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名词解释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名词解释历史比较语言学,听起来好像挺高大上的样子,其实它就是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关系,揭示它们的共同根源和演变过程的一门学问。
想象一下,语言就像一棵大树,树干是古老的原始语言,分支是各个后来的语言。
你可能不知道,汉语、英语、德语这些语言其实都是这棵树的枝叶,偶尔还会有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表达着各自的故事。
每当我们聊到语言的时候,脑海中常常会浮现出那些经典的成语和俚语,比如“同舟共济”就说明了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
这门学问帮助我们了解到,不同语言背后,可能隐藏着许多共同的历史和文化。
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吧。
说到语言的起源,真是让人感到神秘又兴奋。
想想看,几千年前,可能有一群人聚在一起,开始发出一些简单的声音,谁也没想过,这些声音会发展成今天这么复杂的语言体系。
历史比较语言学就像是侦探一样,借助语言的线索,试图揭开这些古老故事的面纱。
通过对比各个语言的词汇、语法结构,研究者们就像拼图高手,把一个个碎片拼凑起来,最终呈现出语言演变的全貌。
这就像是找到祖先的照片,看到自己脸上那熟悉的轮廓,瞬间觉得亲切无比。
历史比较语言学不仅仅是个学术话题,生活中处处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比如说,有些词在不同语言中竟然有相似的发音和意义,这绝对不是巧合。
想象一下,英语的“mother”和德语的“Mutter”,听上去是不是很像?这就让人觉得,哇,原来我们之间的联系这么紧密。
说不定,某个祖先在古代的时候,和不同民族的朋友一起聚会,喝酒聊天,结果就把这些词传了下去。
语言,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能把不同文化和历史联系在一起。
历史比较语言学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
语言不只是交流的工具,它背后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比如,汉语中有很多关于自然的成语,像“风和日丽”,这不仅仅是在描绘天气,更是在体现我们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通过研究语言,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和生活哲学。
这就像翻开一本厚厚的书,字里行间透露着千年的智慧,仿佛能听到古人的声音在耳边轻轻诉说。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主要成果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主要成果引言:历史比较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通过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可以揭示出语言的演变和发展规律。
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中,人们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对于我们了解人类语言的起源、发展和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建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成果是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研究,可以重建古代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
通过对现代语言的对比分析,研究者可以推测出这些语言的古代形态,并通过比较不同语言的共同点,逐步构建出古代语言的原貌。
例如,通过对印欧语系中各个语言的比较,人们成功地重建了原始印欧语的一些基本特征和词汇。
二、揭示语言的家族关系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另一个重要成果是揭示了语言之间的家族关系。
通过对语言的比较研究,人们可以确定不同语言之间的共同祖先,从而划分出不同的语系和语族。
例如,通过对亚洲语言的比较研究,人们认定汉藏语系的存在,并进一步将其分为汉语和藏缅语族。
通过研究语言的家族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渊源和联系。
三、揭示语言演化的规律历史比较语言学还揭示了语言演化的规律。
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研究,人们发现语言的演化是具有一定规律的。
例如,一些音变规律在不同语言中得到了验证,如韵尾的变化和辅音的演变等。
这些规律的发现,为我们理解语言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四、证明语言的共同起源历史比较语言学还为证明语言的共同起源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研究,人们发现许多语言之间存在着共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这些共同点不仅揭示了语言之间的联系,也支持了人类语言具有共同起源的理论。
例如,通过对印欧语系中不同语言的比较,人们发现了许多相似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从而证明了这些语言的共同起源。
五、推动语言教学和翻译工作的发展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成果也对语言教学和翻译工作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研究,人们可以发现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从而更好地指导语言的学习和教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背景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
凡具有共同历史来源的语言,也就是说,凡从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诸语言,它们之间照例必多少保存着一些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上的共同点,这些共同点通过语音表现出来,而且都是有规律的(即所谓“对应规律”),历史比较语言学就是利用反映在语音上的这些对应规律去追溯它们的亲属关系的。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跟整个社会学科从八十世纪抽象的唯理主义转向历史主义有联系,它是十九世纪初在比较欧语族各种语言事实(尤其是由于引用了梵语的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使语言的研究转入了历史的、科学的轨道,对于普通语言学的建立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特点:
①语言学已是研究语言本身发展规律的独立科学,其目的在于弄清语言发展的历史情况;
②研究的重点是古代书面语言,对活的口语不够重视;
③对语言工具本身认识仍是模糊的,语言与言语不分,认为二者是同一含义。
因此,真正认清语言学的对象,把语言学从言语中分离出来并集中注意力研究语言结构本身,是20世纪结构主义语言学时期的事情。
历史比较法的内容:收集所研究的几种语言材料,比较它们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的对应关系,考虑这些对应在语言历史中所占的地位,据此判断这些语言是否有发生学关系,并重建他们的共同原始关系。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从语言的形态、语音和词汇这三个系统去考虑他们之间的相似。
在欧洲语系语言的历史比较中,形态变化的相似占有重要地位。
而汉语与其他语言的历史比较中,以词汇比较为主,从中找出语音对应关系和词汇(主要是基础词汇)对应关系,而不把形态的比较放在主要地位。
3历史比较语言学
一1870年以前):奠基者:[丹麦] 拉斯克,[德] 格里姆,[德] 葆朴 17,18世纪随着人们语言视野的扩大,积累了大量语言材料, 使对语言的初步分类和比较成为可能.1786年,东印度公司官 员英国学者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在印度加尔格达的亚洲 学会年会上宜读了一篇论文《三周年演说》,认为梵语和许多 欧洲古代语言有着共同的来源,例如,希腊语,拉丁语和梵语 的"母亲","二","三"对应如下: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概况
兴起原因 2,材料基础. 18 世纪,随着人们语言视野的扩大,大量的语 言标本得以积累,这为对语言进行历史比较研究奠 定了基础.有意识的在世界范围内采集语言标本是 由莱布尼茨开始的.类似这样的采集工作还有一些 学者和传教士进行.材料积累多了,人们便产生了 排比,分类研究的兴趣.一些学者开始了初步的比 较和分类工作.斯加里谢,莱布尼茨已对欧洲语言 做过分类的尝试.但是最初的比较研究是从19 世纪初对日耳曼语族,罗曼语族,斯拉夫语族内部 各种语言的比较开始的.语言学研究在19 世纪 已经由搜集材料的科学变成整理材料的科学.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概况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概况
格里姆在拉斯克一书的启发下,在他的《日耳曼语语法》里确 定了希腊语,峨特语和高地德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即所谓 的"格里姆定律"(Grimm's Law).格里姆明确指出,语音 对应规律是建立印欧语系和其他语系的基础,语音之间有严密 的对应关系.但是语音系统中始终存在着一些例外是格里姆定 律难以解释的. (下下页详解) 维尔纳(KVerner)后来补充解释清楚了"格里姆定律"难以 解释的一组例外,世称"维尔纳定律",这就使音变规律的研 究日臻完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也就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葆朴的主要著作是《梵语,禅德语,亚美尼亚语,希腊语,拉 丁语,立陶宛语,古斯拉夫语,峨特语和德语比较语法》,旨 在把梵语和欧洲,亚洲的几种其他语言相比较,找出它们在形 态上的共同来源.远离欧洲的梵语在这些语言中找到了它应有 的位置:它既不是拉丁语,希腊语和其他欧洲语言的母语,也 不是由其他语言演变而来,它和其他语言都出于一种共同的原 始语言,只不过它比其他语言保存更多的原始形式.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
19世纪之前,这种研究不是没有,但都是孤立的分散的研究,到19世纪才进入系统的研究,并使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研究,并使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广泛收集世界各种语言材料,二是认识到梵语在语言比较中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到梵语在语言比较中的地位和作用。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在初始阶段,丹麦的拉斯克(R·R·Rask Rask )、德国的格里姆(J·J·GrimmGrimm )和葆扑(F·F·Bopp Bopp )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
学的奠基者。
拉斯克在他的拉斯克在他的拉斯克在他的《古代北欧语或冰岛语起源研究》《古代北欧语或冰岛语起源研究》《古代北欧语或冰岛语起源研究》一书中第一个对基本语汇中的一书中第一个对基本语汇中的词进行系统的比较,词进行系统的比较,找出其中的语音对应规律,找出其中的语音对应规律,找出其中的语音对应规律,由此确定语言的亲缘关系。
由此确定语言的亲缘关系。
由此确定语言的亲缘关系。
格里姆在拉斯克格里姆在拉斯克一书的启发下,一书的启发下,在他的在他的《日耳曼语语法》《日耳曼语语法》里确定了希腊语、里确定了希腊语、峨特语和高地德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即所谓的"格里姆定律"(Grimm's Law )。
格里姆明确指出,语音对应规律是建立印欧语系和其他语系的基础。
维尔纳(K·K·VV erner )后来补充解释清楚了"格里姆定律"难以解释的一组例外,世称"维尔纳定律",这就使音变规律的研究日臻完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也就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历史比较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 乔姆斯基语言学 功能主义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乔姆斯基语言学功能主义语言学嘿伙计们,今天我们来聊聊语言学的一些热门话题,包括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乔姆斯基语言学和功能主义语言学。
这些话题听起来可能有点枯燥,但我会尽量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让你们理解它们。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历史比较语言学。
这个概念有点像研究亲戚关系,只是我们的“亲戚”是各种不同的语言。
历史比较语言学家会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就像我们在家族聚会上了解亲戚一样。
他们会找出哪些词在不同的语言中都有相同的含义,哪些词只是在某种语言里才有特殊意义,等等。
这就像是在看一部关于各种家族的纪录片,让我们了解到人类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我们要谈谈结构主义语言学。
这个概念有点像研究一座大建筑的结构,但是这座大建筑不是房子,而是语言。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会关注语言的规则和结构,就像建筑师关注建筑物的结构一样。
他们会试图找出语言中的基本单位,比如词汇、语法和句子结构,然后分析这些单位是如何组合成复杂的语言系统的。
这就像是在研究一座庞大的建筑群,让我们了解到语言的内在规律和构建方式。
现在,我们来聊聊乔姆斯基语言学。
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高深莫测,但是它其实是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提出的理论。
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大脑中有一个特殊的区域,叫做“语言区”,负责处理语言相关的信息。
他认为所有的人类语言都来自于一个共同的祖先语言,这个祖先语言有一个特定的结构,所有的后代语言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这就像是在研究一个家族的族谱,让我们了解到所有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我们要说说功能主义语言学。
这个概念有点像研究一台机器的功能,但是这台机器不是汽车,而是语言。
功能主义语言学家会关注语言的实际用途,就像工程师关注机器的功能一样。
他们会试图找出语言中的“目的论”,也就是说,为什么我们要用这种特定的方式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这就像是在研究一台能够完成特定任务的机器,让我们了解到语言的实际作用和价值。
国外语言学理论之第二讲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
2.
亲属
史
关系
3.
来
源
四、19世纪中外语言研究对比
西方 研究方法 历史比较法 中国 以客观材料为依据,使用严谨的科 学考究法
研究内容
构拟共同语 — 亲属关系 — 描 音韵(古音校订古书)、训诂(诠 写语言历史演变 释经典著作)、文字(研究汉语词 源) 以“句”(形式、意义)为 以“字”为单位,以字的形、音、 单位,以语法为主体 义结合为主体
“( 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 19c初) [德]格里姆Grimm 重建原始印欧语:印欧语系谱系图 第二阶段( 19c 中) [德]洪堡特Humboldt
总结19c研究成果,孕育20c结构主义的诞生 [德]施莱歇Schleicher
新 语 法 学 派 阶 段 [德]布鲁格曼Brugmamn (19c末) [德]奥斯托夫Osthoff
格里姆比拉斯克多做的工作是: 扩充大量例子(语种、词量) 归纳音变规律(日耳曼音变、高地德语音变)
原始(其他)印欧语:以希腊语为代表 日耳曼语:以哥特语为代表 日耳曼语: 所属各语言使用于北欧、中欧(德国、奥地利、卢森堡等)、西欧 (英国、比利时、荷兰),以及欧洲之外的英语国家和地区,总人口在4.8亿 以上。日耳曼语所使用的字母并不是德国人或日耳曼人自己创造的,而是在与 具有先进文化的罗马人的交往中从罗马人那里借用过来的。其实,罗马人的文 字也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从下意大利地区的希腊文中借用过来的。
(观察角度:形态变化的复杂程度)
be --am is are was were do -- did done tooth teeth 我-我们
看看 VV 看一看
的 地 得
“他所谈论不同语言的完善或不完善、 优点或缺点,主要是学术上的失误, 而不是文化上的歧视”(姚小平)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它贯穿着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同时也反映了它所处的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政治和思想等方面的变迁。
因此,在研究语言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考虑语言的历史演变。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主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的是各个语言之间的历史上的联系和演化关系。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概述历史比较语言学是一门比较语言学的领域,它主要研究各个语言之间的联系和演化关系。
从字面上可以看出,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利用历史的方法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联系,因此,历史比较语言学也被称为比较历史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出现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初。
然而,当时由于缺少足够的语言材料和语言比较的理论基础,这门学科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直到近代,随着语言材料和语言比较技术的不断发展,历史比较语言学才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并且成为了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各个语言之间的历史发展和演化关系、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历史语言地理以及语言分类等。
为了实现对各个语言之间的比较和分析,历史比较语言学采用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
如基于语音的比较、基于词汇的比较、基于语法的比较以及对于文献的比较等。
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和技术历史比较语言学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比较方法、历史反演法、内部重构法、外部比较法、文献比较法等。
其中比较方法是最基本和最基础的方法,它是选择两种或更多语言之间的特性来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和相似之处。
比较方法是历史比较语言学各种方法中最常见的一种。
除了比较外,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技术方法,如:语素重组法、内部重构法、考古证据法等。
这些方法主要在解决历史比较语言学中的一些特殊的问题时使用,其中最为重要的方法是内部重构法。
内部重构法基于相似语言中存在共性的原则,首先对一种或多种相似的语言进行内部分析,分析单词和语法结构的变化情况,以此推断出它们共同的原始语言。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一、简介•1、出现背景19世纪初期的语言学曾受到三种因素的影响:历史主义观点在科学中的贯彻,浪漫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欧洲学者对梵语的研究。
历史主义的观点是从哲学、社会学和法学中传入语言学的,语言学家们开始广泛地采用历史主义的原则来说明各种语言现象。
浪漫主义的思想引起了学者们追溯语言过去的历史的兴趣,促进了对各种活语言的古代发展历史的研究。
对梵语的研究不仅使欧洲学者们熟悉了古印度的语言,而且还促使他们开始把欧洲语言同梵语进行对比。
2、历史线索12世纪冰岛的第一位语法学者:提出英语和冰岛语的亲缘关系13-14世纪但丁的《论俗语》:区分了日耳曼语族、拉丁语族和希腊语族16-17世纪斯卡利格:打破扭曲语言历史研究的两个教条;把语言分为十一族,包括四大族、七小族17-18世纪莱布尼茨:坚持世界语言单源说,建立芬兰语和匈牙利语历史关系,为原始母语构拟了两个分支(雅弗语和阿拉米语);提出一些使历史语言学研究取得成效的原则;促使编写各语言辞书语法书、绘制语言地图、创立通用字母,促使俄统治者普查境内非欧洲语言。
1786年英人威亷·琼斯:加尔各答皇家亚洲学会上的论文,确定了梵语同拉丁语、希腊语和日耳曼诸语言在历史上的亲缘关系。
标志着历史语言学的真正开端。
19世纪德国施莱格尔兄弟:开展印度和梵语的研究和教学。
小施莱格尔(F.Schlegel)1808年发表《论印度人的语言和智慧》。
3、出现标志1786年,威亷·琼斯在加尔各答皇家亚洲学会上的论文。
二、代表人物拉斯克(丹麦)、格里姆(德国)、葆朴(德国)[沃可托夫(俄国)],另有缪勒、波特等人。
后期代表人物是施莱歇尔。
拉斯克、格里姆和葆朴是科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
1816年、德国语言学家葆朴(F.BopP,1791—1867)出版了《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相比较》一书,他认为这几种语言都出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只不过梵语比其他语言保存有更多的原始形式。
历史比较语言学
目录
• 引言 •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基本原理 •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论 •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应用领域 •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贡献与局限 • 未来展望与发展趋势
01
引言
定义与背景
定义
历史比较语言学(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是语 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比较不同语言间的语音、词汇、语 法等方面的异同,来探究语言的历史演变和亲属关系。
借词研究
分析语言间的借词现象,以探讨语言接触和交流的历史。
词源探讨
追溯词汇的起源和发展,揭示词义的变化和引申过程。
语法比较法
形态比较
比较不同语言间的形态变化,以揭示语法结构的异同和演变规律。
句法比较
分析不同语言间句法的结构和特点,以探讨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语法范畴比较
比较不同语言间的语法范畴,如时、体、态等,以深入了解它们的 语法系统和表达方式。
THANKS
感谢观看
推动了语言翻译实践的发展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为语言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分析, 翻译者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原文的含义,并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来传达原文的信息。
促进了跨文化交流
历史比较语言学揭示了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 同的文化,推动跨文化交流的发展。
演变的认知机制。
引入社会学、人类学视角
02
考察社会结构、文化传承等因素对语言演变的影响,丰
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维度。
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的交叉研究
03
利用计算模拟、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提升语言演变
的建模与预测能力。
计算语言学在历史比较中的应用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HistoricalComparativeLinguistics)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的语言学研究,致力于研究语言的历史发展及其变迁过程,利用语言的归类方法以及其它比较方法来检查和解释语言的演变,进而推断语言的共同历史起源。
历史比较语言学涉及日常语言的共同特征以及它们的变化,以及各种语言系统的关系。
历史比较语言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个语言的成因,还可以追溯言语的进化历史,更好地理解人类共有的语言特征。
基本原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基本原理是,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发展而来,而这些不同的语言都是由更早期的共同语言派生出来的。
例如,现代的英语、法语和德语都是派生自古英语,这种古英语又派生自更早的日耳曼语,而日耳曼语又派生自更早期的印欧语。
因此,历史比较语言学是由比较语言分析原理开展的,这一原理认为语言之间虽然有某些类似之处,但它们也存在不同之处。
研究方法为了证明某种语言衍生自另一种语言,历史比较语言学者利用古语言学来对比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分析后结果可以用于证明语言的衍生源,而在实际的研究中,这一方法的应用就要结合语音、语法、词汇、话语等方面的特点,以及目标语言在该地区的用法等因素,最后总结从更早的共同语言衍生出来的表达规律,形成一种比较语言学分析框架,这就是所谓的历史比较法则。
举例以英语为例,英语是古英语的继承者,其中最显著的语言特性是拉丁词汇和古英语词汇的复合。
拉丁词汇来源于古罗马人所使用的拉丁语,而古英语词汇则来源于古英语。
这种混合的结果使得英语有同一类的词汇,但由于表达的规范、文化的差异以及地理的因素,它们的意义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happiness”(幸福)一词由拉丁词汇“happy”(高兴)和古英语词汇“ness”(状态)组成,而“joy”(欢乐)一词则是由古英语词汇“ge”(快乐)和“efu”(物体)组成的。
小结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历史比较语言学是一种扩展语言学研究,它涵盖了从语言的进化历史到共同语言特征的跨学科研究。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变迁、历史发展和语言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是语言学和历史学的结合,又称作文化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主要是从形态、句法、词汇和变化等角度来分析历史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变化现象,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某一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发展原理,也为社会实践所需要的语言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因此,历史比较语言学被认为是语言学的核心部分,也是语言学研究的前提。
历史比较语言学可以从语言演化的角度来比较不同语言系统之
间的共同特征和差异,把语言系统放在时间线上,从而比较随着历史发展而发生的变化。
以传统的比较法为例,研究者根据不同语言中出现的共同特征把它们放在一个语言家族中进行比较,从而可以确定语言家族的最早祖先和最近的特征,从而了解语言家族的发展史。
除此之外,历史比较语言学还可以研究借溯及贡献的演化过程,即从古老的一种语言贡献新的词汇、语法、句型等到另一种语言,这种演化过程发生在和受影响语言之间。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探究出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关系和发展史,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中使用的语言。
另外,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也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使用某一语言的发展变化,从而为语言学家和社会实践者们提供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原则,以更好地发展和改进某一语言。
总之,历史比较语言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系统性地研究语言
变化与发展的框架,其实践价值不…言而喻,其研究结果可以为语言学家们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为社会实践者以及语言教育者们提供科学的方法原则。
如今,历史比较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其研究成果也将在未来对语言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历史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基本简介比较语言学,又称历史比较语言学,把有关各种语言放在一起加以共时比较或把同一种语言的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进行历时比较,以找出它们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对应关系和异同的一门学科。
利用这门学科一方面可以研究相关语言之间结构上的亲缘关系,找出它们的共同母语,或者明白各种语言自身的特点对语言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找出语言发展、变化的轨迹和导致语言发展、变化的原因。
十九世纪它就广泛地应用于印欧语的语言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
奠基人是德国语言学家格林(Grimn)、博普(Bopp)和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Rask)。
文学起源历史比较语言学起源于18和19世纪的欧洲,研究重点是印欧语系诸语言的语音系统。
1786年英国学者威廉·琼斯在对梵语做了深入的研究之后指出,梵语同拉丁语和希腊语之间存在着非常有系统的对应关系。
例如就词首辅音而言,“三”在梵语、希腊语和拉丁语中都是t,“父亲”都是p。
这种系统的对应现象非常普遍,绝不可能归结为偶然因素。
琼斯同时认为,要解释这种现象,只有认为它们共同源自现在也许已经消亡了的某种语言。
接着,丹麦学者R.K.拉斯克、德国学者F.博普、J.格林等人在更多的语言中发现了类似的对应现象,并且根据这些系统的对应关系,推测了它们的共同起源──原始印欧语的表现形式,同时把原始印欧语同后来语言之间的关系用简洁明确的定律形式表现了出来。
发展经历在拉斯克、博普、格林等人相继对印欧语系作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德国莱比锡大学的一批学者把当时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加以总结,正式为历史比较语言学提出系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
语言学发展历程
语言学的主要发展历程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即为语言本身的目的而研究语言)起始于19世纪上半叶,是随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而诞生的.在一个多世纪里,语言学的发展,概括起来说,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可分别以语言研究中先后占据重要地位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派,结构主义语言学派,转换生成语法学派和功能主义语言学派的四大学术思潮为其标志.1 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指的是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对语言之间的系统对应现象进行解释,从而揭示语言的历史渊源,语言的演变规律及其亲缘关系.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工作最初是由在东印度公司任职的英国学者琼斯(W.Jones)开始的.琼斯在1786年首先提出了梵语同欧洲古希腊语,拉丁语有着共同的来源这一观点,但他并没能找出它们之间的语音对应规律.因此,他的研究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历史比较语言学. 一般认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19世纪丹麦的拉斯克(R.Rash),德国的葆朴(F.Bopp)和格林(J.Grimm).这三位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广泛地调查了一大批诸如梵语,希腊语,拉丁语,冰岛语,立陶宛语,峨特语等古代和现代语言,对它们的词形作了系统的比较,找出了其中的语音对应规律;由此确定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另一位影响较大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家是德国的施来赫尔(A.Schleicher).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古印欧语的重建工作,并提出了所谓谱系树理论(Family Tree Theory).该理论认为,一个语系就好像一棵树,亲语是树干,子语是树枝,构成一个谱系树.谱系树理论的提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大进展.一个语系从假设的原始母语逐步演变到各种语言的历史过程一目了然地展现了出来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以保罗(H.Paul)等人为代表的新语法学派(Neogrammarians),该学派的出现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又推进了一大步.新语法学派认为,历史比较语言学不应该只是对语言变化做单纯的描写,而应该联系语言的使用者探讨语言变化的本质.他们把语言变化的规律归纳为两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一是语音规则无例外论,二是类比原则.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些局限性,如孤立地研究语言单位而忽视了语言的体系性,强调对语言现象的历史比较而忽视了语言的整体性等,便明显地暴露出来了.到了20世纪初,语言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酝酿着一场重大的变革.2 结构主义语言学1911年是语言学发展史上比较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的6月和7月间,早年曾从事过印欧语言历史比较研究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de Saussure)在日内瓦大学系统地传授了他本人语言学理论中的精华部分——静态语言学(Static Linguistics).1916年,也就是在索绪尔去世三年后,他的学生巴利(Charles Bally)和薛施蔼(Albert Sechehaye)根据讲稿和听课笔记整理出版了《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一书.这部著作自出版以来,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在语言学史上是罕见的.美国语言学家霍凯(C.Hockett,1965)曾把《普通语言学教程》称誉为现代语言学史上的四项重大突破之一.该书中提出的一系列理论突破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局限性,开创了语言学中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新纪元..索绪尔语言理论的主要特点是把语言看成是由语言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组成的结构系统.换句话说,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大系统,其中有词汇,语法,语音三个小系统;而这三个小系统各自又有许许多多彼此有联系的成分.另外,索绪尔对语言的研究与历史比较语言学不同之处还体现在他的三个二分法之中,即语言和言语,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等的区分. 在索绪尔学说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语言研究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结构主义学派,如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等.各结构主义学派在语言研究中虽侧重的方面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是采用共时的研究方法,对语言系统本身的结构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从不同方面进行描写. 在众多的结构主义派别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该学派由美国人类学家鲍阿斯(F.Boas)所始创,但最有影响的人物当推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1933年布龙菲尔德出版了《语言论》(Language)一书,对这一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做了规范性的描写.他主张语言学的任务就是要客观地,系统地描写可以观察到的语言素材,以此来揭示语言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他们只注重语言形式的分析,而忽视意义的研究;认为语义不属语言研究的范围.这个学派对语言研究的最大贡献在于探索出了一套相当严谨的语言描写方法,即以分布和替代为标准对语言单位进行层层切分和归类的描写方法.3 转换生成语法195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乔姆斯基(N.Chomsky)出版了《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一书,在语言学界引起了一场革命,从而开创了语言研究的转换生成语法时期.虽然在语言研究方法和原则方面,乔姆斯基继承了结构主义的一些特征,例如哈里斯所创造的转换理论,雅柯布逊的语言共性及在语言描写中摒除语义或功能因素等;但在语言学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等问题上,乔姆斯基所持的观点与结构主义却大相径庭. 从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来看,乔姆斯基区别了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语言行为(linguistic performance).他不赞同结构主义学派将语言研究对象仅限于分析和描写实际话语(即语言行为)的作法.因为人们实际说出来的话语总是有限的,而人们能说出的话却是无限的;只研究那些实际出现了的有限的话语是很难解释语言的本质的.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语言能力,即人们说话时的心理过程. 从语言学研究的目的来看,结构主义学派将语言结构的描写和分类作为语言学的最终目的.而乔姆斯基认为,描写和分类仅仅是语言研究的一部分;语言学的最终目的应该是,通过种种假说,对人类认知结构中特有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乔姆斯基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假说,普遍语法假说等都是为试图解释人类的语言能力而提出来的. 以乔姆斯基为中心,以麻省理工学院为基地的转换生成语法学派自从1957年创立以来,经历了经典理论,标准理论,扩充标准理论,修正的扩充的标准理论和管束理论等几个发展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虽遭受过不同学派的批评,学派内部也屡起争端,先后产生了许多分支流派,如支配与约束理论派,普遍短语结构语法派,词汇——功能语法派等,但至今转换生成语法仍是当代语言学中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4 功能主义语言学语言本身存在着形式与功能两个不同的方面.转换生成语法侧重的是对语言的结构(即形式)作出公式化,数学化,形式逻辑化的描写.从60年代末开始,语言研究的重点逐渐由语言形式转向了语言功能,从而拓宽了语言研究的视野. 语言研究中的功能主义方法最早可见于30年代的布拉格学派关于语言内部功能的研究之中,而功能主义语言学作为一种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学术思潮,是在70年代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的韩礼德(M.A.K Halliday),法国的马丁内(A.Martinet)等人. 功能主义语言学派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基本功能是交际和交流思想.因此,语言研究不但要注重语言的结构意义,而且更要注重词句的社会和文化的情景意义,即语言各单位在完成交际中所体现的功能.功能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研究语言的使用,即描述语言被用来施行哪些社会功能,以及如何被用来施行这些功能的;二是研究语言的本质,即揭示语言的功能是如何决定语言的形式的.转换生成语法和功能主义语言学是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语言的两种不同的路子.二者处于互补的关系,对促进现代语言学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近二三十年来现代语言学发展了许多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如数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篇章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都是由于在不同程度上受了转换生成语法和功能主义语言学影响的结果.。
历史比较语言学
4.浪漫主义思潮的推动
• 浪漫主义(18世纪70年代—19世纪30年代)最初 是作为一种文学运动出现的,前后达半个世纪之 久。
在德国社会还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之中时, 这一文学运动在当时操纵了德意志人的精神生活, 影响极广,随后又超出文学范围而扩展到其他各 个领域,形成了一种世界观。正因为如此,浪漫 主义思潮对推动人们去研究语言过去的历史发展 规律与演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5. 根据历史比较所得的材料可以大体构拟始源语。 任何一门学科的出现都有它的哲学背景和邻近学 科的影响。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诞生跟生物学中的 达尔文进化论影响有联系。
历史比较语言学与历史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与历史语言学在早期阶段是 密切相关的,而且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历史语言学 分支,其理论和方法也是里历史语言学的基础组 成部分,但两者在对象任务、材料应用、方法及 研究的时间范围跨度等方面有所不同。
5. 航线沟通的便利
• 哥伦布(C.ColuInbus,1451一1506)他的探险活动不仅 把殖民制度带到了新大陆,而且使文明国家增加了对 世界的了解,这可以说是他的划时代贡献。
• 达伽马(vasco da Gama,1460—1524)他对开辟东西方 航线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且扩大了世界贸易的范围。
• 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Vespucci Amerigo,145l一1512) 曾多次到南美洲探险,通过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航海 家和探险家的努力,互不联系的世界各大洲开始了相 互往来、相互了解、相互认识。
到18一19世纪时,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联系就更加 密切了。人们对相互间的语言的认识与了解就有了必备 的基本条件,这为19世纪的语言研究奠定了基础
2. 梵语在语言比较研究中的介入
欧洲人真正了解梵语始于18世纪,18世纪很 多传教士为了传教的目的开始学习梵语。并促使 他们开始把欧洲语言同梵语进行对比,发现梵语 中有许多跟拉丁语相似的词,并指出这两种语言 间存在相同的语法结构。
历史比较语言学
xx锵《历史语言学》知识要点1.普通历史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历史发展的科学。
简称历史语言学。
2.个别历史语言学是研究一个个具体语言的历史发展的科学。
比如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等。
3.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历史语言学的一个特殊部门。
它用比较的方法确定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及其这种关系的亲疏远近,重建原始语,把各亲属语言纳入母女繁衍式的直线发展关系之中,从而提出语系、语族之类的概念。
它是在印欧系语言的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世纪取得了巨大成就。
它的诞生标志着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4.研究语言历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探索语言演变的规律。
语言发展的规律有两种类型:解释性的、预测性的。
语音演变规律属于预测性的,其他属于解释性的。
5.历史语言学的材料有两大类:一是方言和亲属语言的材料,一是文字、文献的材料。
前者主要用来建立史前时期的语言史,后者主要用来建立有史时期的语言史。
6.语言史的研究方法:一是前瞻法(从古到今、以古证今法),一是回顾法(从今到古、以今证古法)。
其中回顾法共包含四种:历史比较法、内部拟测法、扩散理论、变异理论。
回顾法是历史语言学的主要方法。
7.历史比较法:比较方言和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异,找出对应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语言发展的线索和规律,重建原始语。
对应关系主要是语音对应关系。
从时间的角度和整齐论出发,研究的是已经完成的音变现象。
8.内部拟测法:结构语言学家运用结构分析法研究语言系统内部的结构,从系统内部那些不符合系统结构的差异因素入手探索语言的发展规律,从而创造了内部拟测法。
从时间的角度和整齐论出发,研究的是已经完成的音变现象。
9.扩散理论:从空间角度和参差论出发,研究的是已经完成的音变现象10.变异理论:针对当前正在变化的语言现象进行研究。
11.语言年代学:以核心词汇为材料,对已经消亡的语言事实进行研究。
12.语言的分类:一是语言的谱系分类、一是语言的(结构)类型分类、一是语言的地域分类。
历史比较 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历史语言学(historical linguistics)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历史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发展的一般理论、方法、原则的学科。
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发展变化。
一种语言会演变为数种语言。
就是同一种语言,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研究这类语言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称作为历史语言学。
历史语言学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对不同语言或者同一种语言的不同发展阶段作比较分析。
运用这种比较方法研究语言历史演变的学科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起源于18和19世纪的欧洲,研究重点是印欧语系诸语言的语音系统。
1786年英国学者W.琼斯在对梵语做了深入的研究之后指出,梵语同拉丁语和希腊语之间存在着非常有系统的对应关系。
例如下表3组词在3种语言中的读音非常相近,就词首辅音而言,“三”在梵语、希腊语和拉丁语中都是t,“父亲”都是 p。
——————————————————————意义梵语希腊语拉丁语三 trayas treis trēs父亲 piyar pater pater哥哥、弟弟 bhrater phrater frater ————————————————————————这种系统的对应现象非常普遍,绝不可能归结为偶然因素。
琼斯同时认为,要解释这种现象,只有认为它们共同源自现在也许已经消亡了的某种语言。
接着,丹麦学者R.K.拉斯克、德国学者F.博普、J.格林等人在更多的语言中发现了类似的对应现象,并且根据这些系统的对应关系,推测了它们的共同起源──原始印欧语的表现形式,同时把原始印欧语同后来语言之间的关系用简洁明确的定律形式表现了出来,例如:原始印欧语*bh-----------------|-----------------| |梵语bh 希腊语ph 拉丁语f也就是说,假定原始印欧语有个*bh音(*表示没有文字记录,只是凭现有材料推想构拟出来的),它在梵语中仍然保持不变,但是在希腊语中变成了ph,在拉丁语中变成了f,以这种方式来解说“哥哥、弟弟”在上述语言中的系统对应现象。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①两位先驱,三位创始人1786年,英国威廉·琼斯(W.Jones)在亚洲学会年会上宣读论文《三周年演说》,指出了梵语和拉丁语、希腊语之间存在着系统的对应关系,正式揭开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序幕。
1808年,德国的史勒格尔(Schlegel)在他的《论印度人的语言与智慧》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比较语法”这个术语,认为:欧洲的许多语言间的共同点不是偶然的,并认识到语音对比较语法的重要性。
琼斯和史勒格尔是比较语言学的先驱者。
丹麦的拉斯克(R.Rask)、德国的葆朴(F.Bopp)、德国的格里木(J.Grimm)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创始人。
拉斯克的论文《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起源的研究》,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和原则。
葆朴通过各种语言的比较研究,寻求他们的共同来源。
格里木的《德语语法》提出了印欧语言语音演变的规律,辅音具有一致性,叫做“格里木定律”。
②随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历史比较语言学家。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德国的洪堡特(W.Humbbldt 1767-1835)、德国的施莱歇尔(A.Schleicher)、法国的梅耶(A.Meillet)等。
洪堡特的《论爪哇岛的卡维语》有一篇300余页的导论,题为《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在语言差异和民族划分这两种现象相互可说明的范围内考察它们与人类精神力量的创造活动的联系。
他把语言的比较研究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开始重视欧洲以外的语言,探讨东方语言。
区分了三种语言类型: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根据词的结构划分的),后来在分析句子时,又发现了多式综合语这种类型。
他认为语言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屈折语是最先进的,孤立语最落后。
)施莱歇尔的最大贡献是他对原始印欧语的“重建”(根据所比较的语言材料用历史统计的方法为每个形式、每个词拟构出一个最原始的形式,这个原始形式对用来比较的每种语言来说都是合适的,每种语言中相应的那个词之所以是现在这个面貌,都可以从这个原始形式中得到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
语言生命的“两个时期”的假说
施莱赫尔说:“语言的生命和动植物等其他机体 的生命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它和这些有生 命的机体一样,都有成长的时期和衰老的时期。 在成长时期,它们由简单的结构变成更复杂的形 式;在衰老时期,由它所达到的最高点逐渐衰退, 它的形式也受到了损害。” 认为语言的历史就是一部衰落史。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
三、新语法学派的理论观点
个人心理主义语言观 两个方法论原则:
(1)语言规律无例外论 “任何一个语音变化,由于它是机械地发生的,因此都是按照没有例外 的规律实现的,也就是说,如果不把方言的分歧计算在内,那么同一 个语言集团的所有成员的语音变化总会有相同的方向,并且一切含有 在相同的条件下易受变化的语音的词,一定要变化,没有例外。” “没有一个例外是没有规律的” (2)类推论 “仿照语言里其他的词和词形将现存的词和词形重新改造,或者构成新 的词和词形。” 类推原则主要用来解释语音变化的“不规则”现象(或者说是“例外” 现象) 类推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心理学角度解释语音演变规律的创举,它首 次注意到了语音演变过程中的心理因素。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
历史比较语言学
主讲:王俊清 wjq033604@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Contents
1 2 3 4
历史比较语言学概述
前期历史比较研究者的理论观点
新语法学派的理论观点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进展
例如:
“蒲”和“步”两个字,苏州话里声母都是[b],北京话里前者是[p´],后者 是[p],哪个音更古呢?从中古时期的韵书来看,这两个字在中古都是“并” 母字,可见苏州音更古一些。 汉语中的“见”母字和“精”母字,在广州话中,“见”母一律读[k],“精” 母一律读[ts];在苏州话里,[i]前的“见”母读[ ],[i]前的“精”母读[ts]; 在北京话中,[i]前的“见”母与[i]前的“精”母都读作[]。哪一个地方的读 音更古一些呢?从音理上分析,广州话的读音更古,苏州话次之,北京话的 读音最晚。
称性。如果共时结构中出现不规则、不严整的现象,那一定是由于语 言变化造成的。它们原本是规则的,只是语言变化使得它们不规则了。
结论:
(1)这些不合规则的地方也为我们提供了语音演变的线索,即我们可 以以系统中的“不系统的因素”为突破口去探索语言的发展演变。 (2)语言学家只要设法剔除不规则现象,就可以重建比较早期的语言 状态了。
四、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进展
(一)内部拟测法
(二)语言扩散研究 (1)外部扩散研究——波浪理论和方言地理学 (2)内部扩散研究——词汇扩散理论 (三)语言变异研究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
内部拟测法
理论基础——关于语言结构的系统性的认识 假设:语言的内部结构是一个“严密”的系统,具有严整性和对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
(三)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历程
形成期:从18世纪末——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拉斯克、葆朴、格里姆、施莱赫尔 确立了历史比较法的基本原则 “自然主义”语言观(施莱赫尔) 成熟期(鼎盛期):19世纪七十年代——19世纪末 新语法学派,也称“青年语法学派”、“德比锡语言学派” 勃鲁格曼、奥斯特霍夫、保罗、雷斯琴、维尔纳、德尔布吕克 “个人生理-心理主义”语言观 “语音规律无例外”和“类推作用构成新形式” 新发展期:20世纪以后 内部拟测法、词汇扩散理论、 变异研究
一般词汇中的词不可靠,不宜于用来比较。 感叹词、拟声同也应剔除。 基本词汇中的词也不一定全都适合于历史比较,因而也还得经过严格 的选择。 一般说来,能用来比较的必须是基本核心词,即一般所说的基本词汇 中的根词,如代词、亲属的名称、身体各部分的名称、最普通的家禽 的名称、以及日常通用的动词、形容词如生、死、来、去、红、绿等 等。 在有词形变化的语言中,构形成分和构词成分也是可以用来比较的可 靠材料。只有这些材料在语音上又表现出完整的,有规律的语音对应 关系,才能认为是同源词,可用于历史比较。
3、构拟出他们各自的早期形式,为进一步的比较他们早 期做好准备。 4、将构拟出来的各种语言的早期形式在语音、词汇和语 法等方面进行对比,找出相似点。 5、剔除因文化接触、语言融合而产生的借词导致的相似 性的假像。 每一种语音都可能由于和其他语言的接触而有一些借词。 借词是音与义两方面都借自外语的词,因而在语言的借、 贷双方都会出现相同或相似。例如,日、朝、越等语言曾 与汉语发生过密切的关系,都从汉语中惜去大量的词语, 这些词语在音、义两方面都与汉语类似。请比较:
(四)在语言研究中的意义及存在的局限 性 意义
确立了语言学独立学科的地位,语言作为了语言学研究的唯 一对象; 对于发掘世界语言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促进和深入了人类对语言产生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为构建各种语言以及人类语言的早期形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局限 过分地强调语言的封闭、直线发展,忽视了语言活动所受到 的社会、文化和精神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对语言及其发展的 认识和对语言发展演变的解释都受到局限。 过分地强调语音发展的绝对规律性,忽略了语言之间的相互 影响。
这个假说当然是荒谬的。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
语言发展阶段说
孤立语代表古老阶段,粘着语代表过渡阶段,屈折语(印 欧语)代表最高发展阶段。
琼斯曾论到:“梵语比希腊语更完善,比拉丁语更丰富,比二者都提 炼得更加高雅”; 格里姆:语言不是在发展,而是在后退,在退化; 洪葆特:把梵语、希腊语等屈折变化丰富的印欧语言称为“幸运的有 机体”,他还认为屈折语是发展最完美的语言,孤立语是最不发达的 语言,粘着语居于二者之间; 施莱赫尔把达尔文的动植物生存竞争学说移植到语言上来,认为世界 上的语言也在生存和发展中相互竞争,最终是印欧语取得了胜利。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
语言谱系树理论
它是关于语言发生及演变的一种 假说。用生物起源及发展的模式 来类比语言的发生与演变。
它假定有些语言之间有亲属关系, 是从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逐渐分 化出来的。由于语言的分化,一 分二,二分四……逐渐形成今天 世界上的各种语言。
分化越早的语言,相互间的亲缘 关系就越远,语言结构的共同点 就越少;分化越晚的语言,相互 间的亲缘关系就越近,语言结构 的共同点就越多。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概述
(一)在语言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二)历史比较语言学诞生前的必要准备 (三)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历程 (四)在语言研究中的意义及存在的局限性
(五)历史比较法
(一)在语言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1.第一个严格科学意义上的语言学学科 19世纪以前,依附、服务于其他学科;研究方法常 常受制于其他学科;没有把语言作为独立的研究对 象,没有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语言研究内部发展需求的 推动下,在生物进化学说、比较解剖学等自然科学 的影响下,语言学家开始把语言作为独立的对象进 行研究,并发展出了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从而使 语言研究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建立起来。
2、获取亲缘关系的材料。 途径:
①各种可能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现代形式。 ②可能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各自的早期书面文献。 ③各种语言的方言等。 ④文白异读现象 ⑤内部构拟材料(历代韵书、反切等) ⑥外部构拟(域外记音材料)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的一般步骤:
2.19世纪语言研究领域的显学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
(二)历史比较语言学诞生前的必要准备
1.语言材料的积累 2.比较方法的借入
3.梵语的发现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
语言材料的积累
16世纪时,欧洲传教士,搜集、整理各种语言材料,已经涉及 到亚洲、南美洲、北美洲境内的诸多语言。 17世纪后期,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曾提议搜集世界语 言“标本”。 18世纪末: 俄国,《全球语言比较词汇》,几百个基本词汇、 译成280 种语言的词汇对照集。 西班牙,海尔伐斯.《各民族语言目录》搜集了全球300多种 语言“标本” 德国,语言学家阿德龙主编的四卷本《语言大全或普通语言 学——附五百种语言和方言的主祷词示例》, 汇集了500种语言翻译的《圣经》主祷词对照。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
比较方法的借入
自然科学移植研究方法 比较解剖学、比较植物学、比较自然地理学相继 诞生,新学科因采用比较方法而获得了辉煌的成 就。 哲学、社会学和法学等领域开始广泛运用的历史 分析方法 语言学家们开始广泛地采用历史主义的原则来说 明各种语言现象。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
梵语的发现
二、前期历史比较研究者的理论观点
以自然主义语言观为指导
1.“语言有机体”理论 2.语言生命的“两个时期”的假说 3.语言发展阶段说 4.语言亲属关系理论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
“语言有机体”理论
洪葆特:“语言就是机体,也应当作为机体而在内部联系之中加以研 究”。 拉斯克认为:“语言是自然的对象,认识语言也同认识自然史一样, 需要从哲学上研究两个对象:①自然的各个对象之间的关系,亦即体 系;②这些自然对象的要素以及一切属于这要素的东西的构成,亦即 生理学。” 葆朴:“语言应该被看作是自然有机体。那是因为一切语言都按照固 定的法则形成,按照生命内部原则的进程发展,最后逐渐死亡。” 施莱赫尔:真正系统提出“语言有机体”理论。 《达尔文理论与语 言学》中他指出:“语言是有机体,其产生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语言根据确定的规律成长起来,不断发展,逐渐衰老,最终走向死亡。 我们通常称为‘生命’的一系列现象,也见于语言之中。”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
斯瓦迪士100核心词
50年代斯瓦迪士 认为在语言的接触中,越是核心的 词汇受到冲击的量越小。 筛选100个词作为人类语言最稳定 的核心词。 内容包括: 天地日月、口鼻手足、动植物名称 以及最常用的动词、形容词和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