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之脑内血肿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颅脑血肿课件

颅脑血肿课件

02
影像学检查:CT、MRI等
0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等
04
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
颅脑血肿治疗
治疗原则
及时诊断:尽早发现 颅脑血肿,及时进行 治疗
降低颅内压:通过药 物或手术降低颅内压, 减轻脑组织压迫
控制出血:采取措施 控制出血,防止病情 恶化
保护脑组织:采取措 施保护脑组织,减少 脑损伤和后遗症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 惯,多吃蔬菜水果, 少吃高脂肪、高胆
固醇的食物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 态,避免过度紧张、 焦虑、抑郁等不良
情绪
避免头部外伤,如 摔倒、撞击等可能 导致颅脑血肿的情

加强体育锻炼,提 高身体素质,增强
抵抗力
谢谢Biblioteka 定期体检有 助于及时发 现颅脑血肿 的早期症状
定期体检可 以监测血压、 血糖等指标, 预防颅脑血
肿的发生
定期体检可 以及时发现 其他可能导 致颅脑血肿 的疾病,如 动脉硬化等
定期体检可 以提高对颅 脑血肿的认 识,增强预
防意识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避免吸烟、酗
酒等不良习惯
定期进行体检,及 时发现并治疗高血 压、糖尿病等疾病
03
饮食调整:增 加富含维生素、 蛋白质的食物 摄入
04
定期复查:定 期进行影像学 检查,监测病 情变化
颅脑血肿预防
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 熬夜
保持适量的运动,增强心肺 功能和身体抵抗力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 高盐、高糖、高脂肪饮食
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 习惯,减少对血管的损害
定期体检
影像学检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可显示 血肿的位置、大 小和形态

外科护理学-第21章第4节3颅内血肿共22页PPT资料

外科护理学-第21章第4节3颅内血肿共22页PPT资料
Company Logo
辅助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Company Logo
硬膜外血肿
Company LogoFra bibliotek硬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脑水肿的鉴别
鉴别内容 原发脑损伤
颅骨骨折 意识障碍 脑受压症状 病变定位 CT检查
硬膜外血肿 可无或轻
90%伴有骨折
硬膜下血肿和脑内 血肿
着力部位轻,对冲部位 重
病变区呈低密度影
Company Logo
处理原则
保守治疗:适用于无症状颅内小血肿 手术治疗:有症状的颅内血肿,血肿量幕上>30ml,或
中线移位>5mm者。后颅血肿宜积极手术治疗。
Company Logo
护理
护理评估
健康史 目前身体状况 心理、社会状况
病因
脑内血肿
外伤性脑内血肿多由对冲性颅脑损伤所致,多见于额叶 及颞叶,往往与该部位的脑挫裂伤和硬膜下血肿相伴发, 临床表现危重。
深部血肿多见于脑白质,多因脑受力变形或受剪应力作 用使深部血管撕裂出血所致。
Company Logo
临床表现
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与血肿的部位、增长速度 和并发的硬膜下损伤有关。
意识障碍 颅内压增高及脑疝表现 局灶症状和体征
Company Logo
临床表现
硬脑膜下血肿
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症状类似硬脑膜外血肿,脑实质损伤较 重,原发性昏迷持续时间长,无明显的中间清醒期,意识障碍呈进 行性加重;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有生命体征变化及脑疝的表现, 损伤到功能区,可有偏瘫、失语、癫痫等。
理; 观察并记录每日引流液的色、质、量。

《颅内血肿-概述》课件

《颅内血肿-概述》课件
颅内血肿-概述
颅内血肿是一种在颅内形成的血液积聚,可能由创伤、出血性中风或神经手 术等引起。本课件将介绍颅内血肿的分类、症状和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 段以及预防措施。
颅内血肿是什么?
颅内血肿指血液在颅内部积聚的病理状态,包括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这些血液积聚 可能会对脑组织和功能造成压力和损害。
药物治疗
药物可能用于控制颅内血肿引起 的症状和并发症。
休息和观察
对于一些较小的血肿,医生可能 建议患者休息和观察,以便自然 吸收。
预防颅内血肿的措施
1 避免头部重创
注意个人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或摔倒。
2 控制高血压
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减少颅内出血的风险。
3 避免服用抗凝药物
避免服用会增加出血风险的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
颅内血肿的诊断方法
1
神经检查
医生通过检查瞳孔、肌肉力量和感觉等指标来评估颅内血肿的可能性。
2
影像学检查
头部CT扫描或MRI可以显示颅内血肿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 诊断。
3
脑脉管造影
通过注射比较剂,医生可以更详细地观察脑血管和可能的异常。
颅内血肿的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手术可以通过移除或减缓颅内血 肿的积聚来缓解脑组织的压力。
颅内血肿的分类
硬膜下血肿
血液在硬膜和蛛网膜之间积聚,常由头部外 Nhomakorabea引 起。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液在蛛网膜和软脑膜之间积聚,常由脑动脉瘤 破裂引起。
硬膜外血肿
血液在硬膜和颅骨之间积聚,多因颅骨骨折引起。
脑实质内血肿
血液在脑组织内积聚,通常与脑外伤、脑动脉瘤、 中风等有关。
颅内血肿的症状和表现

颅内血肿及其术后医疗护理PPT课件

颅内血肿及其术后医疗护理PPT课件
情况。
生命体征监测
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 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瞳孔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瞳孔的大小、形状 和对光反射情况,有助于判断颅 内血肿是否加重或出现其他并发
症。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肺部感染
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肺部感 染,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拍背, 鼓励患者咳嗽排痰。
心理辅导
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颅内血肿
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恐惧。
THANKS
感谢观看
测其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05
颅内血肿的预防与健康教 育
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体检
通过常规体检,可以及时发 现并处理可能导致颅内血肿 的潜在疾病或异常情况。
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颅内血肿的重 要因素,保持血压在正常范
围内有助于降低风险。
避免头部外伤
尽量避免可能导致头部外 伤的活动或环境,如参与
高风险运动或工作。
颅内血肿及其术后医 疗护理ppt课件
目录
• 颅内血肿概述 • 颅内血肿手术治疗 • 颅内血肿术后医疗护理 • 康复与预后 • 颅内血肿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01
颅内血肿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颅内血肿是颅内出血后形成的肿 块,可导致颅内压升高和脑组织 受压。
分类
根据血肿位置可分为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按发 生时间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 性血肿。
并发症预防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 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褥疮等。
预后评估
功能评估
01
定期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估,了解其恢复情况,为后续的康复计

颅脑血肿课件

颅脑血肿课件

恢复和预后
03
康复治疗方法:包括药
物治疗、物理治疗、言
语治疗、心理治疗等
04
康复目标:提高生活质
量,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THANK YOU
STEP3
STEP4
STEP5
观察病情:密 切观察患者病 情变化,如头 痛、呕吐、意 识障碍等
药物治疗:使 用脱水剂、利 尿剂等药物, 减轻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
预防感染:保 持患者呼吸道 通畅,预防肺 部感染等并发 症
康复治疗:进 行肢体功能锻 炼,促进神经 功能恢复
心理支持:给 予患者及家属 心理支持,减 轻心理压力, 增强治疗信心
3
微创手术:适用于部分 血肿位置较深、手术风 险较高的患者
4
药物治疗:适用于部分 血肿较小、症状较轻且 不适合手术的患者
5
康复治疗:适用于术后 恢复期的患者,以促进 康复和预防并发症
预后和康复情况
01
预后:根据血肿类型、
位置、大小和患者年龄
等因素,预后差异较大
02
康复情况:早期康复治
疗有助于改善患者功能
诊断:CT扫描、 MRI扫描、脑血管造 影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
01
临床表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
02
诊断方法:CT扫描、MRI扫描、脑血管造影等
03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04
鉴别诊断:与其他颅脑疾病进行鉴别,如脑梗死、脑肿瘤等
颅脑血肿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STEP1
STEP2
颅脑血肿预防措施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作 息规律,避免 熬夜和过度劳 累
01

颅内血肿护理PPT课件

颅内血肿护理PPT课件
湖州一院
张琪英
学习要求
1、理解颅底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 血肿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颅底骨折的护 理措施 2、掌握脑损伤的护理措施 3、重点:颅底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颅 内血肿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颅底骨折的 护理措施 4、难点:脑损伤的病因、病理生理、辅助检 查,脑损伤的护理措
第四节 颅内血肿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 脑室内出血
以上各血肿在幕上幕下均可发生
急性 亚急性
<3天 3 天— 3 周
慢性
迟发性
>3周
分类
按血肿来源和部位分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 肿、脑内血肿,根据血肿引起颅内高压所需的时 间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急性< 3 天 ,亚急性3 天— 3 周,慢性> 1、妥善固定,注意观察切口敷料情况,防扭转及 反折。 2、保证引流球内的有效负压。 3、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质并记录。 4、若引流液颜色鲜红、粘稠要考虑活动性出血; 若引流液呈淡血性水样液,应考虑为脑脊液,注 意有无低颅压性头痛。 5、一般术后72小时内拔除引流管,拔管后需注意 患者有无头痛、呕吐及意识改变等情况,有无脑 脊液漏,如果有及时报告医生。
12、指导并协助患者床上大小便,床上翻身,深呼 吸及有效咳嗽。 13、拔管护理 ﹙1﹚、患者意识好转、引流液变清、CT检查脑室 内未见明显积血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应先夹管1~2 天,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发热、 意识改变等情况。 ﹙2﹚ 、拔管后如病情许可,可采取头高卧位,以 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3﹚ 、意外拔管处理 1、立即按压引流管置管伤口,防止气体进入造 成气颅。 2、立即报告一声并进行相关处理。 3、密切观察病情,客观记录患者症状及体征。

颅内血肿ppt课件

颅内血肿ppt课件

16
1.
2.
3.
根据血肿出现的时间可分为: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17
CT表现和治疗
CT表现: 示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 间高等密度或混合密度新月 形、半月形影 治疗: 手术 - 开颅血肿清除、内外 减压; 非手术治疗 - 病情稳定、出 血量少者。
18
急性硬膜下血肿
19
患者女性,67 岁。主诉:左侧肢体麻木伴头 晕。查体:血压140/100mmHg。CT 颅脑平扫 (Fig.1-3-3-4-a~b)示:右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并 直窦出血,右脑沟消失。并有老年性脑萎缩。
20
10 天后复查CT 颅脑平扫(Fig.1-3-3-4-c~d)示:右侧硬 膜下血肿呈低密度并直窦出血,较前恶化,右侧颅压增高明
2
颅内血肿
1、硬膜外血肿 2、硬膜下血肿 3、脑内血肿 4、脑室内血肿
3
4
5
二、病因病理

1.
颅内血肿的病理变化主要是:
脑血流循环障碍 脑脊液循环障碍 脑疝形成
2.
3.
6
7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1. 2. 3.
颅脑创伤后有下列表现者,应考虑存 在颅内血肿:
颅内压升高 意识障碍 瞳孔变化 肢体瘫痪 生命体征改变
1.外伤史:局部软组织肿胀,X片示骨折线跨脑 膜中动脉沟或静脉窦。 2.意识障碍:典型意识障碍类型有中间清醒期 3. 瞳孔改变:小脑幕切迹疝,患侧瞳孔一过性 缩小,继之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对侧瞳孔随 之散大。 4. 神经系统体征:血肿对侧肢体肌力减退、偏 瘫、病理征阳性。 5.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燥动等。 6. 生命体征:早期血压升高,心率减慢、体温 上升;晚期呼吸循环衰竭表现。 11

颅内血肿PPT课件

颅内血肿PPT课件

编辑版ppt
4
脑出血的分期
超急性期:出血后6小时内。
急性期:出血后7~72小时。
亚急性期:出血后3天~2周。
亚急性早期:出血后3~6天。
亚急性中期:出血后7~10天。
亚急性晚期:出血后10天~2周。
慢性期:出血2周后。
慢性期早期:出编辑血版ppt后2周~30天。
5
脑内血肿出血量的计算
前后径(cm)×左右径(cm)×上下径(cm)π/6
发病机制 高血压病导致脑动脉壁纤维素样 变性或玻璃样变性 。在血流冲击下形成微动脉 瘤或粟粒样动脉瘤。在此基础上,若血压骤升 且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紊乱时,动脉破裂或动 脉壁坏死渗血造成脑出血。
编辑版ppt
3
临床表现
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血肿大小相关。主要为不同程 度的突发头痛、恶心呕吐、言语不清、小便失禁、肢体活动障碍 及意识障碍、肢体偏瘫等神经系统损害。非功能区小量出血为头 痛及轻度神经功能障碍,大量及深部出血,丘脑、脑干出血可迅 速昏迷,几小时内死亡。
27
15h 1.5T
编辑版ppt
28
10h 0.2T
编辑版ppt
29
男,77岁,突发头痛头晕2h
编辑版ppt
30
亚急性期脑出血MR影像学表现
亚急性早期:一般为出血后第3天到第6天。该期红细胞的细胞膜 仍保持完整,细胞内开始出现正铁血红蛋白,因此该期也被称为 正铁血红蛋白细胞内期,细胞内正铁血红蛋白的出现一般从血肿 周边向中心逐渐发展。由于细胞内正铁血红蛋白具有较强的顺磁 性,使血肿的T1值缩短,因此在T1WI上血肿从周边向中央逐渐 出现高信号。该期血肿在T2WI上不表现为高信号,一般仍为低 信号。
编辑版ppt

颅内血肿_PPT课件

颅内血肿_PPT课件
诊断
2.意识障碍 “中间清醒期”(lucid interval)
3.瞳孔改变
4. 锥体束征
5. 生命体征
第三节 脑损伤
CT表现
CT 检 查 : 颅 骨 内 板 与脑表面间双凸形 或梭形高密度。
第三节 脑损伤
第三节 脑损伤
硬膜下血肿 (subdural hematoma)
第三节 脑损伤
CT表现和治疗
CT 示 : 颅 骨 内 板 下 低密度新月形、半 月形影,少数为高、 等或混杂密度。 治 疗 —— 首 选 方 法 为钻孔冲洗引流术。
第三节 脑损伤
脑内血肿 (intracerebral hematoma)
有两种类型: ①浅部血肿 出血均来自脑挫裂伤灶,血肿位 于伤灶附近或伤灶裂口中,部位多数与脑挫裂 伤的好发部位一致,少数与凹陷骨折的部位相 应。 ②深部血肿 多见于老年人,血肿位于白质深 部,脑的表面可无明显挫伤。
第三节 脑损伤
硬脑膜外血肿 (epidural hematoma)
与颅骨损伤关系密切,骨折或颅骨短暂变形撕 破位于骨沟内的硬脑膜动脉或静脉窦引起出血, 板障出血;出血来源以脑膜中动脉最常见。
发生率:约占颅内血肿的30%。
出血来源:脑膜中动脉;脑膜前动脉;硬脑膜 窦;脑膜静脉;板障静脉。
1. 外伤史
急性硬膜下出血(Acult Subdural Hematoma) 发生率:约占颅内血肿的40%。 出血来源:分两型: 复合性血肿 出血多为脑挫裂伤所致的皮层静
脉出血。 单纯性血肿 少见,为桥静脉损伤所致。
第三节 脑损伤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形成机理: 好发于50岁以上老人,有轻微的头外伤或无外

颅内血肿的护理ppt课件

颅内血肿的护理ppt课件
5
五、颅内血肿的术中处理及护理
协助患者摆好体位。心理护理,减轻紧张情绪。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血压、脉 搏、呼吸及瞳孔变化。协助接引流袋,并将其固定好。
6
பைடு நூலகம்
六、颅内血肿的术后处理及护理
1.卧位
患者回病房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6小时后抬高床头15°~30°,要保持头部敷 料干燥,防止伤口感染。
2.病情观察
8
谢谢
9
详细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瞳孔、神经系统病症等变化,及时发现各种异 常现象。一旦发现,积极降颅压。观察病情变化判断颅内血肿清除效果及有无复发。
3.引流管护理
引流袋应低于创腔30cm,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术后不使用 强力脱水剂,以免颅内压过低。术后3天左右行CT检查,证实血肿消失7 后拔管。
颅内血肿的护理颅内血肿的护理颅内血肿的护理一概念由于创伤等原因当脑内的或者脑组织和颅骨之间的血管破裂之后血液集聚于脑内或者脑与颅骨之间并对脑组织产生压迫时颅内血肿intracranialhematomas因而形成
颅内血肿的护理
范琦
1
一、概念
由于创伤等原因,当脑内的或者脑组织和颅骨之间的血管破裂之后,血液集聚于脑内 或者脑与颅骨之间,并对脑组织产生压迫时,颅内血肿(Intracranial hematomas)因而形成。 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中常见且严重的继发性病变。发生率约占闭合性颅脑损伤的10%和重 型颅脑损伤的40%~50%。
2
二、分类
1、按血肿症状出现的时间分类,(1).急性血肿:症状在伤后3天以内出现;(2).亚急性 血肿:症状在伤后4天到3周内出现;(3).慢性血肿:症状在伤后3周后出现;
2、按血肿所在解剖位置分类。(1)硬膜外血肿:血肿位于硬脑膜外与颅骨间隙中; (2).硬脑膜下血肿:血肿位于硬脑膜下间隙;(3).脑内血肿:血肿位于脑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内血肿之脑内血肿
ppt课件
1
相 关 知
病 史 汇
护 理 计
总 结



pp•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ppt课件
9
辅助检查:
◆颅脑超声波探测 多显示中线波侧移位,少数出现血肿波。 ◆脑血管造影 显示提示脑实质内占位性病变的血管改变。在 颅骨内表面与脑表面之间看不到“无血管区“。以此可与脑外 血肿鉴别。 ◆ CT检查显示多为边缘不整的“毛刺状高密度区“影,位于 脑内部而且外延到脑表面
ppt课件
10
治疗原则:
骶尾部,力月西以5ml/h持续泵人。
9 .14 15:00 CT结果示:血肿清除干净。
9 .15 18:00 医师拔除头部引流管。
ppt课件
14
病史3:
9.16 8:30意识较前改变,呈浅昏迷,左侧瞳孔较前缩小,直径 约4mm,光反迟钝。 9.17 11:00行气管切开术,经气切处吸氧、气道湿化持续。
按血肿的来源和部位可分为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 及脑内血肿等。血肿常与原发性脑损伤相伴发生,也可在没有 明显原发性脑损伤情况下单独发生。按血肿引起颅内压增高或 早期脑瘤症状所需时间,将其分为三型:72小时以内者为急性型, 3日以后到3周以内为亚急性型,超过3周为慢性型。
ppt课件
5
ppt课件
6
吸痰前后加大氧流量.
5.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18-22摄氏度,湿度
ppt课件
8
临床表现:
◆头部外伤史 受伤机制多为对冲伤。 ◆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呈进行性加重,或伤后持续性昏迷, 很少有中间清醒期。如血肿破入脑室,意识障碍则更加明 显。如系凹陷性骨折所致脑内血肿,则病人可能有中间清 醒期。 ◆颅内压增高症状 一般较明显。 ◆局灶体征 与血肿所在部位有密切关系,可见有偏瘫、失 语、癫痫等。
◆非手术治疗 仅用于病情稳定的小血肿。 脱水,止血,护脑,抗炎等其他。
◆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有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的颅内血肿。 CT扫描提示明显脑受压的颅内血肿。 幕上血肿量>30ml、颞区血肿量>20ml、幕下血肿量>10ml。 病人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或出现昏迷。
ppt课件
11
患者:张秀莲 科室:ICU 床号:7床 性别:女 年龄:57岁 住院号:2015033700 责任护士:陈萍 主治医师:黄文跃 诊断:左颞脑内血肿
ppt课件
15
CT结果:
术前
一次手术
二次手术
ppt课件
16
护理问题
护师金菲菲:
1.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病人昏迷 ,呼吸道分泌不能自行排出 有关 2.急性意识障碍 :与脑出血 、脑水肿所致功能受损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脑损伤后进食障碍及高 代谢状态等有关 4.体温过高:与颅脑损伤,蛋白质分解有关 5.有肢体废用性综合征的危险 :与右侧肢体不能活动有关。 6.有皮肤黏膜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等有关。 7.有感染的危险 : ①与头部手术有关②与留置导尿管有关 8.潜在并发症: ①脑疝②右下肢静脉血栓
R24次/分,BP 127/81mmHg,Spo2 98%.入科后医嘱立即予以吸
氧、心电监护、病危、禁食、特护,治疗上予以抗炎、脱水、
保肝、护胃、补液等对症处理,积极备皮、备血。
1:00 在全麻下行“左颞脑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4:50 术毕安返病房,呈深昏迷,双瞳孔不等大,左:右约
3:4mm,均光反迟钝,带入左硬膜外引流管一根在位固定畅,
ppt课件
12
病史1:
责任护士陈萍汇报病情:
患者因“不慎摔倒致伤头部数小时”于2015年9月12日 0:
35由急诊平车入我科,CT结果示:左颞脑内血肿,右锁骨骨折。
来时呈深昏迷,双瞳孔散大到边,均无光反,四肢刺激屈曲,
GCS评分5分,带入一组静脉通道畅,遵医嘱予以甘露醇快速
滴注,带入保留导尿在位固定畅,色黄。测T36.6,P75次/分,
9 .13 11:00 CT结果示:左颞窝血肿增多。
9 .13 12:00 在气管内麻醉下行“左颞迟发性脑内血肿清除术”,
于16:00安返病房,呈中度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5mm
无光反,右侧3mm光反迟钝,立即予以吸氧、气道湿化,带入
左侧硬膜下及左侧硬膜外引流管各一根,均在位固定畅,引流
出少许血性液体,头部敷料外观干燥,医嘱予制动,Q2h按摩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概述:
由于创伤等原因,当脑内的或者脑组织和颅骨之间的血管破裂 之后,血液集聚于脑内或者脑与颅骨之间,并对脑组织产生压 迫时,颅内血肿因而形成。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中常见且严重 的继发性病变。发生率约占闭合性颅脑损伤的10%和重型颅脑 损伤的40%~50%。
概述:
脑组织间血肿:即脑内的一处或多处血管发生破裂和血液淤积, 因此也叫做脑内血肿。
ppt课件
7
病因:
除了脑部外伤外,其他的一些原因也可引起脑内血肿,其中包 括: ◆血管疾病,例如动静脉畸形或动脉瘤。 ◆长期高血压。 ◆神经系统疾病,例如大脑淀粉样血管病。 ◆脑部肿瘤。 ◆服用稀释血液的药物或抗凝血药物。 ◆某些自身免疫疾病。 ◆某些血液病,例如血友病、白血病和镰状细胞贫血。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例如脑炎。 ◆毒品,例如可卡因或安非他明 (苯丙胺)。
ppt课件
17
护理问题
护士谢唯: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病人昏迷 ,呼吸道分泌不能自行排出

护理目标:患者呼吸道通畅,未发生窒息。
护理措施:
1.多鼻饲水,最好每天大于2000毫升。
2.翻身拍背每两小时一次,促进痰液排出。
3.雾化吸入Q8h:雾化液为NS 8ml+氨溴索30mg.
4.保持呼吸道通畅,按需吸痰,吸痰动作轻柔,方法正确,
引流液呈血性,带入经口气管插管在位固定,立即予以吸氧、
气道湿化。
ppt课件
13
病史2:
9 .12 5:00左侧肢体刺激屈曲,右侧肢体未见活动,左上肢予
以保护性约束,力月西一组以4ml/h泵人。
9 .12 8:30神志较前改变,呈中度昏迷。
9 .12 12:00左侧瞳孔较前增大,直径约4mm,光反迟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