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科学领域热点问题追踪
现代地理学的热点问题、前沿领域、发展趋势
•一、当代地理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1.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2.陆地表层过程和格局的综合研究3.自然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建设研究4.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的机理和调控研究5.地球信息科学、技术和“数字地球”研究•1.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全球变化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学术界为迎接人类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而设计和实施的研究计划,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超级科学计划。
研究学科涵盖大气、海洋、地理、地质、地球物理、环境、生物、生态、能源、人口、经济等诸多学科,研究人员涉及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的科学家以及政府和企业界的管理人员,研究方法强调学科的交叉和理论的集成,并将地球系统科学作为其研究的新方法。
全球变化研究目前由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 SITAS)等4个正在执行的研究计划组成,每个计划包含有一系列核心计划和交叉计划。
为保障各项计划的顺利进行,相应地设计了一系列数据观测与采集系统作为技术支撑,主要有:地球观测系统(EOS)、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TOS)、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全球环境调查系统(GOES)等。
全球变化研究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和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的推动下,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涉及古地理环境演变、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减轻自然灾害、典型区域环境定位研究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的对策等众多领域。
我国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区域和全球环境变化关系密切,正是地理学研究可以发挥特长、显示才干的领域。
2.陆地表层过程和格局的综合研究地理学的传统研究领域是发生在陆地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和空间组织。
认识这种分异和组织的规律,对于合理布局经济活动,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有着重要的价值。
中国地理近年来研究热点归纳
地理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中国加强了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研究,包括GIS、遥感、导航定位等方面的技术升级和应用拓展。
6
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成为地理学界的热点之一。研究内容包括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交通网络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
3
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
青藏高原作为亚洲的“水塔”和地球第三极,其环境变化对全球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中国加强了对青藏高原的综合科学考察,包括地质构造、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及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4
自然资源调查与利用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近年来,地理学界加强了对自然资源的调查与利用研究,旨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中国地理近年来研究热点归纳
序号
研究热点
相关描述
1
地震研究
我国近年来饱受地震之害,因此地震研究一直是地理学的热点之一。研究内容包括地震预测、地震灾害评估及防震减灾措施理学界也加强了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包括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措施及减缓策略等。同时,环境保护也成为研究热点,如空气质量改善、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等。
7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应对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应对也成为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研究内容包括灾害预警、风险评估、应急管理及灾后恢复等。
当前我国国土资源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当前我国国土资源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发表时间:2020-12-23T12:36:01.16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作者:陈娴[导读] 摘要:我国土地面积辽阔,农业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农业大国,国土资源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资源之一。
曹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74400摘要:我国土地面积辽阔,农业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农业大国,国土资源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资源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土资源的相关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不断的土地利用过程中,土地资源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土地沙漠化,水源利用不合理,水土流失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与人们日常的开采和过度的利用有关,只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略资源有限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导致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本文着重分析我国国土资源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相关的对策进行改进,仅供参考。
关键词:国土资源;问题分析;应对措施;引言当前我国社会有了很大的进步,经济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越来越快[1-2],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土地辽阔,资源丰富,是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利用好我国现有的土地资源[3-4],已经成为相关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土地面积占世界第三,是给我国经济提供丰富资源的源泉,但无节制的利用和开采[5-6],导致我国土地资源面临很多问题,针对耕地面积的减少的情况,对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8]。
1当前我国国土资源存在的问题1.1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我国土地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确极少,面临着资源匮乏的情况,我国人口数量占世界人口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通过人均计算,人均土地占有量不足1.4亩,远远低于世界人均土地占有水平,通过有关土地资源部门的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依然持续的增长,生态建设面积不断扩张,我国土地资源中的耕地面积面临着逐年减少的情况。
中国耕地质量现状调查
中国耕地质量现状调查:污染土壤占五分之一“目前我国耕地质量‘低、费、污’问题严重,而耕地又在逐年减少,如果不能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解决耕地质量问题,势必将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张维理博士对此十分焦虑。
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这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一级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土壤肥料、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研究的专家,一再向本刊记者强调:我国人均耕地资源紧缺,由此导致粮食安全与环境问题突出,而“了解土壤及土壤相关资源与环境状况,准确掌握全国土壤肥力、环境质量状况仍将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据张维理介绍,我国曾于上个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初进行了全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土壤普查;近10年来还实施了全国污染土壤调查、地质元素调查、农用地分等定级、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农田土壤养分状况调查等国家工程,对了解我国不同时期土壤肥力与环境质量状况发挥了作用。
“但这些调查,不同程度上存在调查资料深加工不足,保存和利用难以延续,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的科学数据共享难以实现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张维理说,“最主要的,这类调查属于科技基础性工作,不仅仅是工作量大、专业性强、难度大,更需要科学的方法、专业的队伍,应依托专业院所,长期坚持研究。
靠目前这种人海战术是不科学的,国家投入不少,但效果并不理想。
”未来20年农业将面临严峻挑战众所周知,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和农业最重要的资源,农田生态系统还是消解城乡生活、生产废弃物、维持碳氮硫磷等物质循环最重要的基础。
我国耕地资源紧缺是不争的事实,不仅人均耕地面积少(仅1.43亩),而且由于人口多,许多不宜农用的土壤被开垦为农田,耕地土壤整体质量偏低,中低产耕地土壤占6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戴景瑞曾坦言:未来20年中国农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在今年6月初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期间,戴景瑞把未来农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归结为五大挑战,包括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加剧等,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挑战就是耕地问题。
土壤生态学研究前沿与热点
土壤生态学研究前沿与热点1、大尺度土壤微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研究近年来,大尺度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研究备受重视,全球尺度上土壤细菌和真菌、线虫、蚯蚓和原生动物的生物地理学研究陆续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
这些开创性的研究在宏观层面揭示了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全球分布格局,探讨了土壤生物群落构建的机制及其潜在的功能特征。
例如,全球尺度土壤生物地理学研究发现,细菌和蚯蚓的物种丰富度往往在中纬度地区达到峰值,而线虫则在高纬度地区的丰度最高,表现出与地上动植物分布相异的模式。
进一步的群落构建机制研究发现,在全球尺度上土壤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群落的构建主要受土壤pH值和降水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土壤动物(蚯蚓/原生生物)则主要受到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影响。
未来这一研究方向需要考虑更多不同的土壤生物类群,以及土壤生物的不同功能属性,才能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功能连接起来,进而更好地预测全球变化情形下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的演变规律。
2、土壤生物互作与土壤食物网土壤生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物种间的共生、竞争和捕食等作用构成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共同参与土壤生态过程。
例如,通过对微生物群落的定向调控,研究人员发现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土壤生物之间还可以通过由捕食关系建立起来的土壤食物网影响土壤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最新的研究发现土壤原生动物在低温下对细菌和真菌的捕食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CO2的释放;类似的,基于弃耕土地自然恢复过程的研究发现,土壤食物网复杂度的升高伴随着土壤养分循环和碳吸收效率的提高。
此外,土壤原生动物还可以通过对植物根际细菌和真菌的捕食作用广泛参与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的构建,从而影响地上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例如,Jiang等研究发现,土壤原生动物和线虫可以通过食物网的捕食作用影响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的群落组成和生物量从而影响地上植物的生产力。
这些研究都强烈暗示着土壤食物网在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和功能中的关键作用,而这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
中国土地科学 投稿经验
中国土地科学投稿经验摘要:一、引言二、中国土地科学投稿经验分享1.选题与研究方向2.论文结构与写作技巧3.文献引用与参考资料4.修改与完善5.投稿注意事项6.审稿与修改三、结尾正文:一、引言作为一名职业写手,我一直以来都热爱写作,从小学时期的破天荒700字作文,到如今从事专业技术文档的撰写,写作已成为我的专业技能之一。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我在投稿中国土地科学期刊时的经验,希望能为大家的论文写作和投稿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二、中国土地科学投稿经验分享1.选题与研究方向在进行论文写作时,选题和研究方向至关重要。
首先要关注当前土地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兴趣,选择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课题。
此外,要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自己的研究奠定基础。
2.论文结构与写作技巧在撰写论文时,结构清晰、条理分明是关键。
一般来说,论文包括摘要、关键词、引言、文献综述、理论框架、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结论等部分。
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突出重点,同时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
3.文献引用与参考资料在论文中,正确引用文献和参考资料至关重要。
要尽量选择权威、相关的文献,以确保论文的学术价值。
同时,遵循期刊的引用规范,如GB/T 7714标准,规范地标注引用文献。
4.修改与完善完成初稿后,要认真审阅、修改论文。
从内容、结构、语言、格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论文质量。
此外,可以请教同行或导师意见,吸取他们的建议,进一步改进论文。
5.投稿注意事项在投稿之前,要认真阅读期刊的投稿指南和要求。
了解期刊的投稿范围、审稿周期、格式要求等,以确保论文符合期刊的要求。
同时,按照投稿系统的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如作者简介、基金项目等。
6.审稿与修改收到审稿意见后,要认真对待审稿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审稿意见进行针对性的修改,并按照期刊要求提交修改后的论文。
在修改过程中,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对待审稿意见要虚心接受,努力提高论文质量。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在我国的资源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是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有效的土地资源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只有正确认识和认识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价值,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利用;问题;对策导言就土地的功能而言,在很大意义上,就是它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
土地利用的理想状态是发挥其力量,展示其能力。
即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说的: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适宜的生活空间、优美的生态空间。
从土地的价值来看,民间有“依山傍水”之说,说明人们生活在土地上;在中国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文明的进步,即土地上有文明,如井田制度、千亩制度、鞭子法,犁有自己的土地,土地被土地和土地分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总之,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
因此,必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使其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1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中的趋势性问题分析土地涉及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多种权利,自1987年深圳市启动土地使用权拍卖以来,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入市场,与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一起,成为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劳动力市场和技术市场。
事实上,所有涉及土地的经济和行政行为都是围绕上述权利进行的。
2019年,国家自然资源监管总局部署耕地保护监管任务时,明确要求监管工作要“看动态、看问题、看趋势、看变化”。
通过督察发现,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一些倾向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种博弈。
1.1城乡博弈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特大城市、大城市和小城市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面貌也在日新月异。
如新中国成立初期苏州市建成区面积19.2平方公里,其中228.5平方公里[2],473.33平方公里[3],2017年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4.65倍,是10年前的2.07倍。
我国常见土壤 问题及养护措施
我国常见土壤问题及养护措施一、沙质土壤问题及养护措施沙质土壤是指颗粒粗大、结构疏松的土壤,水分保持能力、肥力较差,容易发生风蚀和水蚀。
常见的沙质土壤问题包括水分短缺、养分缺乏、通气性较强等。
1.水分短缺:沙质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较差,容易出现干旱状况。
对沙质土壤的养护措施包括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施用保水剂和合理灌溉。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可通过施用有机肥、绿肥和秸秆来实现,以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改善土壤结构可以通过施用石灰、腐殖酸、石膏等物质来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其保水能力。
施用保水剂可增加土壤的含水量,并改善水分季节分配,减少干旱时期的水分短缺问题。
合理灌溉措施包括滴灌、喷灌等,可以提高用水利用率,降低水分的浪费。
2.养分缺乏:沙质土壤由于颗粒粗大,通透性较好,养分容易流失。
养护措施包括合理施肥、增加有机质含量和改善土壤酸碱度。
沙质土壤通常缺乏氮、磷、钾等养分,应根据作物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
增加有机质含量可以通过施用有机肥、绿肥和秸秆等来实现,以提高土壤肥力。
改善土壤酸碱度可以通过施用石灰、石膏等来调节土壤pH值,提供适宜的酸碱环境,有利于植物养分的吸收利用。
3.通气性较强:沙质土壤种植作物通气性较强,导致土壤容易干燥并且通透性好,养分容易流失。
养护措施包括增加有机质含量、利用植物搭建遮荫、保湿覆盖等。
增加有机质含量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干燥,提高土壤保湿能力。
利用植物可以搭建遮荫架或种植多年生乔木,以减少土壤的通气性,保持土壤湿润。
保湿覆盖可采用覆盖草屑、薄膜等方式,减少土壤蒸发,保持土壤湿润。
二、黏土土壤问题及养护措施黏土土壤是指颗粒较细、黏性较强的土壤,容易出现积水、坚硬等问题。
常见的黏土土壤问题包括排水不畅、土壤坚硬、养分不易释放等。
1.排水不畅:黏土土壤的颗粒细小,颗粒间隙小,排水性差,容易积水。
养护措施包括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改善地势。
改善土壤结构可以通过施用有机质、石灰、石膏等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其通透性。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与难点(三)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与难点(三)导读:2016年,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纲领。
本文阐述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分析了不同类型土壤污染的原因。
提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应采取“逐步消减存量,严格控制增量”的策略,并针对不同土地用途给出了消减存量和控制增量的具体措施。
分析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在工矿用地土壤污染预防、污染地块分布、快速与低扰动调查、高效实用修复技术、修复效果评估体系以及修复基金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难题,并针对这些难题提出相应的应对之策。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难点及应对1、在产企业土壤污染预防与监测近年来,工矿企业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废弃等各个环节涉及的有毒有害化学品种类、数量不断增加,泄漏事故数量也急剧上升,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以及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然而,我国长期缺乏对工矿企业用地土壤环境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如我国很少有企业开展发达国家已经普及的企业自行监测制度,从而导致工矿企业用地污染较为严重。
未来,如何通过法律法规制度设计,并配套相关技术文件,要求企业通过加大土壤污染隐患排查以及监测等预防措施控制新增土壤污染,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难点。
对此,应要求工矿企业提高企业用地土壤污染保护意识,要求企业建立有毒有害物质泄漏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对重点区域、重点设施开展隐患排查和监测,发现泄漏污染土壤的应当制定整改方案,及时采取技术、管理措施消除污染及隐患。
此外,还应要求企业在建设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装置、储罐和管道以及建设污水处理池、应急池等存在土壤污染风险的设施时,设计、建设和安装有关防腐蚀、防泄漏设施和泄漏监测装置。
2、从地块尺度上掌握受污染的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分布虽然我国开展过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很多学者也开展过大量土壤污染调查方面的研究,但从地块尺度上来说,我国污染场地和农用地的基础数据和资料至今仍不详。
有关土壤污染的数据信息零碎、不完整,尚没有建立全国层面上建设用地和农用地污染地块清单或档案,无法了解建设用地和农用地污染土壤地块尺度上的空间分布。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重点和难点
五、土地权属调查的本质
将各类权属界线转绘至调查工作底图上,然后根据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等调 查成果中有关界址位置、走向的描述,对界线与影像的符合性进行判定:
• 解析法测量的界址点线,无论是否与影像特征符合,不做调整。【建设用地为主】 • 界线与影像之间的不符合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的,认为正确,不做调整。 • 界线与影像之间的不符合误差超过允许误差的,则根据界址位置、走向的描述, 进行调整,并做好记录。 • 对存在权属争议的界线,无论是否与影像特征符合,宜保持现状界线,可做调整, 也可不调整。 • 全部界线的正确位置确定后,提请登记部门审核确认后入库。
4.6.7检查验收:包括自检、预检和验收、核查确认 等。
二、调查步骤
作业组技术流程
1、准备工作 2、外业影像特征提取(判读依据) 提示(1)直接在GIS平台或CAD平台操作 3、工作底图制作: (2)每一步都要做好问题及其调整的记录 (1)导入下发的正射影像图 (2)导入乡、镇、街道办和行政村界线,坐标转换,并根据相关资料说明和影像特征进行判 读、勾绘、调整界线 4、农村区域权属界线上图: (1)导入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坐标转换 ,并根据相关资料说明和影像特征进行判读、勾 绘、调整界线 (2)导入城镇村外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坐标转换 ,并根据相关资料说明和影像特征 进行判读、勾绘、调整界线,转换成图斑 (3)导入土地审批、土地征用等界线,坐标转换,并根据相关资料说明和影像特征进行判读、 勾绘、调整界线、转换成图斑 (4)对室内判读、勾绘、调整时存在疑问的,到野外实地核查。
武汉大学资环学院 詹长根
2018年06月
主要内容
一、调查原则 二、调查步骤 三、坐标转换 四、城镇村图斑的划定(201/202/203) 五、土地权属调查的本质 六、地类调查的几个要点 七、调查举证 八、核查的目的和手段 九、未来土地调查的发展方向
当前土地利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土地利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土地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属于极其重要的资源。
当前国家发展与城市建设均离不开土地资源,但我国在土地利用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资源浪费、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等,极大地影响国家发展和城市建设。
基于此,文章重点围绕当前土地利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应对策略,以期全面提高土地利用管理水平,保障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高效利用。
关键词:土地利用管理;问题;应对策略引言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加强土地利用管理,确保土地资源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对促进城乡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均有重要的意义。
但目前在土地利用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文章重点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当前土地利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耕地流失问题较突出就当前土地利用管理现状来看,存在较突出的耕地流失问题。
之所以会出现中这一问题,主要原因有这三个方面:一是因为违法用地导致耕地流失。
近些年,国土资源部门及各地政府不断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在实际管理中,加大了对各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不能避免一些地区存在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行为,给耕地保护造成极大的威胁。
据国土资源部《2022年中国自然资源统计公报》得知,2022年全国立案查处违法用地案件5.0万件,涉及土地面积3.3万公顷,其中就造成大量的耕地面积流失。
二是因为管理缺陷导致耕地流失。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在农村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耕地抛荒失管的问题。
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22年全国共有耕地12760.1万公顷,较2017年13486.32万公顷,5年间减少了726.22万公顷。
主要因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大量缺失、务农能力减弱,加上一些地方农产品生产缺乏特色,科技含量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耕种的积极性。
论述我国当前土地管理事业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论述我国当前土地管理事业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土地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土地管理事业的健全和完善,对于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土地管理事业面临许多热点和发展趋势,下面将对其进行论述。
一、土地管理事业热点分析1.土地制度改革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土地制度逐渐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双重所有制并存,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另一方面,土地的市场化流转程度不高,土地交易市场不发达,市场化经营程度较低。
因此,当前土地管理事业的一个热点就是如何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土地确权登记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对于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稳定农村土地权属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许多问题。
其中,土地界址不清、土地所有权争议等问题尤为突出。
因此,当前土地管理事业的又一个热点就是如何加强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解决土地界址不清、土地所有权争议等问题。
3.集约化利用和保护耕地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耕地资源相对稀缺。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资源的保护和集约化利用成为土地管理的重要热点。
一方面,应该加强对耕地的保护,防止耕地非农化和盲目占地。
另一方面,应该加大对耕地的集约化利用力度,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4.土地执法监管土地执法监管是土地管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保护土地资源、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土地执法监管存在一些问题,如执法力度不够、执法监管制度不健全等。
因此,当前土地管理事业的一个热点就是如何加强土地执法监管,提高执法监管能力和水平。
二、土地管理事业发展趋势探析1.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在土地管理事业中的作用逐渐转变为引导和调节。
我国建设用地供需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近年来 , 王静、 郑振源等从我国现行土地利用战略的角度反思了土地供 需矛盾 , 并提 出了土地利用战略转变 的建议 J 。谭峥嵘从城市用地需求增
加现状人手分析 了城市用地供需矛盾及影 响土地供需 的因素 , 并提出了详 细的破解之策 J 。杨春德、 徐学林 等构建 了城市土地供需博弈模型 , 进而 分析指 出城市土地供需经常处于失衡状态 【 4 】 。傅玲 】 、 黄京鸿、 刁承泰【 6 】
及对策建议 , 基础数据分析涉及较少 , 更缺乏我国建设用地供需 的详实理性
【 收稿 日 期】 2 0 1 3 — 0 7— 1 3
‘ 【 基金项 目】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 典型城一镇一村节地布局优化调控技术与示范” ( 2 0 1 1 1 1 0 1 4 ) 【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北京, 1 0 0 0 8 3 【 作者简介】 王佼佼( 1 9 8 7 一 ) , 男, 山西人 ,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相关研究。 ; 胡业翠( 1 9 7 8 一 ) ,
出 。当经济发 展时 , 社会 总产出进入 了更 高 的水
平, 生产效益获得了提升 , 但为了满足总需求 , 仍 然需要土地资源和非土地资源的继续投入, 从而 引起建设用地需求 的增长 。图 3中, 除2 0 0 2 年、 2 0 0 6年、 2 0 0 9年外新增 建成 区面积 与 G D P 增速拟合 良好 。其 中 2 0 0 2年新 增建设 用 地高位 运行是受到第二轮开发区热潮的影响, 2 0 0 6 年 新 增建设用 地 面积 大 幅减少 是受 到 当年 土 地政
女, 山东 人, 副教授 , 博 士, 研 究方 向: 土地利用 与区域 可持续发展 。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开展面临的难点及对策探讨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开展面临的难点及对策探讨摘要: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是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对于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促进生态环境健康、促进绿色经济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当前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入手,探讨了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并就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意见。
关键词: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自然资源调查;自然资源监测一、前言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地球生态稳定发展的根本。
对国家现有的自然资源进行科学的调查和有效的监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的土地管理和治理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近些年对自然资源的调查中发现由于技术限制,对自然资源的统计和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都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更好地满足对自然资源的调查工作,在当前的科技发展下应该形成统一管理和专业的队伍,对自然资源的调查与监测标准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对其技术基础的状况进行分析,探索有关标准发展的某些基本特征,以便为今后进一步发展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标准提供参考。
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开展面临的难点(1)调查资料的范围很大,涉及到的自然资源的种类也很多。
自然资源由于其本身包含的物种较多,调查的数据标准比较多,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广泛,涉及到土地、森林、草原、水资源等方面,也有专门的研究方向。
如调整灌木林等级标准将会直接影响到特定灌木林的面积,从而影响到调查地区的森林覆盖率。
除了森林资源之外,也有植物资源,国内物产较为丰富,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多,想要形成系统管道调查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而且很多植物都身处于大山深处,调查的过程也较为艰难,对专业人士的专业知识也较为苛刻。
(2)比例不协调,分布不均匀。
通过对各类自然资源调查的具体标准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基础与技术的标准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但相关的标准数量却相对较少。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正在开展的调查和监督工作,更多的是自主的状态,一个好的标准系统应当从技术、质量、到管理的全过程都有一个完整的规范,并有适当的标准。
土壤三普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改良利用对策
土壤是一种生命的基础,它的健康状况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土壤质量和生态功能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土壤三普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改良利用对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土壤三普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良利用对策。
一、土壤三普存在的问题1. 土壤污染严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化肥农药以及工业废弃物等大量污染物进入土壤,导致土壤污染愈发严重。
土壤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给土壤资源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2. 土壤退化加剧农业生产中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以及长期的单一种植方式,导致土壤结构疏松,养分流失严重,土壤团粒破坏,土壤水分保持能力下降等问题,土壤退化日益加剧。
3. 土壤生态功能减弱土壤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同时也承担着水源涵养、蓄水、净化、气候调节等生态功能。
然而,由于城市化和农业活动的不合理,土壤生态功能受到严重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二、下一步改良利用对策1. 加强土壤污染治理针对土壤污染问题,应加大治理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评估,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全面展开,保护好每一寸土地。
2. 实施科学施肥农业生产中应遵循科学的施肥原则,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绿肥和微生物肥料,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促进土壤健康。
3.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滴灌、喷灌等先进的灌溉方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增加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
4. 加强土壤保护意识倡导全社会加强土壤保护意识,强化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推动农民科学种田,减少土地的过度开垦,保护好每一块肥沃的土地。
5. 加大土壤修复力度对于已经受到污染和退化的土壤,应加大修复和治理力度,采用植被恢复、微生物修复等技术手段,努力实现土壤的恢复和重建。
通过以上对土壤三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对接下来改良利用对策的提出,可以看出土壤资源的保护和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023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4年展望——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分报告
第38卷 第2期2024年2月Vol.38 No.2Feb.,2024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 2023年,国内外学者针对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问题展开大量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
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 )、万方、Elsevier、Springer、ProQuest 等电子期刊数据库,梳理分析了2023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研究发展现状和重点问题,并结合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科技需求,展望2024 年中国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发展趋势。
通过检索“土地资源”(land resources )、“土地资源保护”(land protection )、“土地生态”(land ecology )、“土地利用”(land use/LUCC )、“土地评价”(land evaluation/land assessment )、“土地利用规划”(land use planning )、空间规划(spatial planning )等关键词,筛选出学术文献93篇,其中,中文期刊文献54篇,英文期刊文献39篇。
主要分布在《中国土地科学》、《地理研究》、《地理学报》、《城市规划》、《生态学报》、Land Use Policy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Landscape Ecology 等期刊,内容涵盖土地资源配置、土地资源保护、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国土空间规划方法等方面。
研究主题的细分情况见表1。
1 2023年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重点问题研究进展1.1 国内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重点问题研究进展2023年,国内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研究以土地资源配置、土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绿色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国土空间规划方法和空间规划管理和保障制度为研究热点。
土地资源方面,学者尤其关注土地资源配置的影响与优化路径,以及土地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与权衡关系。
乡村振兴目标下的国土整治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
乡村振兴目标下的国土整治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乡村振兴目标下的国土整治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土整治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
国土整治涉及土地规划、土地开发、土地利用等一系列工作,旨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活品质提升。
下面将对乡村振兴目标下国土整治的研究进展及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乡村振兴目标下的国土整治研究进展:1. 土地规划与开发:土地规划是国土整治的基础工作,它通过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业规划,为土地开发提供指导。
近年来,中国在土地规划和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针对乡村振兴,研究者开始重视乡村土地的规划和开发,致力于研究如何通过合理的土地布局和利用,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土地利用优化:乡村振兴需要通过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研究者正在深入探索如何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实现农业现代化与乡村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业产业的提质增效。
此外,他们还注重研究如何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改变传统农村经济结构的单一性,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3.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在国土整治过程中,研究者也关注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在乡村振兴目标下,保护和修复农田生态系统,恢复乡村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宜居。
研究者积极探索如何通过绿化、生态修复等措施提高乡村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
乡村振兴目标下的国土整治关键问题:1. 整治与保护的平衡:国土整治既要在实施和加强整治的同时注意保护,也要将保护与发展协调统一起来。
如果过度追求发展,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将会破坏农村生态系统,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在国土整治过程中找到整治与保护的平衡,成为关键问题之一。
2. 土地资源的长期利用:在乡村振兴目标下,需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农综上所述,乡村振兴目标下的国土整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充分考虑人口流动、土地利用优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问题。
土地资源学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的研究
Your company slogan
自然构成要素
气候
地学 土壤
水文
植被
Your company slogan
自然构成要素
气候要素:主要是指地球表面至10000-12000m高空以下的对流层 下部,既与地球表面产生直接水、热交换的大气层的各种统计状态 (如积温、降水量等)和物理过程(升温、蒸发、焚风等)。影响土 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 (降水)三个方面。 气候从宏观尺度影响土地资源条件和土地利用分区,即光、温、水条 件的差异,或热量区的划分,决定了我国东西南北的土地资源地带性 分布规律,以及全国的土地利用分区。
Your company slogan
土地资源的各主要组成要素
1 2 3
自然构成要素
社会经济构成要素
科学技术构成要素
各要素以不同方式,从不同侧面,按不同程度,独立地或综合地影 响着土地资源的综合特征。
土地资源学最基本的研究思路:从要素分析到系统综合。单独分析 各要素的特点-总体评价-提出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意见和规划方案。
Your company slogan
土地资源的价值判断
案例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在地球生 态环境中,土地因素的恶化最为严重,过度砍伐森林和对土地的超负 荷利用,使全球都在面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和地力减退等生态环境 问题。土地生态环境正面临着恶化范围不断扩大、程度加剧、危害加 剧的局面,具体表现在水土流失和盐碱化严重、草地和森林不断退化、 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目前,我国沙漠化的土地面积已 达到174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8.13%,每年造成的直接 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亿元;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 面积的37.08%,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盐 碱化土地面积约9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9.38%;土地荒漠化的 速度也远远超过治理的速度,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仍以每年2469平方 公里的速度增长由于水土流失、贫瘠化、次生盐碱化和土壤酸化等原 因,已造成40%以上耕地土地地力减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土地科学领域热点问题追踪
————————————————————————————————作者:————————————————————————————————日期:
我国土地科学领域热点问题追踪-人力资源
我国土地科学领域热点问题追踪
赵云玲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运用Thomson Data Analyzer软件对《中国土地科学》2005-2014年刊发的1271篇文献进行聚类分析,探测出我国热点土地问题集中在土地经济、土地规划与整理、土地法律制度、土地评价与利用、土地管理、地籍管理6个领域。
关键词:土地科学研究热点共词
当前我国土地科学领域热点问题众多,追踪把握其研究热点与研究进展对于该学科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本文选择特定期刊作为文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技术,探寻当前我国土地科学领域研究热点。
一、数据采集与理论基础
1.样本来源与数据处理
课题组采集了《中国土地科学》2005-2014年刊发1535篇文献题名、关键词、论文下载量和引用量等多方面信息,以此作为文献计量分析的基础。
剔除会议通知、投稿要求、征订启示等非学术文章后,剩余学术论文1271篇。
针对关键词标引不规范问题制定清洗规则,解决关键词同义不同词、含义指向不明确等具体问题。
清洗完成后关键词共2776个,词频5648次。
2.理论基础
文献计量分析(bibliometric analysis)是以文献信息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计量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特殊研究方法。
共现分析是文献计量常用分析技术,
即利用多元统计方法揭示学科变化发展规律。
本文使用TDA软件辅助完成共现分析。
二、土地科学研究热点聚类分析
1.聚类过程
依据关键词频次由高到低节选前2 0 0个关键词,运行T DA软件生成t op2 0 0×2 0 0共词矩阵。
将该矩阵转为相关矩阵,使用Mu lt i-le velCoarsening、Multi-level Refinement算法对其聚类。
土地科学研究热点聚集为6类,形成土地管理子网、土地评价与利用子网、土地经济子网、土地法律制度子网、土地规划与整理子网、地籍管理子网6大研究主题(图1)。
因地籍管理子网节点偏少,本文略去不计。
2.聚类结果解读
(1)土地经济子网。
应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土地资源有效配置。
价格是市场机制运作的关键环节,因此地价问题是土地经济领域研究热点。
比如,探讨基准地价评估技术和商业用地价格变动规律、分析土地市场差异对不动产价格的影响。
针对市场失灵问题,政府也需要挥舞那只看得见的手。
我国政府土地宏观调控研究集中在对于土地数量和土地价格调控两个方面。
(2)土地规划与整理子网。
该领域研究集中在规划理论体系构建、“3S”技术应用、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实施效果评价等方面。
土地综合整治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关键,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集中体现在对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回应。
比如,农村宅基地整理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农地整理则体现出对农民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强调农地整理必需尊重农民意愿。
(3)土地法律制度子网。
该研究领域热点集中在农村土地制度和城市土
地使用制度改革两方面。
坚持和完善集体所有制观点占据主流地位,但农村土地所有制发展走向仍有待深入研究。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培育农地流转市场是改革重点。
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流转是关注焦点。
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集中在地方政府违法用地原因分析、违法用地监管与治理、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登记制度比较与借鉴等方面。
(4)土地评价与利用子网。
多视角的土地资源评价是该领域研究热点,比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综合效益评价、土地健康评价。
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融入土地评价指标体系是研究的一种趋势;生态环境敏感区注重土地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城乡交错区注重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评价,城市则注重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
(5)土地管理子网。
保护耕地就是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该领域研究热点集中在两方面:农地分等定级、耕地质量评价、农地整理是保护耕地的技术保障;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国土督察制度是保护耕地的制度保障。
保护耕地就是要依靠技术和制度,通过调整不同土地权利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激发用地者科学合理利用耕地的自觉性。
三、结论与讨论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土地科学》近10年刊发论文的关键词进行了聚类分析,挖掘出我国土地科学研究领域的6个热点主题,并对5个聚类主题代表的含义进行了解读,研究结果对于该学科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需要特点指出的是,本研究结论成立是建立在比较严格的假设前提之上的。
第一,假设《中国土地科学》10年中刊发的学术论文可以较好地覆盖本学科研究主题;第二,假设《中国土地科学》10年刊发论文作者能够恰当地标引关键词;第三,假设本文制定的关键词清洗规则合理有效。
如何放宽假设前提,更加贴近地反映土地科学研究现状,进而揭示其研究主题及其演变规律实是笔者在今后研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作者简介
赵云玲,女,山西运城人。
主要研究领域:住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