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温度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共26页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36页)-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36页)-PPT优秀课件
线形状的关系?
曲线越弯曲, 年较差越大
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谁家年较差最小?谁家住在温带?
气思温考的:日日变较差化与曲线形状的关系?
曲线越弯曲,日较差越大
26℃ (最高值) -
2℃ (最低值)
=
24℃
•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问题探究一 为什么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时,而不是12时呢?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 节气温 的变化 与分布 课件(36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看图解诗:
3000米 3.1℃
人山 间寺 四桃 月花 芳始 菲盛 尽开 ,。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 节气温 的变化 与分布 课件(36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2000米 7.7℃
在这基础上,夏季和冬季全球 气温又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阅读课本P57,完成活动题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 节气温 的变化 与分布 课件(36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 节气温 的变化 与分布 课件(36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 . AB
气温曲线图的绘制 • 某城市常年月平均气温
单位:℃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气温 -5.5 -3.5 5.3 13.5 19.7 25 28.6 25.5 16.4 11.3 3.6 -2.5
气温 30
1、一绘横出横月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12段,逐月标上月份区气温最高,由赤 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 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和热力状况

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和热力状况
第8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一架客机要求保持在十千米左右的高度飞行,应该在 ( )地方上空飞最安全。
A.澳大利亚上空 C.新加坡上空
B.加拿大北部上空
D.中国南部上空
17~18km 12~13km
12~13km
8~9km
8~9km
90°
45°

45°
90°
第9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C 地面高度不同
D 因纬度不同造成的地面热量差异
第38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2.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
A 三圈环流
B 季风环流 C 热力环流 D 大气环流
第39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3.读热力环流图,回答问题:
(1)A、B、C三处受热的
是A 。
D
E
F
A、B、C三处气压最低的
B
风向
(hPa)
1010
1020
A
1030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第33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hPa) 500
510
520 530
54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风向
第34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hPa) 1000 1005
摩擦力
1010 1015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 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起凝结核作用
第20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列表归纳
大气的垂直 分层与气温 曲线

课件7: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课件7: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4 5 6 7 8 9 10 11 12月份
绘制气温曲线图 (比一比,看谁绘得快又好!)
气温/℃ 25 20 15
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 逐月用点标出气温值;
10
4.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
5
连接起来。
0
-5
-10
-15
-20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份
气温的年变化(“明察秋毫”)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气温和气温的测定
思考: 1.什么是气温?用什么符号表示?怎样读? 2.气温用什么来测量?
气温---大气的冷热程度, 用温度计测定, 用“℃”来表示, 对气温观测,一天要进行4次:8时、14时、20时、2时。
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观测: 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 测得的。人工观测通常每 天在8时、14时、20时、2 时测。
1.找极值 即找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2.看弯曲 即看气温曲线的弯曲程度的大小;
3.析变化 即分析气温的变化。在气温日变化图中,曲线弯曲程度越 大,气温的日变化越大。在气温年变化图中,位于热带判 断的依据是各月均温都高,都在15℃以上,气温曲线弯曲 程度很小;位于温带判断的依据是各月均温高低变化明显, 气温年较差大,四季分明,气温曲线弯曲程度也大;位于 寒带判断的依据是各月均温都很低,大多在0℃以下,只 不过各月的寒冷程度不同。
气温的单位: 记做“℃”,读作“摄 氏度”。
想一想 早晨与中午的气温一样吗? 暑假与寒假,你穿的衣服一样吗? 夏季,你愿意去哪里避暑?
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观察
请读出图
16
中4个时刻 8

高三地理等温线及等降水量线.pptx

高三地理等温线及等降水量线.pptx


第28页/共43页
(二)降水的主要类型
类型
图示
暖湿空气 降水特征 上升原因
分布地区

冷暖气团 持续时间长, 中纬地区

相遇,暖 范围广,强 我国东部

气团沿锋 度小
夏秋季节
面抬升
的降水
台 风
辐合 旋转
强度很大, 低纬大陆 多暴雨,伴 东部

上升 有狂风、雷 夏秋季节

的台闽粤
第29页/共43页
(三)降水的分布——空间分布
(2)有凝结核 (3)水滴增大到降落到地面
第27页/共43页
(二)降水的主要类型
类型 图 示
对 流 雨
受热
暖湿空气 上升原因
降水特征
分布地区
强烈 受热 上升
强度大,历 时短,范围 小,常有风 暴、雷电
赤道及两 侧,中纬 度大陆夏 季午后
地 形 雨
受地 形阻 挡爬
降水强度 较大,历 时较长
山地
迎风 坡
第25页/共43页
专题一:世界气温和降水
世界降水
(一)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 (二)降水的主要类型 (三)降水的分布规律
空间(纬度)分布
时间(季节)分布
(四)等降水量线 (五)降水多少的影响因素
第26页/共43页
(一)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
(1)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降低达到过饱和
不同气温时空气的最大水汽容量
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规律: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15℃ A
10℃
15℃
B 10℃
1、判断A、B温 度15℃< TA< 20℃
5℃ < TB< 10℃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第42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第33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典题训练】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各类循环过程,进行着物质迁 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读图回答(1)~(3)题。
第34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1)若此图表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压a地低于b地
近地面气温 高的地方(
甲地)
空气膨 胀上升
近地面形成低压 ,其对应的高空
形成高压








近地面气温低的 地方(乙地、丙
地)
空气冷 却下沉
近地面形成高压 ,其对应的高空
形成低压
第32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①②③④
处风向所示)
第5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3.两个作用
(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 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2)保温作用:___大__气__逆__辐_对射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充。
4.一个影响 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 温度分布和变化, 制约 大气的__________。
_降__温__快__,_气__温__低___ _降__温_慢__,_气__温__高____
第25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2)在图a和图b上标出白天和夜间海洋和陆地气压的高低。
提示:标注略。白天陆地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夜间陆地为高压,海洋为低
压。
第26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全球变暖与自然灾害26页PPT

全球变暖与自然灾害26页PPT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5
海洋变化与全球变暖
• 讲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是很吸引眼球的新闻。其实大海并不是一个平面,海洋 不同地方的海平面高度并不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大洋之间的海洋高度能相差不少。 人 类关心的,观测到的,实际上是沿岸的海平面。影响沿岸海平面变化的因素非 常多,比如潮汐、天气,比如气候变化,还有陆地本身的上升、下降等等,当然不 同的 因素有不同的时间尺度。 全球变暖导致冰雪融化人类对沿岸海平面变化的观 测很早,当然早期资料的代表性普遍不足。地中海的的资料比较好一些,观测到从 公元1世纪到1900年的漫长时间里面,地中海的海 平面变化幅度没有超过正负25厘 米,或者说基本上是稳定的;这期间地中海的海平面升降的变化速率,基本上都在 每年0到2毫米之间。进入近代以后,19世纪 后半期,世界各大洋面都有了观潮仪 ,这样就有了对所有大洋洋面高度的监测数据。这些历史数据里面能发现明显的海 平面加速上升的趋势,但是数据还不足以作定 量分析。全面系统的观潮仪的数据 记录是从1961年开始的,观察到1961年到2019年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平均速度 是每年1.8+-0.5毫米,这期 间海平面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升高,而是有的年头升高, 有的年头降低。更加全面的海平面数据是从1993年卫星进行测量开始的,理论上 卫星观测可以得到最直接 的海平面观测数据。卫星观测到1993年到2019年间,全 球海平面上升速度是每年3.1+-0.7毫米,速度明显比此前加快。但是这个加快仅仅 是短期变 化,还是有长期趋势,目前还不好下结论。从观潮仪的记录来看,1993 年到2019年的海平面上升速度在1950年代以后就曾经发生过,并不具有唯一性。6
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

演示文稿大气的受热过程

演示文稿大气的受热过程
③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 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分析太阳能的分布 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洁净的地区,太阳辐 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如青藏高原、西北地区。
第17页,共87页。
1.利用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 地势高 → 空气稀薄 →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第6页,共87页。
(2)对地面的保温作用:C__大__气__逆__辐__射__对近地面大气热 量起补偿作用。
4.主要影响: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__度__分__布__和__变__化__, 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特别提醒 你知道交通信号灯用“红灯停”的原因 吗?
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一定削弱作用,其一部分被散射, 但对不同颜色的光散射程度不同。蓝紫光极易被散射,红光 却不易被散射。因此用“红灯停”也是利用了红光的波长最 长,不易被散射的原理。
第13页,共87页。
板块二 考点深度研析
高频探究 知能演练
第14页,共87页。Fra bibliotek考点 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及应用 1.大气的受热过程
第15页,共87页。
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温室气体
CO2、CH4、 O3等

排放 增多

吸收地面 辐射增多

气温 升高

(2)逆温的影响 ①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 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 交通事故。
第23页,共87页。
②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 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 康。

地面和大气的辐射详解演示文稿

地面和大气的辐射详解演示文稿
由此可看出大气对地面有一种保暖作用,这种作用称为大气的 保温效应。
14 14
第14页,共27页。
巴山夜雨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5 15
第15页,共27页。
其中之一的原因是: 西南山地潮湿多云。夜间,密云蔽空,云
层和地面之间,进行着多次的吸收、辐射、 再吸收、再辐射的热量交换过程,因此云层 对地面有保暖作用,也使得夜间云层下部的 温度不至于降得过低;夜间,在云层的上部, 由于云体本身的辐射散热作用,使云层上部 温度偏低。这样,在云层的上部和下部之间 便形成了温差,大气层结构趋向不稳定,偏 暖湿的空气上升形成降雨。
大气对太阳辐射有散射作用
长波辐射在大气中传播时,可以不考虑散射作用。这是由于大气中气体分子和 尘粒的尺度比长波辐射的波长要小得多,散射作用非常微弱。
13 13
第13页,共27页。
(三)大气逆辐射和地面有效辐射
1.大气逆辐射和大气保温效应 大气辐射指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使地面因放射辐射而损耗的能量得到一定的补偿,
大气的辐射差额:
整层大气辐射差额(Ra)
某一层大气辐射差额
qa:整个大气层所吸收的太阳辐射
F0:地面有效辐射 F∞:大气上界有效辐射 Ra =qa+F0-F∞
2255
第25页,共27页。
(二)大气的辐射差额
Ra =qa+F0-F∞ F∞ >F0,qa<F∞ -F0, Ra是负值 大气要维持热平衡,还要靠地面以对流及
1166
第16页,共27页。
大气逆辐射和保温效应
太 阳 辐 射

天气与气候大气的受热过程

天气与气候大气的受热过程

考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 1.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1).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
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三方面分析。 A.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
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B.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
1.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
(1)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越强;反 之越弱。(纬度高低)
(2)地势:地势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 弱越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
(3)天气: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阴雨天气,云层越 厚,对太阳反射越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少。
(4)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好,尘埃、杂质少,太阳 辐射强;反之越弱。
考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 基础知识 • 辐射 • 温度与波长的关系:物体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
分的波长越短
第1页/共39页
考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
1.1 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
第2页/共39页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云层、尘埃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1.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
,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
B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第17页/共39页
【真题】(2011·全国)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 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 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 此完成(1)~(3)题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