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所有知识点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一、数与代数1、有理数有理数包括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有理数的运算有加、减、乘、除、乘方。

运算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2、实数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如π、√2 等。

实数的运算与有理数类似,但要注意无理数的运算。

平方根和立方根也是实数的重要概念,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 的平方根是 0;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 的立方根是 0。

3、代数式代数式包括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分式和二次根式。

整式的运算有加、减、乘、除,其中乘法包括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分式要注意分母不能为 0,分式的运算包括约分、通分和加减乘除。

二次根式要注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二次根式的运算包括化简、加减和乘除。

4、方程与不等式方程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 1 来求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有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

不等式的性质包括对称性、传递性、加法和乘法法则。

解不等式的步骤与解方程类似,但要注意不等式两边乘以或除以负数时,不等号方向要改变。

5、函数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包括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y = kx + b(k、b 为常数,k ≠ 0),其图像是一条直线。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y = k/x(k 为常数,k ≠ 0),其图像是双曲线。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y = ax²+ bx + c(a、b、c 为常数,a ≠ 0),其图像是抛物线。

函数的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要学会根据函数的表达式和图像来分析这些性质。

二、图形与几何1、线与角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延伸。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一、整数和有理数1. 整数的概念和性质整数是由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组成的数集。

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满足封闭性、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性质。

2. 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满足封闭性、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性质。

3. 整数和有理数的比较根据大小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对于整数,可以直接比较大小;对于分数,可以通过通分,比较分子大小。

二、代数式和方程式1. 代数式的概念和性质代数式由数、变量和运算符号组成的表达式,可以通过运算得到结果。

代数式中的变量可以取不同的值,代表不同的数。

2. 方程式的概念和解法方程式是一个等号连接的代数式,表示两个代数式相等。

解方程式就是找出使得方程式成立的变量的取值。

3.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式是形如ax + b = 0的方程式,可以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缩放系数等步骤求解。

三、几何中的基本概念1. 点、线、面的概念点是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面是由无数个线组成的。

2. 角的概念和性质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起点组成的图形。

角的大小可以用度数或弧度来表示。

3. 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根据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的关系,可以将三角形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四、平面图形的性质和计算1. 矩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性质矩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但不一定平行。

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3. 圆的概念和性质圆由一个固定点到平面上所有与该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构成。

圆的直径是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最长距离,圆的周长和面积可以计算。

五、数列和函数1. 数列的概念和性质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

数列可以通过通项公式计算任意项的值。

2.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概念和性质等差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值是一个常数;等比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一、数与代数1. 有理数- 整数与分数- 正数、负数、零-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绝对值- 有理数的比较2. 整数- 素数与合数- 奇数与偶数- 整数的因数与倍数- 质因数分解3. 代数表达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 合并同类项- 代数式的简化4.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建立与解法- 解方程的应用题5. 二元一次方程组- 代入法与消元法- 方程组的解的几何意义6.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不等式的建立与解集- 不等式的性质-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7. 函数- 函数的概念-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 函数的应用二、几何1. 平面图形- 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角的分类与性质- 三角形的分类与性质- 四边形的分类与性质- 圆的基本性质与圆周角2. 几何图形的计算- 面积与体积的计算公式-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 勾股定理及其应用3. 变换几何- 平移、旋转、对称- 坐标系与图形的变换三、统计与概率1. 统计-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频数与频率- 统计图表的绘制与解读2. 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率- 概率的计算- 用树状图解决简单概率问题四、综合应用题1. 数列的基本概念与简单计算2. 函数与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统计与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请注意,以上内容为初中数学知识点的概览,具体的教学和学习应结合教材和实际课程标准进行。

每个知识点都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深化理解。

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的重点和难度,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初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完美打印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完美打印版)

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有理数1.有理数2.数轴3.相反数4.绝对值5.有理数比大小6.互为倒数7. 有理数加法法则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9.有理数减法法则10 有理数乘法法则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2.有理数除法法则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4.乘方的定义15.科学记数法16.近似数的精确位17.有效数字18.混合运算法则第二章整式的加减1.单项式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3.多项式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4.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1)读题分析法:…………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2)画图分析法: …………多用于“行程问题”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1)行程问题:距离=速度·时间;(2)工程问题:工作量=工效·工时;(3)比率问题:部分=全体·比率;(4)顺逆流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5)商品价格问题:售价=定价·折·,利润=售价-成本,;(6)周长、面积、体积问题:C圆=2πR,S圆=πR2,C长方形=2(a+b),S长方形=ab,C 正方形=4a,S正方形=a2,S环形=π(R2-r2),V长方体=abc ,V正方体=a3,V圆柱=πR2h ,V圆锥=πR2h.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邻补角2.对顶角3.垂线4.平行线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6.命题7.平移8.对应点9.定理与性质10垂线的性质:11.平行公理12.平行线的性质:13.平行线的判定: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1.有序数对2.平面直角坐标系3.横轴、纵轴、原点4.坐标5.象限第七章三角形1.三角形2.三边关系3.高4.中线5.角平分线6.三角形的稳定性6.多边形7.多边形的内角8.多边形的外角9.多边形的对角线10.正多边形11.平面镶嵌12.公式与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1)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n-3)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词(n-2)个三角形。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一、数的概念与运算1.自然数:正整数,包括0和正数。

2.整数:正整数、负整数和0的集合。

3.分数:约分、通分、四则运算、化为整数、化为带分数。

4.小数:百分制数、百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换、小数的运算、小数的应用、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5.整式与分式:字母的代数运算,整式的加减乘除,约分、倒数、整式的应用。

6.乘方与开方:幂的概念与运算,方根的概念与运算。

7.实数: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关系,实数集的完备性,视数的大小比较。

二、代数1.代数式与多项式:常数、变量、系数、次数、多项式的加减乘除。

2.等式与不等式:等式的性质,方程与解,不等式的性质与解集。

3.图示法与坐标方程:带有几何意义的代数式,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线、曲线、正比例关系及代数图象。

4.一次函数与方程: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图象,函数的增减性、奇偶性,线性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

5.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化简,含有二次根式的一元二次方程。

三、几何1.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它们的性质与判定,运用平面几何知识解决问题。

2.空间图形: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锥、球、圆柱、圆锥、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

3.相似与全等:相似的概念与性质,全等的概念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4.角与三角形:角的概念与性质,角的度量、角的平分线、角的比较大小,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5.圆与圆的运动:圆的性质与计算,正多边形与圆的内接外接,圆的切线与切圆,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四、函数与方程1.线性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多元一次方程组。

2.二次函数与方程: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二次方程的解法,解的判别式,根的性质。

3.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4.平面向量:向量与点、向量的运算,向量的模、单位向量,向量的线性运算。

初中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整理(最全)

初中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整理(最全)

初中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整理(最全)知识点分类
1. 整数
1.1 整数的概念
1.2 整数的进位与退位
1.3 整数的加减法
1.4 整数的乘法
1.5 整数的除法
2.分数
2.1 几个基本概念
2.2 分数的基本性质2.3 分数的加减法
2.4 分数的乘法
2.5 分数的除法
3. 小数
3.1 小数的概念
3.2 小数与分数的转化3.3 小数的加减法
3.4 小数的乘法
3.5 小数的除法
4.代数
4.1 代数式的概念和性质4.2 代数式的加减法
4.3 代数式的乘法
4.4 公式和方程
4.5 解一元一次方程
5. 轴对称与余弦定理5.1 轴对称的基本概念5.2 轴对称的性质
5.3 用轴对称解题
5.4 余弦定理的概念和性质
5.5 用余弦定理解题
6.勾股定理与三角函数
6.1 勾股定理的概念和性质
6.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应用勾股定理6.3 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6.4 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6.5 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点重点
- 整数的进位与退位
- 分数的加减法
- 代数式的乘法
- 解一元一次方程
- 用轴对称解题
- 用余弦定理解题
- 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点易错点
- 乘方与加减混淆
- 分数的错位相乘
- 代数式乘法计算错误
- 方程解错
- 三角函数概念混淆
- 勾股定理和余弦定理运用错误
- 计算精度不足
以上是初中数学的总复习知识点整理,祝您考试顺利!。

初中数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1. 数字与代数- 自然数:1,2,3,...- 整数:包括自然数及其负数和0- 有理数: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 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代数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代数式:可以含有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的式子2. 几何与图形- 点、线、面:几何学的基本概念- 直线和线段:由无数个点连成的图形- 角度: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端点而形成的图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的图形- 四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的图形- 圆和圆周:由一条曲线上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3. 数据和统计- 数据收集:通过调查、观察或实验来获得数据- 数据处理:整理、分类和统计数据的过程- 平均数:一组数值的中间值- 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4. 函数与方程- 函数:将一个或多个输入值关联到一个输出值的规则- 线性函数:图像为一条直线的函数- 一次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 - 二次函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 - 不等式:包含不等关系的方程式5. 测量与几何变换- 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 几何变换:平移、旋转、翻转和对称6. 概率与统计- 抽样调查:通过从整体中选取一部分作为样本来进行调查- 频率分布表:将数据按一定规则整理并统计出现频率- 相对频率:某一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总次数之比- 抽样误差:由于样本选择不足而引起的统计结果误差以上是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注意:每个知识点只是简短介绍,具体内容还需进一步研究和理解。

)。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初中数学是初中阶段的数学学科,它包括了多个知识点。

以下是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一、整数与有理数1.整数的概念与性质2.整数的比较与大小3.整数的加减法运算4.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5.有理数的概念与性质6.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7.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二、代数式与方程1.代数式的概念与值2.代数式的加减法运算3.代数式的乘法运算4.代数式的除法运算5.方程的概念与解6.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应用7.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与应用三、几何图形与运算1.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2.点、线、面的特点与性质3.几何图形的分类4.角的概念与性质5.直线与平面的关系6.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7.三角形的面积与周长8.四边形的概念与性质9.四边形的面积与周长10.圆的概念与性质11.圆的面积与周长12.三维几何图形的概念与性质四、比例与数列1.比例的概念与性质2.比例的基本运算3.比例应用题4.倍数与倍数的特点与性质5.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关系6.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7.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公式与运算五、统计与概率1.统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2.调查与统计的过程与应用3.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4.数据的图形表示与分析5.概率的概念与性质6.概率的计算与问题求解六、函数与图像1.函数的概念与性质2.函数的表示与性质3.特殊函数的性质与图像4.函数的幂和根的运算和性质七、数与量的计算1.近似数与有效数字2.数与量的比较与换算3.数与量的四则运算4.百分数与比例的计算以上是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有更详细的内容和相关的应用题。

希望对你学习初中数学有所帮助。

(精华)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完整版)15篇

(精华)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完整版)15篇

(精华)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完整版)15篇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完整版)1一、线段的比※1、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AB:CD=m:n,或写成.※2、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3、注意点:①a:b=k,说明a是b的k倍;②由于线段a、b的长度都是正数,所以k是正数;③比与所选线段的长度单位无关,求出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要一致;④除了a=b之外,a:b≠b:a,与互为倒数;⑤比例的基本性质:若,则ad=bc;若ad=bc,则二、黄金分割※1、如图1,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如果,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2、黄金分割点是最优美、最令人赏心悦目的点.四、相似多边形¤1、一般地,形状相同的图形称为相似图形.※2、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五、相似三角形※1、在相似多边形中,最为简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2.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3、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的特例,这时相似比等于1.注意:证两个相似三角形,与证两个全等三角形一样,应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4、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5、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6、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六、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一般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基本定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且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①两角对应相等;②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③三边对应成比例.①一个锐角对应相等;②两条边对应成比例:a.两直角边对应成比例;b.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成比例.※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3、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八、相似的多边形的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周长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九、图形的放大与缩小※1.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2.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3.位似变换:①变换后的图形,不仅与原图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并且对应点到这一交点的距离成比例.像这种特殊的相似变换叫做位似变换.这个交点叫做位似中心.②一个图形经过位似变换后得到另一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就叫做位似形.③利用位似的方法,可以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提高数学思维的方法转化思维转化思维,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思维。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知识 一、数与代数A、数与式:1、有理数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数轴: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有理数的运算: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得0。

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0不能作除数。

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平方根: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立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实数: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

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3、代数式 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合并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在合并同类项时,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4、整式与分式 整式:①数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②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③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整式运算: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幂的运算:AM+AN=A(M+N) (AM)N=AMN (A/B)N=AN/BN 整式的乘法:①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他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②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全部知识内容)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全部知识内容)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全部知识内容)第一章实数★重点★实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实数的运算☆内容提要☆一、重要概念1.数的分类及概念数系表:说明:“分类”的原则:1)相称(不重、不漏)2)有标准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

(表为:x≥0)常见的非负数有: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担数均为0。

3.倒数:①定义及表示法②性质:A.a≠1/a(a≠±1);B.1/a中,a≠0;C.0<a<1时1/a>1;a>1时,1/a<1;D.积为1。

4.相反数:①定义及表示法②性质:A.a≠0时,a≠-a;B.a与-a在数轴上的位置;C.和为0,商为-1。

5.数轴:①定义(“三要素”)②作用:A.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自然数)定义及表示:奇数:2n-1偶数:2n(n为自然数)7.绝对值:①定义(两种):代数定义:几何定义:数a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a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②│a│≥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③数a的绝对值只有一个;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二、实数的运算1.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2.运算定律(五个—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3.运算顺序:A.高级运算到低级运算;B.(同级运算)从“左”到“右”(如5÷ ×5);C.(有括号时)由“小”到“中”到“大”。

三、应用举例(略)附:典型例题1.已知:a、b、x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求证:│x-a│+│x-b│=b-a.2.已知:a-b=-2且ab<0,(a≠0,b≠0),判断a、b的符号。

第二章代数式★重点★代数式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代数式的运算☆内容提要☆一、重要概念分类:1.代数式与有理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初中数学知识点(整理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整理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1、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况△=b2-4ac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同的实数根;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②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他的对角线。

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相等。

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菱形: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领心的四条边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③判定条件:定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

矩形与正方形:①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④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⑤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多边形:①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度②多边心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在每个顶点处取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他们的和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都等于360度)平均数:对于N个数X1,X2…X N,我们把(X1+X2+…+X N)/N叫做这个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记为X加权平均数:一组数据里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加一个权,这就是加权平均数。

二、基本定理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3、(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 ,那么a:b=c:d84、(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初中数学全套必背知识点汇总

初中数学全套必背知识点汇总

初中数学全套必背知识点汇总1. 数的性质- 自然数是从1开始的连续数字序列,用N表示。

- 整数是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的数字集合,用Z表示。

- 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用Q表示。

- 实数是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数集,用R表示。

- 正数是大于0的实数,用R+表示。

- 负数是小于0的实数,用R-表示。

2. 数的运算2.1. 加法和减法- 加法:对于任意两个数a和b,它们的和记作a + b。

- 减法:对于任意两个数a和b,它们的差记作a - b。

2.2. 乘法和除法- 乘法:对于任意两个数a和b,它们的积记作a × b。

- 除法:对于任意两个数a和b(b ≠ 0),它们的商记作a ÷b。

2.3. 指数运算- 指数运算:对于任意一个实数a和正整数n,a的n次方记作a^n。

2.4. 根式运算- 开方运算:对于任意一个非负实数a和正整数n,a的n次方根记作√n√a。

2.5. 除法的性质- 除法的性质:对于任意非零实数a、b和c,有a ÷ b = c当且仅当a = b × c。

3. 平面几何3.1. 基本概念- 点:没有大小和形状的数学对象。

- 直线:由无限多个点构成的连续集合。

- 射线:起点是一个点,方向是一条直线上的一侧。

- 线段:由两个端点和连接它们的点构成的有限部分。

3.2. 角的概念- 角: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

- 顶点:角的共享端点。

- 角的大小:用度数或弧度表示。

- 角的种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等。

3.3. 直线与角的关系- 互相垂直:两条直线相交且相邻的两个角为直角。

- 互相平行:两条直线间不存在交点,且与第三条直线分别平行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4. 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

- 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 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

3.5. 四边形的性质- 四边形:由四条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

初中数学必须掌握的150个知识点大全

初中数学必须掌握的150个知识点大全

初中数学必须掌握的150个知识点大全一、代数与函数1.整数与有理数的概念及性质2.同位角与同旁内角3.图形的对称性及性质4.代数式的域5.多项式的含义和基本性质6.多项式的加法与减法7.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8.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9.一元二次方程的含义及一些特殊情况10.平方根与1比开方11.二次函数的含义及性质12.二次函数与解析式13.判断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真假及其应用14.线性规律与线性关系15.平方根与平方数16.等差数列的概念及性质17.等差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18.平方数与平方根的关系19.不等式在解集中的应用20.余数与循环节21.真分数与带分数的相互转化22.百分数与百分数、小数与小数、百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2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及表示法24.一次函数的性质及解方程25.一次函数与线性函数26.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27.按比例增长与按表布置28.负指数、分式指数29.指数的运算法则30.指数运算与对数运算的相互关系二、几何与空间31.图形的基本概念及性质32.图形的分类及特征33.平面直角坐标系34.点与直线的性质及关系35.平行线与垂直线的判定及运用36.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37.三角形的分类及特征38.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外角和定理39.三角形的中线定理40.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4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理42.判断直角三角形条件及性质43.判断等腰三角形的条件及性质44.判断等边三角形和等角三角形的条件及性质4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46.相似三角形的应用47.应用勾股定理求解问题48.内切圆与外接圆49.二维坐标系中的图形的运动50.空间中图形的投影及旋转等三、数据分析与概率51.直方图的概念及绘制52.频数、频率和频率密度的计算53.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54.极差与中位数的概念及计算55.四分位数与百分位数的概念及计算56.用平均数确定总和与频数57.双变量数据的统计分析58.概率的定义及基本性质59.试验、样本空间及基本事件60.事件的概念及代数运算61.事件的发生与不发生的方式计数62.互斥事件的概念及计算63.事件的和与积64.独立事件的概念及计算65.条件概率的概念及计算66.随机现象的模拟及应用67.单项式、多项式及其运算68.分式的概念及运算69.分式的乘除运算70.分式方程的解与应用四、数学思想方法与解题策略71.计数原理及其应用72.排列与组合73.函数的概念及应用74.函数的图象与性质75.应用函数解决问题76.过程与方法(如:逆向思维、递归思想、等比思想等)77.推理与证明(如:归纳法、递推法等)78.近似与估算(如:舍去法、增减法等)79.探究与发现(如:图形的勾股定理、数列的通项公式等)。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一、数与代数1、有理数有理数包括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有理数的运算有加、减、乘、除、乘方。

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0。

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 0 相乘都得 0。

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为 0 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0 除以任何一个不为 0 的数都得 0。

乘方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2、实数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如π、√2 等。

平方根: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 a,那么这个数叫做 a 的平方根。

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 的平方根是 0;负数没有平方根。

算术平方根:正数 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 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 a,那么这个数叫做 a 的立方根。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 的立方根是 0。

3、代数式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单项式是数或字母的积,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多项式是几个单项式的和。

整式的运算:整式的加减实质是合并同类项;整式的乘法包括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整式的除法包括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分式:形如 A/B(A、B 是整式,且 B 中含有字母,B≠0)的式子叫做分式。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分式的运算:分式的加减包括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和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分式的乘法法则是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分式的除法法则是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一、基本概念与技巧1.数的种类和数的读法2.数的比较与大小关系3.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4.数的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5.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6.百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换7.整数、分数、小数的大小比较8.数列的概念及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特点9.平均数的概念及求解方法10.点与线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二、代数式与方程式1.多项式的定义和运算2.同类项的合并与拆分3.算式的性质与运算规则4.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基本解法5.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6.简单不等式的解法7.方程组的概念及解法8.含绝对值的方程与不等式三、几何与图形1.点、线、面、体的基本概念2.平行线、垂直线、相交线的判定方法3.角和角的种类4.平面内的直角、锐角和钝角5.全等图形与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6.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7.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8.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9.圆的性质、圆周、圆周率的计算10.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的形状与特点四、函数与图像1.函数的概念、定义和性质2.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3.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特点4.平移、缩放、翻转的图像变化规律5.函数关系的表示方法(表格、图形、公式)6.函数的增减性与极值点的判定7.函数方程的解法及函数的应用问题解答五、立体几何体的计算1.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计算2.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的体积计算3.圆柱、圆锥、圆台的表面积计算4.球体的体积与表面积计算六、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运用1.数据的收集方式与调查方法2.数据的整理与统计3.频数表、频率表、统计图的制作4.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与比较5.数据的分析与解释七、概率与统计1.简单事件与复合事件的概念2.概率的计算公式3.概率的基本性质与计算方法4.事件的互斥与对立关系5.抽样调查与样本容量的确定6.几何概率与随机事件的应用八、实际问题与应用1.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2.速度、距离、时间等实际问题的计算3.利息、打折、利润等实际问题的计算4.几何问题的实际应用5.数据处理与统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1. 数的分类与整数运算1.1 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的概念1.2 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规则1.3 整数的绝对值与相反数1.4 分数的概念与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规则2. 代数式与方程2.1 代数式的概念与代数式的加法、减法、乘法运算法则2.2 方程的概念与方程的解的概念2.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4 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3. 几何图形与尺规作图3.1 基本图形的性质:点、线、线段、射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线、垂直线3.2 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3.3 图形的相似性质与比例3.4 圆的性质与圆的应用3.5 常见几何图形的面积与周长计算4. 比例与百分数4.1 比例的概念与分离项、交叉项的性质 4.2 比例的性质与比例的应用问题4.3 百分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4.4 百分数的运用与应用问题5. 数据的收集与统计5.1 调查与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5.2 数据的整理与图表的绘制5.3 数据的分析与归纳5.4 常见统计指标的计算与应用6. 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6.1 平行线与平行线性质的判定6.2 角与角平分线的性质6.3 平面内角与外角关系的性质6.4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证明与应用6.5 空间几何体的性质与计算7.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7.1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概念与表示方法7.2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7.3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与取值范围7.4 函数的解析式与函数关系式的互化7.5 函数的应用问题8. 数据的分析与概率8.1 数据的频数分布表、频数直方图与频率多边形的绘制 8.2 数据的均值、中位数、众数的计算与应用8.3 简单概率的计算与应用8.4 事件的排列与组合计算9. 数列与函数9.1 数列的概念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9.2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计算与应用9.3 函数的概念与函数的运算9.4 函数的复合函数的概念与计算9.5 数列与函数的关系与应用10. 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10.1 平面向量的概念与运算法则10.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与线性相关性的判定10.3 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的夹角10.4 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与距离计算10.5 平面向量的应用问题通过对初中数学各个知识点的全面介绍与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系统地了解综合初中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丰富数学思维,为进一步学习高中数学打下坚实基础。

(完整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完整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完整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完整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一、数的性质与运算1. 自然数与整数自然数是大于等于0的整数,而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

2. 有理数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3. 实数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可以用数轴表示。

4. 数的分类与运算规律数可以分为正数、负数和零,对于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都有相应的运算法则和运算规律。

二、代数表达式与简单方程1. 代数表达式代数表达式是用数、字母和运算符号表示的数学式子。

2. 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同类项具有相同的字母部分和相同的指数,可以合并同类项简化代数表达式。

3. 方程与解方程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方程就是求出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三、平面图形与坐标系1. 点、直线、线段与射线点是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直线是由无穷多个点连在一起的路径,线段是在两个点之间的部分,射线是一个起点固定的直线段。

2. 角与三角形角是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公共起点形成的,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相交形成的,有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等。

3. 坐标系与坐标坐标系由横纵两条相互垂直的线段组成,坐标是表示一个点在坐标系中位置的数对。

四、比例与相似1. 比例和比例的性质比例是两个等式之间的比较关系,其中有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比例具有相等的比值。

2. 类比与相似类比是指两个或多个比例关系相同的比,相似是指形状相似,但尺寸不同的图形。

3. 相似三角形与比例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有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定理可以解决各种相关问题。

五、数与代数1. 分式与整式分式是由分子和分母构成的,整式则不包含分式。

2. 一元二次方程与解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最高次项的次数为2的一元方程,可以使用求根公式求解。

六、函数与图象1. 函数的概念与函数的图象函数是一个将定义域中的每个元素映射到值域中唯一元素的关系,函数的图象可以表示函数各点的对应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知识点1.数轴的组成2.数字和点的区别3.数轴上数子的特征(在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数轴上点A和点B两点之间的距离5.事物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实数的分类)6.有理数,无理数的概念,7.简单的分类方法8.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9.相反数的性质和意义10.绝对值的性质和意义11.体会数学变化的奥妙:增和减12.体会数学简单的奥妙:繁写和简写13.记住数学的第一个公式:a-b=a+(-)b,并体会数学公式的奥妙14.体会数学的严谨15.九九乘法表16.二位数的乘法计算巧解17.二十九以内的平方数18.归纳和演绎的意义19.等式的三个性质20.顺势思维的锻炼21.推导证明的依据22.除法和分数的关系23.分数的意义24.小数,百分数和和分数之间的互相转化25.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26.质数和合数27.因数,倍数,约数,质因数28.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9.通分和约分30.倒数的运算31.乘方的性质和运算32.科学计数法33.有效数字34.根式概念35.根式的性质36.乘方和根式互为逆运算37.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38.升幂排列和降幂排列39.在有负号的情况下,去括号后对里面数的变号40.一元一次方程的来历4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42.对四则混合运算的熟练运用43.n元m次方程中元和次的意义44.代入法45.消元法46.直角坐标系的起源47.直角坐标系的内坐标点的分布48.直角坐标系内坐标点的意义49.x=0 和 y=0的意义50.等式和不等式的区别51.等式和不等式的联系52.不等式的三个性质53.不等式组的解集54.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和本质55.幂的乘方和本质56.积的乘方和本质57.平方差公式的来源和运用58.完全平方和公式的来源和运用59.完全平方差公式的来源和运用60.替代法的运用61.函数的意义62.函数的表示方法63.一次函数的来历64.一次函数的解析式65.k 和b 在不同取值下一次函数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不同图像66.增函数和减函数的意义67.一次函数的特殊情况68.因式分解和分解因式的意义和简单区别69.提公因式法70.公式法71.十字相乘法72.分式的加减乘除76.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表达式2ax +bx+c=0a (≠0)77.在a ,b ,c 取不同的值时,2ax +bx+c=0a (≠0)的解的情况78. 类似2x =p 或者2mx+n =p ()(p ≥0)的方程的解法 79.2ax +bx+c=0a (≠0)到完全平方和差的转化80. 配方法的变形:2ax +bx+c=0a (≠0)到完全平方公式的配平81. 2ax +bx+c=0a (≠0)的根和根的数量82.韦达定理: 12-12b c x x x x a a+==,的运用83.用万能求根公式x=2b a -?解一元二次方程84.用因式分解发解一元二次方程85.全面调查,叫做抽样调查,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含义86.简单随机抽样的优劣87.分层抽样调查的优劣88.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的表达优劣89.频率直方分布图的好处90.频率直方分布图的画法91.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意义92. 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 93.方差和标准差的意义94.频率和概率的区别和联系95.点线面的区别和联系96.公共点,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97.角的来源98.几个特殊角99.直角,平角和周角100.余角和补角101.角度分的运算102.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和N 进制102. 两条直线相交衍生的公共边,对顶角,邻补角和等角103. 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垂线段最短。

104. 两条平行直线的三性质。

105. 两条平行直线的推论性质1: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的直线平行。

106. 两条平行直线的推论性质2: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107. 两条直线平行的三个判定定理。

108. 命题的概念109. 命题的改写110. 定理和公理的区别111.三角形的来源112.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证明113.等量代换的掌握114.垂线,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115.按照角度分类,三角形的种类116.按角度分类的三种三角形的性质117.大角对大边的证明和简单运用118.按照边的分类,三角形的种类和性质119.三角形外角和内角的关系120.四边形的内角和121.五边形的内角和122.凹多边形和凸多边形的概念123.正N 边形的概念124.N 边形的内角和125.N 边形的外角和126.三角形的边长定理: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和都大于第三边。

127.全等的概念128.全等的四种判定方法:SSS ,SAS ,ASA ,AAS ,HL 。

129.角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130.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13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132.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一定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13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134.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所对应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135.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136.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137.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38.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39.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这个角做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4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41.正弦的概念和特殊正弦值142.余弦的概念和特殊余弦值143.正切的概念和特殊正切值144.勾股定理的概念145.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146.平行四边形的四条性质147.平行四边形的四个判定定理148.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149.梯形的概念和种类150.等腰梯形的两个性质151.等腰梯形的判定152.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153.矩形的对角线相等15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155.矩形的判定方法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156.矩形的判定方法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157.矩形的判定方法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158.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关系,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关系159.菱形的性质1:四条边都相等160.菱形的性质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都平分一组对角161.菱形的性质3: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的乘积的一半162.菱形的判定定理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163.菱形的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164.菱形的判定定理3: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165.正方形的性质。

166.正方形的判定定理1: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167.正方形的判定定理2: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168.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概念169.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相等。

170.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着两个三角形相似(sss)17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sas)17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aa)173.HL174.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证明)175.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证明)176.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证明)177.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178.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179.位似的概念以及位似和相似180.垂直平分线的画法181.轴对称,轴对称图形182.旋转中心,旋转角,中心对称,和对称点和中心对称图形概念183.圆的定义184.圆心,半径,直径,弧长,面积和周长的概念185.弦,优弧,劣弧,圆心角,圆周角和等圆的概念186.垂径定理187.垂径定理的逆定理188.圆周角定理189.圆周角逆定理190. 90°的圆周角叫所对的弦是直径191.弧,弦,圆心角相等定理192. 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193.圆的外接多边形194.正多边形的外接圆,圆心,半径,中心角,边心距195.三角形的外心概念和性质196.三角形的内心概念和性质197.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198.切线的判定定理逆定理199.切线长定理200.圆和圆的五种关系201.圆心角对应的弧长202.扇形面积203.简单的圆锥,棱锥,棱柱,圆柱,圆台,球204.投影的概念205.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206.正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