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说课稿(湖北省优质课、说课大赛一等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陋室铭》优质说课稿
![《陋室铭》优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752ee4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7.png)
《陋室铭》优质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言文《陋室铭》,包括: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五部分。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作用:《陋室铭》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精品。
全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室”抒发作者的情怀,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篇,极力抒写“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美,给人以隽永畅达,丰姿绰约的气韵。
《陋室铭》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
本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和古代诗词,目的是让学生在过去学习古代诗文的基础上掌握鉴赏古代诗文的基本方法,背诵名篇佳作,积累语言材料,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
(二) 教学重点、难点:本文篇幅简短,语言优美,音韵铿锵,读起来充满音乐美,把多形式的朗读及当堂背诵定为教学重点,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另一方面又可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
把如何理解短文的寓意定为教学重点和难点,这对正在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初二学生很有现实意义。
二、目标分析(一)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本课: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历史背景,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并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态度目标: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用时代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评价古人。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一的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来。
让学生借鉴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用一段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志和情趣,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2024年陋室铭说课稿一等奖大全
![2024年陋室铭说课稿一等奖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a6c5de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4.png)
2024年陋室铭说课稿一等奖大全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
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吧陋室铭说课稿一等奖篇一1、教材简析《陋室铭》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
全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室”抒发作者的情怀,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篇,竭力抒写“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巧,给人以隽永畅达,丰姿绰约的气韵。
2、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陋室铭》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新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
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联络生活,着重培养一般的阅读才能,课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内容编排。
第六单元学习五篇文言文和五首诗词,反映的内容为古代生活。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新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在“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部分“阅读”中明确规定: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新大纲规定古诗文的比例由原来的20%上升为30%,强调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进步其语文才能。
本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和古代诗词,目的是让学生在第一册学习古代诗文的根底上掌握鉴赏古代诗文的根本方法,背诵名篇佳作,积累语言材料,进步鉴赏才能和审美情趣。
3、教学目的根据新大纲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的:①根底知识目的:理解刘禹锡,记住其所处时代及文学地位;认识生字、新词;熟读背诵全文。
②根本才能目的: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内容;掌握赏析古代诗文的根本方法:反复吟诵──疏通文意──品析语言。
③情感目的: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进步审美情趣和鉴赏才能。
4、教学重点与难点该文为脍炙人口的骈体文,句式整齐而变化有致,音韵和谐,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是表达朗读音乐美的绝佳材料。
陋室铭说课稿
![陋室铭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e8b83ec9b89680203d82518.png)
《陋室铭》说课稿各位老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文言文《陋室铭》,希望各位老师给予点评:《陋室铭》是一篇优美的抒情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来表达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不贪乐道的生活情趣,全文共有9句,寥寥81字以立鲜明,构思精巧,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流传百世,显示它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陋室铭》是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短文两篇》中的一篇,另一篇是《爱莲说》,本教材从这一册开始文言文采用集中编排方式(七年是分布在各单元中的)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易懂的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根据本文特点及学情。
本课三维目标是: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其历史背景,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好写法。
情感目标:感悟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确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句,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者节操情趣,确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教法:朗读法、点拨法、媒体辅助法。
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金钥匙,本节课朗读贯穿课堂始终辅以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学法:圈点批注法、诵读品味法、合作探究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最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本节课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去研读课文,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朗朗书声中,感悟,并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法,解决难点问题。
本科以读为本,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由表及里,逐层深入达成教学目标。
我安排了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伴着优美的古典乐曲,多媒体播放梅、松、竹、的画面。
教师吟诵经典诗句,导入新课。
然后由教师破题,讲解铭文及作者相关知识。
二.展示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知道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要求,明确目标。
三.故事导入唐顺宗时,刘禹锡和柳宗元一同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和州刺史,和州知县欺负刘禹锡是被贬而来,令他半年内连搬三次家。
《陋室铭》说课稿
![《陋室铭》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0071ff481c758f5f61f67f5.png)
《陋室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初中语文组9号考生。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陋室铭》。
《陋室铭》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讲课文,本单元所选文言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
学习本组课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思想,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陋室铭》是刘禹锡所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表现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因此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特点和本课特点,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翻译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3、体会作者的高尚品质为了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正确流利背诵课文,积累常见文言词语作为教学重点,将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作为教学难点。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此我将采用情境法、问题法、多媒体辅助法来展开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所以我将采用讨论法、圈点勾画法、合作探究法指导学生学习。
根据本文特点,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首先,我将进入激情导入,激发兴趣环节。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因此我会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我将以故事导入:同学们,有一位文人,他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得罪当朝权贵,被一贬再贬,半年时间连搬了三次加,住的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搬到了一间陋室。
他是谁呢?他又有什么故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刘禹锡的《陋室铭》。
这样的导入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接着,顺势进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因此,我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首先,我会让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作者和课文的资料,并进行适当地补充,提示学生注意“铭”这一文体。
2023年《陋室铭》说课稿_2
![2023年《陋室铭》说课稿_2](https://img.taocdn.com/s3/m/b7d7c83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f.png)
2023年《陋室铭》说课稿2023年《陋室铭》说课稿1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言文《陋室铭》,包括: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五部分。
希望各位老师给以点评。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陋室铭》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精品。
全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室”抒发作者的情怀,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篇,极力抒写“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美,给人以隽永畅达,丰姿绰约的气韵。
2、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陋室铭》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新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
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联系生活,着重培养一般的阅读能力,课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内容编排。
第六单元学习五篇文言文和五首诗词,反映的内容为古代生活。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新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在“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部分“阅读”中明确规定: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新大纲规定古诗文的比例由原来的20%上升为30%,强调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其语文能力。
本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和古代诗词,目的是让学生在第一册学习古代诗文的基础上掌握鉴赏古代诗文的基本方法,背诵名篇佳作,积累语言材料,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教学目标根据新大纲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①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刘禹锡,记住其所处时代及文学地位;认识生字、新词;熟读背诵全文。
②基本能力目标: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内容;掌握赏析古代诗文的基本方法:反复吟诵──疏通文意──品析语言。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4、教学重点与难点该文为脍炙人口的骈体文,句式整齐而变化有致,音韵和谐,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是体现朗读音乐美的绝佳材料。
《陋室铭》说课稿
![《陋室铭》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e34329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2.png)
《陋室铭》说课稿11 说教材《陋室铭》是唐代刘禹锡所作的一篇托物言志的骈体铭文。
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陋室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11 教材地位这篇文章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它不仅语言优美、节奏明快,而且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112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陋室铭》,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式的含义及用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赏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12 说教法12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韵律美和意境美,理解文章的主旨。
122 点拨法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12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重点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3 说学法131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132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讨文中的疑难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133 归纳总结法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加深理解和记忆。
14 说教学过程14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刘禹锡的生平故事或展示与陋室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142 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字音和节奏,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143 疏通文意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小组内交流疑难问题,教师进行点拨。
144 研读课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写作手法和主题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
145 拓展延伸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对“陋室不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146 总结全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布置作业。
15 说板书设计将文章的结构、重点字词、主题思想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陋室铭》的说课稿
![《陋室铭》的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1f5c6b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5.png)
《陋室铭》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刘禹锡的《陋室铭》。
咱们先来说说这篇文章的地位和作用。
《陋室铭》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它短小精悍,语言优美,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对于学生们来说,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还能让他们感受到古人的高尚情操,从而受到思想上的熏陶。
接下来谈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要让学生们理解文中重点字词的意思,能准确流畅地翻译全文。
过程与方法上,通过诵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呢,就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再说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当然是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难点则在于领悟作者借陋室表达的情怀,以及理解这种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那咱们说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上,我会采用诵读法、点拨法和情境教学法。
让学生们多读多悟,我在关键处加以点拨,再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学法呢,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我打算这么安排。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会给学生们讲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我去一个朋友家做客,他家房子不大,装修也很简单,但是一进去却让人感觉特别温馨舒适。
我就问他:“你这房子看起来普普通通,怎么这么让人喜欢呢?”朋友笑着说:“房子不在大小,不在豪华,关键在于住的人心情好不好。
”讲完这个故事,我就问学生们:“你们觉得房子的好坏取决于什么呢?”从而引出今天的课文《陋室铭》。
然后是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让学生们自己朗读课文,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再通过小组合作或者查字典的方式解决。
我会在黑板上重点强调一些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词,比如“馨”“牍”等。
接下来是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我会让学生们对照注释,逐句翻译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小组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巡视各个小组,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
比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一句,学生可能不太理解“上”和“入”的用法,我就会给他们点拨:“上”在这里是长到的意思,“入”是映入,这两个字把静态的景物写活了,展现出陋室环境的清幽。
陋室铭说课稿
![陋室铭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2d2a1dcda38376baf1faec6.png)
《陋室铭》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陋室铭》,下面我将从教材、课程标准、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陋室铭》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
文章构思巧妙,立意鲜明,通过对陋室的描写,着力表现“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二、说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三、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文言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掌握并明确了文言文阅读和学习的一般方法,能够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但学生在品味文言文语言的精妙和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四、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所说的教材、课程标准、学情的要求,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句,熟读成诵;2、能力目标:诵读品味,理解文章内容及写法3、情感目标:感悟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确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4、教学重难点为:诵读品味,理解文章内容及写法五、说教法朗读法、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法朗读法:“朗读是解读文言文的金钥匙”,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交替运用轮读、个读、一对一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欣赏、领悟文章的优美语言和意味,借此落实教学目的。
提问法: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能力,我设计了若干个问题在学生反复朗读中适时抛出,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最后又通过互动设计板书表现出来。
在方法指导时运用点拨法,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四、说学法1、自主学习法在课前预习中鼓励学生自主完成预习评价单,如果每一课都能把课前预习落实好,课堂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2、合作探究法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陋室铭说课稿(优秀7篇)
![陋室铭说课稿(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addc6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a.png)
陋室铭说课稿(优秀7篇)《陋室铭》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地位和作用《陋室铭》选自河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本单元注重学生人格修养,力求以伟人的人格魅力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本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作者不慕名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体现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文章句子两两相对,读起来朗朗上口,学习本文,可以使学生感受韵文语言魅力,增强语感,并在处世态度上有所收获。
(二)教学目标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要求“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结合教材自身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文章背景,能说出重点词句含义,达到熟读成诵。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结合活动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诗人高尚的节操,学习诗人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陋室铭篇幅简短,语言优美,读起来富有乐感,因此把多形式的朗读、读出感情定为教学重点,以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让学生在朗读中欣赏文章韵味。
把如何理解短文寓意定为教学难点,在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上给学生一些启示。
二、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二十多篇文言文后,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古文学习方法,能够结合注释进行自学,应给出自我展示、解答疑问的机会。
但在朗读功力上有所欠缺,需在老师示范下多次诵读。
此外,学生对文章写作背景不太明确,需在活动单导学案上出示相关介绍。
三、说教法和学法在教法上,本课陋室铭主要采用朗读法、点拨法、练习法等。
诵读法:无论是字音的。
明确、节奏的把握,还是感情的体会,都可在诵读中有效实现,在教学过程中,齐读、个读与示范读交叉进行,在读中学,加深印象,达到熟读成诵。
点拨法:文言文的一大知识在于词句理解,对个别学生理解有偏差甚至弄不懂的词句,我会适时点拨,使学生彻底理解。
练习法:针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可在合作翻译后出示练习题,趁热打铁,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陋室铭》说课稿
![《陋室铭》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cbc326cddccda38376bafae.png)
《陋室铭》说课稿龙华中学李晓芹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陋室铭》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第二篇文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构思巧妙,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作者自述其志,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是一篇精读课文。
因短小,一课时学习完毕。
2、教学目标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培养文言语感,能对照注释和工具书粗知文意,让学生自主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章。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言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认识“铭”,体会托物言志的手法。
领悟文中流露的思想追求。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读入题,引导、点拨。
采用情景导入法,诵读教学和自主合作探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学习古人优秀的品质。
3、教学重点:领悟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联系现实,今天如何看待这样的道德情操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一的学习,已初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经过以往的阅读训练,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三、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课我主要采用诵读法、情境导入法、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还引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说学法新课标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阅读浅近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因此,学习本文的方法主要是自主阅读法、合作探究法,学生的活动形式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在赏析课文内容时,采用合作探究阅读法,这样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采用背景导入。
八年级上册《陋室铭》说课稿
![八年级上册《陋室铭》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379ab3d6294dd88d1d26b85.png)
八年级上册《陋室铭》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陋室铭》说课稿3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陋室铭》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一)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陋室铭》是编排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是讲读课《短文两篇》中的一篇,另一篇是《爱莲说》。
本教材从这一册开始,文言文采用集中编排方式(七年级是分布在各单元中的),这个单元课文还有借虚构的故事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的《桃花源记》,有介绍表现古人高超技艺的《核舟记》,有描述理想社会,引人深思的《大道之行也》,以及杜甫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望岳》、《春望》和《石壕吏》。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
(二)本课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2、技能目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课文的篇幅短小,语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又可达到在多次诵读之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因而我把多形式诵读及当堂背诵定为教学重点;短文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述了作者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对正在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初二学生而言很有现实意义,因此我把如何理解短文的寓意定为教学难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一)学情分析:我班学生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来。
《陋室铭》说课稿(终极稿)
![《陋室铭》说课稿(终极稿)](https://img.taocdn.com/s3/m/f721c1f35ef7ba0d4a733bcb.png)
《陋室铭》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和朋友们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陋室铭》。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资源运用、教学过程七个方面,对本课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陋室铭》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说明“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我班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较浓,加之学习习惯基本养成,因此这篇脍炙人口的铭文,其文意疏通、朗读背诵基本不成问题,但对于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主要结合刘禹锡的为人性情、好友白居易的评价等链接资料,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立足本课特点,参照《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初中学段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和本单元的具体教学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知识与能力目标:根据注释,疏通全文,积累文言实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课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为: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为:领悟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五、教学方法教法:1、朗读法2、点拨法3、多媒体辅助法【选择依据】“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金钥匙”,本节课,我将突出朗读教学法的应用,并辅以适时的点拨和多媒体手段,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学法:1、圈点批注法2、诵读品味法3、合作探究法【选择依据】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最主要的任务就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本节课,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研读课文,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在朗读声中,品味,理解,感悟。
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解决难点问题。
六、资源运用在备课过程中,我反复研读课文,参阅了大量优秀的教案,并登陆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观摩了省级以上的优质课堂实录,并下载了相应的音频、视频和图片,最后制成ppt课件,充分挖掘了课本资源和网络教学资源,从而优化教学,提升课堂效率。
《陋室铭》说课稿
![《陋室铭》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7ac19c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6d.png)
《陋室铭》说课稿《陋室铭》说课稿(精选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陋室铭》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陋室铭》说课稿篇1一、眼中有文本,突出教材核心地位《陋室铭》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它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熠熠生辉。
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文章短小精美,对偶工整,虚实相生,言志如诗,韵味如歌。
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脑中有目标,彰显文本德馨主题新课标对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又根据文本特点及学情,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句,熟读成诵;了解“铭”的特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诵读品味,理解文章内容及写法;自主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节操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确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句,熟读成诵。
2、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节操情趣,确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三、心中有方法,培养合作探究意识(一)教法1、朗读法2、点拨法3、多媒体辅助法。
陋室铭说课稿
![陋室铭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b87b87ea98271fe910ef9a6.png)
《陋室铭》说课稿张秋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2课《短文两篇》中的第一篇《陋室铭》。
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五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陋室铭》是一篇优美的抒情短文,也是刘禹锡被贬和州之时创作的一篇铭文。
它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全文只有9句,寥寥81字,却以立意鲜明,构思精巧,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流传百世,显示了它永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所以这篇课文无论是对于增长古文知识、丰富语言积累,还是提高个人修养,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自身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与能力目标:诵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句式;认识“铭文”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自主合作学习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操;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正确树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鉴于本文篇幅短小,语言优美,音韵铿锵,读来琅琅上口,我将多形式诵读及当堂背诵定为教学重点;短文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述了作者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对正在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初二学生而言很有现实意义,因此我把理解短文的寓意定为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和学法新课标提出,一要做到“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二要做到“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加上八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
1.诵读法:学习文言文必须重视诵读。
注意指导学生诵读方法,突出层次,由易到难诵读全文,力求达到诵读的三种境界:一是读得准确。
二是读出节奏。
三是读出感情。
陋室铭.说课稿doc
![陋室铭.说课稿doc](https://img.taocdn.com/s3/m/268fd9fc81c758f5f61f6774.png)
《陋室铭》说课稿一、研习教材与学情,确定目标与重难点1.教材内容《陋室铭》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该单元由文言文组成,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陋室铭》这篇课文语言精炼简洁,意蕴深刻,通过大量的引经据典,阐明“陋室不陋”,表达自己高雅淡泊、旷达乐观之情。
2.教学目标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能够读懂课文大意,但这是首次接触到“铭”这种体材,对“铭”的特点缺乏了解,并且学生对作者刘禹锡及其作品特点都还比较陌生,因此学生在理解作者是如何借陋室表达自己的情操与志趣这点上是有难度的。
那么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以下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句,熟读课文并背诵;了解“铭”的特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2.诵读品味,理解文章内容及写法;自主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情操志趣。
3.感悟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确立高尚的品格追求。
3.教学重点与难点由于本文是篇精炼简洁、脍炙人口的文言佳作,所以我们把诵读、理解、感悟作为本课的重点。
而学生的人生阅历少使学生难以理解到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境与真正用意,所以我们确定本课的难点是,理解作者通过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出的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二、思考教法和学法,实现目标与解决重难点1.教法与学法使用学生朗读、老师点拨、小组讨论、圈点勾画等方法。
由话题引入,带领大家朗读、疏通课文,对文中重点词句、语法进行讲解,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文章中修辞手法的作用,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志向。
2.说教学过程1.首先提问学生是否有自己的座右铭,如果有,是什么。
紧接着向大家介绍“铭”字的含义,及“铭”这种体裁,引入本篇课文。
2.通读课文,对难懂词汇,特殊词法、句法进行解释。
(比如说,“有仙则名”、“有龙则灵”中的“铭”、“灵”,“苔痕上阶绿”中的“上”,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劳形”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丝竹”借代音乐声,鸿儒、白丁的意思,以及“何陋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八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说课稿
![八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6d7a77dde80d4d8d05a4f03.png)
八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说课稿一、眼中有文本,突出教材核心地位《陋室铭》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它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熠熠生辉。
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文章短小精美,对偶工整,虚实相生,言志如诗,韵味如歌。
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脑中有目标,彰显文本德馨主题新课标对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又根据文本特点及学情,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句,熟读成诵;了解“铭”的特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诵读品味,理解文章内容及写法;自主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节操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确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句,熟读成诵。
2、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节操情趣,确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三、心中有方法,培养合作探究意识(一)教法1、朗读法2、点拨法3、多媒体辅助法【设计理念】“朗读是解读文言文的金钥匙”,本课中,我把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辅以适时点拨、多媒体手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二)学法1、圈点批注法2、诵读品味法3、合作探究法【设计理念】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本节课,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研读课文,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在琅琅书声中,品味,理解,感悟。
并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法解决难点问题。
四、胸中有流程,达到授之以渔效果本节课以“读”为本,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探究,达成教学目标。
优质说了一等奖 《陋室铭》说课稿11
![优质说了一等奖 《陋室铭》说课稿11](https://img.taocdn.com/s3/m/59225bc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f.png)
赏陋室之雅品古人德馨——《陋室铭》说课稿大家上午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陋室铭》。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环节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一)、教材简析《陋室铭》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全文短小精美,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精品。
本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和古代诗词,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古代诗文的基础上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掌握鉴赏古代诗文的基本方法,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说教学目标新课标对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且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八年级学生经过七年级的文言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言词汇,文言词句翻译理解能力有一定提高,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可以阅读较难文言文、把握作者表达思想情感。
根据文本特点及班级学生情况,结合新课程标准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围绕“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个方面内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字词,流利翻译课文;了解文体“铭”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诵读品味,理解文章内容;自主合作探究,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高雅志趣,确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读音、积累文言词句;体会作者高尚的节操情趣。
2、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高尚的志趣追求。
三、说教法、学法(一)教法【设计理念】新课标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一)教法:1、朗读法2、点拨法3、多媒体辅助法引导学生从阅读的体验中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陋室铭》的说课稿
![《陋室铭》的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4fc650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7.png)
《陋室铭》的说课稿《<陋室铭>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刘禹锡的《陋室铭》。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陋室铭》是唐代刘禹锡所作的一篇托物言志的骈体铭文。
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文章语言优美,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篇文章被编排在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文言文单元,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具备了初步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但对于文章深刻的内涵和艺术特色的把握,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学习。
二、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阶段,他们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在理解和欣赏文言文的能力上还有所欠缺。
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文言词汇和语法知识,但对于文中一些较难的字词和句子,还需要教师的讲解和指导。
此外,学生对于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了解较少,这也会影响他们对文章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同时适当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理解文章内容,能够准确翻译全文。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安贫乐道、不慕名利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陋室不陋”的深刻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说课稿(湖北省优质课、说课大赛一等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赏陋室之雅,品古人德馨
——《陋室铭》说课
襄阳市第七中学王俊华
一、眼中有文本,突出教材核心地位
《陋室铭》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它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熠熠生辉。
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文章短小精美,对偶工整,虚实相生,言志如诗,韵味如歌。
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脑中有目标,彰显文本德馨主题
新课标对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又根据文本特点及学情,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句,熟读成诵;了解“铭”的特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诵读品味,理解文章内容及写法;自主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节操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确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句,熟读成诵。
2、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节操情趣,确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三、心中有方法,培养合作探究意识
(一)教法
1、朗读法
2、点拨法
3、多媒体辅助法
【设计理念】“朗读是解读文言文的金钥匙”,本课中,我把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辅以适时点拨、多媒体手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二)学法
1、圈点批注法
2、诵读品味法
3、合作探究法
【设计理念】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本节课,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研读课文,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在琅琅书声中,品味,理解,感悟。
并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法解决难点问题。
四、胸中有流程,达到授之以渔效果
本节课以“读”为本,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探究,达成教学目标。
我安排了以下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走进陋室
伴着悠美的古典乐曲,多媒体播放“梅”、“竹”、“松”的画面,教师吟诵经典诗句导入新课,然后教师破题,介绍铭文特点。
【设计理念】导语重在营造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情境。
所以,导入时诗句的点缀既营造了课堂典雅的氛围,又激发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
(二)朗读感知,踏访陋室
在此我安排了四读蓄势:
1、初读(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找出韵脚,男、女生接读)
2、译读(学生运用“替、留、调、删、补”的翻译方法,借助注释、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
)
3、疑读(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探讨。
)
4、畅读(学生流畅的读文后,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包括:一词多义、重点语句的翻译等)
【设计理念】《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本环节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由易到难,突出层次。
学生通过四个步骤的读,丰富了文言知识积累,感知了文本内容,提高了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也为进一步品读文章,赏析课文亮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美读品味,欣赏陋室
1、理内容
学生品读探究:
⑴“陋室”“陋”的理由。
⑵“陋室”“不陋”的理由。
此处插入【课堂实录】
明确:
①环境雅②情趣雅③心志雅
2、悟主旨
(1)文章哪句话能统领全篇?
(2)教师补充介绍《陋室铭》的写作背景,学生讨论室主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明写法
作者写陋室有何用意?(托物言志)
【设计理念】“非读无以训练语感,非读无以激发美感。
”本环节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和品思结合的方式,品尝语言文字的奥妙,咀嚼精神世界的甘醇。
赏文赏情明写法,边读边思悟其间。
既让学生深入领悟了文本内容,又培养了鉴赏能力。
(四)探究感悟,话别陋室此处插入【课堂实录】
以“刘公,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说一段心里话,畅谈感受,话别陋室。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学生在“对话”中,感悟到更多的语言、篇章及作者人格的魅力,从而获得思想的滋养、情感的熏陶、人格的完善。
学生无数的体验、奇思妙想纷至沓来,从而轻松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五)积累名篇,铭记陋室
学生赛背课文,积累名篇
【设计理念】语文教学要让学生重视积累,养成博闻强记的习惯。
有时读懂一篇文,读破一片心,或许要用一生的光景,就让学生牢记铭文,慢慢地去品。
附: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
环境雅
陋室不陋情趣雅
心志雅
托物言志
【设计理念】本节课在学生探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这样的板书设计。
它是课堂教学的“眼睛”和“灵魂”,是整个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也是学生学习思路的精炼再现。
五、课后谈收获,总结教学得与失
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沿着文本语言的阶梯去攀登作者精神境界的过程,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的思想感情内化为学生的情感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文本语言积淀为学生素养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式学习,读中培养语感,品中揣摩美词,悟中升华心灵,学生的素养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我感觉本节课是成功的。
1、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爱好,继续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
2、学生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时,有些讨论会偏离中心,教师应适当的调整讨论的进程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效率。
3、今后教学中继续凸显“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特别是文言文教学,只有真正落实到“读”,学生才能够理解文章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恳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