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建设项目规划公示实施办法(试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重大政策措施第三方评估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重大政策措施第三方评估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3.23•【字号】宁政办发〔2016〕40号•【施行日期】2016.03.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重大政策措施第三方评估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宁政办发〔2016〕4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南京市重大政策措施第三方评估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3月23日南京市重大政策措施第三方评估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重大政策措施第三方评估是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我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要求,有助于通过强化外部专业性监督,更好地推动建立决策、执行、监督既相对分离又相互制约的公共行政运行机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重大政策举措第三方评估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5〕115号)和《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重大行政决策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宁政发〔2009〕208号),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重大政策措施是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发展规划计划、配套政策及其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影响。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第三方评估是指独立于政策措施制定、执行部门以及政策对象之外的组织或机构,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接受政府委托,跟踪、研究政策措施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和环节,对政策措施本身及其效果、效能、价值进行的检测、评价和判断。
第四条政策措施第三方评估工作的组织和开展必须遵循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原则,确保评估过程和结论的严肃性和公信力。
第五条政策措施评估必须以问题和实践为导向,重点关注执行与效果。
政策措施本身的合理合法性和可行性评估,可根据需要在制定过程中实施。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0.15•【字号】宁政发[2013]285号•【施行日期】2013.10.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宁政发〔2013〕28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2013年10月15日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编制说明为进一步凸显南京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定位和山水城林特色,提高城市设计成果质量,规范各类城市设计的编制技术和管理要求,以《江苏省城市设计导则(试行)》为基础,结合《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规划内容,南京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
本《导则》通过明确城市设计编制的技术要求,有助于编制单位加强对南京城市特色的把握。
各城市设计项目可根据自身特点对设计内容进行拓展,鼓励对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本《导则》于2013年10月起试行,《导则》中所确定的市级特色意图区以及空间特色要素等内容,随着城市设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和适当增补。
本《导则》由南京市规划局负责解释;在实施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至南京市规划局。
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进一步彰显南京城市空间特色,提高城市设计编制质量,规范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要求,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和管理,特制定本导则。
1.2 指导思想城市设计理念和方法应贯穿于城市规划全过程,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目标定位,坚持“绿色、人文、智慧、集约”的发展导向,突出南京“山水城林”的空间特色。
1.3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全市各层次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重在明确和规范各层次城市设计内容和设计成果要求。
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南京市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南京市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正文:---------------------------------------------------------------------------------------------------------------------------------------------------- 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南京市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各分局,市局机关各处室局,各直属事业单位:根据市政府批准的《南京市土地指标交易配置暂行办法》要求,我局制订了《南京市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实施细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京市国土资源局2014年5月16日南京市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实施细则(试行)第一条为规范建设用地指标交易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以及《南京市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创新试点方案》和《南京市土地指标交易配置暂行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指建设用地指标指国家下达的农转用计划和土地综合整治建新指标(不含补充耕地指标)。
第三条市国土资源局设立市级交易平台(简称市级平台),具体负责市级建设用地指标交易。
规划处、耕保处、市场管理中心根据各自职责共同参与。
市级交易平台具体职责:(一)规划处牵头负责全市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工作、建立建设用地指标库、下达配比计划、管理计划台账、监督指导区级交易平台;(二)耕保处负责对各区提供的土地综合整治建新指标进行审查;(三)市场管理中心负责拟定指标交易方案、组织指标交易、办理指标交易相关手续等具体事务。
第四条本市范围内的各区政府、开发园区、功能板块和有关部门可以参加指标竞购。
区政府、开发园区、功能板块和有关部门可委托本地区或项目所在地国土分局开展具体工作。
第五条拟上市交易的土地综合整治建新指标由区政府向市国土资源局规划处提出申请,审核通过后签订委托交易合同,纳入交易指标储备库。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的通知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南京市委员会,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12.08•【字号】宁委发〔2017〕37号•【施行日期】2017.12.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的通知宁委发〔2017〕37号各区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2017年12月8日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进一步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市委和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市法院和检察院,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以及本规定,履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
各区党委和政府应结合机构设置和相关工作分工情况,对本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法院和检察院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做出相应规定,设置环境保护协调机构。
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对江北新区直管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和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在江北新区共建区内行使市级环保审批管理权限。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领导机构及其有关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参照本规定制定相应的规定。
第三条坚持绿色发展、环保优先、生态安全、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方针,按照依法依规、党政同责、归属明晰、权责一致、多方联动的原则,建立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体系。
第四条党委和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环境质量负总责;环境保护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党委和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法院和检察院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职责。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发[2014]191号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发[2014]191号](https://img.taocdn.com/s3/m/3e9fd62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6.png)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发〔2014〕19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2014年7月16日南京市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实施方案根据《关于实施综合改革工程第二阶段重点任务的意见》(宁委发〔2014〕3号)精神,为切实推进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投资项目的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实行并联审批,提高行政服务效率,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根据国务院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按照“协同办理、信息共享、压缩时限”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依托市政务服务综合管理系统平台,建立“牵头负责、抄告相关、限时办结、效能监控”的投资项目并联审批运行机制,提高审批效率,优化投资环境。
二、并联审批范围(一)项目范围:市级权限内的审批(核准、备案)以及需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投资项目。
(二)事项范围:从项目立项至竣工验收全过程依法需要申请办理的全部许可审批事项。
三、并联审批环节依据国家和省市对投资项目管理的相关规定,按照报批的不同阶段和各相关部门职能分工,将行政审批归并为立项、用地、规划、施工、验收等五大环节,并分别由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和市住建委为牵头部门,负责与联办部门进一步细化方案、制定流程图等工作,市政务办依托市政务服务综合管理系统,建立并联审批协同工作平台。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严格我市城市规划、国土、征收管理工作的纪律规定》的通知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严格我市城市规划、国土、征收管理工作的纪律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南京市委员会,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10.17•【字号】宁委发[2014]61号•【施行日期】2014.10.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严格我市城市规划、国土、征收管理工作的纪律规定》的通知(宁委发〔2014〕61号)各区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关于严格我市城市规划、国土、征收管理工作的纪律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2014年10月17日关于严格我市城乡规划、国土、征收管理工作的纪律规定为严格规范我市城乡规划、国土、征收管理,防止出现以权谋私、利益输送、失职渎职、贪污贿赂等腐败现象以及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现依据《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违法违纪行为处分办法》、《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特制定如下纪律规定。
一、严格政府采购相关规定。
对规划、国土、征收管理工作中需第三方提供服务的项目进行招标组织和管理,除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同意的特殊项目及委托院士、国内外知名设计师承担的规划设计项目外,严禁直接指定服务单位。
二、严格加强和规范规划条件的出具。
规划条件应依据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出具。
需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进行修改的,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得以会议纪要等形式替代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准程序。
三、严格依据规划条件进行方案审查和规划许可。
不得突破规划用地性质及规划用地比例、容积率等核心内容;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视廊等敏感地区不得突破规划建筑高度。
严格遵守城乡规划委员会议事制度,进行规划设计方案审查。
不得以相关干部个人意愿违反程序干预规划设计和方案设计。
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严格南京市政府投资项目概算管理规定的通知-宁政发〔2021〕22号

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严格南京市政府投资项目概算管理规定的通知正文:---------------------------------------------------------------------------------------------------------------------------------------------------- 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严格南京市政府投资项目概算管理规定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关于严格南京市政府投资项目概算管理的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2021年3月12日关于严格南京市政府投资项目概算管理的规定为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概算管理,根据《政府投资条例》和省、市政府投资管理相关要求,制定如下规定。
第一条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分别对概算管理负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项目概算控制效果与年度绩效考核挂钩。
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擅自调整建设内容、扩大规模、提高标准等行为的,除按规定处理外,对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在当年绩效考核中予以扣分。
第二条审批部门必须严肃开展项目立项审批,功能设置、建设规模、造价标准等要严格遵照规范和政策文件规定;没有相应规定的,不得超出同等城市同类项目的标准;均无参照的,建设方案需按程序报市政府审定后才能进行审批。
第三条政府投资项目应严格执行限额设计,经批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开展初步设计及概算编制的依据。
施工图预算不得突破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项目决算也不得超过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
第四条需审批概算的政府投资项目,概算未经批准原则上不得进行工程施工招标和开工建设。
特殊情况需提前开工建设的,需经市政府同意。
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或者抢险救灾等特殊项目,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应对招标控制价进行有效监管,防止招标控制价超过经批准的单项或单位工程概算现象发生,如发现招标控制价高于批准的概算,应暂停招标行为,并及时告知概算审批部门和财政部门。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相关工作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相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2.06•【字号】宁政发[2012]330号•【施行日期】2012.1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相关工作的通知(宁政发[2012]33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由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0月22日公布,并于2012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我市2007年颁布实施的《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将同时废止,涉及规划管理的技术规定将按照《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下简称《省规定》)相关内容执行。
为了进一步做好《条例》实施后工作的衔接,确保规划管理工作的平稳过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凡属2012年12月1日前已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的项目,土地出让合同所附规划条件明确相关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按《细则》执行的,可仍按《细则》执行(该规划条件需变更的,应按《省规定》的有关规定执行),但该项目应于2013年12月1日前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否则,应按《省规定》的有关规定执行;土地出让合同所附规划条件未明确相关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按《细则》执行的,按《省规定》有关规定执行。
二、凡2012年12月1日前已经纳入土地储备尚未出让或公告出让流标的,应按《省规定》重新确认规划条件。
三、凡属划拨方式或在原有土地上建设的项目,且于2012年12月1日前已按《细则》的规定取得规划条件,又在规定周期内的,仍按该规划条件执行(2012年12月1日以后建设单位提出变更该规划条件的,应按《省规定》的相关规定执行),但建设单位必须在2013年12月1日前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否则,应按《省规定》的有关规定重新调整。
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乡规划行政监督办法(试行)的通知

,
进 行 的 监 督 活 动 不 得 提 供 虚 假 资 料 和证 明
第 八条
、
。
被 监督 单位有 本 办 法 第 四 条 第 五 条 所 列 违 法 行 为 的 市 规 划 局 应 当
,
, ,
及 时 发 出 《 城 乡 规划 监 督意 见 书 》 责 令 限 期 整 改 并约 谈 区 人 民 政府 或 者 园 区 管 委 会 负 责 人 存 在 重 大 违 法 行 为 的 市 规 划 局应 当 同 时 向 市 人 民 政 府 报 送 《 城 乡 规 划 监
,
。
市 规 划 局 应 当 对 区 人 民 政 府 园 区 管 委 会 是 否 存 在 下 列 情 形 实施
、
监督
:
一
(
)
未按 规 定 组 织 编 制 城 乡 规 划 或 者 拒 不 配 合 市 级 以 上 城 乡 总 体 规 划 的
,
编制
;
(
二
)
超 出 城 乡 规 划 确 定 的 建设用 地 范 围 安 排 或 批准项
)
、
。
第五条
市 规 划 局 应 当 对 规划 分局 受 委 托 的 园 区 规 划 部 门 是 否 存 在 下 列 情 形
、
实 施监 督
一
:
(
)
未按规定 组 织 编 制 城 乡 规划
;
(
二
)
超 出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确定 的 建 设用 地 范 围 编制 副 城 新 城 新 市镇 总 体规划
目
;
(
三
)
未 按 照 法 定 职 责 及 时査 处 违反 城 乡 规 划 的 违法 建设行 为
《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37号]
![《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37号]](https://img.taocdn.com/s3/m/72f4ec6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3.png)
《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正文:---------------------------------------------------------------------------------------------------------------------------------------------------- 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37号)《<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已经1995年3月10日市人民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市长王武龙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四日《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关于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和《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各项建设工程,必须遵守《条例》和本细则。
第三条南京市规划局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工作。
区、县规划管理部门按照《条例》及本细则规定的权限负责本区、县范围内的城市规划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合做好城市规划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制定第四条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或者修订后,外围城镇、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以及重要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应当进行相应调整或者修订。
调整或者修订工作由原组织编制部门负责。
调整或者修订后的总体规划应当按照原报批程序报批。
第五条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当在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或者修订后以及认为必需时,负责组织对分区规划进行相应的调整或者修订。
分区规划调整的内容应当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修订后的分区规划应当按照原报批程序报批。
第六条市规划管理部门可以在认为必需时负责组织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调整或者修订。
第七条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经批准后,原组织编制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规划设计单位承担城市规划编制任务,应当符合国家关于规划设计资格的规定。
第三章建设工程的选址和布局第九条各项建设工程的选址和布局,必须符合《条例》和本细则规定编制的各项城市规划。
南京市人民政府批转市住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政建设项目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宁政规字[2012]3号
![南京市人民政府批转市住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政建设项目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宁政规字[2012]3号](https://img.taocdn.com/s3/m/5c38b36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2.png)
南京市人民政府批转市住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政建设项目管理的意见的通知正文:---------------------------------------------------------------------------------------------------------------------------------------------------- 南京市人民政府批转市住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政建设项目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宁政规字[2012]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市政府同意市住建委拟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政建设项目管理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南京市市政建设项目管理若干规定南京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一月二十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政建设项目管理的意见(市住建委 2012年1月)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市政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与投资效益,促进项目实施与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依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市政府制定了《南京市市政建设项目管理若干规定》(以下称《规定》,见附件),现就落实《规定》提出以下意见: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管理近年来,我市组织完成了大量市政建设项目,改善了城市环境面貌,提高了综合服务功能,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但部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执行国家基建程序不规范、资金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各区县政府和各有关单位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国家和人民利益、维护政府良好形象的高度,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增强做好市政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求真务实,长抓不懈,进一步优化完善市政建设项目的方案设计,严格执行工程基本建设程序,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严控工程建设造价,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严格程序,规范行为,加强监管市政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规定》,强化工程基本建设程序管理,严格审批程序,统筹安排和科学使用建设资金,提高政府投资效益,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南京市政府批转市建委关于《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实施办法》的通知

南京市政府批转市建委关于《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1.11.12•【字号】宁政发[2001]198号•【施行日期】2001.11.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勘察设计正文南京市政府批转市建委关于《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实施办法》的通知(宁政发[2001]19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市政府同意市建委拟定的《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实施办法》,现予转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一年十一月十二日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实施办法第一条为切实做好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加强勘察设计质量的监督与管理,维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江苏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是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规定,对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中涉及的结构安全和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等内容所进行的审查。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下列工程均应当进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一)国家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等级分类标准规定的特殊公共建筑;(二)单体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含)以上或四层(含)以上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恢复建设的工程项目;(三)乙级(含)以上设计资质业务范围的构筑物;(四)新建、改建、扩建城市桥梁、隧道、城市排涝泵站、水厂、污水处理厂(站)、制气厂及供气设施;(五)新建、改建、扩建面积4万平方米以上的城市道路;工程投资100万元以上的供水管网、排水管网、城市广场;100吨/日以上的生活垃圾焚烧工程、300吨/日以上的生活垃圾填埋工程。
第四条南京市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建委)负责本市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
南京市秦淮河整体规划设计

从苏锡常城市带旅游圈等层面审视秦淮河水上旅游的发展
文旅项目价值链的引导者 Guangzhou Zhongtu Wenlv Planning and Design Co.,Ltd.
General Tourism Planning of Qinhuai River System in Nanjing
南
南
1.1 规划性质与项目建议
京
秦
规划性质
淮
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从构建“和谐南京”、
“最佳人居环境城市”要求出发,巩固和提升秦淮河综合整治工程成果,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的项目建设内
整 体
容,提高沿河人居环境品质,建立自然和谐的综合开发体系。
综 合
开
殊形态的对景点。尤其是对于老城区而言,对岸缺少识别性强的对景点。因此在设计上应增强景点的识别性与
特色性。当然,依托明城墙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老城区丰富的秦淮文化,凭借着本就相对宽裕的景观用地,老城
区一侧岸带具有较强的特色性和识别性。定淮门、清凉门、石城门、武定门、三山门等都是具有特色和识别性
的景点。
文旅项目价值链的引导者 Guangzhou Zhongtu Wenlv Planning and Design Co.,Ltd.
游 引间
游 件景则
游 理保规
服
产 策布
发 评分
规 划 设 计
船 规护划
务
品 划局
展 价析
项 划规
要 开设
战
目
划
素 发计
略
专
配规
项
置划
研
究
文旅项目价值链的引导者 Guangzhou Zhongtu Wenlv Planning and Design Co.,Ltd.
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通知(试行)-

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通知(试行)正文:---------------------------------------------------------------------------------------------------------------------------------------------------- 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通知(试行)各分(县)局,市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为严格执行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74号,以下简称通知),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综合改革工程的意见》(宁委发[2012]34号,以下简称意见),深化落实《南京国土资源管理转型创新总体方案》(宁委发[2012]26号),加强预审管理、提高审批效率,经研究,现就进一步规范我市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以下简称预审)通知如下:一、预审范围除在已批准的建设用地范围内进行改(扩)建的项目外,新建、迁建需要使用土地的项目;扩建需要使用原址以外土地的项目;需改变土地用途的项目均需进行预审。
二、介入时机拟使用农用地、未利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建设项目在办理土地征转用手续前预审;拟使用国有建设用地的建设项目在供地前预审。
三、申请主体1、拟以划拨方式供地的建设项目申请主体须与向投资主管部门申请审批(核准、备案)的主体一致。
2、拟以招拍挂出让方式供地的建设项目由土地储备机构及相关土地运作主体申请预审。
四、审批权限建设项目用地实行分级预审。
由国家、省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按程序和规定进行审查并逐级上报。
市(区、县)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审批权限如下:1、拟以划拨方式供地的建设项目,由立项的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预审,其中江南八区市级立项的建设项目由市局审批服务处预审;2、在供地前取得投资主管部门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书面告知意见,或相关立项文件的工业项目,由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预审,其它工业项目由土地所在辖区国土分(县)局预审;3、经营性项目由土地所在辖区国土分(县)局预审;4、开发园区、功能板块立项的建设项目由土地所在辖区国土分(县)局预审;5、跨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由土地所在辖区的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预审。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投资建设项目“预审代办”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投资建设项目“预审代办”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7.06•【字号】宁政办发〔2017〕128号•【施行日期】2017.07.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信托与投资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投资建设项目“预审代办”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宁政办发〔2017〕128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南京市投资建设项目“预审代办”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7月6日南京市投资建设项目“预审代办”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推进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根据国家、省关于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预审代办”,是指项目单位在未取得用地前,由项目代办员代理项目单位预先申报相关报批材料,具有行政许可权的机关或部门(以下称“许可部门”),依法对投资建设项目进行实质性预审,并出具预审意见,待项目用地手续完备并达到法定条件后,将预审意见转换为正式审批的一种全程代办审批服务模式。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各区(园区)确定的重点投资、科技创新和国家鼓励类的企业投资建设项目,以及经批准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
市政务办、发改委、建委、国土局、规划局、绿化园林局、水务局、人防办、消防局等相关部门根据本办法,认真做好指导、协调和配合工作。
第四条预审代办遵循以下原则:自愿委托、提前介入。
项目单位自愿与代办中心签订委托协议后,许可部门根据各自职责提前介入进行项目预审,并出具预审意见。
信息共享、平行推进。
依托市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对建设项目基础材料一次录入,审批要素多家共享,审批手续同步办理,切实解决各审批事项互为前置、互相制约等问题。
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南京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应

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南京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应急项目承包商名录库管理办法”的通知(2012修改)【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发文字号】宁建规字[2012]6号【发布部门】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日期】2012.12.24【实施日期】2013.03.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南京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应急项目承包商名录库管理办法”的通知(宁建规字[2012]6号)各有关单位:为了保障政府投资建设工程应急项目的顺利实施,确保应急项目承发包过程中的公正性、科学性,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效益和工程质量,根据国务院、住建部建立企业诚信机制,以及省纪委、住建厅就全面建立全省统一的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工作目标责任要求,我委对原《南京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应急项目承包商名录库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修改。
现将修改后的《南京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应急项目承包商名录库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南京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应急项目承包商名录库管理办法》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12年12月24日南京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应急项目承包商名录库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南京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应急项目(以下简称应急项目)顺利实施,保证应急项目承发包的公正性、合理性、科学性,提高项目投资效益,保障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依据市政府《关于规范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的若干规定(试行)》(宁政发(2009)49号)的通知要求,修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应急项目是指本市各级、各类财政性资金、政府专项资金(基金)、政府融资(借贷)资金等投入建设的,为完成重大政治、外事或者其他特殊任务,按照正常建设程序难以组织实施和按时竣工并交付使用的建设项目。
第三条应急项目由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发包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报招投标行政监管部门批准后,应当从南京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应急项目承包商名录库(以下简称“应急库”)中确定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承包商。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2003)-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24号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2003)正文:---------------------------------------------------------------------------------------------------------------------------------------------------- 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24号)《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代市长蒋宏坤二00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市政府决定对《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作如下修改:一、第一条中“第六十八条”修改为“第六十七条”。
二、增加一款作为第四条第一款:“城市规划应当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进行动态调整或者修订”,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作为第四条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
第二款中“外围城镇、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以及重要建制镇”修改为“相关城镇”。
第四款中“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为“详细规划”。
三、增加一条作为第五条:“市区范围内的详细规划由市规划管理部门审批。
城市环境风貌地段、历史文化特色地段以及其他重要地区的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审批。
”四、删除第七条。
五、第八条作为第六条第一款,其中“资格”修改为“资质”;增加一款作为第六条第二款:“规划设计单位应当根据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的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六、增加一条作为第七条:“对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以及城市环境风貌地段、历史文化特色地段等其他重要地区的详细规划,规划管理部门应当组织论证并征求公众意见。
”七、增加一条作为第八条:“对编制完成的城市规划项目成果,组织编制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重要的城市规划项目经批准后,组织编制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布。
”八、第十条修改为:“新建、搬迁的工业企业原则上安排在开发区或者规划的工业园区。
最新《南京市建筑工程规划核实管理规定》及政策解读资料

《南京市建筑工程规划核实管理规定》及政策解读《南京市建筑工程规划核实管理规定》(宁规规范字〔2018〕3号)(以下简称《规定》)定于2018年7月1日起施行。
南京市建筑工程规划核实管理规定第一条为规范建筑工程规划许可后的监督管理,确保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南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建筑工程规划核实,是指根据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标准,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图为依据,对已竣工的建筑工程(含市政管线及附属设施工程,下同)对照竣工测量成果、房产测绘成果、地籍测绘成果及现场情况,对建设项目是否符合规划条件及规划许可内容,是否在土地权属范围内的情况进行核查和确认。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工程的规划核实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南京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规划核实的管理工作,其设立的派出机构及受委托执法单位具体承担本辖区内规划核实管理工作。
江北新区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参照执行本规定。
第五条对申报规划核实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测绘机构,依据《南京市建设工程(建筑类)规划竣工测量技术规程》(宁规字〔2018〕119号)的要求进行竣工测量并编制《建设工程规划竣工测量成果报告》。
第六条《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成果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总平面图用地边界及坐标(可套用规划核准电子图)、建筑工程平面位置及平面尺寸、公共配套设施及配套市政附属设施的平面位置及平面尺寸、场地内构筑物位置及平面尺寸、建筑退让用地红线及各类控制线距离(可套用规划核准电子图)、建筑间距、场地竖向标高、围墙、道路、绿化(集中绿地应单独标出区域)、机动车出入口位置、地下车库出入口位置、起坡点位置、停车位置等。
(二)建筑单体实测图1.竣工剖面、立面图:建筑物的层数、建筑高度、层高、檐口出挑宽度、室内外地坪标高等。
2.建筑分层平面布局图:建筑单元结构、楼梯、公共过道、公建配套设施用房、设备用房、管理用房、停车场地;地下空间的平面、立面,以及地下功能区分布图。
南京市建设项目规划公示实施办法细则

南京市建设项目规划公示实施办法细则南京市建设项目规划公示实施办法细则《南京市建设项目规划公示实施办法(试行)》宁规字〔2010〕369号签发人:赵晶夫关于颁布《南京市建设项目规划公示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市建设项目规划公示管理,保障社会各界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我局制定了《南京市建设项目规划公示实施办法(试行)》,现予颁布,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南京市建设项目规划公示实施办法(试行)》二O一O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南京市建设项目规划公示实施办法(试行)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的规划公示工作,加强社会公众对规划行政审批工作的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江苏省城市规划公示制度(2009)》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南京市市域范围内建设项目的规划公示应执行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建设项目规划公示包括各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的建设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审批前公示和审批后公示。
(审批后公告)第三条以下建设项目,需进行审批前公示:1、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片区;(改为计容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项目和计容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项目)2、位于居住建筑周边,可能对已有建筑的日照、通风、通行造成影响的;3、位于历史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或风景名胜区内的;5、轨道交通、高架道路、隧道、快速路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6、规划许可内容调整、变更的;7、其它(城乡规划管理部分)需要公示的建设项目。
除位于单位内部不沿城市道路或不与周边其它产权建筑有相邻关系的建筑外,所有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建设项目,均需进行审批后公示。
(审批后公告)公示的项目涉及国家机密、军事机密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公开的内容,按有关规定进行办理。
第四条审批前公示时间不少于10日,并应在建设项目方案审查阶段进行。
需要组织听证的,不受10日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有关单位: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市建设项目规划公示管理,保障社会各界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我局制定了《南京市建设项目规划公示实施办法(试行)》,现予颁布,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南京市建设项目规划公示实施办法(试行)》
二O一O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南京市建设项目规划公示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的规划公示工作,加强社会公众对规划行政审批工作的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江苏省城市规划公示制度(2009)》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南京市市域范围内建设项目的规划公示应执行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建设项目规划公示包括各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的建设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审批前公示和审批后公示。
第三条以下建设项目,需进行审批前公示:
1、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片区;
2、位于居住建筑周边,可能对已有建筑的日照、通风、通行造成影响的;
3、位于历史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或风景名胜区内的;
5、轨道交通、高架道路、隧道、快速路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
6、规划许可内容调整、变更的;
7、其它需要公示的建设项目。
除位于单位内部不沿城市道路或不与周边其它产权建筑有相邻关系的建筑外,所有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建设项目,均需进行审批后公示。
公示的项目涉及国家机密、军事机密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公开的内容,按有关规定进行办理。
第四条审批前公示时间不少于10日,并应在建设项目方案审查阶段进行。
需要组织听证的,不受10日限制。
批前公示时间不计入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行政审批周期。
批后公示时间应自建设项目验线合格至该建设项目规划核实合格。
第五条建设项目审批前公示内容包括: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总平面图等相关资料,其中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应公示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重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还应包括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位置、走向等;
2、规划许可内容变更项目应包括原规划许可内容、变更的内容及依据、现规划许可内容。
3、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渠道和方式。
批后公示内容包括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建筑设计方案等,并应告知建设单位和社会公众复议权、诉讼权。
第六条建设项目规划公示的主要形式是:
1、在公众展览场所或者在平面媒体展示规划展板;
2、在建设项目的现场对外醒目位置设立公示牌,其中,临道路的,在临路一侧的围墙设置;不临道路的,在建设项目现场出入口设置。
其他情况,由规划主管部门指定专门位置进行公示;
3、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网站或各级政府官方网站上传建设项目公示资料。
以上三种方式应同时进行。
第七条批前公示应设置意见箱,公布联系方式。
其中,联系方式应包括传真号码、电子邮箱和邮寄通信地址,不受理电话提出的公示意见。
公示结束,规划主管部门应对公示收集到的意见进行汇总整理,形成公示报告,作为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参考依据。
第八条建设项目的批前公示意见采信,主要依据是否违反规划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是否符合相关规划。
公示期间收到的其他有价值的参与意见,特别是对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明显作用的意见,规划主管部门应充分予以考虑和采纳。
第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宁规字[2000]49号”、“宁规字[2006]273号”文件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