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意义

合集下载

兴安盟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思考

兴安盟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思考

党的 “ 十六大 ”提 出的 , 指中国特色的工业 化道 路。工 采 用信息技术 、信 息系统 、信息网络 ,以改 造技术 、重组 特
际竞争 力。信息化有 利于 工业化中粗放型增长 向集约型增 长转变 ,增加产 出也是从 主要依靠增加投入 变为主要依靠 提 高要 素生产率 。
工业化 为信息化提供 了物质 支撑和发展 空间 ,信息化
高 ,从而 实现 主导产业 的更迭 ,也 就是实现 南劳动 、资本
曰益 增长的社 会需求 是信息产业 不断发展 的动 力。近 年来 ,我 国经济不断 增长 ,科技文 化不断进步 ,人 民生 活
密集型 向知 识技术密集型 过渡 。用信息化带 动工业化 ,对
于促进我 国产 业结构调整 ,推动产 业结构升 级 ,改变我 同
点 ,应是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提 高经济增 长质量和效益 的重要抓 手。积极推进 以信 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 战略进 程 ,是兴安 盟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的重 大战略选择 。未来2年 ,必须遵循 “ 0 发展要 有新 思路 、改革要有新 突 破 、开放要有新局 面”的要求 ,努 力探寻兴安盟从工业化 中级阶段跨入高级阶段 的路径 ,实现兴安盟经济社会的
不断提高 ,所 有这些都 离不开对 信息的依赖和 需求 ,特 别
是在建立和 发展市场 经济 中,无 论是国家 的宏观调控 、各
产业结构 的不 合理状况有 巨大 的推 动作用 ,将 加速推进我 入点 ,使我 国的综合 同力有相当程度 的提升。
1 .将促 进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转 变 .2 2
化促进信息化 。新型工 业化道路这个概念是在 2 0 年 1 月 02 1
业 化是由农业经济转 向工业 经济 的一个 自然历史过程 ,存 在 着一般的规律性 ;但在 不同体制下 ,在工业 化的不同阶 段 可以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模 式 。 “ 十六大 ”报告 对新型 工业化道路作 了明确描述 。新型 工业化道路是 指科 技含量 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 消耗 低 、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

信息化、工业化并行发展的意义

信息化、工业化并行发展的意义

信息化、工业化并行发展的意义前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既是当前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实践课题,同时也是关系我国如何实现小康社会的时代主题。

2000年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十六大”又提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指导,虽然内容作了一些变动,但基本思路都是要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一战略任务。

信息化何以带动工业化、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施策略、企业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过程如何发挥积极作用等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关键词:信息化、工业化、内涵、联系、特征、意义1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内涵1.1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概念深刻把握“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内涵,首先要求准确认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定义。

“化”是指一种趋势,一种进程,也可以指由一种特定的力量(包括技术、观念、文化和自然气候等)引起的持续的改造状态。

那么从字面上理解,信息化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以信息作为重要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和进化过程。

也就是说信息和信息技术将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工业化是指相对农业而言,出现的以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占国家主导地位的过程。

通常以机器大生产的应用过程为主要特征。

按照《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权威的定义,工业化乃是机器大工业诞生以来经济结构的变动过程。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2个重要社会发展阶段,是人类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2个基本标志。

按照通常的自然逻辑分析,信息化建立在高度工业化基础之上。

也就是说,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中叶开始的信息化高潮,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同理,信息化的发展同样会促进和改造工业化。

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处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中。

1.2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联系“十六大”明确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走以信息化带动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走以信息化带动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走以信息化带动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信息化是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之路。

这一科学论断,为我们推进工业化指明了方向。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最活跃的生产力。

工业化过程不可逾越,但信息化可使其进程大大缩短。

我们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抓住信息化机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符合永州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正确认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把思想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信息化以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程度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主要标志。

工业化的核心是发展大规模高效率的制造业,并以此带动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向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

信息化、网络化是建立在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生产生活社会化的基础之上的。

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信息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以工业化的发展为后盾。

信息化则以工业化为载体,通过工业化为其提供广阔的应用市场,从而获得不断深化和发展。

信息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产品功能和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业制造技术和产品水平,并对企业固有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模式带来根本性的变革和创新。

企业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

如数控机床、智能化仪表等,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据统计,我国的机床行业有职工70多万人,日本机床行业大约是4万人,但其产值却高出我国近10倍。

信息化不能代替工业化,但可以缩短工业化的过程。

英国实现工业化大约用了200年,日本用了100多年,而韩国后来居上,只用了30多年。

事实上,韩国就是紧紧抓住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新科技革命的机遇,以信息技术来促进工业化的。

又如爱尔兰,80年代中期以前还是农业国家,之后它正是抓住了欧洲建立结算中心这样一个契机,抓住了软件产业的发展,用20年的时间,一下跃升为第一软件出口大国的现代化国家。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机制探讨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机制探讨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机制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深层次宽领域创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问题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

本文重点分析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机制以及工业化对信息化的促进机制,旨在为促进二者互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工业化带动机制促进机制一、信息化、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就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各领域不断推广应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的智能技术,达到全面提高经济和社会运行效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的过程。

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主导,信息资源为核心,信息网络为载体,信息产业为支撑,信息人才为依托,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

信息化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信息资源被视为现代社会的第一战略资源和重要的生产要素,为现代社会塑造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工业化是一个将传统农业经济转变成现代工业经济的自然历史过程。

关于工业化的含义,一直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学者见解不一,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库兹涅茨(1955)指出,工业化是资源的转换过程,工业化时期,资源逐步由农业转向工业,更多的资源转向了非农业生产活动。

撒克(1985)指出,工业化是产业结构的转换过程,工业化时期,农业在国民收入的份额下降,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份额上升。

钱纳里(1984)指出,工业化是制造业产值份额的增加过程,工业化水平用制造业占国民收入的份额来衡量。

巴格其(1992)指出,工业化这一过程从国民经济结构角度可以理解为以下三方面: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活动或第二产业所占的比例提高了;制造业或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所占总劳动力人数的比例增加。

随着以上两种比例的增加,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加。

张培刚先生从社会生产方式变革角度出发,将工业化定义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本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例子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例子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例子
信息化和工业化是两个互相促进、互相支持的概念,其中信息化可以
为工业化注入新的动力和机遇。

下面将介绍一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例子。

1.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代表。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
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机器之间的协同、产品的个性化生产、生产过程的自
动化等,为传统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革新和提升。

例如,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通过智能制造技术可以实现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智能化定制生产,提高
了汽车生产的灵活性和效率。

2.5G通信技术
5G通信技术拥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为智能制造和工业
数据传输提供了更加强大的网络传输能力。

随着5G技术的普及,工业机
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装备可以更高效地进行通信和协作,大大提高
了制造业的生产力和效率。

3.电商平台
电商平台带动了物流和供应链的数字转型,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商品
交易。

通过电商平台,生产企业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同时可以借助电商平台的技术优势和平台效应,降低运营成本,提升
效率。

4.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各种设备、传感器、机器等都可以实现联网,并通过云计算等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和应用。

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中,物联网
技术可以帮助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远程维护,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生
产效率。

综上所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将会对传统工业产生巨大影响,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实现更加高效、个性化生产,降低运
营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促进工业经济转型

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促进工业经济转型

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促进工业经济转型作者:马颖来源:《财讯》2017年第02期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经济面临着能源、环保、资源等严峻问题。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背景下,工业生产高技术应用较少、科技产业链价值低的问题不断凸显。

在十七大报告中,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了“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的重大决策。

多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两化融合的发展要求。

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促进工业经济结构升级转型、发展现代化的工业体系、走新型化的工业发展道路、实现新形势下的工业经济发展。

两化融合的最终目的是建立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产业。

本文在阐述工业化、信息化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意义,并探讨了工业经济转型的战略取向和发展策略。

基本概念工业化是人类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信息化则是人类后现代化阶段的标志,因此工业化和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二者相互联系又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工业化是以应用机器化实现大生产目标的规模化生产的过程,及该过程所产生的结果。

早期工业化主要指的是工业化的生产过程,随着工业化的水平不断提升,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地位不断提高,工业化中的工业化结果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了重要地位。

信息化指的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以社会的公共资源为基础,调整和完善社会经济结构和资源配置模式的过程。

侠义信息化指的是现代信息化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广义的信息化指的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工业化作为现代化社会的标志,主要是利用机械设备解放人的体力劳动,工作的对象是能源和物质,工作的手段是现代化的动力设备和机械设备,工作的过程是实现物质、能源向产品的转化,工作的目的是增加产品的产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

信息化是后现代社会的标志,主要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解放人的脑力劳动,工作对象是知识和信息,工作手段是计算机程序、代码、模型等,工作过程是通过应用软件或模型实现基础信息或知识的加工、处理、传输、分析和提炼等,工作的目的是提高物质生产的水平和能力,提升信息处理利用的综合水平。

新型工业化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新型工业化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新型工业化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摘要: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征是:坚持市场化与工业化同时并举,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时推进,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各个产业协调发展,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服务业适度超前发展,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新型工业化加快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了城市经济规模的扩张;有利于城市功能的提升;优化了城市产业结构;将会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利于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

为此,我国应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消除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障碍;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地区工业协调发展;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建立新的衡量标准和指标体系。

关键词:新兴工业化城市化城市经济增长一、新型工业化特点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十六大”报告概括了四个方面的要求,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新的时代背景和体制环境约束下,新型工业化在遵循工业化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坚持市场化与工业化同时并举。

改革开放后,由于市场化为工业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基础,经济发展形成了强大的自生能力,我国的工业化开始真正步入快车道。

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需完善,而且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化本身也须增加新的内容,所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处理好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关系,以改革开放为先导,以市场化推动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支持市场化改革。

(二)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时推进。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意义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意义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工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工业化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2021年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已达六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作为一个人力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工业化的任务艰巨而繁重。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源来实现的,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特征。

同时,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与出口拉动,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主体地位。

但中国工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管理水平落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不明显。

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十七大又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中央把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深刻把握我国工业化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后做出的战略决策,是我们将要长期面对的艰巨而繁重的战略任务。

因此,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新动力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管理水平较低等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必须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的动力源泉。

信息技术的高渗透性、高带动性、高倍增性和高创新性特征,决定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本身就是与传统技术融合的过程。

当前,发达国家在已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推进信息化,加快了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

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 所谓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业化,是以工促农,以城 带乡,把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协调起来的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把工业和农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 农民放到同一平台统筹考虑,统一规划,协调行 动。 •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国家,且农村和 农民占我国土地面积和人口的绝大部分。在工业 和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农业和农村明显滞后。 城乡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一方的发展明显 快于另一方,就会产生不和谐, 影响 整体的发展 速度。为此,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生产 要素,让落后的一方赶上另一方,共同拉动经济 增长。
• 三、对策 • 1、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 合。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 信息化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 选择。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 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 即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工业建立在更 先进的信息等现代技术基础之上。 • 措施:通过微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广应 用,加快工业信息化建设。 • 推进企业信息化管理、网络化经营(电子商务) 。 • 实施“中小企业上网”工程,降低企业信息化成 本。鼓励和引导企业与政府信息网络的连接,实 现网上信息交换、信息发布和信息服务。在电子 商务特别是企业间电子商务的应用上取得突破性 进展,推动营销、运输和服务业的变革,降低成 本,扩大工业品市场份额。
• 此外,我国传统的工业化是牺牲农民利益、偏向 工业和城市的工业化,长期实行城乡分治,城乡 利益发生冲突时,农村利益服从城市利益。这种 工业化的本质是让农业、农村、农民为工业化提 供资本的原始积累。这种二元结构是政府主导型 的,主要是制度壁垒造成的。我国实行市场经济 以来,市场经济的缺陷又加剧了二元结构的矛盾 。因此,“三农”问题必须由新型工业化来解决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结束以城市为中心的 工业化原始积累阶段,按效率原则,公平地配置 资源,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业化、城市化为先导 ,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促进农村城镇 化,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数量的减少, 实现城乡一体化、工农一体化和二元经济结构的 消解。

为什么要做两化融合

为什么要做两化融合

为什么要做两化融合
1、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高层次的深度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两化融合的核心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2、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处于工业化水平低的阶段,急需出台标准体系。

两化融合是新时期工业发展的趋势,是我国根据自身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做出的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旨在赶上世界新的产业变革。

两化融合标准体系的出台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指导企业的信息化方法。

推出的这个标准体系实际上是告诉你如何进行信息化,如何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

我国企业在两化融合过程中,目前一般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装备化基础薄弱:设备自动化、信息化平均水平低,设计、工艺、制造、管理等知识经验不足,现代研发、生产、管理的装备化尚未实现。

2.流程管理缺失:流程管理理念文化缺失,流程动态信息难以收集,流程固化难以实现,更不用说标准化和优化重组了。

3.企业管理和信息化两张皮:重技术、轻管理。

旧的管理体制、思维方式难以支撑信息化的实用推进和效果。

4.在两化融合环境下,企业核心能力不足,主要是管理基础薄弱,两化融合总体上处于从单一覆盖向整合的转变阶段,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层面上,难以根据战略和竞争优势的需求快速形成信息化环境的新能力。

为了解决上述各种问题,我国提出了采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方法,提高了企业的量化融合水平。

两化融合标准化是指企业贯彻GB/T23020《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过程。

两化融合管理系统标准GBT23003-2018是由一系列标准组成的标准族。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一、引言在当前信息时代,信息化和工业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

信息化以其高效、智能的特点,不断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而工业化则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

然而,单一的信息化或工业化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是需要两化融合的管理体系来推动经济、社会、科技的全面发展。

二、两化融合的意义1. 实现资源的共享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工业化产业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最大化利用。

2. 推动产业升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可以推动产业的升级。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带动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自动化改造,推动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增强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3. 提升管理效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可以提升管理效率。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提高生产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 满足市场需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企业可以更加精准地进行市场分析与预测,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推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实践案例以我国制造2025为例,该战略旨在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推动我国制造业向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方向发展。

在推动我国制造2025战略实践中,各行业各领域积极探索两化融合的管理体系,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四、结语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它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管理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双赢的有效途径。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设,不断深化两化融合的实践探索,推动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信息化如何带动工业化

信息化如何带动工业化

第二,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优化工业“增量”结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软件技术、光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语言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信息基础设施、终端技术等;将这些先进的高新技术运用到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就能够使工业技术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在工业增量上,注重用信息技术进行装备,从而使新增工业走上电子化、网络化之路,从而提高工业“增量”的起点,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工业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当前,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任务,却又面临信息化的挑战。利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内在逻辑关系,使它们实现互动发展,是我国加速信息化进程,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条捷径。其中,信息化如何带动工业化,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术为龙头,可带动微电子、半导体、激光、超导等技术的发展,与此相关又可带动一批其他产业如新材料、新能源、机器制造、仪器仪表、生物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的迅速发展。
在发展信息产业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利用与信息技术产业有边缘关系的传统产业,如光学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等,这些传统工业部门将是信息化最先受益的部门。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发展的真正出路
当前,利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正是工业化的出路所在。这体现在:首先,工业化本身的产业结构性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滞后。信息化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甚合理,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等。从三次产业的比例看,1998年约为2:5:3,与第三产业占最大比例的现代经济规律的要求相去甚远,从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在GDP中占有的份额看,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程度也是很低的,目前只有20%,而我们的邻国日本已经达到50%。发展信息化,对于改变我国的产业结构有巨大影响。一方面信息产业

浅谈两化融合的意义及应用

浅谈两化融合的意义及应用

浅谈两化融合的意义及应用
两化融合是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其核心就是以信息化支撑,实行可持续发展模式。

两化融合主要包括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衍生四个方面。

技术融合是指将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从而产生新的技术,推动技术创新。

比如将工业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相融合形成的工控技术。

产品融合是指将电子信息技术或产品渗透到原有产品中,从而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

比如普通机床加上数控系统后就形成了数控机床。

业务融合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研发、生产、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促进企业业务在创新和管理上的升级。

产业衍生是指通过两化融合催生出的其它新兴产业,比如工业信息服务业等。

就工业信息服务业而言,大致包括工业企业B2B电子商务、工业原材料或产成品大宗交易等。

随着这一产业的发展,一些工业企业B2B电子商务也应运而生。

如金赢网作为全球首家重工业B2B电子商务平台为工业企业提供了采购销为一体的交易平台,帮企业节省了采购、销售成本,增加了企业的收益,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

随着这些年信息化的发展,已经证明两化融合模式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相信工业企业在这一大环境下会顺利实现升级转型,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视角下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研究

新视角下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研究

新视角下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研究[摘要]在信息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趋势下,信息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顺应知识经济潮流、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发展的战略决策。

其有两层含义:一是信息产业自身的发展,二是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

文章主要从后者角度对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做以探究。

[关键词]信息化工业化发展战略推进信息化和国民经济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文章主要从经济学视角下的交易费用角度和信息化在工业化进程中的现实意义这两个方面对其必要性作以阐述。

一、从交易费用看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基于企业内部视角)经济的正常运行是需要成本的,决策失误、效率低下等费用造成的损失在经济学上即体现为信息的不完全、不对称以及外部性存在等。

信息技术在企业的运用则节约了交易费用和成本。

首先,降低企业市场信息搜寻成本。

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信息的专有性和垄断性,突破技术瓶颈带来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因而弱化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便于企业掌握商品和劳务的供应信息,进而针对客户的差异性需求进行个性化生产和营销策略。

这为企业降低信息搜寻成本,提升整体竞争力提供有力的推动。

其次,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微观经济学认为,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组织成本、管理成本会随之上升。

因为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间的交易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即虚拟空间的电子商务交易广泛存在,最大限度的消除交易的中介环节。

同时在销售领域拓展了商业交易的时间,方便快捷的交易和支付方式,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最后,降低企业的组织管理成本。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各部门紧密链接,减少企业内部协调环节,提升了企业的信息搜集、处理和传递能力,提高组织运行效率,降低企业管理组织的构建和运行成本。

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各种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各项决策更加民主,优化企业管理流程,减少“寻租”行为,降低管理成本。

信息技术在节约企业运行成本、推进工业化进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们应该看到伴随着信息技术而来的各项费用,这要求我们在信息化过程中避免盲目投资,使其真正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发挥作用。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信息化、工业化并行发展的意义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信息化、工业化并行发展的意义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信息化、工业化并行发展的意义信息化是在工业化基础上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在计算机和传媒等技术发展基础上,信息化对传统工业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

信息化是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

同时,信息化在工业化提供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之上,也为工业化的延续开辟了新的道路。

在工业化社会,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力有了大幅度上升,开始向大自然大量索取,尤其是机器大生产的发展为这种索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走向了掠夺式的索取,因此资源的大量消耗是不可避免的。

在信息化社会,许多以资源和劳动消耗为主要特征的生产过程将向智能化为特征的方向转变,生产和整个经济活动由依靠资源和劳动投入转变为只依靠知识、技术。

不仅高技术产业是高智能低物质消耗的产业,而且传统产业也发生质的改变。

不仅对现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是节约的、洁净的,而且高生产力和高科技不断发现和创造地球上本来没有的或己经绝迹的各类资源,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

因此在信息化社会,人类将依靠知识智能合理地、科学地、节约地、创造性地利用资源,使信息化成为一种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

工业化经济的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代替第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主体或主导为其特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地位不断上升丁并占据主导地位。

在工业化社会,社会成员组成中主体是劳动(工人)大众,而在信息化社会中,主体则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分子。

由于信息化发展和知识作用的提高,出现了产业结构软化,即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和物质资源的投入相对减少,脑力劳动和科学技术的投入相对增多。

工业化社会与信息社会在企业的管理方面同样存在差别。

前者重点是对产品生产、经营和有形资产的管理,即注重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后者重视对科研的开发、职工培训和无形资产的管理,即注重企业创造知识的能力。

现代社会中,信息化经济不可完全取代工业经济。

简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简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简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当今, 信息化主导着全球工业发展的大趋势, 而工业化尚未完成的中国也正面临着信息化浪潮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这就要求我们在日益变幻的局势当中正确的认识到二者的关系,以促进二者的共同促进和发展。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概念信息化是指的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基础上,和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的变革,通过提高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水平,在各个社会活动的功能和效率上大幅度提高,从而达到人类社会的新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的过程。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二、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1、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

从产业结构变迁看,工业是是农业主导经济向工业主导经济的演变过程,信息化则是工业化主导经济向包括服务业在内的信息主导经济的演变过程。

服务业比制造更依赖于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化是在工业化的基础的发展起来的。

作为信息化基础的工业化,其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为信息化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1)提供物质基础。

搞信息化需要大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信息技术装备,实施重大的应用信息工程等等都不能离开来自于工业的钢铁、机械、建筑电力等的支撑座后盾。

(2)扩大市场容量。

信息化是以技术信息化广泛应用为主导、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信息产业成长壮大为支撑的。

同时信息化是为其他产业服务的产业。

工业化为信息产业营造了服务对象。

(3)集聚建设资金。

进行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高信息基础设施要投资,建设信息项目要投资,办信息产业和企业也要资金。

工业化的发展为信息化积累了资金,传统产业给新兴的信息产业以资金支持,特别是通过工业化形成的资本市场及其金融创新,替信息化所需资金开拓了多种融资渠道。

(4)输送专业人才。

信息化以人才为依托。

信息化所需的人才,既有与工业化需求共需之处,如一定的知识水平,又有与工业化的需求的不同之处,如更富灵活性和创造性。

山西煤业企业“两化融合”专题解说词

山西煤业企业“两化融合”专题解说词

山西煤业企业“两化融合”专题解说词一、“两化融合”的意义及建设目的“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 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煤矿行业的“两化融合”,是以数据整合为核心、以自动化监控为基础、以信息化管理为本质、以可视化为辅助表现形式的综合自动化、综合信息化平台、决策分析平台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最终实现矿井的科学、高效管理。

煤炭行业“两化融合”的基础,是建设完善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和管理系统,将煤矿生产过程所涉及的采、掘、运、供电、给排水、洗选、通风、环境安全、抽采、防突、灾害管理、设备管理等各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并将信息数据整合,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二、伏岩煤业企业概况1、矿井概述我公司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西北约18km处的芹池镇阳陵村西,隶属山西阳城阳泰集团。

井田面积为4.3751km2,批准开采煤层为3#、15#。

现开采煤层为3#煤层。

矿井生产能力为900kt/a,矿井服务年限为18.7年,其中3号煤层服务年限为12.8年,15号煤层可延长服务年限为5.9年。

井田内3号煤层矿井可采储量为16092.92kt,15号煤层可采储量为7446.05kt,矿井总可采储量为23538.97kt。

2、井田开采现状井田开拓方式采用斜井开拓,矿井现布置有主斜井、副斜井、进风立井、回风立井等“三进一回”四个井筒,布置有3000皮带下山、3000轨道下山、3000回风下风等三个开拓大巷,矿井在一采区布置了一个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3102回采工作面,现正在布置一个分层开采的回采工作面3103回采工作面。

2012年5月4日,公司完成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竣工验收;2012年8月19日,省、市、县煤炭工业局批准由建设矿井转为生产矿井,并正式转产。

3、转型发展成果发展是时代的强音。

公司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紧紧抓住全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的契机,积极探索多元发展新途径:与有关方面合作开办了煤炭技术学校;与阳城飞龙公司合资开发瓦斯发电项目。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工业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推进的,长期存在过分追求速度和数量、忽视效率和质量的问题,走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道路,并由此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生产率低下、规模结构不合理等。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则会促使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一方面,将会使生产要素综合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加速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并通过信息技术向工业领域扩散和渗透,从而加速工业化进程,促进技术结构的优化,达到质量和速度的统一;另一方面,将使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和生产组织形式以及劳动手段、劳动对象都发生重大变革;再一方面,为了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某些不适应因素和环节也将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变革。

因此,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有助于推动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先导是政府信息化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以及对政府需要的和拥有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决策质量、调控能力,从而改进政府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向企业提供高质、高效的管理和服务。

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过程中,政府信息化处在关键和核心的位置,发挥着先导作用。

这是因为政府在制定政策、规划、标准和资金投入、引导企业和社会信息化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第一,是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化网络框架体系,为转变行政管理方式提供物质基础;第二,是要按照政府信息化的要求,对现行政府管理职能、组织结构及行政流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开发基础业务数据库,为转变行政管理方式提供前提条件;第三,是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加大力度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和制定财政、金融、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的扶持政策,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第四,是要构建指导政策、技术标准、法律规范三位一体的政策法律体系,为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创造制度环境;第五,是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为转变行政管理方式提供人才保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意义
【摘要】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工业化水平的高低仍然是一国实力强弱的重要参照标准,大力发展工业是必然的选择,若想要加快工业化的进程则需结合当前国家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好时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稳步前进,充分体现出其现实意义及深远意义。

【关键词】信息化工业化意义
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腾飞的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可谓是激烈无比。

过去,工业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而今,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发达,是否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已演变成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是否稳健、是否成熟。

十七大以后,各行各业都制定了各自的工业发展目标,很多重大项目也即将启动,我们如何积极主动应对发展带来的挑战?从国际经济环境的形势来看,我国周边一些邻国在语言、数学、信息化等方面都具备较大的优势,然而我国区域优势不存在,资源优势也没有,如何消除工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就目前我国而言,唯有结合当前世界发展的大格局、大趋势,明确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目标,利用信息化来弥补这些不足。

信息化其实就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采用现代技术武装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各领域,从而极大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我们必须真正掌握信息化的内涵,因为只有完全理解了信息化是手段和该手段里面的内容,才能把科技工作融入到工业化整体当中去,同时也才能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表述,去发挥最高的效能。

同时,我们需要充分重视并支持信息化的发展,现在,从全球范围来看,国家之间经济发达与不发达的旧差别,正在被信息化的先进与落后所逐步取代。

在信息化方面如果具有一定基础和潜力的少数发展中国家就有可能脱颖而出,率先进入现代化的行列。

所以,只有大力推进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再以信息化促进现代化,我国经济才能得到全面、健康、有序的发展。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到底指的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呢?第一,大力推广并应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产品以及企业的生产过程和运营过程,促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升传统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实现产业信息化,以此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二,信息产业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同时工业化和信息化也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因此,必须积极投入到信息化的具体应用中,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突出发展软件及信息
服务业,促进信息产业化。

同时,要抓住产业结构梯度转移的机遇,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信息产品制造业。

最终把信息产业建成重要的支柱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第三,完善并充分利用信息基础设施,促进建设和应用的协调发展。

最后,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市场效率和经济国际化程度,为加快工业化进程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四,我们必须把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关键点。

无论国际市场如何变化,我国工业和信息化的改造与升级无疑将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关键是要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确定和遵循科学的发展思路,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予以全力推进,通过信息化来引导工业化,以此带动我国经济全面快速的发展。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所包含的内在涵义深刻体现出了它的现实意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助于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而且还将是我国在最新的国际竞争中能抢占主动地位的关键所在。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战略举措。

工业化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我国在解放后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化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相对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发达国家早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而我国的工业化还远未实现。

在二十一世纪刚到来之际,我国就已经站在历史的高度和时代的前沿,以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深入分析当前发生深刻变化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积极研究和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新格局、大趋势。

我国早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就已经明确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而后,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做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强调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这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战略举措。

其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让信息技术成为工业竞争力的基本支撑的要求。

只有发挥信息技术的渗透力和关联带动作用,才能更好地提高工业的竞争力;在继续进行工业化的过程中,信息化为我们争取技术和工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极好绝佳的机遇,同时也为工业结构的融合与转变创造了更多追赶的机会。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再去重走传统工业发展的老路,发展中国家可以在新的起跑线上,通过加快科学技术的步伐,大量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具有现代意义的信息工业化。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而城市化也正在推进中,现在又面临着实现信息化的历史任务。

因此,推进信息化必须与推进工业化和改造传统工业结合起来,相互补充、互为动力、共同发展。

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路子不实际,也行不通,现实情况不容许我们走传统的老一套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当前形势,找出一条科学、正确的路线才是万全之策,所以只有以工业化培育和推动信息化,又以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工业化,方为正确发展之道。

再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辅助器。

实现工业化依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项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
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均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的工业化路子。

这是最科学的发展路线,同时也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指导各项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对加快我国的工业化发展速度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是热点,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都与工业化和信息化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要将大多数农民带入城镇,就必须解决几十年来乡镇企业的低水平发展和资源消耗问题,这就急需探索出一条与之发展相适应的工业化道路,也就是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道路,这又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又一现实意义的体现。

综上所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仅能推进我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而且能为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但我们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要防止低水平的竞争,即要注意信息化的诞生与发展对工业化的巨大影响,又不要盲目认为信息化就是发展目标,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信息化只是手段,工业化只是方向,两者都不是目的。

工业化是基础,信息化是支撑,我们不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应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为工业化提供支持,缩短工业化的进程,提高经济效益,使综合竞争实力更强,最终目的是要使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改善,整体进入小康生活。

参考文献:
[1]钱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EB/OL].
[2]王勇.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之路[J].重庆改革,200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