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现代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1.2.1 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循环发展 规律
科学革命为技术革命的展开提供了理论基础和 理论指导
技术革命为科学革命的展开提供了研究课题和 研究手段
三次科学革命与三次技术革命相互促进循环发 展
11
以天文学革命为 发端,以经典 力学为主导 (1543-1688)
以化学革命为 发端,以物理学 为主导 (1783-1905)
18
1.3.1 产业革命的含义、动因和历史 进程
(1)什么是产业革命 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机械化、电 气化、自动化 技术革命:蒸汽机技术、电力技术、计算机 经济的社会形态的飞跃性变化; “产业革命”一词是恩格斯在1845年出版的《英 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首次使用。按恩格斯原 意,产业革命既是生产技术的飞跃变化,也是生 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按照恩格斯的思想,我们可以将产业革命定义为: 产业革命就是产业体系中主导技术的变革和产业 组织结构的飞跃变化。 19
23
1.3.2 第四次科技革命来临
(1)转基因动植物研究开发的新进展 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人工分离、修饰过的基因导入生物体 基因组当中,由于外源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性状的可 遗传的变化。 1970 年 代 , 美 国 斯 坦 福 大 学 生 物 化 学 家 保 罗 . 伯 格 (Berg,Paul)、科亨(S. Cohen)等领导的研究小组, 创造了基因体外重组DNA技术,发现了体外重组DNA的表 达,开创了基因工程。 转基因猪 经20年的艰苦研究,到90 年代取得突破性进展。 ◆1992年英国剑桥大学培 育出一头专供人体器官移 植用的转基因猪; 美国 Vasil等用基因枪法获得转 24 基因小麦 。
以物理学革命为 发端,以系统科学 为主导 (1900)
?
以纺纱机的发明为 发端,以蒸汽机技术 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1765-1865)
以电动机的发明为 发端,以电力技术 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1820-1944)
以电子管的发明为 发端,以电子计算机 广泛应用为标志 (1904- )
?
图1-1 三次科学革命与三次技术革命相互促进循环发展
3% 2% 1%
7%
33%
54%
美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德国 中国
美、英、日、法、德、中 分别承担的测序任务比重
27
1.3.2 第四次科技革命来临
(2)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 2006年5月18日,150名英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 历时10年终于完成了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1号染色体 的基因测序。 科学家发现:人类的基因数约为39000个,远小于原先 10万个的估计。人有而鼠没有的基因只有300个;人与 人之间99%的基因密码是相同的。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将大力促进基因工程药物的 开发,以及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疾病的基因诊断和 基因治疗、生物芯片等的研制。 基因治疗不仅有可能使6000多种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得 到有效防治,而且为攻克癌症、艾滋病等疑难病症带来 希望。
取代,就会产生这一时代的技术革命。
8
1.1.4 近代以来的三次技术革命
信息革命 (1904- ) 电力革命 (1821-1944)
蒸汽机革命 (1765-1865)
9
1.2 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
1.2.1 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循环发展规律 1.2.2 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互动规律 1.2.3 科学与哲学的相干作用规律 1.2.4 科学技术的社会整体能力是科学技 术发展的决定因素
12
电流磁效应的发现 (1820)
电磁感应定律的 发现 (1831)
电磁波假说(1865) 得到证实 (1888)
电动机雏型的发明 (1821)
发电机的发明 (1833)
无线电通信技术 的发现 (1895- )
图1-2 电磁理论与电力技术相互促进循环发展
13
1.2.2 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互动 规律
1949年,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巴特菲尔德 (H.Butterfield)在《近代科学的起源》 ( The Origins of Modern Science, London, 1949)一书中,第一次从一般意义上提出了 “科学革命”这一概念。 他认为,在决定近代特征的划时代事件中,科 学革命比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更为重要。 他说:“科学革命使基督教兴起以来的一切都 黯然失色,并使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退居于仅 仅插曲的地位,...... 几乎没有任何一个领 域比科学革命还更为重要。”
20
1.3.1 产业革命的含义、动因和历史进程
(2) 产业革命的动因
科学革命
相对稳定的科学观念 发生根本性变革

技术革命
新旧技术体系的更迭

科学 革命
产业革命
产业 革命
产业体系中主导技术的变革 和产业组织结构的飞跃变化
技术 革命
21
1.3.1 产业革命的含义、动因和历史进程
(3)产业革命的历史进程
以天文学革命为 发端,以经典力学 为主导 (1543-1688) 以纺纱机的发明为 发端,以蒸汽机技术 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1765-1865) 以电动机的发明为 发端,以电力技术 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1820-1944) 以电子管的发明 为发端,以电子计 算机广泛应用为 标志(1904- ) 广泛应用蒸汽机技 术,实现从工场手 工业向机器大工业 的转变(1770 — )
5
1.1.1 科学革命的含义
科学革命是指包括科学事实、科学理论 和科学观念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科学知 识结构体系的根本性变革,其中作为体 系硬核的科学观念居于最高层次,它代 表着一个时代科学思想的精华,为科学 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提供基本准则和框 架。 因此,所谓科学革命,是指相对稳定的 科学观念发生根本性变革,并在科学共 同体中得到确认。
社会的经济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 动力 社会的经济支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 基础 科学技术是社会经济变革的革命力量 科学技术 社会经济需求 社会经济支持 社会经济变革
14
1.2.3 科学与哲学的相干作用规律
哲学的发展以科学新发现为基础 科学的发展以哲学理论为指导
科学事实 科学概念 科学 科学理论
2006年,美国约83%的棉花为转基因品种; 2010年,全球棉花出口846万吨,美国达到322万 吨,占39%。
转基因小麦
25
1.3.2 第四次科技革命来临
(2)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
1985年,美国生理学家、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 者杜伯克(Renato Dulbecco)发表短文《肿瘤 研究的转折点:人类基因组测序》(Science, 231: 1055-1056)提出将人类基因组列入全 美并成为全球性的重大计划的设想。 美国政府于1990年正式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 (Human Genome Project, HGP),预计投资 30亿美圆,用15年的时间寻找出人体10—14万 个基因,确定30亿个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绘制 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和转录图,建立基因 资源库和DNA克隆库等,揭示关系人类生、老、 病、死的遗传信息。
26
(2)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 先后又有英、 日、法、德、中 五国参加。 我 国 于 1994 年 启动基因组研究, 1999 年 开 始 参 与 人类基因组计划, 承担了“人类3号 染色体短臂上一 个 约 30Mb 区 域 的 测序任务”,该 区域约占人类整 个基因组的1%。
1.3.2 第四次科技革命来临
第1章 现代科技革命 与产业革命
主要内容
1.1 科技革命的含义 1.2 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 1.3 第四次产业革命
2
1.1 科学技术革命的含义
1.1.1 1.1.2 1.1.3 1.1.4 科学革命的含义 近代以来的三次科学革命 技术革命的含义 近代以来的三次技术革命
3
1.1.1 科学革命的含义
4
1.1.1 科学革命的含义
学术界对科学革命的概念也有各种不同的见解:
(1)英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K.Popper从进化论的角度理解 “科学革命”的概念。认为只要理论与经验不一致,理 论便被证伪,从而科学便发生革命。 (2)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T.Kuhn从“规范”框架理解“科 学革命” 的概念。认为科学革命也就是科学规范的更替. (3)I.Lakatos则认为科学革命是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与退 化的更迭。 (4 ) 科 学 学 的 奠 基 人 、 英 国 科 学 史 学 家 贝 尔 纳 (J.D.Bernal)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对科学革命的概念 做出解释。提出:“许多科学观念的改变总合成为一场 科学革命。”(Science in History,London,1957, p210)
28
1.3.2 第四次科技革命来临
(3) 克隆技术的重大突破 1937年,美国科学家怀特等人把从胡萝卜、烟草等植物 体上的组织取下的一块,放在试管里培养,长出新的细 胞和组织,使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哈贝兰德的预言变成 现实。 英国胚胎学家维勒穆特领 导的研究小组,从一只母羊 乳房上提取一个乳腺细胞, 与从另一只母羊身上提取的 卵子进行电子“焊接”,形 成一个胚胎,并把该胚胎移 入另外一只母羊子宫内培育, 便于1996年7月5日生下了一 只小羊羔,取名为多利 (DOLY)。(2003年2月14 日因肺部感染而死亡)
解放思想 哲学 思想方法 思维能力
15
1.2.4 科学技术的社会整体能力是 科学技术发展的决定因素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系统(成员、体制、科研 管理)
科学技术的社会支持系统(经济、教育、信息、 装备) 科学技术的社会管理系统(战略、规划、政策、 法规、资源配置)
16
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系统
(成员、体制、科研管理)
1.3.1 产业革命的含义、动因和历史进程
(2)产业革命的动因
农业
工场手工业
机器大工业
(开始于18世纪中叶)
(开始于约公元前8世纪)(开始于公元14世纪)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欧美一些主要国家先后进行了产业革命: 英国(1760-1840);美国(1814-1860);法国(18201870);德国(1840-1880);意大利(1871)。
以化学革命为发 端,以物理学为 主导 (1783-1905) 以物理学革命为 发端,以系统科学 为主导 (1900)
广泛应用电力技术, 垄断产业组织形成, 工业经济大发展 (1870— )
?
?
广泛应用电子计算 机,信息产业兴 起,产业融合 (1970— )
22
?
1.3.2 第四次科技革命来临
1953年2月28日英国遗传学 家Watson和Crick宣布:从 细胞核中发现了决定生命遗 传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双 螺旋分子结构,破译了遗传 密码,创立了分子生物学。 从此,生命科学迅速发展, 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取得 重大突破,并引领生物技术 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人类基因图谱
6
1.1.2 近代以来的三次科学革命
物理学革命 (1900-)
化学革命 (1783-1905)
哥白尼革命 (1543-1688)
7
Biblioteka Baidu
1.1.3 技术革命的含义
技术革命是指新旧技术体系的更迭。
技术体系是由一个时代不同门类技术按照一定
方式构成的技术群,在该技术群中处于核心地
位的技术称为主导技术。
如果技术体系中的主导技术被一种新兴技术所
1.3.2 第四次科技革命来临
(1)转基因动植物研究开发的新进展
1995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在世界上 首次获得抗小麦黄矮病毒的转基 因小麦,培育出具有抗棉铃虫性 突出、丰产性好并抗枯萎病、耐 黄萎病等特点的转基因棉花,并 在全国大面积试种,取得显著效 果。 目前中国已经培育并通过审定的 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已达30多个。
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系统
(经济、教育、信息、装备)
科学技术社会支持系统
(战略、规划、政策、法规、资源配置)
科 学 技 术 社 会 整 体 能 力
科 学 技 术 发 展
图1-3 科学技术的社会整体能力构成及作用
17
1.3 第四次产业革命
1.3.1 产业革命的含义、动因和历 史进程 1.3.2 第四次科技革命来临 1.3.3 第四次产业革命已见端倪 1.3.4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
维勒穆特与克隆羊
29
1.3.2 第四次科技革命来临
(3)克隆技术的重大突破 “克隆羊”的诞生表明,运用无性 繁殖技术,用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 一个与供体哺乳动物基因相同的成 体哺乳动物,不仅是可能的,而且 成为现实。 随后,克隆牛、克隆猪、克隆鼠、 克隆猫、克隆兔等相继成功。目前 体细胞哺乳动物克隆“家族”中的 成员已有十多个。 从理论上讲,克隆人是可能的。但 因引起人类伦理问题,世界各国纷 纷出台法律,禁止克隆人研究。惟 有英国宣布允许从事医用克隆人研 究,并于2004年8月首次克隆出了 人类胚胎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