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秭归县道路边坡植被状况调查与分析
三峡水库蓄水后秭归县几个典型滑坡的变形及监测.
三峡水库蓄水后秭归县几个典型滑坡的变形及监测彭轩明(1)张业明(1)鄢道平(1)金维群(1)汪发武(2)霍志涛(1)陈小婷(1)(1.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湖北省宜昌市港窑路37号,443003)(2.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摘要:自三峡大坝蓄水以来,三峡库区秭归县境内的青干河和香溪河流域及其入长江水口部位,岸坡变形和失稳现象明显加剧。
本文简要介绍了千将坪、树坪、白家包和黄阳畔等四个滑坡的基本特征和变形现象,认为构造形成的层间剪切带是千将坪滑坡发生的主要内在控制因素。
采用大地测量和钻孔测斜等多种方法对白家包和黄阳畔滑坡的地表和深部变形状况进行不连续观测;与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合作,采用伸缩计对树坪和白家包滑坡进行连续观测,据监测结果分析,这些滑坡目前均处于蠕动变形状态。
关键词:三峡库区秭归县滑坡变形监测1前言三峡库区秭归县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自三峡水库一期蓄水以来,秭归县境内的青干河流域发生了千将坪滑坡,长江干流的树坪及香溪河入长江水口部位的岸坡变形和失稳现象明显加剧,八字门、白家包、黄阳畔等大型滑坡有重新复活的现象(图1)。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香溪河流域岸坡调查评价”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香溪河流域白家包和黄阳畔等大型滑坡进行了工程地质调查、工程钻探和监测(大地变形测量和钻孔测斜)等大量工作,基本查明了滑坡的组成、结构、地表变形状况,初步了掌握了滑坡的变形演变趋势。
当千将坪滑坡发生时,及时对滑坡现场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从而获取了有关该大型顺层高速滑坡滑动后山体破坏现象的第一手资料[1],并协助当地政府制定了抗灾救灾预案。
在树坪滑坡出现严重变形的紧急情况下,又立即对滑坡的变形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图 1 三峡库区秭归县典型滑坡分布图并选择关键变形部位安装了两台伸缩仪,对其变形情况进行监测[1]。
鉴于秭归县已经出现的严重的地质灾害现象,为了准确把握这些滑坡的变形动态,科学揭示降雨和水位变动与滑坡变形之间的内在关系,及时开展滑坡的预测和预报,我们与日本京都大学等单位向联合日本砂防-滑坡技术研究中心申请了“水位变动对滑坡的影响机理及滑坡预报方法”项目。
湖北省三峡库区秭归县头道河Ⅱ号滑坡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碎裂 岩 、 挤压 透镜体 和破 碎岩块 组成 。 断面 在剖 面上 呈 波状 , 面上 可见擦 痕 。 断层两 盘岩层 在走 向上 不连 续, 明显 相顶 。断层 上盘 岩层 发育有 牵引 褶皱 , 指示 上 盘岩 层运 动方 向为上 升 , 逆断层 。 为 其力 学性 质为
是具 有重要 意义 的[ 。 1 ]
滑坡 区地层 属扬 子地层 区黄 陵八 面 山分 区黄 陵 地层 小 区。 内主要 出露三 叠 系、 罗 系及第 四 系地 区 侏 层。 岩性 以碎 屑岩类 为 主 , 为碳酸 盐岩类 。 中侏 次 其 罗 系的下统 香溪 组 , 布于 滑坡 区岸坡 下部 , 分 为该 滑 坡 发育 地 层 , 约 4 2 5 0m, 下 伏 巴东 组 地层 厚 7 ~ 0 与 呈假 整合接 触 。岩性 主要 为黄 、 绿色 中一 灰 粗粒 石英 砂岩 、 长石 石英砂 岩夹 砾岩及 灰 黄绿色 、 土黄 色 中一 薄层 粉砂岩 、 土质粉 砂岩 。 粘
cm [ l 3
。
1 4 裂 隙 特 征 .
裂 隙 构造 在 滑坡 区较 为发 育 , 区 内 主要结 构 是 面 之一 。根 据对 滑坡主要 载体 地层 下侏 罗统香 溪组 砂 岩 中的裂 隙进行 统计 , 可分 出北 北东 、 北东 和北西 三组优 势方 向, 裂 隙节 理走 向玫 瑰花 图 ( 4 。其 见 图 ) 中北 东 向与北 西 向两组 裂 隙在平 面 上组 成 “ 共轭 x”
1 2 地层 岩性 .
的多 发 区和重灾 区 。湖北省秭 归 县头道 河 Ⅱ 滑坡 号
为 紧急 实施 I 地 质灾 害 防 治项 目, 滑坡 一 旦 复 类 该 活 , 严重 危及 2 5省 道 、 将 5 附近居 民的安全 。该 滑坡 潜 在 的灾 害对秭 归县 的社会稳 定 和经济 可持续 发展 极 为 不利 。 因此 研究该 滑坡 的特征 及其 稳定性 评 价
三峡库区秭归县道路边坡植被状况调查与分析
合欢、侧柏和盐肤木等,种类丰富,郁闭度较高,多样性 指数较高,达到 0. 67。由于乔木层丰富,生境条件较
相比较为简单,物种多样性水平也较低。道路边坡植 物物种的多样性普遍呈草本 > 灌木 > 乔木的态势。根
好,使得林下灌木和草本层也比较丰富,灌木层主要有 黄栌、马桑、胡枝子类等,还有马尾松和栎类及银合欢
∑ D = 1 - P2i
∑ E = H / Hmax = ( - Pi log2 Pi ) / log2 S
上二式中: Pi 为种 i 的个体数 Ni 占群落中总个体数 N 的比例; S 为群落中的总物种数; H 为实际观察的物种 多样性指数; Hmax为最大的物种多样性指数。
3 结果与分析
3. 1 道路边坡植被的物种组成及特征 根据调查结果,道路边坡的植被物种组成以一、二
1 研究区概况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三峡库区的最东端, 地理位置处于东经 110°18'—111°00'、北纬 30°38'— 31°11',东西最大距离 66. 1 km,南 北 最 大 距 离 60. 6 km,总面积约为 2 400 km2 。秭归县地处中纬度,属亚 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地形和海拔影响,形成热量资 源低山多高山少、光能资源阳坡多阴坡少的特征。全 县年平均气温 6 ~ 18. 3 ℃ ,年降水量 950 ~ 1 590 mm, 年平均降水量为 1 439. 2 mm,从四季降水变率看,全年 以春季降水变率为最小,夏季最大,水资源分布南多北 少、高山多低山少。秭归县植被类型主要有常绿阔叶 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 及山地灌丛等,植被种类繁多,但开发较早,人为破坏 较重,呈 零 星 分 布,现 有 植 被 多 为 天 然 次 生 林 和 人 工 林。县内有国道( 高速公路为主) 约 10 km,有省道 2 条约 220 km,县道 4 条约 160 km,乡 道 44 条 约 750 km,村道( 含村内道路) 204 条约 1 400 km。
三峡库区不同植被类型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峡库区不同植被类型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三峡库区是我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库区内生态系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扰和改变。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了解三峡库区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与生产力状况,研究植被类型对生态系统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影响,对于库区生态系统的修复、维护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文旨在通过对三峡库区不同植被类型(草地、灌丛、林地)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植被类型对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影响差异。
2.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方法:通过野外调查的方式,对三峡库区不同植被类型区域内植被的基本情况和分布进行了了解。
(2)样方设置方法:对不同植被类型的样方进行设置,样方大小为20 m ×20 m。
(3)生物量测定方法:采用定量取样法,每个样方内设10个0.5 m×0.5 m的小方格定位采样,采样时注意50%概率抽取枯死物、斜坡上的植被和根系下的地下生物量。
(4)生产力测定方法:采用顶层生产力法,每个样方内随机设置5个1 m×1 m的核查小方位,通过标注与测量的方法,记录各种植物的覆盖度和均高,然后依据经验公式计算生产力。
(5)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将所得数据进行汇总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Excel软件绘制统计图表和分析图,对数据与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
三、预期研究结果通过对三峡库区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分析,预计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差异明显。
(2)不同植被类型的生产力差异显著,林地生产力比草地和灌丛高。
(3)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和生产力与库区降雨量、地形地貌等环境因素有关。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为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调查提供重要数据支持,为库区植被生态保护、修复和管理提供科学参考,同时对其他水库库区和生态区的生态管理和修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峡库区外来植物特征及其入侵风险中期报告
三峡库区外来植物特征及其入侵风险中期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三峡库区周边及水体中的外来植物进行调查与统计,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估了其入侵风险以及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共有外来植物70余种,其中约60%为入侵类植物。
入侵植物主要分布在水体边缘、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段,占据了当地生态资源,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同时,由于库区水位减少,库区周边居民进行造林、园艺等活动,也会引进更多外来植物。
因此,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加强外来植物监测及防控,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关键词:三峡库区、外来植物、入侵风险、生态环境Abstract:This report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native plants surrounding the Three Gorges Dam and in the reservoir water, evaluates their invasive risk and impact on the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more than 70 species of non-native plants in the Three Gorges Dam area, of which about 60%are invasive species. The invasive plants mainly distribute in water edges and areas with frequent human activities, which occupy the local ecological resources and do harm to the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eanwhile, due to the decreasing water level of the reservoir and the activities of afforestation and gardening by local residents, more non-native plants will be introduced. Therefore, related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non-native plants and protect the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Keywords: Three Gorges Dam, non-native plants, invasive risk, ecological environment。
三峡库区秭归--巴东段顺层滑坡变形规律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峡库区秭归--巴东段顺层滑坡变形规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水电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地质灾害对工程的不良影响日益凸显。
作为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三峡工程的建设和运用过程中,地质灾害的防治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的关注。
库区地质灾害多发,其中顺层滑坡是一类常见的危害性较大的灾害类型。
秭归--巴东段位于三峡库区下游,地质环境复杂,滑坡灾害频发,其变形规律、成因机理以及防治措施研究一直是工程建设的重要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秭归--巴东段顺层滑坡的变形规律,探究其成因机理,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三峡库区工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秭归--巴东段顺层滑坡的基本情况调查,包括滑坡的分布特征、发生时间、影响范围等基本信息的收集和整理;2.通过野外调查、留样实验等方法分析地层结构、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对顺层滑坡的影响;3.利用现代地震勘探技术和遥感技术、测量技术等手段,对顺层滑坡进行形态变化监测,并对滑坡的变形规律进行分析;4.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滑坡的物理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预测滑坡未来发展趋势;5.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如固结加固、抑制水体渗漏等,以减小顺层滑坡的危害。
三、预期成果及意义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深入了解秭归--巴东段顺层滑坡的形成机理和演化规律,提高人们的认识和预警能力;2.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预测出三峡库区未来可能发生的顺层滑坡情况,为库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3.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工程建设提供指导性建议。
本研究对于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为三峡库区提供参考,也为其他库区的滑坡治理提供经验。
同时,能够对滑坡成因机理和控制方法的研究具有学术研究的意义。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群落及分布特点的调查
o g s v r r . R s ] h r w r a u 1 m ls f 7 pc s i w i t s s c s e r n e n o psa . G r s e r ia a 【 e t Te e ot 6f ie o2 e e ,n h h e o e e w r G a i a dCm oie e re o e e e e b a i s i c h m tp i e m e a t
据 新闻实时 报道 , 三峡库 区水 位于 20 年 1 月实 现 1 O6 0 5 6
m
主[
。笔 者试图分 析在消落带 形成后 生态 系统演替 过程
蓄水 _; 0 年 2 4 三峡库 区放水 , 位跌 破 1 .1 l2 7 0 ~ 月 水 5 7 m, 0 ;
中这些植 物种类 的组成 特 点 以及成 为 该地 主要 植物 群 落在
拍照。 2 结果与分 析
21 消落 带植 物种类 根 据野外 调查 , 于该段 消落带 . 分布
的植 物约有 1 6科 2 种 , 中禾 本科 有 7种 , 7 其 菊科 有 4种 , 其
置 、 拔高 度和人 为 活动 尤其 水库 蓄水 的 干扰 , 植被 破 海 导致
坏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 ,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降低 , 库区岛屿
d mia tse i r e / ids,Am aa ̄ sio u o n n p ce weeS t avr i s ar i arrb pn ss,Ss mu idc m n y ̄ o  ̄ tln. 1ea vntg ln o ea m n iu a d C , n yo 11 d a a epa t mmu ie ee Stra c nt sw r ea / i
三峡库区植被制图及空间格局分析的开题报告
三峡库区植被制图及空间格局分析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及意义三峡库区是我国重要的水利工程,其建设及运行对库区植被的生长和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库区内植被类型、面积和空间格局的变化对水土保持、生态安全、气候调节等方面的影响至关重要。
因此,了解三峡库区植被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对于指导库区的生态管理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三峡库区植被监测主要依赖于遥感影像资料,遥感图像分类技术是制作植被类型分布图的有效手段,但其存在分类精度不高、误差难以避免、对于细小植被覆盖区域的识别不易等问题,因此需要采用其他辅助数据和多源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植被分布图的精度和可信度。
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根据三峡库区植被的空间分布规律、面积分布情况和景观格局进行制图和分析,通过对植被种类和面积分布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剖析和比较,探究三峡库区植被演变的趋势和规律。
3. 研究方法和步骤本次研究将采用遥感技术、GIS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方法,结合大量的实地调查数据和文献资料,开展三峡库区植被制图和空间格局分析,具体研究步骤如下:(1) 遥感影像获取及预处理:获取2003年、2008年和2013年三个时间段的三峡库区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并进行图像预处理和影像配准,建立统一的图像坐标系。
(2) 植被覆盖类型提取和制图:采用常规分类方法和精度较高的地物识别算法,根据遥感影像,提取库区植被类别、面积等数据,进行植被分布图制作。
(3) 空间格局分析:根据植被覆盖地形的起伏特点、植被丰富度和分布等要素,进行空间分析和空间统计学分析,分析不同时间段的植被格局变化。
(4)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运用统计学方法剖析不同时间段库区植被格局的变化,分析变化原因和趋势,并据此提出合理建议和措施。
4. 预期成果及意义本次研究采用遥感技术和GIS分析方法,探究三峡库区植被的空间格局分布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保护和管理措施,预期成果如下:(1) 绘制三峡库区植被覆盖类型分布图,分析不同时间段库区植被面积、类型及分布变化规律。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
长江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学部:专业:班级:学生:指导教师:论文编号: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 (1)引言 (2)1.三峡库区概况 (3)1.1自然地理概况 (3)1.1.1地形 (3)1.1.2水文状况 (3)1.1.3气候状况 (3)1.1.4土壤 (3)1.2三峡建设现状 (4)2.三峡大坝建成后对库区生太环境的影响 (4)2.1三峡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2.2三峡对地貌环境的影响 (5)2.3三峡对水环境的影响 (5)2.4三峡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6)2.5三峡对生物的影响 (7)2.5.1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7)2.5.2对库区周围陆地生物的影响 (7)2.6对库区人文环境的影响 (8)2.6.1环境污染 (8)2.6.2三峡移民及库区贫困问题 (9)2.6.3小水库问题 (9)2.6.4文物古迹问题 (9)3.预防及治理措施 (10)3.1工程措施方面 (10)3.1.1 采用“3S”(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 (10)3.1.2 建立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库区动植物资源 (10)3.1.3 国家应投资发展培育新型库区水生生物 (11)3.2生物措施方面 (11)3.2.1生态经济林建设 (11)3.2.2实施“生物工程”、“天保”和“退耕还林还草”三结合的措施 (11)3.2.3小流域综合治理 (11)3.3管理措施方面 (12)3.3.1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积极性 (12)3.3.2尽快出台库区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及配套规划 (12)3.3.3加快三峡水库管理和环境保护立法工作步伐 (12)3.3.4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12)3.3.5推进有关理论、科技、政策和管理创新 (12)结论 (13)参考文献 (14)英文摘要、关键字 (15)长江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摘要: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屏障和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在促进长江地区经济发展、东西部地区经济交流和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自然生态条件及人为干扰综合作用的结果,库区沿江各区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态敏感单元。
秭归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及第七次复查样地地类变化分析
秭归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及第七次复查样地地类变化分析邓中美;向家轩;宋军;秦学勇;汪东伟;周磊【摘要】通过对秭归县73个样地和5个植被样地的调查,对秭归县森林资源状况可以得出如下定性结论:①林地面积不断增加;②森林蓄积不断增加;③林种结构调整不断完善;④森林质量不断提高;⑤林分结构不断优化;⑥生物多样性初步显现.【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30【总页数】2页(P128-129)【关键词】秭归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七次复查;样地地类;变化分析【作者】邓中美;向家轩;宋军;秦学勇;汪东伟;周磊【作者单位】秭归县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湖北宜昌443600;秭归县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湖北宜昌443600;秭归县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湖北宜昌443600;秭归县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湖北宜昌443600;秭归县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湖北宜昌443600;秭归县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湖北宜昌443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7秭归是三峡库区坝上库首第一县,森林资源状况直接影响着三峡大坝的安危。
为获得准确数据,定性评价秭归森林资源状况[1],根据湖北省林业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七次复查的通知》(鄂林办资[2014]40号)文件精神,秭归县林业局抽调6名专业技术人员,对73个复查样地,5个植被样地进行90 d的调查,通过了国家林业局中南院的终期检查验收,达到了合格标准。
现将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秭归县第七次复查情况报告如下。
对湖北省全省采用机械抽样的方法进行统一布点,每4 km×8 km 1个样点,秭归县共有73个固定样地,样地为方形(25.82 m×25.82 m)其中测树样地30个,非测树样地43个(指前期调查)。
与前期调查相比,此次增加了植被样地调查,每20 km×20 km 1个样地,共有5个固定样地,样地为方形(4 m×4 m),增加了中心坑和角坑等内容。
湖北省三峡库区秭归县头道河Ⅱ号滑坡勘察报告
目录0 前言 (1)0.1 任务由来 (1)0.2 地质灾害概况及危害情况 (1)0.3 防治工程等级 (2)0.4 勘查目的、任务 (2)0.5 勘查工作评述 (2)1 勘查区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 (4)1.1 自然条件 (4)1.2 地质环境 (5)1.2.1地形地貌 (5)1.2.2地层岩性 (5)1.2.3地质构造与地震 (8)1.2.4水文地质条件 (11)1.2.5不良地质现象 (12)1.2.6人类工程活动 (13)2 滑坡基本特征及类别 (13)2.1 滑坡地形地貌 (13)2.2 滑坡空间形态 (14)2.3 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15)2.3.1滑坡体 (15)2.3.2滑动带 (16)2.3.3滑床 (16)2.3.4滑坡覆盖的冲洪积物 (17)2.4 滑坡水文地质 (18)2.5 滑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19)2.5.1 滑体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19)2.5.2 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 (19)2.5.3 滑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0)2.5.4 滑坡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20)3 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22)3.1 滑坡变形宏观分析 (22)3.2 滑坡稳定性极限平衡法分析 (23)3.3 滑坡稳定性综合评价 (26)4 滑坡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 (27)4.1 塌岸预测 (27)4.2 滑坡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 (27)5天然建筑材料 (28)6防治工程措施建议 (29)6.1 填土变形体工程地质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29)6.2 防治工程布置部位工程地质条件 (29)6.3 防治工程措施建议 (29)7综合分析与建议 (30)7.1综合分析 (30)7.2 建议 (31)7.2.1 参数 (31)7.2.2 治理措施 (32)8 结语 (32)附图及附件:1、1/1万滑坡区域地质图2、1/500滑坡综合工程地质图3、1/500工程地质剖面图4、钻孔柱状图5、岩土物理力学试验成果表6、水质分析报告7、岩矿鉴定报告8、浅井原位剪切试验报告9、滑坡稳定性计算书照片0-1 滑坡全貌 照片0-2 滑坡危及省道、水泥厂和民居 0 前言0.1 任务由来由于三峡工程三期蓄水提前一年,使三期地质灾害防治时间十分紧迫。
秭归县三峡竹海生态景区树种分布特征分析
文章编号:
1674
G
9944(
2020)
17
G
0119
G
05
中图分类号:
Q948 文献标识码:
A
1 地理气候概况
2.
2 植物鉴定
在选择的线路和样方内进行植物调查时,详细记录
所发现的植物种类,外 业 能 够 确 定 的 植 物,记 录 其 科 属
秭归县地理坐 标 为 东 经 110
秭归泗溪生态风景区有限公司,
湖北 宜昌 443600)
3.
摘要:于 2019 年 8 月,在湖北省秭归县三峡竹海生态景区采用线路调查法与样方 调 查 法 相 结 合 的 方 法,对
旅游步道沿线进行了树种资源调查.结果表明:三峡竹海生态景区树种资源共调查到木本植物共有 63 科,
146 属,
231 种.
大全»«中国植物志»«神农架植物大全»等文献资料 进 行
枝叶花果典型特征,包 括 叶 片 反 面 特 征,同 时 采 集 该 植
物标本,内业时主 要 根 据«湖 北 植 物 志»«长 江 三 峡 植 物
高海拔 2057m,最低 海 拔 仅 有 40 m,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 气
富,植被类型主要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 林、
最高 1600 m,最 低 300 m,该 景 区 是 夏 季 优 良 的 避 暑
落叶阔叶林、针阔叶 混 交 林 以 及 山 地 灌 丛 等,境 内 共 有
野生种子植物 138 科,
703 属,
1662 种. 三 峡 竹 海 生 态
胜地.
景区(原名泗溪森林公园)的植物基本处于原始状况,是
源中统称为树种,景区树种的科属种分类记录如下.
三峡库区某滑坡特征-稳定性分析及治理建议
三峡库区某滑坡特征\稳定性分析及治理建议摘要:陈家沟滑坡规模大,稳定性差,通过地质勘察,对其特征、形成原因、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选定不同的工况对其稳定性进行了演算,提出了初步的治理建议。
关键词:滑坡特征稳定性治理三峡库区地处山地峡谷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山高坡陡,降雨充沛,且时有暴雨发生,在三峡枢纽建成蓄水厚,库区内水位将从以前的海拔几十米提高到175m,且每年均要在145m与175m之间进行周期性调节。
岸坡中的大量古滑坡体或在外荷载、库水等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新滑坡体将受到潜水和长期周期性的流水冲刷、浮力减重、静动水压力、浸泡作用及水位变化产生的动荷载的影响,势必会对三峡水库、库区生产生活环境、交通安全造成一定危害。
因此,有必要对岸坡滑体进行特征分析,并进行稳定性评价,提出可行的整治措施。
1.滑坡特征1.1滑坡规模、形态特征。
该滑坡位于奉节梅溪河左岸河口地段,场地高程82m—410m,滑坡平面呈多个扇形叠加的不规则形状,滑体平均厚度53.86m,最厚达到99.35m,分布面积28.50×104㎡,体积约1500×104m3。
滑坡体形态保持比较完整,滑体两侧均有冲沟围切,滑坡区地形坡度较大,发育有多级缓坡平台,平均坡度在25°左右,但局部高达50°。
1.2滑体的基本地质结构。
由于滑体成因、序次及物质组成的差异使滑体的物质组成具有成层性,自上而下依次为:一.滑体表层土夹碎石层,为粉质粘土夹少量碎块石,厚约0m—6m,分布不连续;二.块石、碎石夹土,为滑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厚度不等,最厚可达90m,在整个滑坡中连续分布;三.似基岩层状破碎块体,厚.7.30m—36.23m,分布不连续;四.碎石、碎屑土层,挤压破碎强烈,多具一定的磨圆特征,底部发育滑动带,厚约0.4m—3m。
滑体岩土矿物成分分析显示,其矿物成分以方解石、白云石为主,含量高达60%—80%,其次为水云母、绿泥石、石英等,易溶盐含量较高,由此推断滑体岩土在水的作用下其内部结构以及力学性质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三峡库区某高切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措施
1 工程概况 1.1 基本情况
本研究高切坡地处三峡库区秭归县境内,为库 区移民建镇时修建居民点道路、桥梁及居民点场平 形成的人工高切坡。本项目设计治理边坡切坡长度 962m,治理切坡总切面面积 16437m2。根据切坡地 质调查,该高切坡大部分为岩质斜向坡,部分坡段 为土质切坡和岩土混合坡。
由于切坡临空面高度一般≥30m,坡度陡,坡 体局部存在不利的外倾结构面,坡面上结构较松散 的岩体常形成崩塌、掉块,基岩有可能顺岩体内潜 在滑动面产生弧形滑移。因此,有必要进行切坡治 理。 1.2 地质条件
图 1 高切坡平面布置示意图
1.3 地质特征与主要地质问题 该高切坡坡角 70°~90°,为近似直立坡,边
2 工程勘察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Surveying
坡 前 缘 临 空 面 高 陡 ,阻 滑 力 减 少 ,坡 体 稳 定 性 减 少 , 坡体应力不断调整,致使岩质坡体前缘经常发生崩 塌和掉块,后缘形成拉裂缝,土质边坡前缘产生坍 塌破坏。
0 引言
三峡工程开工以来,库区移民工程、新城镇建 设工程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因土地资源、场地条件等 诸多因素限制,工程建设场地不可能直接放坡,而以 较陡的坡度开挖边坡。由于受边坡岩(土)体的强度、 开挖高度、开挖方式以及工程处理措施等因素的影 响,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给人们生命财 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在边坡工程实践中如何不破 坏地质环境景观,采用既经济又安全且切实可行的支 护、处理措施,有效地防治边坡地质灾害等问题,一 直是岩土工程设计、治理所关心的课题[1~3]。
进行高切坡支护设计时,必须确定稳定性计算
所需的力学参数和断层、节理裂隙及层理等软弱结
构面的力学性质,这些因素往往对边坡的稳定性起
浅谈三峡库区植被恢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水患”和 “ 北方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出现 , 这才 引起 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加强生态建设和环 境保护 ,国家实施 了 “ 天然林资源保护” 退耕还 、“ 林 ( ) 草 ”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 ,将生态建设提高 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对此人们重视了生态效益和社 会效益 ,而对其经济效益又有所忽视,尤其是实施 “ 天保”工程 ,禁止商品木材采伐这一重大举措 ,
Ke od :e e eaintc nq e f frsain tn igma a e n u tia l t iain yw rs rv g tt h iu s oe tt e dn n g me t san beui zt o e oa f o s l o
1 前 言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 是经济社会
造林技术运用不好 、抚育管理没有跟上 、森林持续利用薄弱、政策体制不够完善”等带 共性 的 六大 问题 0 ̄析 ,并提 出了相 应 的十 大对 策措 施 ,以加快 三峡库 区植被 恢复 ,充 0l -' 分发挥森林多功能作用,真正做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利用。 关键 词 :植 被恢 复 ;造 林技 术 ;抚 育 管理 ;永 续利 用
重 庆 林 业 科 技
4 6
嘲 、 凡 孺 磁 仍 , ,
第 2期 ( 总第 9 0期)
浅谈 三峡库 区植 被恢复存在 的问题 与对 策
何 清华 1 陶泽华 2
( . 市忠县林 业局 2忠县乌杨 镇农 业服务 中心 ) 1重庆 .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三峡库 区植被恢复存在的 “ 思想观念忽左忽右、 造林生产投入偏低 、
普遍 而突 出 ,使森林 植被 急剧减 少 ,导致 了 “ 南方
著的成就,使森林植被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 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 目 ,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促 标 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 就其植被恢复带 共性的一些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以便更好的恢复森
三峡库区气候以及植被状况
奉节 32.3 17.4
其森林覆盖率在库区的川东部分 丰都 23.7
已由解放初期的20%以上降到 石柱
9—11%左右,而库区的鄂西段
23.3
在25%以上,略好于川东。
万县 20
12.95 巫山 24.6 10.97 巫溪 24 10.2 忠县 22.2
11.70 10.5 11.6
返回
库区灾害性气候
• 由于森林植被的破坏而造成生态上失调,灾害频繁,如水灾、旱灾、滑坡、泥石流, 水土流失加剧。据统计,巫溪县1953年—1957年发生暴雨、洪涝灾害48次,平均每年 6.8次;而到1958年—1982年期间发生暴雨、洪涝灾害557次,年平均22.3次,比1957 年增加2.3倍;
下一页
•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涝是最常见且又危害最大的一种。 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 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 走人产居留地的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 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
植被的分布
• 阔叶林:三峡库区内的16个县,所处地理环境优越,土壤和水热条件均较好,属于偏 湿性常绿阔叶林适生地,特别是面临长江的低山部分,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因此天 然的常绿阔叶林逐步被农业植被所取代
桢
巴
楠
东
栎
猴
刺
樟
叶
栎
下一页
植被的分布
• 针叶林:在三峡库区内为较普遍和重要的一种植被类型。各种针叶林树种对生态环境 要求各异,在长江河谷100多米处到2000米左右的山地上,分布着不同属、种的针叶林 群落。其中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柏木、华山松、巴山松、巴山冷杉、铁杉等
楠 竹
白 夹 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2 调查路段边坡部分常见植被及其综合优势比
物种名
紫穗槐 刺槐 胡枝子 鸡眼草 狗牙根 小蓬草 白茅 荩草 五节芒 狗尾草 艾草 小飞蓬 一年蓬 三叶鬼针草 刺莓蔷薇 悬钩子 火棘 黄荆 前胡 石海椒 马桑 苎麻 地果 节节草 马鞭草 马蹄蕨 鸡矢藤 花叶地锦 金荞麦 车前草
所属科
豆科 豆科 豆科 豆科 禾本科 禾本科 禾本科 禾本科 禾本科 禾本科 菊科 菊科 菊科 菊科 蔷薇科 蔷薇科 蔷薇科 马鞭草科 伞形科 亚麻科 马桑科 荨麻 桑科 木贼科 马鞭草科 马蹄蕨科 茜草科 葡萄科 蓼科 车前科
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重点水土流失区之一,库区 地貌类型以山地为主,山高坡陡、土层疏松,加上降雨 集中、强度大,水力冲蚀作用强烈,极易形成水土流失。 随着库区人口的逐年增多,土地开发利用强度逐渐加 大,森林覆盖率锐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据统计,三 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已达 3. 01 万 km2 ,占总面积的 66. 3%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28. 3 百分点,平均土壤侵 蚀模数为 4 482 t / ( km2 ·a) ,中度和强度水土流失面 积占 80% 左右,每年入库泥沙高达 1. 4 亿 t[1]。同时, 库区的移民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原有的坡地形 态,频繁的人类活动也将加剧库区水土流失问题,直接 威胁水库 运 行 安 全,给 库 区 生 态 环 境 带 来 不 利 影 响。 目前在三峡库区开展移民迁建、扶贫等工程建设,修建 了大量的山区道路[2],在修筑公路时挖方、填土使沿线 两侧原始生长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生态系统 的退化,恢复起来十分困难,最终导致大量的次生裸地 出现,并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3],因此必须加强库区道 路边坡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植物是边坡生态恢复的 主体,边坡生态恢复工程就是利用植物进行坡面保护 和侵蚀控制的一种途径与手段,而了解道路沿线的乡 土植物资源则是进行植被生态恢复时选择合适植物物 种的前提条件[4 - 5]。
0. 34
·62·
中国水土保持 SWCC 2013 年第 7 期
以作为道路边坡植被恢复的建群种和优势种。 3. 2 道路边坡主要群落类型及其结构特征
常见的乔—灌—草 植 物 群 落 为 马 尾 松 群 落,该 群 落主要出现在乡村道边坡,乔木层伴生有短柄枹栎、银
研究区道路边坡的植物群落垂直结构较简单。从 总体上看,道路边坡的植物群落结构与周边山坡植被
据调查结果,主要可分为 3 种结构类型,即乔—灌—草 植物群落、灌—草植物群落和草本植物群落。根据调
的幼苗,草 本 层 主 要 物 种 有 茅 草、芒 和 蕨 类。 常 见 的 灌—草植物群落为刺槐群落,该群落在 4 种类型道路
查样方的植被组成及各种类成分的优势比和群集度, 边坡均有生长,为常见的优势种的群落,其盖度平均达 可以将研究区道路边坡的植物群落分为 11 种稳定的 80% 左右,群落分布物种较多,多样性指数也比较高,
表 1 调查路段边坡植被组成
道路类型
国道 省道 县道 乡村道
样方数 ( 个)
6 9 11 14
物种数 ( 种)
10 18 31 51
乔木 ( 种)
0 0 2 7
灌木 ( 种)
3 7 13 18
草本 ( 种)
7 11 16 26
由表 2 可知,乡村道边坡植被中综合优势比较大 的物种有 狗 牙 根、白 茅、艾 草、小 飞 蓬、荩 草 和 一 年 蓬 等; 县道边坡综合优势比较大 的 有 狗 牙 根、白 茅、艾 草、马桑等; 省道边坡综合优势比较大的有狗牙根、紫 穗槐、白茅和小蓬草等; 国道边坡综合优势比较大的有 胡枝子和紫穗槐。可见,这 些 优 势 度 大 的 植 物 在 道 路 边坡植被构成及生态恢复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
县道 7. 41 8. 77 3. 0 0. 47 31. 3 9. 3 25. 8 2. 5 1. 51 2. 32 23. 5 7. 48 4. 5 3. 56 2. 1 1. 23 1. 34 2. 31 2. 11 1. 24 11. 7 0. 75 0. 45 2. 54 1. 56 0. 34 0. 21 0. 17 1. 30 1. 23
2 研究方法
2. 1 植被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沿线踏勘与样方详查相结合的方
法。选择研究区乡村道、县道、省道和国道( 高速公路
朱惇等: 三峡库区秭归县道路边坡植被状况调查与分析
·61·
为主) 4 种道路部分路段的边坡进行植被调查。调查 方法主要以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为主,包括对边坡的 拍照、测量和记录,以及边坡植被样本采集和鉴定。由 于除乡村道以外的调查路段边坡植物中乔木很少,因 此主要对灌木和草本植物群落进行样方调查。沿调查 路段随机设立了 40 个样方,其中灌木样方为 4 m × 4 m,草本样方为 1 m × 1 m,主要调查了样方内植被的物 种组成、株丛数、高度、多度、盖度和频度等,调查时间 为 2011 年 8 月。 2. 2 数据处理方法
·60·
中国水土保持 SWCC 2013 年第 7 期
三峡库区秭归县道路边坡植被状况调查与分析
朱 惇,韩小波,李 超,贾海燕
(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51)
[关键词] 道路边坡; 生态恢复; 植物群落; 物种组成; 三峡库区 [摘 要] 为了减轻三峡库区道路修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与破坏,确保道路边坡的长期稳定,以秭归县为研 究区,选择不同类型的道路进行了边坡植被状况调查。共收集植物 51 种,这些植物隶属于 17 个科 43 属,其中主要包括 禾本科 6 种、菊科 4 种、豆科 4 种、蔷薇科 3 种,这 4 个科均属于研究区道路边坡植物优势科; 在当地共形成了 11 种相对 稳定的植物群落,不同类型道路边坡植物群落的形成是由于自然环境和恢复年限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分析常见植被类 型的综合优势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筛选适于道路边坡植被恢复的优势物种的结果表明,分布较广、生长情况较 好的狗牙根、刺槐、紫穗槐和胡枝子等物种可以作为边坡生态恢复的建群种来选择和利用。 [中图分类号] Q1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 - 0941( 2013) 07 - 0060 - 04
1 研究区概况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三峡库区的最东端, 地理位置处于东经 110°18'—111°00'、北纬 30°38'— 31°11',东西最大距离 66. 1 km,南 北 最 大 距 离 60. 6 km,总面积约为 2 400 km2 。秭归县地处中纬度,属亚 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地形和海拔影响,形成热量资 源低山多高山少、光能资源阳坡多阴坡少的特征。全 县年平均气温 6 ~ 18. 3 ℃ ,年降水量 950 ~ 1 590 mm, 年平均降水量为 1 439. 2 mm,从四季降水变率看,全年 以春季降水变率为最小,夏季最大,水资源分布南多北 少、高山多低山少。秭归县植被类型主要有常绿阔叶 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 及山地灌丛等,植被种类繁多,但开发较早,人为破坏 较重,呈 零 星 分 布,现 有 植 被 多 为 天 然 次 生 林 和 人 工 林。县内有国道( 高速公路为主) 约 10 km,有省道 2 条约 220 km,县道 4 条约 160 km,乡 道 44 条 约 750 km,村道( 含村内道路) 204 条约 1 400 km。
省道 12. 1 1. 05 3. 71 0. 12 12. 4 11. 3 11. 4 0. 31
1. 34 7. 53 4. 32 3. 12
1. 38
2. 31 3. 6
1. 52 0 7 21. 2 3. 5 6. 5 0. 44 1. 34 5. 6 3. 37 2. 84
为了解各植物种群在群落中的数量特征,研究中 用综合优势度( SDR4 ) 来测定各植物种的优势度,它能 反映该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6]。其计算式为
SDR4 = ( 相对高度 + 相对多度 + 相对频度 + 相对盖度) /4 × 100%
生物多样性是景观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基础, 物种多样性不仅反映了一个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或均 匀度,也反映了一个群落的动态特点和稳定性,以及不 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研究中对物种 多样性的测定用 Simpson 指数( D) ,对物种分布均匀度 的测定用 pielou 均匀度指数( E) [7 - 8],计算式为
异,其中: 乡村道路边坡植物群落总体盖度较高,且垂 直结构明显,层次分明,分布着乔木、小灌木及大量草
其群落高度为 8 ~ 20 cm,总盖度在 80% 以上,多样性 指数达 0. 64,群落的优势种为荩草,伴生种主要有狗
植物群落( 表 3) ,特别是在乡村道和县级公路这两类 调查路段边坡,群落稳定性表现得更为显著。由于不
为 0. 73,灌木层覆盖度不高,草本层阳光充足,植物种 类丰富,各物种间个体数分布均匀,在空间分布上也比
同道路两侧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人为影响程度不同, 较均匀,从而均匀度较高。常见的草本植物群落为荩 因此其植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水平有一定程度的差 草 + 鸡眼草群落,该群落在各类型道路边坡均有发现,
综合优势比
乡村道 9. 45 6. 72 4. 7 0. 32 45. 6 12. 3 31. 3 18. 4 6. 34 7. 31 31. 3 26. 53 17. 2 10. 8 8. 29 4. 19 2. 17 4. 67 2. 4 4. 37 15. 3 0. 34 3. 45 7. 31 1. 45 0. 48 5. 21 0. 29 3. 47 2. 29
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及一些落叶小灌木和藤本植 物为主,而乔木相对较少,主要出现在人为活动较少的 乡村道和县道,且大多为小型乔木。由于道路建设时 的影响,与邻近的自然地区物种相比,道路边坡植物种 类相对简单,主要是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的植物保留 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