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病理论文
CD13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CD13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王勇文;张晋;冯钢【摘要】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133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的关系。
方法:取4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组织石蜡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133的表达,同时检测Ki67的表达,分析探讨CD133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肿瘤组织中CD133及Ki67的表达率均较癌旁组织高,且CD133的表达与肿瘤的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分化程度呈正相关,同时CD133的表达与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具有相关性。
但CD133与Ki67的表达情况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133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具有相关性,可以成为评价食管癌鳞状细胞癌肿瘤生物学特性及判断预后的的指标。
【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3页(P1464-1466)【关键词】食管肿瘤/免疫学;糖蛋白质/分析;核抗原【作者】王勇文;张晋;冯钢【作者单位】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西安710005;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西安710005;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西安71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3近年来肿瘤干细胞理论的提出,为肿瘤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这类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的潜能和特性,影响和促进了肿瘤的侵袭转移,而其数量可能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疾病预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CD133作为肿瘤干细胞的标志物,已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得到证实,但其与食管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国内外却少有报道。
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13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比较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CD13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临床意义。
材料和方法1 材料选择选择食管鳞状细胞癌石蜡切片40例(均来自西安交大医学院第二医院),患者术前未接受放化疗治疗,术后病理检查为鳞状细胞癌,男26例,女14例,年龄35~71岁,术后随访满3年。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分析

O . 4 5 c ml , 结核组 O . 9 8 士0 . 5 1, 恶性组 1 . 4 8 ±1 . O 7。患 者 的 彩 色 多 普 勒 超声 检 查 中 良性 瘤 患 者 均 具有 纠 集 征 , 患者变换轮廓不规则 , 边 缘不清晰 , 良性 肿 瘤 患 者 的 部 分 检 测 组患者没有血流信号 , 结核组具有小血流型 号, 而恶性组 血流信号 丰富 , 冠 状 切 面 检 结 果 与 恶 性组 具 有 一 定 的相 似 情 况 , 而 在 彩 色 多普 勒 超 声 检测 结 果 的那 个 中 , 患 者 的 查结果当中恶性组患者形状不规则, 详细情况见下表 1 , 超 声 检 测 结 果 比 较 情 况 差 异 Vma x 、 R I 差 异 都 非 常 明显 , 恶性 组 的 指 标 明 显较 高 , 结合超声检测结 果 , 可 以 准 确 的 较大 , 详 细情 况 见 下表 2 。 对 患 者 的 良恶 性 情 况 进 行确 诊 。 表1 三 维 彩 色 多普 勒 超 声 检 查 冠 状 面 比较 情 况 3讨 论 彩 色 多普 勒超 声 在 l 临床 上 的使 用 情 况 已经 具 有 很 长 时 间 , 这 种 检 查 方 法 主 要 就 是 对 患 者 的肿 物 情 况 进 行 回 声 检 测 、 病症 情况成像 等, 帮 助 人 们 对 病 症 情 况 进 行 判 定, 在常规的三维超声检测当 中, 由 于其 所 独 有 的 立 体 成 像 功 能 , 可 以 对 患 者 病 灶 呈 现 出 三个 切 面 的可 视 化 , 在临床上非常的便捷, 同时 检 测 当 中 的 3 D— C P A 等 在 临 床 上 的 检测 详 细程 度 远 远 的超 过 了二 维超 声 检 测 的 不 足 , 有 效 的 提 高 临 床 当 中 检 测 的 准确 率 , 可 以 同 步 将 患 者 检 测 过 程 中 的 时 间 因 素协 同 介入 , 快 速 的 达 到 整 体 的 显 像 重 建 患 者 的 病灶 或 是 异 常 区域 的动 态 , 借助彩色三维 超声检测 , 可以通过血 管的血流 、 流 速 等 因 素结 台 依 赖 角 度较 弱 的微 小 终 末 血 管 完 成 迂 曲血 管 内 血 流 的 连 续 性 显 示 , 实 现 重 建 肿瘤 的 三 维 图像 , 显示肿瘤内外血管 的空间分布0 ] 。三 维 超 声 成 像 可 以 获 得 比 常 规 检查 信 息 更 多 、 更准确的情况 , 特 别 是 三 维 超 声 对 乳 腺 肿 瘤 的病 变 重 建 , 可 以 有 效 的 完成 多 平 面 显 示 、 TUI 现象 等, 将 肿 瘤 物 直 观 的展 现 出 现 , 使 用 三 维 彩 色 多 普勒检查, 还 可 以准 确 的 为 临 床 上 提 供 形 态 学 的 依 据 , 增 加 临 床 当 中的 诊 断 效 果 。 从 本 组患 者 的诊 断结 果 来 看 , 患 者 良 恶 性 肿瘤 情 况 鉴别 非 常 明确 , 可 以 直 观 的 对 患 者 的 肿 瘤情 况进 行 观 察 , 同 时 在 检 查 结 果 比较 当 中 , 良恶 性 肿 瘤 的 数 据 差 异 情 况 也 都较为明显, P <0 . 0 5 。 在 颈 部 淋 巴病 变 的诊 断 过 程 中彩 色 多 普 勒 超 声 能 直 观 地 反 映 淋巴结大小、 数 目、 形 态 和 内部 回声 特 点 , 与 周 围 临 近 血 管 关 系 不 受 触 诊 时 主 观 和 客 观因素影响, 是常规检查的首选方法 , 彩 色 血 流 图及 能 量 图 可 以 全 面 整 体 地 了 解 病 人 病 情 及 各 种 检 查结 果 j 。 参 考 文 献 [ 1 Ⅱ K m K, C h o S , Mi . n S, Ki m J , e t a t . C o mp u t e i r z e d s c h e me f o r a s s e s s mg u l t r a s o n o — g r a p h i c f e a t u r e s o f b r e a s t ma s s e s E J 3 I . Ac a d e mi c Ra d i o l o g y , 2 0 0 8, 1 2 ( 1 ) : 5 8 —6 6 . [ 2 Yi n g M, Ah u j a A, Yu e n H. Gr a y —s c a l e a n d p o we r D o p p l e r s o n o g —r a p h y o f u n u — s u a l c e r v i c a l l y mp h a d e n o p a t h y [ J. Ul t r a s o u n d i n Me d i c i n e a n d B i o l o g y , 2 0 0 9 , 3 0( 4 ):
食管鳞状细胞癌管壁内浸润的临床病理研究

中若发现 甲状旁腺 出现血供 障碍变 暗紫色 或误切 甲状旁 腺
应将其埋藏于胸锁 乳突肌 内。② 全 甲状腺切 除术 中预 防喉
返 神 经 损 伤 是 关 键 。 因 喉 返 神 经 与 甲 状 腺 下 动 脉 的 关 系 密 切 , 两 者 的伴 行 关 系 常 有 变 异 , 甲 状 腺 下 动 脉 的 处 理 , 且 对 一
[ ] 叶学红 , 1 高力, 谢磊. 甲状腺全切除术并发症的预 防[ ] 中国实 J.
用 外 科 杂 志 ,0 12 (2 :3 7 5 20 ,1 1 )7 4— 3 .
凝血栓脱落所致 。③声 音嘶 哑的原 因与术 中喉返 神经 的损
伤有关 , 虽然所有 病例均 双侧 解剖 喉返 神经 , 但术 中的操作
[ 收稿 日期 ]00一l — 1 21 1 0
[ 责任编辑 ] 马兴忠
文章编号: 0 — 9921)2 1 6 0 1 1 54(00 1 — 1 — 3 0 6
・ 验 交 流 经
食管鳞状细胞癌 管壁 内浸润的临床病理研究
李海亮 张 ,
[ 摘要 ] 目的
勇 李晓磊 高 , ,
・
16 16・
宁夏 医 学 杂志 2 1 0 0年 l 2月第 3 2卷 第 l 2期
NnxaMe , e.00, o 3 N .2 igi dJ D c2 1 V l 2, o1
抽搐 的症状在 1— d 3 缓解 , 继续 口服补充钙 。永久性 低钙伴
手 足 抽搐 的患 者 则 长 期 给 以 口服 补 钙 。术 后 出 血 患 者 2例 ,
免误伤 。若能辨析清楚 , 不需 将其 全程游 离 , 否则 可能 因缺 血等原因引起手术 后暂时性 声带麻 痹。在 甲状腺 背面靠 近 喉返神经入喉处 , 扎 出血 点要准 确可靠 , 宜盲 目钳夹止 结 不 血和大块结扎组织 , 防止 损伤 喉返神 经。肿块较 大 时, 神经 可能被推拉或粘连移位 , 应予注 意。 [ 参考文献 ]
食管鳞状细胞癌环周切缘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预后分析

目 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3)英文缩写 (5)研究论文食管鳞状细胞癌环周切缘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预后分析前言 (6)材料与方法 (6)结果 (8)讨论 (23)结论 (27)参考文献 (27)综述食管鳞状细胞癌发展的主要分子机理研究及食管癌微创手术治疗现状 (31)致谢 (39)个人简历 (40)食管鳞状细胞癌环周切缘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预后分析摘 要目的: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环周切缘情况与患者术后生存预后的关系,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患者信息,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术后病理均为进展期鳞状细胞癌。
采集并随访患者性别、年龄、T分期、N分期、肿瘤位置、病变长度、大体病理类型、脉管瘤栓、神经受侵、环周切缘等临床资料,共计328例,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应用Cox回归法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
当P<0.05时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截止至随访日期,全组328例食管鳞癌患者的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9%,84.8%。
总生存期中位值为16个月(范围为2-25个月)。
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脉管瘤栓、神经受侵是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神经受侵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层分析显示:<60岁的患者环周切缘情况与总生存率相关(P=0.006<0.05),大体病理类型为溃疡型的患者环周切缘情况与总生存率相关(P=0.002<0.05),肿瘤长度≥4cm的患者环周切缘情况与总生存率相关(P=0.046<0.05)。
全组328例食管鳞癌患者的1年、2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9.7%、67.8%。
无病生存期中位值为16个月(范围为2-25个月)。
单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是食管鳞癌患者术后无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分层分析显示:大体病理类型为溃疡型(P=0.002<0.05)的患者环周切缘阴性组无病生存率优于环周切缘阳性组,肿瘤长度≥4cm的患者环周切缘阴性组无病生存率优于环周切缘阳性组(P=0.015<0.05)。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例 , 窄 型 3例 , 伞 型 1例 。 其 中 4例 位 于 食 管 下 段 ,1 缩 蕈 1
例位于 中段 。肿瘤最大直径 26—8m, . c 平均 44 m。 .c
22 镜 检 . 肿 瘤 组 织 由大 小 较 为一 致 , 态 各 异 的基 底 样 形 细胞组成 , 细胞 浆 较 少 , 大 , 核 深染 或染 色 质 呈 细 颗 粒 状 , 可
阴性 。
3 讨 论
参 考 文献
[] a gZ S e La gY, 1 a a i s u mo sc l c rio f 1 Hu n ,h n Y,in e a. sl d q a u el acn mao t B o te sp a u : ni u o i o h n e l td c ss f .hn Me h ohg sa e mm n hs c e d a su yo 8 a e J C i dj t f 1
殊类 型的鳞状细胞癌 , 恶性度较高 , 好发 于上 呼吸道 及上消
化道 。本文 收集 1 5例进行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 探讨 其组织形态特征 , 明确诊断标 准及鉴别诊断 。
1 资 料 与 方 法
E A( 51 ) M 1/5 阳性 , C A阳性细胞分 布在 癌巢 中心 , 且 E 同时 S ( /5 、 l O 61 ) MA 71 )S O (/5 阳性 , 阳性 细胞 主要 分布 在癌巢 .
肿瘤 ,因其侵袭能力较一般食管鳞状 细胞癌和 A C强 , C 而 又低于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因此鉴别诊 断颇 为重要 。 5, 在 鉴别诊断 中, A C外 , 除 C 其他 如低 分化鳞癌 、 小细胞未分化 癌等亦偶混淆 , 但根 据本 癌独特 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 结合临 床 即可作出正确诊断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可进 一步辅助鉴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疗效分析

联 合 化 疗 治疗 食 管基 底 细胞 样 鳞 癌 的 临床 效 果较 传统 食 管鳞 癌 左 关键词 : 管癌; 食 臻底 细胞 样 鳞 癌 ; 理特 点 ; 效 病 疗 中 图分 类 号 : 3 . 文献 标 识 码 : 文 章编 号 :05 16 (0 20 — 2 0 0 R751 A 29 - 2 42 1 )4 0 9 — 3
i Es pha e l ba a o d ua o sCelCa c no a n o g a Ba s l i Sq m u l ri m
B i 4 nN uY hn , e n D n a, i Xag n, a o ̄i a u , i u og H , a gK i u i a g B i uh r Mi Q o Y
’
㈣ InvtnC lg ’ h a noai oee/Y ’n o l o a
e
X ’n Sa ni700 , hn) ia, ha x 1 10C i , a
A s at Obet eT vsgt tecncl a ooi lhrc rt s n l i l fcc sp ael a o bt c: jci oi e i e h l i t lg a ca t ii dcnc i ayi e hgabs i r v n ta i ap h c a e sc a i ae n o a d l
i C ains < )))Th u gcl u c s rt i ohgo p s1 0%. ea ea esria meo E C go p nES p t t e (( . esr a s ces l nb t r u s 0 .5 i e wa Th v rg uvv t f S ru l i
2 0 r 0 wa p r rtdt s n a z e a oo i l h rc r t s f S , nt o a e h s lg a 0 8t Ma h2 1 s efa e ml i t t lgc a t i i B C a cc mp r t yi o cl o c 1 o ou reh p h a c a e sc o eh p o i c a c r t s n l i l fc c t te p s f s p ae lq a lu e a io h r t i i dc nc f aywi o h r y e o o h g a su no s lcr n ma(S . eu t T ea ea e a e sc a i ae  ̄ h t e c c E C) R s l h v r s g
食管鳞状细胞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食管鳞状细胞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食管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2018年全球新诊断和死亡的食管癌患者分别为57.2和50.8万,为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第8和6位。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的国家,病理类型与西方国家不同,90%以上为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
2014年我国新诊断和死亡的食管鳞癌病例分别为25.8和19.3万,是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与病死率的第6和4位。
进展期食管鳞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整体疗效已达平台,尤其在以化疗为主的药物治疗和全身治疗方面,多年来疗效一直无显著提高。
对于复发或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癌,一线化疗的客观缓解率为30%-50%,中位PFS为4-6个月,中位OS为9-12个月。
二线化疗客观缓解率6%-34%,中位PFS为2-4.5个月,中位OS为5-8.1个月。
众多食管鳞癌分子靶向治疗的Ⅲ期临床研究多以失败告终。
免疫治疗的兴起打破了僵局,2019年III期临床研究KEYNOTE-181发布结果,对于PD-L1 CPS≥10的食管癌的二线治疗,帕博利珠单抗显著优于化疗。
一石激起千层浪,免疫治疗让食管鳞癌的药物治疗与全身治疗领域复燃起希望之光。
本文综述了食管鳞癌免疫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包括肿瘤疫苗、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食管鳞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01食管鳞癌的肿瘤疫苗1.1 癌睾抗原肿瘤疫苗食管鳞癌的主动免疫治疗主要为肿瘤疫苗,癌睾抗原为肿瘤疫苗的重要靶点之一。
癌睾是一类通常只在睾丸、早期胚胎发育和胎盘中表达的抗原,个别抗原如MAGE-A12(MAGE)在脑组织中也有表达。
癌睾抗原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极少或不表达,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肿瘤免疫治疗的靶点。
表1总结了食管鳞癌中常见的癌睾抗原及其表达情况。
(1)NY-ESO-1整蛋白疫苗与肽疫苗NY-ESO-1(New York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1)是首先在食管鳞癌患者中发现的癌睾抗原,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率为21%~41%,但同一患者的肿瘤组织细胞间表达差异显著。
食管基底样鳞状细胞癌17例临床病理分析

食管基底样鳞状细胞癌17例临床病理分析钟定荣;安广群;宋欣;王殿军【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年(卷),期】2004(31)2【摘要】目的:观察食管基底样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SP法染色,对17例食管基底样鳞状细胞癌患者系统分析.结果:基底样鳞状细胞癌由密集的小细胞组成,该细胞类似于鳞状上皮的基底层细胞,其组织结构呈巢状、伴中央坏死的大分叶状、筛网状、一致小圆状未分化细胞构成的缎带状,9例合并中、高分化鳞状细胞癌,1例合并腺癌,2例粘膜重度不典型增生伴癌变,1例食管合并另两处独立鳞癌;瘤细胞CgA、Syn、S-100、Actin、CEA均阴性,AE1、AE3、CK34βE12局灶阳性,Ki-67阳性率为50%~80%,癌巢内基底样癌细胞间见丰富的Ⅳ型胶原.结论:基底样鳞状细胞癌是食管少见的鳞状细胞癌变异型,是具有独特形态特点、明显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差的肿瘤,应与其他恶性肿瘤鉴别.【总页数】5页(P99-103)【作者】钟定荣;安广群;宋欣;王殿军【作者单位】协和医院病理科;太原市264医院病理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市,100853;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市,1008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1【相关文献】1.43例食管基底样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J], 穆殿斌;仲伟霞;孙菊杰;高彦;蔡淑萍2.IL-1β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关系的分析 [J], 周剑;冯晨;郑树涛;刘清;刘涛;谭豆豆;马蓉;陈玉梅;卢晓梅3.食管基底样鳞状细胞癌8例临床病理分析 [J], 黄亚莉4.食管基底样鳞状细胞癌9例临床病理分析 [J], 倪仰鹏;金晓龙5.28例口腔基底样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J], 周传香;周正;张晔;刘晓筱;高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GM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TGM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储玮;肖黎明;郭勇;李增山【摘要】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具有鳞状细胞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角质细胞样细胞存在细胞间桥和(或)角化.谷氨酰胺转氨酶3(transglutaminase 3,TGM3)是由TGM3基因编码的蛋白酶,属于催化蛋白谷氨酸残基与赖氨酸残基共价交联的谷氨酰胺转氨酶家族.TGM3主要表达于基层上部的复层鳞状上皮,是角质形成细胞末端分化的关键因子.近年有研究发现TGM3分子在ESCC中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到癌变的病理过程中出现表达降低的变化,因此,有学者认为其可以作为ESCC预后的分子学标志物.提示TGM3分子与ESCC的发生、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现就近年对TGM3分子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及其在ESCC中的作用做一综述.【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7(033)005【总页数】3页(P547-549)【关键词】食管肿瘤;鳞状细胞癌;食管鳞状上皮内病变;TGM3;CK13;文献综述【作者】储玮;肖黎明;郭勇;李增山【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西安 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西安 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西安 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西安 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3.1+4食管癌是最常见的六大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90%以上的食管癌患者为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且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为中晚期,5年生存率为15%~25%[1-2]。
因此,对早期ESCC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显得尤为重要。
ESCC的发生、发展是由多因素导致、多分子参与的多步骤过程。
目前,多集中在TP53基因突变、Cyclin D1扩增、CDKN2A基因纯合子缺失或重新甲基化、相关miRNA作用、EGFR过表达、APC基因启动子沉默等分子研究[3-5]。
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492研究论著新医学 2023年7月第54卷第7期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李昌 周成军【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准确把握“细胞异型性”和“组织结构异型性”,为临床病理医师正确诊断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典型病例162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光镜下观察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的典型表现,总结可能提示瘤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分析其形成的病理原因。
结果 162例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6∶36,年龄(61.48±9.16)岁。
在年龄分组中,经Mann -Whitney 检验可知,不同年龄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2.911,P = 0.0036)。
与< 61岁组相比,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在 ≥ 61岁人群更易发生。
在镜下观察中发现可能提示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如核质比增大,核分裂像增多;表层角化颗粒及有核细胞增多;瘤变细胞胞质嗜酸性增强;基底层出现皮脂腺样细胞;瘤变细胞平行或斜行生长;细胞排列紊乱、极向消失;成熟梯度消失;异常角化;上皮内血管增生;上皮脚延伸或推挤式生长。
结论 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在 ≥ 61岁男性中更易发生;光镜下可能提示瘤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可以帮助临床病理医师较为容易的把握食管上皮内瘤变的正确诊断。
【关键词】 食管;上皮内瘤变;癌前病变;角化颗粒;上皮内血管增生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esophage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Li Chang △, Zhou Chengjun.△Department of Pathology , Tengzhou Central People ’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Jining Medical College , Tengzhou 2775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 Li Chang , E -mail:*****************【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sophage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ESIN ), and to accurately di ff erentiate between the “cell atypia ” and “tissue atypia ”, aiming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accurate diagnosis of ESCI for clinical pathologist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162 patients with typical ESIN were collected. Typical manifestations of ESIN were observed under light microscop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indicative of the neoplasia were summarized , and the pathological causes of the neoplasia were analyzed. Literature review was also conducted. Results The male -to -female ratio was 126∶36 and the average age was (61.48±9.16) years. In the age grouping , Mann -Whitney test showed that the di ff erences in the median ESIN grade among di ff erent age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 fi cant (Z = -2.911, P = 0.0036). Compared with the < 61-year -old group , ESIN was more likely to occur in the ≥61-year -old group. Light microscopy revealed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indicative of neoplasia , such as increased nuclear -cytoplasmic ratio , increased mitotic fi gures , more keratinized granules and nucleated cells in the surface layer , eosinophilic cytoplasm of tumor cells , sebaceous gland -like cells in the basal layer , neoplastic cells growing in parallel or obliquely , disordered cell arrangement and absence of polarization , absence of maturation gradient , abnormal keratosis ,intraepithelial angiogenesis and epithelial foot extension or push -type growth. Conclusions ESIN is more likely to occur in men aged61 years or older. Light microscopy reveals potential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indicative of neoplasia , which can assist clinical pathologists to make accurate diagnosis of ESIN.【Key words 】 Esophagus ;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 Precancerous lesion ; Keratinized particle ; Intraepithelial angiogenesis基金项目: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扬帆”计划院级科研立项项目(202311)作者单位:277500 滕州,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病理科(李昌);250033 济南,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周成军)通信作者,李昌,E -mail:*****************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是食管鳞状上皮发生的癌前病变,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细胞异型性和组织结构异型性[1]。
基底细胞癌26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常和周 围组织之间形成 间隙 , 能够朝多个 方 向进行分 化。针 对 其组织学形态基底 细胞癌 可分 为实体 型 、 纤 维上 皮瘤型 、 色 素 型、 腺样型 、 角化 型 、 浅表型 、 硬斑病样 型及囊肿 型 , 通常最 常见
基 底细胞癌 2 6例 临床 病 理 学 分 析
汪 冠 军
【 摘要 】 目的
探讨基底 细胞 癌的临床 病理学特点及发病原 6 例基底
细胞癌 患者 的临床病理 资料进 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 6例 患者 中, 1 5例 为实体性 , 4例 为纤维上皮 瘤型 , 3例 为腺
中国实用医刊 2 0 1 3年 6月 第 4 0卷 第 l 2期
C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P r a c i t c a l Me d i c i n e J u n e 2 0 1 3 。V o 1 . 4 0 . N o . 1 2
・
1 0 9・
基底细胞癌 ( b a s a l c e l l c a r c i n o m a , B C C) 在皮肤科 疾病 中较 为常见 , 其发病缓慢 , 一般不发生转移 , 但 能对局部组 织进行 浸
润 和破 坏 , 进而 引起 感染和大 出血 J 。尽管属 于一种低 度恶性 肿瘤 , 但 由于其 I 临床 类型较多 , 且形 态不典型 , 在病理 诊断 中易 3 . 8 %, 主要表现为瘤细胞间富含黑色素细胞核及黑色素颗粒 。
较一 致及 一定 形状 的基底 细胞 构 成 , 肿瘤 细胞 能 聚集成 条 索 状、 巢状或团状 , 瘤 团周 围 的瘤 细胞 常表现 为栅栏状 排列 。通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癌的临床病理观察

t h mi ( ) Re u t etm r a m i ycmp sdo aao e s i i n c isa t c t l m I u o i o h mi t nn o e c I . s ls T o s a l o oe f sl i c l t b u l , ny yo a . mm n hs c e c s i g c l a HC h u w n b d lw h g e c p s t l a a i
Theci io a h lgc faurso a e b s li q a o sc r io ao h s p a uswe e su e t ih c o c pya m m u o i- lnc p t oo i e t e f7 c s so f a aod s u m u a cn m te e o h g r t did wih lg tmir s o nd i f n hs
[ yW o d l Es p a e a cn ma a a od s u mo sc ri o Ke r s o h g a c r i o ;B l i q a u ac n ma;C i io ah l g l s l c p t oo y n
食管癌 的主要类型是鳞状 细胞癌 和腺 癌 , 鳞状细胞癌 约 占 9 %。基底 细胞样鳞 癌( S ) Wa t 于 18 0 B C 由 i n】 等 9 6年首 次报道 ,
The Clni o i c pat hol i og c Fea u e he Bas l d Squam ous Ca c nom a of t t r s of t a oi r i he
Es p a u b h g s
U o g L Y f VX eu A G n I N L i uj n QU N a g TA u
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学分析

消化道 出血 是临床 中较为常见 的急症之一 ,上消化道 出血在其 中 占据较大 一部分 ,约 占7 O %左 右 ,而其 中又 以上 消化道大 出血情况最 为危急 ,其可导 致患者 出现循环状 态较差 等情况 ,严 重者对 患者 的 生命安全 也造成不 良影响 ,因此对 此类患者进 行 出血 的控 制是本病治 者 的治疗 。
・
临床研究 ・ 2一 . 内镜联 合 奥美 拉 唑对 消化 性 溃疡 出血 的 治疗 效 果分 析
[ J ] . 吉林 医 学, 2 0 1 3 , 3 4 ( 2 1 ) : 4 2 6 2 .
疗 的关键 。临床 中对 于此类患者 的治疗应用药 物种类较 多 ,而质子泵 抑 制剂是临 床中较为常用 的药 物 ,其对于 胃内p H 值 的影响作用较为 明 显 ,而这 是有效控制 出血的关 键点之一 ,因此 其临床对 其应用的肯定 价 值较高 ,奥美拉唑 即是其 中常用且效果较受 肯定的一类药物 】 。另
溃疡 的疗 效[ J ] . 中国老 年学 杂志 , 2 0 1 3 , 3 3 ( 1 2 ) : 2 8 8 3 — 2 8 8 4 . [ 5 】 义 胜朋 . 奥 美 拉 唑治疗 十二 指肠 球部 溃 疡并 发 出血 的 临床 疗 效
分析 [ J ] . 河北 医学 , 2 0 1 3 , l 9 ( 7 ) : 1 0 7 0 — 1 0 7 3 .
润的 发生 规律 以及 重度 不典 型增 生 的特点 。方 法 对我 院 2 0 0 8 年 6月至 2 0 1 2年 6月 4 年 间 收治 的 5 O例病理 学证 实为食 管鳞 状细胞 癌 的 患
者进 行 回顾 性 分析 ,对 多 中心起 源 、重度 不典 型增 生和 壁 内浸 润的病 理特征 发生情 况进 行统 计分析 。结 果 ① 多 中心 起 源者 1 4例 ,多中心 起 源病 灶 距 离主 瘤近 端平 均 值 为 3 . 4 5 c m,距 离远端 为 3 . 9 2 c m;②重 度不 典 型增 生者 2 9例 ,其 与主 瘤近端 的距 离平 均值 为 3 . 0 2 c m,远 端
食管鳞癌光镜、电镜、免疫组化

目的观察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asaloid squamous carcinoma, BSC)的组织学形态特征,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方法对15例BSC标本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结果BSC组织学有许多与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CC)相似的特征。
但BSC癌细胞分化较低异型性较强,癌巢周围细胞呈栅栏状排列,肿瘤表面鳞状上皮常伴发原位癌或浅表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偶见癌巢与表面鳞状上皮基底层相连、或偶见癌巢内形成鳞状细胞,或腺管样结构,这些与ACC不同。
超微结构与ACC相似,但癌细胞分化更低,胞质内可见张力原纤维是与ACC不同之处。
免疫组化结果:基底细胞样成分:CK(pan)15/15、EMA 15/15、CEA 6/15、S 100 6/15、SMA 7/15阳性,显示肿瘤含有上皮和肌上皮细胞。
结论BSC是一种分化较低、侵袭性较强,有向腺样、鳞状及肌上皮细胞分化倾向,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恶性肿瘤,其组织学特征可作为病理诊断标准,超微结构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可辅助鉴别诊断。
Basaloid 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Immunohistochemical,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icKey words:Esophageal Neoplasm;Carcinoma Basasquamous;Immunohistochemistry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度较高的肿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既往文献报导混乱,常将其误诊为食管腺样囊性癌。
本文收集15例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探讨其组织形态特征,明确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1.1 材料收集我院2359例手术切除食管癌标本中符合BSC形态的15例进行研究。
其中女性2例,男性13例,年龄50~73岁,平均60岁。
食管鳞状细胞癌免疫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主要包含肿瘤的免疫选择、肿瘤细胞 漏逸、肿瘤抗原的封闭覆盖及被识别为自体抗原、肿瘤细胞 发动 Fas/FasL系统反击、肿瘤自噬体增加、肿瘤低氧代谢、 受体表达异常以及上皮 -间质转化的发生等[5]。肿瘤免疫 治疗分为主动免疫治疗、被动免疫治疗两类。主动免疫治疗 是通过作用于机体免疫系统,改善免疫功能来达到杀伤肿瘤 的效果,被动(获得性)免疫治疗则是通过直接作用于肿瘤细 胞本身来杀伤肿瘤[6]。
PD-L1、CTLA-4为靶点的药物有:Atezolizumab、Sintil imab、Durvalumab、Tremelimumab等。 Ⅱ 期 食 管 癌 免 疫 试 验[18],观察到 Tremelimumab应答率仅为 5%,远远低于细胞 毒性药物化疗的应答率,结果未达到预期。Ⅰ /Ⅱ期临床试 验(NCT03973333)评估 IMC-C103C联合 Atezolizumab对包 括食管癌在内的不可切除的肿瘤患者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 评估,目前无 结 果 报 道;Ⅲ 期 临 床 研 究 (NCT03748134)探 索 Sintilimab联合化疗一线治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食管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主要研究总人群和 PD-L1 阳性 人 群 的 OS,正 处 于 招 募 阶 段 的 Ⅰ /Ⅱ 期 临 床 试 验 (NCT03212469)将 Durvalumab联 合 SBRT或 Durvalumab、 Tremelimumab联合 SBRT治疗头颈部、肺或食管转移性鳞状 细胞癌的临床 活 性 和 局 部 抗 肿 瘤 效 果,以 及 Ⅱ 期 临 床 试 验 (NCT03377400),Durvalumab、Tremelimumab联合化疗治疗晚 期食管鳞癌患者。目前关于食管癌免疫治疗的大量临床试 验正在进行中,免疫治疗有望在食管癌患者中获得进一步的 突破,为食管癌患者带来福音。 3 免疫细胞治疗
揭阳地区食管鳞癌病理形态及淋巴结转移分析参考模板

揭阳地区食管鳞癌病理形态及淋巴结转移分析作者:倪仰鹏,陈蔓,谢丽霞,许文兵【摘要】目的:分析揭阳地区食管鳞癌(ESC)病理形态特点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对揭阳市人民医院1346例手术切除食管鳞癌标本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本地区ESC多发于中下段,以中老年为主,大部分中晚期发现,髓质及溃疡型多见,分化程度偏低,全组淋巴结转移率43.2%(581/1346);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部位、分型、分期、分化有关(P<0.05)。
结论:ESC在本地区大多发现较晚,且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早期发现是本地区一大难题,普查可在本地区进一步摧广。
结合本地区上段ESC偏少情况,淋巴结多广泛转移及转移率较高等特点,三野清扫已无较大意义;对中下段ESC 可行二野(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并配合放疗,可提高5年生存率及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食管癌;病理形态;淋巴结;转移食管鳞癌为我国消化道常见肿瘤,以河南林县最多,广东揭阳地区也为全国高发区之一。
今对本地区食管鳞癌病理形态进行总结并分析与淋巴结转移关系。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选取揭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1996年3月至2006年5月有完整资料食管鳞癌共1346例。
1.2 方法:所有标本均用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复习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并重新分期分级(UICC 1997年食管癌分期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PEMS3.1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表1 1346例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略)2 结果2.1 临床资料:1346例食管鳞癌患者中,大部分以吞咽梗阻感、胸骨后疼痛或消瘦为主要症状就诊。
肿块多位于食管中下段,男女比例1.7:1(男性752例,女性594例),发病年龄24~87岁,<40岁64例(4.8%),40~49岁272例(20.2%),50~59岁475例(35.3%),60~69岁451例(33.5%),≥70岁84例(6.2%);平均年龄56.6岁。
51例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癌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

51例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癌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赵亮;张百华;高树庚;薛奇【摘要】Objective Basaloi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BSCCE) is a rare and distinct patho-logical variant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modalities of this disease. Method The clinical data of 51 patients with BSCCE that received surgical treatment in the Cancer Hospital and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from March 1999 to December 2004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long-term survival of BSCCE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poorly differentiat-e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PSCC)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in the same period. Result For all pa-tients included, there were 5 in stage I, 28 in stage II, 18 in stage III. Among 35 patients received endoscopic biopsy, only 4 cases were diagnosed with BSCCE.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MST) of BSCCE was 31 months and the 1-, 3-and 5-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s (OS) were 81.6%, 45.9%, and 29.5%, respectively, while the MST of PSCC was 32.5 months, 1-, 3- and 5-year OS were 76.1%, 47.8%, 32.4%, respectively (P=0.821). In Cox’s multivariate analy-sis, both tumor location and pathological TNM stage were found to b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Conclusion Basaloi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s an aggressive disease with poor prognosis close to that of PSCC. Surgical resec-tion, which could help to make a definitive diagnosis and achieve radical resection, should be recommended.%目的: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癌(basaloi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BSCCE)是一类少见的具有独特病理特征的鳞癌亚型,本研究旨在探讨 BSCCE 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我院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22例的病理资料;结果溃疡型10例,髓质型7例,蕈伞型3例,缩窄型2例。
肿瘤最大直径1.5~8.5cm,平均4.6 cm;结论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形态特别,主要依靠形态学特点来进行诊断。
【关键词】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病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054-01
被称之为基底样鳞状细胞癌(bscc)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的鳞状细胞癌,它很容易发生在呼吸道及上消化道。
尤其是下咽部、喉的声门上区、舌根部是“危险区”,其预后明显普通鳞癌要低很多。
现对2008年6月至2011年我院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22例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22例,均为2008年6月至2011年我院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男16例,女6例,年龄39~78岁,平均55.2±3.8岁。
肿块位于食管上段者1例,中段12例,下段9例。
根治性切除16例,姑息性切除6例。
术后行放、化疗9例,单纯化疗7例,未做辅助治疗6例。
有淋巴结转移15例(68.18%)。
随访3~30个月,死亡7例(31.82%)。
1.2 方法
用运常规的石蜡切片, he染色,光镜观察的标本普遍是用含量为10%的福尔马林进行固定的。
而广谱ck (ckpan)、低分子ck(ae1)、高分子ck(ae3)、cea、p53、s-100蛋白、ki-67、pcna、syn、cga、sma等免疫组化s-p法染色,是同时进行的,需要采用en-vision 法去标记。
以细胞膜、细胞质棕黄色染色就可以称为为阳性,这是从结果可以判断的。
同理p53、ki-67就为细胞核阳性表达,数量为200个细胞,< 5%为(-),5%~25%为(+),26%~50%为(++),51%~75%
为(+++);76%~100%(++++)。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
溃疡型10例,髓质型7例,蕈伞型3例,缩窄型2例。
肿瘤最大直径1.5~8.5cm,平均4.6 cm。
2.2 镜检
大小较一致的基底样细胞就构成了瘤组织, 瘤细胞具有一下特点:瘤细胞较小,胞质少,核呈圆或卵圆形,深染,核仁又不是很明显,核分裂现象也是很常见的。
瘤实性巢状是细胞多排列成的,巢中央常常可看见非角化性粉刺样坏死, 呈栅栏状经常排列巢周边瘤细胞, 在瘤细胞巢周边可看到透明变的基膜样物质沉积。
呈小梁状、假腺样及腺样囊性结构是部分病例瘤细胞的特征,在其腔内可见淡蓝色黏液样物。
另外,除了上述结构外, 在11例(50% )中还是经常可以见到各种分化程度的鳞癌成分的。
而基底样癌成分与上述鳞
癌或腺鳞癌之间界限分明无移行过度。
表面黏膜鳞状上皮呈不典型增生至原位癌在8例(36.36% )是可见的。
在6例(27.27% )bscc的癌巢中,所见到的单个或散在多个大小不等的鳞化灶或角化珠,就好比如同皮肤基底细胞癌的毛囊分化。
肿瘤侵犯黏膜下层1例、肌层4例、全层达外膜9例,侵出外膜达周围组织6例,这就可以称为6例(27.27% )的纯bscc。
22例中14例(63.64% )见到脉管内癌栓, 其中2例在黏膜内或黏膜下存在广泛癌栓。
2.3 免疫组化
ckpan、ae3、ae1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
p53、
ki-67、pcna大多数病例在++以上(p53、ki-67: +~++++;pcna:++~++++)。
cga、syn分别有1例显示弱阳性。
s-100蛋白、sma、cea 均为(-)。
3 讨论
一种好发于上呼吸道及上消化道的少见的鳞状细胞癌的是bscc 的一种变异型。
而所引起的广泛关注,是由于它凭借其明显的侵袭性经过、较差的预后和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
文献报道显示表明[1],这种病易发在中老年人当中,这与普通食管癌是相似的,而bscc多发生在食管中下段,溃疡型和髓质型的发生尤为最多。
很多实例表明,这类病具有明显的侵袭性,在就诊时就有55% ~80%的病例已发生了淋巴结转移。
以基底样细胞构成的小叶状、巢状、筛孔状、条索或小梁状结构出现的,是bscc的形态特征,常常在这些细胞巢内可见鳞状分化
灶, 呈栅栏状排列就是周边部的基底样细胞核。
坏死较为常见,表现形式如:单个细胞坏死或较大癌巢中央的粉刺状坏死,与普通鳞癌成分以混合或相互分离的形式共同存在,在bscc也是常见的,但这还是应以bscc成分为主,普通鳞癌成分为辅[2]。
当然也可伴有表面黏膜的鳞状上皮原位癌, bscc与表面上皮原位癌直接相移行,在一些病例中也是可见的,支持bscc的理由可能是来源于表面上皮的观点。
有些小的假腺腔与腺样囊性癌相似在癌巢内有时候也是可见的, 透明嗜伊红或黏液样间质。
在肿瘤是常伴有的。
对bscc进行免疫组化检测不少学者也试验过,他们是采用多种抗体,目的是为了试图寻找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根据,然而结果表明出不同的论点,因此此事缺乏特异性。
为了更完整些,有相关学者也曾提出认为ck14、ck19能检测食管bscc的基底样细胞成分,同时也提出此类抗体具有表型特异型和鉴别诊断的价值,但还是事半功倍,还是有不同的研究结果[3]。
因此诊断此病仍主要依靠典型的组织学形态。
bscc凭借其特殊的组织形态诊断一般是困难不大的,但还需注意与以下肿瘤区别: 无鳞状分化灶,不伴有表面上皮的异型增生或原位癌,也缺乏bscc中常见的坏死,核分裂象少就是腺样囊性癌的一个不同点, 其次,sma、s-100蛋白呈阳性;细胞癌小。
因此,就缺少了bscc中的两种成分, bscc的癌组织不呈小叶状生长、不呈粉刺样坏死,无基膜样物,免疫组化可见两种以上神经内分泌标记(cga、syn、nse、leu-7);低分化鳞癌和腺鳞癌都是缺乏bscc特
征性的病变,而腺鳞癌可见到清晰、明确的管状腺癌成分。
对于提高诊断水平、指导临床治疗以及判断预后肿瘤,在严格鉴别上是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晓赤,罗克枢,赵剑萍.食管鳞癌特殊亚型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1, 17: 188-90.
[2]邵令方,高宗人,卫功铨,等.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 2001, 39: 44-6.
[3]wain sl, klerr, vollmerrt,etal. basaloid-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tongue, hypopharynx, and larynx: report of 10 cases[j]. hum patho,l 1986, 17: 115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