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社会治理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与实践

实现乡村振兴,必然要求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要从治理结构的合理化、治理方式的科学化、治理过程的民主化相结合的治理方式,通过有效的农村社会治理机制,不断提高基层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促进农村有效治理,建构农村社会发展新秩序,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重要保障。

一、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社会治理

(一)乡村振兴战略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特别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全党工作的中心。“三农”问题是关系民生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同步进行,农业农村发展的落后必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在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下,要逐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整体提高农村发展水平和农民的主体地位,在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农村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如农村文化、基层社会治理、农民生存生活环境、农村基础设施等,真正做到民生、产业、生态、文明等全方面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着党和国家政策的有效落实,也是和乡村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的重大决策部署。因此,要全面深入认识和把握乡村社会发展的特征,促进乡村社会治理结构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合理化,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农村社会治理

我国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多的现状决定了农村是我国发展的重要阵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发展不稳定,不协调,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促进乡村有效治理,建构乡村社会发展新秩序是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笔者认为农村社会治理是指基层政府在管理和推动农村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主体的多元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区以及个人等)等对农村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党的十九大以来,平安中国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农村的生存生活环境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也在不断增强,真正做到保安全、护稳定、打基础、谋长远。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针对“三农”问题提出了科学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农村工作是重点,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不断建立和完善农村治理体系,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来打造新农村建设,让农业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有效加快和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基调。农村社会的发展需要,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和谐提供重要保障,当前,农村社会存在的问题依然严峻,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农村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

陈 茜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社会治理研究

18

理论与实践

解决,关系到同步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一)农村社会治理体系不完善,服务群众机制不健全。

由于思想文化的束缚,在农村社会事务管理中,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体系。在处理矛盾纠纷问题上,缺少矛盾纠纷体系,没有对农村人口社会矛盾纠纷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缺少矛盾纠纷数据信息管理,没有系统的解决问题机制。部分农村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没有一套专业的管理体系,缺少信息平台共享机制,在信息积累管理运用上存在很大的空缺。另外,一些基层对于农民群众反映的事项和发生的各类矛盾、社会问题,缺乏相关工作人员的接待或是没有及时处理问题,在处理问题矛盾的过程中,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各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导致了群众办事难的现象严重。

(二)农村道德文化建设落后,对农业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为大力扶持农业经济的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帮助农民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但是由于受文化因素的制约,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个人素质偏低、农业生产环境不断恶化、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较低等,在农村,一些农民的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一直存在,他们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奋进精神。另外,政府在对农民道德文化建设投入上面相对较少,受到条件的限制,农村缺少健康的文化活动场所,在思想道德建设上被忽略。部分农民沉醉在低级娱乐、赌博等不良风气中,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的发展,导致农村产业发展受到影响,对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制约。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

由于年轻一代受发达地区经济条件的诱惑,外出务工的较多,导致了农村出现“空心化”的现象,不利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很多年轻人在思想教育上缺乏上进心,入党意识薄弱,农村党员严重缺乏,已有的部分党员跟随潮流外出务工,出现了流动党员增多,本地党员缺乏的严重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不仅阻碍了党员队伍建设的扩大,也严重影响了党组织的正常发展。另外,在党员教育上也出现问题,如:教育管理形式上缺乏创新、党员的参与性不高等。

(四)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突出

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乡村振兴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环境问题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习总书记说过,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环境保护对于农村的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当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加重,如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加重,这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饲养的畜禽所排出的大量污粪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进入水体,严重影响当地村民的生活。在农村,由于污染加重,很多土地的肥沃程度降低,对种植的农作物有很大影响。还有,在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和环境教育比较落后,导致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普遍偏低,保护意识淡薄等。

(五)缺乏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在农村,农民是参与社会组织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好坏。近几年的发展虽然给乡村带来了新面貌,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居住环境等也相对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在一些地区,“小农意识”现象仍然很明显,专业人员比较缺少。受交通条件,教育条件、资金等影响,很多村民没有受过教育或者是教育程度偏低等情况,长期阻碍着人民群众的发展,导致农村产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在大多数乡镇都存在阻碍农村产业发展的现象,对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制约。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习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有效地整合了各类社会资源,形成了社会治理合力,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不断优化服务,切实改善民生,对社会治理做了积极探索,为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健全群众服务机制

社会治理创新,必须紧紧抓住农村社会治理的“短板”,通过组织架构体系,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不断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构建以组为单元的社会治理体系,把服务阵地下沉、前移,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强化社情民意收集,使各类矛盾纠纷、社会管理服务事项在基层得到有效解决。在社会治理创新工

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