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的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阑尾炎的影像诊断

阑尾炎的影像诊断

阑尾炎影像学诊断放射科李清福2017-3-20解剖阑尾是位于盲肠尖端内后侧,为回盲瓣下约2.5cm处的一条盲管。

一般长约5~7cm,直径约0.5cm,其腔甚窄仅0.2~0.3cm,但其变异较大。

其组织结构类似于结肠,黏膜为结肠型上皮,肌层在某些部位可以缺如。

阑尾的X线检查包括腹部平片、钡餐检查及钡灌肠,对阑尾病变有一定的显示,而CT 检查对阑尾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作用。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约占普通外科住院患者的10%~15%。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10~40岁者居多。

大部分依据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确诊。

部分不典型者难以明确诊断,或伴有并发症,或须与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者,需行影像学检查,CT是其中最具价值的影像检查手段。

【临床与病理】急性阑尾炎依其病理表现为单纯性、化脓性和坏疽性三种类型。

单纯性者表现阑尾充血、水肿和增粗,腔内为脓性黏液;化脓性阑尾炎表现充血进一步加重,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并出现腔内积脓,可发生局限性坏死和穿孔;坏疽性者阑尾广泛坏死而呈灰黑色,腔内压力大、易发生穿孔。

急性阑尾炎穿孔后可形成阑尾周围脓肿(periappendiceal abscess),脓肿可在右下髂窝或在盆腔内,但当阑尾位置异常或其长度较长时,脓肿可在腹腔的任何部位。

临床上,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并反跳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的中性粒细胞增高。

【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上,由于炎性浸润,阑尾区局限性密度增高;偶可见到阑尾钙化粪石影,但粪石也可见于无症状阑尾中;阑尾周围形成脓肿时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其内可见小气泡影或在立位时有液平面,钡餐造影邻近肠管有激惹痉挛、外压表现。

反射性肠淤积征象:阑尾附近回肠扩张充气,伴有小液平。

盲肠挛缩征象:由于炎症刺激收缩,盲肠区局部无气。

腹膜刺激征象:右侧腹脂线及右侧腰大肌边缘模糊,脊柱可向右侧弯。

气腹征象:大部分阑尾穿孔没有游离气体,仅有少数出现膈下少量游离气体。

CT:常规CT不易显示阑MSCT对阑尾的显(直>6mm),阑尾壁增厚、腔(图1)。

阑尾炎的诊断方法与检查

阑尾炎的诊断方法与检查

阑尾炎的诊断方法与检查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多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入侵、阑尾先天畸形等原因引起。

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阑尾炎的诊断方法与检查。

一、症状与体征1、腹痛这是阑尾炎最常见的症状,典型的表现是转移性右下腹痛。

疼痛通常始于上腹部或脐周,经过数小时至一天左右,疼痛逐渐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

这种转移性腹痛的特点对于诊断阑尾炎具有重要意义。

2、胃肠道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

但这些症状往往在腹痛之后出现,且程度相对较轻。

3、全身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如果炎症严重,还可能出现寒战、高热等表现。

4、体征(1)右下腹压痛这是阑尾炎最常见的体征。

按压右下腹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 1/3 交界处)时,患者会感到明显的疼痛。

(2)反跳痛当医生在压痛部位迅速抬手时,患者会感到疼痛加剧,称为反跳痛。

(3)腹肌紧张如果阑尾炎症较重,波及壁层腹膜,可能会导致腹肌紧张。

(4)肠鸣音减弱由于炎症刺激,肠道蠕动减弱,肠鸣音可能会减少或消失。

二、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通常提示存在炎症。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疾病早期,白细胞计数可能尚未升高。

2、尿常规主要用于排除泌尿系统疾病。

如果尿液中没有红细胞和白细胞,有助于排除右侧输尿管结石等疾病。

三、影像学检查1、腹部 B 超可以发现肿大的阑尾、阑尾周围的积液以及是否存在阑尾穿孔等情况。

对于肥胖、肠胀气等患者,B 超检查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

2、腹部 CT能更清晰地显示阑尾的形态、位置、周围组织的炎症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

但 CT 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且存在一定的辐射。

3、磁共振成像(MRI)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MRI 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检查方法,可以提供阑尾及周围组织的详细信息。

四、特殊检查1、结肠充气试验患者仰卧位,用右手压迫左下腹,再用左手挤压近侧结肠,结肠内气体可传至盲肠和阑尾,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

慢性阑尾炎的影像诊断

慢性阑尾炎的影像诊断
有重 要 价 值


词 : 性 阑尾 炎 : 灌 肠 : 慢 钡 胃肠 道 造 影 文 献 标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1 0 5 2 1 ) 6 0 4 — 2 1 0 — 2 (0 0 0 — 3 7 0
中 图分 类 号 : 4 5 R 4. 4
d i 03 6 /i n 10 - 0 5 0 0 6 0 o: . 9 . s . 1 0 2 . 1 . . 8 1 9 js 0 2 0 0
阑 尾 炎 而 收 入 院 。4 7例 术 前 均 进 行 B超 检 查 . 1 1 21 X 线 表 现 .
3 9例 阑尾 显 影 患者 中 3 2例 可见 阑尾 形 态异 常 , : 口明 显狭 窄 、 珠样 表 现 、 节状 、 曲 如 开 串 分 扭
例 阑尾 区可 见强 回声 光 团 . 断为 阑尾粪 石 . 诊 同时
2 结 果
11 临床 资料 .
4 7例 中男 2 6例 、 2 女 1例 ; 年龄 1 ~ 6岁 , 96 平
均 4 . 。临床 表 现为 反 复下 腹或 右 下腹 疼 , 08岁
病史 1个月 ~ 7年 l 患 者 初诊 时表 现 为转 移 7例
性 右下腹 痛 ( 中 1 其 1例 出 现恶 心 、 吐 等 急性 症 呕 状。 6例 出现发 热 、 白细胞 增 高 ) 按 照急 性 阑尾炎 。 进 行 保守 治疗后 仍 间断 出现下 腹痛 .诊 断为慢 性
( 日友 好 医院 放射 诊 断科 , 京 中 北 10 2 0 0 9)
摘 要 目的 : 探讨 慢性 阑尾 炎 的影 像 学 表 现 , 高 术 前诊 断水 平 。方 法 : 经 手 术 病 理 证实 的 4 提 对 7例慢 性 阑尾 炎 患者 回顾 性 分 析 其 影像 学表 现 . 术前 对 2 7例 进行 胃肠 道 钡 剂 造 影 检 查 .0例 进 行 钡 剂灌 肠 检 查 . 2 9例 同时 进 行 腹部 C T检 查 。 结 果 :7例 x线 钡 剂 造 影 中 3 4 9例 阑尾 显 影 , 2例 阑 尾形 态 异 常 , 中 2 3 其 4例 合 并 单 个 或 多 个 充 盈 缺 损 . 例 阑尾 位 置 固定 , 断 为 慢性 阑 尾 炎 ; ¨ 诊 7例 阑尾 形 态 基 本 正 常 , 中 2例 可 见 充 盈 缺 损 , 前 未 诊 断 其 术

医学影像-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医学影像-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 典型体征:右下腹麦氏点的固定压痛,当 阑尾炎加重时可出现腹肌紧张、反跳痛和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 大多数急性阑尾炎病人的白细胞计数及中 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 约20%-30%的急性阑尾炎缺乏典型的临床 表现、体征或实验室检查
• 成人阑尾是一管状器官,远端为盲管,近端与盲 肠交通,一般长5-10CM,起源于盲肠后内侧壁, 于回盲瓣下方约3CM。
• 阑尾的组织结构:粘膜层、粘膜下层、环肌层、 纵肌层、浆膜下层和浆膜层。粘膜与粘膜下层含 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这是阑尾感染常延粘膜下层 扩散的原因。
• 阑尾的血供:由阑尾动脉供给。阑尾动脉是一个 无侧支的终末动脉,当血运发生障碍时,容易导 致阑尾坏死。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 阑尾周围脓肿
• 手术病理: 送检阑尾组织,大小4.5*1*1cm,浆膜层的 颜色灰红色,切面管腔积脓
• 病理诊断: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周围炎,部分粘膜腺 体增生。
• 患者:女 57 影像号:804534 病例号:2008006319
• 临床:转移性右下腹痛,阵发性加重,伴发
热,体温39度。
PE:
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未及包
术中诊断:
• 手术病理: 送检阑尾组织,大小2*0.5*0.5cm, 浆膜层的颜 色灰白色,切面管腔少量渗出。另送组织2块 φ0.4-0.5cm,质软,灰红灰黄色。 病理诊断:
(回盲部)单纯性阑尾炎;“另送组织”示脂肪 结缔组织伴血管扩张淤血、散在中性粒细胞浸 润。
• 患者:男 27 影像号:834521 病例号:2008014955
病理诊断: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
• 患者:男 63 影像号:809763 病例号:2008007367

阑尾炎影像学

阑尾炎影像学

阑尾炎影像学阑尾炎影像学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以发生在成年人身上。

阑尾炎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多数情况是由于阑尾腔内的淤积物引起的。

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性对于怀疑患有阑尾炎的患者来说,影像学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供许多有助于诊断的信息。

以下将介绍常见的阑尾炎影像学检查方法。

1. 腹部X光片腹部X光片是一种常用的初级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其他疾病,并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阑尾炎的迹象。

腹部X光片对于阑尾炎的诊断并不准确,因为阑尾炎可能不引起明显的改变。

2. 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阑尾及其周围组织。

在阑尾炎的早期,超声检查可以显示阑尾的增大、壁厚和积液,这些都是阑尾炎的典型表现。

3. 腹部CT扫描腹部CT扫描是一种更为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帮助医生诊断阑尾炎。

通过腹部CT扫描可以观察阑尾的大小、形态以及周围组织的炎症情况。

腹部CT扫描还可以排除其他疾病,如卵巢囊肿等。

4. 核素扫描核素扫描是一种少见但有时能提供有用信息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它可以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到患者体内,然后使用显像仪观察相应的放射性信号。

核素扫描对于检测阑尾炎的患者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影像学检查在阑尾炎的诊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腹部X光片、腹部超声检查、腹部CT扫描和核素扫描是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阑尾炎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

最终的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以确保准确诊断和适当治疗。

急性阑尾炎的影像诊断

急性阑尾炎的影像诊断

急性阑尾炎的影像诊断•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

•青少年多见,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

•CT为最具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早期诊断,早期手术。

•病因:阑尾腔的阻塞和细菌入侵。

•临床表现:转移性右下腹痛,持续加重。

•典型体征: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 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形态:细管状,远端为盲管,近端开口于盲 肠后内侧壁,回盲瓣下方约2.5cm处。

•长度:因人而异,一般5-7cm。

•管径:约0.5cm,其腔甚窄仅0.2-0.3cm。

•血供:阑尾动脉系回结肠动脉的分支,阑尾静脉最终流入门静脉。

•位置:绝大多数属腹膜内位器官,一般在右下腹部,但也可高到肝下方,低至盆腔内,甚而越过中线至左侧。

•阑尾系膜游离缘短于阑尾,使阑尾不同程度卷曲——钩形,S形,卷曲状等。

阑尾尖端指向的七种类型:•回肠前位。

盆位。

•岬位。

•盲肠后位。

•盲肠下位。

•盲肠前位。

•回肠后位。

解剖阑尾位于肝下阑尾位于左腹部阑尾位于盆腔内•组织结构:粘膜层、粘膜下层,环肌层、纵肌层、浆膜下层和浆膜层。

•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含丰富的淋巴组织——阑尾的感染常延粘膜下层扩散u血供:阑尾动脉供血,无侧支易导致阑尾坏死。

01030204分型阑尾充血,水肿和增粗,腔内为脓性粘液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充血加重,表面有脓性分泌物,腔内积脓,可发生局限性坏死和穿孔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广泛坏死而呈灰黑色,腔内压力大,易发生穿孔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穿孔后形成脓肿,可在右下髂窝或盆腔内阑尾周围脓肿•阑尾增粗(>6mm)。

•阑尾壁增厚(>3mm)。

•阑尾管腔积气、积液。

•阑尾粪石。

•周围脂肪条纹征、蜂窝织炎、脓肿形成。

•回肠末段、盲肠壁增厚。

•局部淋巴结增生。

CT表现•阑尾腔内粪石或对比剂外漏。

•阑尾壁局限性强化缺损。

•阑尾腔外气体。

•阑尾腔周围脓肿形成。

CT表现小结•青少年多见,转移性右下腹痛。

•CT表现:直接征象:阑尾增粗肿大(>6mm);阑尾管壁增厚(>3mm);阑尾腔内积气、积液;阑尾粪石; 间接征象:阑尾周围炎性改变;局部淋巴结增生;回肠末端及盲肠管壁增厚。

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治疗

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治疗

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治疗
什么是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指阑尾突发炎症,常见于何谓额年轻人。

该疾病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急性阑尾炎的症状
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因人而异,但以下症状可能预示着患病:
•腹部疼痛:通常起始于脐部附近,然后逐渐向右下腹部扩散
•恶心和呕吐
•发热
•腹泻或便秘
•腹部肿胀和胀气
如果您出现以上症状,请及时就医。

急性阑尾炎的诊断
医生通常通过以下检查来诊断急性阑尾炎:
•身体检查:医生可能会轻按腹部,以检查是否有压痛
•血液检查:检查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是否升高
•影像学检查:进行胸部X光检查和腹部CT扫描,以确认诊断和评估疾病的严重性
急性阑尾炎的治疗
急性阑尾炎的治疗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手术治疗
急性阑尾炎通常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解决。

如患者情况允许,医生通常会选择腹腔镜手术,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对产生的疤痕也少。

预防并发症
急性阑尾炎可能导致周围炎症和感染,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穿孔,放置引流管和进行术后抗生素治疗通常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疼痛管理
在就医之前,病人可以口服止痛药缓解腹痛。

但是,这些药物可能掩盖临床症状,不推荐注射镇痛剂,以免干扰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以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治疗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促进身体康复。

阑尾炎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阑尾炎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阑尾炎的影像学诊断进展阑尾炎是一种急腹症,是常见的外科疾患。

阑尾炎一般采用影像学方法予以诊断,诊断准确率较高,对于临床表现不明显的阑尾炎患者,能够根据非典型性阑尾炎的声像图表现,对患者的病症予以确诊。

CT、US、MRI检查都是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1.1CT检查一部分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不明显,缺乏典型症状,很难准确的予以诊断,这就需要通过间接征象进行观察分析。

一般来说,阑尾炎的间接征象主要有盲肠壁发生水肿和增厚、阑尾周围组织出现肿块以及右下腹阑尾模糊且边界不清晰。

螺旋CT是更高质量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根据病理学能够反映出各阶段阑尾炎的病理表现,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高。

在进行直径>6mm的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当中,根据腔内有炎性液体聚集,液体宽径临界值为2.6mm,可准确诊断阑尾炎。

尤其是临床表现不明显或肥胖患者,CT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方法。

1.2US检查超声(US)检查是诊断阑尾炎的有效方法,根据US声像图,当出现黏膜回声增强、腔内强回声以及阑尾周围存在积液都可提示为阑尾炎的相应症状。

对于无典型性临床表现的阑尾炎诊断,通过US检查,总结其声像学特征,如果出现气体多层反射回声、肠管局部扩张等症状,再结合US图像,说明阑尾炎的可能性更大。

在应用US检查进行阑尾炎的诊断时,由专业医师熟练操作,结合实际经验,准确进行扫查,提升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

但由于阑尾细小、位置深以及肠道气体干扰的影响,US检查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不高。

1.3MRI检查通过MRI检查能够反映出阑尾炎所引起的组织结构变化,能够准确进行诊断,准确性、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和US检查。

但MRI检查并不是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通常应用于CT和US检查无法诊断的病症当中,部分疑难病例需要使用MRI进行检查。

2.阑尾炎的影像学诊断新进展2.1钡剂灌肠X线检查钡剂灌肠X线检查一种新型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尤其是进行慢性阑尾炎的诊断时,能够充分保证其准确性。

阑尾炎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

阑尾炎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

阑尾炎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腹部疾病,通常会引起右下腹部疼痛、发热、恶心等症状。

当怀疑患有阑尾炎时,医生会安排一系列的检查来明确诊断,并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

以下是阑尾炎患者可能需要做的一些检查。

一、体格检查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

这包括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如精神状态、体温、脉搏、呼吸等。

然后会着重检查腹部,查看腹部是否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

对于阑尾炎患者,通常在右下腹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 1/3 交界处)会有明显的压痛。

医生还会通过触摸来感受腹部肿块的存在与否,以及肠鸣音是否正常。

二、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血常规是阑尾炎患者最常做的检查之一。

通过抽取患者的血液,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

在阑尾炎发作时,白细胞计数通常会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会增加,这提示身体存在炎症反应。

2、 C 反应蛋白(CRP)CRP 是一种在炎症反应时会迅速升高的蛋白质。

阑尾炎患者的 CRP 水平通常会升高,其升高的程度与炎症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3、血生化检查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

这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评估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疾病,以及确定治疗过程中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三、影像学检查1、腹部超声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便捷的检查方法。

通过超声探头在腹部移动,可以观察阑尾的形态、大小、结构,以及周围组织是否有渗出、积液等情况。

对于一些肥胖患者或者肠道气体干扰较大的情况,超声检查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

2、腹部 CTCT 检查能够提供更详细、更准确的腹部结构信息。

它可以清晰地显示阑尾的位置、形态、有无粪石梗阻,以及阑尾周围炎症的范围和程度。

对于诊断不明确或者病情复杂的阑尾炎患者,CT 检查具有重要的价值。

3、磁共振成像(MRI)MRI 对软组织的分辨力较高,但在阑尾炎的诊断中一般不作为首选,通常在患者对 CT 检查有禁忌或者需要更详细评估腹部情况时使用。

四、其他检查1、腹腔镜探查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诊断仍然不明确,或者怀疑有其他腹部疾病并存时,医生可能会选择进行腹腔镜探查。

阑尾炎ct表现诊断标准

阑尾炎ct表现诊断标准

阑尾炎ct表现诊断标准
阑尾炎是指阑尾炎症发生。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常见的检查手段
之一,可用于检测阑尾炎。

下面是阑尾炎CT表现和诊断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阑尾炎CT表现
1. 阑尾增粗:阑尾直径≥6mm。

2. 阑尾腔内结构增强:阑尾壁增厚并伴有强化,阑尾腔内的脂肪间隙
消失或模糊不清。

3. 阑尾壁增厚:阑尾壁增厚,但没有强化,阑尾周围的脂肪组织模糊
或消失。

4. 阑尾周围炎:阑尾周围的脂肪组织模糊或消失,有浸润性肿块形成。

5. 阑尾脓肿:阑尾周围的炎性病变导致腔内积脓,表现为阑尾周围密
度增高的囊状影。

6. 阑尾穿孔:阑尾周围炎引起阑尾壁破裂,导致阑尾穿孔。

二、阑尾炎CT诊断标准
根据以上阑尾炎的CT表现,阑尾炎的CT诊断标准如下:
1. 阑尾增粗:阑尾直径≥6mm,应考虑阑尾炎的可能性。

2. 阑尾腔内结构增强或阑尾周围炎:阑尾壁增厚并伴有强化,阑尾腔内的脂肪间隙消失或模糊不清,或阑尾周围的脂肪组织模糊或消失,应诊断为阑尾炎。

3. 阑尾脓肿:阑尾周围密度增高的囊状影应诊断为阑尾脓肿。

4. 阑尾穿孔:阑尾周围炎引起阑尾壁破裂,导致阑尾穿孔,应诊断为阑尾穿孔。

总之,阑尾炎CT表现多样,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来鉴别。

阑尾炎应及时诊断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阑尾炎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阑尾炎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41岁男性大网膜梗死。右中腹部超音波显示一大片腹 腔内炎性脂肪(箭头)。未增强的CT显示病灶为致密的网 膜炎性脂肪的蛋糕样区域(箭头),比网膜阑尾大,缺乏 增薄环。
47岁女性,急性右下腹疼痛。未增强的CT显示一卵形 炎性脂肪团(箭头),有正常的局部肠袢。病变的形状和
大小提示网膜性阑尾炎,但病变不含增薄环。在这种 情况下,很难区分网膜阑尾炎和小网膜梗塞。
阑尾炎诊断及鉴别诊断
超声和CT可以直接看到正常 或发炎的阑尾。
未患阑尾炎的病人经CT检查 可发现正常阑尾
正常阑尾(Normal appendix)
在超声检查中,正常的阑尾较少被看到,其结果在0-82%[1]之间变 化,反映了操作者对超声的依赖性。
阑尾炎最重要的影像学标准之一是阑尾的外径。 虽然在正常和发炎的阑尾有重叠的直径报道,阈值6-7毫米是最常
用的[1]. 正常阑尾最大外径为6毫米,周围为均匀的非发炎脂肪,常含有腔
内气体[2]
阑尾炎(Appendicitis)
图3a
图3b
发炎的阑尾直径大于6毫米,在超声上通常被高回 声的发炎脂肪所包围(图3a)。
其他炎症的有力支持迹象包括阑尾石的存在,盲肠 根尖增厚
彩色多普勒超声[1]显示阑尾炎的另一个支持性征象 是阑尾管壁血管增生(图3b)
右侧结肠憩室炎
51岁男性,右侧结肠憩室炎。未增强的CT显示盲肠壁 广泛脂肪堆积(箭头),正常阑尾(箭头)。超音波显示炎 症的原因,显示盲肠憩室发炎(箭头)在高回声中
பைடு நூலகம்
克罗恩病
a
b
c
28岁男性急性回盲克罗恩病。A、B,超声示回肠终末 经壁增厚(箭头)纵切面(A)、横切面(B),周围脂肪高回声 炎性改变(箭头)。C,增强CT证实回肠终末及前终末管 壁增厚和管腔狭窄(箭头),并有局部脂肪沉积

急性阑尾炎和阑尾憩室炎鉴别诊断及影像学表现

急性阑尾炎和阑尾憩室炎鉴别诊断及影像学表现

急性阑尾炎和阑尾憩室炎鉴别诊断及影像学表现阑尾憩室炎很罕见,美国的发生率为1.7%。

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和阑尾憩室炎的主要临床症状,阑尾憩室炎常被误认为是急性阑尾炎的变体。

临床特点比较1、年龄更年长(53:37岁)。

2、白细胞数更低(13100WBC/uL :14000WBC/uL)、C反应蛋白水平更高(13.6mg/dL:6.8mg/dL)。

3、术前症状中位时间更长,起初低炎症性使憩室炎病人耐受度增加。

4、穿孔率更高。

大部分的阑尾憩室都是假性憩室,由粘膜和粘膜下层疝出肌层缺损所形成,由于解剖结构使憩室炎更易出现穿孔。

5、局部脓肿率更高(60%:15%)。

6、手术中位时间更长(77min:55min)、平均失血量更多(60ml:20ml)。

此与憩室炎的高穿孔率和高脓肿率导致手术难度增加相关。

7、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没有统计学差异。

CT比较1、急性阑尾炎术前CT有一些典型的表现如阑尾肿大、阑尾壁增厚增强、阑尾周围脂肪受累。

2、阑尾憩室炎术前CT阑尾不易清楚显影。

在一些案例中难于辨别阑尾,即使出现脓腔。

阑尾憩室阑尾可清楚显影,急性阑尾炎组全部可清楚显影。

3、更暗示憩室炎的CT征象有缺少阑尾积液和阑尾粪石、脓肿形成。

图1:阑尾憩室炎典型CT图像。

增强CT斜冠状面重建显示(5mm,箭头)局部阑尾周围脓肿。

但是阑尾本身没有清楚显像。

图2:阑尾憩室炎典型CT图像。

增强CT斜冠状面重建显示(5mm)发炎的憩室(箭头)以及周围脂肪组织受累。

此憩室炎表现为一个小而圆的囊肿,伴壁增厚附带于阑尾远端。

但是病人阑尾既没有积液也没有肿大。

图3:急性阑尾炎典型CT表现。

增强CT斜冠状面重建显示(5mm,箭头)阑尾肿大,伴有阑尾腔内积液和阑尾粪石。

强调对于诊断可能是阑尾炎病人,但伴有亚临床症状以及上述提及到的CT征象,应想到憩室炎的可能。

如阑尾并不肿大,阑尾周围出现局部脓肿,应该被认为是间接阑尾憩室炎的征象。

阑尾憩室炎病人的临床特点和CT表现确实有所不同。

儿童阑尾炎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儿童阑尾炎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儿童阑尾炎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儿童阑尾炎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诊断标准:
•病史: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或者在病程中有持续性右下腹痛的表现。

•体征:有固定的压痛点,反跳痛和腹肌紧张。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影像学检查:腹部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肠穿孔和肠梗阻,B超检查可以发现阑尾直径大于6mm,提示阑尾炎的可能性大。

2.鉴别诊断:
•急性胃肠炎:有胃肠道症状,但腹痛位置不固定,压痛点不固定,B超检查无异常发现。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主要位于脐周,右下腹无固定压痛,B超检查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右侧肺炎或胸膜炎:右下腹可出现轻度压痛,但腹肌紧张不明显,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卵巢囊肿蒂扭转:右侧的卵巢囊肿蒂扭转可引起右下腹疼痛,B超检查有助于鉴别。

•过敏性紫癜:早期出现腹痛,但不局限于右下腹,随后出现散在的斑点,关节肿胀,有时便血。

•原发性腹膜炎:表现为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腹部X线检查和B超检查有助于鉴别。

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肿瘤影像诊断

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肿瘤影像诊断
v 因此,易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附 件肿瘤、消化道出血和肠梗阻。
病理表现
v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判断阑尾肿瘤的主要依据。 v 显微镜下类癌:主要分布于黏膜下或肌层,癌细胞
呈巢团状或小岛状排列,细胞形态、大小均一致, 细胞质中等,染色均匀,核分裂象少见,免疫组化 CgA和Syn均为阴性。 v 阑尾黏液腺瘤:镜下可见腺管扩张,管腔内含有黏 液,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无坏死。 v 阑尾黏液腺癌:腺管排列紊乱,细胞异型性明显, 可见细胞坏死及侵袭性生长。
v 阑尾尖端: v 为阑尾的游离端,位置可改变, v 决定了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v 和体征。
阑尾解剖
v 阑尾位置: v 一、常见位置: v 盲肠后位(结肠后位) v 回肠下位(盆腔位) v 盲肠下位(髂窝位) v 回肠前位 v 回肠后位
阑尾解剖
v 盲肠后位:最常见。 v 阑尾主要位于盲肠后壁与腹后壁腹膜之间,其尖端向上延伸。 v 症状和体征不明显:由于该处腹膜不如腹前壁腹膜敏感,因此,当这
v 依据病理学特征,将阑尾腺癌细分为黏液腺癌、结 肠型腺癌和印戒细胞癌,黏液性腺癌最为常见。
流行病学
v 阑尾肿瘤病理类型不同,其流行病学、治疗效果和预后均有 所不同。
v 阑尾类癌 ü 发病年龄较小,平均年龄41岁,好发于女性人群。 ü 5年生存率为98%。
v 阑尾黏液腺癌 ü 多见于54岁以上的女性患者。 ü 5年生存率为32%。
为主诉入院。 v 入院查体:神志清楚,急性病容;腹肌稍紧张,全
腹轻压痛,右下腹轻微反跳痛。 v 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85.60%,白细胞记数
12.47X10^9/L,C-反应蛋白35.22mg/L。
影像学表现
右下腹近回盲部一不规 则低密度灶,内见游离 气体,周围脂肪间隙模 糊;腹腔内肠管多发扩 张积气、积液,可见液 平。

阑尾炎b超诊断标准

阑尾炎b超诊断标准

阑尾炎b超诊断标准阑尾炎是指阑尾发生炎症反应的疾病,常见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B超(超声波)是一种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可以用于辅助阑尾炎的诊断。

阑尾炎B超诊断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阑尾外径增大:正常阑尾外径一般不超过6mm,阑尾炎时常见外径增大。

但阑尾外径增大并不是阑尾炎的唯一标准,因为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引起阑尾外径增大,如阑尾肿瘤等。

2. 阑尾壁增厚:阑尾炎时,阑尾壁常常呈现增厚的表现。

正常阑尾壁的厚度一般不超过3mm,当阑尾壁厚度超过6mm时,可能提示阑尾炎的存在。

3. 阑尾腔内液体:阑尾炎时,阑尾腔内可能积聚炎症渗出液,形成液体积聚。

B超可以显示阑尾腔内的液体,这也是阑尾炎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4. 阑尾充血:阑尾炎时,阑尾常常充血,并可能出现增强的血流信号。

B超可以通过彩色多普勒技术观察阑尾血流情况,进一步辅助阑尾炎的诊断。

5. 相邻器官受累:阑尾炎常常引起周围组织器官的炎症反应,如肠壁增厚、腹膜炎等。

B超可以观察到这些相邻器官的异常表现,进一步支持阑尾炎的诊断。

6. 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分析:B超检查结果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除了B超所见的阑尾炎征象,还应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综合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B超诊断阑尾炎并不是绝对准确的,有时候可能会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

因此,在疑似阑尾炎的情况下,除了B 超检查,还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综合评估,如体格检查、病史询问、实验室检查等。

阑尾炎B超诊断标准主要包括阑尾外径增大、阑尾壁增厚、阑尾腔内液体积聚、阑尾充血和相邻器官受累等征象。

B超检查在阑尾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仍需综合考虑其他临床信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关于阑尾炎CT诊断,不可不知的知识

关于阑尾炎CT诊断,不可不知的知识

关于阑尾炎CT诊断,不可不知的知识阑尾炎是临床多见的一种急腹症问题,通过临床症状表现与实验室检查可准确诊断。

对于老人、小孩与肥胖人群等特殊人群症状表现不典型,常规方法难以准确判断疾病,可采取CT检查方法,准确诊断阑尾炎疾病。

阑尾炎典型症状是存在转移性的右下腹疼痛,但异位阑尾炎很少见,因此位置改变后,阑尾炎临床表现与体征都存在复杂变化,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延误疾病治疗,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阑尾炎的CT诊断知识。

一、阑尾炎发病因素梗阻:阑尾是一个比较细长的管道,一端与盲肠相通,若发生梗阻,管腔内分泌物不断积聚,腔内压力增高,会压迫阑尾壁影响远侧的血运情况,若这时管腔内受细菌侵入,损伤了黏膜,容易引发感染。

坏疽性阑尾炎多存在梗阻。

引起梗阻的主要原因有:①食物碎屑、干结粪块、粪石、异物与蛔虫等堵塞了阑尾腔;②阑尾壁以往受到的损伤,造成管腔狭窄和粘连;③阑尾系膜过短使阑尾比较扭曲,不利于管道顺利通畅;④阑尾壁的淋巴组织出现增生,或者发生水肿,使管腔变狭窄;⑤阑尾开口在盲肠附近发生病变,比如出现了肿瘤、结核、息肉或是炎症等,压迫了阑尾开口,影响其排空。

最多见的就是粪石梗阻,占梗阻的35%左右。

感染:阑尾腔内细菌可能会造成直接感染,这也是引起阑尾炎发病的主要因素。

阑尾腔与盲肠相通,所以阑尾腔内具有大量的大肠杆菌与厌氧菌,阑尾黏膜受到轻微损伤,也会造成细菌侵入管壁,造成不同程度的感染。

也有少数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通过血运传播至阑尾。

也有少部分感染是因为邻近器官化脓性感染侵入阑尾。

其他:主要包含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功能障碍引起的内脏神经反射,造成阑尾肌肉与血管发生痉挛,若超过了正常强度,会引发阑尾管腔狭窄、黏膜损坏与血供障碍等,细菌入侵后引发炎症。

此外,阑尾炎的发生与饮食也有很大关系,喜欢吃多纤维素食物的人发病率较低,这与结肠排空加快、便秘少有关。

习惯性便秘的人常用缓泻药容易造成肠道黏膜充血,会损害阑尾健康。

急性阑尾炎放射影像学诊断应用

急性阑尾炎放射影像学诊断应用

急性阑尾炎放射影像学诊断应用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最常见疾病,既往仅凭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随着CT扫描技术的不断更新,在急腹症和不明原因腹痛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阑尾炎的发现逐渐增多。

现已逐渐被临床医师认可,并被作为诊断急性阑尾炎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本文对我院2010年9月~2014年9月4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的放射影像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以下病例均经手术证实,其中以DR系统立位腹部平片检查者5例,以CT检查者41例,男30例,女16例,年龄12~72岁,平均43.5岁。

发病时间为8h~5天。

除以DR系统立位腹部平片检查者5例外,均有脐周痛、右下腹痛或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固定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

部分患者伴随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43例。

1.1DR系统检查立位腹部平片经手术病理证实5例。

在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出现之前,患者常表现为上腹痛,在立位腹部平片下无明显异常表现,后经手术证实。

1.2螺旋CT检查检查方法采用Siemems somatom全身螺旋CT扫描仪。

全部病例均采用常规平扫,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耻骨联合上缘。

层厚5mm,螺距1.0,连续扫描,60mA,120kV。

常规轴位扫描后做薄层MPR处理,选取冠状位、矢状位或任意MPR,利于显示阑尾全貌。

图像后处理:宽窗宽、低窗位,便于腹部脂肪的观察,多采用窗宽500HU,窗位40HU,显示细节较佳。

2 结果2.1病例DR表现:5例患者摄立位腹部平片,3例阴性,2例在回顾性读片时发现有腰椎向右侧弯,1例右侧腹脂线欠清表现。

2.2病例CT表现:①阑尾内有结石12例,1~3枚,直径5~15mm。

②单纯性阑尾炎仅见右侧腰大肌前方回盲部区域阑尾轻度增大,直径约6~10mm,周围炎性浸润不明显。

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诊断。

③典型病例见增粗、肿大阑尾,且炎性渗出明显。

阑尾及盲肠周围脂肪间隙模糊。

有时见条索状影,右肾侧锥筋膜增厚。

阑尾炎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阑尾炎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结节,向腔内突起,增强后实质部分呈不均匀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
12
5 鉴别诊断
盲肠憩室炎 •多见于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及肥胖体型者,好发于中年男性,年轻人 一般很少发病。 •病程相对较长,无转移性右下腹痛,压痛不如阑尾炎明显。 •炎性憩室表现为肠壁向外局限性突起结构,多呈囊样突起。 •多为多发。
14
5 鉴别诊断
15
6 治疗
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均应早期行阑尾切除术。
手术治疗适应症: • 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 阑尾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及休克。 • 婴幼儿急性阑尾炎。 • 妊娠合并较重的阑尾炎。 • 慢性阑尾炎反复发作。 • 阑尾蛔虫症。
16
7 小结
• 青少年多见。 • 转移性右下腹痛。 • CT表现 ➢ 直接征象:阑尾增粗肿大(>6mm);阑尾管壁增(>3mm);
2
1 解剖
3
1 解剖
阑尾易于发炎及炎症发展较快的相关解剖因素: 阑尾壁内淋巴组织丰富,易导致炎症反应。 阑尾管腔细小,引流不畅而容易感染,发炎的阑尾壁肿胀,管腔更狭小,造成
阑尾腔梗阻。 阑尾为盲管,弯曲多变,细长的管腔易被寄生虫、食物残渣等异物滞留而堵塞。 阑尾粘膜能吸收水分,容易形成粪石阻塞阑尾腔。 阑尾末端游离,活动度大,易造成损伤和招惹周围组织的感染灶。 阑尾动脉为终末动脉,无侧支供血,血运障碍时易致阑尾坏疽、穿孔。
6
3 急性阑尾炎CT征象
直接征象:
阑尾增粗肿胀(管腔直径>6mm)。
阑尾壁增厚(>3mm)。
阑尾管腔积气、积液。
阑尾粪石。
间接征象: 阑尾周围脂肪间隙密度增高及索条影。 盲肠壁水肿增厚。 邻近筋膜增厚。 多发(肿大)淋巴结。 腹盆腔积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像-外径>6MM -周围脂肪炎症 -阑尾结石 -能量多普勒显示高血供 -穿孔至肠外气体、周围脓肿
阑尾炎

阑尾增粗,壁信号不均,不可压缩,周围脂肪 炎症浸润,血流丰富
阑尾炎

直径增宽,腔内充满液体,壁增厚,在周围脂 肪炎症浸润(索条影)

阑尾结石、阑尾炎坏疽穿孔
鉴别诊断
阑尾炎的影像诊断 与鉴别诊断
朱峰正
阑尾炎概述

最常见的急腹症 基本病因:阑尾腔梗阻后并发感染 诊断:临床(典型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实验 室检查+影像 影像检查方法多种,最常用B超与MSCT。 仅靠临床表现:诊断率仅60%左右。 结合影像检查,诊断率可达95%以上。 阑尾炎大多数需行手术治疗




M,51Y,右下腹疼,病程较长 憩室及邻近肠管壁增厚、周围脂肪渗出改变 正常阑尾
周憩 围室 脂及 肪邻 渗近 出肠 改管 变壁 增 厚 、

4.克罗恩病

特异性肉芽肿性疾病,多见于青年,病因不明, 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
节段性、跳跃性,回肠末端常受累,病变肠管 非对称性增厚 CT&B超:肠管明显增厚,可达1~2CM,肠腔 非对称性狭窄,周围脂肪改变,淋巴结肿大等
阑尾炎大多需手术治疗,误诊将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 手术伤害与昂贵的医疗费用,漏诊延误治疗会给病人 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阑尾炎分类

单纯性:轻度肿胀,壁充血、水肿,周围渗出 轻微 化脓性:明显肿胀,壁充血、水肿明显,腔内 常见积脓,周围渗出明显
坏疽穿孔性:壁全层坏死,腔内大量积脓,周 围脓性渗出明显,常有穿孔


正常阑尾


开口于回盲瓣 下2.5CM。 外径<6MM 位置:盲下/ 后位、盆位、 回肠前/后位
熟悉正常


由耶尔森氏菌,弯曲杆菌,沙门氏菌等病原菌 感染致病 CT、B超见:回肠末端、盲肠壁(较均匀)增 厚,周围脂肪清晰,阑尾未见异常

末端回肠、盲肠壁均匀增厚,周围脂肪清晰
3.右半结肠憩室炎

肠憩室形成原因:(先天或后天)肠壁薄弱、 肠内压升高等,多见40~60岁病人
憩室炎:内容物滞留,局部反复刺激引起,严 重时可形成坏疽、穿孔。 右半结肠憩室往往是真性憩室(壁解构各层完 整),外翻性。 B超&CT:周围脂肪炎性改变,憩室及局部肠管 壁增厚

F,42y,右下腹痛半天

F,39y,盆腔炎,右侧卵巢增大,密度不均, 卵巢子宫分边界不清,盆腔积液
8.其他疾病

肿瘤:右半结肠癌、阑尾类癌等 炎症:胆囊炎、胰腺炎等
小结


超声简便、检查费低、无放射损伤、可反复使用,能 检出大部分阑尾炎病人,小部分可能漏诊或误诊 MSCT对各型阑尾炎诊断符合率较高,达95%以上,临 床怀疑而超声结果阴性,需行CT检查
1.肠系膜淋巴结炎

定义为一种良性的自限性的右侧肠系膜淋巴结 炎,发病以儿童比成人多见

右下腹痛的常见原因,仅次于阑尾炎,临床诊 断或怀疑阑尾炎的病人中2~14%为.. B超、CT显示成簇分布的肠系膜肿大淋巴结 (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淋巴结肿大)

M,14Y,右下腹肿大淋巴结 聚集成簇
2.回盲部细菌性炎症



28Y 回肠末端明 显增厚,肠 腔不对称性 狭窄,周围 脂肪索条影
5.肠脂垂炎

肠脂垂炎:结肠浆膜表面突出的小块脂肪组织 即是肠脂垂,其可发生扭转并继发感染
右半结肠脂垂炎引起疼痛,需与阑尾炎鉴别, 临床考虑为阑尾炎的病人,1%是肠脂垂炎 CT&B超特征:炎性改变的脏层腹膜-包绕-梗塞 的肠脂垂-形成肿块



炎性改变的脏层腹膜-包绕-梗塞的肠脂垂-形成 肿块
6.网膜梗塞

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与肠脂垂炎相似,梗塞组 织为节段大网膜脂肪
影像表现也相似,不同点在于其密度增高的脂 肪周围缺少增厚的壁腹膜包绕


大网膜大片脂肪密度增高,面积大于肠脂垂, 缺少厚壁包绕
7.妇科疾病

盆腔炎症、功能卵泡破裂出血、卵巢肿瘤蒂扭 转等常引起右下腹疼痛,需与阑尾炎鉴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