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学习现状
大学生现状的社会学分析
当下大学毕业生生存状态的社会学分析近日,一大批网络如此风起云涌,充斥着人们茶余饭后的讨论话题,而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要属民生问题,尤其是当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对此,我想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当下大学毕业生的生存状态,其中不足之处,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一)当下大学生的生存现状前段时间一度热播的《蜗居》让大多数人唏嘘不已。
海藻有一番话,道出了现代人的都市生活也包括广大大学毕业生在内的生存状态:“每天晚上我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灯光我就会想,这城市多奇妙,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中生活。
别人的生活我不知道,而我呢,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6000,吃穿用度2500······也就是说,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至少要进账400,至少。
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根本来不及细想未来十年,我哪里有什么未来,我的未来就在当下,在眼前······”部分大学生在过着这样的蜗居生活,更有甚者加入“蚁族”大军。
所谓的“蚁族”,即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
他们做“走鬼”,打临工,四处奔波。
这些“蚁族”们有迷惘,有梦想,或是希望从地摊起步实现创业,或是相信“总有一天我要住进大房子”,但对于梦想的实现之期,他们大多摇头,“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而今的大学毕业生,是国家的就业包袱,被人们戏称为“考霸族”“北漂族”“蚁族”。
同时,人们也把他们称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代大学生的窘境?(二)影响当下大学毕业生生存状态的因素造成当下大学毕业生生存状态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在此,我想从一下几方面分析:1.社会出身、家庭和阶级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虽不能完全说是“弱肉强食”,但是社会选拔的现象却是普遍存在的。
浅析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
浅析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浅析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有些大学生能够在独立自主的情况下自觉主动的学习,合理安排生活,而有很多大学生却在自由之下处于堕落的状态,学习生活一团糟。
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不仅与自身原因有关,还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本文通过采用问卷设计调查的方法,了解大学生在消费、学习、课余生活、未来规划四个方面的现状,形成结论阐述,并提出对策建议,促使大学生明确目标规划,改善不良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一、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调查结果1.消费就消费总体情况而言,大多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父母寄予的生活费是刚好够用的,消费基于所拥有的钱财多少和自我控制,一般每月能够收入与支出平衡相抵;而还有小部分的大学生生活费是不够用的,甚至经常出现透支的情况;仅有一小部分的大学生能够每月结余出一些钱进行存储。
一方面,接近60%的大学生对消费没有计划,只是盲目消费,不尽合理;也仅有24%的大学生能够经常有计划的消费,减少不正当的消费。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消费内容有一半或一半以上是生活必需品,而且有32%的消费集中在娱乐方面,而关于学习费用却只占很小的比例。
并且,大多数学生在消费计划方面有所欠缺。
2、学习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只有21%的大学生经常对所学课程进行预习和复习,甚至48%接近一半的大学生从来不提前预习课程或课后巩固复习。
在大学考试方面,也只有四分之一的大学生是依靠平时用工积累力争高分的;有45%的大学生都是考试前临阵磨枪、采取紧急备考措施的;有37%的大学生抓住重点复习,抱着只要及格的态度。
总而言之,自觉努力的大学生只占一部分的比例;大多数大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是勉强的,不得不做的;还有10%的大学生是完全厌倦学习的。
就学习目的而言,大学生都是出于好的考虑,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实现自我的价值,但对待学习的态度却是消极大于积极的。
3、课余活动及假期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大多都集中于上网聊天玩游戏、在宿舍睡觉、逛街,而运动、看书、做兼职的很少。
从社会学角度浅析当前大学生学习状况
从社会学角度浅析当前大学生学习状况摘要:基于当前大学生学习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描述,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可以看出:个人、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社会因素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十分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社会学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关系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不断改革,体制不断创新,但大学生学习状况仍有待改善。
一、大学学习现状虽然广大学生对各门课程能基本完成任务,对自身状况能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但由于高校扩招,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习观差异较大,大学生学习状况整体较混乱,存在一些比较集中的问题。
在经历高考的高压后,以完成学习目标的心态进入大学,学习压力消失,60分成为目标,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应付考试,找工作成为其追求。
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成功完成学业任务的能力判断,部分大学生作业选择难度较低的学习任务来完成,对自己喜欢的东西遇到挫折轻言放弃。
学习拖延是指学习者有意推迟启动、推迟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
由于自我效能感低,对自己认识不明确,及对失败的恐惧,或过于追求完美,使学生不敢轻易开始学习任务,不敢尝试有难度的学习任务,加之对任务难度、意义、时间估计缺乏认识,导致学习茫然、更害怕失败。
学习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个体学习行为以满足学习需要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部分大学生对专业不感兴趣,对课程有厌倦感,由学习兴趣和学习结果引起的近景性学习动机较多,带有社会责任感和成就感的远景性动机不多,学习动机多变、现实与职业挂钩。
学习倦怠是指一种对学习持消极态度与行为的学习心理,由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三方面构成。
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中的问题,容易出现沮丧、缺乏兴趣;由于学生厌倦学习表现为逃课、不完成作业、迟到早退;成就感低则反映在学习体验中的低成就感。
部分学生不再认可学习重要,对学习目标认识不清,关注不够;失去了对学习的激情与兴趣,在学习中并不感到快乐,不喜欢老师,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也感觉索然无味,终日无精打采,无所事事;学习中缺乏自控性,遇到困难轻易妥协,学习中容易受各种事情的干扰,有些学生沉迷网络;部大学生对学校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失去了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
高校大学生学习现状的几点探讨
高校大学生学习现状的几点探讨1. 引言1.1 高校大学生学习现状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高校大学生学习现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国家的未来,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栋梁之材,其学习状态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高校大学生学习现状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和就业前景,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高校大学生学习现状,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更好地引导和激励大学生们努力学习、提升综合素质。
1.2 研究现状及目的在当前社会,高校大学生学习现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们面临着更多的学习压力和挑战。
他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尽管学生们在学习上付出了许多努力,但学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仍有待提升。
学校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学生们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激情,需要进一步改善。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针对高校大学生学习现状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深入分析目前学生学习的困难和问题,可以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研究旨在探讨当前高校大学生学习现状的重要性,为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提供合理建议和有效措施。
通过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为高校教育改革和学生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研究现状及目的】2. 正文2.1 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学习现状中比较普遍的问题之一。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生们在学习上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不仅要完成学业要求,还要应对各种考试、竞赛等额外的挑战,这给学生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许多学生为了追求更高的分数和更好的成绩,不惜牺牲休息和娱乐时间,导致他们的身心疲惫不堪。
学习压力不仅来自外部的学业要求,还来自内部的自我要求。
许多学生对自己设置了很高的学习目标,希望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这种追求完美的心态也往往让他们倍感压力。
从社会学角度浅析当前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论文
从社会学角度浅析当前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从社会学角度浅析当前大学生学习状况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关系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不断改革,体制不断创新,但大学生学习状况仍有待改善。
一、大学学习现状虽然广大学生对各门课程能基本完成任务,对自身状况能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但由于高校扩招,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习观差异较大,大学生学习状况整体较混乱,存在一些比较集中的问题。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效能感低,学习拖延,缺乏学习动机在经历高考的高压后,以完成学习目标的心态进入大学,学习压力消失,60分成为目标,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应付考试,找工作成为其追求。
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成功完成学业任务的能力判断,部分大学生作业选择难度较低的学习任务来完成,对自己喜欢的东西遇到挫折轻言放弃。
学习拖延是指学习者有意推迟启动、推迟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
由于自我效能感低,对自己认识不明确,及对失败的恐惧,或过于追求完美,使学生不敢轻易开始学习任务,不敢尝试有难度的学习任务,加之对任务难度、意义、时间估计缺乏认识,导致学习茫然、更害怕失败。
学习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个体学习行为以满足学习需要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部分大学生对专业不感兴趣,对课程有厌倦感,由学习兴趣和学习结果引起的近景性学习动机较多,带有社会责任感和成就感的远景性动机不多,学习动机多变、现实与职业挂钩。
(二)学习倦怠,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倦怠是指一种对学习持消极态度与行为的学习心理,由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三方面构成。
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中的问题,容易出现沮丧、缺乏兴趣;由于学生厌倦学习表现为逃课、不完成作业、迟到早退;成就感低则反映在学习体验中的低成就感。
高校大学生学习现状的几点探讨
高校大学生学习现状的几点探讨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追求的目标。
高等教育不仅可以为个人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还可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知识与智慧。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大学生学习现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大学生学习现状的第一个问题是学习动力不足。
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并且学习的压力相对较小。
一些学生对学习产生了麻木和厌倦的情绪,缺乏对知识的渴望和热情。
一些学生将课堂当作一种例行公事,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并不够深入,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
大学生学习现状的第二个问题是学习方法不当。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但这也使得一些学生对学习方法产生了迷茫和混淆。
一些学生偏向于依赖电子设备和互联网进行学习,而忽视了传统的书本和课堂教学。
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时间管理和学习规划,导致学习效率不高,拖延学习时间,最终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
大学生学习现状的第三个问题是学习压力大。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不少学生感到焦虑和压力山大。
特别是一些重点学科和专业,学生需要面对大量的知识和专业课程,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改善大学生的学习现状。
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一些选修课程或科研项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辅导。
学校可以设立学业辅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社会也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学习现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社会可以通过举办一些讲座或座谈会,帮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与支持。
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现状, 成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现状, 成因及对策分析当前,大学生学习生活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压力大、学习效果不佳、缺乏思考能力等。
这些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教育体制的问题、学生个人的问题、社会环境的问题等。
因此,采取多种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教育体制的问题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比较重要的成因之一。
当前,大学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思考与创新的能力培养,导致许多大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只会被动接受知识。
因此,学校应当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创造性地发挥个人优势,培养其能够独立思考的能力。
此外,学生个人问题也是导致大学生学习生活不顺利的成因之一。
很多大学生认为只要获得学位就能获得高薪工作,而不重视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导致知识的深入理解不足。
此外,一些学生也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规律不合理等问题,时间分配不合理,成为了学习上的障碍。
因此,大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学习目的,合理规划学习计划,并付诸实践。
社会环境问题也是导致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成因之一。
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大,许多大学生为了追求就业机会而放弃了兴趣爱好和个人发展,仅仅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而努力。
另外,一些学生也感到身处一个只关注短期利益的社会,维持学习兴趣和专注度的难度加大。
因此,社会需要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爱好,提高自身价值,在培养未来人才的同时,不忽视个体的个性与发展需求。
为了解决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需要采取多种对策。
学校需推进教育改革,强化学生参与性,鼓励自主思考;同时,学生也需要自主规划,合理分配时间,根据兴趣爱好培养相关技能。
社会也需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发掘自己的潜力,不让竞争压力和功利导致学生迷失方向。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有价值的优秀人才。
社会学教育中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社会学教育中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引言: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而社会学教育作为培养社会学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一直在不断发展与探索中。
然而,社会学教育中存在一些现状和问题值得深入分析和思考。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三个方面,对社会学教育中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现状与问题:社会学教学内容是构建学生社会学知识体系的基础,而其在实践中的运用也需要与社会现实相适应。
然而,目前社会学教学内容存在以下几个现状和问题:1. 缺乏前沿性知识更新: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现象的学科,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关注社会变迁和问题的新动态。
然而,现行的社会学教材和教学内容往往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不能及时反映社会的新变化和新问题。
2. 缺乏实际案例分析:社会学教学应该与实际案例相结合,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社会学理论。
然而,目前的社会学教学往往停留在概念的抽象层面,缺乏实际案例的引入与分析,使得学生在运用社会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面临一定的困难。
3. 马克思主义的单一思想体系:社会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应该具有多元化的理论观点,而目前的社会学教育往往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忽视了其他学派的理论。
这种单一思想体系的传授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思维局限性,影响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全面认知。
二、教学方法的现状与问题:教学方法是传授社会学知识的手段和方式,而一个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然而,目前社会学教学方法存在以下几个现状和问题:1. 传统的讲授方式过于单一:传统的社会学教学往往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积极参与的机会。
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社会学的兴趣降低,学习效果不佳。
2. 缺乏互动和讨论:社会学是一个广泛关注社会问题的学科,而目前的社会学教学往往缺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讨论。
学生缺乏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无法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限制了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社会学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社会学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引言:社会学教育作为一门关于社会现象、人类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学科,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社会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社会学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并为社会学教育的改进和创新提供一些思路。
一、社会学教育的现状分析在当今社会,社会学教育在各级学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社会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变迁与发展等。
然而,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学教育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教育体制的压力使得社会学教育的发展受到限制。
当前的教育体制强调学科知识的考核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这导致了社会学教育的边缘化。
许多学校将社会学等人文科学学科放在次要位置,不重视教学内容的创新和实践的应用。
其次,社会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亟待创新。
虽然社会学教育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概念,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出现理论内容脱离实际、繁琐难懂的情况。
学生对社会学的兴趣也较低,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再次,教师队伍的建设亟待加强。
社会学教育的质量与教师的素质密不可分。
然而,目前教师队伍普遍存在水平不齐、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
缺乏优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使得社会学教育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二、社会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分析尽管社会学教育面临一些挑战,然而,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它也面临着许多机遇。
以下是社会学教育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1. 强化实践与创新:社会学教育应更加注重实践和创新,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通过社会实践、实践研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深化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社会学应与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进行深度合作,形成多学科综合研究,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3. 推动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社会学教育需要强化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社会学对当代青年问题的研究
社会学对当代青年问题的研究青年是每个社会的未来,而当代青年问题也是每个社会面临的挑战之一。
在这个信息时代,青年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社会变革和挑战,需要深入探讨其相关问题。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的学科,可以为我们提供更深层次的分析和理解。
下面,本文将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探讨当代青年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一、社会转型导致的青年问题社会转型是社会变革的必然发展,而当代青年问题也与其密不可分。
由于中国社会的高速转型过程,青年面临着多重挑战和压力。
首先,教育资源不均等是青年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强了普及教育的力度,但是城乡教育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
如在城市,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科技和文化,而在农村,教育资源不足,学生往往缺少多元化的语言和文化背景。
其次,社会转型也导致就业压力加剧,青年找工作更加难。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对于缺乏经验和技能的年轻人来说,许多行业对年轻人的需求也在不断缩小。
这意味着在就业方面,年轻人经常需要面对许多挑战和困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年轻人甚至会放弃自己的职业梦想或生活目标。
二、社会关系变化引发的青年问题另一个导致青年问题的重要原因是社会关系的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关系模式正在不断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不断影响着青年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
首先,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也发生变化。
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影响,父母对教育的重视和思路也在发生转变。
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孩子可能更容易追求个人目标,而不是像传统观念那样尊重家庭和家族的重要性。
其次,外部关系的变化也影响着青年的生活。
在社会化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正在不断多元化和复杂化,这不仅表现在家庭中,也表现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
这些变化不仅对年轻人的情感需求产生了影响,而且对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念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社会学解决方案面对这些青年问题,社会学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
社会学分析当代青年的发展问题
社会学分析当代青年的发展问题当代青年是一个特殊的族群,他们成长的环境和前辈们不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但也面临着更多的困惑和不确定性。
社会学家通过对当代青年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发展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必要的帮助提供依据。
一、教育问题教育是青年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在当代中国,教育资源的分配仍然存在很大的不平等。
东部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占据了绝对优势,而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则相对匮乏。
这给青年的教育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公平性。
此外,当前我国的教育评价体系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学生为了适应考试,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去应对各种模拟考试和补习班,而忽视了课堂上的学习和实践。
这不仅使得学生没有得到合适的教育培养,而且还会造成长期的心理负担和影响,影响其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的发挥。
二、就业问题就业是青年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当代青年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特别是在科技、金融等领域。
此外,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一些人甚至会陷入“月光族”和“拒绝就业”等矛盾中。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更积极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就业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加强对青年就业的支持和指导,提高社会的普惠性和公正性。
三、家庭问题家庭是青年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和力量。
但在当今社会,一些家庭因为经济、文化和心理等原因,无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条件和教育环境。
一些家庭的家长过于焦虑和重视成绩,往往会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兴趣发展。
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精神食粮,而且还会在长期培养中埋下隐患。
为此,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家庭建设的支持和指导,鼓励家长摆脱成绩至上的焦虑情绪,关注孩子的生命和感受,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
四、文化问题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和青年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但在当今社会,一些不良的文化和价值观念诱导和影响了一部分青年的思想、行为和习惯。
为此,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和手段,加强正义文化的培育和教育,引导青年追求高尚的目标,倡导科学、民主、文明的社会价值观念,使得青年在自身的价值追求和社会责任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和自我实现。
高校大学生学习现状的几点探讨
高校大学生学习现状的几点探讨1. 引言1.1 高校大学生学习现状的重要性高校是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学习现状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学习是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学习现状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未来。
高校大学生学习现状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现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个人发展。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他们未来的成就和发展。
只有掌握扎实的学习基础,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学习现状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只有具备一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并为社会的不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校大学生学习现状的重要性也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高校大学生学习现状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只有重视并研究学生的学习现状,找出问题所在并加以改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
1.2 高校大学生学习现状的研究意义高校大学生学习现状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提供依据。
通过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学习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教育者提供改进教学方法和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的建议。
关注高校大学生学习现状还可以帮助学校和教育机构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见,促进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现状,可以为教育改革和教学改进提供有力支持,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的探讨,将有助于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2. 正文2.1 高校大学生学习动机分析高校大学生学习动机分析是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驱动力和动机因素。
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了解他们为什么选择特定的学科和课程,以及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和行为表现。
在大学生学习动机中,通常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个方面。
关于大学生学习、生活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学习、生活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的调查报告调查目的: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调查人员:调查对象:大一学生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调查时间:调查内容:此次主要调查了大学生的学习、课余生活方面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更好的珍惜大学生活,让大家客观全面地做出选择,真实地反映大学生当前的生活、学习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帮助同学们改善不好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为此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具体情况如下:此次调查数据显示,在学习的课余时间里,有51%的学生选择在课余时间看课外书,增长课外知识,也有不少于25%的学生选择看专业用书。
同时,有1/5的学生是用这些时间来玩游戏或干些其它事情。
此外,大部分大学生每天学习时间维持在3个小时左右,但是也有31%的大学生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仅一个小时,而有12%的学生每天都有5个小时用在学习方面。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
这是因为,进入大学,大学生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离开家庭生活,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有足够的自由支配属于自己的时间。
在学习方向上,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人际关系学,专业课和英语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只有少部分大学生认为学习党政课和思想教育课重要。
这和当今社会的剧烈竞争有多少联系。
其实大学生在学习方向上是可以多方面发展的,如学好理论知识:把自己培养成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专业技能的人才。
学好知识一方面是完成本职工作,另一方面也是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的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做一切研究以及进行理论创新的出发点,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结合实践,进行创造性的工作;适当参加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目前,人才市场上被企业一致看好的抢手人才,近90%都是既有学历又有工作经验的人,而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而出现令人尴尬的"疲软"状态。
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然而,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却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也制约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问题。
一、社会实践参与度不高1. 学校层面: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一些高校将社会实践视为一种负担,仅仅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而开展活动,导致社会实践流于形式。
2. 学生层面: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足,认为社会实践仅仅是走过场,没有实际意义。
此外,由于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因素,一些大学生在时间上无法保证参与社会实践。
二、社会实践内容单一1. 学校层面:部分高校在社会实践内容上缺乏创新,仍旧以参观、调研、志愿服务等传统形式为主,缺乏与专业相结合的实践活动。
2. 学生层面: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往往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缺乏跨学科、跨领域的实践机会。
三、社会实践效果不佳1. 学校层面:部分高校对社会实践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社会实践效果难以量化。
同时,社会实践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不足,使得社会实践的价值难以体现。
2. 学生层面:部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只注重参与过程,忽视实践成果的总结和反思。
此外,由于实践过程中缺乏指导,导致部分大学生实践效果不佳。
四、社会实践保障机制不健全1. 学校层面:部分高校对社会实践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实践活动难以顺利进行。
同时,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缺乏专业的指导力量。
2. 学生层面:部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等原因,难以承担实践过程中的费用。
五、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的脱节1. 学校层面: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难以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机会。
2. 学生层面:部分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缺乏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导致在实践过程中难以发挥专业优势。
社会学教育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社会学教育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社会学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教育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社会学教育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社会学教育的现状社会学教育作为一门学科,一直以来都起着培养学生社会思维和社会意识的作用。
然而,当前社会学教育面临一些挑战和困境。
首先,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参与和互动的需求。
传统的课本知识传授模式,使得学生很难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缺乏实践能力。
其次,社会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有待更新。
现实社会问题在迅速变化,而传统教学体系往往跟不上这些变化,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再次,社会学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缺乏具有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的教师,使得教学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
二、社会学教育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社会学教育将迎来一系列发展趋势。
首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成为主流。
传统的课堂教学将逐渐转向学生参与、互动和实践导向。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等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学理论,并能够将理论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其次,开放式课程设置将得到更多的重视。
社会学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再次,社会学教育将加强与社会实际问题的结合。
社会学教育应该更加关注社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会调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最后,社会学教育的教师队伍将得到更好的建设。
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行业背景的教师,探索多元化的教师培养模式,以应对社会学教育发展的需求。
三、社会学教育发展的挑战与对策社会学教育在发展中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首先,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社会学教育的规划和引导,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
通过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促进社会学教育的创新发展。
其次,学校和教师应该加强专业能力的提升。
学校可以加强教师培训,提供更多专业化的课程和实践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质量。
大学生们现状分析报告
大学生们现状分析报告近年来,大学生们的现状备受关注。
他们作为中国未来的主力军,承载着社会发展的重任。
然而,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大学生们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压力。
下面将对大学生们的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大学生们面临着就业压力。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
不仅要面对同龄人的激烈竞争,还要面对社会对于人才的更高要求。
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甚至出现就业难、薪资低等问题。
这种情况对大学生的心理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其次,大学生们普遍存在学业压力。
高等教育的提质增量带来了大学课程的不断扩充和加深。
大学生们需要应对大量的学习任务和考试压力,尤其在繁重的实践课程和毕业设计中,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长期以来,导致许多大学生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此外,大学生们的生活压力也不容忽视。
离开家庭的大学生需要独立生活和自理能力,但许多学生在这方面缺乏经验和能力。
面临着学业、经济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压力,大学生们往往倍感困扰和无助。
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交圈的拓宽也给大学生们带来了不少困惑。
最后,大学生们普遍面临着价值观认同的困境。
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和多元化的时期,大学生们在面对各种传统观念和西方文化的冲击时,常常感到犹豫和迷茫。
他们需要重新审视和认知自我,面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选择和挑战。
综上所述,大学生们的现状存在着就业压力、学业压力、生活压力和价值观困境等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社会各界重视,并采取措施解决。
政府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支持和指导,学校应提供更加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服务。
同时,大学生们也要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积极面对挑战和压力,努力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学习现状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学习现状及对策分析作者:梁一凡孙琦来源:《科学与财富》2021年第05期摘要:通过对当今高等教育面临的社会环境的调查,重点分析了当下专科生的学习现状、干扰学习的因素和具体改进的措施。
从而引导专科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于培养有道德、有文化的大学生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专科生;社会环境;学习现状;具体对策一、高等教育面临的社会环境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稳步发展,结构逐步优化,迈入普及化发展阶段,教师队伍和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2019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956所。
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比上年增加25所。
普通本科院校1265所,比上年增加20所;高职(专科)院校1423所,比上年增加5所;成人高校268所,比上年减少9所;全国共有研究生培养机构828个。
(二)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201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4002万人,比上年增加169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迈入普及化发展阶段。
每十万人口中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为2857人,比上年增加199人。
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3031.5万人,比上年增加200.5万人,增长7.1%;成人本专科在校生668.6万人,比上年增加77.6万人,增长13.1%。
(三)高等教育毕业生规模全国普通本专科毕业生758.5万人,比上年增加5.2万人,增长0.7%。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一方面,受益于高等教育扩张政策,中国高等教育迅速迈入大众化时代,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才培养更趋多元化。
另一方面,伴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让许多大学生陷入“毕业即失业”的窘境,社会普遍追求高学历,这对专科生的就业来说将会面临更加不利的局面。
二、专科生的学习现状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就只能選择专科或者复读。
而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专科,高考成绩失利,加之自律能力差,所以在一进大学后就浑浑噩噩、浪费时间。
社会学视角下的校园生活
社会学视角下的校园生活引言校园生活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塑造人格、培养社交能力的重要舞台。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校园生活是一个微观社会,其中包含了各种社会关系、文化现象和社会结构。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探讨校园生活中的几个关键方面,以期对校园生活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校园生活中的社会关系在校园中,学生之间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同学之间的关系是最为基础和普遍的社会关系。
通过与同学的互动,学生学会了合作、竞争和沟通,这些都是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其次,师生关系也是校园生活中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价值观的引导者和行为的榜样。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校园中的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也为学生提供了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机会,从而丰富了学生的社会关系网络。
二、校园生活中的文化现象校园文化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学校的价值观、传统和特色。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校园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校园文化具有多样性。
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校园文化,即使在同一所学校内,不同的群体也可能形成各自独特的文化。
其次,校园文化具有传承性。
许多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它们通过各种方式被传承下来,成为学校精神的象征。
最后,校园文化具有影响力。
校园文化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还对社会产生辐射作用,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三、校园生活中的社会结构校园生活中的社会结构主要包括班级结构、年级结构和社团结构等。
这些社会结构对学生的角色定位、权力分配和资源获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班级结构是校园生活中最基本的社会结构。
在班级中,学生根据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等因素被分配到不同的角色,如班干部、小组长等。
这些角色的分配不仅关系到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和权力,还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从自然学,社会学角度分析后疫情时期大学生生活
从自然学,社会学角度分析后疫情时期大学生生活
从自然学角度来分析后疫情时期的大学生生活,我们可以重点关注大学生在生物方面的变化、适应和应对策略。
社会学角度则关注于疫情对大学生社交、心理状态和学业的影响。
自然学角度:
1. 生物变化:疫情期间,大学生生活受到很多限制,无法像以前那样自由地进行户外活动和锻炼,可能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免疫力减弱等生物变化。
2. 适应策略:大学生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采取居家健身、室内运动等方式来保持身体健康。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的作息也能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3. 应对策略:大学生可以关注疫情最新进展,积极遵守防护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同时,学会应对焦虑和压力的方法,如寻求心理支持、养成良好的心理调适习惯等。
社会学角度:
1. 社交影响:疫情使得大学生的社交活动受到限制,无法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聚会活动,可能导致孤立感增加、社交圈缩小等社交影响。
2. 心理状态:疫情给大学生带来了不确定性和焦虑感,担心学业和未来的发展。
同时,疫情期间的长时间居家学习可能导致学习动力下降、自律性不强等心理状态的变化。
3. 学业影响:疫情使得大学生原本的学校课程和学习计划受到干扰,转为线上教学模式,可能对学习效果和体验产生影响。
适应线上学习的大学生需要做好时间管理、学习调整等,保持学术进步。
总体而言,大学生在疫情时期的生活受到了重大的影响。
他们需要通过合理的自身调整和应对策略,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并克服可能出现的生物和社会变化带来的困难。
同时,积极寻求社交支持和心理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社会学角度浅析当前大学生学习状况文/延安大学贾学斌摘要: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关系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不断改革,体制不断创新,但大学生学习状况仍有待改善。
关键词:社会学;教育;学习状况;制度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Abstract: human resource is the first resour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 education is the main way to develop human resources, higher education shoulders the hist orical mission of cultivating talents. In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the system of innovation, but still need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Keywords: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learning; system一、大学学习现状虽然广大学生对各门课程能基本完成任务,对自身状况能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但由于高校扩招,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习观差异较大,大学生学习状况整体较混乱,存在一些比较集中的问题。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效能感低,学习拖延,缺乏学习动机在经历高考的高压后,以完成学习目标的心态进入大学,学习压力消失,60分成为目标,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应付考试,找工作成为其追求。
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成功完成学业任务的能力判断,部分大学生作业选择难度较低的学习任务来完成,对自己喜欢的东西遇到挫折轻言放弃。
学习拖延是指学习者有意推迟启动、推迟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
由于自我效能感低,对自己认识不明确,及对失败的恐惧,或过于追求完美,使学生不敢轻易开始学习任务,不敢尝试有难度的学习任务,加之对任务难度、意义、时间估计缺乏认识,导致学习茫然、更害怕失败。
学习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个体学习行为以满足学习需要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部分大学生对专业不感兴趣,对课程有厌倦感,由学习兴趣和学习结果引起的近景性学习动机较多,带有社会责任感和成就感的远景性动机不多,学习动机多变、现实与职业挂钩。
(二)学习倦怠,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倦怠是指一种对学习持消极态度与行为的学习心理,由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三方面构成。
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中的问题,容易出现沮丧、缺乏兴趣;由于学生厌倦学习表现为逃课、不完成作业、迟到早退;成就感低则反映在学习体验中的低成就感。
部分学生不再认可学习重要,对学习目标认识不清,关注不够;失去了对学习的激情与兴趣,在学习中并不感到快乐,不喜欢老师,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也感觉索然无味,终日无精打采,无所事事;学习中缺乏自控性,遇到困难轻易妥协,学习中容易受各种事情的干扰,有些学生沉迷网络;部大学生对学校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失去了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
(三)学习心理浮躁,失信失实严重社会风气的影响,使大学生出现急功近利、眼高手低、盲目自大、意志薄弱等学习状况。
对自己的未来缺乏规划和思考;对自己的表现与努力急于求成,意志薄弱,轻言放弃;对自己的学习投机取巧,态度不端,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普遍;上课不认真听讲,做自己的事情;作业互抄,弄虚作假,考试作弊,课余时间不学习;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沉迷网络;缺乏主见,轻易动摇自己的学习观和价值观,不求甚解,有的兼职打工,荒废学业。
(四)学习主动性不够,学习无计划,缺乏创新能力,质量下降严重学习主动性是指推动学生积极、自主、持久的发生学习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及其功能。
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的支配下,有目的自觉自愿与学习活动的内隐态度与行为倾向,是自觉、积极、主动的,而非强制、勉强、被动的。
很大一部分学生平时被动的上课,考试被动的临阵磨枪,死记硬背,学习主动性差,时间利用率低。
上课填鸭式的教学依然普遍存在,使学生成为被动地接受灌输者,缺乏判断思维,没有判断意识,无法提出问题,进行创新。
每年考试补考人数增多、次数增多、态度不端正、制度不健全、程序不完善、监考过松。
(五)大学生学习权益问题凸显大学生学习权益主要指在教学计划的允许范围内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学习质量的保障权和学习方式的自由选择权,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对教师所授内容的异议权以及无论学习成绩好差、身体状况强弱的学生在学习上享有平等权。
大学生普遍对高等教育有很高的期望,都希望能通过大学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更多领域、更前沿更实用的部分有所涉猎;有科学多样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学习;有宽松的制度和自主选择的权利。
而现实是学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学习内容陈旧远离实践;学习方式突出教师中心,且师资质量无法满足需求;学业考评中知识记忆,应试色彩明显,评价方式单一;学习制度缺乏弹性,限制过多。
使学生抱怨不断、沉默不理、逃课和作弊屡禁不止。
二、从社会学视角进行成因分析大学生处于储备知识技能的关键时期,合理的规划学习,科学的利用时间,积极的完成学业是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基本保证。
基于对大学生学习现状的认识,从个体、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社会五方面进行分析。
(一)个人因素第一,大学入学后期望与初步学习的反差使部分学生需要得不到满足,引起学生普遍的失落感,甚至失去对所学专业的热情。
第二,学生自身学习状况的优异与否,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强度和普遍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价值观,从而影响学生的行为。
第三,学生进入学校的方式,以及对学校、专业的满意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有重要影响。
有些调剂的学生进入校园便产生了对所学专业所在学校的鄙视,根本无法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第四,高校收费制度改革,丰富了大学生的角色,促使他们开始尤其关注自身的利益。
国家从免费全包到收取费用,使高等教育逐渐市场化,学生从单纯的受教育者、被管理者,成为了消费者,他们开始关注受教育的质量,就业的需求。
第五,就业制度的改革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压力,从统招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使学生更关注自己通过大学的学习后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由于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受高等教育的人逐年增多,毕业生也随之急剧增加,这给大学生的就业市场造成了极大压力。
这种形势下,大学生的追求就是通过大学学习就业谋生。
第六,学生在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中,将教学定义为内容被动地接受活动,关注教师的解释和对事实的判断,而不是自身积极审视或探究,形成严重的依赖心理,且不能有效地将所学知识与生活体验相结合。
自身的思维习惯使自身无法适应大学无人监督的学习生活,导致无计划无规划。
(二)家庭因素1.父母的期望与家庭状况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学习行为,有些学生出于实现父母的期望而一如既往的努力学习,而一些学生出于父母的压力而产生近景性学习动机。
有些学生出于改变现有家庭状况而努力学习,另一部分出于改变家庭状况而过分关注就业,荒废学业。
家庭状况好的学生多为享受大学,更缺乏学习的动机。
2.学生所受的家庭教育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良好的家庭教育利于大学生清晰的规划四年大学生活和自己的追求,而过于功利化、社会化的家庭教育,导致学生投机取巧,荒废学业。
(三)学校因素1.缺乏对学生学习观的教育有效的学习观教育,对不良学习行为的遏制,保持积极上进的学习积极性和对专业的热情有重要的影响。
加之不良学风、校风的影响,很容易在大学生一进大学就产生对大学学习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
2.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陈旧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育中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权利,教师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启发,重苦练轻活动,导致学习负担过重,更使学生形成一种学习的依赖感,致使学生进入无人督促的大学后迷失。
3.教学设施不完备,教学资源缺乏教学设施无法满足学生需求,教学资源缺乏,致使学生对学校教学的满意程度大大降低,也同时降低了对学习的兴趣。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入学人数不断增加,高校现有教室越来越紧张、实验室图书馆资源紧张。
4.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教师的专业权威与个人魅力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期望,端正学习态度,校正学习行为,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普遍性,从而提高对整个学科的兴趣,这也同时促使教师不断进步,但现实中由于教学科研经费的不断降低、任课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得不到提高等原因,很少教师能进行创新教育。
5.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不完善在管理上,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以学校、管理者为主体,学生要服从管理;课程设置教条化依然清晰可见,虽然有一定改革,但课程设置不合理依然存在;管理体制上从招生计划、入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进度都只求高度集中统一,看重对学生的约束与控制。
(四)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非正式群体。
同辈群体是学生自己选择的,但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带有一点儿与成人权威相抵触的色彩。
同辈群体行为会呈现一点的默契性和传染性,所以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情感、学习态度、价值观和社会性发展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课堂中,如果看到有同学看杂志不听课,那么这本杂志会在周围同学中传阅。
同学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学习态度,也会在短时间内成为整个群体的学习态度。
在大学教育中,班风、宿舍风气都会影响着整个班级、宿舍及相关宿舍的学习状况。
(五)社会因素1.社会不良价值观的侵蚀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化等不良风气渗透到高校,对学生的价值观念等产生了一定影响。
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成绩与就业无必然联系,放松对专业的学习。
新读书无用论抬头,使大学生不再热衷于知识的获得,学习行为上摇摆不定,动力不足。
2.媒体的影响突出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希望,他们接触的媒体类型更为广泛。
网络发展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尤为严重。
网络极为方便地为我们提供了信息,也把有害信息、网络失范等负面带给了学生。
除此之外,在使用网络上大学生存在对网络过于依赖,对网络应用存在较为严重的失衡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