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痈病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方案-肠痈
肠痈(阑尾炎)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1、气滞血瘀证: 脘腹胀闷,脐周疼痛阵作,随即转移至右下腹,按之剧,恶心欲吐,舌质正常或暗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
2、瘀滞化热证: 腹痛较剧,右少腹硬满,按之痛甚,或可扪及压痛之肿块,发热,自汗,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3、热毒炽盛证: 腹痛更其,弥漫全腹,腹皮硬,手不可近,壮热自汗,大便秘结,小门复制全舌质红绛,舌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腹痛1、观察腹痛的特点,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有无压痛、反跳痛。
2、腹痛甚时可遵医嘱用黄金如意散外敷右下腹,每日1-2 次。
3、中药灌肠: 可采用通里攻下、清热解毒等中药灌肠,每次200ml,每日2次。
(二)、恶心、呕吐1、观察恶心、呕吐的频次及呕吐物的性状、颜色、气味和量。
2、指导患者饭后不宜立即平卧。
3、呕吐患者汤药宜少量频服,服药前生姜汁数滴滴于舌面或姜片含于舌下,以减轻呕吐。
4、遵医嘱艾灸神阙、中脘、内关等。
5、遵医嘱按摩内关、中脘等穴以缓解症状。
(三)、腹胀1、术后病人,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2、术后肠道功能未恢复患者遵医嘱艾灸,取穴神阙、中脘、双天枢等。
(五)、发热1、观察患者体温变化。
2、保持皮肤清洁,汗出后及时擦干皮肤、更换衣被,忌汗出当风。
3、遵医嘱取合谷、曲池或尺泽放血。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1)恶心呕吐者宜浓煎频服(2)服用含有大黄成份的中药后,要注意观察大便的次数及性质,尤其年老体弱患者。
2、中药外治法(1)腹部有包块者,可用金黄散、玉露散或双柏散,用水或蜜调成糊状,外敷右下腹。
(2)针灸疗法:具有促进肠蠕动、促使停滞物的排出、改善血运、止痛、退热、提高人体免疫机能等作用。
主穴:双侧足三里或阑尾穴。
配穴:发热加曲池、合谷或尺泽放血;恶心、呕吐加内关、中脘:剧痛加天枢;腹胀加大肠腧、次髎。
均取泻法,每次留针0.5-1 小时,每隔15 分钟强刺激1 次,每日 2 次。
肠痈中医护理常规
肠痈中医护理常规【疾病名称】中医病名:肠痈西医病名: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定义:肠痈是以热毒内聚,淤结肠中,而生痈成脓。
多与饮食不节,饱食后急剧奔走或跌仆损伤、寒温不适、情志所伤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1.湿热内蕴证初起上腹痛,或脐周疼痛,一般4-6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疼痛,痛处固定,压痛、反跳痛明显,伴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
多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甚至高热。
舌红苔黄腻,脉弦。
2.湿热未尽证阑尾炎术后,已矢气排便,腹痛已消失,但食欲不振,或有轻微恶心及口干,精神欠佳,手术切口轻微疼痛。
舌质淡红,苔微黄腻,脉濡或滑。
3.气滞血瘀证阑尾炎术后,已矢气排便,腹痛已消失,术后4-5天又出现轻微疼痛、腹胀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舌质淡红,苔微黄,脉弦。
【临证护理】1.术前(1)腹痛: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是否有压痛、反跳痛,是否拒按。
①腹痛多起于上腹部或脐周,数小时候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
少数患者发病即右下腹痛。
②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或胀痛。
(2)胃肠道反应:观察纳呆、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情况。
(3)全身症状:一般较轻,主要有头痛、身软乏力、发热等。
2.术后(1)切口疼痛的性质、程度。
(2)体温变化情况。
(3)有血浆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的变化。
(4)肛门排气、排便情况变化。
(一)辨证施护1.湿热内蕴证施护原则:清热解毒,化瘀除湿。
(1)中医特色护理:耳穴压丸,主穴:神门、交感等,配穴:胃、大肠、小肠等。
以清热解毒,通利肠腑。
(2)穴位贴敷或穴位按摩合谷、曲池穴以退热或高热者予以温水或酒精擦浴。
2.湿热未尽证施护原则:清热健脾除湿(1)中医特色护理:耳穴压丸,主穴:大肠等,配穴:脾、胃、大肠、小肠等。
以清热除湿健脾胃。
(2)腹泻者予以穴位贴敷或穴位按压内关、足三里、上巨虚等穴。
(3)腹泻者,保持会阴部清洁、舒适,可用1:20五味黄连液行会阴护理,避免皮炎发生。
3.气滞血瘀证施护原则:治以行气活血,通腑。
肠痈中医方案护理课件
专家观点
对肠痈的中医认识、治疗方案优化等。
经验分享
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成功案例等。
答疑解惑
针对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进行解答。
THANKS
感谢观看
05
病例分享与经验交流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01
年龄、性别、病情等。
病例特点
02
发病诱因、病程、症状等。
治疗方案
03
中医诊断、用药、护理等。
患者康复历程分享
康复过程
病情变化、治疗反应、护理措施等。
康复效果
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患者心得
对治疗的感受、对医护人员的评价等。
专家经验交流与答疑
肠痈的病因
01
02
03
外感邪气
外感风寒湿热之邪,侵犯 肠道,导致气血瘀滞,热 毒内蕴,引发肠痈。
饮食不节
过食辛辣、油腻、刺激性 食物,损伤脾胃,湿热内 生,瘀滞肠道,诱发肠痈 。
情志失调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 郁等情绪因素,影响脏腑 功能,导致气血瘀滞,引 发肠痈。
肠痈的症状
01
02
03
04
腹痛
保持皮肤清洁
勤洗澡、勤换衣,保持皮 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感 染。
适量运动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 步、太极等,增强身体免 疫力。
饮食护理
清淡易消化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蒸蛋等,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
多饮水
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保持肠道通畅,预防便秘。
适量摄入高纤维食物
如蔬菜、水果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调整饮食
在肠痈发病期间,患者应遵医嘱调整饮食,选择 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肠痈中医护理方案
肠痈中医护理方案肠痈(阑尾炎)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1.气滞血瘀证:症状为腹痛,疼痛不定,痛感传至少腹,疼痛剧烈,疼痛部位不移,嗳气或矢气后疼痛减轻,脉搏弦涩,舌质暗,舌苔薄。
2.湿热蕴结证:症状为腹痛拒按,胸闷不舒,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烦渴引饮,汗出,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搏滑数。
3.热毒炽盛证:症状为腹痛更甚,弥漫全腹,脘腹胀满,拒按,壮热,大便干,小便黄,舌质暗,舌苔黄燥,脉搏洪数。
二、常见症状/症候施护一)、腹痛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有无压痛、反跳痛,诱发及缓解因素,与饮食、体位、睡眠的关系。
若疼痛剧烈、可能有穿孔或出现休克现象者,应立即报告医生。
典型腹痛发作始于上腹或脐周,数小时后转移并局限在右下腹。
2.卧床休息,采取舒适的体位,轻者可适当活动。
给予精神安慰;禁饮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根据不同的证型口服中药治疗,中药宜温服,并观察服药后反应。
4.遵医嘱中药外敷,可根据炎症的范围或脓肿的大小,将药物外敷于右下腹皮肤上进行治疗。
可使用芒硝500g装入布袋后外敷,大蒜糊剂外敷,每日2-3次,如意金黄散外敷,每日1-2次。
5.遵医嘱针灸治疗:主穴为双侧足三里或阑尾穴,配穴为右下腹阿是穴,剧痛加天枢。
6.遵医嘱使用中药热奄包治疗。
二)恶心、呕吐,便秘、腹泻1.观察恶心、呕吐的频率、性质、次数及呕吐物的性状、颜色、气味和量,及时报告医生。
2.观察大便的次数,大便性质、量、色和气味。
3.指导患者饭后不宜立即平卧。
注意饮食卫生,能进食者以少渣、少纤维素、易消化的全流或半流质为主,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
4.呕吐患者汤药宜少量频服,服药前用生姜汁数滴滴于舌面或姜片含于舌下,以减轻呕吐。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中脘、足三里等穴。
6.遵医嘱艾灸,取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等穴。
7.遵医嘱针灸治疗,取双侧内关、中脘、阑尾等穴。
三)、腹胀1.观察腹胀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肠痈的中医护理试题及答案
肠痈的中医护理试题及答案肠痈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有丰富的经验和方法来治疗和护理肠痈患者。
下面是一些关于肠痈中医护理的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试题一:请简要描述肠痈的病因和常见症状。
答案:肠痈是由于腐败的食物在肠道中滞留引起的。
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大便不畅等。
试题二:列举一些中医常用的治疗肠痈的方法。
答案:中医治疗肠痈可采用中药、针灸、艾灸等方法。
常用的中药包括半夏、黄连、黄连素等,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针灸和艾灸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肠道功能。
试题三:请解释中医护理肠痈的原则。
答案:中医护理肠痈的原则是调整肠道功能,清除积滞,促进康复。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调理:避免暴饮暴食,选择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如粥、面条等。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等。
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度负担肠道。
2. 情绪管理:避免焦虑、压力和紧张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消化系统的健康。
3. 运动调节: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和排泄功能。
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4. 经络调理:针灸、艾灸等中医疗法可以通过调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肠道功能。
5. 中药调养:中医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通过服用中药调理肠痈患者的身体。
试题四:请列举一些中医常用的肠痈护理方法。
答案:中医护理肠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腹部按摩:可以通过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腹痛和腹胀的不适感。
2. 中药熏洗:可以用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熏洗患者的肚脐部位,帮助恢复肠道功能。
3. 艾灸穴位:可以选择一些与肠道相关的穴位进行艾灸,如中脘、关元、足三里等穴位,有助于促进消化功能。
4.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
做到定时定量的进食,细嚼慢咽,避免吃得太饱或者太饿。
试题五:肠痈的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答案:肠痈的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观察病情: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症状的缓解或加重,注意排便情况等。
肠痈病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二)恶心 呕吐 ❖ 遵医嘱补液抗炎等治疗。
❖ 急性发作时指导,卧床休息,呕吐剧烈时遵医嘱行对症 处理。
❖ 出现恶心呕吐者及时清理呕吐物,指导患者采取正确体 位,以防止发生窒息,可按揉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 等穴,以降血压止吐。4、呕吐停止后协助患者用温开水 或淡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
❖ 5、指压内关(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 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中脘(在脐上4寸,腹中 线上,仰卧取穴)。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三)高热 ❖ 1、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出汗较多者及时
擦干皮肤,保持皮肤和床单位清洁、干燥。 ❖ 2、按压配曲池(屈肘,横纹尽处,即肱骨
外上髁内缘凹陷处)。
(四)、情志护理:
❖ (1)关心体贴患者,使其身心舒畅。 ❖ (2)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安慰患者,使之
情绪稳定,情志畅达,配合治疗。
(五)、并发症护理:
❖ (1)腹腔脓肿的预防和护理:术前应密切观察病 人的腹部症状和体征变化,尤其加强对非手术治疗 病人的观察和随访,为治疗提供依据;术后密切观 察病人的体温变化,妥善固定引流管,确保有效引 流,防止因引流不畅而致积液或脓肿;遵医嘱应用 足量、敏感的抗菌药,以控制感染、促进脓肿局限 和吸收;若术后5-7天病人体温下降后又升高,且伴 腹痛、腹胀、腹肌紧张或腹部包块等,常提示腹腔 感染或脓肿,应协助医师处理,必要时遵医嘱做好 手术切开引流的准备。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 (一)术后一般护理 ❖ 指导禁食水,完善术前准备。 ❖ (5)术后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和手术后护理
常规进行。 ❖ (6)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以防术后发生头痛,6
肠痈的中医护理常规
肠痈的中医护理常规中医院手术室李学华肠痈多因饮食不节,湿热内阻、情志不调、六淫入侵以致肠道传化失司,气血瘀滞、糟粕积滞化热生脓而发病。
病位在肠。
阑尾炎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临床表现以转移性右下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粘连二、临证护理(一)生活起居护理1、卧床休息,取半卧位。
禁食者予以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2、严密观察腹痛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腹部肌肉紧张度的变化及生命体征变化,做好记录。
3、手术治疗者,做好术前术后护理。
(二)辨证施护1、气滞血瘀证:表现为腹部胀痛、钝痛或隐痛。
右下腹压痛,拒按,舌淡红,苔薄白,脉缓或滑。
(1)、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以局限炎症。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不要进食产气食品,可进食清热活血作用药膳汤、粥类。
如:田七煲瘦肉汤等。
(3)、遵医嘱予以耳穴治疗或艾灸双足三里穴等。
2、邪热内蕴证:表现为腹痛持续,身热显著,痛而拒按,身热弛张,口渴不欲饮,尿黄、舌红,苔黄腻,脉象弦数。
(1)、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双柏散外敷右下腹。
(2)、发热时可遵医嘱行物理降温。
热退汗出后及时抹汗更衣,慎防风寒。
(3)、能进食者嘱其多饮水,可饮用清凉饮料,如茅根水,菊花茶、红萝卜、马蹄竹蔗水等。
(4)、中药内服宜微凉服。
3、热毒炽盛证:表现腹痛剧烈而拒按,压痛遍及全腹,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1)、调情志,安慰患者勿紧张,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2)血压稳定者取半卧位以利于炎症局限。
(3)、中药宜凉服。
三、饮食护理1、如呕吐频繁或有腹膜炎者及手术前禁食、禁水。
2、饮食的原则是逐步过渡,以清淡易消化为宜。
肛门排气后酌情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少量流质,逐渐增加到全量流质,勿进牛奶,以免腹胀,逐渐改为进食半流质,然后恢复普通饮食。
3、恢复期可食高蛋白饮食,新鲜水果、蔬菜、禁烟酒,忌食肥甘厚腻,辛辣生冷,鱼蟹等物。
四、用药护理(1)、医嘱指导患者服药,重患者、年老体弱者须协助服药。
中医外科疾病护理常规之肠痈护理常规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疾病概述 • 护理评估 • 护理措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健康教育
01
疾病概述
病情观察
观察腹痛的部位、性 质、程度及伴随症状 ,如恶心、呕吐、腹 泻等。
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 和食欲情况。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如体温、心率、呼 吸等。
全身中毒症状
肠痈溃后,湿热瘀毒内陷,可引起 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神昏、谵 语等。
预防措施
及时、准确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 保持引流通畅,防止脓肿扩散。
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处理方法
对于弥漫性腹膜炎,应积极抗 感染治疗,同时给予全身支持 治疗。
对于肠梗阻,应及时进行手术 治疗,解除梗阻。
饮食护理
术后根据患者情况逐渐恢复饮 食,从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
食。
活动与休息
指导患者适当活动,避免剧烈 运动,注意休息。
预防复发
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 措施,避免疾病复发。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
弥漫性腹膜炎
肠痈溃后,湿热瘀毒内陷,热毒 弥漫三焦,正气受损,可并发此
症。
肠梗阻
肠痈溃后,瘀血、脓液、粪块阻塞 肠道,可并发此症。
术前准备
做好术前各项检查,确保 手术顺利进行。
术中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手术 安全。
配合医生操作
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防止并发症
在手术过程中注意防止并 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安 全。
术后护理
01
02
03
04
中医外科疾病护理常规之肠痈护理常规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寒 战等。
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如 血常规、腹部B超等,可明确诊断。
疾病发展与预后
疾病发展
肠痈初期,病情较轻,若及时治疗,预后良好;若病情发展,可出现脓肿、穿 孔等严重并发症。
预后
与病情轻重、治疗及时与否及个体差异有关。若治疗及时,预后较好;若治疗 不及时或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营养支持
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如静脉输液、肠内营养等,以增强 其身体抵抗力。
03
术后护理常规
术后观察与记录
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 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及
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伤口观察
注意观察手术切口的情况,包括切 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及时 更换敷料,保持切口清洁干燥。
02
术前护理常规
术前准备与评估
01
02
03
术前检查
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术前检 查,如血常规、尿常规、 肝肾功能等,以评估患者 身体状况。
皮肤准备
做好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 ,如剃除毛发、清洁皮肤 等,以减少术后感染的风 险。
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 估,包括病史、体征、实 验室检查等,以确定手术 方式和风险。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预防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保持切 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的发生。
预防出血
密切观察切口周围有无出血迹象 ,如发现出血应及时采取止血措
施。
处理措施
如发生并发症,应立即报告医生 并协助处理,如感染、出血等。 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慰工作,
肠痈中医护理方案
腹泻便秘
患者可出现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腹部超声 、血常规等检查结果,可作出肠痈的 诊断。
鉴别诊断
肠痈需与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等 其他腹部疾病相鉴别。
02
中医护理原则
整体观念
01
02
03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采 取有效措施缓解焦虑、抑 郁等不良情绪,增强患者 对治疗的信心和配合度。
06
康复与保健指导
功能锻炼与康复指导
腹部按摩
每天早晚进行腹部按摩,顺时 针方向轻柔按摩5-10分钟,有
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排气。
适量运动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如 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 ,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调整饮食
指导患者选择易消化、营养丰 富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等 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肠痈多因饮食不节、外感湿热、 情志不畅等因素导致肠道气血瘀 滞,热毒内蕴,进而引发痈脓。
临床表现
腹胀
患者自觉腹部胀满,严重时可 影响呼吸。
发热
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多为低 热或中等程度发热。
腹部疼痛
疼痛部位多在右下腹,呈持续 性疼痛,可伴有阵发性加剧。
恶心呕吐
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
其他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前制定预防措施。如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加强肢体功能锻炼,预防深 静脉血栓形成。对于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预防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 。
护理措施
对已发生的并发症,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对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应抬高患 肢、制动,遵医嘱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对于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患者,应立 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等急救措施,并联系医生进行进一步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痈病(急性阑尾炎)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1、湿热内蕴,气滞血瘀证
主症:上腹部和脐周疼痛,继而逐渐转移至右下腹且痛处固定,呈持续隐痛,时有轻度阵发性加剧,局部压痛拒按,一般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
伴有轻度发热、恶心欲吐、嗳气纳呆,大便秘结、小便清或黄。
舌苔腻,脉弦滑或稍数
2、积热不散,肉腐成脓证
主症:腹痛及右下腹压痛加剧,拒按,反跳痛明显,范围稍扩大,但仍局限于右下腹部,腹肌紧张加重,右下腹可扪及肿块。
伴高热不退,恶心呕吐,纳呆,便秘或腹泻,小便短赤。
舌苔黄腻而厚或黄燥,脉洪数或滑数。
3、阳明腑实,热盛伤津证
主症:腹痛剧烈,扩展到全腹,腹肌紧张更甚,全腹压痛、反跳痛、拒按、腹胀;高热持续,时有谵语,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似痢不爽、臭秽,小便频数似淋;甚则腹部膨胀,转侧闻水声,时时汗出,身皮甲错,两目凹陷,口干而臭。
舌质红,苔黄燥,脉细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1、评估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肌紧张程度、腹部包快等情况。
2、观察患者神志、血压、体温、呼吸等变化,并做好记录。
3、禁用热敷和灌肠,禁服缓泻剂,在未确诊前忌滥用止痛药。
4、症状缓解后可下床活动,慎起居,防外感风寒。
5、遵医嘱耳穴压豆阑尾、大肠胃。
6、遵医嘱指压穴位,腹痛剧烈时可指压阑尾(当犊鼻下5寸。
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天枢(位于脐旁两寸)等穴。
(二)恶心呕吐
1、遵医嘱补液抗炎等治疗。
2、急性发作时指导,卧床休息,呕吐剧烈时遵医嘱行对症处理。
3、出现恶心呕吐者及时清理呕吐物,指导患者采取正确体位,以防止发生窒息,可按揉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以降血压止吐。
4、呕吐停止后协助患者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
5、指压内关(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中脘(在脐上4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三)高热
1、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出汗较多者及时擦干皮肤,保持皮肤和床单位清洁、干燥。
2、按压配曲池(屈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术后一般护理
(4)指导禁食水,完善术前准备。
(5)术后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和手术后护理常规进行。
(6)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以防术后发生头痛,6小时后可改为半卧位。
(7)鼓励患者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以预防肠粘连,同时可增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
(二)用药护理:
中药汤剂一般少量多次温服,并观察腹痛是否减轻,体温是否下降;服用通里攻下药时,应注意大便情况。
泻下太过者应报告医师处理,并鼓励患者多饮水。
(三)、饮食护理:
(1)术后肠蠕动恢复后遵医嘱循序渐进从流质到半流质到软食再到普食进食,忌暴饮暴食及食后作胀。
(2)瘀滞化热者,宜进食流质或半流质。
(3)热毒炽盛,呕吐频繁者,暂禁食。
(4)恢复期可进食高蛋白、新鲜蔬菜及水果,忌辛辣、肥厚、烟酒、生冷等刺激性品。
(四)、情志护理:
(1)关心体贴患者,使其身心舒畅。
(2)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安慰患者,使之情绪稳定,情志畅达,配合治疗。
(五)、并发症护理:
(1)腹腔脓肿的预防和护理:术前应密切观察病人的腹部症状和体征变化,尤其加强对非手术治疗病人的观察和随访,为治疗提供依据;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妥善固定引流管,确保有效引流,防止因引流不畅而致积液或脓肿;遵医嘱应用足量、敏感的抗菌药,以控制感染、促进脓肿局限和吸收;若术后5-7天病人体温下降后又升高,且伴腹痛、腹胀、腹肌紧张或腹部包块等,常提示腹腔感染或脓肿,应协助医师处理,必要时遵医嘱做好手术切开引流的准备。
(2)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切口部位渗液较多时,应及时通知医生更换敷料,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和干燥;遵医嘱合理应用抗菌药,对化脓、坏疽或穿孔的阑尾炎病人,应根据脓液或渗液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应用敏
感抗菌药;加强观察,注意观察手术切口情况,若术后2-3天,切口部位出现红肿、压痛、波动感,且伴体温升高,应考虑切口感染;应配合医师做好穿刺抽出脓液,或拆除缝线放出脓液及放置引流条等,定期伤口换药,及时更换被渗液浸湿的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六)特色技术
1、指压穴位
(1)腹痛甚时可指压阑尾(当犊鼻下5寸。
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天枢(位于脐旁两寸)等穴。
(2)伴发热者配曲池(屈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
(3)伴恶心、呕吐配内关(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中脘(在脐上4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2、艾灸穴位,术后第一天艾灸足三里,每日一次,时间为5-7时,每次30分钟,防止烫伤。
3、耳穴压豆,取耳穴腹点、腹痛点、阑尾点。
四、健康指导
1、拆线一般在术后7日,如未拆线而出院,要注意保护切口,防止感染及撞伤。
一般l0日后才能沐浴。
术后2周一般可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但1个月内避免从事使腹内压增加的活动,以免切口裂开。
2、出院后如有切口渗液、红肿、疼痛或出现腹胀、腹痛、呕吐及几日未解大便,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3、饮食有节,食后忌暴急奔走。
对于手术中发现有较重的腹膜炎的患者,由于以后有可能产生粘连性肠梗阻,因此要嘱其半年内不吃或少吃易引起腹胀的食物,如豆制品、山芋等。
4、慎起居、防外感,舒情志,劳逸有度。
五、护理难点
患者对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难以纠正
解决思路:
1.加强对伤口护理人员的专科培训,建立医护合作的伤口治疗护理模式,培养伤口护理的专科护士。
2.,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日常起居、饮食行为。
提供健康教育处方,评价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的有效性。
六、护理效果评价
肠痈病(急性阑尾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ID:文化程度:入院日期:证候诊断:湿热内蕴,气滞血瘀证□积热不散,肉腐成脓证□阳明腑实,热盛伤津证□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