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
第三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
年级:高二 学科:生物 班级: 学生姓名: 制作人: 不知名 编号:2023-41第三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标内容要求学习目标——学科素养1.以碳循环为例,说出物质循环的概念、过程和特点。
2.比较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1.科学思维:理解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种群特征的影响。
2.社会责任:关注种群数量的变化在保护濒危物种、防治有害生物等方面的应用。
【预习案】(一)碳循环1. 碳循环的过程(1) 循环形式: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主要以 的形式循环。
(2) 过程图解图中:① ,② ,③植物(生产者),④动物(消费者),⑤ ,⑥ 。
(3) 大气和海洋在碳循环之间的关系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也随之增加;如果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发生局部短缺,水圈中的二氧化碳也能及时 。
(4) 温室效应2.物质循环的概念形成原因 主要是 的开采和使用使大气中 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碳循环的平衡应对方法一方面要减少 _ ,另一方面要提高(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三)生物富集1.概念:生物体从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的现象。
2.实例3.进入生物体方式(1) 动、植物。
(2) 沿在生物体内逐渐聚集,在食物链的。
4.在生物体的分布:形成比较稳定的分布于多种组织细胞中,不易被,在体内。
5.特点:全球性。
【探究案】探讨点一分析碳循环的过程及特点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因此可在大气和海洋、河流之间进行交换。
此外,碳还可以长期固定或保存在非生命系统中,如固定于煤、石油或木材中。
人类通过对煤和石油等的利用,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 碳元素在生物体内、大气、水圈中分别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提示碳在生物体内主要以的形式存在;碳在非生物环境中主要以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和溶解于水中。
(2) 碳元素是如何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以什么形式、通过哪种生命活动、形成哪些产物等)?提示非生物环境中的碳元素以的形式通过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进入体内;消费者通过,使食物中的进入消费者体内;生产者、消费者遗体和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可以被分解利用。
高中生物优秀导学案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二、什么是物质循环?
[思考]
1.因为由于大气中的CO2浓度的升高导致温室效应的产生,而温室效应将对生物圈和人类造成什么危害呢?
2.大力植树造林是否会对温室效应起到缓解作用?
【我的疑问】
探究案
探究点一 、碳循环。
结合课本100页和图5-11完成思考与讨论。
探究点二、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形式
过程
范围
特点
联系
探究点三、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1.针对探究课题,结合生活经验尝试提出你感兴趣的问题。
2..明确试验中的相关变量,哪些是我们要研究的自变量,哪些是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如何控制呢?
【拔高训练】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5.3Fra bibliotek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学习目标】
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学习重点】
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学习难点】
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预习案
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学习目标: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4.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难点: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课前预习基础知识梳理(通过阅读课本P100-P103页,独立完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叫:___________________循环):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的生态系统指的是_________ __。
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例:碳循环(1)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循环形式:______________(3)循环途径:(4)循环模式图(据课本P101图5—11完成下图):产生CO2的途径有三条: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 ;三是_________________吸收利用CO2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
(5)温室效应:①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思考:大力植树造林,是否会对温室效应起到缓解作用?我们更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课堂探究分?A:;B:;C:;D:合作探究二: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之间的关系课后巩固____ __作用、__________作用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A.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B.组成自然界的元素C.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元素D.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和核酸2.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的转化起重要作用的是()A.化能自养生物 B.动物和微生物C.微生物和绿色植物 D.绿色植物和动物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包括下列的()A.带有全球性 B.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D.在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4.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在寒带地区有时对森林中的残值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A.消灭森林病虫害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5.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和作用是()A.碳酸盐;呼吸作用 B.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C.含碳有机物;光合作用 D.二氧化碳;分解作用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B.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是无限的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长期的保持动态平衡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7.生物地化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A.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复杂过程B.在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的逐级递减的全过程C.在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的生物体内反复循环的过程D.在生物圈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过程8.下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状态的模式图,这种元素是按箭头方向运动的,然而,图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箭头,根据此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⑴图中所缺的箭头是___________________。
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4.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预习案】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实例——碳循环(1)存在形式:_______________(2)循环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3)循环过程: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通过________作用或________作用,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通过________,在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通过________或________传递。
(4)温室效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探究性试验的一般步骤:)(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
预习检测: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 )A.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B.组成自然界的元素C.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元素D.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和核酸2.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的转化起重要作用的是( )A.化能自养生物B.动物和微生物C.微生物和绿色植物D.绿色植物和动物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包括下列的( )A.带有全球性B.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D.在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课堂探究案】1.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的理解○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范围是_________○2参与物质循环的物质主要是指__________ ○3物质循环的具体形式是指__________ ○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离不开________的驱动。
5.3 物质循环导学案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态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预习案)【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预习,识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以碳循环为例,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3.通过对比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小组合作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4.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学习重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学习难点】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预习检测题】1.生态系统中,C元素进入生物群落开始于( )A.CO2在生物体内的扩散作用; B.绿色植物固定CO2的光合作用;C.各种动物对有机物的同化作用; D.生物分解有机物的呼吸作用2.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传递的形式是( )A.碳酸盐 B.CO2 C.含碳有机物 D.游离碳3.在生物体内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染色体B.叶绿体和线粒体C.叶绿体和核糖体D.线粒体和内质网4.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转化必不可少的生物因素是( )A.绿色植物和动物 B.绿色植物和微生物C.动物和微生物 D.绿色植物或微生物5.如图所示生态系统的循环,请据图回答:(1)碳元素从B流向A、C和从A流向C是以____形式进行的。
(2)图中B为_______;A为______;C为_____;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其代谢类型为__________。
(3)B的作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B、A、C均可通过_______作用将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进而返回大气中。
(5)若B为绿色植物,则a进行的场所主要是______,反应式为_______,b进行的场所是,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问】(探究案)【重难点阐释】一、碳循环过程1.碳循环的形式:主要是CO2;2.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CO2和碳酸盐3.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4.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食物链(网)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①生物的呼吸作用;②微生物的分解作用;③化石燃料的燃烧①能量流动不能离开物质循环而单独进行,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②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③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正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紧密联系在一起,问题一: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A 、B 、C 、D 各代表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何种成分?A : ;B : ;C : ;D :问题二: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本,能够理解物质循环的物质概念和碳循环的过程。
2.通过对相关图像、过程的学习,能够掌握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3.通过对比分析、师生交流,能够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重点】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难点】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导学诱思】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概念
(1)物质:组成生物体的。
(2)循环:无机环境。
(3)范围:。
2.特点
(1)具有全球性,因此又称循环。
(2)物质可以被反复利用。
3.实例:碳循环
(1)碳在自然界中以和碳酸盐的形式存在,在大气中以形式存在:
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以形式进行循环;
在生物群落内主要是沿着进行,传递形式为。
(2)过程
a.CO2进入生物群落:通过自养型生物完成,主要是绿色植物的,还包括。
b.CO2返回无机环境:通过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分解者的
以及含碳燃料的。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时,只有和之间的传递是相互的,其它成分之间都是单向的。
4.碳循环失衡与温室效应
(1)形成原因:短时间大量燃烧→大气中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的平衡。
(2)产生危害:升高、冰川融化、上升
(3)防止和减缓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
①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减少CO2的来源)。
②大力(增加CO2的去路)。
5.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2015高中生物 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知识点 :能 流动 物质循 有机物 载体 实验内 容 动力 无机物 单向
的关系 全球 解作用 案例 2 微生物能 解淀粉 A 烧杯中 入 30 造L 土壤 出液 B 烧杯中 入 30 造L 蒸馏水 土壤中是否含有 解淀粉的微生物 各营养级 生物圈 食物链(网)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 发生在( ) A.生物群落各个成 之间 B.生物群落 无机 境之间 叶.生产者 消费者之间 号.生产者 解者之间 2.从物质循 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究 根源来自( A.生物群落中的碳 B.大气中的 氧化碳 叶.消费者中的碳 号.生产者中的碳
)
3.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在生态系统中占有 要地 , 是因 它们 ( A.能释放出氧气,吸收代谢废物 B.能净化空气 叶.能 他生物提供生物来源 号.能腐败 解有机物使之 成无机物,归 到无机 境中
1.碳在无机 境中的 在形式 要是什么?在生物群落 无机 境之间循 的 要形式 是什么? 碳循 密 相关的生理过程是什么?
2.能 流动和物质循 有何关系?
3.叶O2 的排放 全球气候 化有什么关联?如何降 温室效 ?
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 1.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流动形式是什么? 2.请尝试完成 面碳循 过程图解
第 3 课时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 知识体系梳理 无机 境 吸作用 物 生物圈 全球性 平面 升 反复利用 同时进行的 灭菌处理 叶O2 含碳有机物 载体 动力 光合作用和呼 解者 有机 煤 石油
微生物能 解落 使之腐烂 础学习交流
1.碳酸盐, 氧化碳等; 氧化碳;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及呼吸作用 2. 者是同时进行,彼 相互依 , 可 割的;物质作 能 的载体,使能 沿着食物 链(网)流动;能 作 动力,使物质得以循 3.大气中 叶O2 浓度的增 会引起全球气候 暖,导致极地的冰雪和高山冰川的融化 平面 升等 降 煤炭 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以 少 叶O2 的排放;大力植树 林,绿化 境,通过光 合作用以 少大气中的 叶O2 点难点探究 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 1.有机物的形式 2.
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人教版必修三).doc
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人教版必修三)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及方式。
二、预习内容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 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实例——碳循环(1)存在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循环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循环过程: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通过________作用或________作用,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通过________,在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通过________传递。
(4)温室效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3.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二、学习过程1.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的理解○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参与物质循环的物质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物质循环的具体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离不开________的驱动。
高中生物-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教学文案
高中生物-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第3课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全球性,说明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一、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①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这里的生态系统是指②生物圈。
2.特点: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具有③全球性;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④反复利用。
二、碳循环1.循环形式: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⑤CO2形式进行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⑥含碳有机物形式进行传递;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是⑦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碳循环失衡:人类大量燃烧⑧煤、石油等,导致碳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产生温室效应,而温室效应将会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⑨海平面上升。
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1.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四、实验: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实验原理:(1)土壤中存在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为分解者。
(2)分解者将环境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其分解速度与环境中的温度、水分等生态因子相关。
2.提出假说: 根据案例1可以提出“微生物能分解落叶使之腐烂”的假说;根据案例2可以提出“微生物能分解淀粉”的假说。
3.实验设计:对照组的土壤不做处理,实验组的土壤要进行灭菌处理,以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什么?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什么?与碳循环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是什么?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有何关系?3.CO2的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有什么关联?如何降低温室效应?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流动形式是什么?2.请尝试完成下面碳循环过程图解。
高中生物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熟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过程和特点,能分析碳循环过程。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物质循环图解中的物质的来源和去路。
3.热爱自然,低碳生活,保护环境;全力以赴,享受学习的快乐。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先通读教材,划出重点。
明确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和特点;掌握温室效应的起因和防治措施。
掌握“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的操作步骤,记住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完成时间40分钟。
2.本节重难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温室效应。
预习案呼一口气,许多二氧化碳分子就离开你的身体,进入大气中这些二氧化碳去哪儿了?分子中的碳和氧又是怎样来到你体内的?实际上,碳元素和氧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不断循环的……一、碳循环1.阅读课本P101,勾画并记忆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主要以什么的形式进行?为什么说碳循环具有全球性?2.通过阅读和记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勾画并记忆参与碳循环的物质是什么?发生的范围是什么?因此碳循环又叫什么?3.碳循环中,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的循环形式,以及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形式分别是什么?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1.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意义是什么?【我的疑惑】【预习自测】1.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转化必不可少的生物因素是()A.绿色植物和动物B.绿色植物和微生物C.动物和微生D.绿色植物或微生物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包括下列的()A.带有全球性B.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D.在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探究案探究点一:碳是如何分别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个环节的(以什么形式、通过哪种生命活动、形成哪些产物等)?请用关键词、线段、箭头、方框等表示讨论的结果。
.探究点二:结合碳循环从形式、特点、范围等方面来比较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区别和联系?探究点三:现在全球变暖是人人皆知的事,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带来的后果及解决的措施分别有哪些?【针对训练】1.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和作用是()A.碳酸盐;呼吸作用B.CO2;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C.含碳有机物;光合作用D.CO2;分解作用2.看图回答问题:⑴.这是___ _元素的循环。
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整理使用
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课程学习目标〗姓名:________________ 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2.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3,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全球性,说明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知识体系梳理〗一、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1.组成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不断进行着从_________________ 到_________________ , 又从 _________________ 到________________ 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这里的生态系统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点: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又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碳循环1.无机环境中的碳以___________ 的形式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入生物群落以___________ 的形式存在,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CO2的形式进入无机环境,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_____________的形式循环。
在碳循环过程中,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产生温室效应,而温室效应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而对生物圈和人类造成威胁。
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I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彼此 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分割。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
(1)预防和缓解措施:
合作探究二、物质循环的概念
要求:根据碳循环的特点,阅读课本P101内容,归纳总结下列内容。
1.概念:生态系统是指,物质指,循环指。
2.循环途径:
3.特点:
合作探究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要求:阅读P10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请讨论完成下表:
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形式以有机物的形式
特点
范围生态系统各营养级
联系
【课堂自我检测】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所指的物质是()
A.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B.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和核酸
C.组成生物体的各种有机物D.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元素
2.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与生物群落的哪些活动有关()
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④
3.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转化必不可少的生物因素是()
A.绿色植物和动物B.绿色植物和微生物
C.动物和微生物D.微生物或绿色植物
4.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个主要功能
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
D.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的。
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导学案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习目标】1.结合教材P 101图5-11和温室效应示意图,分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并说明碳循环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2.结合教材P 102~103内容,设计实验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尝试建立概念图,说明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重点难点】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和特点。
2.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一、碳循环1.碳循环过程2.碳循环的分析(1)碳存在形式⎩⎨⎧无机环境:生物群落:(2)碳循环形式项目 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 落内部 返回无机环境形式方式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通过______ 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吸作用;②分解者的________________;③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否 双向是否是3.温室效应(1)形成原因:化石燃料短时间内燃烧使大气中CO 2含量________________,打破了____________的平衡。
(2)危害:加快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________,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问题探究结合下图,探究分析碳循环的过程(1)写出图中①②③代表的生理过程: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2)写出④⑤在生态系统中代表的成分: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
(3)物质循环的形式有两种即:④⑤与大气之间主要以________形式进行;在④与⑤之间以____________形式沿食物链传递。
(4)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是:上图________(填序号)中,短时间内化石燃料大量燃烧。
(5)预防温室效应要采取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保护植被等措施。
【练一练】1.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预习与质疑(一)预习内容课本P100-103(二)预习目标1.阅读教材,能准确说出物质循环的概念。
2.通过分析碳循环的过程,能归纳物质循环的过程和基本规律。
3.通过列表比较,能说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4.通过分析温室效应的成因和缓解措施,能利用生态系统功能对生态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三)预习检测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又称为。
2.碳循环:(1)无机环境中存在形式:。
(2)生物群落中主要存在形式:。
(3)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是。
(4)特点:具性,可利用。
3.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1)二者,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物质作为,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和之间循环往返。
二、落实与整合(一)碳、硫、氮的循环①碳循环②硫循环③氮循环(二)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定的重要保证。
(2)物质循环的平衡打破,将造成生态环境问题:①碳循环失衡——;缓解这一现象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减少CO2的释放(主要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二是增加CO2的吸收量(主要是保护好森林和草原,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②硫循环失衡——;③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的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的过程。
a.原因: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
b.过程: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即营养级越高,富集物的浓度越高。
【例1】图甲为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表乙是对图甲中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图丙是该生态系统中人类对物质与能量的利用情况部分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三个,分别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
第五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及方式。
二、预习内容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概念:。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实例一一碳循环(1)存在形式:(2)循环形式:(3)循环过程: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通过作用或作用,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通过,在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的形式通过传递。
(4)温室效应: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3.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学习过程1.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的理解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范围是②参与物质循环的物质主要是指③物质循环的具体形式是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离不开的驱动。
(2)特点①全球性:物质循环的范围是,因此把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②反复利用,循环流动:物质循环可以在与之间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2.碳循环(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三个:(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靠和,传递形式为。
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形式。
(3)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与之间的传递是相互的,其他各成分之间的传递都是。
*一些化能合成生物也可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三、反思总结1、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依赖于水B.需要能量驱动C.产生温室气体D.具有全球性A.带有全球性B.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2、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不可缺少是因为A.食物链中重要一环B.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 C.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D.与生产者、消费者都有关系3、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被分解者分解()A. 只有物质循环过程B.只有能量利用过程C.既有物质循环又有能量利用过程D.无法确定4、右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 为大气,请据图回答问题(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人教版必修三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学案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习目标】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3.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和温室效应的关系。
4.认同生物和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学习重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学习难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自主预习】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1)概念又称为。
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到,再回到的过程。
①物质组成生物体的等元素。
②循环无机环境。
③生态系统这里的生态系统指。
(2)特点①具有全球性,因此又称循环。
②反复循环。
2.碳循环(1)过程①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_____。
②碳在生物群落主要存在形式 ______。
③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碳在生物群落传递的渠道_______。
⑤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形式_____。
⑥碳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中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⑦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①温室效应的形成的原因1)工厂、汽车、轮船等对的大量使用,向大气中倾放大量的CO2;2)森林、草原等植被大面积的破坏,大大了对大气中CO2的调节能力。
②影响1)气候变暖会使冰川雪山融化,海平面上升,这样就使沿海城市和国家面临灭顶之灾;2)由于气候变化,也改变了降雨和蒸发机制,影响农业和粮食资源的生产;3)降雨量的变化使部分地区更加干旱或更加雨涝,并使病虫害增加。
③缓解措施1);2);3)开发清洁能源。
(1)区别(2)联系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①能量流动不能离开物质循环而单独进行,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
②物质是能量的______,使能量能沿着_________流动,能量作为______,使物质能不断地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循环往返。
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
2012-2013 上 高二生物导学案 编号: 使用时间: 编写人:李艳芳 审核: 高二生物组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习目标】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3.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4.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使用说明与方法指导】1、先利用5分钟时间精读一遍教材P100-101页内容,用红笔进行勾画,再针对预习设计进行二次阅读,找出疑问。
2、利用15分钟独立高效完成探究案,书写认真、答题规范。
3、通过预习完成导学案中所有题目。
【知识回顾、预习检测】 A 、知识回顾: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起点是 ,能量流动的途径是,能量的形式变化是 ,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形式是 。
2、每个营养级能量的来源与去路各是什么?B 、预习检测:(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 等化学元素,不断的进行从无机环境到 ,又从__________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 物质:组成生物体的______等元素。
2. 循环途径:无机环境 。
3. 范围: 。
4. 特点:全球性,反复循环,因此又叫 循环。
课堂教学设计【探究一】1. 碳元素的存在形式:①在无机环境中以 和 的形式存在。
②在生物群落中以 的形式,沿 渠道传递。
③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以 形式传递。
2.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和返回无机环境的方式各是什么?【探究二】阅读课本P101图5-11碳循环模式图,总结出碳循环过程图解;(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典型例题:看图回答问题1) 这是 元素的循环。
2) 写出①~⑤所示过程的名称: ① ②③④⑤3) 图中A 、B 、C 、D 各是什么生物?A BC D导 学案密封线4)图中缺少的生理过程是,用箭头在图中表示出来。
5)由该循环可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以下特点:①②【探究三】(二)温室效应1.形成原因:化学染料短时间内大量燃烧使大气中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学习目标:
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4.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难点: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课前预习
基础知识梳理(通过阅读课本P
100-P
103
页,独立完成)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叫:___________________循环):
1、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的生态系统指的是_________ __。
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例:碳循环
(1)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循环形式:______________
(3)循环途径:
(4)循环模式图(据课本P
101图5—11完成下图):
产生CO
2
的途径有三条:
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 ;三是_________________
吸收利用CO
2
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
(5
)温室效应:
①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思考:大力植树造林,是否会对温室效应起到缓解作用?我们更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课堂探究
分?
A:;B:;C:;D:
合作探究二: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之间的关系
____ __作用、__________作用
课后巩固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A.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
B.组成自然界的元素
C.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元素
D.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和核酸
2.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的转化起重要作用的是()A.化能自养生物 B.动物和微生物
C.微生物和绿色植物 D.绿色植物和动物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包括下列的()A.带有全球性 B.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C.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D.在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
4.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在寒带地区有时对森林中的残值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A.消灭森林病虫害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
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5.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和作用是()A.碳酸盐;呼吸作用 B.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C.含碳有机物;光合作用 D.二氧化碳;分解作用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
B.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是无限的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长期的保持动态平衡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7.生物地化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A.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复杂过程
B.在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的逐级递减的全过程
C.在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的生物体内反复循环的过程
D.在生物圈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过程8.下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状态的模式图,这种元素是按箭头方向运动的,然而,图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箭头,根据此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所缺的箭头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是_________________元素的循环。
⑶A、B、C、D各是什么生物?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
⑷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如下特点: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⑸参与过程⑤的生物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这些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从同化方式看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从异化方式看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寄生细菌 B、腐生细菌 C、真菌D、硝化细菌E、自养型F、异养型 G、需氧型H、厌氧型
⑹写出①~⑥所示过程的名称①___ ___ ②___ __③___ _____
④_ _____⑤___ ___⑥___ ___
学后反思
参考答案
课后练习A C D C B B D
8、⑴由A到CO2的箭头⑵碳⑶绿色植物腐生细菌真菌等肉食动物植食动物⑷①带有全球性;②组成生
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反复地出现,循环地流动。
⑸B C F G H⑹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呼吸作用④捕食⑤分解者的呼吸作用⑥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