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变电站无人值守的比较与思考

合集下载

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设计思考

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设计思考

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设计思考水电厂是一种大型的能源生产设施,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运作。

在水电厂的运作中,人员的值班和值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保障水电厂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系统应用于水电厂的生产过程中,传统的人工值班和值守方式不断被取代。

因此,本文将从无人值班和少人值守两个方面来探讨水电厂的设计思考。

一、无人值班的设计思考1. 智能化监控系统的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值班已经不再是必要的,水电厂可以安装智能化监控系统来检测机器运转的情况,并及时发出警报。

这些监控系统可以自动监测核心操作,包括水位、水压以及水流。

同时,这些智能化监控系统也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远程监管。

2.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运用物联网技术,水电厂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监控。

物联网技术可以使得设备之间相互连接,实现数据共享,从而实现线上实时数据的监测和管理。

同时,物联网技术可以配合智能化监控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提高运维效率和安全性。

3. 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机器学习技术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预测故障和预警情况。

在水电厂的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分析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预测可能存在的故障,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排除。

这种技术可以为水电厂的生产过程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

二、少人值守的设计思考1. 自动控制设备的应用为了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可以在水电站配置自动控制设备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自动化生产线会自动监测电力输出、设备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一旦出现异常,控制设备就会自动进行通知或者对机器进行相应的行动,从而避免了操作员的人为错误或疏忽所导致的设备损坏或故障。

这样,水电站的运作不需要过分依赖人员的参与,减少了人力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

2. 专业值守团队的配置虽然智能化监控系统、物联网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极大的减少人工操作,但是,一旦出现故障,还需要有专业的操作人员快速地进行处理。

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第一篇: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摘要:变电站是电网的枢纽,变电站运行管理是电网运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变电站无人值班工作的实施,对提高电网经济运行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同时,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变电站操作人员地域布置、人员配置、学习培训等五个方面给出建议。

Abstract: Transformer substation is the hub of power grid,the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transformer substation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the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power grid.The implementation of unattended substation work in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improving the economic operation of power grid.At the same time,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unattended substation work.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from five aspects,such as operator regional layout in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staffing,learning and training and so on.关键词:变电站;运行管理;建议Key words:transformer substation;operations management;suggestion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0-0087-020 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尤其是山西局部区域的煤矿高危客户必须使用双电源供电,促使电网系统快速发展。

国内外变电站无人值守的比较与思考

国内外变电站无人值守的比较与思考

国内外变电站无人值守的比较与思考在我国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逐渐实现无人值守以,经验实现了大规模推。

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由于我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用起步较晚, 变电站运行管理的理念也有很大差异, 使我们的变电站无人值守运行水平与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而且由于变电站无人值守的运行水平, 不仅仅是一个运行管理的问题, 还涉及到变电站的设计模式、运行中需要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变电站设备的可靠性、运行人员的业务水平等等各个方面。

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而国外同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国内外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差异在我国, 许多220 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已经开始由监控中心进行监控, 基本上实现了变电站无人值守。

但作为国内电网中最高电压等级的500 kV和330 kV变电站, 即使采用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 也都是实行有人值守的管理方式。

而在欧美发达国家, 各个电压等级变电站都能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

由此发现, 在国内外无人值守变电站之间、国内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之间都还有很大的差异。

(1)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核心—“三遥” 信号的采集上, 国内外自动化系统有差异国内外自动化系统在遥测、遥信的对象基本上是相同的, 变电站的数据分为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事故分析数据。

一般在满足供电可靠性、母线电量平衡、线损、电压合格率等生产管理需要的前提下, 考虑到信号太多会增加值班人员和系统的负担,各量采集的原则是少国外大部分变电站都实现了无人值守, 即使有的变电站内有1 ~2名值班人员, 他们的职责一般也仅限于变电站内的安全值守, 更多的变电站则完全没有人。

而在国内变电站却很难实现真正的“无人” 值守。

首先, 即使开关等一次设备能实现远方操作, 但由于开关控制电源、开关操作电源等辅助操作和对设备操作状态确认检查都需要在现场完成, 导致很多一次操作也必须到变电站现场或需要现场人员的配合才能完成;其次, 保护的操作还没有实现遥控功能;第三, 很多操作都是一次和二次操作相互交叉进行的。

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设计思考

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设计思考

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设计思考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设计思考1前言自从1992年能源部下发“关于新型电厂实行新管理办法”的通知以后,全国各网、省局都制定了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

全国各地新建和改建的水电厂有按“新厂新管理办法”设计的,实行新管理办法的电厂有些是由梯级调度直接监控,有些则由网调代管运行,也有些则有总厂总控制室监控。

经过近几年的试点和经验总结,电力工业部于1996年下发《关于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若干规定(试行)》文件,对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含义作了严格的规定。

百龙滩水电厂是从1992年底进场施工到1996年初第1台机组投产发电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工程建设单位也在确定引进日本富士公司的机组设备后,明确提出了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管理模式设计,但由于我们无这方面的设计经验,也找不到应遵循的规范和文件,一些局部具体设计始终是含糊不清或不确定。

因此,直到1999年5月最后1台机组投产发电时,电厂运行管理还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一流水电厂的指标要求。

2设计实现水电厂的无人值班运行管理,对参与运行的所有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方面国产设备存在明显不足,其产品最大不足之处在于不稳定,尤其表现在设备重复动作的可靠性方面更明显一些。

短时间内我们国家还达不到工业发达国家的产品水平。

但我认为,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对系统及设备的优化设计方面应有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要求,这不仅表现在设计方案上更合理更经济,还应该注重实际设备运行工况的转变和环境在可控范围之内的变化。

过去,我们从单个设备(独立的小系统)来认识可靠性,一旦系统环境改变,系统中部分设备损坏或不能使用造成整个系统瘫痪。

这在实际工程中多次出现,只是我们没有这样分析问题。

因此,设计人员应该不断积累设计经验,从广义系统的范围来认识可靠性。

目前,我们的设计工作并非尽善尽美,经常有些非常机械式的设计,只有更加全面地了解被控对象和控制设备的特点,才能丰富设计内容,从而提高成套设备的运行和管理,促进我们国家整体工业水平的提高。

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管理的若干思考

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管理的若干思考

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管理的若干思考作者:陈燕方芳胥艳斐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04期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无人值守变电站顺应而生,它的出现顺应了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要求。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变电站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因人为因素造成的严重的安全事故。

同时无人值守变电站的集约化管理和集中监控,使得原来需要很多人力才能完成的事情,现在只需主站的工作人员远程监控操作即可完成,有效地解决了变电站人力不足的问题。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应用,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简化了工作的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对电力的调度工作要求更高了。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应用还不成熟,如何有效地对无人值守变电站进行科学的运行管理,确保变电站安全、有序的运行,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无人值守;变电站;有序运行;集约化管理;集中监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人值守变电站依托科技发展应运而生。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无人值守变电站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设备支持,使得无人值守变电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变电站的工作模式,节约了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传统变电站的工作效率。

变电站采用无人值守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有效地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本文在对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概念和优势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探究了无人值守变电站如何进行运行管理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一、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概念变电站的无人值守模式是指综合运用图像数字化处理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远程监控技术等对变电站进行整体监控和管理。

无人值守指的是在变电站不再设置专门的值班人员进行系统的维护和运行管理,对变电站的运行系统进行监测控制的是远方控制端,远方控制端由几个主要管理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行,并不是变电站在运行中不需要工作人员管理。

相反,运行、管理无人值守变电站需要更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利用更加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好各方的协调工作。

无人值守变电站

无人值守变电站

无人值守变电站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值守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无人值守变电站作为能源领域内的重要应用之一,正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定义、特点以及优势,并分析其在能源领域的前景和应用前景。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定义无人值守变电站是指完全依靠自动化设备和信息系统进行运行和监控的变电设施。

传统的变电站需要人工进行设备运行、监控和维护,而无人值守变电站几乎不需要人员介入,通过自动化设备和信息系统来实现监控、操作和维护。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特点1.自动化控制:无人值守变电站具备高度自动化的特点,通过自动化设备来实现对变电设备的监控和运行控制,大大降低了人工干预的需求。

2.远程监控:无人值守变电站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变化等信息,使操作人员无需亲自前往现场,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3.智能检测:无人值守变电站配备了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装置,能够实时监测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并及时报警和处理异常情况,确保电网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4.故障诊断:无人值守变电站具备自动故障诊断功能,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判断设备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5.节能环保:由于无人值守变电站的高效自动化控制和智能管理,能够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优势1.降低人员成本:无人值守变电站减少了对人工操作和维护的需求,节省了人员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益。

2.提高工作效率:无人值守变电站通过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控系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故障恢复时间,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3.提升安全性:无人值守变电站可以远程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了事故的发生,并提升了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性。

4.降低电网故障率:通过智能检测和故障诊断功能,无人值守变电站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故障,降低电网故障率,确保供电稳定。

浅谈变电站无人值守现状

浅谈变电站无人值守现状

浅谈变电站无人值守现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促使了变电站无人值守的实现,利用远动技术可以迅速而准确地获得变电站运行的实时信息,完整的掌握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变电站的故障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可以说,变电站无人值守是变电站监控和保护发展的主流趋势。

那么如何提高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提高安全性就成为了一个可供探讨的话题。

接下来本文将对变电站无人值守进行探讨。

标签:变电站运行管理值守近年来,随着大港油田公司的快速发展,油气产量不断提高,为保证油田公司的平稳发展,电力保障问题逐渐上升为主要问题。

用电量的明显增加,变电站负荷的明显增大,促使公司先后建立多个变电站,但由于员工数量有限,很难保证所有变电站正常运行,所以公司决定将电力公司变电站陆续改为无人值守变电站。

一、变电站无人值守的运行模式存在问题第一种模式:集控中心监盘,负责汇报设备缺陷,接受厂调指令,填写操作票并向工区汇报调令,由工区安排操作队进行调度指令操作;操作队负责无人值守站的日常巡视和调度任务操作。

在这种模式下,集控中心仅仅作为厂调度和所需操作队的业务中间联系人,既不了解现场实际情况,也无实际权限下令操作。

在大型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情况下,操作队人员的操作进度、缺陷和事故汇报直接传达到厂调度中心,造成命令传达与现场反馈脱节,造成集控中心监盘人员不能及时掌握现场情况。

第二种模式:集控中心监盘,负责汇报设备缺陷,接厂调度预备令以填写操作票,操作队负责无人值守站的日常巡视和接调度指令进行调度任务操作。

在这种模式下,集控中心不参与调度指令操作,减少传达指令和汇报指令的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操作效率,减少了中间环节有可能发生的人员错误,相对于第一阶段有所改进。

但是,除了紧急事故处理由集控站值班员远方操作开关,正常生产工作均要等操作队人员到达变电站现场后方才进行操作,远程控制几乎失去了意义,不利于加快真正无人值守的实现。

二、影响变电站真正实现无人值守的原因1.变电站一次、二次设备可靠性不高目前,运行中的变电站设备出现问题的频率还比较高。

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李文军

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李文军

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李文军摘要:随着电网建设的逐渐发展,新科技和新设备的应用也逐渐取代了传统设备和传统管理方式。

我国电网建设的趋势在目前看来其具体表现为,依托于新的技术和科技的发展,电网结构日趋复杂化和智能化。

这种发展的主要意义除了提升电网工作效率之外,对于传统的电网管理过程中极易出现的因电气误操作或触电所导致的人身财产安全也有着根本性的遏制和改变。

智能化和无人化是主要发展的目的,也是信息控制实现的重要手段和前提。

变电岗位的工作也在朝向智能化和管理化前进。

关键词: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管理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用电量需求加大的问题,这就需要电网系统进行深入的改革,无人值守变电站模式是目前最合适电力系统的管理与运行。

实行无人值守变电站模式,减少了繁琐的中间运行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与物力的投入,增强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减少人为操作失误,降低系统故障的发生率。

1变电运行值班员的岗位职责在未来的发展当中,智能化和无人化是基本方向,因此变电运行的值班员岗位职责也从过去的基本的电气维护和管理有所突破和转变。

在应对发展的过程中,变电运行值班员的主要岗位职责将表现为电网风险应对、班组整体、制度执行等几个方面。

其中,电网风险应对是技术性职能,而班组整体和制度执行则是管理性职能。

电网风险的应对是在变电系统发生故障或者运行状态出现异常时,能否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和应对的能力。

一个好的变电运行值班员是能够在初始阶段做出正确的应对的,这与其个人的工作经验、岗位技能有着深刻的联系。

因此对于变电运行的值班员来说,根据分工各司其职,而在出现故障或者异常时,能够快速地将事故控制在范围之内,避免造成更加巨大的损害。

而班组整体强调的是团队协作精神,例如变电事故当中的倒闸操作和设备运行维护等,是无法通过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操作来完成的,需要整个团队的协调与配合。

因此为了避免因个人经验所导致的误判和误操作,要求变电团队拥有一定的团队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并不定期地对重点问题开会研讨分析,加强交流。

浅析500kV变电站实行无人值守运行管理模式

浅析500kV变电站实行无人值守运行管理模式
V变 电站 运 行 模 式 比 较
些少人值班 的试点 。 这些 5 0 0 k V变 电站建立模式为 : 设立监控 中心 , 安 排操作 队. 变 电站 留守人员配合远方操作完成现场 的相关工作 。现阶 段 限制我 国 5 0 0 k V变 电站值班模式发展 的主要原 因是设备可靠性差 、 网架结构不合理和管理理念不足 因此 . 我 国只有进行 体制和技术 的 双重优化才 能实现 5 0 0 k V变 电站值班模式 的转变 。
控中心需 要对 收集来 的各种控制和信息进行数字 化的整理 . 并将其 中 相关部 门在确定监控 中心建设方 当前 5 0 0 k V变 电站 的值班模式主要有无人值班模式 、 少人值班模 相关 的信息及时传达到相应的位置 建设投资 的回报效益 、 设备 的运行 过程、 主站系统 式和有人值班模式 国外发达 国家变 电站大多采用无人值班模 式 . 这 案 时要适 当考虑 到: 些变 电站使用设备的可靠性较高 . 如G I S设备 可靠 的设备 可以提高 维 护 对 监 控 中心 的影 响 等 问 题 变 电站 自动化能力 此时 . 检修和调度部 门可以对 5 0 0 k V变 电站的 日 3 . 管 理 模 式 分 析 常运行负责 我 国目前使用的是有人值班模式 . 在部分地 区新 建了一 3 . 1 人员和设备 的配置
我国5 0 0 k V变电站为有人值班模式 . 变 电站 的留守人员较多 同 时, 我 国新建 了大量 的变 电站 。 为了满足新建变 电站 的运行要求 , 变 电 站相关 骨干技术人员被不断分 配到新 的变 电站工作 新增工作人员虽 然理论 知识丰 富, 但他们缺少相应 的工作经验 。 同时, 新建变 电站技术 不断提 高 . 工作人员 的工作压力有所减轻 这样 导致新老变 电站工作 人 员工作量 出现不均衡 的问题 2 . 技 术 条 件 分 析 随着保护技 术的进 步和管理水平 的提 高 . 很多二次操作可 以远方 5 0 0 k V变电站监控 系统主要包括 中心站 、 监 控端 站和通信层三个 0 0 k V和 部分组 成 . 每个部分具备不 同的功能 , 并且相互合作 . 共同对变 电站 的 实现 比如保护功能 的投 退 、定值 的切 换等 。但是 ,由于 5 2 2 0 k V保护设 备调度关系不 同 . 在 电网中的地位也存 在差异 . 保护选 运行情 况进行监督 和监控 . 推动 了电力系统 的安全稳定运行 型也不 相同 为了 5 0 0 k V变电站可以实 现无人值班模式 . 有关部 门必 2 . 1 一 次设备可靠性 0 0 k V变 电站对操作 安全 的要求较 根据 《 无人值班变 电站技术导则》 的相关要求 , 我国5 0 0 k V变 电站 须对人员力量 进行有效地 重组 5 变 电站 内需要监控 的信息较多 。 调度关 系错综 复杂。因此 , 可 以适 在运行 过程中需要尽 可能减少变 电站变电站 因出现漏油 、 漏气 、 弹簧 高, 0 0 k V变 电在一般 设立在远 离城市 的偏僻地 机构储 能 、 绝缘故 障等问题 而无法正常运行 。 可是 , 在我 国 5 0 0 k V变 电 当采用少人值 班模式 。5 变电站对管理 能力 的要求较高 因此 . 在对人员进行配置时可 以不 站实际运行过程 中 . 正是 由于以上 问题导致我 国 目 前 只能使 用传统 的 区 增加监控中心工作人 员的数量 通过远程控制完成变 电 有人值 班模式 一次设 备中 . 需要考虑开关 由于灭弧 室 S F 6 压力低或 安排操作队 . 为实现无 人值班模式 打下坚实 的基础 者储 能机 构系统 压力低 闭锁分 、 合 闸的问题 。 对于 S F 6 压力 . 开关一般 站的主要任务 . 3 . 2优化管理制度 都有告警触点 . 从 出现告警 到闭锁分 闸有充 足的时间作出正确处理 ; 继续使用原有 的操作许 可制 .给操作现场 和监控 中心更 多 的权 而对于液压机构开关 . 重 点要准确判 断是液压机 构问题还是二次 回路 提高变 电站 运 问题。 不过即使开关真的出现“ 漏氮” 等故障 , 装置会 立即闭锁重合 闸 , 利。使它们可以及时待处理变电站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 数小时后才会闭锁分 闸 . 短时对系统不会 产生 较大影响 。而且一次设 备可以通过遥控将故障设备进行隔离 我国 5 0 0 k V变电站中仍 然存在导则中提到的缺陷 其 中 . 变电站 使用的一次性设备可靠性较低 , 导致实际运行过程 中仍然需要 大量 的 工作人员进行巡视抄录的工作 但 是 . 我国现有的一次性设备可 以满 足少人值班模式的使用要求 因此 . 我国可以成立少量 的少人值 班模 式试点 。 在变电站留下少量工作人员配合远方操 作完成现场 的相关 工 作。 ‘ 2 . 2 保 护和综合 自动化设备稳 定开放性 通过多年来工作实践 . 我们发现我国现阶段 5 0 0 k V变电站保护和 综合 自动化设备仍然存在许 多缺陷 。就变 电站的继 电保护而言 , 在变 电站 日 常运行过程 中时常发生保护装置和通道故障 、 信息管理 机告警 等 问题 : 现 场设备进行协 调配合要求较 高 . 目前我 国变电站 自 动化 系 统运行 情况基本可 以达到这个要求 5 0 0 K  ̄变 电站想 实现无人值班 的模 式 。建议在 进行变 电站改造 时, 选用性能可靠 、 维修简单 、 拥有 自检功能 的保护装 置和安全 自动装 置设备 : 对变 电站工作人员 的工作任务适 当进行 削减 。适 当强化变 电 站自 动化 系统 的运行能力 , 增加系统 的控制能力 。 在继 电保护方面 , 开

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故障与反思(3篇)

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故障与反思(3篇)

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故障与反思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值守变电站逐渐成为电力行业的一种新趋势。

它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效率提升、降低人为操作失误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故障状况及相关反思。

首先,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故障可能由设备自身质量问题引起。

无人值守变电站采用大量自动化设备,如开关柜、逆变器、控制系统等,这些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然而,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有些设备可能存在制造缺陷、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容易导致故障发生。

其次,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故障也可能与设备的维护管理不当有关。

由于变电站无人值守,只有在出现故障时才会有工作人员进行维修。

如果对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不到位,比如缺乏定期巡视、保养和检修,设备的故障风险会大大增加。

此外,由于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设备一般分布在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维修工作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和困难,使得故障的处理时间延长。

另外,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故障还可能与人为操作失误有关。

虽然无人值守变电站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需求,但仍然需要人员进行远程监控和维修。

如果操作人员对设备操作不熟悉、操作流程不规范,或者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做出及时和正确的决策,就会导致故障的发生。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故障风险:首先,提高设备质量。

要求设备供应商加强质量控制,确保设备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

并且在采购设备时,要对设备的生产经验、技术实力和售后服务进行评估,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和品牌。

其次,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

制定完整、规范的设备维护计划,包括定期巡视、保养和检修等环节。

同时,要配备专业的维修人员,并给予他们相应的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设备得到良好的维护。

另外,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提供全面的操作手册和培训课程,确保操作人员熟悉设备的操作流程和维修方法。

同时,建立健全的监控和管理体系,对操作人员进行监督和考核,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及时地做出决策和处理故障。

国内外变电站无人值守的比较与思考

国内外变电站无人值守的比较与思考

能更快更方便地获得变 电站运行数据 ,大大减少工
作量 。变 电站 自动化 系统 的普及 ,为实现 变 电站的 无人值 守提供 了 Ⅱ能性 。 丁
在 我 国 ,伴 随着 2 0 k 及 以下 电压 等级 变 电 2 V
站无人 值守 的大 规模 推 广 和 成 功运 行 ,50k 变 0 V 电站 的无人值 班 改造工 作也 逐 步纳入 了议程 但 是 同西方 发达 国家相 比 ,F于我 国变 电站 自动化 系统 } 1
机保护 、微机测控装置在变电站的广泛运用 ,提高 了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可靠性。变电站 自动化 之所 以越来 越受 到重 视 ,从投 资者 的角度 看 ,它可 以减少工程造价 ,降低运行成本,提 高运行效益; 从管理者的角度看 ,它能减少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时 间 ,并 能减少 对 运行一 二 次设 备 的维 护量 ;从运 行
l l te d ds b t t sb t e i aa d f r in c u tis n n lz st esau u f5 0 k s b tt si ia f f at n e u sa in ewe nChn n o eg o nre ,a d a ay e h tt sq o o 0 V u sa in n Chn . o — o o
维普资讯
第 1 9卷 第 1 期
2) ( 6年 1 0 月
广 东 电 力
GUA NGD0NG ECn C P EL l OW ER
Vo .1 1 1 9 NO J n 2 0 a O 6
文章 编 号 :0 720 2 0 ) 1 0 50 10 -9 X(o 6 0— 3 —4 0
Atls ・i g v ss me a vc n 5 ( V o — te d d s b t to s i i a a t t i e o d ie o 0 )k n n a t n e u sa in n Ch n , Ke o d :s b t to ;a t ma i n;u a t n e y w r s u sa in u o t o n te d d

变电站无人值守运维管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变电站无人值守运维管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变电站无人值守运维管理问题及解决策略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各个行业都朝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中,电力企业在变电站无人值守运维管理方面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大多数变电站实现了无人值守运行维护管理模式,并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

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分析了国内变电站无人值守运行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供参考。

关键词:变电站;无人值守;运维管理;问题;解决措施引言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建设和使用可以减少人力投资,提高工作效率。

这种智能化管理模式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中国电力系统的创新和管理奠定了基础。

然而,目前我国变电站无人值守运行维护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1、无人值班变电站概述无人值班变电站是指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图像数字处理技术,对变电站值班系统进行综合监控和管理的一种方法。

无人值守工作站具有丰富的主机接口,可为各种摄像机、电压电流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浸入式传感器、门禁控制器、电子围栏、红外辐射、短信猫等设备提供接入功能。

充分满足变电站用户对各种环境指标的监控要求,通过无人值守工作站的监控,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2、变电站无人值守运行维护管理存在的问题2.1管理模式落后,跟不上新的运维模式在无人值守的运行维护条件下,难以采用新的集中运行维护方式,无法适应传统的应急管理。

2.2运维管理人员效率低下,问题处理不及时变电站在运行中发生故障是不可避免的,但一些运行维护人员专业水平低,工作效率低。

变电站的运行故障不能及时修复,对日常生产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不能充分发挥无人值守运行维护的优势。

2.3事故处理及时性低,影响工作效果为了保证强大的生产能力,变电站的工作是连续和高效的。

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磨损、故障等问题。

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故障并迅速修复,很可能导致整个变电站电路瘫痪,严重降低管理效果。

关于无人值守变电站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无人值守变电站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无人值守变电站建设的几点思考前言无人值守的变电站监控系统能够对各变电站、所的相关数据、参量、图像进行监控,有利于实时、直接地了解和掌握各变电站、所的运行情况,并及时发现和处理事故,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节约人力成本。

无人值守变电站是在集控站(监控中心)的管辖范围内,具备向集控站(监控中心)上传相关设备及其运行情况的遥控、遥测、遥信、遥调和遥视等功能,站内不设置固定运行值班岗位,由集控站(监控中心)负责完成运行维护和值班监视工作的变电站。

无人值守变电站一方面可以减少有人值守的开支,另一方面方便调度维护,统一管理,大大提高了人为直观性不强的特点。

电网中的变电站除了承担变换电压的任务外,还具有交换功率和汇集、分配电能等功能。

一、无人值守变电站建设的基本模式无人值守是指借助远动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监控技术由远方集控中心或远方调度中心值班取代现场值班。

原来变电站内的监视、数据采集与存储、操作和控制等均由远方控制中心来实现。

远方监控的内容主要包括运行安全监视、开关设备操作、无功装置投退、保护定值整定等。

变电站不再保留固定的运行值班人员,仅保留个别值守人员,负责站内的安全保卫工作及事故状况的紧急处理。

按电网远动的模式可分为常规远动模式和综合自动化模式两种。

(1)常规远动模式在技术上相对简单,易于掌握,且投资较省,推广应用比较容易。

在变电站一次和二次的有关设备上加装电量和非电量(如温度和压力)变送器或传感器,在变电站内装设远动终端装置RTU和远动通道有关的设备即可。

(2)综合自动化模式是在常规远动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把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各项功能都纳入常规远动系统来完成,其功能更加完善、技术性能更加优良,是今后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发展方向,也称调度综合自动化。

无人值守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同时具备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变电站无人值守自动化改造

变电站无人值守自动化改造

变电站无人值守自动化改造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变电站存在人工操作繁琐、效率低下、安全隐患大等问题,为了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无人值守自动化改造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二、无人值守自动化改造的意义1. 提高工作效率:无人值守自动化改造可以实现对变电站的远程监控和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对变电站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操作,无需亲临现场,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和差错的发生。

2. 提升安全性:无人值守自动化改造可以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

传统的变电站操作需要人员进入高压区域进行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而无人值守自动化改造可以实现对变电站的远程监控和操作,避免了人员进入高压区域的风险。

3. 减少人力成本:无人值守自动化改造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

传统的变电站需要专门的操作人员进行运行和维护,而无人值守自动化改造可以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降低了人力成本。

三、无人值守自动化改造的关键技术1. 远程监控系统:远程监控系统是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化改造的关键技术之一。

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包括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的监测,并能够及时报警和处理异常情况。

2. 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化改造的核心技术之一。

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自动控制和操作,包括开关的远程控制、设备的自动检测和故障诊断等功能。

3. 通信网络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是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化改造的基础技术之一。

通信网络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监控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四、无人值守自动化改造的实施步骤1. 系统规划: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无人值守自动化改造的系统规划。

包括确定远程监控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布局和功能,确定通信网络技术的选择和配置等。

变电站的无人值守运行与管理

变电站的无人值守运行与管理

变电站的无人值守运行与管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值守技术在变电站运行与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人值守运行与管理能够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同时也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本文将从设备监测、智能诊断、远程控制等方面探讨变电站的无人值守运行与管理。

一、设备监测在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设备的状态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设备监测需要人工巡检,存在效率低下、盲区多等问题,而通过无人值守技术,可以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

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可以监测变电站各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智能诊断无人值守技术还可以实现对设备的智能诊断。

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模型,可以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预测。

一旦系统检测到设备存在潜在故障风险,会及时提示运维人员进行检修,避免故障的扩大,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远程控制借助无人值守技术,运维人员可以实现对变电站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不必现场巡查,只需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就可以实时了解变电站各设备的运行状态,并进行远程控制。

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远程切换备用设备,保证电网的持续供电。

四、运行管理对于无人值守运行与管理,运维人员需要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体系。

包括建立设备档案,定期维护检修计划,做好防范措施等。

同时,运维人员需要定期参加培训,提升无人值守技术的应用水平,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变电站的无人值守运行与管理对于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设备监测、智能诊断、远程控制等手段,可以实现对变电站的全面监控和管理,保证电网的可靠性和持续供电。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值守技术将在变电站运行与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于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几点看法

关于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几点看法
QQ Q: ! 塑
Sc en a Te i ce nd chn ogy nn ol I ovaton i He al r d
工 业 技 术
关 于无 人值 守 变 电 站 的 几点 看 法
徐 淑 媛 ( 北省 唐 山市乐 亭县 电力公 司 河 用 电科 )
摘 要; 本文 阐述 了什 么是无人 值守 变电站 , 及无人 值守 变电站运行 维护 需要 注意 的几点 问题 。 关键词 : 无人 值守 变电站 控 制端 操 作队 变电工区 中 图分 类 号 : M6 T 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6 4 0 8 ( 0 O 0 ( ) 0 7 - 1 1 7 — 9 X 2 1 ) 5 a一 0 O 0
行 管 理 由公 司 变 电 运 行 科 负 责 , 里 设 固 科
图像 监 控 为主 , 据 监 控为 辅 , 逐 步 结 合 离设 备 后 , 成 相应 的 安 全 措 施 , 可开 展 数 正 完 即
这 在 定值 班 人 员负 责对 站 内 的信 息 采 样 进 行 监 多 种 报 警 功 能 , 系 统 采 用 了 先 进 的 图像 线 路 工 作 。 样 , 满 足 安 全 要 求 的 同 时 , 该 能 断 供 电 所 又 具 有 相 当 的 主 动 性 。 测 , 现 问 题 立 刻 通 知 辖 区 供 电所 检 修 处 识 别 技术 , 够 对 各变 电站 的 电 路短 路 、 发
无 人值 守变 电站 很 大 程 度 上 了给 公 司
仍 和 完 善 的 , 般 都 隶 属 于 调 度 所 直 接 维 护 然 市 公 司 每 年 春 秋 两 季 检 修 , 不 能 保 障 一 电 , 使县 公 司供 电所 排 除 故障 后 , 即 也得 直

变电站无人值守运维管理问题及对策

变电站无人值守运维管理问题及对策
[Keywords]substation; unattende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existing problem; solution
无人值守运维管理是变电站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通 过无人值守运维管理,变电站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能够 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变电站的人工成本也能够得到大幅度 的降低 [1]。对于变电站管理工作而言,无人值守运维管理方案 减轻了变电站管理人员的负担 [2]。无人值守模式所采用的自 动化系统能够主动收集变电站运行期间的各项数据报告,为 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及运行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的数 据依据,同时还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智能辅助,帮助变电站 工作人员采取更加科学的措施来解决变电站运行中出现的问 题 [3]。想要让无人值守运维管理工作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变电 站的工作人员就需要分析目前无人值守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 并在这一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良优化,只有这样变电 站管理工作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1 无人值守运维管理模式对于变电站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变电站 ;无人值守 ;运维管理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M63 ;TM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3X(2021)05–0150–03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nattende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of Substation
站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进行检测,相对于人工检测,智能巡 查机器人的检测效率以及检测准确度更加出众。值得一提的 是,为了让智能巡查机器人产生其应有的工作效果,在应用 智能巡查机器人的过程中,变电站管理部门必须要达到以下 要求。首先,变电站的运维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每天对智能巡 查机器人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分析智能机器人所检测到的 数据,在发现数据异常之后,不仅需要对设备的状况进行查 看,同时还需要对机器人的 状况进行检测,避免由于智能巡 查机器人自身数据的错误导致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出现问题。 其次在智能巡查机器人工作的过程中,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及 时对机器人所发出的报警信息进行查看,明确机器人报警的 原因,并采取相关措施来解决设备出现的问题,在设备维修 结束之后,运维管理工作人员也需要加强智能巡查机器人对 故障设备的巡查力度,避免设备再次出现故障问题。最后在 夜间巡查的过程中,运维管理工作人员需要确保变电站的照 明系统已经处于关闭状态,在智能机器人夜间巡查结束之后, 才可以再次打开照明系统。 3.3 加强科技先进技术支持

500kV变电站无人值守运维管理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

500kV变电站无人值守运维管理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

500kV变电站无人值守运维管理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得到了有力的推动,尤其在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下,各行各业都逐渐朝着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等方向发展。

就电力行业而言,其自动化与智能化建设也在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500kV变电站都逐渐实现了无人值守模式,这样一来可以有效节约变电站管理成本,提高电力系统经济效益。

但是由于相关的智能化技术、自动化系统投放使用时间较短,所以难免会出现一些管理问题,这就会影响到变电站的有效运行。

对此,就需要对500kV变电站无人值守运维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此来保证500kV变电站无人值守运维管理质量。

关键词:5OOkV变电站;无人值守;运维管理;问题;解决策略随着我国现阶段电力事业的迅猛发展,500kV变电站的施工数量也在随之的增多,一般情况下,我国的500kV变电站的运行都是将电网自动化的相关技术应用其中,从而使得500kV变电站的运行可以在无人值守的状况下也可正常进行,也大大的降低了人工的运行成本,但是在500kV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依旧会存在诸多的问题并亟待解决,笔者则根据这一问题进行了切合实际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为500kV变电站无人值守状态下的运行安全提供切实的保障,也可以为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我国500kV变电站的特点分析500kV变电站是目前我国最高电压等级的代表,是电网的重要枢纽,是各地区重要的电源点,在国家电网系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国内500kV变电站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而言相对落后:①设备型号选择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国外,尤其是在欧美国家主要选择GIS设备[1],而我国在设备的选型以AIS为主,但是GIS设备更具稳定性与可靠性。

②在国内外变电站运行管理中,组织机构、职责的分工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在我国500kV变电站运行管理系统分为调度、运行和检修,其各部分的职责分工相对明确。

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故障与反思

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故障与反思

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故障与反思无人值守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故障以及其所引发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反思。

一、故障与问题1.硬件故障。

无人值守变电站中的硬件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包括电力设备损坏、通信设备故障等。

这些故障会导致变电站无法正常运行,进而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供电。

2.软件故障。

无人值守变电站通过计算机和软件系统来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监测,但软件系统也存在着故障的风险。

一旦软件系统出现故障,就可能导致自动控制失效和监测数据的不准确,进而对电力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

3.网络攻击。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通信设备通过网络与远程监控中心进行数据交互,但网络攻击的风险也随之出现。

黑客可能通过网络攻击的手段,入侵变电站的控制系统,从而导致系统运行失控。

4.缺乏人员监督。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特点是减少了人员的参与,从而降低了维护成本,但这也意味着在故障发生时,可能没有及时的人员对其进行监督和处理。

这样一来,一旦故障发生,将会导致故障的扩大和延误处理的时间。

二、反思与解决方案1.加强硬件设备的维护与检修。

无人值守变电站内的各种硬件设备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检修,包括定期更换老化设备、及时修复故障设备等。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记录和纪检制度,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强化软件系统的安全性。

为了防范软件故障和网络攻击,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软件系统需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软件系统的安全检测、定期升级软件版本、建立网络安全防护机制等。

3.建立监督机制。

虽然无人值守变电站的人员参与较少,但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以保证变电站正常运行和及时处理故障。

监督机制可以包括定期巡检、设立告警系统、建立灾备预案等。

4.提升技术水平。

为了更好地应对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故障和问题,必须不断提升技术水平。

关于变电站无人值班的几点思考

关于变电站无人值班的几点思考

关于变电站无人值班的几点思考摘要随着电网企业的不断扩建和发展,从变电站数量到值班人员都在迅速增加,致使电力企业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实行变电站无人值守运维一体化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

本文通过介绍作者供职企业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归纳总结出变电站在实行无人值班后的“三个有利于”。

同时还指出,当前无人值班管理模式面对的4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从加强专业基础管理、加强技术培训和重视思想教育,加大奖惩力度、引进先进变电站设备着手,切实提升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变电站;无人值班;思考一绪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电网企业的不断扩建和发展,变电站数量、供电线路长度和维护人员数量都在增加,使电力企业成本上升。

因此,电力企业均在积极探索并开展了变电站无人值班工作。

无人值班技术改造的实施,是通过改变变电站现有管理模式,以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实现“减员增效”的目标。

但任何管理模式在自身的发展中,必然会存在一些显现出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这便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对此,本论文通过介绍作者供职企业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维情况,指出了在当前无人值班管理模式下的存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1“无人值班”概述无人值班和无人值守都是一种管理上的概念,无人值班不等于无人值守。

无人值班即,变电站无固定值班人员在当地进行日常监视、操作,取而代之为远方监视、遥控操作和集中开展巡视和维护工作。

一.2某公司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截止2021年8月,某公司运行35-110kV变电站40座,其中:110kV变电站19座,35kV变电站21座。

某公司变电站值班按照“由多人、到少人,再到无人”原则,采用“试点先行,逐步完善”方式,稳步推进变电站无人值班建设工作。

经过2013-2016年变电站无人值班综自改造,37座变电站已实行无人值班,2016-2021年新投3座变电站按无人值班模式建站。

调控中心组建了自动化班、调度运行监控班,承担公司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监控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我国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逐渐实现无人值守以,经验实现了大规模推。

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由于我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用起步较晚, 变电站运行管理的理念也有很大差异, 使我们的变电站无人值守运行水平与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而且由于变电站无人值守的运行水平, 不仅仅是一个运行管理的问题, 还涉及到变电站的设计模式、运行中需要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变电站设备的可靠性、运行人员的业务水平等等各个方面。

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而国外同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国内外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差异
在我国, 许多220 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已经开始由监控中心进行监控, 基本上实现了变电站无人值守。

但作为国内电网中最高电压等级的500 kV和330 kV变电站, 即使采用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 也都是实行有人值守的管理方式。

而在欧美发达国家, 各个电压等级变电站都能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

由此发现, 在国内外无人值守变电站之间、国内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之间都还有很大的差异。

(1)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核心—“三遥” 信号的采集上, 国内外自动化系统有差异
国内外自动化系统在遥测、遥信的对象基本上是相同的, 变电站的数据分为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事故分析数据。

一般在满足供电可靠性、母线电量平衡、线损、电压合格率等生产管理需要的前提下, 考虑到信号太多会增加值班人员和系统的负担,各量采集的原则是少
而精,有些信号甚至要合并发送, 但重要的信号还是单独发送的。

在遥控方式上,国内的自动化变电站和220 kV监控中心主要实现了开关、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头调节等一次设备的远方操作。

此外, 也有一些变电站实现了继电器保护信号的远方复归。

但对于保护的投运退出、定值整定等还是通过现场手动操作保护硬压板、插把等方式来实现的。

而国外的变电站, 不但有开关的控制,还有保护方式的本地及远程设置、保护设备运行状态的远方设置, 最简单的是保护远方投运及退出。

(2)在变电站自动化设计方案、设备选型上, 国内不逊于国外, 甚至优于国外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模式有集中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和分布分散式结构三种。

相比较而言, 分布分散结构是技术优越性最明显的一种设计,也是当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展的趋势。

在北美, 许多变电站采用的还是传统的集中式RTU来实现对变电站的监视和控制;在欧洲, 新建变电站和经过改造后的老变电站采用的是分布分散式布置的自动化系统。

不过, 他们都实现了变电站的无人值班监控。

国内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因为开展的时间比较晚, 采用的大多是分布分散式结构。

而且无论站控层还是间隔层, 在设备配置、系统通信、设计功能等方面都是国际一流的, 但在一些真正开放的有用的功能上却比不上国外。

(3)从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模式上, 国外能做到无人值守, 而国内却难以实现无人值守
国外大部分变电站都实现了无人值守, 即使有的变电站内有1 ~2名值班人员, 他们的职责一般也仅限于变电站内的安全值守, 更多的变电站则完全没有人。

而在国内变电站却很难实现真正的“无人” 值守。

首先, 即使开关等一次设备能实现远方操作, 但由于开关控制电源、开关操作电源等辅助操作和对设备操作状态确认检查都需要在现场完成, 导致很多一次操作也必须到变电站现场或需要现场人员的配合才能完成;其次, 保护的操作还没有实现遥控功能;第三, 很多操作都是一次和二次操作相互交叉进行的。

所以, 我们实际上只是实现了远方监视的功能, 利用便捷快速的现代化交通工具来缩短监控中心和变电站的距离, 还没有真正实现无人值守和完全的远方操作。

因此, 实现保护设备的远方控制功能和实现保护状态的远方操作, 对实现无人值守是非常关键重要的一步。

2 我国变电站运行现状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 造成我国变电站自动化应用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巨大差别的原因, 并不是技术和设备上的差异, 而主要是受我国电网结构、变电站设备的可靠性以及运行管理体制等诸方面的制约。

(1)变电站一次、二次设备的运行可靠性有待提高
目前运行中的变电站设备, 出现问题的频率都还比较高, 虽然有些问题可能不是特别严重。

比如开关压力接点粘连、油泵不能启动、辅助接点不能准确到位;导线、开关、电容器熔丝发热;变压器、
流变等有油设备渗油;保护装置通道故障, 插件异常等等, 这些问题有的是设备本身质量、工艺方面的原因,有的则是施工、维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这将会使得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运行人员, 都对变电站设备的状态产生不信任感, 特别是在很多设备还不能通过在线监测装置获取运行数据的情况下,各种各样的规定就不会被废除, 值班人员的工作量也就难以减少;如果为了处理各种异常而过于频繁地往返于变电站和监控中心之间, 那无人值守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2)监控系统、远动工作站或RTU运行可靠性有待提高从表面上看,我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所用的核心设备都与国际的先进水平相近, 有很多甚至是直接从国外知名公司进口的产品。

但是, 由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装置, 只有从值班员直接面对的后台软件到所监控的变电站一次、二次设备之间的所有环节都能协调、稳定的工作, 才能保证整套系统的正常运转。

但遗憾的是, 即使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测控单元不发生任何故障, 由于一些中间环节、附件的问题, 导致整套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事例举不胜数。

比如, 由于端子排的松动, 导致一个遥控命令不能正确执行。

测控装置上任何一个很小的附件松动, 都会导致整个单元不能进行正常运行;测控单元参数设置的不合理、辅助接点松动、电磁干扰等原因导致遥信误发信等等,都会使值班人员对监控系统的可靠性产生怀疑, 而且在变电站投入运行后, 自动化设备检修后的验收也比较困难。

这些都制约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使其难以进一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3)现有变电站运行管理制度与无人值守运行方式相冲突, 运行人员的观念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和变化
由于电网内部每年各种故障比较多, 特别是人为事故屡禁不止, 使管理部门的安全意识特别强,有很多新的技术都不敢去尝试, 并制定了各种规定, 导致变电站现场每天的工作非常多, 使变电站离不开人。

其实, 无人值守就是要把更多的工作交给监控系统来完成, 但人们总是更愿意相信人工操作的准确性而怀疑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 即使自动化系统出现问题, 也是因为人为造成的。

现在我们对开关等的远方操作已经能实现了, 并能够通过电视屏幕监控系统来确认位置。

保护远方投运退出、定值修改等操作是我们需要进一步跨越的一道鸿沟。

问题并不是在技术上实现不了, 而是我们在观念上接受不了。

能否实现二次设备的远方操作是变电站从有人值守到无人值守质的飞跃的一个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