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构建作者:包新春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3年第08期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优化辅导员队伍招聘、选拔、培养和晋升等环节,是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水平的关键。以构建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得到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包括5个要素:以学生为导向、思维与组织协调、责任心、知识与经验、学习进取,并指明了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应用前景。
辅导员胜任力模型行为事件访谈法
1引言
2010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不断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自教育部制定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以来,各高校十分重视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收到较好成效。但由于多方原因,辅导员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选聘、培养、考核、职业规划等工作缺乏标准化,过分注重主观评价;许多辅导员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部分学校缺乏针对性考核,更没有相应的激励政策和职业生涯规划。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辅导员岗位陷入高要求、低回报的“尴尬”境地。
本文将胜任力理论运用于辅导员工作,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借鉴意义。胜任力可以是动机、特质、技能、自我认知、态度或价值观、具体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也就是可以被准确测量和计算的某些个体特征,这些特征能够明确地区别出绩效优秀者与绩效低下者。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
力的总和,它是针对特定职位表现要求组合起来的一组胜任力。目前,胜任力建模风靡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主要可以应用于人职匹配、招聘、甄选、培训开发和职业生涯、继任计划、晋升、绩效评估和基于胜任力的薪酬管理问题。
根据胜任力的建模实践,以行为事件访谈法为基础开发胜任力模型是相对较有效的模式。因此,本文将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得出高校辅导员胜任力初步模型,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模型进行修正。
2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初步构建
2.1访谈对象
选取浙江省高校25名辅导员作为被试,其中20名为优秀辅导员,5名为一般辅导员。优秀的标准是:根据绩效考核分数认定为优秀的人员;该辅导员是否在同批进校的人员中优先获得晋升;被评为校级、省级优秀辅导员。只要符合其中一个标准即可。所有参与访谈的对象工作时间均超过5年。
2.2访谈过程
根据行为事件访谈法的内容,拟定《高校辅导员胜任力访谈提纲》。事先与被试约好访谈时间和地点,时间一般为1-2个小时,访谈在安静的办公室或会议室进行,使用录音笔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征得被试同意)。内容为请被试详细述说自从事辅导员工作以来最成功的三件事和最不成功的三件事,具体包括:这个事件是怎样引起的?牵涉到哪些人?被试当时是怎么想的?当时想做什么?结果又如何等?
2.3胜任特征编码
将访谈录音转录为15份访谈文本,共计10万余字。根据文献资料,结合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参考Spenser开发的《胜任特征编码》手册,在对部分访谈文稿进行开放式编码的基础上,编制了《高校辅导员胜任力行为事件访谈编码提纲》,包括动力要素、能力要素和特质要素等33个具体要素,并对其行为表现进行了界定。编码者将其作为编码的主要依据,同时根据文本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
编码者由本文作者和1位具有心理学背景的研究生组成,事前学习编码的要求,然后独立进行文本编码。以下是部分访谈内容及编码方式,详见表1。
2.4编码结果分析
对两位编码者的编码结果(胜任力要素及频次)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837,p
3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修正
3.1胜任行为调查问卷的编制
为了对初步模型作进一步提炼和验证,我们以上述15个要素模型为基础,结合访谈素材和辅导员工作实际编制了《高校辅导员胜任力问卷》。该问卷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工作胜任情况、实际工作行为三部分内容。其中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学位、职称;工作胜任情况包括受领导重用程度、晋升速度、胜任程度、工作表现四个方面的自我评价;实际工作行为按照上述初步模型编制了43个行为题项,要求被试对这些行为的实际发生频率进行自评(1=“总是”,2=“经常”,3=“一般”,4=“偶尔”,5=“从不”)。
3.2调查对象
问卷共发放150份,回收150份,其中有效问卷149份。被试来自省内多所高校,包括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温州大学和宁波理工学院等。年龄在25-35岁之间的占85%;男性占40%,女性占60%;工作年限在5-10年的占80%。
3.3胜任行为的因素分析结果
先进行项目分析(总分高低分组,在每个题项上做T检验),没有发现需要删除的题项,且43个题项的胜任力问卷的α系数为0.948,信度良好。
使用SPSS中的因素分析模块,采用Varimax旋转,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合以下三种条件酌情删除题项:(1)题项在两个因素上载荷均大于0.45;(2)题项在每个因素上的载荷均小于0.40。最后剩余22个题项,共5个因素,可解释62.293%的变异。每个题项在各个因素上的载荷详见表2。
根据各公共因子的题项组成,对所得的5个因素命名如下:F1学生导向(以学生为中心)、F2思维与组织、F3责任心、F4知识与经验、F5学习进取。它们的内涵如下:
F1学生导向:(1)以学生的利益为中心;(2)以学生的感恩和进步作为工作的价值核心和动力;(3)注重培养学生干部队伍并发挥其作用;(4)以亲切的态度对待学生。
F2思维与组织:(1)思维能力强,能全面、辩证、清晰地思考问题;(2)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F3责任心:事无巨细,排除一切困难,竭尽全力完成好工作。
F4知识与经验:(1)具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2)掌握与工作相关的知识。
F5学习进取:坚持学习,努力向专业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