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计算书-实例

砖混结构计算书-实例
砖混结构计算书-实例

办公楼(四层)砖混房屋结构

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 0.000,室内外高差450㎜。地震烈度:7度。

(2)、墙身做法:外墙墙身为普通实心砖墙,底层外墙厚370㎜,其余墙厚240㎜。墙体底层MU15砖,M7.5砂浆砌筑,二至四层用MU10砖,用M5混合砂浆砌筑,双面抹灰刷乳胶漆。

(3)、楼面做法:20㎜水泥砂浆地坪。100㎜钢筋混凝土板,20㎜厚天棚水泥砂浆抹灰。

(4)、屋面做法:二毡三油绿豆砂保护层,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50mm厚泡沫砼,100厚钢筋砼现浇板,20mm厚天棚水泥砂浆抹灰。

(5) 、门窗做法:门厅,底层走廊大门为铝合金门,其余为木门。窗为木窗。

(6) 、地质资料:砂质粘土层地基承载为特征值fak=190KN/m2,fa=1.1fak。

(7)、活荷载:走廊2.0KN/㎡,楼梯间2.0KN/㎡,厕所2.5KN/㎡,办公室2.0KN/㎡,门厅2.0KN/㎡。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

一层平面图

二、构件初估。

1、梁尺寸确定。

初步确定梁尺寸(取最大开间4500mm):

梁高h: L/12=375㎜,取 h = 500㎜

宽b: h/3=167㎜,取 b=200㎜

3.初选楼板。

楼板为现浇双向连续板,t (1/60)L =75㎜. 取t = 100㎜.

三、结构计算书

一、荷载计算

(1)屋面荷载

二毡三油绿豆砂 0.35KN/m2

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40 KN/m2

50mm厚泡沫砼 0.25 KN/m2

100厚钢筋砼现浇板 2.50 KN/m2

20mm厚板底抹灰 0.34 KN/m2

屋面恒载合计 3.84 KN/m2

屋面活荷载(不上人) 0.7 KN/m2(2)楼面荷载

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 0.40 KN/m2

100厚钢筋砼现浇板 2.50 KN/m2

20mm厚板底抹灰 0.34 KN/m2

楼面恒载合计 3.24 KN/m2

楼面活荷载 2.0KN/m2

(3)墙体荷载

双面粉刷240mm厚砖墙 5.24 KN/m2

双面粉刷370mm厚砖墙 7.62 KN/m2

木窗 0.30 KN/m2

此办公楼为一般民用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

结构的重要性系数γ0=1.0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G=1.2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γQ=1.4

二)正常情况下墙体承载力验算

1、确定房屋静力计算方案

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表4.2.1“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因本设计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屋盖和楼盖,最大横墙间距9m(小于32m),该房屋属于刚性方案房屋。

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表4.2.6“外墙不考虑风荷载影响时的最大高度”,本设计层高3.3m<最大层高4m;房屋总高13.65m <最大总高28m,故不考虑风荷载的影响。

2.高厚比验算

(1)根据M7.5和M5混合砂浆,从《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查得墙体的允许高厚比:首层为[β]=26;2-4层为[β]=24。

(2)内横墙高厚比验算。

①2-4层横墙:

2-4层横墙间距s=9m;层高H=3.3m

根据s=9m>2H=6.6m。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得

H0=1.0×H=3.3m

h=240mm承重横墙允许高厚比不提高,即μ1=1.0。

横墙无开洞允许高厚比降低系数为μ1=1.0。

于是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式(5.1.1)得

β= H0/ h=3300/240=13.75<μ1μ2[β]=24

2-4层横墙高厚比满足要求。

②首层横墙:

首层横墙间距S=9m;层高H=3.3+0.45+0.5=4.25m

根据S=9m>2H=8.5m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得

H0=1.0×H=4.25m

h=240mm承重横墙允许高厚比不提高,即μ1=1.0

横墙无开洞允许高厚比降低系数为μ2=1.0

于是

β= H0/ h=4250/240=17.7<μ1μ2[β]=26

首层横墙高厚比满足要求。

②2-4层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2-4层横墙间距S=9m;层高H=3.3m

根据S=9m>2H=6.6m,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得

H0=1.0×H=3.3m

h=240mm承重纵墙允许高厚比不提高,即μ1=1.0

纵墙S=9m范围内开窗洞两个b s=4.2m(取较大开间窗洞),开洞后允许高厚比的降低系数为

μ2=1.0-0.4b s/s=1-0.4×2×2.1/9=0.813>0.7

取μ1=0.813

于是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得

β= H0/ h=3300/240=13.75<μ1μ2[β]

=1.0×0.813×24=19.512

2-4层纵墙高厚比满足要求。

④首层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首层横墙间距S=9m;层高H=3.3+0.45+0.5=4.25m

根据S=9m>2H=8.5m,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得

H0=1.0×H=4.25m

H=370mm承重横墙允许高厚比不提高,即μ1=1.0

纵墙开洞后允许高厚比降低系数为μ2=0.813

于是

β= H0/ h=4250/370=11.48<μ1μ2[β]

=1.0×0.813×26=21.138

首层纵墙高厚比满足要求。

3.外纵墙墙体承载力验算

(1)选取计算单元和确定受荷面积。

因外纵墙有窗洞口,窗间墙承受进深梁传来的集中荷载,故取-个较大开间,即4.5m作为计算单元。其受荷载面积为(近似的按装配式简化)

4.5×3.0=13.5m2

(2)确定控制截面。

每层取两个控制截面:窗间墙顶部截面I—I和窗间墙下部截面II—II。

2-4层墙厚均为240mm,窗间墙宽2400mm,故控制截面面积为

A2=A3=A4=240×2400=576000mm2

底层370mm厚墙的截面面积为:A1=370×2400=888000mm2

墙体轴力及弯矩计算简图

(3)计算进深梁反力对墙体中心线的偏心距。

先确定梁端的有效支承长度a0 ,然后再计算偏距e 。

①有效支承长度a0 ;

2—4层为

a

=183mm<h=240mm

故取a0=183mm。

=155.4mm<h=370mm

首层为a

故取a0=155.4mm

⑨偏心距;

2-4层进深梁反力对墙体中心线的偏心距e1为

e i=0.5h-0.4 a0=0.5×240-0.4×183=46.8mm

首层进深梁反力对墙体中心线的偏心距e1为

e1=0.5h-0.4a0=0.5×370-0.4×155.4=122.84mm

(4)验算各层:

当设计墙和基础时,计算截面以上各楼层活荷载应乘以折减系数,当计算截面以上楼层为2--3层时折减系数为0.85。

1)屋面荷载q1=1.2×3.84+1.4×0.70=5.588KN/m2

2)楼面荷载

静荷载q2=1.2×3.24=3.888KN/m2

活荷载q3=1.4×2.00=2.8 KN/m2.

3)墙体自重

第4层I—I截面以上240mm墙体自重为:

N1=1.2×4.5×0.4×5.24+1.2×0.24×0.30×4.5×25

=21.04KN

第2、3、4层I-I截面至II-II截面240m墙体自重为:

N2=1.2×2.1×2.7×5.24+1.2×2.1×1.8×0.3=37.01KN

第1-4层I-I截面至I-I截面240mm墙体自重为:

N3=1.2×(4.5×3.3-2.1×1.8)×5.24+1.2×2.1×1.8×0.3

=70.97KN

底层370厚墙体自重为:

I-I截面至Ⅱ-Ⅱ截面370mm墙体自重为:

N4=1.2×2.1×2.7×7.62+1.2×2.1×1.8×0.3=53.21KN

底层I-I截面至二层Ⅱ-Ⅱ截面240mm墙体自重为:

N5=1.2×4.5×0.9×5.24+1.2×4.5×0.3×7.62+1.2×2.1×1.8×0.3=39.17KN

Ⅱ-Ⅱ截面以下370mm墙体自重为

N6=1.2×(4.5×1.85-2.1×1.8)×7.62+1.2×2.1×1.8×0.3

=42.92KN

4)大梁自重(线荷载)

q4=1.2×0.2×0.5×25.0=3.0KN/m

(4)内力分析

1)屋面传来的集中荷载

N p1=4.5×3×5.588+3×3=84.44KN

2)楼面传来的集中荷载

当折减系数为0.85时

N p2=N p3=N p4=4.5×3×(3.888+0.85×2.8)+3×3=93.62KN

3)第2-4层墙顶大梁反力偏心距

当M5时

a

e p=d/2-0.40a=240/2-0.4×183=46.8 mm

4)底层墙顶大梁反力偏心距

当M7.5时

a155.4mm

e p =370/2-0.4×155.4=122.84mm

(5)内力组合及截面验算

1)试验算第二层墙体

假定第二层及以上墙体均采用M5砂浆。取两个控制截面进行验算,上截面I—I为窗洞口上部,下截面Ⅱ-Ⅱ为墙体窗洞口下部。

第二层I—I截面的内力组合及承载力验算

N1-2=21.04+2×70.97+84.44+2×93.62=434.66KN

M1-2=N p3e p=93.62×46.8=4381.42KN·mm

当采用MU10砖、M5砂浆时,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1.50MPa。

截面面积 A=240×2400=576000mm2

墙的计算高度H0=3300mm

墙的高厚比β=H0/h=3300/240=13.75

e=M1-3/N1-3=4381.42/434.66=10.08mm

e/h=10.08/240=0.042

由M5,e/h=0.042,β=13.75,查表可得?=0.685

[N]= ?Af=0.685×0.576×1.5×103=591.84>N I-2截面承载力满足要求。

2)第二层Ⅱ--Ⅱ截面内力组合及承载力验算

NⅡ-2=N I-2+N d2=434.66+37.01=471.67KN

MⅡ-2=0

由M5,e/h=0,β=13.75,查表可得?=0.776

[N]= ?Af=0.776×0.576×1.50×103=670.464KN> NⅡ-2

截面承载力满足要求。

3)底层墙体

墙体厚度370mm,A=370×2400=888000mm2=0.888m2

采用M7.5砂浆

底层墙I--I截面内力组合及承载力验算

N I-I=471.67+39.17=510.84KN

M I-1=510.84×65-93.62×122.84

=21705.2554KN·mm

e=M1-1/N1=21705.255/510.84=42.489mm

e/h=42.489/370=0.115

β=H0/h=3950/370=10.67

由M7.5,e/h=0.115,β=10.67,查表可得?=0.4166

[N]=?Af= 0.4166×0.888×1.69×103=765.78KN> N I- 1

截面承载力满足要求。

底层墙基础顶面内力组合及承载力计算 N Ⅱ-1=N I-1+N d1 =510.84+39.17+42.92=592.93KN M Ⅱ-1=0

由M7.5,e /h =0, β=10.67,查表可得?= 0.853 [N ]=?Af= 0.85325×0.888×1.69×103=1280.48KN> N Ⅱ-1 截面承载力满足要求。 4、局部抗压承载力验算

(1)进深梁梁端无梁垫时的局部抗压承载力验算: 1)验算二层大梁底:

a 1=

183mm <h =240mm

故取a 1=183mm 。

A 1=a 1b c =183×200=36600 mm 2 压应力不均匀系数η=0.7

A 0=h(2h+b) =240(2×240+200) =163200 mm 2

γ=

1+0.35=1.65<2.0 故取γ=1.65 上部荷载折减系数:

1

A A =163200=4.459>3,故取ξ=0 ηγA 1f =0.7×1.65×36600×1.5=63.4095KN <N U +N 1=93.62KN 结论是:局部受压承载力均不满足要求,需设置粱垫。

选梁垫厚t b =200mm,宽a b =240mm, 长度b b =500mm, 垫块两侧各挑出150mm <h b =200mm ,符合规范不宜大于垫块高度的要求。 验算梁垫下砌体局部抗压强度,这时 A 0=h(2h+b) =240(2×240+500) =235200mm 2

γ==1+0.35 1.439<2.0 于是'γ=0.8γ=1.151

N u =A b σu =240×500×162.942402400

?=28.28KN

N u 的偏心距:e 01 =0 N 1 的偏心距:

e 02 =240/2-0.4a 1=120-0.4×183=42.8mm N u 和N 1的合力N 对垫块形心的偏心距: e 0 =01

02

11±+u u N e N e N N =93.62Х42.828.28+93.62

=32.87mm

据0

b

e a =32.87240

=0.137和K β≤3查表?1=0.8123

'γ?1Ab f =1.151×0.8123×240×500×1.5=168KN >N U +N 1=121.9KN

符合局部抗压强度要求。三四层梁底也按此设置梁垫。 2)验算一层大梁底:

首层为 a 1=155.4mm <h =370mm

故取a 1=155.4mm 。

A 1=a 1b c =155.4×200=31080mm 2 压应力不均匀系数η=0.7

A 0=h(2h+b) =370(2×370+200) =347800mm 2

γ=

1+0.35=2.11>2.0 故取γ=2.11 上部荷载折减系数:

1

A A =34780031080=11.19>3,故取ξ=0 ηγA 1f =0.7×2.11×31080×2.07=95.338KN <178.9KN 结论是:局部受压承载力不满足要求,需设置粱垫。

选梁垫厚t b =200mm,宽a b =370mm, 长度b b =500mm, 垫块两侧各挑出150mm <h b =200mm ,符合规范不宜大于垫块高度的要求。 验算梁垫下砌体局部抗压强度,这时 A 0=h(2h+b) =370(2×370+500) =458800mm 2

γ=

1+0.35 1.775<2.0

于是'γ=0.8γ=1.42 N u =A b σu =370×500×178.92400

370?=37.28KN N u 的偏心距:e 01 =0 N 1 的偏心距:

e 02 =370/2-0.4a 1=185-0.4×155.4=122.84mm N u 和N 1的合力N 对垫块形心的偏心距: e 0 =01

02

11±+u u N e N e N N =178.9Х122.8437.28+179.9

=101.65mm

据0

b

e a =101.65370

=0.2747和K β≤3查表?1=0.5306

'γ?1Ab f =1.42×0.5306×370×500×2.07=288.534KN >N U +N 1=178.9KN

(符合局部抗压强度要求)

本工程设置梁垫后,局部受压承载力均满足要求。

(三)现浇进深梁计算设计

1、确定计算简图

进深梁计算简图及钢筋配筋图

(1)确定支座类型:

进深梁bh=200mm×500mm,放置在纵墙上,按两端铰支计算。

(2)确定计算跨度:

进深梁的净跨为6000-240=5760mm

进深梁反力对墙体中心线的偏心距分别为46.8(2-4层)和122.84mm(一层),则反力对墙体内侧的距离分别是120-46.8=73.2mm和180-122.84=

57.16mm。于是梁的计算跨度为

l0=5760+2×73.2=5906.2mm

l0=5760+2×57.16=5874.32mm

取计算跨度为l0=5900mm=5.9m。

(3)确定梁上的线荷裁设计值:(200mm×500mm永久荷载标准值

0.62KN/m2)。

4层顶(5.58+0.62×1.2)×4.5=28.46kN/m

1、2、3层顶(3.24×1.2+2.0×1.4+0.62×1.2)×4.5

=33.44kN/m

取q=33.44kN/m计算。

2.配置纵向钢筋

选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f c=11.9N/m2,钢筋强度等级为Ⅱ级, f y=300 N/m2,按两排钢筋计算,h0=500-60=440mm,据计算弯矩为

M=1

8q l2=1

8

×33.44×5.92=125.52kN·m

查《建筑结构设计实用手册》中b=200mm,h=500mm栏,当M=148.26kN·m时。需钢筋面积As=1209mm2。

选筋:6Φ18(As=1527mm2>1209 mm2)。

3、配置箍筋

据净跨l0=5.76m,计算最大剪力:

V=1

2q l0=1

2

×33.44×5.76=96.31KN

查《建筑结构设计实用手册》据β1=0.946,计算

V 1

β=96.310.946=101.81 kN 选配箍筋Φ6@200,其受剪承载力是l22.8kN >101.81kN 。

(四)现浇双向板计算设计 1、材料与尺寸

厕所楼板采用I 级钢筋,C 20混凝土现浇,四边与圈梁整体浇筑,因n =l 2/l 1=6/4.5=1.33<2,故按四边固定双向板设计,进深尺寸l 2=6m ,开间尺寸l 1=4.5m,板厚h =l20mm 。 2、荷载计算

水泥楼面设计值 1.2×1.65=1.98kN /m 2 现浇楼板l20厚设计值 1.2×0.10×25=3.00kN /m 2 楼面可变荷载设计值 1.4×2.0=2.80kN /m 2 合计 q =7.78kN /m 2

3、配筋

根据长宽比n =l 2/l 1=6/4.5=1.33<2,判断该板属于双向板。 据n =1.33,查《建筑结构》“双向板系数”得

α=0.70 β=1.9 k =8.21×10-3

并取弯矩折减系数为γ=0.8,板的有效高度为h 01=120-20=100mm 。

As 1=γq l 2/k 1h 0=0.8×7.78×4.52/8.21×10-3×100=153.3mm 2/m 选Φ8@200(A s =251mm 2)。

As 2=a As 1=0.7×153.3=107.31mm 2/m

选Φ8@200(A s=251mm2)。

AsⅠ=β As1=1.9×153.3=291.27mm2/m

选Φ10@250(A s=314mm2)。

AsⅡ=aβAs1=0.7×1.9×153.3=203.89mm2/m

选Φ10@250(A s=314mm2)。

双向板配筋示意图

(五)现浇雨棚计算设计

设计对象是首层两侧旁门上的雨棚板及雨棚梁。计算简图见附图。

雨棚板及雨棚梁计算简图和配筋图

1、雨棚板计算设计

(1)材料;

材料选用钢筋Ⅰ级,f y=210 N/m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f c=9.6N/mm2,f t=1.10N/mm2。

(2)尺寸:

雨棚板悬挑长度l=1.2m=1200mm

雨棚板宽 b=2.1m=2700mm

根部板厚按[h=(1/12)l0计] h=1200/12=100mm

端部板厚 h d=60mm

雨棚梁尺寸 bh=360mm×240mm

(3)荷载。

雨棚板端部作用施工荷载标准值,沿板宽每米Pk=1kN/m,板上永久荷载标准值:

板上20mm防水砂浆 0.02×20=0.4kN/m2

板重(按平均80mm厚计) 0.08×25=2.0kN/m2

板下20mm水泥砂浆 0.02×20=0.4kN/m2

合计qk’=2.8kN/m2

取板宽1m计算,则

q k=2.8kN/m2×1=2.8kN/m2

(4)内力。

固定端截面最大弯矩设计值:

M=1

2q k l2γG +pk lγq=1

2

×2.8×1.22×1.2+1.2×1.4

=4.1kN·m=4.1×106 N·m

(5)配筋。

查《建筑结构设什实用手册》选h=100列,当M=4.55 kN·m时,需钢筋面积As=280mm2。

选Φ8@180,(As=279mm2),将钢筋置于板的上部,并伸入支座内不小于30d =30×8=240mm[注:30d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表6.1.4“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而得,选分布钢筋选Φ6@250。

2.雨棚梁计算设计

(1)计算雨棚梁的弯矩和剪力设计值。

①荷载设计值;

雨棚梁净跨为2.1m,计算跨度按2.5m计算。

由于过道上的预制板搁且在纵墙上,故雨棚梁上不承受粱、板传来的荷载。

雨棚梁上墙体线荷载设计值,按取高度为三分之-净跨范围内墙重的原

则计算,即1

3l0=1

3

×2.4=0.8m范围内的墙重,于是墙重设计值为:

1.2×0.8×7.61=7.31kN/m

雨棚板传来的线荷裁设计值为

γ

G q k

’b+γq P k=1.2×2.8×1.20+1.4×1=5.43kN/m

雨棚梁上线荷载设计值为:

q=7.31+5.43=12.74kN/m

②弯矩:

雨棚梁设计弯矩设计值为

①计算由板上均布荷载在梁的单位长度上产生的力偶设计值为:

M =18q l 2 =18

×12.74×2.52=9.95KNm

②剪力

V =12

q l 0=12

×12.74×2.4=15.29kN

(2)计算雨棚梁设计弯矩设计值为

①计算由板上均布荷载在梁的单位长度上产生的力偶设计值。

mq =γG q k ’l z =1.2 ×2.8×

1.200.36

2

+=3.15KN·m/m

其中,q k ’l z 是将面荷载变为线荷载,Z 为力偶臂。

②计算由板端施工集中线荷裁在梁的单位长度上产生的力偶设计值:

Mp =γQ P k z =1.4×1×(1.20+

0.36

2

)=1.93kN·m /m ③计算作用在梁上的总力偶设计值:

m =3.15+1.93=5.08 kN·m/m

④计算在雨棚支座截面内的最大扭矩设计值,

T =1

2

m l 0=12

×5.08×2.4=6.096KN =6.096×106N ·mm

(3)校核雨棚梁截面尺寸。 ①计算雨棚梁受扭塑性抵抗矩: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汁规范(GBJ50003—2001)》中式(4.3.2-1),矩形截面爱扭塑性抵抗矩W t

W t =26b (3h-b)=2

2406(3×360-240)=8.064×106mm 2

②计算梁的有效高度,

h =h 0-35=240-35=205mm

钢结构计算书

一、设计题目:梯形钢屋架 二、设计资料 (1)某工业厂房(上海市):梯形钢屋架跨度为21m ,长度90m ,柱距7.5m ,屋盖拟采用钢结构有檩体系,屋面板采用100mm 厚彩钢复合板(外侧基板厚度0.5mm ,内侧基板厚度0.4mm , 夹芯材料选用玻璃丝棉,屋面板自重标准值按0.20 kN/m 2 计算),檩条采用冷弯薄壁C 型钢。屋面排水坡度i=1:20,有组织排水。屋架支承在钢筋混凝土柱上,柱顶标高9.0m ,柱截面尺寸为400×400mm 。不考虑灰荷载。屋架、檩条、拉条及支撑自重标准值按0.402/m kN 计算。基本雪压取0.42/m kN ,基本风压取0.452/m kN 。 (2)屋架计算跨度: m m m l 7.2015.02210=?-= (3)跨中及端部高度:采用缓坡梯形屋架,取屋架在21m 轴线处的端部高度 m h 990.1'0=,屋架中间的高度h=2.515m 则屋架在20.7m 处,两端的高度为9975.10=h 。 三、结构形式与布置 屋架形式及几何尺寸如图所示 根据厂房长度90m 、跨度及荷载情况,设置四道道上、下弦横向水平支撑。因柱网采用封闭结合,厂房两端的横向水平支撑设在第一柱间,该水平支撑的规格和中间柱间支撑的规格有所不同。在所有柱间的上弦平面设置了刚性与柔性系杆,以保证安装时上弦杆的稳定,在柱间下弦平面的跨中及端部设置了柔性系杆,以传递山墙风荷载,在设置横向水平支撑的柱间,于屋架跨中和两端各设置一道×垂直支撑。梯形钢屋架支撑布置如图2所示。

桁架上弦支撑布置图 桁架下弦支撑布置图 垂直支撑2—2 梯形钢屋架支撑布置图 SC —上弦支撑;XC —下弦支撑:CC —垂直支撑;GG —刚性系杆;LG —柔性系杆 四、荷载计算及内力组合 1.荷载计算 屋面活荷载为0.62/m kN ,雪荷载为0.42/m kN ,计算时取两者最大值。故取屋面活 荷载0.62/m kN 进行计算。 风荷载:基本风压为0.452/m kN ,查表可知,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为1.0,当屋面夹角α(2.86°)小于15°时,迎风坡面体形系数为-0.6,背风坡面体形系数为-0.5,风载为吸力,起卸载作用,所以负风的设计值(垂直屋面)为 迎风面:1ω=1.4×0.6×1.00×0.45=0.3782/m kN 背风面: 2ω=1.4×.0.5×1.00×0.45=0.3152/m kN 对于轻型钢屋架,当风荷载较大时,风吸力可能大于屋面永久荷载,腹杆中的内力可能变号,必须考虑风荷载组合,但此处风荷载小于永久荷载,可不考虑风荷载的组合。(因为 1ω 2ω均小于屋面永久荷载0.65(荷载分项系数取 1.0),由此可见,风吸力较小)而 且在截面选择时,对内力可能变号的腹杆,不论在荷载作用下是拉杆还是压杆,均控制其长细比不大于150。

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笨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施工组织管理和机构步置 第四章施工部署 第五章施工总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第六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劳动力安排 第七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第八章工程质量管理 第九章工程安全管理 第十章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第十一章季节施工技术措施 第十二章合理化建议及降低成本措施 第十三章工程施工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第十四章工程回访及保修制度 第十五章防治“传染性疾病”的主要措施 第一章编制说明和编制依据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1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时对工期、质量目标、项目管理机构设置与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技术方案、安全、文明施工、环保、季节性施工等诸多因素做了充分考虑,突出其科学性、适用性及针对性。在工程实施前还要编制详细的实施性施工方案、措施及作业指导书,指导工程施工,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的全部施工内容,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在施工中,我公司本着对建设单位高度负责的态度,将积极与质量监督部门配合,服从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的管理,从严控制工程质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认真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制定环保措施,控制噪音尘埃污染,减少投诉;制定安全生产措施,建立安全保证体系,确保施工中不发生伤亡事故,创建安全文明工地。同时,在施工中力争“少花钱、多办事、办实事”,将建设单位投资的每一分钱落到实处,以达到有效控制投资的目的,更好更快地交出让建设单位满意的精品工程。 1.2 编制依据 1. 招标文件 2. 施工图 3. 现行国家有关工程施工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 4. 现场勘察情况 5. 项目部施工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等。 本工程施工应满足但不限于下列法规、规范要求: 1)《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3)《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砖混结构的设计内容、难点和注意事项

砖混结构的设计内容、难点和注意事项 砖混结构的设计内容、难点和注意事项 1. 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如:正负零以下应采用水泥砂浆,以上采用混合砂浆。等等。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的二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 200, 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一般砖混结构的过街楼处板应现浇,并且钢筋双向双排布置。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宜全楼统一编号。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明分布筋为φ6@25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φ8@200。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断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应加斜筋。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卫生间做法可为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并双向双排配筋,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现浇板的配筋建议采用PMCAD软件自动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来尽量减小笔误。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因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出房间。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值得注意的是,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几处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不必再人为放大。支承在外墙上的板的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砖墙产生过大的附加弯距。一般:板厚>150时采用φ10@200;否则用φ8@200。PMCAD

钢结构平台计算书

钢结构平台 设计说明书 设计: 校核:

市久鼎机械制造 二零一四年十月 目录 1.设计资料 (3) 2.结构形式 (3) 3.材料选择 (3) 4.铺板设计 (3) 5.加劲肋设计 (5) 6.平台梁 (6) 6.1 次梁设计 (6) 6.2 主梁设计............................................................................................. .. (7) 7.柱设计 (9) 8. 柱间支撑设置 (11) 9. 主梁与柱侧的连接设计 (11)

钢结构平台设计 1.设计资料 1.1厂房装料平台,平面尺寸为5.2×3.6m(平台板开洞7个,开洞尺寸460×460mm), 台顶面标高为5.2m。平台上平均布荷载为52 kN/m,不考虑水平向荷载,设计全钢工作平台。 1.2参考资料: 1) 钢结构设计规 2) 建筑结构荷载规 3) 钢结构设计手册

4)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 2.结构形式 平面布置主次梁,主梁跨度 3530 mm ,次梁跨度 2790 mm ,次梁间距1260mm ,铺板下设加劲,间距900mm 。柱间支撑按构造设计,铰接连接;梁柱铰接连接。确定结构布置方案及结构布置形式如图所示 3.材料选择 铺板采用5mm厚带肋花纹钢板,钢材牌号为Q235 ,手工焊,E4 型焊条,钢材弹性模量E =2.06×105N/mm2,钢材密度ρ=7.85103Kg/m3,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fc 14.3N/mm2。 4.铺板设计 4.1 荷载计算 已知平台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1k = 5kN/m2,5mm厚花纹钢板自重q Dk = 0.005×9.8×7.85= 0.38kN / m2,恒荷载分项系数为1.2 ,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4 。 均布荷载标准值q k = 5kN/m+0.38kN/m = 5.38kN/m 2 均布荷载设计值 qd=1.2×0.38+1.4×5= 7.46KN/m2

钢结构平台设计计算书

钢结构平台设计计算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土木工程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姓名:田英鹏 学1 指导教师:钱宏亮 二零一五年七月 土木工程系

钢结构平台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某厂房内工作平台,平面尺寸为18×9m 2(平台板无开洞),台顶面标 高为 +,平台上均布荷载标准值为12kN/m 2,设计全钢工作平台。 二、结构形式 平面布置,主梁跨度9000mm ,次梁跨度6000mm ,次梁间距1500mm ,铺 板宽600mm ,长度1500mm ,铺板下设加劲肋,间距600mm 。共设8根柱。 图1 全钢平台结构布置图 三、铺板及其加劲肋设计与计算 1、铺板设计与计算 (1)铺板的设计 铺板采用mm 6厚带肋花纹钢板,钢材牌号为Q235,手工焊,选用E43 型焊条,钢材弹性模量25N/mm 102.06E ?=,钢材密度 33kg/mm 1085.7?=ρ。 (2)荷载计算 平台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212q m kN LK =

6mm 厚花纹钢板自重: 2D 0.46q m kN K = 恒荷载分项系数为,活荷载分项系数为。 均布荷载标准值: 2121246.0q m kN k =+= 均布荷载设计值: 235.174.1122.146.0q m kN k =?+?= (3)强度计算 花纹钢板0.25.26001500a b >==,取0.100α=,平台板单位宽度最大弯矩设计值为: (4)挠度计算 取520.110, 2.0610/E N mm β==? 设计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2、加劲肋设计与计算 图2 加劲肋计算简图 (1)型号及尺寸选择 选用钢板尺寸680?—,钢材为Q235。加劲肋与铺板采用单面角焊缝,焊角尺寸6mm ,每焊150mm 长 度后跳开50mm 。此连接构造满足铺板与加 劲肋作为整体计算的条件。加劲肋的计算截面为图所示的T 形截面,铺板计算宽度为15t=180mm ,跨度为。 (2)荷载计算 加劲肋自重: m kN 003768.05.7866.008.0=?? 均布荷载标准值: m kN k 51.7003768.06.05.12q =+?= 均布荷载设计值: m kN d 455.1003768.02.16.035.17q =?+?= (3)内力计算 简支梁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 支座处最大剪力设计值

砖混结构设计详解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砖混结构设计详解(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48040砖混结构设计详解 Detailed brick and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1.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如:正负零以下应采用水泥砂浆,以上采用混合砂浆。等等。 2.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板缝尽量为40,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尽量采

用宽板,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板缝应大于60.整浇层厚50,配双向φ6@250,混凝土C20.应采用横墙或横纵墙(横墙为主)混合承重方案,抗坍塌性能好。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对楼层净高很敏感、跨度超过6.9米或不符合模数时可采用SP板,SP板120厚可做到7.2米跨。 (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的二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一般砖混结构的过街楼处板应现浇,并且钢筋双向双排布置。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

砌体结构设计计算书

清华大学土木系 砌体结构设计计算书结02 陈伟2010010131 陈伟 2012/7/20

目录 一、设计任务 二、设计条件 三、建筑方案设计 四、结构方案设计 五、选择计算方案和计算单元 六、荷载计算 七、墙体高厚比验算 八、外纵墙承载力验算 九、梁下砌体局部承压验算 十、风荷载计算 十一、基础设计 十二、抗震设计

一、设计任务 设计题目 北方某地区一单位拟建多功能职工文化中心,建筑场地平面如图所示,结构形式采用混合结构(墙体为砌体结构,楼屋盖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模与要求 为三层办公和小型活动场所,包括阅览室、游艺室、储藏室、办公室等。建议采用混凝土砌块砌体混合结构,层高3.3m~3.9m,标准开间3.3m~3.9m,进深4.8m~ 6.0m,无吊顶,内墙抹灰或涂料,外墙为水刷石或清水墙。设两个楼梯间,首层有门 厅和主要出入口,每层设男女卫生间各一间。除标准单开间房间外,每层设双开间和三开间房间各二间。单开间房间在内纵墙设一M4门,双开间房间设一M4门和一C4高窗,窗台距室内地面1.8m,三开间房间设两M4门和一C4高窗。外纵墙每开间设一C1窗,窗台距室内地面1.0m。其它门窗尺寸由设计者决定。建筑立面处理,如女儿墙、阳台、雨罩、台阶等,由设计者自行处理。 二、设计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 建筑物场地地势平坦,地表高程38.56~38.72m,地下水位标高33.4m,无腐蚀性,标准冻融深度为0.8~1.2m。经地质勘测,地层剖面为:表层0.8~1.2m耕杂土;以下有2.5m深的粉土(孔隙比e<0.85,饱和度Sr<0.5);再往下为厚砂卵层。粉土层可做持力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190kN/m2。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土,场地土覆盖厚度为60m,地基土容重19kN/m3。 基本荷载条件 活荷载:屋面活载(不上人)0.7kN/m2,(上人)1.5kN/m2; 楼面活载2.0kN/m2,走廊活载2.5kN/m2; 挑棚、罩雨、天沟、施工活荷载0.7kN/m2; 基本风压:0.45kN/m2;基本雪压:0.3kN/m2 恒荷载:由具体设计决定; 抗震设防烈度:6度

钢结构计算范例

钢结构计算范例

摘要 本工程为三层钢框架超市设计,长64.00m,宽30.00m,层高为 4.5m,建筑高度为14.4m,建筑面积5760.00m2,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了钢结构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 主体采用钢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首先确定结构方案并进行荷载统计、梁柱截面选择及刚度验算,计算恒载、活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然后计算风载、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经内力组合后得出构件的最不利组合内力,最后进行梁、柱截面验算、节点设计、楼板、楼板配筋计算,绘制施工图。计算竖向荷载效应时采用分层法,计算水平荷载效应时采用D值法;在荷载组合时。考虑以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和以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方式;在活荷载计算过程中,采用满布荷载法;框架节点设计采用栓焊混合的连接方式。 关键词:建筑设计;钢框架;内力分析;节点设计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for learned,the building was designed. The works include two parts: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structure design. This project is commercial building of 3-floors,steel structure,which is located in Xi An. It is 64.00m long, 30.00m wide. The height of story are 4.5m and5m. The height of the whole building is 14.4m.The total area is 5760.00m2. Architecture design tries hard for simple and clear,which has the ages feels and assort with surroundings environment. Steel frame and reinforce concrete floor were used in the structure. Firstly,the size of the beam and column was determined by the type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loads. Secondly,the inner forces of the frame under the wind load and earthquake load,the dead load,and the living loads were analyzed separately.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inner forces,the most dangerous forces can be got,and then the steel beam,steel column,the frame connections and reinforce concrete floor can be designed. After these,the drawing can be made. In the progress of inter force analysis,the vertical forces are calculated by the layer-wise method,and the horizontal forces are calculated by the D method. In the process of the live load calculation,full load is used. Mixed connection with welding and bolts was used in steel frame,and independent foundation under column was adopted. Key Words: architecture design; steel frame; internal force analysis; connection design

普通砖混结构设计技术措施(1)

普通砖混结构设计一些技术措施探讨 1. 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如:正负零以下应采用水泥砂浆,以上采用混合砂浆。等等。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 采用对角线的形式标出布置范围,并在对角线上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在房间端部画出一块板表示铺设方向;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可以分层编号,以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板缝尽量为40, 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 尽量采用宽板, 在靠窗处设置现浇板带, 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 板缝应大于60。整浇层厚50, 配双向φ6@250, 混凝土C20。应采用横墙或横纵墙(横墙为主)混合承重方案,抗坍塌性能好。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预制板与构造柱相碰时,应做现浇板带。如使用PMCAD布预制板,应采用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 (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 板厚尺寸:1、双向板:短边≥3600时,板厚为100;短边≥4200时,板厚为120;短边≥5400,板厚为150;2、单向板:按上述标准,用受力向(长边)尺寸控制;3、考虑到桡度对使用的影响及施工的方便尽量避免使用80厚的板,除非不重要且跨度很小的板。 板钢筋在施工时为了固定钢筋,有时需要点焊,造成点焊部位钢筋截面积减少,所以尽量用直径≥φ10的钢筋。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 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绘制现浇板施工图时,常采用两个方向的底部筋(正筋)标示出板块范围,需要编号时在板块对角线方向画一斜线,编号写在斜线上部,编号为大写英文字母外套圆圈。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应适当加大板厚,上部筋可不断或50%连通,温度应力较大处另加附加钢筋。一般砖混结构的过街楼处板应现浇,并且钢筋宜双向双排布置。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建议对板配筋全楼统一编号,凡钢筋直径、间距相同者编为一个号,编号为数字外套圆圈,标注在钢筋上部,板上部筋应尽量伸至墙或梁外边,只标出净锚出长度,标注在钢筋下部,且可以只标数字不标尺寸线,为表示清楚在说明中绘制表格对板钢筋编号统一说明。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应≥120,不宜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明分布筋为φ6@20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加大为φ8@200。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断开或下弯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应加斜筋。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蓬、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内填沥青麻丝。尽量采用现浇板,不应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卫生间、外走廊宜采用现浇板,注意局部建筑标高的降低。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并双向双排配筋,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

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单向板肋梁楼盖)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工程造价 2016年6月

目录 1 设计资料 (1) 2 板的设计 (1) 2.1 荷载 (2) 2.2 内力计算 (2) 2.3 截面承载力计算 (3) 3 次梁设计 (3) 3.1 荷载 (4) 3.2 内力计算 (4) 3.3 截面承载力计算 (5) 4 主梁计算 (6) 4.1 荷载 (7) 4.2 内力计算 (7) 4.3 截面承载力计算 (11) 4.4 主梁吊筋计算 (13) 参考文献 (13)

多层工业厂房单向板肋梁楼盖 1 设计资料 某多层工业厂房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其中梁柱线刚度比均大于3。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厂房底层结构布置图见图1。楼面做法、边梁、墙、及柱的位置关系见图2。 图1 底层结构布置图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8kN/m 2,楼面面层为20mm 水泥砂浆,梁板的天棚抹灰为20mm 厚混合砂浆。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30(f c =14.3 N/mm 2)钢筋:梁的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f y =300 N/mm 2),其余采用HRB300级钢筋(f y =270 N/mm 2)。 2 板的设计 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设计。按刚度条件板厚要求取h=L/30=2000/30≈67mm ,工业厂房楼面最小厚度为70mm ,取板厚h=80mm 。取次梁截面高度h=450mm (L/18=6000/18=333mm ~L/12=6000/12=500mm ),截面 宽度b=200mm(h/2.5=450/2.5=180mm ~h/2=450/2=225mm),主梁和次梁采用HRB335 级,

钢结构厂房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1厂房信息 该厂房采用单跨双坡门式刚架,厂房横向跨度12m,柱顶高度5.1m,共8榀刚架,柱距6.3m,屋面坡度1/10,柱底铰接。窗高出柱脚1.5m,尺寸为1.5x3m,每个柱距间居中设置一个。两端山墙上各设门一个(居中),尺寸为3.3x4.5m。 1.2材料 刚架构件截面采用等截面焊接工字形。钢材采用Q235B,焊条E43型。1.3屋面及墙面材料 屋面及墙面均为带100mm厚岩棉夹层的双层压型钢板;檩条(墙梁)采用薄壁卷边C型钢,间距为1.5m。 1.4自然条件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不考虑地震作用)。地面粗糙度系数按C类。 二、结构布置 该厂房跨度12m,柱距6m,共8榀刚架,所以厂房纵向长度6.3×(8-1)=44.1m,由于纵向温度区段不大于300m、横向温度区段不大于150m,因此不用设置伸缩缝。柱间支撑宜布置在温度区段的中部,以减小纵向温度应力的影响。并在屋盖相应部位设置檩条、拉条及撑杆,同时应该在柱间支撑布置的柱间布置屋盖横向水平支撑。由于无吊车,且柱高<柱距,因此柱间支撑不用分层布置。 结构布置图见附录 2.1截面尺寸确定 (1)焊接工字型截面尺寸:截面高度h以10mm为模数;截面宽度b以5mm为模数,但工程中经常以10mm为模数;腹板厚度t w可取4mm、5mm、

6mm,大于6mm以2mm为模数;翼缘厚度t≥6mm,以2mm为模数,且大于腹板厚度。 (2)工字型截面的高厚比(h/b):通常取h/b=2~5;梁与柱采取端板竖放连接时,该梁端h/b≤6.5。 (3)等截面梁的截面高度一般取跨度的1/40~1/30,即300mm~400mm。 综上所述,初步选择梁柱截面均用等截面H型钢300×300×10×15 2.2截面几何特性

砖混结构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例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第一节建筑设计特点 (2) 第二节结构设计特点 (2) 第三章现场平面布置 (3) 第一节平面布置原则 (3) 第二节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3) 第三节施工道路 (3) 第四节材料堆放 (3) 第四章施工方案 (4) 第一节施工准备 (4) 第二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4) 第三节施工现场临时用水 (5) 第四节施工测量 (5) 第五节沉降观测周期的确定 (6) 第六节砌体工程施工方案 (7) 1. 概况 (7) 2. 砌体材料 (7) 3. 施工准备 (7) 4. 砌筑方法 (8) 5. 构造拄的施工 (8) 6. 脚手架工程施工 (10) 7. 质量控制要点 (17) 8. 安全措施 (18) 9. 冬季施工 (18) 第七节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19) 1. 施工部署 (19) 2. 施工方法 (19) 3. 质量要求 (23) 4. 冬季施工 (24) 第八节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25)

1. 施工准备 (25) 2. 主要施工方法 (26) 3. 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29) 4. 安全消防措施 (31) 5. 环保与文明施工措施 (31) 6. 冬季施工 (32) 第五章施工组织及施工进度计划 (33) 第一节施工段的划分 (33) 第二节主要工序 (33) 第三节劳动力安排 (34) 第四节施工管理机构和项目经理部的组成 (34) 第五节施工进度计划及措施 (35) 1. 进度计划监督管理 (35) 2. 施工进度计划 (36) 第六节施工协调配合 (36) 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38) 第一节施工质量把关措施 (38) 第二节施工现场监督检查 (38) 第七章工期保证措施 (39) 第一节建立严格的施工进度计划检查制度 (39) 第二节保证材料及外加工构件的供应 (39) 第三节土建与安装的配合协调工作 (39) 第八章施工技术措施 (40) 第一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40) 第二节建立严格的技术管理体系 (40) 第三节施工过程技术控制 (40) 第九章安全施工措施 (41) 第一节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41) 第二节安全保证体系 (41) 第三节安全用电管理措施 (41)

钢结构课程设计 车间工作平台

目录 一.设计说明 (2) 二.计算书正文 (2) 第一节平台铺板设计 (3) 第二节平台次梁计算 (3) 2.1跨中截面选择 (3) 2.2次梁的抗弯强度验算 (4) 2.3抗剪强度验算 (4) 2.4次梁整体稳定性验算 (4) 第三节平台主梁设计 (5) 3.1内力计算 (6) 3.2局部稳定验算 (7) 3.3抗弯强度验算 (7) 3.4抗剪强度验算 (8) 3.5整体稳定性验算 (8) 3.6刚度验算 (8) 3.7翼缘与腹板的连接焊验算 (9) 第四节平台柱计算 (9) 4.1平台柱设为实腹柱轴心受压构件设计 (9) 4.2平台柱强度,刚度,整体稳定验算 (10) 4.3局部稳定性验算 (11) 三.连接点设计 (11)

一.设计说明 1.本设计为某车间工作平台 2.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间距4m,5跨,共20m,跨度3m,4跨,共12m 3.梁上铺1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和30mm素混凝土面层。 永久荷载为:5KN/mm2,可变荷载为:10KN/m2 荷载分项系数:永久荷载1.2,可变荷载1.3 二.计算书正文

第一节 平台铺板设计 依题意并综合分析比较,平台钢结构平面布置如上图,主梁计算跨度为 6m ,次梁计算跨度为3m ,次梁与主梁采用平接方式连接。 铺板自重为:0.1*20+0.03*24=2.72KN/m 2 铺板承受的荷载标准值为:q k =2.72+10=12.72KN/m 2 铺板承受荷载设计值:q=1.2*2.72+10*1.3=16.264KN/m 2 第二节 平台次梁计算 2.1跨中截面选择 查《荷载规范》钢筋混凝土自重按25KN/mm 3,素混凝土按24KN/mm 3,则 因此取:r q =1.3,r G =1.2; 次梁承受恒荷载包括铺板自重标准值为(暂不考虑次梁自重): 1p =2.72*1.2=3.264KN/m 活荷载标准值:p 2=10*1.2=12KN/m 次梁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M ax M =ql 2/8=16.264*5*5/8=50.825KN ·m 需要的净截面模量为:W= f r x max M =50.825/(1.05*215)=225cm 3 初步拟定次梁采用工字型I20a ,A=35.5cm 2,X W =237cm 2, 2370x =I cm 4 , cm 2.17x x =S I ,自重27.9Kg/m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doc

砌体结构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某四层综合商场办公楼楼盖、屋盖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墙体采用普通烧结砖和水泥混合砂浆砌筑。砖的强度等级为 MU 15 ,砂浆强度等级为M 5 ,施工等级为 B 及,外墙厚 240mm,内墙厚 240mm。根据资料,基础买只较深且有刚性地坪。淮安地区的基本 风压为 0.40 kN m2,基本雪压为 0.40 kN m2。 二、房屋静力计算方案 最大横墙间距 s=9.0m<32m,故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最大跨度 >9m,故须设置壁柱加强墙体稳定性 三、高厚比验算 1、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查表 Mb5的砂浆 [ β]=24 S=9m >2H=7.2m H0=1.0H=3.6m2 、高厚比验算 210.4 b s 1 0.4 1.8/ 3.6 0.8 0.7 s H 0 / h 3.6 / 0.24 1512[ ] 1.2 0.8 24 23.04 ,满足要求。 2、内纵墙的高厚比验算 H 0 1.0H 3.6m 21 0.4 b s 1 0.4 1.8/ 3.6 0.8 0.7 同外纵墙s H 0 / h 3.6 / 0.24 151 2 [ ] 1.2 0.8 24 23.04 ,满足要求。 3、承重墙的高厚比验算 s=5.6m H

H 0 / h 2.96 / 0.24 12.23 1 2 [ ] 1.2 1.2 24 34.56 ,满足要求。 4、带壁柱墙截面几何特征计算 截面面积: A=240 1200+490 130=3.157 105 mm 2 形心位置: y 1 = 1200 240 120+130 490 (240+130/2) 153.5mm 3.517 105 y 2 240 130 153.5 216.5mm 惯性矩: 1200 153.53 490 216.53 (1200 490) (240 153.5) 3 10 9 4 I= 3 3 3 3.25 mm 回转半径: 折算厚度: i I / A 3.25 109 / 3.517 105 96.13mm h T 3.5i 3.5 96.13 336.455mm 带壁柱的高厚比验算: H 3.6m, s 9m, H s 2H H 0 0.4s 0.2H 0.4 9 0.2 3.6 4.32 m H 0 / h 4.32 / 0.24 18 12 [ ] 1.2 0.8 24 23.04 ,满足要求。 5、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 5.1 、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 b c 0.24 0.042 0.05 , l 5.6 取 b c 0 , s 12.8 2H 7.2 l H 0 1.0H 3.6m , 1 1.2 , 2 1 0.4 b s 1 0.4 1.8/ 3.6 0.8 0.7 , r b c s c 1 1 , l H 0 / h 3.6 / 0.24 15 1 2 c [ ] 1.2 0.8 1 24 23.04 ,满足要求。 5.2 、构造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

钢结构计算书

框架内力与构件截面计算 1设计依据的规范及规定 1.1毕业设计任务书。 1.2国家有关的设计规范及规程。 2设计尺寸与标高 设计图均以毫米为单位,标高均以米为单位。 3钢结构材料 3.1钢材:钢材选用Q-345BF,其屈服强度为310KN/mm2 钢材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质能符合GB-800-98及有关标准的求。 3.2焊接材料:采用E43XX型焊条。 3.3普通螺栓应按GB5780-98选购。 3.4本工程选用的H型钢选HN500×200×10×16 HM600×300×12×20 C型钢选C220×70×20×2.5 4制作与安装 4.1钢结构的制作与安装:施工及验收应符合GB50205-98(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2焊缝质量的检验等级:钢梁,钢柱为二级,其于次要构件为三级。4.3所有需要拼接的构件一律要用等强拼接,上,下翼缘和腹板的拼接焊缝位置错开并避免与加劲肋重合。腹板拼接焊缝与它平行的加劲肋至少相距200mm,腹板拼接与上,下翼缘拼接焊缝至少相距200mm. 4.4所有构件在制作过程中应力求尺寸及空洞位置的准确性,以利于现场的安装与焊接,设计中凡是未注明的焊缝均为满焊,焊缝高度6mm。

结构计算书 1、确定梁柱尺寸 柱:hc =(1/18 ~1/25)H =(1/18 ~1/25) ×21.775×103 =870 ~1200mm, ∵ hc/bc=3 ∴ bc=1200/3=400mm 梁:h b=(1/8 ~1/15)L=(1/8 ~1/15) ×7.2×103=900 ~480mm b b=(1/2.5 ~1/5)h b=200 ~100mm ∴主梁:b×h=500×200 次梁:b×h=400×150 边柱:b×h=1000×400 中间柱:b×h=800×400 2. 荷载汇集 框架计算简图图1

详细的砖混结构(含底框)设计步骤

(底框-)砖混结构设计总结 一、分析建筑条件,准备初步工作: 1. 底框部分: (1)根据建筑条件图布置框架柱轴网,由抗震概念设计,尽量不要出现单根柱而不能形成一榀框架的情况,柱距一般为6米; (2)柱截面初步设计;单层商铺部分的框架柱截面设为350X350,底框部分的框架柱设为400X400;(3)根据柱轴网确定剪力墙的分布(长度和距离); (4)剪力墙一般分布在楼梯间处,与电信专业协调,预留电表箱位置; (5) (6)根据底层店面部分的墙厚确定框架梁、柱偏心; (7)根据框架柱的设置和柱距,确定框架梁的高度和宽度(一般上面有出承重墙的框架梁宽度不小于350,其它墙梁宽度不小于300,高度不小于净跨的1/5);(框架结构梁截面尺寸控制办法:计算时用TAT,看计算结果配筋图内的配筋率图;要求全截面配筋率1.5-1.7之间) (8)其框架和抗震墙的抗震等级,6、7度可分别按三、二级采用; 2. 砖混部分: (1)根据纵横墙的布置及可能会有的屋面构架,确定构造柱的位置和种类,(最外围的构造柱直接升到女儿墙,门窗洞口处的构造柱尺寸最好与门洞处的短墙吻合) (2)根据户型布置设置梁,包括其宽度和高度(其位置应把楼板分成规则的矩形,在阳台较大窗洞处或门窗连续设置处应设置过梁,且其高度加上门窗的高度应等于楼层高度?); (3)根据户型布置确定板厚,一般取短向跨度的1/35,但是最好不要小于100,客厅不小于120,否则影响使用;阳台、厨卫一般为90,屋面板厚120,楼梯梯板厚度为板跨的1/28,且平台梁高度与其下的窗高之和要等于建筑标高; (4)根据墙体外立面的腰线做法,确定外围圈梁的高度和做法; (5)根据总体要求,设置不同的结构标准层与荷载标准层; (6)阳台处的挑梁高度为挑出长度的1/3~1/6; 二、输入计算模型,进行程序计算: 1. 底框部分: (1) SAT-8计算底框时不能考虑风荷载。若在“底框结构空间分析方法”中选取“有限元整体算法”可计算风荷载,但结果偏小建议不使用; (2)上部承受墙荷载的墙梁宽度不小于300; (3)过渡层如果开洞大于800,需要设边梁; (4)抗震墙厚度不小于净高的1/20,且宜开设洞口形成若干墙段,其高宽比不宜小于2; (5)注意:梁和柱的偏心,应根据建筑要求与砌体外墙平齐,且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 (6)注意:剪力墙材料为混凝土及其强度等级; (7)材料等级:整个工程钢筋等级应统一为II级或III级,楼板、梁为C30混凝土,柱为C30混凝土,剪力墙为C30混凝土; (8)在SATWE中进入底框模型后选取荷载时,选取上部砖混荷载的标准组合来计算配筋,这样可以不用单独建立砖混的计算模型 (9)在模型中,应输入底层的砖墙?,并计算出二层砖混结构与底框结构的抗侧刚度之比,为保证房屋的整体抗震性能较好,最好在1.3-1.8之间(1.5左右),以此确定剪力墙的是否开洞和增减长度;

钢结构平台设计计算书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土木工程 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姓名:田英鹏 学1 指导教师:钱宏亮 二零一五年七月 土木工程系

钢结构平台设计计算书 、设计资料 某厂房内工作平台,平面尺寸为18X 9m2(平台板无开洞),台顶面标高为+4.000m,平台上均布荷载标准值为12kN/mf,设计全钢工作平台。 二、结构形式 平面布置,主梁跨度9000mm次梁跨度6000mm次梁间距1500mm铺 板宽600mm长度1500mm铺板下设加劲肋,间距600mm共设8根柱。 图1 全钢平台结构布置图 三、铺板及其加劲肋设计与计算 1、铺板设计与计算 (1)铺板的设计 铺板采用6mm厚带肋花纹钢板,钢材牌号为Q235,手工焊,选用E43型焊条,钢材弹性模量E 2.06 105N/mm 2,钢材密度 7.85 103kg/mm3。 (2)荷载计算 平台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 LK12 kN m2

6mn厚花纹钢板自重:q D I K 0.46 kN m2 恒荷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 1.3。 均布荷载标准值:q k0.46 1212kN m2 均布何载设计值:q k0.46 1.212 1.4 17.35kN m2 (3)强度计算 花纹钢板ba 1500 600 2.5 2.0,取0.100,平台板单位宽度最大 弯矩设计值为: (4)挠度计算 取0.110,E 2.06 105N /mm2 设计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2、加劲肋设计与计算 图2 加劲肋计算简图 (1)型号及尺寸选择 选用钢板尺寸一80 6,钢材为Q235加劲肋与铺板采用单面角焊缝, 焊角尺寸6mm每焊150mn长度后跳开50mm此连接构造满足铺板与加劲肋作为整体计算的条件。加劲肋的计算截面为图所示的T形截面,铺板计算宽度为15t=180mm跨度为1.5m。 (2)荷载计算 加劲肋自重:0.08 0.66 78.5 0.003768kN m 均布荷载标准值:q k12.5 0.6 0.003768 7.51kN m 均布荷载设计值:q d17.35 0.6 1.2 0.03768 10.455kN. m (3)内力计算 简支梁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 支座处最大剪力设计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