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审计

合集下载

政府采购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政府采购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政府采购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政府采购是指政府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为履行政府职能或提供公共服务需要,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工程和服务的活动。

政府采购审计是对政府采购活动的合规性、经济性、有效性和结果进行审计的一种特殊类型审计。

在政府采购审计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政府采购的效率和效果。

本文将就政府采购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问题一:审计对象不配合审计工作在政府采购审计中,审计对象不配合审计工作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有些审计对象对审计工作持消极态度,对审计人员的提问不予回答,甚至对审计活动进行干扰,导致审计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审计对象的不配合不仅影响了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会对审计结果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对政府采购的合规性和经济性产生负面影响。

对策:加强沟通与协调,建立良好的关系针对审计对象不配合审计工作的问题,需要审计机关加强与审计对象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审计机关可以通过与审计对象进行沟通,解释审计的目的和意义,增强审计对象对审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审计机关还可以积极与审计对象进行协商,促使审计对象配合审计工作,保障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问题二:政府采购合规性不足政府采购的合规性是指政府采购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要求。

在实际审计过程中,经常发现政府采购活动存在合规性不足的情况,如公开招标程序不规范、招标文件不完整等,导致政府采购活动的合规性受到质疑。

对策: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和监督为了解决政府采购合规性不足的问题,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和监督。

政府应加强对政府采购程序的规范和规定,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和检查,对违反政府采购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提高政府采购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政府采购的经济性是指政府采购活动是否以最经济的方式采购商品、工程和服务。

在实际审计中,经常发现政府采购活动的经济性不高,如采购价格偏高、采购效果不明显等,导致政府采购的效益受到影响。

政府采购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政府采购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政府采购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政府采购审计的背景意义政府采购审计是对政府部门进行采购活动进行监督和审计的一种重要手段。

政府采购作为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

政府采购审计的背景意义在于可以发现和纠正政府采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国家财政的稳定和公共财政的公平。

政府采购审计的背景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政府部门采购活动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也有利于增强政府对税收资金的监管和管理,防止财政资金的浪费和滥用。

政府采购审计还可以促进政府部门的改革和创新,推动政府部门采购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方向发展,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政府采购审计的背景意义不仅在于保障国家财政安全和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有助于建设清廉政府,推动政府部门的廉洁治理和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提升。

1.2 政府采购审计存在的问题1. 信息不透明:政府采购活动的信息公开程度较低,导致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往往难以获取充分的资料,影响审计效果和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 大量违规违纪行为:政府采购审计中存在大量违规违纪行为,如超标准超预算采购、有偿服务等,严重损害了政府采购的公平公正和合法合规性。

3. 人员素质不高:部分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可信度。

4. 监督和问责不到位:政府采购审计中监督和问责机制不完善,导致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和有效处理,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果和成果。

以上就是政府采购审计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对策,以提高政府采购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 正文2.1 建立健全的审计制度建立健全的审计制度是政府采购审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审计制度应该明确审计的程序和方法,确保审计过程规范化和标准化。

应该建立健全的权限和责任制度,明确各级审计机构的权限范围和责任分工,避免因权限不清导致审计工作受阻。

政府采购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政府采购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政府采购审计的内容和方法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和与之配套的单位自筹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在对政府采购业务进行审计时,审计人员在对政府采购内部控制措施进行调查、测评的基础上,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审计。

一、政府采购预算、计划编制审计在取得部门预算和财政部门批复预算的文件及全部追加、追减预算文件资料的基础上,审查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是否按照预算法和部门预算编制要求编制;审查是否存在已列入支出预算的货物、工程和服务未按规定编报政府采购预算;审查年中因追加预算、政府采购目录及标准调整或者不可预见原因而需要补报的政府采购项目,在政府采购活动开始前,未按规定补报政府采购预算的问题;审查是否存在未列入政府采购预算、未办理预算调整或补报手续的采购项目,是否存在突破预算的采购项目。

将政府采购计划与政府采购预算相比较,审查是否按规定编制了政府采购计划;将政府采购计划项目名称、单项采购预算、数量、金额、资金来源等逐项与政府采购预算相比较,审查应编未编采购计划而导致政府采购计划编制不完整的问题;审查是否存在随意变更采购计划和计划外私自采购的行为,有无任意追加突破限额的问题。

二、政府采购资金审计主要审查采购资金的拨付是否与预算一致,是否在采购活动开始前将资金汇集完毕;审查投标人是否按规定及时、足额地缴纳了投标保证金;采购活动结束后资金拨付给供应商是否及时,是否存在挤占其他单位资金的情况;采购资金结余在下一年度有无擅自改变原有用途;退还未中标供应商投标保证金是否及时,是否存在资金沉淀现象等。

三、政府采购方式和程序的执行情况审计(一)抽查部分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项目文档1、审查自招标文件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的时间是否符合规定;审查招标文件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有无以不正当要求限制或者排斥潜在供应商,或者招标文件指定特定的供应商、含有倾向性或者排斥潜在供应商的其他内容;审查投标人是否具备政府采购项目所需的资质,是否满足招标文件列举的要求。

政府采购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政府采购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政府采购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政府采购是政府为了公共利益和社会福祉所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政府采购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和发展。

随之而来的政府采购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

政府采购审计不仅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更直接关系到国家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围绕政府采购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探讨。

1. 信息不透明政府采购相关信息不够透明是目前政府采购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政府采购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处理的信息量大、关联的部门多,导致信息不够透明,难以进行全面的审计。

2. 依法依规不严政府采购审计中,存在着一些采购人违反采购法律法规的情况。

这些违规行为严重损害了政府采购市场秩序,也影响了国家财政的安全。

3. 风险管控不力政府采购审计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风险管控不力。

政府采购项目涉及国家重大资金,若风险控制不力,易引发腐败、浪费等问题。

4. 监管机构不力政府采购审计中,监管机构的监督不力也是一个问题。

监管机构在政府采购审计中的监督角色没有充分发挥,部分地方政府对政府采购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

5. 效率低下政府采购审计的效率较低是一个普遍问题。

审计工作的周期长,审计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审计工作效果难以保证。

1. 加强信息披露政府应加强政府采购相关信息的披露,推动政府采购公开化,健全相关信息维护与公布制度,确保政府采购活动的公开透明。

2. 严格依法依规政府采购审计应强调依法依规审计的原则,对政府采购活动的合规性和法律遵从性进行全面审计。

对于违规行为,应及时进行处理和通报。

3. 加强风险管控政府采购审计要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加强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风险问题。

4. 强化监督政府应加强对政府采购审计工作的监督,提高监管机构的监督能力和水平,确保政府采购活动的合规性和公平性。

5. 提高效率政府采购审计应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审计工作的效能。

政府采购审计:审什么,怎么审

政府采购审计:审什么,怎么审

政府采购审计:审什么,怎么审《政府采购法》实施已经10年有余,政府采购规模从初期不足100亿元增长到目前的10000多亿元,政府采购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作为政府采购的外部监督力量,审计监督逐渐成为一种工作常态。

审计的基本程序作为财政支出审计的一个方面,政府采购审计是每次财政审计的规定动作。

概括起来,其基本程序是:(1)政府采购审计项目选择与立项。

审计机关一般会根据财政支出类型有重点地选择涉及采购金额较大或具有代表性的采购项目作为审计重点,而基建项目的招投标活动往往成为政府采购审计的首选项目。

(2)由审计的规划处与业务处共同商量,主要由业务处室根据往年经验,结合本年情况(包括审前调查),拟定审计方案,经过协商与领导批准后确立为正式方案。

(3)成立审计工作组,组长一般由具备一定职级或审计经验的人员担任,负责具体审计方案的制订、与被审计部门或单位的沟通协调等工作。

(4)审计进驻与具体审计工作开展。

审计具体实施方案确定后,审计机关会向被审计部门或单位发出审计通知书,然后派出审计工作组进驻被审计部门或单位,根据方案实施具体审计工作。

如果需要,审计工作组有权根据审计进度进行延伸审计,主要包括采购单位、供应商、相关银行等。

(5)审计意见交换与审计报告出具。

当审计工作接近尾声时,审计工作组会结合审计具体情况与被审计部门或单位进行意见交换,当双方意见达成共识后,审计工作组会出具审计工作报告,就被审计内容发表意见或保留意见,并提出相关整改意见。

如果涉及违法犯罪行为,审计机关还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审计目标与关注的重点1.审计目标针对政府采购行为,审计的目标仍然是真实性、合法性与效益性3个方面。

所谓真实性是指政府采购行为应当实际存在,不得虚列政府采购项目。

所谓合法性是指政府采购行为应当符合《预算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的各项规定。

所谓效益性是指政府采购行为应当获取最优的价格质量比。

在强调上述三性基础上,还要关注政府采购的完整性,即按照规定应当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采购活动,看其是否全部进行了政府采购。

政府采购类服务审计方案

政府采购类服务审计方案

政府采购类服务审计方案政府采购是指政府机关或其他政府采购单位,依法采购、招标、竞争性磋商等方式购买商品、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由于政府采购涉及的金额较大,风险较高,因此需要对政府采购类服务进行审计,以确保采购活动的合规性、透明度和效益。

以下是对政府采购类服务审计的方案。

一、审计目标1. 评估政府采购过程中的合规性,包括招标、评分、签订合同等环节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2. 评估政府采购过程中的公正透明性,包括招标公告、供应商资格审核、投标文件评审、中标结果公示等环节是否公开、公正。

3. 评估政府采购过程中的效益和资源利用情况,包括采购活动是否取得预期目标,是否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

4. 发现政府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二、审计方法1. 文件审查:对政府采购活动相关文件进行全面审查,包括采购计划、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中标文件、合同等,评估其合规性和合法性。

2. 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政府采购活动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异常和风险点,评估采购活动的效益和资源利用情况。

3. 实地调查:对政府采购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了解采购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和执行情况,验证文件审查和数据分析的结果。

4. 问卷调查:向采购单位、供应商和相关监管部门发放问卷,收集各方对政府采购活动的评价和建议,了解广泛的意见和反馈。

三、审计内容1. 采购计划审计:评估采购计划是否符合实际需求和合理的预算规模,是否经过合理审批程序。

2. 招标过程审计:评估招标活动是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招标文件是否公开、透明,投标人是否符合资格要求。

3. 中标结果审计:评估中标结果是否公正、合理,是否符合评标标准和相关规定。

4. 合同履约审计:评估合同履约的情况,包括供应商是否按合同要求交付商品和提供服务,政府是否按时支付款项。

5. 效益和资源利用审计:评估采购活动的效益和资源利用情况,包括采购成本、质量、交付时间等方面的评估。

政府招投标审计流程

政府招投标审计流程

政府招投标审计流程一、背景政府招投标审计是对政府采购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法定审计,旨在提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公正性和效率,防范和惩治腐败。

本文将介绍政府招投标审计的流程和要点。

二、审前准备1.制定审计计划和方案,确定审计的范围、对象和时间安排。

2.收集相关政府招投标文件、合同和相关资料。

3.对审计对象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其基本情况、风险点和重点关注的问题。

三、审计程序1.初步审计–对政府招投标文件的合规性进行初步审查,包括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程序要求。

–对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报告等进行初步比对,发现任何违规现象及时记录。

2.深入审计–根据初步审计的结果,深入对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报告等进行详细审查。

–着重关注投标人资格、评标标准设定、中标候选人资质等关键环节,查找违规行为线索。

3.申报审计–将审计结果整理成审计报告,包括审计发现、问题分析、建议措施等内容。

–报送审计委员会审议并最终提交政府招投标管理部门。

四、审计要点1.透明公开–政府招投标审计要求公开透明,审计程序和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接受舆论监督。

2.合法合规–审计过程中需严格依法依规,确保审计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3.公正独立–审计机构应当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受外部干扰,确保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五、总结政府招投标审计是监督政府采购活动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防范腐败风险。

审计机构应当严格依照审计流程和要求开展审计工作,切实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以上就是政府招投标审计流程的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政府采购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政府采购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政府采购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政府采购审计是指对政府在采购活动中所进行的财务、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工作。

政府采购审计的目的是确认政府采购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促进政府采购活动的规范和有效运作。

随着我国政府采购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化,政府采购审计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必要及时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1. 缺乏有效监管机制
政府采购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在一些地方,政府采购审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并不到位,导致政府采购活动容易出现违规行为。

一些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可能会受到一些不正当的干扰和压力,导致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受到损害。

2.审计范围不够全面
政府采购审计中还存在审计范围不够全面的问题。

一些审计工作可能只是对政府采购活动的部分环节进行审计,而没有对整个采购流程进行全面审计。

这就容易造成一些问题被忽视或者遗漏,影响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审计工作难以开展
政府采购审计中还存在审计工作难以开展的问题。

政府采购活动涉及的部门、人员和资金较多,审计工作难度较大。

尤其是一些大型的政府采购项目,审计人员可能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难以做到全面深入审计。

对策
1.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
针对政府采购审计中缺乏有效监管机制的问题,应加强对政府采购审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建立健全的审计管理制度,加强对审计工作人员的监督和考核。

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和审计工作的开展,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政府采购审计

政府采购审计

一、政府采购简介我国的政府采购试点工作开始于1995年。

1996年,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步入了真正的试点阶段。

1998年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政府采购试点工作,中央国家机关的试点工作也开始启动。

到2000年,政府采购工作已在全国铺开。

200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颁布。

2003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正式走上法定化、制度化、规范化道路。

预计2011年,政府采购法实施细则可以出台。

政府采购作为我国政府财政支出的一种重要手段正得到越来越快的发展。

但目前我国政府采购的潜力仍然很大。

而且从集中采购的比重分析,集中采购的规模也比较小。

从中央本级的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设臵来看,目前有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中共中央直属机关采购中心、全国人大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等3个集中采购机构,另外,还陆续成立了4个部门集中采购机构。

二、政府采购审计简介政府采购制度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支出管理的重要制度,是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实现国家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由于政府采购在国内仍处于摸索阶段,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如何通过审计监督手段来规范政府采购就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一)西方国家政府采购审计的发展状况政府采购审计是在政府采购的基础上产生的。

政府采购制度是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由于政府采购支出巨增而强化预算管理与经济直接干预作用所建立的一种政府公共支出管理制度。

西方发达国家的有关法规对政府采购审计做出了明确规定。

(二)我国政府采购审计现状我国自从政府采购活动开始,各项检查包括审计检查就参与其中,在预算执行审计、各专项资金审计、基础建设投资审计等方面广泛存在。

大规模的政府采购专项检查:2008年5月至10月,财政部会同监察部、审计署和国家预防腐败局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

政府采购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政府采购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政府采购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政府采购是指国家机关和公共机构为了完成政府的采购需求,从社会资源中购买货物和服务的活动。

政府采购审计是指对政府采购活动进行审计监督,以保证政府采购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

由于政府采购审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总体上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问题根源和解决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问题根源1.审计标准不统一政府采购审计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较为零散和分散,比如国家审计署发布的《政府采购审计规范》和《政府采购审计业务指引》,各级审计机构发布的地方性政府采购审计标准、规章制度等,各自为政,导致审计标准不统一,审计工作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

2.审计技术不足政府采购审计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审计人员没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专业素养,审计工作难以得到保证。

审计人员技术储备不足,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使得审计结果不够准确、全面”。

3.审计监管不力对政府采购审计结果的监管不力也是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审计结果和建议缺乏监督跟踪以及责任追究,导致政府采购审计工作的推进不是很顺利。

4.利益冲突政府采购审计工作还面临着利益冲突问题。

“政府采购审计机构多数属于政府行政部门,审计人员作为政府工作人员,工资和薪酬直接由政府财政拨款保证,如果审计结果对政府采购活动及项目进行责任追究,势必给本部门的业绩和政府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增加了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

二、对策建议1.加强标准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审计的标准规范体系,确立统一的政府采购审计标准、规则和流程,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加强对政府采购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提升,提高审计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

严格规范政府采购审计工作的程序和要求,加强对审计结果和建议的监督跟踪,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政府采购审计结果公开制度,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加强利益调整建立健全的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制,推动政府采购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加大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力度,强化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和处理,提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政府采购与合同审计

政府采购与合同审计

政府采购与合同审计一、审计重点与方法(一)政府采购审计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项目审计是指对物资采购部门获取货物、工程、服务的采购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

重点关注项目建设的各风险点和与造价相关的各个环节。

一般情况下分为:预算审计、招标文件审计、待签合同审计、结算审计、内控制度审计等。

审计方式主要是委托社会中介、聘请专家参与或自行组织人员开展。

其审计重点和方法有:1.政府采购的内部控制情况审计(1)审查单位是否建立健全政府采购预算与计划管理、政府采购活动管理、验收管理等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

(2)审查单位政府采购管理是否明确相关岗位(部门)的职责权限,以确保政府采购需求制定与内部审批、招标文件编制与审核、合同审核、签订与验收、验收与保管、使用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3)审查单位对政府采购活动是否实施归口管理,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是否建立政府采购、资产管理、财会、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或岗位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机制。

(4)检查单位对政府采购申请的内部审核、采购文件内部审核、采购组织管理情况,选择政府采购方式、发布政府采购信息是否按规定执行,招标文件是否存在排他性、指向性等不公平不公正行为,采购组织是否公开、公平、公正、客观,开评标过程有无串标、围标嫌疑等。

对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变更政府采购方式等事项是否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5)审查单位对政府采购项目实施、验收的管理情况。

在建设中是否坚持货物到货签收、安装调试时是否按规定流程组织、变更时是否按规定签证或报批;是否根据规定的验收制度、合同和政府招投标文件,由指定部门或专门机构组织专家或相关部门人员对所购物品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工期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证明)。

(6)审计单位对政府采购业务的记录控制情况。

完整版)政府采购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完整版)政府采购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完整版)政府采购审计的内容和方法政府采购审计的内容和方法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和自筹资金,按照规定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审计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审计。

一、政府采购预算、计划编制审计审计人员在获取部门预算和财政部门批复预算文件以及追加、追减预算文件资料的基础上,审查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是否按照预算法和部门预算编制要求编制;是否存在已列入支出预算的货物、工程和服务未按规定编报政府采购预算;是否存在政府采购项目未按规定补报政府采购预算的问题;是否存在未列入政府采购预算、未办理预算调整或补报手续的采购项目,以及是否存在突破预算的采购项目。

同时还需将政府采购计划与政府采购预算相比较,审查是否按规定编制了政府采购计划;是否存在应编未编采购计划而导致政府采购计划编制不完整的问题;是否存在随意变更采购计划和计划外私自采购的行为,以及是否存在任意追加突破限额的问题。

二、政府采购资金审计审计人员主要审查采购资金的拨付是否与预算一致,是否在采购活动开始前将资金汇集完毕;是否按规定及时、足额地缴纳了投标保证金;采购活动结束后资金拨付给供应商是否及时,是否存在挤占其他单位资金的情况;采购资金结余在下一年度有无擅自改变原有用途;退还未中标供应商投标保证金是否及时,是否存在资金沉淀现象等。

三、政府采购方式和程序的执行情况审计审计人员会抽查部分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项目文档,审查自招标文件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的时间是否符合规定;审查招标文件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有无以不正当要求限制或者排斥潜在供应商,或者招标文件指定特定的供应商、含有倾向性或者排斥潜在供应商的其他内容;审查投标人是否具备政府采购项目所需的资质,是否满足招标文件列举的要求。

同时,审查参加开标会议的人员组成、开标时间是否符合规定;审查评标过程是否符合法定程序,评标委员会人员组成是否符合规定。

3、在评标完成后,是否向招标人提供书面评标报告,采购人是否按照评标报告中推荐的中标候选供应商顺序确定中标供应商,或者是否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供应商。

政府采购审计中应关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路径

政府采购审计中应关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路径

政府采购审计中应关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路径陈亭羽一、政府采购及政府采购审计的概况1.基本概念及定义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是一种政府行为。

政府采购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政府采购当事人和政府采购管理机构所实施的政府采购行为及相关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主体是各级审计机关,审计对象是政府采购当事人及政府采购管理机构,审计内容为政府采购行为及相关活动。

2.政府采购及政府采购审计现状我国的政府采购工作开始于1995年,《政府采购法》于2002年6月颁布,200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正式走上法定化、制度化、规范化道路。

10年间,政府采购规模由2002年1009亿元增长了10倍。

我国自从政府采购活动开始,审计监督检查就参与其中,目前在预算执行审计、各专项资金审计、基础建设投资审计等方面广泛存在。

二、审计发现政府采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预算编制缺少严肃性、计划性,流于形式一是无预算或超预算采购,即年初部门预算单位没有编制政府采购,年中也未实施追加,但在具体操作中实施了政府采购。

审计发现,财政部门未严格按照采购法的规定,对政府采购计划申请按预算批复执行,失去了预算的监督和计划约束作用。

只要单位有采购需求,资金也充裕,即使没有列入预算的采购,政府采购部门一般也会批准。

这样一方面容易造成重复购买及投资浪费,另一方面也不能使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及时掌握采购单位资产动态并对采购供应商的商品质量和服务进行评估,失去了政府采购节约政府资金、提高资源效益的本义和初衷。

二是随意变更政府采购预算项目,部分单位虽然编制了年初预算,但在具体执行时却自行变更采购项目和内容,随意扩大标的数额或增加预算金额,按照政府采购规范,政府采购计划一经下达,原则上不作调整。

政府采购管理机关通常对哪些项目进行审计

政府采购管理机关通常对哪些项目进行审计

政府采购管理机关通常对哪些项⽬进⾏审计对政府采购管理机关进⾏审计,对规范政府采购⾏为,加强政府采购监督有积极促进作⽤。

笔者认为,政府采购管理机关的审计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下⾯店铺⼩编为你详细解答。

⼀、采购⽬录审计政府的货物、⼯程、服务集中采购项⽬,实⾏⽬录管理制度。

采购⽬录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采购⽬录的实现。

对政府采购实施审计,须以政府采购⽬录为切⼊点,⼀是审查各级部门是否依据权责制定了相应的政府采购⽬录,以及与采购相关的报价、决策、采购、验收、⽀付是否建⽴有完善的责任制度;⼆是审查采购⽬录及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是否经过充分论证,依据是否合理;三是审查各级部门所制定的⽬录和管理办法是否存在相互冲突或⽭盾的地⽅,有⽆越权限⾃⽴“⼟政策”的问题;四是审查采购⽬录是否得到严格执⾏,纳⼊采购⽬录的项⽬是否都实⾏了集中采购、集中⽀付,有⽆化整为零、逃避集中采购控制的情况。

⼆、采购预算审计采购预算是各级有关事业部门在编制分项预算时,⼀并编制采购明细预算,按照预算审批程序报批。

其实质是将现⾏财务⽀出中的⼀部分专门⽤于⼯程、货物、服务的资⾦,按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在总预算中单独编制,不再搞条块分割,⽽是以实物形式按照采购计划直接发放到各使⽤单位。

财务部门也不再简单的按预算拨付经费,⽽是按审批的预算和签署采购合同的履约情况直接向供应商拨付货款。

对政府采购预算,⼀是审查政府采购预算是否进⾏调查研究、充分论证、科学预测和可⾏性分析,有⽆程序不清、透明度低的问题;⼆是审查采购预算的编制是否本着勤俭、必需、经济、实⽤的原则,遵循规定的程序并办理必要的⼿续,依据是否真实充分,有⽆弄虚作假问题;三是审查采购预算的报批、汇总、审核、调整和下达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是否依照规定的权限范围经本级党委和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有⽆擅⾃越权审批现象;四是审查采购预算有没有按要求进⾏细化,资⾦的筹集是否合规合法,有⽆挤占、挪⽤其他专项资⾦;五是审查采购预算是否得到严格执⾏,预算的追加、追减是否按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有⽆随意开⼝⼦、批条⼦,增加⽀出,突破预算的现象;六是审查预算节余是否⽤于规定⽤途。

(完整版)政府采购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完整版)政府采购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政府采购审计的内容和方法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和与之配套的单位自筹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在对政府采购业务进行审计时,审计人员在对政府采购内部控制措施进行调查、测评的基础上,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审计。

一、政府采购预算、计划编制审计在取得部门预算和财政部门批复预算的文件及全部追加、追减预算文件资料的基础上,审查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是否按照预算法和部门预算编制要求编制;审查是否存在已列入支出预算的货物、工程和服务未按规定编报政府采购预算;审查年中因追加预算、政府采购目录及标准调整或者不可预见原因而需要补报的政府采购项目,在政府采购活动开始前,未按规定补报政府采购预算的问题;审查是否存在未列入政府采购预算、未办理预算调整或补报手续的采购项目,是否存在突破预算的采购项目。

将政府采购计划与政府采购预算相比较,审查是否按规定编制了政府采购计划;将政府采购计划项目名称、单项采购预算、数量、金额、资金来源等逐项与政府采购预算相比较,审查应编未编采购计划而导致政府采购计划编制不完整的问题;审查是否存在随意变更采购计划和计划外私自采购的行为,有无任意追加突破限额的问题。

二、政府采购资金审计主要审查采购资金的拨付是否与预算一致,是否在采购活动开始前将资金汇集完毕;审查投标人是否按规定及时、足额地缴纳了投标保证金;采购活动结束后资金拨付给供应商是否及时,是否存在挤占其他单位资金的情况;采购资金结余在下一年度有无擅自改变原有用途;退还未中标供应商投标保证金是否及时,是否存在资金沉淀现象等。

三、政府采购方式和程序的执行情况审计(一)抽查部分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项目文档1、审查自招标文件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的时间是否符合规定;审查招标文件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有无以不正当要求限制或者排斥潜在供应商,或者招标文件指定特定的供应商、含有倾向性或者排斥潜在供应商的其他内容;审查投标人是否具备政府采购项目所需的资质,是否满足招标文件列举的要求。

会计实务:政府采购审计的内容

会计实务:政府采购审计的内容

政府采购审计的内容1、对政府采购管理机构审计的内容。

首先,审计管理机构是否建立健全了政府采购计划管理制度,是否依据人大批复的部门预算,按品目或项目汇总编制政府采购计划,并批复给采购机构执行。

其次,审计政府采购管理机构行使的审批职能是否合法合规。

如对社会中介机构申请取得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审批,被批准的申请者是否具备下列条件:依法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熟悉国家有关政府采购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接受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政府采购业务培训的人员比例达到机构人员的20%以上;具有一定数量能胜任政府采购工作的专业人员,其中具有中级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分别占机构人员总数的60%和20%以上;具有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完成政府采购代理工作的能力;财政部及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

再次,审计政府采购管理机构履行监督职能的情况。

如监督的内容是否完整,是否按照《政府采购法》第五十九条所要求的,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检查,既包括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采购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也包括对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检查。

第四,审计政府采购管理机构在对政府采购资金支付的管理上,是否实现国库直接支付,是否提前支付等。

2、对集中采购机构审计的内容。

概括起来讲有五个方面:一是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是否符合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的要求,是否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层层编制,是否按规定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

二是有否按照批复的政府采购计划实施采购,有无存在无计划、超计划采购的行为,追加政府采购支出是否按规定报经有关部门批准,有无随意追加政府采购支出的行为。

三是审计政府采购的方式是否符合规定。

不仅要审查所运用的采购方式是否正确,有否“张冠李戴”,而且要审查某一具体采购方式在运用中是否符合规定,如实施邀请招标采购方式的,招标人是否以投标邀请书方式,邀请了3家以上特定的供应商投标,凡没有这样做,就说明所采用的邀请招标采购方式,在具体操作上违规了。

四是审查招投标程序的合规性。

政府采购合同审计内容

政府采购合同审计内容

政府采购合同审计内容
《政府采购合同审计那些事儿》
嘿,各位朋友!今天咱就来聊聊政府采购合同审计这个听起来有点专业的话题。

你可别小看这政府采购合同审计,它就像是给政府购物的过程做了一次全方位的“体检”。

想象一下,政府花了那么多咱老百姓的钱去买各种东西或者服务,如果没有一个严格的把关,那岂不是有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嘛!
就比如说吧,要是没有审计,万一有人偷偷在合同里加点“私货”,把价格抬高,或者本该买高质量的东西结果买了个“水货”,那咱老百姓的钱不就打水漂啦!这时候,审计人员就得像超级英雄一样出现,用他们的“火眼金睛”仔细审查每一个条款。

我就曾经接触过一个政府采购合同审计的项目,那过程真是充满了“惊喜”。

就好像在一个大宝藏里找宝贝,有时候会找到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比如说,有个合同里居然把产品的规格写错了,这不是闹笑话嘛!还好有审计人员及时发现,不然等东西买回来了才发现不对劲,那可就麻烦大咯。

还有一次,发现某个供应商在合同里玩文字游戏,把一些重要的服务内容含糊其辞。

嘿,这可逃不过审计人员的法眼,直接给它揪出来,让他们重新明确条款,可不能让政府吃亏呀!
审计人员在这个过程中那可是操碎了心,不仅要懂法律、懂政策,还得懂各种产品和服务的门道。

他们就像一群守护政府钱包的卫士,不能让一分钱被乱花,也不能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总之,政府采购合同审计啊,就像是政府购物的“质检员”和“守门员”,保证每一笔钱都花得明明白白、实实在在。

这可是关乎我们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儿呀!所以,下次当你听到“政府采购合同审计”这个词的时候,可别觉得它离你很遥远哦,说不定它正在帮你守护着你的“钱袋子”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政府采购审计
摘要:要想促进政府采购行为规范,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就必须加强对政府采购的审计监督。

本文从政府采购审计的涵义、内容、对象、等出发,阐述了采购过程、制度、管理、出现的问题及政府采购政策的必要性、特殊性及其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强化政府采购审计监督应采取的一些措施意见。

关键字:政府采购;审计;内容;政策;效益
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政府部门采购制度改革的深化,政府采购在全国各地发展迅速开来,政府采购目标也呈现多元化。

政府采购的丰富内涵不仅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还包括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管理、采购效益等一系列制度体系。

一、政府采购的涵义和特征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及满足自身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使用财政性资金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公共部门购买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经常性活动。

政府采购属于公共物品采购,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及公共财政理念的产物。

和私营领域及一般的采购行为相比,政府采购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采购资金来源的公共性;采购的非营利性;采购的管理性;采购的公开性;采购的政策性;采购的广泛性与复杂性;采购的数额巨大性。

二、政府采购审计的对象和目标
政府采购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国家各级机关和实行预算管理的
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使用财政性资金,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计。

其审计的主体是国家审计机关,审计客体是采购主客体及其所进行的采购活动。

政府采购审计的目标,是政府采购过程中采购当事人及其采购活动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三、政府采购审计的内容
政府采购审计应包括财政政策与审计政府采购的实施是否相吻合,与政府产业政策是否相一致,是否优先购买国内产品、工程和服务;与国民经济发展是否协调,在促进就业、保护环境、繁荣经济等方面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四、政府采购审计方式和方法
政府采购审计涉及面广、被审计对象多,而采购本身就专业性强、政策把握难,因此应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全面审计或是局部审计。

按照审计时间划分,政府采购审计一般应以事后审计为主。

政府采购审计方法一般应采用以下几种:
1.审阅法。

审阅法是指通过对被查单位有关书面资料进行仔细观察和阅读来取得查账证据的一种查账技术方法。

根据有关法规、政策理论、方法等查账标准或依据对书面资料进行审阅,借以鉴别资料本身所反映的经济活动是否真实、正确、合法、合理及有效。

审阅资料一般包括政府采购预算、采购计划、招投标资料、政府采购合同、履
约验收资料、政府采购资金支付财务账簿及凭证等等。

2.核对法。

核对法,是指对书面资料的有关记录,或是对书面资料的记录与实物,进行相互勾对以验证其是否相符的一种稽查技术方法。

在政府采购审计过程中,对同一采购项目不同被审计对象所提供的资料信息进行比对分析,查找问题线索。

核对内容一般包括采购项目信息、招标要求,投标信息、成交与合同信息,履约验收信息等,在核对履约验收信息时应结合盘点法或函证法使用。

3.分析法。

分析法,是指通过对事物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发现问题线索或推导出结论的一种审计技术方法。

政府采购行业信息化管理程度较高,在采购过程中形成了完整、详尽的政府采购电子数据,审计人员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设定风险点和风险值,运用计算机对政府采购数据进行审计筛选分析,发现问题线索,延伸调查得出审计结论。

五、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纵观我国政府采购几年来的发展轨迹,有时,政府采购这艘航船被一些斜风细雨吹得忽左忽右,一些时候,“集中采购导致集中腐败”的言论象暴风骤雨般刮得天昏地暗,让人辨不出真假,摸不清方向,弄得集中采购机构灰头灰脸,丧失了发展的勇气和信心,有的甚至遭受撤销的灭顶之灾,有的省份至今还没有成立集中采购机构,还在走着自行采购、分散采购的老路,看上去,全国的集中
采购机构现状似乎有些“雨打梨花”的惨状。

那么政府采购由谁来实施呢,法律已经作出了很详实的解释,这就是集中采购机构。

也就是说但凡有集中采购机构的采购才能算得上是名正言顺的政府
采购。

因为只有集中采购机构是由法律规定并由政府批准成立且代表政府实施采购行为的法定机构。

通过开展审计调查,并广泛查阅审计报刊有关政府采购的审计信息资料,发现有的地方还未实行政府采购制度,购买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内的商品,未按规定办理政府采购审批手续;有的地方虽然实行了政府采购制度,但由于机构不健全,监督约束机制不完善等,政府采购随意性很大,甚至走了过场,致使政府采购变成了“定点采购”,不仅没有发挥“阳光采购”应有的效应,反而滋生了“采购腐败”,助长了市场特权和行业垄断的现象发生,最终影响了政府采购的质量和信誉。

六、强化政府采购审计监督应采取的措施
近两年来,地方审计机关和审计署派出机构已对政府采购进行试点审计,取得了初步效果,积累了一定经验。

但由于现行的政府采购制度尚不健全,预算管理、行政事业会计制度不适应政府采购的特殊需要,存在法规滞后、体系不完善及立法技术粗糙等问题,使审计缺乏定性依据。

另外,由于开展政府采购审计的经验不足,缺乏全国统一规范和精通政府采购审计的专门人才,一些技术性问题尚处于摸索阶段,相应的审计技术方法难以确定,特别是政府采购绩效评价标准不明确,成为政府采购审计工作中的难点和亟待研
究的问题。

针对政府采购审计工作面临的困难,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1.积极探索,尽快出台政府采购审计规范。

目前绝大多数审计机关对政府采购审计还处在探索阶段,普遍把政府采购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依据审计程序对政府采购的全过程、全部资金进行审计。

但在审计的重点、方法和结果报告等方面却不尽相同,这对落实政府采购审计工作任务极为不利,必须引起各级审计机关的高度重视。

一方面要加大研究探索力度,特别要积极探索对股份制企业及个体、私营、合资企业供应商及国外供应商审计的新路子;另一方面要尽快制订切合实际的政府采购审计办法,经过反复实践和修改后,正式出台政府采购审计准则,规范审计行为,努力完成《政府采购法》赋予审计机关的这项新的任务。

2.加大政府采购审计力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鉴于政府采购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尚处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阶段,面对各种违法违规问题大量出现,各级审计机关必须加大审计力度,除继续把政府采购财政支出资金来源和拨付情况列入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必审内容外,还要把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采购机构、采购人、供应商、中介代理机构纳入审计监督范围,不留“死角”或“盲区”。

同时要把对政府采购审计的情况在“审计结果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中予以反映,提高政府采购审计的地位。

特别是行政事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部门应结合项目审计,对应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实行政府采购,而采取其他方式逃避政府采购
的项目,要及时查明原因,大胆揭示问题,并及时向各级政府反馈情况,提出审计处理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推动政府采购向深层次发展。

3.采取多种手段扩大审计影响,全面提高政府采购审计监督力度。

政府采购审计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同时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各级审计机关要充分利用审计信息、简报、审计要情、审计结果报告和向社会公示等多种手段,多渠道地向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及社会公众,反映政府采购审计结果,提出改进政府采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政府采购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加强廉政建设,促进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研究课题组《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彭华《政府效益审计论》中国时代经济出版
[3]黄江海:略谈政府采购审计《审计理论与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