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之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地质灾害-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平坦开阔山前 平原或河谷
对泥石流形成 作用 植被覆盖率较 低
泥石流迅猛直 泄
碎屑物堆积
形成条件
水—短时间大量地表径流 土—丰富松散物质 流—地形落差大+地震等破坏坡体稳定性 失—植被覆盖少
地震
砂涌
泥石流
泥石流扇特点?
由于泥石流运动的 直进性特点,大的 石块反而能够运动 到扇形边缘区域, 而泥石流扇顶部反 而是细小淤泥的沉 积,沉积物粒径分 布与洪积扇刚好相 反,同时泥石流扇 的分选性较差,使 得沉积物大小混杂, 这也是为什么泥石 流扇粒径大的石块 都在扇缘地带分布。
滑坡体特点
【小题3】滑坡体阻塞河流,在其上游方向形成堰塞湖, 导致其上游方向水流受阻,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 高,A、D错误;同时导致其下方泥沙来源减少,河床侵蚀 大于淤积,河床下降,B正确、C错误。故选B。
基础复习
泥石流
形成空 间 上游形 成区
中游流 通区
下游堆 积区
地形特征
三面环山、一 面出口、山高 坡陡
地形—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2)分析海巴洛沟流域主沟道AB段、BC 段和CD段地形对泥石流形成的作用。(6分)
AB段:地形陡峻,易发生崩塌,且径流汇流速 度快,为泥石流形成提供物质和水动力条件; BC段:地形较和缓开阔,为大量松散固体物质 积累提供场所; CD段:沟道狭窄顺直、坡度大,加快泥石流的 通过时间。
基础复习
地震
砂涌
泥石流
海巴洛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下图),面积53.4km2。主沟发源 于哈巴雪山西侧,汇入金沙江一级支流冲江河,长度12.8km。流域自上而下分为高山寒 带峰脊区和宽谷区、温带窄谷区、亚热带低谷区。该流域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 其中海拔4200m以上的峰脊区年降水量超过1100mm。2019年7月28日,峰脊区6小时降雨 量达60.4mm,激发了特大规模降雨-冰川融水混合型泥石流。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灾害第19讲气象灾害及防治课件
1.台风的结构及天气
提示:云墙气流上升,台风眼气流下沉,水平方向由外围流向台风眼。
组成 外围大风区 旋涡风雨区
台风眼
天气 风速由外向内增加 产生最强烈的降水 无风、少云和干暖
天气特征
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等,来势 凶猛,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
2.西北太平洋台风移动的主要路径
3.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关联性
(2)洪水应急。
(3)洪水中的救助。
(2022·江苏泰州模拟预测)随着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干旱、洪涝事件发 生的强度和频率不断增大,并且干旱、洪涝常连续发生,形成旱涝急转现象。我 国西南地区是旱涝急转的多发区域。图1为我国西南部分气象站点分布及生态分区, 图2为我国西南地区部分站点旱涝急转发生次数年内分布。据此,完成1~2题。
续上表 防御措施
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合理规划,减少 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强度,控制经济发展规模;建设沿海防护 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 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
[特别提醒] 台风的有利之处 台风带来的充沛降水极大地丰富了所影响地区的淡水资源,能有效缓解旱情,补 充水分,利于农业生产;可缓解酷暑天气。例如,台风能够缓解我国长江中下游 地区的伏旱。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七章 自然灾害
第19讲 气象灾害及防治
课标要求
素养解读
1.人地协调观:掌握洪涝、干旱、台
风和寒潮等灾害的发生原因和规律,做
好灾害的预报、防御等工作,保护生命
运用资料,说 财产安全。
明常见气象灾 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洪
害的成因,了 涝、干旱、台风、寒潮等灾害多发的原
解气象灾害的 因、危害及防御措施。
新湘教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能力提升第九章自然灾害第46课时地理信息技术
第九章自然灾害第46课时地理信息技术关键能力提升能力点地理信息技术的选择与应用精讲点拨1.地理信息技术的选择(1)表格法比较“地理信息技术的功能特点和差异”特点和功能简单理解遥感技术地表观察、地理数据收集是什么?有什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空间位置(地理坐标)的确定、导航在哪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的依据为什么?有何联系?怎么做?怎么办?(2)地理信息技术的选取方法方法判断技巧“点”与“面”如果是“点”,选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如果是“面”,则选用遥感技术或地理信息系统“想”与“看”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是人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用遥感(3)关联图示法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相互关系图中①②表示遥感技术提供影像信息功能,③④表示地理信息系统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⑤⑥表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
[方法技巧] 关键词判断地理信息技术①遥感技术:“获取”空间信息。
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导航”“精确”“精密”“精准”等。
③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处理”“查询”“输入”等。
2.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遥感技术(RS)的应用应用领域应用方向灾害监测监测灾害并进行预报、预警,并为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提供技术支持环境监测监测自然环境变化与环境污染,为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矿产勘探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城市规划动态监管、城市绿化分析、城市大气污染检测、城市土地利用分析等城市管理提供技术支持(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应用(3)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①与位置、分布、路线等有关的问题a.查询“地点”和“状况”,如巡警车的分布。
b.查询符合一定条件的地物的分布、位置,如最近的银行在哪儿。
c.确定路线,如步行到学校最近的路线。
②趋势分析:如人口分布趋势,城市发展趋势等。
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一轮复习一题多练(基础+能力+素养)专题 自然灾害(讲解版)
专题06 自然灾害不同的地表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干扰会形成不同的自然灾害类型。
下图示意我国某小流域等高线地形,位于流域内的M村多年受自然灾害影响,村庄发展滞后。
为实现彻底脱贫,该村整体搬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流域7月份发生的自然灾害可能是()A.春汛型洪涝B.夏雨型滑坡C.岩溶型坍塌D.融水型泥石流2.该流域M村可搬迁的合理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1.B 2.C【分析】1.读图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地表土质疏松,坡度较大,夏季(7月份)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因此该流域7月可能会发生夏雨型滑坡,故B正确,7月不可能有春汛,该区域不是石灰岩,不可能是岩溶型坍塌,该区域没有冰川和常年积雪,所以7月不可能发生融水型泥石流,故ACD错。
故选B。
2.读图可知,M村落位于该流域下游,因滑坡产生的泥石流堆积区,甲地地势较高,距离交通线较远,交通不便,乙地位于山脊,水源不足,不利于村落规划和建设,丙地海拔在1100米以上,地势较高,距离滑坡和泥石流区较远,距离交通线较近,适宜村落规划建设,丁地靠近滑坡频发区,对新建村落威胁大,故C 正确,ABD错。
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长宁县(28.34°N,104.90°E)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km。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本次地震。
他们在2011年首次发出地震预警信息,填补了国内地震预警领域的空白,使中国成为第三个具备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
下图示意本次地震预警信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根据地震的成因,本次地震属于()A.构造地震B.火山地震C.塌陷地震D.人工地震4.下列国家中,最可能具备地震预警能力的是()A.蒙古B.英国C.澳大利亚D.墨西哥【答案】3.A 4.D【分析】3.构造地震由地壳发生断层而引起,长宁位于华蓥山断裂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km,属于构造地震,A正确;火山地震是由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材料中并没有火山活动的相关信息,B错误;因岩层崩塌陷落而形成的地震称塌陷地震,材料中并没有岩层崩塌的相关信息,C错误;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材料中没有信息表明该次地震是由人类活动引发的,D错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共59张PPT)
自然 因素
降水不足(根本原因) 蒸发旺盛
水土资源分布不平衡
气象灾害
干旱
(4) 我国的干旱灾害 C、形成原因
社会 经济 因素
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增加 人口增长,生活用水量增加 污染、浪费严重
气象灾害
干旱
(5) 防御措施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植树造林 培育耐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2009~2010年西南地区冬春大旱的主要原因
资料2:在我国历史上,干旱连年出现 是正常的,例如北京地区在1470-1949年 间发生干旱170次,其中115次是连年发生 的。1637-1643年和1939-1945年干旱竟 持续7年之久。1949年以后,干旱仍有连年 发生的现象,如长江中下游地区1858- 1961年连续4年干旱,农业减产。
下面是研究者对自然灾害
活 动 进行的一些其他分类。你知道
这些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自然灾害类型
分类依据
陆地灾害、海洋灾害
海陆分布
全球性灾害、区域性灾害
波及范围
山地灾害、平原灾害、滨海灾害
陆地地形类型
原生灾害、次生灾害
出现时间的先后和灾因
地史灾害、历史灾害、 当代灾害、未来灾害
特大灾害、大灾害、 中灾害、小灾害
下面是研究者对自然灾害
活 动 进行的一些其他分类。你知道
这些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自然灾害类型 陆地灾害、海洋灾害
全球性灾害、区域性灾害 山地灾害、平原灾害、滨海灾害
原生灾害、次生灾害 地史灾害、历史灾害、 当代灾害、未来灾害
特大灾害、大灾害、 中灾害、小灾害
分类依据 海陆分布 波及范围 陆地地形类型
资料1:我国干旱发生的次数多于洪涝 发生的次数。在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 全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干旱次 数占干旱和洪涝总次数的56%。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7章自然灾害课件
【名师提醒】 电子地图是GIS的一种应用产品,GIS是可以随时修 改和更新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而电子地图只是把GIS的阶段性成果做成 供人们查询的产品。
深化整合 · 提素能
考点一 气象灾害
研析典题
归纳导学
1.洪涝
(1)洪涝灾害的成因
①自然因素
因素
影响
降水变率大,降水强度大,历时长,易形成雨水型洪涝灾害(如我
2.自救与互救 (1)防灾减灾的主要任务: __自__救___与 __互__救___。 (2)自救和互救 ①灾前准备:关注灾害预警信息,做好灾前准备。 ②灾中救助:按预先设计好的逃生路线进行撤离。 ③灾后自我保护:灾害过后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1.遥感技术
(1)定义:利用装在航空器或航天器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 进行 __远__距__离__感__知___的地理信息技术。
3.治理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有效的方法有( B ) ①大量兴建污水处理厂 ②退耕还湖 ③中上游修建水利枢纽工程
④陡坡修梯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灾害防御 我国为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一方面修建 __水__库___、堤 坝、 __防__护__林___等防灾工程;另一方面施行防灾减灾的 __法__律__法__规___, 开展减灾 __教__育___。
(3)灾害救援与救助 发生自然灾害并达到应急响应程度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自然灾害的 应急 __预__案___,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尽快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 展开 __心__理___援助。 (4)灾后恢复 灾后要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并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 恢复和发展。这一过程也能帮助重建区增强防灾能力。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灾害第20讲地质灾害及防治课件
1.我国的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灾害多发的原因。 中国的四个地震多发区和南北地震带都位于板块交界处或板块内部的构造断裂带。
(2)我国地震分布特点。 分布广;地区分布不均,西多东少;呈带状分布,地震带多与活动性断裂带的分 布一致。 (3)地震灾害的特点。 东重西轻,原因是我国东部人口、城市密集,经济较发达,地震灾害严重。特别 是华北地区及台湾的地震灾情最为严重。 (4)地震灾情的变化。 ①人员伤亡有所减少。原因:科技进步,防震、抗震设施逐步趋于完善。 ②经济损失呈加重趋势。原因: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
答案:3.A 4.C
名称
考点二 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
泥石流
图示
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 定义 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
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 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 块的特殊洪流
续上表
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 地势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 自然
[特别提醒]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的原因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能量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由于一次地震释 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因此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而烈度不仅与地震本身的大小(震级)有关,也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及地震波通 过区域的介质条件、地面建筑等多种因素有关,是根据地面受震动的各种现象综 合评价的。所以在震中距相同的地方,地震烈度有时相差很大。
地震可能引发海啸,C正确;潮汐周期由天体引潮力决定,地震不会改变其周期,
D错误。故选C。
答案:1.B 2.C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29.2°N,105.34°E)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 度10千米。下图为泸县及周边区域简图。读图,完成3~4题。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自然灾害1
来丰富的绿色能源—风能。
我国不受或几乎不受寒潮影响的地区
青藏高原
地势高
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等 远离寒潮源地,沿途高大山岭重重阻挡,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
寒潮防御:
个人防御: ✓ 当气温发生骤降时,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要注意手、脸的保暖。 ✓ 关好门窗,固紧室外搭建物。 ✓ 外出当心路滑跌倒。 ✓ 老弱病人,特别是心血管病人、哮喘病人等对气温变化敏感的人群尽量不要外出。 ✓ 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 ✓ 提防煤气中毒,尤其是采用煤炉取暖的家庭更要提防。 农业防御: ➢ 由于冷空气来时风力较大,棚架设施应注意加固,防棚架倒塌或大风掀开棚膜加重冻害,
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区
海河流域 淮河流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华南沿海
我国洪涝分区
我国三种洪灾的对比分析
类型
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形成原因
暴雨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 洪水 游平原地区
4~9月
降水多,且暴雨集中;地势低平, 雨季河流排水不畅;人类经济活 动不合理
融雪 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区
洪水
4~5月融雪 冬季气温低、积雪多,随气温升 洪水,7~8 月冰川融水 高,积雪、冰川融化形成洪水
洪涝灾害
从气候因素来看, 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在
中低纬度地区,主 要是在季风气候区, 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和温带海洋气候区。
从地形因素看,洪涝
灾害多发生在江河 的两岸,特别是河 流的中下游和地势 低洼处。
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是我国发生频次 高、危害范围广、造成损失 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据 不完全统计,自公元前206年 至公元1949年的2155年中, 我国共发生1092次较大的洪 涝灾害,平均约两年发生一 次。1949年以来,我国每年 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发 生,并伴随着人口的增长、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 加,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不 断增大。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八章第一节常见的自然灾害学案(人教版)
第八章自然灾害第一节常见的自然灾害一、气象灾害(一)洪涝灾害1.从洪涝灾害形成条件角度,分析亚洲多发生洪涝及我国洪涝主要发生在东部季风区平原地区的原因。
提示:洪涝发生的两个重要条件:降水强度大与降水变率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亚洲多地和我国的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易发生洪涝灾害。
2.列举洪涝灾害带来的危害。
提示:淹没农田、聚落,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
(二)干旱灾害1.简述干旱灾害形成的原因。
提示:降水量显著低于多年平均水平,且出现供水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求,造成较大的减产或绝收。
2.简述旱灾在世界和我国的分布规律。
提示:世界上旱灾频繁出现的地区是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其中非洲的旱灾最严重。
我国旱灾多发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的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其中华北地区最频繁。
3.干旱容易带来哪些危害?提示:主要影响农业生产,严重的还会影响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
(三)台风灾害1.概念:台风是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2.说出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及台风在我国的时空分布特点。
提示:西北太平洋海域。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夏秋季节多台风。
(四)寒潮灾害1.说出我国寒潮发生的时空规律。
提示:影响我国的寒潮冬半年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势力强大的寒潮,会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2.寒潮带来的危害主要有哪些?提示:①剧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②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
二、地质灾害(一)地震1.据地震构造示意图,填出有关内容。
(1)图中C为震源、B为震中、BC为震源深度、AB为震中距。
(2)弧线DE为等震线,它是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3)震级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真题专练7自然灾害
真题专练七自然灾害一、选择题(2023·湖南卷)融雪洪水灾害由大量的积雪快速融化引起,可分为雨雪混合型(简称“混合型”)洪水灾害和升温融雪型(简称“升温型”)洪水灾害,融雪洪水中常夹杂着冰凌和融冰。
下表示意1900—2020年北半球融雪洪水灾害频次。
据此完成1~3题。
A.尼罗河流域B.中南半岛C.北冰洋沿岸D.亚洲中部2.春季与秋季融雪洪水灾害频次差异大,主要是因为( A )①春季地表积雪较多②气温变化趋势不同③秋季气温低于春季④秋季雨水少于春季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3.一般认为,混合型洪水比升温型洪水破坏力更强,其理由最可能是( C )A.混合型比升温型洪水频次高B.雨水的流动性比积雪融水强C.积雪面雨水会加速积雪消融D.混合型洪水中有冰凌和融冰[解析]第1题,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北半球融雪洪水灾害主要分布在30°~60°N 的中纬度地带,以40°~50°N最多。
尼罗河流域、中南半岛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带,排除A、B;北冰洋沿岸主要位于高纬度地带,排除C;亚洲中部位于中纬度地区,冬季较寒冷,多高海拔山地,冬季有大量积雪,春季升温快,因此多融雪洪水灾害,D符合题意。
故选D。
第2题,表格数据表明,春季的融雪洪水灾害频次远大于秋季,这主要是因为经过冬季积累,春季地表积雪多,且春季处于升温趋势,容易产生融雪洪水灾害,而秋季经过春夏季的融雪,地表积雪少,且秋季处于降温趋势,不容易产生融雪洪水灾害,①、②符合题意;秋季气温不一定低于春季,秋季雨水不一定少于春季,且雨水多少与融雪洪水灾害出现关联度不大,③、④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
故选A。
第3题,混合型洪水是雪面雨水与融雪洪水混合形成,雪面雨水带来热量并冲击积雪,使得积雪消融速度快,混合型洪水水量大,水位高,因此破坏力更强,C符合题意;表中数据表明,混合型比升温型洪水频次高,但频次高并不能表明单次洪水的破坏力强,排除A;雨水和积雪融水均为液体状态,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的流动性差异不大,排除B;材料信息表明,两类融雪洪水中均有冰凌和融冰,排除D。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归纳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归纳自然灾害是高考地理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了解和掌握常见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对于应对考试以及提高地理综合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对高考地理中常见的自然灾害知识点进行较为全面的归纳。
一、气象灾害1、洪涝洪涝是由于短时间内降雨量过大或河流排水不畅导致的河水泛滥现象。
形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包括持续的强降水、流域地形地貌、河道弯曲狭窄、水系支流众多、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等。
洪涝灾害会淹没农田、冲毁房屋和道路,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主要有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2、干旱干旱是指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气象灾害。
干旱的形成与气候类型、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全球范围内,干旱多发的地区有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澳大利亚中部、中亚等。
干旱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还可能引发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等次生灾害。
3、台风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
台风的形成需要具备广阔的高温洋面、充足的水汽和一定的地转偏向力等条件。
台风通常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台风频繁登陆的地区,每年的夏秋季节是台风活动的高峰期。
台风带来的降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旱情,但强风暴雨也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寒潮寒潮是一种大规模的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深秋、冬季和初春时节。
寒潮的源地通常是北极地区和西伯利亚等地,当冷空气迅速南下时,会带来剧烈的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寒潮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们的生活都有较大影响,可能导致农作物遭受冻害、牲畜死亡、道路结冰等问题。
二、地质灾害1、地震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能量突然释放,导致地面震动的一种自然灾害。
地震的发生与地壳板块运动、地质构造、断层活动等因素有关。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是地震多发的国家之一。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7章自然灾害第1讲气象灾害
第二环节 关键能力形成
能力形成点 常见气象灾害的分布、成因及影响
[整合构建]
1.常见气象灾害的分布、成因、影响
类型 分布
成因
影响
孟加拉湾北部及沿 广阔的暖洋面(热
热带 气候
海地区、中国东南 带、副热带);充足 狂风、暴雨、风暴潮、洪涝, 沿海、日本和东南 的水汽;上冷下热 冲毁农田、房屋、建筑,中断 亚、加勒比海和美 的不稳定的大气结 交通,造成海难和人员伤亡
4.台风带来的危害 台风天气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
狂风 暴雨 风暴潮
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 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危害近海养殖 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5.我国的台风灾害 (1)分布地区:东南沿海地区。 (2)多发季节:夏秋季节。
[知识巩固]
台风是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 力在12级以上。据此完成第1~2题。 1.与洪涝灾害相比,台风的特点有( ) ①破坏性大 ②季节性强 ③可以缓解旱情 ④复合型特征明显
知识点1 洪涝灾害
[知识筛查]
1.概念 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 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2.洪涝灾害的分布区 (1)从气候因素看,洪涝灾害多发于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 海洋性气候区等。 (2)从地形因素看,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
暴雨 及热带气旋影 短时间的集中降水过 命财产安全。山区暴雨可能
响的沿海地区 程
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
质灾害
类型
寒潮
沙 尘 暴
分布
深秋到初春季 节的北半球中 高纬度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图是根据卫星照片描绘的黑龙江在同江县附近的网状河段的平面形态特征。
A
材料二
图1“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
材料三 图2“我国部分地区干旱 总次数等值线图”
(3)图2中A地区是我国干旱多发区,水资源紧张,试分析其解决 措施。
①跨流域调水;②修建水库;③减少污染、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 ④发展节水农业;⑤提高水价;⑥控制人口数量;⑦海水淡化等
(08江苏启东)材料一 2009年9月19日,中国旱涝成因及预测学术研讨会在郑 州举行,与会专家指出:未来东北地区的干旱还有增加趋势,淮海流域则进入了 频繁多雨洪涝阶段。
例1,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台风过境气压变化的是
• 13、某灾害性天气系统从珠江口附近过境,如下图中图甲所示;A、B、C三地 观测到过境时的气压与平均风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示意图分别如图乙、图丙 所示。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
台风(热带气旋) 。 (1)此天气系统的名称是 B (2)这一天气系统中心是从A、B、C三地中 地过境的。 (3)B地在12时风速突然很低的原因是 台风中心(或台风眼) 。 (4)在当天12时,A地的风向为 偏北 风,C地的风向为 偏南 风。 (5)试分析该天气系统给我国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利与弊。
华南区
西南区
3、危害: (人、经济、社会、生态角度分析)
1)人畜饮水困难; 2)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大,农作物歉收、减产或绝收; 3)农作物价格(粮茶菜花)上涨; 4)干旱易引发森林火灾,冬春季节容易引发沙尘暴;干 旱还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造成树木枯死,草场退化, 湖泊干涸,土壤沙化)
4、防治:
开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开渠引水或修建输水管线; 人工增雨;加强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治理水污染, 污水资源化。 节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因地制宜实行 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选择耐 旱作物;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效率。 生态环保措施:保护植被;植树造林。
二、自然灾害的类型 根据成因和特点: 自 然 灾 害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海洋灾害 生物灾害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海洋灾害 生物灾害
干旱 洪涝 台风 寒潮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赤潮 火山喷发 海浪 鼠害 风暴潮 海啸
森林火灾 稻病害 虫害
气象灾害 一、干旱 1、概念: 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形成空气干燥、
A
材料二
图1“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
材料三 图2“我国部分地区干旱 总次数等值线图”
(1)读图1,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从东南向西北减少,原因:①我国降水量大致从东南向西北减少;②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排水不畅。
(08江苏启东)材料一 2009年9月19日,中国旱涝成因及预测学术研讨会在郑 州举行,与会专家指出:未来东北地区的干旱还有增加趋势,淮海流域则进入了 频繁多雨洪涝阶段。
气象灾害
二、洪涝 1、概念: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 而泛滥。(洪水和雨涝)
2、分布:
亚洲洪水最多
3、原因:
自
然 原 因 气 候 气候异常,流域内持续降雨 流域内地势比较低平,水流不畅 中下游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覆盖率低,涵养水源的能力差
流域地形
水系特征 流域内植被
人
为 原 因
5.旱灾成因建模
(1)水的来源: ①降水季节、年际变率大; ②(全年/季节)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 ③水库、水渠等改变水资源时空分布的水利枢纽少。 (2)水的支出: 自然原因:①蒸发;②下渗; 人为原因:③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④季节性的农业活动; ⑤水资源的污染、浪费。
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 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 的百分比 (或 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 (或C) 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 (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 1950 —— 1991 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均最高。 燥少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 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写序号)并说明依 据。(3分) ②区
(1)根据材料1、2、3的描述,分析此次 降雪是否是自然灾害?为什么? (2)材料2、3中分别体现了此次降雪造 成的哪些方面的影响?还有可能造成其 他哪些方面的影响? (3)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降低其影响?
答案:(1)是。因为其具备了自然异变这个诱因和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 为承受灾害的客体两个条件。 (2)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3)提前作出预报,及时做好防范措施,提高抗灾能力,加强灾害管理。
1、破坏植被,中上游毁林,降低涵养水源的能力; 2、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围湖造田,降低湖泊对河流的调蓄能力;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与旱涝灾害:
7-8月份
6-7月初
4-5月份
4、危害: 从人、工农业、生活、基础设施、社会稳定角度分析
1、人员伤亡, 2、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 3、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 等,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破坏。
高考第一轮复习之三
自然灾害
考点一、自然灾害概述 1、自然灾害的概念
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自然灾害的判断
判断一些现象或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关键是看其 是否以自然变异为诱因,是否有人、财等承灾体。
1.(2012· 泰安模拟)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从2010年11月9日起,我国中东部地区都经历了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 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山东、北京等省份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大到暴雪天气的 影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几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暴雪。 材料2:这次降雪,给北方多个省份带来了严重影响,至15日14时统计,冀、晋、 鲁、豫、鄂、陕、新、宁8省(区)962.2万人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倒塌房屋1.5 万余间,据民政部救灾有关负责人介绍,因此次降雪死亡32人,还造成流产母畜 2万头(只)左右,死亡牲畜1万头(只)左右,饮水困难牲畜约40万头(只)。 材料3:此次降雪对基础设施和交通的影响。
气象灾害
三、台风
1、概念与形成条件: 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
26°C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
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台风形成的三个条件: 较高的温度 充沛的水汽 强烈受地转偏向力作用 1.为什么在赤道的海洋上不会生成台风? 2.为什么在高纬度的海洋上也不会生成台风?
3.想一想,台风登陆后会逐渐减弱还是逐渐增强?
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因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 候现象。 旱灾只是属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甚至在通常水量丰 富的地区也会因一时的气候异常而导致旱灾。
2、分布:
我国旱灾分布区、类型与特点 分布区 东北区 华北区 长江区 旱灾类型与特点 在盛夏季节,特别是辽河与嫩江流域,常有久晴高 温天气,引起“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的旱灾 全国旱灾最频繁、影响最严重的地区,特别是春季, 正值冬小麦生长发育关键期,故有“春雨贵如油” 的说法 旱灾多发生在7~8月,故称“伏旱”,有时严重影 响作物生长、水电和城市供水 以夏秋旱为主、春旱次之。桂西则以春旱为主。沿 海地区的旱灾频率与强度均超过内陆 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云南和川西山地多春旱。 伏旱发生在7~8月,以东部最为严重,四川盆地西 部与北部都是夏旱(5~6月)出现的高频区
(1)2010年西南地区的旱灾发生的省区主要是 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
。
(2)此次旱灾严重,试分析此次旱灾的成因? 自然原因:地形崎岖,地表起伏大,地表水存留时间短;全球 气候变暖使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西南地 区为季风区,冬春季节为旱季,降雨少;气温较往年偏高,蒸 发旺盛;多为石灰岩分布区,容易渗水,多溶洞和地下暗河, 地表水储藏条件差。 社会经济原因:水利设施缺乏、老化和损坏严重;人们习惯靠 天吃水,缺乏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
A
材料二
图1“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
材料三 图2“我国部分地区干旱 总次数等值线图”
(4)图1中C地区为湿润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 解释其原因。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虽然降水丰沛,但是由于多溶洞和地 下暗河,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横断山区地势起伏、落差大,水流急, 水分的存留时间短
A
材料二
图1“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
材料三 图2“我国部分地区干旱 总次数等值线图”
(2)图1中B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 措施。
原因:①上游地区乱砍滥伐,陡坡开荒;②中、下游围湖造田。 措施:①上游植树种草,退耕还林;②中、下游修建水库、退耕还湖、裁 弯取直
(08江苏启东)材料一 2009年9月19日,中国旱涝成因及预测学术研讨会在郑 州举行,与会专家指出:未来东北地区的干旱还有增加趋势,淮海流域则进入了 频繁多雨洪涝阶段。
(2)分析②、 ③两区旱灾季节差 异的原因。(4分) (3)说明①区 春旱引发的最主要 的次生灾害及其监 测手段。(3分) 森林火灾;遥感技术。
(4)⑥区域大,干旱时间长,但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 面积的比例却较小。试分析其原因? (5)⑤区域主要的自然灾害是什么?
2010年西南地区持续干旱,旱情不断加重,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83%。 2010年中国西南大旱是2010年发生于中国西南五省市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 一些地方的干旱天气可追溯至2009年7月。3月旱灾蔓延至广东、湖南等地以 及东南亚湄公河流域。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 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 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