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雕刻手法

合集下载

浅谈现代陶瓷雕塑中的表现手法及创新运用

浅谈现代陶瓷雕塑中的表现手法及创新运用

1现代陶瓷雕塑的特点陶瓷雕塑的艺术性融合了绘画和装饰两部分,陶瓷雕塑看起来表现形式非常单一,但是实际上是一种艺术表现力非常强的艺术表现方式。

很多水平比较高的创作者可以抓住事物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通过陶瓷雕塑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

相比于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陶瓷雕塑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思想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艺术审美水平也逐渐提高,人们对于艺术品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陶瓷雕塑以其丰富表现方式和表现内容充分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陶瓷雕塑的艺术表现能力就体现在它既可以表达一些比较细腻的内容,也可以表达一些深刻宏大的内容。

而且陶瓷雕塑可大可小,可以用于家庭装饰,也可以用于城市建设,作为一个标志性的引导物出现。

陶瓷雕塑虽然是以静态的艺术形态出现,但是它却可以表现出多种多样的情感。

很多经验丰富的创作者可以通过人物的一个表情或者是动作就把这个人物的情感表达出来,甚至不需要表情或者是动作,仅凭抽象的形象或者简单事物组合就可以把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表现出来。

即使是简单的动作雕塑,在不同的人看来也能体会出不同情感和感悟。

陶瓷雕塑可以用简陈贵生徳福建省化县凯鼎陶瓷厂,福建,德化,362500陶瓷艺术在我国的传承时间非常悠久,陶瓷雕塑作为陶瓷艺术中的一个大分支,也凭借着它独特的表现形式得到了大家的喜爱。

陶瓷雕塑的表现手法多以静态的形式来表达创作者对于艺术和生活的理解,虽然陶瓷雕塑都是静态的表现,但是却可以凭借创作者灵活的创作表现出动态的效果。

本文接下来将详细的介绍现代陶瓷雕塑的特点和表现手法,以及在现代陶瓷雕塑有哪些创新应用。

表现手法,创新运用单明了的方式表达出强烈的情感,这是很多动态的表达方式比如说文字叙述无法很好地做到的。

这是陶瓷雕塑的向明艺术特点,也是陶瓷雕塑的魅力点。

2现代陶瓷雕塑的表现手法陶瓷雕塑的特点很鲜明,这也使得陶瓷雕塑的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但是有两种表现手法在现代陶瓷雕塑中比较常见。

写意表现手法是陶瓷雕塑中非常常见的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正如中国的水墨画,不在意写实,而在于传神。

陶器的分类和装饰手法

陶器的分类和装饰手法

陶器的分类和装饰手法陶器是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代表之一,可以分为宜兴紫砂、景德镇瓷器、汝窑瓷器、定窑瓷器、钧窑瓷器等多个种类。

不同种类的陶器还有着不同的装饰手法,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宜兴紫砂宜兴紫砂是中国唯一的一个陶器品种,主要产自江苏宜兴市。

宜兴紫砂的装饰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毛彩:毛彩是一种在陶器表面涂上一层细腻的泥浆,然后再用毛笔在上面画出图案的装饰手法。

毛彩因其精细的线条和浓郁的艺术气息而备受青睐。

2.雕刻:雕刻是一种在陶器表面雕刻出图案或文字的装饰手法。

宜兴紫砂的雕刻技艺尤为出众,其雕刻出的图案生动逼真,充满生命力。

3.刻字:刻字是一种在陶器表面刻上字或图案的装饰手法。

宜兴紫砂的刻字技艺也十分精湛,其刻出的字体优美流畅,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

二、景德镇瓷器景德镇瓷器是中国最著名的瓷器品牌之一,主要产自江西景德镇市。

景德镇瓷器的装饰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青花:青花是一种在瓷器表面绘制出蓝色图案的装饰手法。

青花因其渲染自然、色彩鲜艳而广受欢迎,也是景德镇瓷器的代表性装饰手法之一。

2.彩绘:彩绘是一种在瓷器表面绘制出各种图案和色彩的装饰手法。

景德镇瓷器的彩绘技艺尤为出众,其色彩明亮、细腻,富有艺术感染力。

3.贴花:贴花是一种在瓷器表面贴上各种图案的装饰手法。

景德镇瓷器的贴花技艺也十分精湛,其贴出的图案清晰明了,富有立体感。

三、汝窑瓷器汝窑瓷器是中国五大名窑之一,主要产自河南省汝州市。

汝窑瓷器的装饰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青白:青白是一种在瓷器表面绘制出蓝色和白色相间的图案的装饰手法。

青白因其清新自然、色彩悦目而备受青睐。

2.刻花:刻花是一种在瓷器表面刻出图案或文字的装饰手法。

汝窑瓷器的刻花技艺尤为出众,其刻出的图案优美流畅,富有艺术感染力。

3.烧花:烧花是一种在瓷器表面烧出花纹的装饰手法。

汝窑瓷器的烧花技艺也十分精湛,其烧出的花纹清晰明了,富有层次感。

四、定窑瓷器定窑瓷器是中国五大名窑之一,主要产自河北省定州市。

镂雕最古老的雕刻工艺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美

镂雕最古老的雕刻工艺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美

镂雕最古老的雕刻工艺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美陶瓷雕塑方法很多,如圆雕,镂雕,浮雕等等,但景德镇最传统的陶瓷雕刻方法要数镂雕了。

这种工艺虽然古老,却精巧得令人叹为观止。

镂雕,又称镂花、镂空、通花或者透雕,按设计好的花纹,将瓷胎镂成浮雕状或将花纹外面的空间镂通雕透。

以镂空为主,结合圆雕、捏雕、堆雕等技法在陶瓷坯体上把装饰纹样雕通,再在上面寄贴花卉式加彩的一种装饰方法,以产生一种玲珑剔透的装饰效果,称作镂雕。

纹样穿透器壁的、为"全镂"、"通花",只刻去一浅层或刻到器壁一半的称"半镂"。

两者结合使用可使层次丰富。

在陶瓷坯体上透雕花纹,早在大汶口时代和良渚文化时期,镂空装饰已盛行于黑陶的制作,有方孔、圆孔、扁孔、三角孔、菱形空以及各种形状的镂空,其排列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汉代和魏晋时期的各式陶瓷香薰都有透雕纹饰,宋代以后镂空装饰日益发展,随着制瓷技艺的发展和审美观念的丰富,镂雕装饰技法不仅得到继承,而且得到长足的发展。

到了清代,乾隆官窑瓷器的制作技术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其娴熟的工艺,造就了千姿百态的器形和严谨繁缛的装饰。

各种镂空转心瓶和转颈瓶,设计巧妙,透过外瓶镂空,可以看到内瓶转动出不同的画面,堪称鬼斧神工。

镂雕的造型和装饰设计,要适合生产的工艺要求,镂雕的复制宜配合手工为主,纹样应互相连接(类似剪纸图案),镂空的面积不宜过大,形状也不宜繁杂,多以弧形组成纹样如米粒形,规则几何形等,以免在坯胎烧炼时变形。

镂雕图案的设计可用"铁针刺洞"办法翻图使用,将底稿放在誊写腊纸上,用针笔尖沿着图样线条刺出整个花纹,再将针孔构成的图纸放在坯体规定部位,用棉花沾炭粉或广告颜色粉,在腊纸背上轻轻地刷抹,坯体表面就会呈现清晰花纹。

镂雕一般都选用高白泥或其它特别泥料制作,以保证其洁白、细嫩等状貌,并早已自成特色。

古代的镂雕主要以实用为目的,如香薰、香炉在盖顶刻有各种镂孔,使香烟可以顺畅冒出。

陶瓷装饰的工艺技法有

陶瓷装饰的工艺技法有

陶瓷装饰的工艺技法有陶瓷装饰的工艺技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雕刻工艺:雕刻是陶瓷装饰的一种常见技法,通过刻划在陶瓷器物表面创造出图案和纹饰。

雕刻工艺可以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两种形式。

高浮雕是将图案和纹饰凸出于器物表面,使其具有立体感;浅浮雕则是将图案和纹饰刻划于器物表面,使其与背景形成明暗对比。

2. 喷绘工艺:喷绘是使用彩色颜料喷涂在陶瓷器物表面,以创造丰富多彩的图案和纹饰。

喷绘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颜色和纹样,可以表达出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种主题。

喷绘的工艺技法较为复杂,需要经过精确的设计和精湛的手艺。

3. 嵌饰工艺:陶瓷器物的嵌饰工艺是将不同种类或不同颜色的陶瓷材料嵌入到主体器物中,以形成图案和纹饰。

嵌饰工艺可以使用陶瓷胎料、金属、石料等多种材料进行。

这种技法在古代的陶瓷器物中非常常见,如唐代的三彩器和宋代的钧窑器等。

4. 刻花工艺:刻花是一种以刀刻进陶瓷器物表面的方式进行的装饰工艺。

刻花工艺可以创造出各种复杂的图案和纹饰,如花卉、动物、人物等。

刻花工艺需要经过熟练的手艺和良好的雕刻刀工具。

5. 镶贴工艺:陶瓷器物的镶贴工艺是将贴花或镶嵌的陶瓷片固定在器物表面,以创造出不同的图案和纹饰。

贴花可以通过印刷技术制作,而镶嵌则需要将陶瓷片嵌入到主体陶瓷器物中。

这种技法可以使陶瓷器物表面更加丰富多样。

6. 烧制工艺:烧制是陶瓷装饰的关键一步,通过控制温度和气氛,将陶瓷器物中的胎釉烧制成坚硬的陶瓷体,并使颜色和质地得到理想的效果。

烧制的工艺对于陶瓷装饰来说非常重要,它决定了陶瓷器物的品质和装饰效果。

总的来说,陶瓷装饰的工艺技法非常丰富多样,每一种技法都需要熟练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

这些技法的运用使得陶瓷装饰更加丰富多彩,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略谈坭兴陶的雕刻技法及装饰内容

略谈坭兴陶的雕刻技法及装饰内容

略谈坭兴陶的雕刻技法及装饰内容摘要:陶瓷雕刻装饰是陶瓷视觉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表达形式,坭兴陶雕刻装饰技艺彰显我国传统的笔墨艺术与陶瓷工艺技艺的完美结合,其泥质的细腻、坚韧,尤擅长于精雕细刻。

艺术手法以线刻和浮雕为主,以刀代笔,将中国的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诸家艺术融于一体,形成了古朴典雅、浑然天成的陶艺风格。

钦州坭兴陶雕刻艺术历经千年的雕琢和发展,在工具使用、工艺、以及艺术表现内容方面都呈现出独特的风格。

线条是视觉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表达形式,浓淡、粗细、曲直不同的线条传达了不同的艺术语言。

坭兴陶泥质的细腻、坚韧,尤擅长于精雕细刻。

艺术手法以线刻、浮雕为主,以刀代笔,将中国的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诸家艺术融于一体,形成了古朴典雅、浑然天成的陶艺风格。

本人从事坭兴陶传统雕刻工作多年,现就本人累积的体验和认识,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坭兴陶常用的雕刻T具坭兴陶的雕刻装饰工具都非常简单,常用的工具是钢制雕刻刀,雕刻刀主要有斜口刀、平口刀、圆口刀和椎体刀。

不同的雕刻工具可以在坭兴陶陶器表面雕刻出其特色及表现效果,需视雕刻内容而将雕刻刀制成不同规格,雕刻师还可根据具体的雕刻要求而自制各种形状的刀口。

斜口刀用于雕刻精尖细深的纹路,圆口刀可雕刻较为宽阔的纹路,平口刀的主要用途是铲平所刻纹路的底面。

雕刻师则要经常检验雕刻刀保持锋利的刀尖,便于顺利雕刻好装饰内容。

雕刻工具及技法的结合都可以在坭兴陶陶器表面呈现出不一样的雕刻特色及表现效果。

在雕刻到坭兴陶陶器表面之初都会对所需要雕刻的线条和文字进行分析,根据所雕刻的线条精细情况、线条深浅以及停顿与流畅的位置及金石韵味等进行区分,再根据坭兴陶陶器的器型特征对图案造型进行调整,然后在坭兴陶陶器表面绘制墨稿,再沿墨稿进行雕刻。

二、坭兴陶雕刻手法(一)线刻。

从古典到现代,线条艺术的力量深深地蕴藏在华夏文明的文化沃土之中,蘊藏在世代相传的中国文人的精神生活和实践当中。

坭兴陶在坯体上的线刻技艺更是对传统的发展与继承,它不仅借鉴了中国画与书法之中的艺术语言,比如线条、色彩、意境、虚实空间等元素,都可以为坭兴陶坯体雕刻装饰所借鉴。

简析现代陶瓷雕塑表现手法

简析现代陶瓷雕塑表现手法

简析现代陶瓷雕塑表现手法摘要:现代陶瓷雕塑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水平的提升有着莫大的关联。

本文将从现代陶瓷雕塑表现手法的四个方面入手,即对成型手法、装饰手法、超写实主义表现手法、中国画式的写意表现手法进行分析与探讨。

成型手法包括直接成型与间接成型,重点在于拆解传统陶瓷肌理成型方法、借用并体悟传统陶瓷成型方法,然后重组而成。

对于装饰手法,重点在于对传统装饰手法的新发现、反借用、以及直接借用材质本身。

超写实主义表现手法是将客观进行极致写实。

中国画式的写意表现手法注重“神”而轻“形”。

关键字:现代陶瓷雕塑;表现手法;成型;装饰;超写实;写意传统陶瓷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文化,融合了我国多种传统元素,深受百姓的喜爱。

陶瓷雕塑是以静态的表现形式,寄托雕塑者对美的理解、情感的表达,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极具表现力。

我国历代陶瓷雕塑在艺术史上取得了无数的辉煌成就,为我国及世界的艺术史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古代到现代,人们的审美趣味在不断变化,一些传统的表现技法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无法激发出人们的观赏兴趣。

这就迫使雕塑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体悟更多元化的表现手法。

过去的几十年里,西方的现代艺术思潮的冲击,现代科技手法的介入,拓宽了我国陶瓷雕塑的发展空间。

一.现代陶瓷雕塑的特点(一)现代陶瓷雕塑的题材广泛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陶瓷雕塑作品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可选的范围很广泛,只要能够引起观赏者的共鸣,就是一个好的陶瓷雕塑作品。

陶瓷雕塑作品可以选择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喜闻乐见的主题,也可以表达雕塑者的独特见解,只要造型与内涵有关联,能被大众所接受。

一个优秀的陶瓷雕塑作品必须有社会基础,题材来源于生活,才更能被大众所接受。

(二)现代陶瓷雕塑的审美性高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审美趣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陶瓷雕塑艺术融入了现代艺术思想和现代科技,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所以陶瓷雕塑作品应用的越来越广。

坭兴陶壶的雕刻工艺

坭兴陶壶的雕刻工艺

坭兴陶壶的雕刻工艺坭兴陶壶是中国江西景德镇坭兴窑出产的一种名贵瓷器,它以其精湛的雕刻工艺而闻名。

坭兴陶壶的雕刻工艺主要包括挖空雕刻、浮雕和刻花等几个方面。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个过程。

首先是挖空雕刻。

挖空雕刻是坭兴陶壶的重要工艺之一,它通过在壶体上挖掉一部分瓷料,形成雕刻的花纹和图案。

这个过程需要熟练的手艺和精确的工具。

首先,陶师需要准备一把成形合适的小型瓷刀或铁刀,然后根据设计图案在壶体上划出精确的轮廓线。

接下来,陶师使用瓷刀或铁刀轻轻刮除轮廓线内的瓷料,逐渐形成图案的形状。

在整个挖空雕刻过程中,陶师需要根据图案的复杂程度和细节来控制力度和角度,以确保雕刻的准确性和美观性。

其次是浮雕。

浮雕是指将图案或花纹雕刻在壶体上凸起的部分,使其呈现出立体感。

浮雕工艺需要陶师使用一把专门的小型瓷刀,按照图案的轮廓线将瓷料逐渐刻削出来,形成凸起的图案。

在刻削的过程中,陶师需要根据图案的复杂程度和细节来控制力度和刀口的角度,以确保刻削出的浮雕图案的精确度和立体感。

最后是刻花。

刻花是通过在壶体表面雕刻出一层薄薄的花纹和装饰来增加陶壶的美观性。

刻花通常使用小型的雕刻刀和刻刀进行,陶师需要根据设计图案在壶体上划出精确的轮廓线,然后使用刻刀在轮廓线内刻掉一层瓷料。

刻花的过程需要细致的技巧和耐心,以确保雕刻出的花纹清晰、精细,并且与整个壶体的比例协调。

除了这几个主要的雕刻工艺之外,坭兴陶壶的还使用了其他一些特殊的雕刻技法,例如镂空雕刻和玲珑雕刻等。

镂空雕刻是通过在陶壶上开一些小孔或切割一些花纹,使得陶壶呈现出透空的效果。

玲珑雕刻则是通过在陶壶表面进行高度凹凸的雕刻,使得整个陶壶呈现出立体感和动感。

总的来说,坭兴陶壶的雕刻工艺是一项需要精湛技艺和耐心的复杂工艺。

它需要陶师具备熟练的手艺和丰富的经验,才能将设计图案精确地雕刻到陶壶上,并保证整个作品的美观、精致和独特。

只有这样,坭兴陶壶才能展现出它独有的艺术魅力,成为人们收藏和欣赏的珍贵瓷器。

陶瓷浮雕人体制作技法

陶瓷浮雕人体制作技法

陶瓷浮雕人体制作技法引言陶瓷浮雕是一种具有艺术性和装饰性的传统工艺,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而受到追捧。

本文介绍了陶瓷浮雕人体制作的一些技法,包括材料准备、制作工艺和装饰技巧等方面。

材料准备1. 陶泥:选择适合浮雕的陶泥,通常以粘土和瓦粉为基础,可以适当添加柔软材料来提高可塑性。

2. 刀具:准备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刀具,用于雕刻和修饰细节。

3. 磨具:可以使用砂纸、打磨机等磨具来修整作品表面。

4. 颜料:选择适合陶瓷作品的颜料,可以使用釉彩、颜料粉末或者釉面绘画等方式进行着色。

制作工艺1. 设计:确定浮雕人体的形状和姿势,可以参考现有的艺术作品或者自己创作设计。

2. 制作模具:根据设计,制作出浮雕人体的模具。

可以使用软泥、模具涂料或者模具膜等材料制作。

3. 浇注陶泥:将陶泥倒入模具中,确保填满每个细节,摇晃或轻敲模具以去除气泡。

4. 剥离:待陶泥完全干燥后,轻轻剥离模具,将浮雕人体取出。

5. 修整:使用刀具等工具修整和细节雕刻,创造出更真实的形象。

适当进行打磨,使表面光滑。

6. 烘烤:将制作好的浮雕人体放入烤窑中进行烘烤。

根据陶泥的类型和工艺需要,烘烤的温度和时间会有所不同。

7. 上釉:烧制后的陶瓷浮雕可以选择进行上釉,增加视觉效果和保护作品。

8. 装配和装饰:根据需要,可以将浮雕人体与其他材料进行装配,如木框架等。

可以使用不同技巧如绘画、贴花等方法进行装饰。

装饰技巧1. 雕刻明暗对比:通过改变雕刻的深浅和方向,以及灯光的照射,增强浮雕人体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2. 釉彩上色:使用釉彩进行着色,可以达到丰富多彩的效果,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装饰性。

3. 纹理处理:利用刀具和其他工具,创造出不同的纹理效果,增加作品的触感和视觉效果。

4. 贴花装饰:在陶瓷浮雕人体上贴上适合的花纹、图案或贴花,以增加作品的装饰效果。

结论陶瓷浮雕人体制作技法需要经过设计、模具制作、浇注、修整等一系列工艺流程。

通过运用合适的材料和装饰技巧,创造出具有艺术性、立体感和层次感的作品。

艺术刻瓷的技法和创作简述

艺术刻瓷的技法和创作简述

艺术刻瓷的技法和创作简述艺术刻瓷是一门传统工艺美术技艺,是指在瓷器表面通过雕、刻、绘等手段进行装饰的制作过程。

艺术刻瓷技法丰富多样,不同的材料和手法配合使用可以达到让人叹为观止的效果。

同时,刻瓷艺术在创作中也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刻瓷的技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刻刻是最为基础的技法,在瓷器表面通过用刀、笔等器具进行将图案、字迹等刻划出来的方式。

在刻的过程中,刀的深度、力度、角度等都需要考虑到,以便获得最佳的效果。

刻技繁琐,但可以在瓷器表面呈现出清晰、细腻的线条。

2. 雕雕是将瓷器表面的一部分或整体切割、雕刻、打凿等方式进行细致加工的技法。

雕技需要更多关注和处理瓷体的厚度和深浅,操作要快而准,用力的大小也要适中。

常见的雕花有浅雕、浮雕、高浮雕等等,掌握不同的雕刻技法可以使手法更精妙。

3. 挂挂是将各种饰物、器具等附着在瓷器上的技法,能够为瓷器增色不少。

通常在挂的时候,首先需要在瓷器表面开孔,并且要注意孔的大小、位置和形状等。

然后,将各种装饰物品挂在瓷器上,加强了瓷器的装饰效果和视觉冲击力。

挂在瓷器上的装饰物品范围非常广泛,如玛瑙、珍珠、银、金、铜等等,只有想不到,没有挂不上去的。

4. 极细线描极细线描在艺术刻瓷中是比较高级的技法,需要非常细腻的手法和耐心。

极细线描通常用于绘制极为精细的图案、字体等,可以用刀刻、笔绘等多种方式实现。

极细线描的表现力非常强,可以用极小的空间呈现出极为丰富的细节,达到惊人的效果。

艺术刻瓷的创作包含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个性化。

艺术刻瓷的图案内容多样化,有宗教、神话、历史、民俗、花鸟、山水和动物等等,内容繁多,博大精深,代表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艺术刻瓷的创作比较贴近实际生活,可以直观的把作者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表达出来,颇有点“文化面对面”的感觉。

总之,艺术刻瓷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的精髓所在,人们应该更加珍视和发扬这一非遗文化瑰宝。

陶瓷雕刻技巧和手法

陶瓷雕刻技巧和手法

陶瓷雕刻技巧和手法
陶瓷雕刻,是绘画和雕刻相结合,将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表现在瓷器上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段,是在没有彩绘的白瓷上刻上绘画或文字。

集国画、版画、油画、素描之长,把中国画讲究的笔墨、气韵、空灵和西洋画讲究的点、线、面、黑、白、灰巧妙地融于陶瓷雕刻技法之中,使作品既保持了陶瓷韵味,又具有笔墨淋漓的水墨妙趣。

陶瓷雕刻的技法主要分为如下几种:
一为浮雕,将花纹凸刻出来,亦称“堆雕”、“凸雕”、“凸花”。

是采用各种方法,如堆、贴、刻等,使陶瓷表面产生凸起的纹样。

二为透雕,在瓷器上将部分花纹雕空,使内外洞透。

纹样穿透器壁的为“全镂”、“通花”。

只刻去一浅层或刻到器壁一半的称“半镂”。

两者结合使用可使层次丰富。

三为圆雕,即立体雕塑,写实或写意的塑造各式人物和动物等;
四为雕镶,又称捏雕。

与浮雕不同,它是将主体花纹预先雕捏出来,然后镶贴在坯体上,因此花纹最突出;
五为阴文雕刻,与浮雕相反;阴文,凹入的花纹,采用模印或刻划的方法,形成低于瓷面平面的花纹称阴文。

试述陶瓷雕塑制作手法的创新

试述陶瓷雕塑制作手法的创新

试述陶瓷雕塑制作手法的创新前言:陶瓷雕塑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在中国艺术作品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该雕塑作品自秦、汉以来就有了一定的基础,随着历史的推移,陶瓷艺术逐渐在陶瓷作品中大放光彩,不仅在国内盛行,更是成为中国的经典作品而流传于世界各地,为此,该艺术形式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以多种制作手法呈现出更优质、精美的作品。

一、陶瓷雕塑的概述(一)发展历程陶瓷雕塑的发展历程十分久远,据相关资料记录,隋朝期间,景德镇便开始有了此项艺术制作,但是当时的雕塑种类比较单一,主要是以大型的动物和野兽为主。

宋代年间,该艺术的制作形式逐渐丰富化,其工艺质量也越来越好,雕塑的作品也以豪放、壮观为主。

明代后,陶瓷雕塑一改以往的单调颜色,以五彩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中最为出名的作品是以佛像为主,该艺术作品不但精致,其鲜明的颜色渲染也让人耳目一新。

清代年间,陶瓷雕塑开始大量生产,制造该雕塑的人员也逐渐增加,其艺术的种类也变得琳琅满目。

随后,景德镇开始成为中国最为著名的陶瓷艺术产地,其艺术作品销售的范围也逐步扩大,不仅在国内畅销,西拔牙、马来西亚、美国、巴西、联邦德国等地都成为该1/ 4产品艺术的畅销点。

如今,陶瓷雕塑风格数不胜数,陶瓷艺人更是追求更高更好的艺术作品,而不断精益求精。

(二)种类陶瓷雕塑的种类众多,其主要是根据不同的工业手段进行区分,该艺术作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圆雕,该作品的形式又被叫做立体雕塑,可以根据多种角度进行欣赏,在雕刻中需要技术人员对该作品全方位的设计和雕刻,其作品可以是真实性的人、动物、物品等,也可以是虚拟性德作品。

第二种,捏雕,雕塑形式又被叫做雕花,是先将所要创作的作品进行轮廓的制作,然后在其制作的轮廓上加以雕琢。

例如,雕刻鸟类动物,要先将鸟的形状加以制作,然后再另外捏出羽毛的形状,将其粘结在鸟的轮廓上,形成一种精致、逼真的艺术作品。

第三种,浮雕是雕塑中的另一种艺术形式,其主要是在一个板面上,将所需要的作品雕刻,最终形成突出面,这种作品所占空间不大,雕刻的内容和材料也多种多样,可以在石、木、金属等多种物品中进行雕刻。

陶瓷的浮雕制作工艺有哪些

陶瓷的浮雕制作工艺有哪些

陶瓷的浮雕制作工艺有哪些陶瓷浮雕是一种常见的陶瓷工艺,通过在陶瓷表面雕刻出凸凹图案,使其形成立体感,达到装饰或者表达意义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陶瓷浮雕制作工艺。

一、手工刻制浮雕手工刻制浮雕是最常见的陶瓷浮雕制作工艺之一。

其制作过程分为准备、刻制和表面修整三个主要阶段。

1. 准备阶段:确定设计图案,制作模具和原型。

2. 刻制阶段:用刻刀在陶瓷表面进行刻线和刻花,保证图案的细节和立体感。

3. 表面修整:对刻制完成的陶瓷进行打磨、涂釉和烧制等处理,使其更加光滑和富有质感。

二、模具浮雕模具浮雕是利用模具进行浮雕的一种工艺。

其制作过程相对简单,适用于一些大面积和重复性较强的图案。

1. 准备阶段:确定设计图案,制作模具。

2. 制作阶段:将陶瓷胎坯放入模具中,通过施加压力使其与模具表面接触,从而压制出图案。

3. 表面处理:对通过模具压制出的浮雕进行修整、打磨、釉面涂抹等工艺处理。

三、胎磨浮雕胎磨浮雕是在陶瓷胎坯上通过加工和打磨,制作出凸凹的浮雕图案。

1. 准备阶段:确定设计图案,制作胎坯。

2. 制作阶段:通过刻胎、拓印等方式在胎坯表面形成浮雕图案。

3. 胎磨处理:根据需求,对浮雕部分进行打磨,保证图案清晰、流畅和质感。

四、贴花浮雕贴花浮雕是利用陶瓷贴花技术制作的一种浮雕工艺。

其制作过程相对简单,适用于一些颜色层次丰富的图案。

1. 准备阶段:确定设计图案,制作花片。

2. 制作阶段:将制作好的陶瓷花片粘贴在胎坯表面,形成图案。

3. 修整处理:贴花完成后,对胎坯进行打磨、涂釉和烧制等工艺处理。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陶瓷浮雕制作工艺。

不同的制作工艺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工艺进行制作。

陶瓷浮雕既有装饰性,又有艺术性,是陶瓷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现代陶瓷雕塑表现手法

浅谈现代陶瓷雕塑表现手法

美术界艺术论坛TEXT/郭正济浅谈现代陶瓷雕塑表现手法陶瓷艺术是我国传统且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各种元素,而作为陶瓷技术的分支之一,陶瓷雕塑也受到非常多的人喜爱。

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一般来说陶瓷雕塑是以静态的形式(比如说人的瞬间动作表情、故事的某一个场景、动物的瞬间姿态等)表达雕塑者对美的理解、赋予其情感元素。

虽然现代陶瓷雕塑是一种静态表现形式,但是它能抓住事物最具表现力的瞬间,并以静态造型表现出来,同时蕴以深刻的内涵。

一、陶瓷雕塑的特点陶瓷雕塑是在吸收了装饰、绘画等艺术手法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具有高度艺术性与思想内涵的艺术形式,其强烈的表现力与艺术美感造就了陶瓷雕塑的独特个性。

陶瓷雕塑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陶瓷雕塑题材广泛陶瓷雕塑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一个好的陶瓷雕塑作品很容易引起观赏者与创作者的共鸣。

因此陶瓷雕塑可以选择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如吉祥如意、岁岁平安、传统神话人物等,这都是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

但是有的陶瓷雕塑创作者坚持所谓的“艺术”路线,他们牵强的为作品赋予所谓的内涵,但其内涵却与造型几乎无关联,根本不能为大众所接受。

因此一个好的陶瓷雕塑是需要社会基础的,是要从社会生活中提取题材的。

只有不断从生活中拓宽陶瓷雕塑的题材来源,才能不断地创作出好的陶瓷雕塑作品。

2、陶瓷雕塑的审美性高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变化,人们对于艺术品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

陶瓷雕塑艺术作为陶瓷艺术的分支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们审美需求,这也是陶瓷受到人们欢迎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且现代陶瓷雕塑艺术使用了现代常用的创作构思和技术条件,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需求,特别是陶瓷雕塑既可以用于家庭的私人观赏收藏,也可以用在城市公共场所建设,使得陶瓷雕塑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3、陶瓷雕塑作品内蕴情感一般来说艺术品的创作不仅是为了审美要求,更多的是为了通过艺术品来表达出人们的情感。

有时候在于艺术情感的表达方面,用一种静态的、抓取人或事件的瞬间能够极好的表现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而有的动态表现形式(比如说对某人、某事的完全记述)反而不能很好地表现。

陶瓷的浮雕制作工艺是什么

陶瓷的浮雕制作工艺是什么

陶瓷的浮雕制作工艺是什么陶瓷的浮雕制作工艺是指在陶瓷制品表面上进行浮雕装饰的一种技术。

浮雕是一种通过凸起的图案刻划或雕塑来装饰制品的方法,可以增加陶瓷制品的美观程度和艺术价值。

下面我将从材料准备、设计制作、雕琢技术等方面详细介绍陶瓷浮雕制作工艺。

首先,在进行陶瓷浮雕制作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材料和工具。

常用的陶瓷材料有瓷泥和瓷石,而工具主要有刀片、雕刻刀、窄刀、刻线针、针扎等。

在选材时,需要根据设计的要求来选择适合的材料。

其次,进行陶瓷浮雕制作的第一步是设计制作。

设计师可以根据需要来设计浮雕的图案,确定所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并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浮雕图案。

设计师一般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种造型语言,从而实现对陶瓷浮雕的艺术表达。

接下来是雕琢工艺。

首先,制作人员需要根据设计好的图案,在陶瓷制品的表面上进行刻划或雕塑,形成凸起的图案。

这个过程需要细心和耐心,制作人员需要根据要求和设计意图来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式进行雕琢,以便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雕琢时,制作人员需要注意控制力度和深浅,以免对陶瓷制品本身造成破损。

然后是涂层处理。

在完成雕琢后,制作人员需要对陶瓷制品进行涂层处理,以保护浮雕表面的图案和纹饰。

一般使用的涂层有釉料或蜡质。

涂层的选择要根据陶瓷制品的材质和艺术效果来确定,需要注意从整体上保持陶瓷制品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最后是烧制工艺。

陶瓷浮雕制作完成后,需要经过烧制工艺才能得以固化和成品化。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要根据陶瓷制品的材质和尺寸来确定,以保证制作出来的陶瓷制品具备一定的硬度和耐用性。

总结来说,陶瓷浮雕制作工艺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表面处理、图案设计和手工雕琢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技术。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需要制作人员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专业技能,以确保制作出来的陶瓷制品具备良好的质感和艺术效果。

同时,制作人员还需要不断追求创新和完善技术,以提高陶瓷浮雕制作工艺的水平和艺术品质。

陶瓷加工中的陶瓷雕刻制作技术

陶瓷加工中的陶瓷雕刻制作技术

陶瓷加工中的陶瓷雕刻制作技术陶瓷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材料,它既能被用来制作日常生活用品,也能被用作艺术品来欣赏和收藏。

在陶瓷制作领域,陶瓷雕刻制作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它能够为陶瓷制品赋予更多的艺术价值和美感。

下面就来讨论一下陶瓷加工中的陶瓷雕刻制作技术。

一、雕刻工具陶瓷雕刻制作技术需要的工具主要有刀具、砂轮、磨料等。

其中刀具的种类比较多,常见的有尖头刀、扁头刀、锥形刀、削刀等,在使用刀具时需要注意使用自然磨光的刀口,以免伤害陶瓷外表面。

砂轮和磨料则可以用来清理和抛光陶瓷表面。

二、雕刻技巧在陶瓷雕刻制作技术中,雕刻技巧非常关键。

首先需要根据陶瓷的性质和形状来选择适合的刀具和砂轮,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雕刻。

在雕刻过程中,需要以稳定一致的速度逐渐刻划鲜明的线条,以营造出准确的细节和纹路。

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在雕刻陶瓷时要确保陶瓷的表面平整,不能出现凹凸不平或坑洞,因为这样会影响陶瓷的美感和实用价值。

此外,还需要注意保护陶瓷表面,以免在雕刻过程中留下伤痕或划痕。

三、调色和上釉在雕刻完陶瓷制品之后,还需要进行调色和上釉。

这一过程需要考虑到整个陶瓷制品的整体效果,因为上釉和调色能够为陶瓷制品增加更多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在进行上釉和调色之前,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打磨和研磨,以达到表面光滑,便于上釉和调色的目的。

四、高温烧制陶瓷制品经过雕刻、调色和上釉之后,还需要经过高温烧制。

高温烧制是为了使釉料融化和彻底粘附到陶瓷表面,同时也可以改变陶瓷的颜色和质地。

高温烧制的温度通常在1000℃以上,烧制时间视陶瓷制品的大小和形状而定。

总之,陶瓷雕刻制作技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够制作出高品质的陶瓷制品。

通过仔细的雕刻和上釉调色,可以使陶瓷制品赋予更多的艺术价值和美感。

同时,在进行陶瓷制品的高温烧制时也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以保证制品质量。

德化白瓷雕烧制技艺分析

德化白瓷雕烧制技艺分析

德化白瓷雕烧制技艺分析德化白瓷是中国陶瓷的珍品之一,其独特的瓷器雕刻和烧制技艺成为了德化瓷业的骄傲。

下面将对德化白瓷的雕刻和烧制技艺进行分析。

首先是雕刻技艺方面。

德化白瓷的雕刻技艺主要有浮雕、剪刻、雕塑、雕琢等。

浮雕是其最为常见的一种技法。

浮雕是在陶瓷胎体上通过雕刻工具将纹样或图案加以提起,使其凸起于胎体表面。

德化浮雕的制作主要以线条勾勒为主,突出图案的层次感与立体感。

剪刻则是在瓷胎上进行切割和雕刺的技法,形式上比较自由,可以创作出各种立体的形象和图案。

雕塑则是将白瓷揉捏成形,并进行修饰和雕刻,创作出各种精细的造型艺术品。

雕琢则是通过在雕刻表面上进行划痕、凿痕等方式,以达到雕刻目的。

这些技艺的运用使得德化白瓷的雕刻更加精细、生动,充分展现了陶瓷艺术的魅力和细腻。

其次是烧制技艺方面。

德化白瓷的烧制技艺主要有瓷胎烧制和上釉烧制。

对于瓷胎的烧制,德化白瓷采用高温还原烧制工艺,即在1300℃以上的高温下进行还原烧制,使白瓷胎体坚硬而纯白。

这种烧制工艺需要严格控制烧窑温度、燃料的选择等因素,使得瓷胎在烧制过程中保持稳定。

对于上釉的烧制,德化白瓷采用透明釉和彩色釉相结合的方式,使得瓷器表面呈现出光亮、丰富的色彩。

烧制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釉液的均匀涂布,以确保瓷器的质量和颜色的稳定性。

这些烧制技艺的运用,使得德化白瓷既具备了良好的实用性,又具有了较高的观赏价值。

德化白瓷的雕刻和烧制技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细腻的雕琢和精湛的烧制工艺,使得作品具有了高雅、精美的艺术效果。

传统的制作工艺也保留了德化瓷器的独有特点,使得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正是这种独特的技艺和艺术风格,使得德化白瓷成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代表之一。

刻瓷5种技法

刻瓷5种技法

刻瓷5种技法介绍刻瓷是一种古老而精湛的工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是一种将纹饰刻在瓷器表面的技法,以提升其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在刻瓷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技法来实现不同的效果和图案。

本文将深入探讨刻瓷的5种常见的技法,帮助读者了解刻瓷艺术的魅力。

一、葵花刻瓷葵花刻瓷是一种常见且受欢迎的刻瓷技法。

它以葵花为主要图案,通过精细的刻面来表现葵花的美丽和细腻。

在刻制过程中,工匠需要运用不同的刀法和力度来刻出花瓣的层次感和细腻度。

葵花刻瓷常用于制作茶具、花瓶等器物,以其高雅的形态和精美的纹饰受到人们的喜爱。

葵花刻瓷的特点: * 纹饰细腻:葵花刻瓷注重表现花朵的细节,花瓣之间的纹理可以清晰可见。

* 色彩丰富:葵花刻瓷常采用多种釉料配合,使花瓣的颜色更加丰富多彩。

* 表现层次感:葵花刻瓷通过深浅不一的刻面来表现花瓣的层次感,使图案更具立体感。

二、景泰蓝刻瓷景泰蓝是一种传统的瓷釉技法,与刻瓷相结合,产生了景泰蓝刻瓷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景泰蓝刻瓷在刻制过程中,首先将瓷器涂上一层蓝色的釉料,然后在釉料上进行刻画。

刀法需要轻巧而精准,以不破坏釉面为前提。

景泰蓝刻瓷常用于制作饰品、摆件等精美小件,以其别具一格的风格和绚丽的花纹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景泰蓝刻瓷的特点: * 纹样华丽:景泰蓝刻瓷常以传统的纹样和花鸟图案为主,极富装饰性。

* 蓝色鲜艳:景泰蓝是一种独特的蓝色,使刻瓷作品更加鲜艳动人。

* 釉面保护:景泰蓝刻瓷的釉面能够保护刻面,延长作品的寿命。

三、徽派刻瓷徽派刻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之一,它源于中国的徽州地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徽派刻瓷注重图案和纹饰的精细刻画,力求表现出瓷器的质感和层次感。

常用的图案有山水、花鸟、人物等,通过刀法的变化和纹饰的装饰,体现出徽派刻瓷的独特风格。

徽派刻瓷的特点: * 简练而精致:徽派刻瓷强调简练而精致的作风,注重线条的流畅和纹饰的细腻。

* 形态典雅:徽派刻瓷作品形态典雅,以端庄、稳重为特点。

陶瓷雕刻技巧和手法

陶瓷雕刻技巧和手法

陶瓷雕刻技巧和手法哎呀,说到陶瓷雕刻,这可是个技术活儿,得有那股子耐心和细心劲儿。

我有个朋友,就叫他老张吧,他可是个陶瓷雕刻的高手。

老张这人,平时话不多,但一提起陶瓷,那话匣子就打开了,能跟你聊上一整天。

老张的工作室就在我们小镇的一条老街上,那地方不大,但摆满了各种陶瓷作品,有的精致得跟艺术品似的,有的则朴实无华,但都透着一股子温暖和亲切。

老张的手法,那叫一个绝。

他雕刻的时候,总是先用铅笔在陶瓷上轻轻勾勒出图案,那线条流畅得就像流水一样。

然后,他就开始用刻刀,一点一点地雕刻。

他那刻刀,可不是随便哪儿都能买的,是他自己磨的,锋利得很,但又不会伤到陶瓷的表面。

记得有一次,我去老张的工作室,他正在雕刻一只小猫。

那小猫的眼睛,老张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就为了那一点点的神韵。

他跟我说,雕刻眼睛,得有感情,得让那小猫看起来像是活的一样。

我看着他那专注的样子,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张雕刻的时候,还有个习惯,就是喜欢听点轻音乐。

他说,这样能让心静下来,雕刻的时候手就不会抖。

我试了试,还真有点道理。

不过,我可没老张那手艺,我一动手,那小猫的眼睛就变得跟熊猫似的。

老张的陶瓷作品,每一件都像是有故事的。

他跟我说,每一件作品,都是他和陶瓷之间的对话。

他通过雕刻,把自己的想法和感情传递给陶瓷,然后陶瓷又通过它的形状和纹理,把这些故事讲给每一个看到它的人听。

最后,老张总是说,陶瓷雕刻,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他说,就像做人一样,要有耐心,要有细心,还要有爱心。

这样,不管是陶瓷,还是生活,都能雕刻出最美的图案。

你看,老张的故事,是不是就像他雕刻的陶瓷一样,细腻而又真实?这就是我眼中的陶瓷雕刻,不仅仅是技巧和手法,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雕刻手法
一、圆雕
圆雕又称立体雕,是从前、后、左、右、上、中、下等各个方位雕刻物体的方法。

所雕作品逼真如实物,特别富有立体感。

因为圆雕最近于实物的主体,所以圆雕所要选择“石材”,都应该有如按实物比例的厚度。

然后按比例“打坯”。

圆雕是很讲究“打坯”的,特别是大型的圆雕作品,甚至要离开寿山石材,在泥土上“打坯”,完成并修订“泥稿”后,才正式在石材上“打坯”。

选择石材的厚度是保证雕品有如实物的先决条件,然后在选好的石材上“打坯”。

“打坯”的目的是保证雕品的各个部件既能按实物的比例,更能比实物传神。

圆雕要特别注意的是各个方位统一、和谐和融合。

比如说雕人物,前方位雕的人物头部是男人,后方位就也应该是男人,而且大小要一致。

再比如说前方位的衣着是长衫,后方位的衣着就不能是短袖,而且衣摺、流线等都应该和谐、融合。

圆雕一般从前方位“开雕”,因为前方位是最主体的方位。

主体成功了,作品就成功了一半;主体要是雕不好,雕好其他部位也就没有价值。

二、捏雕
也称雕花用上等白泥捏成花鸟虫草。

由于受工艺的局限性,常以石山、挂盘为依托。

如果支座是石山,再以泥槎成长条,捏成树干依附在石山旁,再在树干上接支干,支干上安花。

花的捏制是先捏花蕾,方法是用泥搓成蒜头状,在顶端凿满小孔。

捏花瓣是将椭圆形泥团置于左掌上压扁,用挜扒压成不规则的薄片,再蘸泥浆粘在花蕾外围,由内到外,捏一瓣接一瓣。

叶片的捏法同捏花瓣差不多。


捏孔雀,先捏雀冠,再捏羽毛。

羽毛要捏成羽毛状,一羽一羽地粘接上。

一个技艺高超的艺人,用泥料就如用面粉团一样,做到形象准、速度快。

著名的艺人有蔡寿生、杨海生等。

三、镂雕
镂雕又称镂空或镂通花,通常以镂空为主,综合圆、捏、浮雕技法。

有的装饰纹样,如玲珑瓷就是其中之一。

还有各种形状的花瓶、笔筒、挂盘、花篮、三足香炉、宫灯以及楼台亭阁等。

以代表作《龙舟》为例,先捏船底,以浮雕刻出片片龙鳞,再将捏雕成的龙头、龙尾用泥浆接上。

船舱是主体,镂空大小窗棂、柱子,并分上下两层,每层又捏雕众多人物,分布其中和甲板上,最后捏雕链子和锚。

龙舟不上釉,全为高等白泥塑成。

景德镇第一只《龙舟》为徐顺元所塑。

龙舟是瓷雕艺术中的瑰宝,至今畅销不衰。

四、浮雕
浮雕也称堆雕,属于平面雕塑。

按表面凸出的厚度不同,又分高浮雕和低浮雕。

浮雕作品一般都要依附在器皿上,如花钵、花瓶和未曾烧制的瓷板等。

素材多以花卉、树木、鱼虫和云石为主,较为大型的也选取云龙和人物。

工艺上按高低起伏不同,分出层次堆泥,由低层到高层一次堆足,也可将条条块块体积不同的泥料,按构思的各个部位堆成形象轮廓,以手指压紧,再用挜扒进行修整。

五、雕刻
雕刻又叫刻画或刻花,又分刻坯和刻瓷两种。

刻坯的工艺是先在坯体上用墨画好底稿,依照线条用刀刻画。

一种为阴刻法,即刻成的纹样为凹体;一种为阳刻法,纹样呈凸出状,也有阴阳刻结合的。

刻瓷也是先在瓷面上画好底稿,再用钨钢刀或全钢刀将画面凿刻,其特点是刻成细点,刻成后的画面是由无数连接的小孔所组成,每个点几乎深度一样,边缘不得有破损,尔后涂上颜料或墨,再以蜡覆盖其上。

民国4年,雕刻艺人黎勉亭曾为英王乔治雕刻瓷像,费时六个月,史载“神态逼真”。

另外还有一种民间刻瓷艺人,走村串户,专为乡民的碗盘刻姓或名字。

因为乡下人的红白喜事酒宴多在祠堂里进行,要借用许多碗盘,完毕后,按所刻的字样归还原主,至今,许多碗盘上仍留有这种字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