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读书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读书报告
——谈文献的阅读和论文的研究方
法
课程:中级宏观经济学
指导老师:文淑慧(教授)
学生:崔鹏
学号:2008209068
宏观经济学读书报告
——谈文献的阅读和论文的研究方法
这八篇论文,信息量大、思路清晰,论述严谨、方法得当,逻辑性比较强,每一篇文章都有其代表性,并在学术上有其独特的创新点,我在系统的阅读和思考之后,感觉获益良多,体会到了文老师的良苦用心,感悟到阅读学术文献的意义、价值和乐趣,感谢文老师。可是由于时间仓促,能力有限,本文肯定有不尽完善之处,存在某些疏漏和错误,请读者批评改正。
引言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我将谈一下在阅读这八篇文献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其次,本文将分别结合其中的五篇文献,论及一些与研究方法有关的感受;最后,我将重点介绍一下经济论文中常常运用到的计量经济学这一工具,并结合另外的三篇文献,介绍这三篇文献中有关数据收集、假设、检验等计量经济学工具的运用。
一、谈文献的阅读
这八篇论文的内容涉及了宏观经济学的许多方面,包括供求关系、对外贸易、汇率和经济增长模型等。
1.文献阅读的好处
我发现,阅读类似的论文,不但有助于掌握相关研究的重点和焦点内容,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掌握该研究领域的某些方向和框架。每一篇文章都对相关的问题有一个综述性的介绍,系统、清晰、严谨,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资料和知识,对相关问题有一个相对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从而达到激发思考、巩固所学知识并对知识有所延伸的目的。
同时,在阅读和沉思这些文献的过程中,了解了一些类型论文的撰写方法、行文思路,也对经济论文的研究方法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如加深了对计量经济学这一工具的重视。
阅读学术论文,我感觉比阅读网上的时事新闻、财经评论的收获要大得多,我想从现在开始,运用假期时间,培养成研读论文的习惯。文老师推荐的北大网上的这些讨论稿就很棒。而且也发觉学术论文看得越多,也会越轻松,如果常常加以阅读和沉思,对学术上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我还认识到,认真研读一篇论文,可以有许多的后续工作。例如,阅读一
篇论文后,可以将论文中出现的疑问加以记录,并再查阅相关资料,补充知识体系中的盲点;将文中频繁出现的重要人物和经典文献加以了解;将参考资料里列出的文献有选择的阅读。我想这提供给我们一种很好地扩充知识的自学方法,如果能常常这样去实践,收益会十分多的。
2.阅读时的一些感受
我再谈一下一些其他的阅读感受。文章的内容提要、引言、目录十分重要,可以从中对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每篇论文几乎都是在大量的前人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并且借鉴、吸收或者批判前人的研究成果;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相当重要的学科,许多篇论文都涉及到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因此,有必要对计量经济学好好地学习和掌握;对专业理论知识有必要更好地把握和熟练运用,从而才能有良好的学术敏感,并在分析问题时可以从容地判断和解读,选择合适的模型和计量方法,最后作出合适的分析和解读;这几篇论文最后的着眼点,往往是对中国的启示意义,或者政策含义等方面,我想这说明了学术论文的社会研究价值;针对不同的研究课题,往往需要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关于参考文献方面,我想谈一下。这几篇论文的参考文献基本上都是英文的参考文献,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我想很有必要多浏览一些英文的文献。读论文要从中文的综述文章入手,然后逐渐深入,而最后的落脚点必然是在外文文献上,这是因为科研的前沿大多在国外,对一些领域,尤其是理论方面的研究多是由英文文献构成的,而对英文文献的翻译总有时滞,如果要在学术上有所创新,必然要建立在掌握了最新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必须提高专业英语的水平,从而能够及时地阅读第一手的英文资料。
二、谈论文的研究方法
下面,我将结合每一篇论文,谈一下我的阅读感受,着重探讨有关论文的研究方法方面的问题。首先我谈一下我阅读其中五篇论文的主要感受和启发,然后结合另外三篇论文重点谈一下对计量经济学的一些认识。
1.《金融创新与长期经济增长》一文的启示:
选题角度——以往涉及较少的方面
论文运用功能分析法就金融创新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金融创新的实践导致了大量关于金融创新的理论研究,但其中大多数是讨论金融创新的动因以及金融创新对于金融系统稳定性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涉及到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的储蓄和投资决策、技术创新乃至经济增长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格外地少。即便早期有些相关的研究,但缺乏严格的理论基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系列的理论模型建立起来,并出现了对金融系统和长期增长之间关系所做的实证研究。但这些新的研究工作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金融创新上。
于是,这篇论文试图将注意力放在金融创新上。
研究方法——选择中间过渡量,建立两者关系。
文章的难点在于建立金融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因为两者的联系并不直接,也缺乏这方面的论述,作者尝试运用功能分析法来研究两者之间的联系,,作者选择了一个中间的过度环节,即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来建立两者的联系关系。作者首先分析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然后分析金融创新如何增强金融系统的功能,从而得出结论,金融创新对于长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举例分析
本文中,考察了一些金融创新,特别是1980年以来的金融产品创新,并分析它们是如何增强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改善金融系统的教习效率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从基本理论出发,运用模型来分析
本文中运用了内生增长理论模型来说明金融系统影响长期增长率的可能渠道。
2.《中国对外贸易三十年》——谈摆事实,列数据,讲道理
《中国对外贸易三十年》这篇文章是一篇综述性特别强的论文,从六个方面梳理记录了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在对外贸易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改革前的外贸情况、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经济特区与外商投资管理制度、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中美贸易失衡,内容庞杂,有大量的历史资料,查阅并运用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并对事实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因为本文是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问题的,因此最好的理论支持就是运用事实和数据。其中,本文出现了大量的数据,其中最为主要的数据来源是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另外,还有一些数据出自历年海关资料、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商务部、中国开发区协会、国家统计局、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其次,还涉及到国外的数据源:包括Takemune FUJII、Mitsuyo ANDO,美联储、Wong and Yu、Naughton、Rumbaugh-Blancher;文章还引用了来自雅虎中文财经网站的数据。
3.《我国粮食供求与价格走势》——谈宏观预测类的论文
本文是一篇预测性论文,本文整理报告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粮食经济运行长期数据,观察和探讨粮食供求关系某些关键变量实际变动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粮价未来短期走势以及粮食长期安全问题提出评论和推测。因为本文是一篇预测性的文章,所以也出现了大量的数据以及对数据的解读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