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特色建筑手抄报
少数民族手抄报初中生简单好画5张
![少数民族手抄报初中生简单好画5张](https://img.taocdn.com/s3/m/c2895c5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2.png)
少数民族手抄报初中生简单好画5张正是这种民族主义强迫民族和民族之间相互疏远,它们很像森林中的树要,都想傲然独立,但在地下深处,它们的根却盘结交错,在地面上空,它们的枝叶却相互依偎。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少数民族手抄报,供大家参考。
少数民族手抄报1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就像五十五朵艳丽的花,散落神州大地;就像五十五颗闪耀的星星,坠入在祖国的怀抱中。
在西北就有枝艳丽的花、闪耀的星星——回族。
说到回族,首当其冲他的美食了,有手撕羊肉、臊子面、馓子……其中独具特色家喻户晓的是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虽不是回族人发明的,但回族人却把这食物改善得淋漓尽致,深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
吃羊肉泡馍可是要自己动手的,要先把两块馍掰碎,越小越入味,把馍丁倒入烧滚得羊汤里,撒上葱、香菜、羊肉、粉丝,很快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羊肉泡馍便出锅了。
青中带白的葱,青翠欲滴的香菜,晶莹剔透的粉丝,粉红粉红的羊肉,淡灰色的羊汤,旁边放着一碟甜蒜。
这么美丽的外表不竟让人迫不及待地端起碗拿起筷子来,“呲溜”一声泡馍和羊汤一同游进了你的口中,汤与馍在你口中不停地翻滚翻滚,那馍丁十分有嚼劲,它筋中带韧,韧中带筋,汤鲜美无比,它鲜中带咸,咸中带辣,回味无穷!再吃上几片羊肉,顿时飘飘欲仙,腾云驾雾,让人欲罢不能。
如此美食正是勤劳朴实的回族人民打造出来的。
回族的服装也是别具特色,他们男子头戴一顶白色的圆帽,身穿有许多图案的大褂。
女子则头上戴着发罩,身披丝巾。
服装的特点与他们信仰的“伊斯兰教”有关。
回族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民族,古有胆识过人、七下西洋的郑和,有备官上疏、直言皇上的海瑞;今有口若悬河的撒贝宁,能说会道的曹云金……这些勤劳勇敢、智慧朴实的回民,用双手打造出了别具特色的回族。
回族是一朵美丽的花朵,在神州大地尽情绽放;回族是一颗耀眼的星星,在祖国的怀抱闪闪发光。
少数民族手抄报2傣族,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它是西双版纳头顶上的桂冠,也是云南一颗神圣的明珠。
傣族有三大绝:建筑绝!美食绝!服饰绝!踏上傣家的土地,你就进入了绿色的世界。
中国著名古建筑手抄报内容
![中国著名古建筑手抄报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73add1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0.png)
中国著名古建筑手抄报内容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著名的古建筑有很多,这里将介绍几个著名的古建筑。
首先是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紫禁城。
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宏伟壮丽的代表之一。
紫禁城占地约72万平方米,包括了一系列的宫殿和庭院,共有980余处建筑。
紫禁城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如大门的巨大门楼、屋顶的角翘和黄琉璃瓦等。
紫禁城不仅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居住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其次是中国的佛教建筑——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造像之一。
乐山大佛高约71米,耸立在乐山峨眉山脚下的一座岩石上。
它始建于唐代,历经数代建造,直到明代才完工。
乐山大佛的建造是为了保佑航行的船只平安,也是对佛教的信仰和崇敬。
乐山大佛的建筑风格受到了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展现了中国古代石刻技艺的精湛和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另一个著名的古建筑是中国古代园林——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当地传统文化的杰作。
苏州园林以其精致、雅致和艺术性而闻名于世。
苏州园林主要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
苏州园林以小而美的特点著称,它们通常由亭、台、楼、榭、廊、船等建筑物组成,水池和假山也是其重要元素。
苏州园林以其精心设计的布局和精美的花园景观而吸引了众多游客。
最后,还有一座著名的古建筑——唐卡寺。
唐卡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寺庙之一。
唐卡寺是由一系列建筑组成的寺庙群,其中最著名的是大昭寺。
大昭寺是藏传佛教的圣地,建于7世纪,历经多次修复和扩建。
唐卡寺的建筑以藏式寺庙建筑风格为主,寺庙内有众多的佛殿、佛塔和修行殿。
唐卡寺坐落在拉萨市的中心地带,是信仰者朝拜和游客观光的热门目的地。
以上所介绍的古建筑只是中国众多著名古建筑的一部分。
它们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多样性,吸引了旅游者和学者的广泛关注。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之少数民族特色建筑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之少数民族特色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46ac386a48d7c1c708a145d1.png)
补充:汉族客家土楼
土楼为客家建筑,主要
分布在我国闽min(福 建)、粤yue(广州)、 赣gan(江西)3省交界 地区。
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
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 形、半圆形、五角形等。 大、群居、易守难攻。
毡房(哈萨克族)
毡房为哈萨克族建筑。
毡房(哈萨克族)
毡房为哈萨克族建筑。 毡房的骨架由红柳木做
成,墙围用芨芨草编成。 其他的地方用牛皮绳固 定,门框和门用松树制 作,房子不需要用钉子。
毡房(哈萨克族)
毡房为哈萨克族建筑。 毡房的骨架由红柳木做
成,墙围用芨芨草编成。 其他的地方用牛皮绳固 定,门框和门用松树制 作,房子不需要用钉子。
中国少数民族建筑
风格及特点 东方红小学298班李俊希
蒙古包
蒙古包为我国蒙古族
游牧民居建筑。
蒙古包
蒙古包为我国蒙古族
游牧民居建筑。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
有小,大者,可纳20 多人 。
蒙古包
蒙古包为我国蒙古族游
牧民居建筑。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
小,大者,可纳20多人
休息。
蒙古包最大优点就是拆
哈萨克族的住房可以归
纳为两类:一类是春季、 夏季、秋季住的毡房, 另一类是冬天住的土房 或木房(俗称“冬窝
藏族
西藏布达拉宫
布依族石板房
布依族石板房
贵州的镇宁、安顺
等布依族地区盛产 优质石料,而且还 有可一层层揭开的 薄厚基本均匀的平 整的大石板。当地 布依族就地取材, 用石料建造出一幢 幢石板房。除檩条、 椽子是木料外,其 余全是石料,甚至 家庭日常用的桌、 凳、灶、钵都是石 头凿的。
补充:汉族客家土楼
语文小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语文小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https://img.taocdn.com/s3/m/092b542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4.png)
语文小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北京顾和园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选产名录》。
颐和园座落于北京西郊,是中国古典园林之首,颐和园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总面积约290公顷。
是世界著名园林之一。
北京西郊的西山脚下海淀一带,泉泽遍野,群峰叠翠,山光水色,风景如画。
从公元11世纪起,这里就开始营建皇家园林,到800年后清朝结束时,园林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公顷,如此大面积的皇家园林世所罕见。
这个由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建造的园子,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环绕山、湖间是一组组精美的建筑物,全园分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玉澜堂、乐寿堂为主体的帝后生活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的风景游览区。
全园以西山群峰为借景,加之建筑群与园内山湖形势融为一体,使景色变幻无穷。
万寿山前山的建筑群是全园的精华之处,41米高的佛香阁是顾和的象征。
以排云殿为中心的一组宫殿式建筑群,是当年慈禧太后过生日接受贺拜的地方。
万寿山下昆明湖畔,共有273间、全长728米的长廊将勤政区、生活区、游览区联为一体。
长廊以精美的绘画著称,计有546幅西湖胜景和8千多幅入物故事、山水花鸟,1992年以“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
颐和园大约有四大景区。
最东边是东宫门区。
这一带原为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之所,包括朝会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
玉澜堂是光绪皇帝的寝宫,后来又成为囚禁他的地方,现在还能看到当时修筑的封闭通道的高墙。
中间高耸的万寿山前山景区,建筑最多,也最华丽。
整个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就是著名的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等。
佛香阁是全园的中心,周围建筑对称分布其间,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派相当宏伟。
最北部的后山后湖景区,尽管建筑较少,但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的风格和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
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手抄报内容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手抄报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91c40f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b.png)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手抄报内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1. 长城: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之一,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全长达8851.8公里。
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长城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
2. 故宫:也叫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朝的皇宫。
它位于北京中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最大、最完整的保存下来的建筑群。
3. 兵马俑: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秦始皇陵的东侧,是秦始皇时期制作的一处巨大陶俑坑。
兵马俑数量众多,造型逼真,是中国古代军事、技术和艺术的珍贵遗产。
4. 大运河:也称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制造、社会和经济的重要象征。
大运河为中国北方和南方之间提供了便捷的交通,且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5. 太湖:位于中国江苏省和浙江省之间。
太湖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经济和文化角色,是一个重要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6. 庐山: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市区西北,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以其美丽的风景和重要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界。
7. 广东开平鸡公山:也称银钟山,是一座著名的山岳文化景观,位于广东省开平市境内。
其村落建筑和礼堂建筑保持着古时期的风格,代表了中国南方传统文化的理念和精神。
8. 万里长城: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它建于唐、宋、辽、金、元、明、清七代,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的著名文化遗产之一。
9.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是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东方的瑞士”。
10. 庄园:位于中国江苏省昆山市,是一个茶园、观鱼、园林和禅房等建筑群组成的文化景观。
庄园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00e9f6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3.png)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省份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建筑文化。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展现了少数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特色。
1. 彝族建筑文化彝族是云南省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建筑风格独特。
彝族传统建筑通常采用木结构,建筑形式多样,包括木楼、木板房和土楼等。
其中,彝族土楼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形式之一。
土楼通常由土坯、石头和木材构建而成,外观呈圆形或方形,内部分为多层,每层都有不同的功能,如居住、储藏和集会等。
土楼不仅具有强大的防御功能,还展示了彝族人民的智慧和建筑技巧。
2. 白族建筑文化白族是云南省另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其建筑文化也非常独特。
白族建筑以白族传统民居“三坊一照壁”为代表。
三坊一照壁是指由三个主要建筑组成的庭院式住宅,分别为前坊、中坊和后坊,中间是一道高大的照壁。
这种建筑形式体现了白族人民对家庭和社区的重视,同时也展示了他们对对称和美学的追求。
3. 傣族建筑文化傣族是云南省南部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其建筑风格独特而精美。
傣族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建筑形式多样,包括木楼、木板房和竹楼等。
傣族木楼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形式之一,通常由多层组成,每层都有不同的功能,如居住、储藏和祭祀等。
傣族建筑注重细节和装饰,常常使用彩色的壁画和雕刻,展示了傣族人民的艺术才华和审美追求。
4. 哈尼族建筑文化哈尼族是云南省西部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其建筑文化独特而富有特色。
哈尼族传统建筑通常采用木结构,建筑形式多样,包括木楼、木板房和土楼等。
哈尼族土楼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形式之一,通常由土坯和石头构建而成,外观呈圆形或方形,内部分为多层,每层都有不同的功能,如居住、储藏和集会等。
土楼不仅具有防御功能,还展示了哈尼族人民的智慧和建筑技巧。
5. 布朗族建筑文化布朗族是云南省西部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建筑文化独特而精美。
布朗族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建筑形式多样,包括木楼、木板房和竹楼等。
民族建筑特色总结汇报
![民族建筑特色总结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1b5fb8c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c.png)
民族建筑特色总结汇报民族建筑是指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技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民族的建筑特色各具特点,下面将对几种典型的民族建筑进行总结。
中国的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风格。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之一是注重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设计理念。
例如,在很多古代建筑中都能看到对四季变化和自然景观的尊重,如“一年四季景色都不同”的园林设计。
另外,中国古代建筑还注重平衡和谐的构造,如斗拱、鼓楼等结构形式,使得建筑物在视觉上具有平衡感和美感。
日本的传统建筑也有其独特的特色。
日本建筑一般采用木结构,外墙使用纸壁和可移动的推拉门,形成了独特的“重叠式”的建筑风格。
日本建筑还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如庭院、水池等元素的运用。
此外,日本建筑还注重对称和空间分割的原则,如日本茶室典型地将空间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纳凉、放置茶具的静态空间,下部为供客人品茶、观赏庭院的动态空间。
印度的现代建筑理念受到宗教和信仰的影响很大。
例如,在印度的印度教寺庙中,常常能看到宏伟壮丽的塔楼和层层叠起的建筑群,多用来纪念神灵或圣贤。
此外,印度的建筑设计也注重对称和动态的结构形式,如一些建筑中利用曲线、旋转等形式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氛围。
非洲的传统建筑风格体现了当地民族的文化特点。
非洲建筑常常采用具有象征意义的装饰,如动物形象、几何纹样等,反映了非洲民族对自然界的崇拜和对生活的理解。
此外,非洲建筑还注重利用当地可获得的自然材料,如树皮、竹子、棕榈树叶等,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
总的来说,不同民族的建筑特色体现了他们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
在全球化的今天,民族建筑的特色也面临着多种变化和挑战。
因此,保护和传承民族建筑文化显得尤为重要,以便后人能够了解和欣赏各个民族的独特魅力。
总结起来,民族建筑在设计理念、结构形式、装饰风格等方面都各具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以人为本,尊重自然;日本建筑强调与自然的融合;印度建筑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非洲建筑体现了当地民族的文化特点。
56个民族手抄报内容
![56个民族手抄报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dd92b6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7.png)
56个民族手抄报内容民族手抄报是一种非常具有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手工艺品,它不仅可以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还可以增进人们对各民族的了解和认识。
今天,我们将介绍56个民族手抄报的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视野和启发。
首先,我们来看看汉族手抄报的内容。
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其手抄报内容可以包括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服饰、传统建筑、传统美食等内容。
比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汉服、旗袍等传统服饰,古建筑如故宫、长城等,传统美食如麻辣烫、麻婆豆腐等。
这些都是展示汉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手抄报内容。
比如,藏族手抄报可以包括藏传佛教文化、唐卡艺术、藏医药文化等内容;蒙古族手抄报可以包括蒙古包、蒙古族舞蹈、马头琴等内容;壮族手抄报可以包括侗族吊脚楼、壮族歌舞、侗族服饰等内容。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可以生动地展示出来。
此外,我们还可以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习俗和传统。
比如,朝鲜族手抄报可以包括朝鲜族的婚礼习俗、服饰特色、传统节日等内容;哈尼族手抄报可以包括哈尼族的梯田文化、火把节、跳竹竿等内容;布依族手抄报可以包括布依族的侗寨、侗族舞蹈、布依族的传统手工艺等内容。
这些都是展示少数民族丰富多彩文化的重要内容。
最后,我们还可以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和技艺。
比如,彝族手抄报可以包括彝族的织布技艺、彝族银饰、彝族竹编艺术等内容;苗族手抄报可以包括苗族的蜡染技艺、苗族银饰、芦笙乐器等内容;傣族手抄报可以包括傣族的傣味糯米饭、傣族的泼水节、傣族的刺绣艺术等内容。
这些都是展示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和技艺的重要内容。
通过这些手抄报的内容,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增进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制作手抄报的方式,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共同促进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中国传统建筑手抄报大全
![中国传统建筑手抄报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3d5a08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9.png)
中国传统建筑手抄报大全手抄报一:中国传统建筑特点传统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在理与情方面的认同和共识,属于文化范畴。
传统系指文化传统,传统文化的总体决定传统建筑的基本形态,传统建筑也从一定的角度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形态,两者是不可分的。
因而,传统的特点是具有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
中国传统建筑正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最精彩、最直观的传承载体和表现形式。
大气体现在大门、大窗、大进深、大屋檐,给人以舒展的感觉。
大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闭的空间,既遮阳避雨,起庇护作用,又视野开阔,直通大自然。
大气,最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
生气体现在四角飞檐翘起,或扑朔欲飞,或者立欲飘,让建筑物(包括塔、楼)的沉重感显得轻松,让凝固显得欲动。
若“大气”产生于理,则“生气”产生于情。
情越浓,艺术性越强。
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的艺术性是任何其它民族不能比拟的。
而西方传统建筑的艺术性不在建筑物本身,而在其附着的雕塑或绘画——观赏艺术,无法给建筑物自身带来生气。
富丽体现在琉璃材料的使用。
它寿命长,颜色鲜艳,在阳光下耀眼夺目,在各种环境中富丽堂皇。
其较高的成本,象征着财富和地位。
可见,大气、生气、富丽三者,既有其特定的行色,又有其丰硕的内涵,三者结合形成了中国建筑的传统。
重山林风水上述三个特点,仅指建筑物本身,未及其环境。
若包容环境,中国建筑的传统性还有第四个特点——重山林风水。
中国历代的职业风水先生,去除迷信成分,可称得上是选址专家。
有山,易取其势,视野开阔,排水顺畅;有林,易取其物,苍柴丰盛,鸟鸣果香;有风,易得其动,空气清新,消暑灭病;有水,易得其利,鱼虾戏跃,鹅鸭成群。
故此,若靠山面水,侧有良田沃土,阳光充沛,兼有舟楫之便,当然是公认得宜于人类生存得最佳选址。
中国传统建筑不仅重自然的山林风水,也重人工的山林风水,让人工的与自然的谐调,院内的与院外的衔接,造成“天上人间”之境,使人产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心旷神怡之感。
中国各民族的住房建筑特色
![中国各民族的住房建筑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e649215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e.png)
中国各民族的住房建筑特色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和建筑传统。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住房建筑特色,通过不同的建筑风格、结构和材料展现出各自的民族特色。
本文将对中国各民族的住房建筑特色进行探讨和介绍。
一、汉族传统住宅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群体,其住宅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建筑风格。
在古代,汉族住宅多以庭院式建筑为主,以四合院为代表。
四合院围绕中心庭院布局,有前后左右四个翼房,整体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四合院注重空间布局和庭院景观的形成,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二、藏族传统住宅藏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其传统住宅被称为“藏式建筑”。
藏式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适应高原气候和地理条件。
藏式建筑多采用木结构,墙体采用石块等材料砌筑而成,具有很强的隔热保温性能。
在外观上,藏式建筑多采用白墙红柱的颜色搭配,装饰着精美的图案和彩绘,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维吾尔族传统住宅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新疆地区,其传统住宅被称为“乌孜别克式建筑”。
乌孜别克式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外墙多采用夯土墙,屋顶采用瓦片覆盖。
乌孜别克式建筑的特点是风格独特、造型奇特、装饰精美。
建筑物通常由多个独立的房间组成,每个房间都有单独的出入口,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
四、壮族传统住宅壮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其传统住宅以“木楼”为代表。
木楼多为三层或四层,采用木结构,楼层之间通过楼梯相连。
木楼的外墙多用竹瓦或木瓦覆盖,窗户和门窗装饰精美。
木楼的设计注重通风和采光,同时还能抵御台风和雨水的侵袭。
壮族木楼不仅是居住的场所,也是壮族文化和艺术的展示。
五、哈尼族传统住宅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地区,其传统住宅是著名的“土楼”。
土楼是由土坯砌筑而成的多层建筑物,外墙斜坡状,上层较大,下层较小。
土楼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界,形状独特,结构稳固。
土楼内部分为不同的房间,可供多户人家居住。
土楼是哈尼族世居千年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瑰宝。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手抄报图片大全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手抄报图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c847e0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8.png)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手抄报图片大全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
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
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
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象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
白族民居手抄报
![白族民居手抄报](https://img.taocdn.com/s3/m/64353f2ddd36a32d73758192.png)
乳扇是白族等滇西北各民族中吃
与游牧民族不同, 白族自古以来从事水稻为主的农业生产, 为定居形式。 定居是农耕民族最主要的特征, 因此, 注重居住 条件就成了白族最传统的生活方式。 在客籍和土著杂居的地方, 大瓦房, 空腔腔”, 客 过去曾有这样的俗语流行: 说白族人是“ 籍人则是“ 茅草房, 油香香”, 意思是白族人节衣缩食到了倾其 所有也要建造起结实舒适的住宅, 而客籍人即便是住在简陋的 茅草房里, 吃食却毫不马虎, 茅草房里经常油味飘香。 在旧时 代, 建盖一所像样一点的 住房, 往往成了白族人花 毕生精力的大事。 他们追 求住宅宽敞舒适, 以家庭 为单位自成院落, 在功能 上要具有住宿、 煮饭、 祭 祀祖先、 接待客人、 储备 粮食、 饲养牲畜等作用。
白 族 民 居
三、 白族民居的装饰
白族一 切 建筑, 包括普通 民居, 都离 不 开精美的雕刻、 绘画 装 饰 。 木雕多 用于建筑 物的格子门、 横披 、 板裾 、 耍头 、 吊柱 等 部 份。 卷 草、 飞龙、 蝙蝠 、 玉兔 , 各种动植物 图案 造型千变万化, 运 用自 如 。 更 有不 少带 象征意义的, 如 “ 金狮吊绣球”、 “ 麒麟望芭蕉”、 “ 丹凤含珠”、 “ 秋菊太平” 等等情趣 盎 然的 图 粉 墙画壁 ” 也是白族建筑装 饰 的 案作品。 “ 一大特色。 墙 体 的 砖柱 和 贴砖都刷灰勾缝 , 墙心粉白, 檐口彩画 宽 窄 不同, 饰 有色 彩相 间 的装 饰带 。 以 各种几何图 形布 置 “ 花空 ” 作花鸟、 山水, 书法 等 文 人 字画 , 表现出 一 种清新雅致的情趣。 白族 很讲 求住宅环境的 优雅和整洁 。 多数人家的天井里一般 都砌 有 花 坛 , 种 上 几株山茶 、 缅桂 、 丹桂 、 石榴 、 香 椽等乔木花 果树。 花 坛边沿或屋檐口放置 兰花等盆花。 种花爱花是白族的传统美德。
关于长城的手抄报内容资料
![关于长城的手抄报内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e51178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0.png)
关于长城的手抄报内容资料长城是我们中国古人们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也是我们现代人们的骄傲。
下面是收集的关于长城的手抄报内容,欢送阅读参考!The Great Wall of China is called the "Ten thousand Ii Great Wall" in Chinese. In fact, it' s more than 6 000 kilometres long. It winds its way from west to east, across deserts, over mountains, through valleys till at last it reaches the sea. It is one of the wonders of the world.The Great Wall has a history of over twenty centuries. The first part of it was built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more walls were put up to defend the borders of the different kingdoms. It was during the Qin Dynasty that the kingdom of Qin united the dif ferent parts into one empire. To keep the enemy out of his empire, Emperor Qin Shi Huang had all the walls joined up. Thus, the Great Wall came into being.The Great Wall is wide enough at the top for five horses or ten men to walk side by side. Along the wall are watchtowers, where soldiers used to keep watch. Fires were lit on the the towers as a warning when the enemy came.It was very difficult to build such a wall in the ancient days without any modern machines. All the work was done by hand. Thousands of men died and were buried under the wall they built. The Great Wall was made not only ofstone and earth, but of the flesh and blood of millions of men.Today the Great Wall has bee a place of interest not only to the Chinese but to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Many of them have e to know the famous Chinese saying: "He who does not reach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两千多年来,中国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
长城手抄报简单好看精选8张
![长城手抄报简单好看精选8张](https://img.taocdn.com/s3/m/780d676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76.png)
长城手抄报简单好看精选8张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绵延起伏,具有许多年的历史,是秦朝时期,秦始皇下令修长城来预防游牧民族的攻击,最终抵制了敌人,长城一直到现代,成为人人都知道的历史文物,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长城手抄报,供大家参考。
长城手抄报1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
”今天,我们一行人就来长城游玩。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县,是开放最早的一段长城,城墙全长3741米,八达岭长城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所以此段长城修筑工程非常宏大,城墙高大坚固,敌楼密集。
城墙随着山峰的走势,蜿蜒起伏,如巨龙盘绕。
刚刚要进长城的时候,有一座石碑,上面是MAO亲笔写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优美字体。
那里积满了人,大家都想在这合影。
我们也“不甘落后”地拍了几张照片。
因为有雾,所以八达岭长城显得更加严嵩巍峨。
我们开始向上爬。
这爬不要紧,一爬吓一跳。
长城的地竟然是歪斜的,所以身子不能往后,如果摔下去,那可不得了。
我们每爬到一个城楼,都要停一停,吃吃东西。
只不过我比他们都了个动作,就是用力踏踏地板。
你问我为什么要踏?因为不是有个故事,说孟姜女哭倒了长城嘛,我越来越发现孟姜女厉害了,可以把这么坚硬的长城哭倒。
休息片刻后,我们继续向前爬。
我们一直爬到一个高点后,就停下了。
风呼呼地刮,我们抬头向下看,因为雾气的关系,眼下的长城似乎少了一节。
该回去了。
我们向下走,可走得我胆战心惊的,我牢牢的抓住我的“救民稻草”——铁栏杆才勉强的往下走。
这次长城之旅我玩的很高兴,更让我想到,这绵延曲折的长城如巨龙腾飞于重山峻岭之上,这座巨大,浩瀚的工程,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建筑工程的杰出代表。
长城手抄报2世界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其中包含中国的坚硬不屈的长城;造型独特的福建土楼;繁华庞大的故宫,而今天我要讲的是北京的长城。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
少数民族特色建筑
![少数民族特色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659b5cf528ea81c758f57845.png)
02
“斜仁柱”正对门的铺位叫“玛路”,是供神的地方,只许男性客人和男主 人坐卧。儿子、儿媳住左侧铺位,父母住右侧铺位。中间有火塘,上吊一铁锅, 也有用三角架支锅的。“奥伦”是一种搭盖在森林中的高脚仓房,存放暂时不用 的衣着、肉干、干菜、粮食等
03
鄂伦春族
地处东北,冬天降雪量大,如果房顶坡度小, 积雪会把房顶压塌。尖尖的房顶可使积雪顺利滑 掉,减小房顶的压力。
12
初极狭,才通人,而 后豁然开朗。不知留园的 主人是不是向往桃花仙境 ,以此为灵感,所以设计 了从狭小的走廊进入,在 走廊一直走,忽然看见一 个出口,走出去你便看到 大开的无限风光,这种感 受便像是寻到了人间仙境 。留园的冠云峰,是江南 园林中的湖石之最。太湖 石“瘦、漏、透、皱”的 奇美,在其身上体现的淋
18
03
02
3、金柱大门 这是一种门扉 安装在金柱(俗称老檐柱) 间的大门,称为“金柱大门”, 04 这种大门同广亮大门一样, 也占据一个开间,一般它的 规制与广亮大门很接近,门 口也较宽大,虽不及广亮大 门深邃庄严,仍不失官宦门 第的气派,是广亮大门的一 种演变形式。
19
04
03
02
4、蛮子门 门扉安装在外 檐柱间,门扇槛握的形式 仍采取广亮大门的形式, 北京人把这种门称为“蛮 子门”,它是广亮大门和 金往大门进一步演变出来 的又一种形式。
7
04
03
02
8
苏 州 园 林
苏州园林,在汉族建 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 就的古典园林建筑。苏州 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 以私家园林为主。苏州园 林是一种隐逸文化的代表, 当你走进那些私家园林的 时候,感觉到的是这些园 林的主人,都在用诗意的 方式去热爱生活。
1~2年级手抄报民族简单内容
![1~2年级手抄报民族简单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764769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b.png)
1~2年级手抄报民族简单内容二、板块内容。
(一)民族简介板块。
1. 汉族。
-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人口众多。
汉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华夏文明就是汉族文化的起源。
- 汉族的传统服饰是汉服,它款式多样,非常精美。
在传统节日如春节时,汉族人会穿上新衣,贴春联、放鞭炮,阖家团圆。
2. 蒙古族。
- 蒙古族主要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等地。
他们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 蒙古包是他们传统的居住房屋,方便迁徙。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盛大节日,在大会上有赛马、摔跤、射箭等精彩的比赛项目。
3. 维吾尔族。
-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他们能歌善舞,有独特的舞蹈如维吾尔族舞蹈,动作优美,富有节奏感。
- 馕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食物,它是一种烤饼,香脆可口。
维吾尔族的传统服饰色彩鲜艳,女性的服饰上有精美的刺绣。
(二)民族特色文化板块。
1. 民族音乐。
- 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
例如朝鲜族的长鼓演奏,长鼓两面音色不同,演奏者通过巧妙的击打,能演奏出欢快活泼的乐曲。
- 藏族的音乐也别具特色,藏族歌曲往往有着高亢嘹亮的嗓音,传达出藏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2. 民族手工艺。
- 彝族的漆器非常有名,彝族工匠用精湛的技艺在漆器上绘制出各种精美的图案,这些漆器不仅美观,还很实用。
- 傣族的傣锦色彩斑斓,是傣族妇女用手工织成的。
傣锦的图案多以大象、孔雀等傣族文化中的吉祥动物为主。
(三)民族团结板块。
1. 各民族一家亲。
- 在我们的国家,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在学校里,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一起学习、玩耍。
- 各民族在生活中互相帮助,比如在一些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发展农业,汉族的种植技术和少数民族的传统农耕智慧相结合,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2. 共同建设祖国。
- 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回族人民在商业贸易方面有着独特的经营智慧,为繁荣我国的市场经济贡献力量。
- 壮族人民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积极努力,他们的壮锦艺术等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发展,也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建筑设计——藏式建筑
![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建筑设计——藏式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14c2426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2.png)
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建筑设计——藏式建筑
藏式建筑是中国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建筑之一,纯真自然、古
朴典雅是藏式建筑的一大特点。
藏族人民向往宗教和信仰,将宗
教和信仰渗透至每一个角落,拉萨的布达拉宫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藏式建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所使用的材料:石头和木料,常见
的石材是花岗岩、青石和火山岩,而木材则是藏区常见的樟子松
和青松。
而对于墙体的处理,一般是涂上泥土,然后再抹上白色
粉刷,或者涂上纳木错郎札(一种用细泥土和绵羊毛混合而成的
涂料,有防水防潮的效果),让建筑充满藏族浓郁的乡土气息。
藏式建筑的特点还体现在它的布局上,起居与宗教合而为一,
形成一种宗教性居住空间。
例如,藏式民居和藏传佛教寺庙都是
四合院式的建筑,室内由各种尺寸相同的房间组成,每个房间都
是独立的,有自己的房门和院门。
藏式建筑的建筑风格流淌着藏族神秘的宗教文化,广泛应用于
住宅、寺庙、宫殿等建筑,影响中华文化建筑和世界建筑文化。
藏式建筑的美,在于它能够将建筑本身的实用功能、人文内涵和
神秘宗教气息融为一体,达到高度的艺术品位,表现出最纯真,
最古朴,最神秘的藏区文化形态。
总之,藏式建筑是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之一,是少数民族文化建筑的重要代表。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保护和传承藏式建筑文化,让其在世界范围内展现出别样的风采。
中国著名古建筑手抄报内容
![中国著名古建筑手抄报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c7adc2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3.png)
中国著名古建筑手抄报内容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拥有众多著名的古建筑。
这些古建筑不仅仅是建筑物,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手抄报中可以写出以下内容:1. 介绍中国古建筑的历史背景:中国古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左右的夏朝时期,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迭和发展。
中国古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艺术。
2. 概述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中国古建筑主要分为宫殿、寺庙、园林和民居等几大类别。
宫殿是古代君主居住和政务活动的场所,代表作品有北京故宫和西安的大雁塔。
寺庙是供奉佛教、道教、儒教等宗教活动的场所,以北京的颐和园和山西的悬空寺最为著名。
园林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修建的以山水景观为主导的休闲场所,著名园林包括苏州的拙政园和杭州的西湖。
民居则代表了普通人的住所,以四合院和土楼最具代表性。
3. 叙述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中国古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追求与谐和、自然的建筑风格。
建筑结构多采用檩托和榫卯的木构造方式,注重力学平衡和精工细作。
同时,古建筑也以其独特的色彩和装饰而闻名,如红墙黄瓦的宫殿、寺庙,以及精美的彩绘和雕刻。
4. 展示中国著名古建筑的代表作:可以选择其中几个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古建筑进行介绍,如北京的故宫、天坛、颐和园和长城,西安的兵马俑和大雁塔,苏州的拙政园和虎丘,扬州的瘦西湖,以及安徽的黄山。
5. 解读中国古建筑的文化内涵:中国古建筑不仅仅是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建筑中蕴含着中国的哲学思想,如建筑布局体现的中庸之道、风水学的运用等。
古建筑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载体,在建筑中可以看到对传统价值观的尊崇和传承。
以上是手抄报参考内容的一些主要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以呈现出更具个性化的内容。
同时,为了更好的展示古建筑的风采,可以使用相关的图片、图表和插图来增加视觉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
下层高约七八尺,四无遮栏,牛马拴束于柱上。
上层近梯处有一露台,转进为长形大房,用竹篱隔出主人卧室并兼重要钱物存储处;其余为一大敞间,屋顶不甚高,两边倾斜,屋檐及于楼板,一般无窗。
若屋檐稍高则两侧开有小窗,后面开一门。
楼中央是一个火塘,日夜燃烧不熄。
屋顶用茅草铺盖,梁柱门窗楼板全部用竹制成。
建筑极为便易,只须伐来大竹,约集邻里相帮,数日间便可造成;但也易腐,每年雨季后须加以修补。
客家土楼(民居),也称福建圆楼,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
客家民居【辛亥遗址】何子渊故居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土楼民居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密切相关。
客家人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
加之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缺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
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
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漳州等地区。
蒙古包
蒙古族特有民居。
其建筑方法是用驼
绳绑扎固定,成为一固定圆形墙壁。
圆顶陶敖直径为1.5m ,上饰美丽花纹。
包顶外形均是圆锥体,通常用一层或二层乃至多层毛毡或帆布覆盖,最后用一块矩形毛毡把陶敖覆盖以过夜或防雨雪。
将哈那和乌乃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
拆卸时将哈那折叠成束,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
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的造型、轮廓、比例等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一种规范的形式美,近年来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蒙古包的结构、材料等又有新的发展变化。
有些地区出现了钢架结构的蒙古包,包的前后加开了窗,使采光和通风性能更好。
室内还增加了床、电视机、收音机等各种现代生活用品。
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的平顶房,呈方形,多数为3层,每层高3米余。
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成屋檐。
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树丫或竹枝,再压盖黄土和鸡粪夯实,厚约035米,有洞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凉。
房顶平台是脱粒、晒粮、做针线活及孩子老人游戏休歇的场地。
有些楼间修有过街楼(骑楼),以便往来。
羌 族 碉 楼
傣家竹楼
客家民居
明通小学北辰二部 五(5)班 余俊骐
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