,$\|x\|_a = \left(\sum_{i=1}^n|x_i|^a\right)^{\frac{1}{a}}$,$\|x\|_b = \left(\sum_{i=1}^n|x_i|^b\right)^{\frac{1}{b}}$。
考虑$\frac{1}{a}$和$\frac{1}{b}$之间的大小关系:若$\frac{1}{a} > \frac{1}{b}$,则对于任意的$i=1,2,\ldots,n$,有$|x_i|^a \geq |x_i|^b$,进而$\left(\sum_{i=1}^n|x_i|^a\right)^{\frac{1}{a}} \geq \left(\sum_{i=1}^n|x_i|^b\right)^{\frac{1}{b}}$。
9.2. 李嘉图等价定理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与信贷市场均衡
斯蒂芬 ·D· 威廉森: 宏观经济学(第五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李嘉图等价:图解
. . . .... .... .... . . . . .... .... .... . .
李嘉图等价:图解
我们假定当期税收减少,因此 ∆t < 0。
政府为了弥补减税的资金缺口,就必须当前多举债,而为了 偿还增加的债务,未来就必须增税。 消费者对此有预见,且按减税量增加储蓄,因为他们必须多 储蓄,以缴纳未来所面临的更高的税收。 在信贷市场中,消费者储蓄的增加,与政府的举债增加正好 相对应,所以对消费者之间的借贷行为不会产生影响,从而 对市场实际利率也不会产生影响。
. .. . . ..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与信贷市场均衡
李嘉图等价与信贷市场均衡
李嘉图等价:图解
图 9.17 中,给定当期和未来之间特定的税收时间,画出曲 线 S1p (r)。政府的信贷需求是 B1,即政府在当期发行的、 外生供给的债券。信贷市场出清的均衡实际利率是 r1。
Figure: 图 9.17 李嘉图等价与信贷市场均衡
李嘉图等价定理所传递的重要信息是,减税不是免费午餐。
尽管当期减税可以给所有消费者留下更多的当期可支配收 入,这看上去像是一件好事,但消费者为当期减税所付出的 代价就是,未来承担更高的税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嘉图等价定理
关于非对称矩阵正定的一个等价定理及其正定性的判定
非对称矩阵正定是指一个非对称矩阵(即其转置矩阵不等于自身)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下都是正定的。
非对称矩阵正定的一个等价定理是:一个非对称矩阵 A 是正定的,当且仅当对于任意的向量x,有x^T A x > 0。
这个定理表明,一个非对称矩阵A 是正定的,当且仅当对于任意的向量x,其与矩阵A 的乘积x^T A x 大于0。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下列方法来判定非对称矩阵 A 的正定性:
1.计算矩阵A 的特征值。
如果矩阵A 的所有特征值均大于0,则矩阵A 是正定的。
2.计算矩阵A 的行列式值。
如果矩阵A 的行列式值大于0,则矩阵A 是正定的。
3.将矩阵A 转化为对称矩阵的形式,再使用对称矩阵正定的判定方法。
如果矩阵A 转化为对称矩阵后是正定的,则矩阵A 是正定的。
无穷小量的等价定理及其应用
无穷小量的等价定理及其应用
无穷小量的等价定理及其应用:从微观层面释放出宇宙的精妙之处。
无穷小量的等价定理是杰出的数学理论,它提供一种更实用的方式来理解和使用数学原理和定理。
一、无穷小量的等价定理:
它可以定义无限接近零(∞)的值,从而实现无穷小量的抽象概念,使数学上的等价性建立在无限小量之上。
二、应用:
无穷小量的等价定理应用于微积分,主要是几何分析,概率论和数学
物理,可以用来解决许多数学分析中的复杂问题。
例如,它可以用来
计算多元函数的导数和它们之间的绝对差异,计算多变量分布的方差,考察不同度量空间下的曲面正态性等等。
三、优点:
利用无穷小量的等价定理,可以轻松地进行许多复杂的多元数学分析,数学分析的过程更接近实际应用,从而可以更好地表达多元关系。
另
外,它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结合概率论、几何分析等多个数学学科,实现数学上的统一认识。
平行公理的等价定理
平行公理的等价定理平行公理的等价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公理不等价,那么一个仅通过其他公理的组合,不能把一个公理转化为另一个公理。
”平行公理的等价定理又称作狄利克雷定理,是狄利克雷曼特拉瓦西亚拉尔斯帕斯科罗(DielkreckmanTelvasiaRalssPascolo)于1909年提出的一个重要数学定理。
它主要指出,在一个公理系统中,如果存在两个相互平行的公理,其中一个公理可以由另一个公理及其他公理推理得出,则两个公理互为等价。
它是实现现代数学理论建立的重要基石,有许多证明及应用,在数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狄利克雷定理的证明不仅可以应用于无限集合,也可以应用于有限集合,这样,可以更容易地确定集合中所含元素的数量。
海森堡是狄利克雷定理的证明者,他把狄利克雷定理叫做“不等价性定理”,以强调不等价性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此外,还有一些对该定理的不同改写,比如斯宾格尔定理,卡尔斯定理和拉斯特定理,它们都证明了狄利克雷定理。
狄利克雷定理可以用于数学逻辑,比如在一个公理系统中,如果存在两个相互平行的公理,只有当这两个公理互为等价时,公理系统才能满足普遍的假设。
此外,狄利克雷定理还有一些应用,比如估算数的可能取值范围,判断在一个集合中的元素的可能数量等。
此外,狄利克雷定理还可以用于有向图学习。
有向图学习是机器学习研究中一种新兴方向,它可以用来表示复杂的结构,并通过改变有向图中节点之间的权重,实现对节点取值的精确估算。
狄利克雷定理可以用来确定有向图中节点间可能的关系,从而有助于节点取值的准确估计。
总之,狄利克雷定理是数学概念的一个重要定理,它的应用广泛,在数学的基础理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主要用于证明两个平行公理之间的等价性,而它在数学逻辑和机器学习等领域中也有重要应用。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启示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启示征税和发行公债是政府获取财政收入的两种主要方式。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的第17章中表述了这样的论点:政府无论选用一次性总付税(lump-sum tax),还是发行公债,来为政府筹措资金,均不会影响消费和投资。
20世纪70年代,这一原理重新被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巴罗(Robert J. Barro)所揭示。
他发表于1974年的著名论文《政府债券是净财富吗?》(Are Government Bonds Net Wealth?)在经济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理论因而成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嘉图等价定理之所以引起现代经济学家的瞩目,其原因在于对举债的宏观经济影响的重视。
在政府举债的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发生何种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
本文将透过李嘉图等价定理,分析举债的经济影响。
一、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内容和意义“李嘉图等价定理”(Ricardian Equivalence Theorem)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1976年詹姆斯·布坎南(James Buchanan)发表的题为《巴罗的〈论李嘉图等价定理〉》的评论中。
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征税和政府借款在逻辑上是相同的。
这一原理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假定人口不随时间而变化,政府决定对每个人减少现行税收(一次性总付税)100元,由此造成的财政收入的减少,通过向每个人发行100元政府债券的形式来弥补(再假定债券期限为一年,年利息率为5%),以保证政府支出规模不会发生变化。
减税后的第二年,为偿付国债本息,政府必须向每个人增课105元的税收。
面对税负在时间上的调整,纳税人可以用增加储蓄的方式来应付下一期增加的税收。
实际上,完全可以将政府因减税而发行的100元的债券加上5%的利息,作为应付政府为偿付国债本息而增课税收105元的支出。
这样,纳税人原有的消费方式并不会发生变化。
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国家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时,用发行公债比增加税收弥补赤字要好,増加税收会影响消费需求,从而影响赤字财政政策的效果。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R。
巴罗根据当年(1817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一个猜测,即认为政府用公债筹资和用增加税收筹资对经济的影响可能是一样的,因为人们会认识到政府还债还是要用增加税收来解决,因此他们会把相当于未来增加税收的一部分财富储蓄起来,尽管李嘉图自己并不认为上述猜测在现实中行得通,但巴罗认为,按理性行事的人们确实是会如此行事的,即使政府用来还债的更高赋税可能部分会落到后代人身上,但人们都是关心后代的,因此还是会增加储蓄给后代以应付还债。
这就是所谓的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
之所以叫等价定理,是因为其认为发行公债和增加税收弥补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其实是相同的,因为根据这一定理,政府借债只是公民纳税被推迟而已,并不会刺激消费,因此政府用发行公债弥补赤字财政政策是无效的。
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受到凯恩斯主义者批评。
他们认为,人们通常并没有动机为超出自己生命限度的未来征税而储蓄财富。
他们关心的是自己当前的利益,并不关心自己生命以外的事情,并不会认为今天的政府借债就是明天更重的赋税从而为未来还债增加储蓄,而会把钱用于消费和投资。
因此政府用发行公债弥补赤字财政来增加总需求的政策还是有效的。
曲面的gauss方程与codazzi方程的等价定理
曲面的gauss方程与codazzi方程的等价定理定理是数学研究中的重要部分。
定理把解的定义和特征、特征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提炼出来,在数学研究中有重要的意义。
“曲面的Gauss方程与Codazzi方程的等价定理”是高等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定理,被称为曲面理论中的三大定理之一。
一、曲面的Gauss方程与Codazzi方程定义1、Gauss方程:假设曲面M上的任一点P和它的任意一点都具有一个单位法向量$e_{n}$,曲面M的曲率K(P)可以用Gauss方程定义:$$K(P)=dfrac{e_{n} cdot bigtriangledown_{p}e_{n}}{|e_{n}|^3}$$2、Codazzi方程:Codazzi方程:假设曲面M上的任一点P处的法向量$e_{n}$和上一点Q处的法向量$e_{n}^{}$在曲面M上的偏导,曲面M的曲率K(P)可以用Codazzi方程定义:$$K(P)=dfrac{e_{n} cdot bigtriangledown_{p}e_{n}^{}}{|e_{n}|^2|e_{n}^{}|}$$二、曲面的Gauss方程与Codazzi方程的关系上述定义可知,Gauss方程和Codazzi方程都是曲面M的曲率的定义,它们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关系:曲面的Gauss方程与Codazzi方程的等价定理说明,假设某曲面M的上每一点P处的Gauss曲率、Codazzi曲率及其他的关系都相等,则M一定是平面,或者M一定是某个椭球面。
三、曲面的Gauss方程与Codazzi方程的等价定理曲面的Gauss方程与Codazzi方程的等价定理可以说明以下几点: 1、任意一点处的Gauss曲率和Codazzi曲率以及它们关于法向量等价关系相等,则曲面一定是平面;2、任意一点处的Gauss曲率和Codazzi曲率不相等,但是关于法向量的等价关系一定相等,则曲面一定是某个椭球面;3、此外,等价定理也可以用来解决平面或椭球面曲率的相关问题,把曲面的曲率简化为法向量的表达形式,为其他问题提供必要的准备。
六个等价定理
六个等价定理等价定理在数学上,等价表示一个集合或空间中两个集合之间可以交换某些量。
在科学上,等价表示一种可逆关系。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六个等价定理。
六个等价定理最常见的形式是: 1。
加法与乘法运算满足等价关系。
2。
两个函数满足等价关系。
即有意义,则必有其逆也有意义。
1。
加法与乘法运算满足等价关系。
(1).(有意义)A+B=B+A(2).(逆定理)如果集合A中所有元素都有意义,那么它们的并集也有意义。
(3).乘法运算满足交换律。
(4).乘法运算满足结合律。
(5).乘法运算满足分配律。
(6).一个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有意义,那么这个集合也必有意义。
2。
两个函数满足等价关系。
(1).对于任何连续函数f:A→B,有: f(A)=f(B)(2).如果两个函数f和g满足等价关系,则:f(A)g(B)当且仅当f(A)g(B)注:以上等价关系仅适用于连续函数的情况。
3。
两条直线相交,则交点为原来两条直线等价的条件不成立。
4。
如果集合A中有无穷多个元素,那么它们的并集A'=A。
3。
如果两个函数满足等价关系,则: f(A)g(B)=f(A)h(B)(在上面的第二定理中出现了2×3=6, 2×2=4, 2×1=2,故该条等价关系成立。
)如果以上三个定理出现在同一集合中,即:(1)a×b=b×a(2)ab=ac(3)abc=acb(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两个并集,故等价关系也成立。
)另外,要证明:(1)ab=ac这一条等价关系成立,需要用到第二定理和结合律,证明较复杂。
但从定理2可以看出,函数a与b 之间有无穷多个对应的函数h(ab),每一个h(ab)都是有意义的。
而函数h(ab),除了与函数a有无穷多个对应外,还与它的反函数g(ab)有无穷多个对应,每一个g(ab)都有意义。
即:(2)ab=ac有意义。
6。
李嘉图等价定理讲解学习
调整经济结构,不能只依赖房地产业或者其他单一产业。
3、李嘉图等价定理的第三个条件是现实经济生活中可能不存在完全的竞争市 场。在资本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由于拥有征税权和货币发行的垄断权 利,政府债务没有或违约风险极低。因此政府债务的利率在金融市场上是最 低的。
而面临流动性约束的个人,如果想在金融市场上借钱,支付的利率肯定会超 过公债利率。所以,政府减税产生的财政赤字为这些人提供了成本更低的资 金,这些人将感觉到境况改善了。另外,个人将以比政府债券利率高的利率 去贴现未来的税负。因此,他们未来税负的贴现值比减税收入的价值低,结 果他们的福利也提高了。
这一原理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假定人口不随时间而变化 ,政府决定对每个人减少现行税收(一次性总付税)100元,由此造 成的财政收入的减少,通过向每个人发行100元政府债券的形式来弥 补(再假定债券期限为一年,年利息率为5%),以保证政府支出规 模不会发生变化。减税后的第二年,为偿付国债本息,政府必须向每 个人增课105元的税收。
4 、 一次性总付税政府通常不可能依靠一次性总付税来实现他们的庞 大收入。
如果开征的不是总付税,后人就能调整他们的行为以便减少增税的冲 击,而正经历减税的当代人将对此有所考虑。特别是,父母没有理由 以当期预算赤字所暗含的将来征税的全部现值来增加他们的遗产。他 们既然知道孩子们会设法减少将来应纳税的税款,就会增加自己的消 费。
但是...等价理论成立是有条件的
1、不存在无限债务
理性预期的纳税人不会因为税法的变化而改变消费,因为他们仅仅把这种变 化当作在总的现值不变的条件下,改变现在和将来的税收义务的时间安排而 已。
2、李嘉图等价定理成立的条件之二是眼界无限,即生命有限不一定就意味着 眼界规划有限。如果每一代人的效用都进入其前一代人的效用,那么每个主 体都会把整个后代的效用和预算约束纳入他关于消费和遗产规模的决策当中。
李嘉图等价定理 名词解释
李嘉图等价定理名词解释李嘉图等价定理(English:Ricardian equivalence)是一种经济学理论,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于19世纪提出的。
这一理论主张,无论国家政府是通过减税还是通过借债来增加支出,对于个人来说,最终的经济效果是相同的。
根据李嘉图等价定理,政府在增加支出时,如果通过减税来融资,个人会感到实质上的减负,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因此会增加消费。
然而,如果政府通过借债来融资,那么人们会预期未来将需要通过增税来偿还这笔债务,因此会减少当前的消费。
这意味着无论财政政策如何进行,个人的消费决策都会受到影响,但最终的总消费金额不会发生变化。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基础是假设人们能够做出合理的预测。
如果人们相信政府通过借债融资会导致未来的增税,他们会在当前减少消费,以应对未来的负担。
这一理论的另一前提是,公共债务的负担最终将由公众承担,而不是政府。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财政和货币政策。
对于财政政策而言,该理论暗示着减税并不一定会刺激经济增长,因为个人可能会将通过减税获得的额外收入储蓄起来,而不是消费。
对于货币政策而言,该理论暗示着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并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因为人们会调整其消费和储蓄决策,以适应未来可能发生的增税风险。
然而,李嘉图等价定理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一些经济学家指出,人们的预期可能并非总是准确的,所以他们在面对政府政策时可能会做出不完全理性的决策。
此外,李嘉图等价定理也没有考虑到政府支出可能对经济产生的其他影响,例如公共投资可能带来的产出增长。
因此,这一理论在解释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时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尽管如此,李嘉图等价定理仍然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来理解政府支出对个人决策的影响,并对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产生了深远影响。
9.2. 李嘉图等价定理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图解
李嘉图等价:图解
假定消费者最初的当期税收和未来税收分别是 t∗ 和 t′∗。下
图中,消费者的禀赋点为 E1,并选择消费束 A。消费者仍 会选择图中的 A 点。所变化的是禀赋点 E1 会变为 E2。
我们在分析李嘉图等价定理时,忽略了现实中的税收政策会 引起许多复杂的问题,必然会在人口中引起税收负担分配的 变化和政府债务负担分配的变化。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与信贷市场均衡
李嘉图等价与信贷市场均衡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图解
将税收现值代入消费者的一生预算约束,可以得到
c+
c′
=y+
y′
( 1 − G+
G′
) (Equation 9.26)
1+r
1+r N
1+r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图解
我们假定当期税收减少,因此 ∆t < 0。
政府为了弥补减税的资金缺口,就必须当前多举债,而为了 偿还增加的债务,未来就必须增税。 消费者对此有预见,且按减税量增加储蓄,因为他们必须多 储蓄,以缴纳未来所面临的更高的税收。 在信贷市场中,消费者储蓄的增加,与政府的举债增加正好 相对应,所以对消费者之间的借贷行为不会产生影响,从而 对市场实际利率也不会产生影响。
语义等价定理证明方法
语义等价定理证明方法
语义等价定理的证明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 演绎法:从一个或一系列已知为真的前提推出结论为真的定理证明方法。
例如,如果已知前提P → Q(如果 P 为真,则 Q 也为真)和 P 为真,则可以推导出 Q 也为真。
2. 归纳法:通过观察和分析一系列具体事例,总结出一般性规律的定理证明方法。
例如,观察到多个具体的函数都具有某种性质,可以归纳出所有函数都具有这种性质。
在实际证明中,通常会结合使用这两种方法。
首先使用演绎法从已知的前提推导出一些中间结论,然后再使用归纳法基于这些中间结论得出最终的定理结论。
范数等价判别定理的证明
范数等价判别定理的证明范数等价判别定理是线性代数中重要的定理之一。
它的证明依赖于一些基本概念和定理,但是通过逐步详细论述和举例,我们可以全面理解这个定理的背后原理和重要性。
让我们回顾一下范数的定义和性质。
范数是定义在向量空间上的一种函数,它满足以下三个性质:1. 非负性:对于任意向量x,范数的值大于等于零。
2. 齐次性:对于任意向量x和标量a,范数的值与向量x乘以标量a 的值相等。
3. 三角不等式:对于任意向量x和y,范数的值小于等于向量x和向量y之和的值。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等价范数的概念。
在同一个向量空间中,如果两个范数定义了相同的“长度”概念,我们就称这两个范数是等价的。
具体地说,设∥·∥1和∥·∥2是向量空间V上的两个范数,如果存在正数a和b使得对于任意向量x∈V,有a∥x∥1 ≤ ∥x∥2 ≤ b∥x∥1那么我们就称∥·∥1和∥·∥2是等价的。
接下来,我们将证明范数等价判别定理。
这个定理的表述如下:设∥·∥1和∥·∥2是向量空间V上的两个范数,并且V是有限维的,那么当且仅当∥·∥1和∥·∥2诱导出相同的拓扑时,它们是等价的。
证明过程如下。
Step 1: 我们首先假设V上的一个有限维标准基是{e1, e2, ..., en}。
设x是V中的一个向量,它的坐标表示为x = (x1, x2, ..., xn)。
假设∥·∥1和∥·∥2是等价的,我们将证明它们诱导出相同的拓扑。
Step 2: 根据范数的性质,我们知道存在正数k1和k2,使得对于任意i = 1, 2, ..., n,有k1|xi| ≤ ∥x∥1 ≤ k2|xi|Step 3: 我们定义一个新的范数∥·∥3,它满足∥x∥3 = ∥x∥1 + ∥x∥2。
我们来证明∥·∥3也是一个范数。
Step 4: 根据范数的定义,我们知道∥x∥3 ≥ 0,对于任意标量a有∥ax∥3 = ∥ax∥1 + ∥ax∥2 = |a|∥x∥1 + |a|∥x∥2 = |a|∥x∥3,以及对于任意两个向量x和y有∥x+y∥3 = ∥x+y∥1 + ∥x+y∥2 ≤ ∥x∥1+ ∥y∥1 + ∥x∥2 + ∥y∥2 = ∥x∥3 + ∥y∥3。
李嘉图等价
李嘉图等价定理李嘉图认为,预算赤字和减税的效果是相同的,现期的赤字和减税将导致未来的高税收预期,从而家庭在现期会增加储蓄以应付未来的高税收,消费不发生变化。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核心思想在于:公债不是净财富,政府无论是以税收的形式,还是以公债的形式来取得公共收入,对于人们经济选择的影响是一样的。
财政支出无论是通过目前征税还是通过发行公债筹资,没有任何区别,即公债无非是延迟的税收,在具有完全理性的消费者眼中,债务和税收是等价的。
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征税和政府借款在逻辑上是相同的。
这一原理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假定人口不随时间而变化,政府决定对每个人减少现行税收(一次性总付税)100元,由此造成的财政收入的减少,通过向每个人发行100元政府债券的形式来弥补(再假定债券期限为一年,年利息率为5%),以保证政府支出规模不会发生变化。
减税后的第二年,为偿付国债本息,政府必须向每个人增课105元的税收。
面对税负在时间上的调整,纳税人可以用增加储蓄的方式来应付下一期增加的税收。
实际上,完全可以将政府因减税而发行的100元的债券加上5%的利息,作为应付政府为偿付国俩本息而增课税收105元的支出。
这样,纳税人原有的消费方式并不会发生变化。
如果政府债券的期限为N年,结果是一样的。
因为政府债券的持有者可以一手从政府手中获得债券利息,另一手又将这些债券的本金和利息用以支付为偿还债券本息而征收的更高的税收。
在这种情况下,用举债替代税收,不会影响即期和未来的消费,等价定理是成立的。
该定理是以封闭经济和政府活动非生产性为前提和条件的,其成立的的首要条件及是要求各代消费者具有利他动机,以保证消费者遗留给后代的财产为正值,这在西方经济学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根据这个定理,政府发行公债并不提高利率,对私人投资不会产生挤出效应,也不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
当然这些理论未得到实际经济运行的论证。
李嘉图等价定理失效的原因分析托宾(Tobin,J.)在其著作《财产积累与经济活动》一书中,对李嘉图等价定理失效的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
拉克斯等价定理
拉克斯等价定理:
拉克斯等价性定理(Lax equivalence theorem )揭示差分方程相容性、稳定性与收敛性三者之间关系的重要定理。
该定理表述为:对于适定的线性偏微分方程组初值问题,一个与之相容的线性差分格式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该格式是稳定的。
该定理以美国数学家拉克斯(Lax , P. D.)命名,利用这一定理,可把困难的收敛性研究转化成对相容性与稳定性的讨论。
在数值分析中,拉克斯等价性定理是偏微分方程数值解的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定理。
它表明,对于一个良好的线性初始值问题的一致的有限差分法,当且仅当它是稳定的时候,该方法是收敛的。
定理的重要性在于,尽管有限差分法的解与收敛偏微分方程是一致的,但通常难以确定,因为数值方法是由递推关系定义的,而微分方程涉及可微的功能。
然而,有限差分方法近似正确的偏微分方程的要求是直接验证的,并且稳定性通常比收敛更容易显示(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显示舍入误差不会破坏计算)。
因此,收敛通常通过拉克斯等价定理来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的稳定性意味着在迭代中使用的矩阵的矩阵范数最多是一致的,称为(实用的)Lax-Richtmyer稳定性。
通常,为了方便而采取冯·诺依曼的稳定性分析,尽管冯·诺依曼稳定仅在某些情况下意味着Lax-Richtmyer的稳定性。
这个定理是由于彼得·拉克斯。
有时被称为Lax-Richtmyer定理,彼得·拉克斯(Robert Lax)和罗伯特·里奇特(Robert D. Richtmyer)
之后。
等价无穷小代换定理
等价无穷小代换定理
等价无穷小代换定理是微积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当函数趋向某一点时,等价无穷小的函数可以用来近似代替原函数,从而简化微积分运算。
该定理有助于求解极限、积分和微分等问题。
下面是等价无穷小代换定理的基本表述:
**定理表述:** 如果两个函数f(x)和g(x)在x=a附近定义且满足以下条件:
1. 当x趋近于a时,g(x)是一个无穷小,即lim(x→a)g(x) = 0。
2. 存在一个常数c,使得当x足够接近a时,有lim(x→a)f(x)/g(x) = c。
那么,当x趋近于a时,函数f(x)和g(x)在极限意义下等价。
这表示f(x)可以用g(x)来近似代替,尤其在计算极限时非常有用。
等价无穷小代换定理的应用示例:
1. 极限求解:可以使用等价无穷小代换定理来简化复杂极限的计算,将原极限转化为更容易计算的形式。
2. 泰勒级数近似:在泰勒级数展开中,等价无穷小代换定理可以用来选择合适的等价无穷小,从而得到泰勒级数的展开式。
3. 积分计算:可以将被积函数与一个已知的等价无穷小函数相乘,然后进行积分,以简化复杂的积分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等价无穷小代换定理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需要谨慎,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不当的代换可能导致错误的结果。
因此,在应用该定理时,需要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条件,并谨慎选择等价无穷小函数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收益等价定理
收益等价定理收益等价定理是指同一种投资方式下,每单位时间内的利润越多,则所付出的时间就越少。
它包括了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在任何情况下,每单位时间的利润都不会小于零;第二,如果所付出的代价不大于零,则投资者要获得相应的利润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也即是说,在任何投资活动中,既可以有高收益,也可以有低风险,但两者是成正比例的。
收益等价定理可用图表示如下:公司利润越大,投资者付出的时间就越多;利润越小,投资者付出的时间就越少。
因为公司只有付出较多的成本和费用,才能使总收益达到最大,从而降低其代价,获取最大的利润。
换句话说,在公司的收益等价定理里,利润总额与所付出的代价是呈正比例关系的。
对于资本主义企业来说,投资者从事企业投资决策,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使预期收益最大化。
当投资者拥有的闲散资金多,市场需求量又很大时,就应该放弃高风险的投机活动,转而去经营那些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项目,以便最大限度地增加个人的财富。
但是,当投资者的闲散资金较少,市场上又缺乏有效需求时,则只有采用高风险投资,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那些市场需求量大的领域,从而增加社会的总收益。
如果投资者拥有的资金较少,市场上又缺乏有效需求时,就只有采用高风险投资。
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那些市场需求量大的领域,从而增加社会的总收益。
我国正在步入新世纪,国家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战略的重点之一是发展循环经济。
具体地讲,就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也就是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尽量减少资源的投入,杜绝污染物的排放,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努力做到生产与消费的循环往复,实现整个经济系统和谐健康地运行。
为此,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采用“边际效用等价定理”,节约使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
具体地讲,就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也就是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尽量减少资源的投入,杜绝污染物的排放,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努力做到生产与消费的循环往复,实现整个经济系统和谐健康地运行。
Lax等价定理证明
定义1:线性空间上的准范数定义为这空间上的一个函数,满足条件:(1)(2)(3)(4)定义2:线性空间上的范数是一个非负值函数,满足(1)(2)(3)定义3:当赋准范数的线性空间中的准范数是范数时,这空间叫做线性赋范空间,或称空间,完备的空间叫做空间或Banach空间定义4:设都是空间,称现行算子是有界的,如果有常数,使得定理1:设是空间,若,它既是单射又是满射,那么共鸣定理:设是空间,是空间,如果,使得,那么存在常数,使得Lax等价定理在数值分析中,为了求一个方程的解,往往用求一个近似方程的解去代替.例如用差分方程或有限元方程近似代替微分方程.其首要问题便是:近似方程的解是否收敛到原方程的解?若是,则称这近似格式具有收敛性.用泛函分析的语言描述,设,其中是空间,给定,求解,使得(1)首先我们应当假定,满足(1)这是,由定理1,便有.现在来考虑(1)的近似方程.,设,求解,使得(2)当然还要假定满足(2),于是有何谓是的近似?它是指:,(3)这在数值分析中,称为近似格式具有相容性在数值分析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称近似格式具有稳定性,是指使得(4)Lax等价定理:如果(3)对成立,那么为了,其中与分别是(2)与(1)的解,当且仅当,使得(4)成立.证明:充分性.由(3)、(4)我们得必要性.,令,便有.因此,由共鸣定理,得有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罗——李嘉图税收与公债等价定理
二、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前提假设和理论化表述 1、假设
1)初始时期的政府支出不变;
2)初始时期的公债必须用以后时期的税收收入来偿还 3)资本市场是完全的,个人与政府的借贷利率是相同 的; 4)个人即是现实的纳税人又是未来的纳税人,并对现 在和将来的收入流量预期是确定性的;
巴罗——李嘉图税收与公债等价定理
四、对李嘉图等价定理的质疑 1、莫迪利阿尼(modiligani)
提出有限生命周期理论,指出人们并不关心生命以 外的事情,因此,由于发债带来的减税效应会 带来消费的增加 2、托宾
认为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假设条件太多,现实中不满 足 1)假设消费者是利他的,留给后代的财产净值为正
巴罗——李嘉图税收与公债等价定理
2)假设政府举债代替税收不会产生再分配效应,消费 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是无差异的 3)假设政府所课征的税是一次性总额税 3、曼昆
1)人的理性是有限的,甚至人们在作出消费和储蓄决 策时是短视的。因此,债务融资的减税效应导致人们 误以为永久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其消费。 2)人普遍具有利己主义动机,当代人会以下一代人消 费减少为代价来增加自己的消费
5)个人能完全和准确地预见包含在公债中的预期纳税 返回 义务;
6)所有税收是一次总付税
巴罗——李嘉图税收与公债等价定理
假设将政府经济活动分为两个时期: t1为即期货现在,t2为预期或将来
D1 为t1的政府债务,D2为t2的政府债务
T1为t1的政府税收,T2为t2的政府税收 G1为t1 的政府支出,G2为t2的政府支出 两个不同时期的预算约束条件是: D1=G1-T1
“李嘉图等价定理”最早出现在布坎南的一篇文章 中《巴罗的“论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定理也被称为“巴罗——李嘉图税收与 公债等价定理”
返回
巴罗——李嘉图税收与公债等价定理
一、思想起源 李嘉图认为:税收和公债都是来自一国的生产性劳 动。如果为了筹集一年的战争经费,用发行公债 的方式征集2000万英镑,实际上是国家的生产资 本少了2000万英镑。每年付的利息100万英镑是由 纳税人手中转移到了公债债权人手中。政府还可 以通过征税的方式一次征收到2000万英镑,同样 是国家的生产性资本少了2000万英镑
巴罗——李嘉图税收与公债等价定理
三、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政策含义 帕廷金(patinkin,D )在其著作《货币、利息和价 格》中指出: 1、若公债不被视为财富,举债和征税就是一样的, 不会引起人们消费水平的变化;
2、若发行的公债中有比重为K的部分被视为财富, 公众会因为总财富的增加而增加当前和未来的消 费
征税还是借债
一、英法战争中的公债与税收选择问题 19世纪初的英法战争中,如何筹集战争经费 是当时的一个争论的问题。 马尔萨斯认为发行公债产生的负效应比税收 要少: 1、征税会减少消费需求,导致需求不足 2、发行公债不会大幅度减少消费
征税还是借债
二、李嘉图的公债理论
无论是以征税的方式来筹集军费,还是发行公债的 方式,效应是等价的。 借债会刺激政府的浪费心理倾向,倾向于征税而反 对举债
巴罗——李嘉图税收与公债等价定理
说明: 1、现在用公债来代替一次总额税100元,期限1年, 公债利率5% 2、政府在第二年必须对纳税人征收105元 问题是:面临这种变化对消费者的行为的影响怎样?
1、信息对称,消费者是理性的
2、消费者预期到第二年的税收,现在就开始储蓄
3、消费者行为不会因为征税或发行公债而43; G2-T2
设t1时期的债务要在t2全部偿还,即D2=0 返回
巴罗——李嘉图税收与公债等价定理
可得:T1+T2/(1+r)=G1+G2/(1+r)
表明征税税收的现值必须等于政府支出的现值
假设,在t1时期,政府减少征税△T,并通过等额的公 债来弥补,在t2时期,政府必须增加(1+r)△T的税 收来偿债。 使得消费在t1时期的Y1增加了△T,在t2时期的消费减 少到Y2-(1+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