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帝王世系
最全版!中国各朝代帝王世系图(皇帝及皇子图谱,帝位传承)
最全版!中国各朝代帝王世系图(皇帝及皇子图谱,帝位传承)大家应该都见过不少中国各朝代帝王世系图的版本,现在本号综合了两个版本(历史导图头条号、马自侠说史公众号),形成此版。
把秦朝嬴政的祖上几十辈人都翻出来了,把各皇帝的年龄(皇帝名字下面的数字)、在位时长(以年计)都列出来了,把南北朝、五代十国的帝王更迭也都列出来了,把容易被忽略的如秦三世子婴、吕雉当政时的两位少帝刘恭刘弘、海昏侯刘贺、唐朝李重茂等也都列出来了,最后连复辟称帝仅83天的袁世凯也列入了。
值得一阅,值得收藏做工具文,更值得转发分享!秦朝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14年。
因秦朝王室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区分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
汉朝注:刘秀前还有个淮阳王刘玄,更始,3年三国· 晋三国始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
但史家往往以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建安十八年,曹操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三国后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
为了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
东晋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
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
蜀(公元221—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昭烈帝(刘备),章武,3年后主(刘禅),建兴,41年吴(公元222—280共59年,孙姓,历四帝)前有孙坚、孙策,大帝(孙权),黄武31年会稽王(孙亮),建兴,7年景帝(孙休),永安,7年乌程侯(孙皓),元兴,17年十六国十六国时期(公元304年——公元439年),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汉地巴蜀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为止。
五代帝王世系
五代帝王世系一、后梁1.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朱温(朱全忠、朱晃)。
宋州砀山午沟里人。
父亲朱诚,在乡里教《五经》,有三个儿子:朱全昱、朱存、朱温。
朱存、朱温勇武有力,朱温尤为凶悍。
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黄巢在曹州、濮州起兵,朱存、朱温加入。
朱温通过河中王重荣归顺唐朝,都统王铎根据皇帝制名任朱温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唐僖宗为朱温赐名为朱全忠。
中和三年(883年)三月,任朱全忠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
中和四年九月,任朱全忠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沛郡侯。
光启二年(886年)三月,进爵为王。
天复元年(901年),唐昭宗封朱全忠为梁王。
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把唐朝都城迁到洛阳,并改年号为天祐。
天祐元年(904年)八月,朱全忠攻入皇宫杀唐昭宗李晔。
天祐二年(905年)开始,朱全忠准备取代唐朝,十一月,唐哀帝李柷封朱全忠为魏王、相国,总百揆。
又封二十一军给魏国,备九锡,朱全忠未接受。
十二月,又任朱全忠为天下兵马元帅。
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朱全忠称帝,改名为朱晃,改当年为开平元年,国号梁。
封唐哀帝李柷为济阴王(第二年二月被害,17岁)。
升汴州为开封府,作为东都。
以洛阳为西都。
乾化二年(912年)六月,儿子郢王朱友珪谋反,朱晃被杀。
2.末帝朱友贞(朱锽、朱瑱)。
朱晃第三子。
朱友珪杀朱晃后自立为帝,第二年(913年)正月改年号为凤历。
二月,朱友贞杀朱友珪,在东都称帝,重称乾化三年。
三月,朱友贞改名为朱锽。
贞明元年(915年)十一月,改年号,当年朱锽改名朱瑱。
龙德三年(923年)十月,后唐军队进攻,朱瑱的传国之宝被盗往后唐,朱瑱崩,后梁灭亡。
二、后唐1.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李存勖。
他的先人本来叫朱邪,是西突厥人。
其中一族自称沙陀,而以朱邪为姓。
唐德宗时,有一个朱邪尽忠,居住在北庭的金满州。
贞元年间其部落徙到盐州,隶属河西节度使,有上万骑兵组成的沙陀军。
唐懿宗咸通年间,任其部落首领朱邪赤心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赐姓名叫李国昌,纳入宗室册籍。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及简介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及简介后梁世系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备注肃祖宣元皇帝朱黯(未在位,仅为追谥) -- 朱温的高祖父敬祖光献皇帝朱茂琳(未在位,仅为追谥)-- 朱温的曾祖父宪祖昭武皇帝朱信(未在位,仅为追谥)-- 朱温的祖父烈祖文穆皇帝朱诚(未在位,仅为追谥) --朱温的父亲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朱温907年 - 912年开平乾化废帝承帝、郢王朱友珪913年 - 913年凤历朱温第三子隐宗均王(史称梁末帝)朱友贞913年 - 923年乾化朱温第四子贞明龙德后唐世系序号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皇陵备注懿祖昭烈皇帝朱邪执宜- 唐朝蔚州刺史献祖文皇帝李国昌-唐朝振武、代北节度使太祖武皇帝李克用李克用墓唐朝河东节度使、晋王1 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李存勖923年-926年同光雍陵惠祖孝恭皇帝李聿遂陵毅祖孝质皇帝李教衍陵烈祖孝靖皇帝李琰奕陵德祖孝成皇帝李霓庆陵2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李嗣源926年-933年天成徽陵长兴3 —愍皇帝李从厚933年-934年应顺—4 —李从珂934年-936年清泰—史称末帝或潞王后晋世系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备注靖祖孝安皇帝石璟石敬瑭追尊石敬瑭高祖父肃祖孝简皇帝石郴石敬瑭追尊石敬瑭曾祖父睿祖孝平皇帝石翌石敬瑭追尊石敬瑭祖父宪祖孝元皇帝石绍雍石敬瑭追尊石敬瑭父亲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936年 - 942年天福出帝(少帝)石重贵942年 - 946年天福、开运石敬瑭侄子兼养子后汉世系庙号谥号姓名生卒年在位时间陵寝年号世系文祖明元帝刘湍高祖追崇高祖高祖父德祖恭僖帝刘昂高祖追崇高祖曾祖父翼祖昭宪帝刘僎高祖追崇高祖祖父显祖章圣帝刘碘高祖追崇高祖生父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帝刘知远895年―948年947年―948年睿陵天福乾佑惠祖隐帝刘承佑930年―951年948年―950年乾佑高祖次子湘阴公刘赟950年12月高祖侄子后周世系庙号谥号姓名生卒年在位时间年号皇陵备注周信祖睿和皇帝郭璟- - -温陵郭威玄祖父周僖祖明宪皇帝郭谌- - -齐陵郭威高祖父周义祖翼顺皇帝郭蕴- - -节陵郭威曾祖父周庆祖章肃皇帝郭简- - -钦陵郭威祖父周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904-954951年-954年广顺嵩陵郭威父亲显德周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荣921-959954年-959年显德庆陵郭威内侄- 恭皇帝柴宗训953-973959年-960年显德顺陵柴荣四子前蜀世系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高祖神武圣文孝明德惠皇帝王建907年—918年天复 907年武成 908年—910年永平 911年—915年通正 916年天汉 917年光天 918年- - 王衍918年—925年乾德 919年—924年咸康 925年后蜀世系庙号谥号姓名生卒在位时间年号备注高祖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孟知祥874年―934年933年—934年明德933年受封蜀王,934年称帝- - 孟昶919年―965年934年―965年明德广政孟知祥第三子,降宋,封秦国公南唐世系庙号谥号姓名陵墓在位时间年号烈祖光文肃武孝高皇帝李昪永陵937年-943年升元937年 - 943年元宗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李璟顺陵943年-961年保大943年 - 957年中兴958年(二个月)交泰958年(三个月)显德958年 -960年- -李煜安陵961年-975年建隆960年- 963年乾德963年- 968年开宝968年- 976年庙号谥号姓名字生卒年在位时间太祖武肃王钱镠具美852年-932年907年-932年世宗文穆王钱元瓘明宝887年-941年932年-941年成宗忠献王钱佐符佑928年-947年941年-947年- 忠逊王钱倧隆道929年-975年947年- 忠懿王钱俶文徳929年-988年948年-978年闽国世系序号庙号姓名生卒时间在位时间年号关系1 太祖王审知862年—925年909年—925年开平(909年——911年)乾化(911年——915年)贞明(915年——921年)龙德(921年——923年)同光(923年——925年)王恁三子2 嗣主王延翰?—926年926年—927年天成(926年——927年)王审知长子3 太宗王延钧?—935年927年—935年天成(927年——930年)长兴(930年——932年)龙启(933年——934年)永和(935年)王审知次子4 康宗王继鹏?—939年935年—939年永和(935年——936年)通文(936年——939年)王延钧长子5 景宗王延羲?—944年939年—944年永隆(939年——944年)王审知七子6 恭宗(又谥世宗)王延政?—945年944年—945年天德(943年——945年)王审知十三子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 文肃王马筠-- 庄穆王马祯-- 景庄王马元-高祖武穆王马殷896年4月~930年11月- 衡阳王马希声930年11月~932年7月太宗文昭王马希范932年8月~947年5月- - 马希广947年5月~950年12月- 恭孝王马希萼950年12月~951年9月- - 马希崇951年9月~10月南汉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备注太祖文帝刘安仁- - 追尊代祖圣武帝刘谦- - 追尊烈祖襄帝刘隐- - 追尊高祖天皇大帝刘䶮917年―942年乾亨白龙大有--殇帝刘玢942年―943年光天-中宗文武光圣明孝帝刘晟943年―958年应乾乾和-- - 刘鋹958年―971年大宝后世多称后主荆南(南平)世系年号起讫时间使用时间备注武信王高季兴(在位:924年—929年)同光924年三月—926年四月3年用后唐李存勖年号(二年—四年)天成926年四月—928年六月3年用后唐明宗李嗣源年号(元年—三年)乾贞928年六月—十二月7个月用南吴睿帝杨溥年号(二年)文献王高从诲(在位:928年—948年)乾贞929年正月—六月6个月用南吴睿帝杨溥年号(三年)天成929年七月—930年正月2年用后唐明宗李嗣源年号(四年—五年)长兴930年二月—933年4年用后唐明宗李嗣源年号应顺934年正月—四月4个月用后唐明宗李嗣源年号清泰934年四月—936年十一月3年用后唐末帝李从珂年号天福936年十一月—944年六月9年用后晋高祖石敬瑭年号开运944年七月—946年3年用后晋出帝石重贵年号天福947年1年用后晋高祖石敬瑭年号(十二年)乾祐948年正月—十月10个月用后汉高祖刘知远年号(元年)高保融(在位:948年—960年)乾祐948年十一月—950年3年用后汉高祖刘知远年号(元年—三年)广顺951年—953年3年用后周太祖郭威年号显德954年—960年七月7年用后周太祖郭威年号高保勖(在位:960年—962年)建隆960年八月—962年十月3年用北宋太祖赵匡胤年号(元年—三年)高继冲(在位:962年—963年)建隆962年十一月—963年五月2年用北宋太祖赵匡胤年号(三年—四年)北汉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备注世祖神武皇帝刘旻951年-954年乾佑 951年—954年后汉高祖刘知远弟睿宗孝和皇帝刘钧954年—968年乾佑 954年—957年天会 957年—968年刘崇子- 少平皇帝刘继恩968年天会 968年刘钧外甥、养子,史称北汉少主恭宗英武皇帝刘继元968年—979年天会 968年—974年广运 974年—979年刘继恩弟五代十国简介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是五代与十国的合称,五代指的是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五个政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唐末、五代及宋初,其余十个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统称为“十国”。
“五代十国”之“五代”帝系表
“五代十国”之“五代”帝系表——“五代”——从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54年(公元907~960年)里,在我国国土上先后经历了五个朝代:梁(907~923年)、唐(923~936年)、晋(936~947年)、汉(947~950年)、周(951~960年)。
其中,公元907年朱温灭亡唐朝建立了“梁”,“周”朝于公元960年被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取而代之。
但这五个政权先后统治时,都没能完全统一当时的全国,而是被一些军阀自己圈地当了土皇帝,分别建了10个王国(无时间顺序,不分先后):大蜀、蜀、吴、唐、吴越、闽、楚、汉、荆南、汉。
其中,最后一个小国“汉”直到公元979年才被宋军灭亡,我国至此结束了分裂局面而重新统一。
因为我国这一时期的朝代更迭太过频繁(平均每个朝代不到11年,平均每个皇帝在位不到4年),又有这么多的小王国,并且总共才持续了几十年,所以现在的史学家更喜欢将我国的这乱七八糟、四分五裂的73年统称为“五代十国”时期。
其中,“五代”时期所处的年代是公元907~960年(共54年),而完整的“五代十国”时期应该是公元907~979年(共73年)。
正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我国历史混乱不堪,并且留下来的历史文献相对比较少,了解这段历史的后人也不多,故近年来被很多影视作品用来做为历史背景,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如:《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等。
下文中出现的一些名词解释一下:节度使:当时掌管某一地区军权的官职,类似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员。
这一职务的大量设立,最终造成他们持兵割据一方,是造成唐朝灭亡的直接原因之一。
枢密使:接受官员对皇帝的表奏和宣布皇帝下达的命令的一个官职,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和发言人。
权力很大,和宰相有一拼。
沙陀人:属于原西突厥人的一部,西突厥建国后挑衅唐朝,结果被唐灭亡,后人多归附。
“五代”时五个正统中原王朝帝系表梁(907~923)历17年,传3帝今人为与东周时的“梁”国和南北朝时的“梁”朝相区别而称其为“后梁”,国土大致为今天山东、河南省全境及陕西、湖北省大部,山西、河北、江苏、安徽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小部分地区,是五代王朝中最小的一个),都城汴(今河南省开封市)。
08五代十国帝王帝王世系(资料丰富,内容详尽;已仔细校对,无错误)
五代十国帝王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统一全中国地区为止。
本时期分成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7年-979年)。
五代十国本质上是唐朝藩镇割据和晚唐政治的延续。
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为国,其中位在中原地区,军力强盛的藩镇即五代。
虽然势力强大且继承唐朝,但无力控制全中国地区,只是藩镇型的朝廷。
而其他割据一方的藩镇,有些自立为帝,有些奉五代为宗主国,其中十个国龄较长、国力较强的被统称为十国。
本时期时常发生地方实力派叛变夺位,使得战乱不堪,统治者多重武轻文。
由于中原的内乱,也带给北方各国入侵的机会,其中契丹国还建立辽朝。
五代共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等五个朝代。
907年汴州朱温篡唐建立后梁,开启五代十国。
然而后梁被政敌太原李克用之子李存勖所灭,建国后唐。
而后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孙与部属。
后唐历经后唐明宗的扩张与整顿后国力强盛。
但在内乱后,被石敬瑭引契丹军攻灭,建国后晋。
不久在契晋关系恶化,契丹军南下灭后晋,建国辽朝。
此时刘知远在太原建国后汉,并且收复中原。
郭威篡位建后周后,在后周世宗的经营下,隐隐有一统天下的希望。
然而后周被赵匡胤所篡,五代结束。
十国方面,江南以吴国最强,而后被李昪篡位,建国南唐,其次有吴越与闽国等。
湖广是荆南、楚国与南汉等。
南唐国力最强,先后攻灭闽国、楚国,但多次用兵使得国力衰退,最后败于后周。
蜀地有前蜀、后蜀,国家富强,是仅次于南唐的强国。
然而过于安稳,最后亡于中原。
北汉是惟一在北方的十国,是后汉刘氏后裔所建。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与其弟宋太宗相继南征北讨,最后于979年统一全中国地区。
五代(907年-960年)帝王列表后梁(907年-923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建立的第一个朝代。
自梁太祖朱全忠在907年建国至梁末帝亡国(923年11月19日),历时17年。
因为皇帝姓朱,为与南北朝时的南梁相区别,故又称朱梁。
“五代十国”之“十国”帝系表
“五代十国”之“十国”帝系表“五代十国”时期各政权帝系表——“十国”——从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54年(公元907~960年)里,在我国国土上先后经历了五个朝代:梁(907~923年)、唐(923~936年)、晋(936~947年)、汉(947~950年)、周(951~960年)。
其中,公元907年朱温灭亡唐朝建立了“梁”,“周”朝于公元960年被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取而代之。
但这五个政权先后统治时,都没能完全统一当时的全国,而是被一些军阀自己圈地当了土皇帝,分别建了10个王国(无时间顺序,不分先后):大蜀、蜀、吴、唐、吴越、闽、楚、汉、荆南、汉。
其中,最后一个小国“汉”,直到公元979年才被宋军灭亡,我国至此结束了分裂局面而重新统一。
因为我国这一时期的朝代更迭太过频繁,又有这么多的小王国,并且总共才持续了几十年,所以现在的史学家更喜欢将我国这乱七八糟分裂不堪的73年统称为“五代十国”时期。
其中,“五代”时期所处的年代是公元907~960年(共54年),而完整的“五代十国”时期应该是公元907~979年(共73年)。
“五代”时期非正统十个王国帝系表大蜀(907~925)共19年,传2帝今人为与三国时期的“蜀国”区别而称其为“前蜀”,“大蜀”国土大致为今天重庆市、四川、湖北、陕西、贵州省、甘肃省大部和云南省部分地区。
都城成都。
开国皇帝(高祖)王建(原唐朝重臣)【年号】天复(907年)、武成(908年~910年)、永平(911年~915年)、通正(916年)、天汉(917年)、光天(918年)【生卒】847~918年,葬于永陵(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永陵路)。
【在位】907~918年,共12年。
【生平】少为无赖,以屠牛驴和贩私盐为业,黄巢起义时投唐军。
长安沦陷时他奋不顾身的护驾,号为“随驾五都”,被唐僖宗封为西川节度使、壁州刺史,十军观军容使田令孜也收他为养子。
僖宗还长安后,升为御林军宿卫将领。
光启二年(886年),僖宗又逃往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任命他为“清道使”,以后他向四方发展势力。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后梁世系后唐世系后晋世系后汉世系后周世系前蜀世系后蜀世系庙号谥号姓名生卒在位时间年号备注高祖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孟知祥874年―934年933年—934年明德933年受封蜀王,934年称帝- -孟昶919年―965年934年―965年明德广政孟知祥第三子,降宋,封秦国公吴国世系太祖武皇帝杨行密852年-905年902年-905年天复(902年-904年,唐)兴陵天佑(904年-905年,唐)烈祖景皇帝杨渥886年-908年905年-908年天佑(905年-908年,唐)绍陵高祖宣皇帝杨渭(隆演)897-920 908-921 天佑(908年-919年,唐)武义(904年-905年,唐)肃陵—睿皇帝杨溥900-938 920-921(王)顺义(921年-927年)平陵921年-937年(帝)乾贞(927年-929年)大和(929-935)天祚(935-937)南唐世系庙号谥号姓名陵墓在位时间年号吴越世系闽国世系龙启(933年——934年)永和(935年)4康宗王继鹏?—939年935年—939年永和(935年——936年) 通文(936年——939年)王延钧长子5景宗王延羲?—944年939年—944年永隆(939年——944年)王审知七子6恭宗(又谥世宗)王延政?—945年944年—945年天德(943年——945年)王审知十三子南楚世系南汉荆南(南平)世系北汉五代十国简介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是五代与十国的合称,五代指的是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五个政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唐末、五代及宋初,其余十个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统称为“十国”。
五代十国上承唐末乱世,下顺宋代承平,这阶段政局混乱,政权林立,政权更迭频繁;最有名的皇帝要属李煜,虽然不是做皇帝的料,但他诗词天赋极高,文学达到一个高峰,为战乱不已的五代十国增添一抹色彩。
五代十国世系表
闽(909-945)
王审知 开平(2) 王昶 通文(4) 乾化(5) 王曦 永隆(5) 凤历(1) 王延政 天德(3) 贞明(7) 龙德(3) 同光(3) 同光(3) 王延翰 天成(2) 王延钧 天成* 长兴(3) 王延钧称帝,改名王璘 王璘 龙启(3) 永和(2)
荆南(南平)(924-963)
高季兴 同光(4) 中兴(1) 天成(2) 交泰(1) 乾贞(2) 显得* 高从诲 大和(5) 建隆(1) 应顺(1) 高保勖 (3) 清泰* 高继冲 (1) 天祚(2) 升元(9) 保大(6) 高保融 保大 *
楚((907-951)
马殷 天成(4) 马希广 天福* 马希声 长兴(2) 乾佑(2) 马希范 * 马希萼 保大* 应顺(1) 清泰(3) 天福(9) 开运(3)
高祖 孟知祥 明德(1) (934) 后主 孟昶 明德(5) (934-938) 广政(28)(938-965)
吴(902-937)
太祖 杨行密 天复(3) (902-904) 天佑(2) (904-905) 烈祖 杨渥 天佑(4) (905-908) 高祖 杨隆演 天佑(12)(908-919) 武义(2) (919-920) 后主 杨溥 武义(2) (920-921) 顺义(7) (921-927) 乾贞(3) (927-929) 大和(7) (929-935) 天祚(3) (935-937)
南唐(937-975)
烈祖 李昪 年号:升元(7) (937-943) 中主 李璟 保大(15)(943-957) 中兴(1) (958) 交泰(1) (958) 显德(2) (958-960) 建隆(1) (960) 后主 李煜 建隆(4) (960-963) 乾德(5) (963-967) 开宝(8) (968-975)
五代历史年表
五代十国(897年到960年)897年,王建在四川成都建立前蜀,十国开始。
907年,朱温在河南开封建立后梁,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902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被封为吴王。
郑买嗣起兵杀死舜化贞即南诏王族自立,建立大长和,南诏灭亡。
904年朱全忠杀崔胤,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
8月弑唐昭宗,另立昭宗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
905年吴国杨渥继。
907年契丹迭剌部耶律阿保机取代痕德堇可汗即可汗位。
朱全忠逼迫唐哀帝禅让,唐朝亡,五代开始。
朱全忠改名朱晃,国号梁,史称后梁,定都汴州。
五代开始。
镇海、镇东节度使钱缪被封为吴越王,即吴越太祖。
武安军节度使马殷被封为楚王,即楚武穆王。
清海军节度使刘隐被封为彭郡王。
朱温将领高季兴被封为荆南节度。
908年徐温拥立杨隆演为吴帝,彻底掌控吴。
909年武威军节度使王审知被封为闽王,即闽太祖。
大长和圣祖郑买嗣病死,郑旻继位,即太上帝。
910年柏乡之战,后梁元气大伤。
911年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燕王刘守光称帝,史称桀燕。
清海军节度使刘隐去世,其弟刘龑继位。
912年朱友珪刺杀朱温而继位。
914年大长和攻前蜀,大败而归。
913年朱友贞联合天雄军杨师厚夺位,继后梁末帝。
晋国李存勖攻灭桀燕。
高昌回鹘入贡于辽。
915年耶律阿保机征室韦,大胜。
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天皇帝,定国号契丹。
917年清海军节度使刘龑统一岭南后称帝,即南汉高祖。
918年辽太祖建都临潢府。
王建去世,王衍继位前蜀。
920年辽太祖创建契丹大字。
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
同年攻破汴州,灭后梁。
924年李茂贞去世,后唐吞并歧国。
荆南节度使高季兴被后唐庄宗封为南平王。
925年辽太祖东征,灭渤海国,封太祖耶律倍为东丹王。
后唐灭前蜀。
926年辽太祖病逝,其妻述律平摄政。
李嗣源攻入洛阳称帝,即后唐明宗。
大长和太上帝郑旻暴卒,郑隆亶继位,即恭惠帝。
927年耶律德光继位,即辽太宗。
吴国杨溥继位,即吴睿帝,徐温去世。
五代十国之十国世系表
五代十国之十国世系表1.前蜀帝王世系表前蜀(公元九○七年~公元九二五年)为王建于公元九○七年所建,国号蜀,都成都,史称前蜀。
公元九二五年为后唐所灭。
历二帝,国存一九年。
一世帝王建(公元八四七年~公元九一八年)王建,父王金。
公元九○七年朱温称帝后,王建亦于成都称帝,国号蜀,在位一二年。
公元九一八年病死,终年七二岁。
庙号高祖,谥号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
年号:武成元年(公元九○八年)~武成三年(公元九一○年)永平元年(公元九一一年)~永平五年(公元九一五年)通正元年(公元九一六年)天汉元年(公元九一七年)光天元年(公元九一八年)二世帝王衍(?~公元九二五年)王衍,王建第一一子,母徐氏。
公元九一八年即位,在位八年。
公元九二五年后唐李存勖遣兵攻蜀,王衍投降,前蜀亡,次年被杀。
谥号圣德明孝皇帝。
年号:乾德元年(公元九一九年)~乾德六年(公元九二四年)咸康元年(公元九二五年)2.后蜀帝王世系表后蜀(公元九三四年~公元九六五年)为孟知祥于公元九三四年所建,国号蜀,都成都,史称后蜀。
公元九六五年为北宋所灭。
历二帝,国存三三年。
一世帝孟知祥(公元八七四年~公元九三四年)孟知祥,父孟道。
公元九三四年称帝,国号蜀,当年死,终年六一岁。
庙号高祖,谥号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
年号:明德元年(公元九三四年)二世帝孟昶(公元九一九年~公元九六五年)孟昶,孟知祥第三子,母李氏。
公元九三四年即位,在位三二年。
公元九六五年降宋,后蜀亡,孟昶在被送往开封后去世,终年四七岁。
谥号睿文英武仁圣明孝皇帝。
年号:明德元年(公元九三四年)~明德四年(公元937年)广政元年(公元九三八年)~广政二八年(公元九六五年)3.吴(南吴)帝王世系表吴(南吴)(公元九○二年~公元937年)为杨行密于公元九○二年所建,国号吴,都江都(今江苏扬州)。
公元937年为南唐所代。
历四帝,国存三六年。
一世帝杨行密(公元八五二年~公元九○五年)杨行密,父杨怤。
公元九○二年受唐封为吴王,在位四年。
五代十国帝王世系
五代十国帝王世系表五代世系表:后梁(907——923)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1)后梁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朱晃(又名朱温)生卒:852——912.6 61岁在位:907.4——912.6年号:开平(907.4——911.4)乾化(911.5——912)被子朱友珪(次子)杀(2)后梁郢王朱友珪生卒:?——913.2 ?岁在位:912.6——913.2年号:凤历(913.1——913.2)自杀(3)后梁末帝朱友贞(朱友珪三弟)生卒:888——923.10 36岁在位:913.2——923.10年号:乾化(913.2——915.10)乾化(915.11——921.4)龙德(921.5——923.10)自杀后唐灭后梁后梁亡后唐(923——936)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1)后唐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李存勖生卒:885——926.4 42岁在位:923.4——926.4年号:同光(923.4——926.4)国乱被射杀(2)后唐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李嗣源(又名李亶)(兄)生卒:866——933.11 68岁在位:926.4——933.11年号:天成(926.4——929.1)长兴(930.2——933.11)(3)后唐闵帝李从厚(子)生卒:914——933.4 20岁在位:933.12——934.4年号:应顺(934.1——934.4)被废杀(4)后唐末帝李从珂(李从厚之弟)生卒:886——936.11(闰) 51岁在位:934.4——936.11(闰)年号:清泰(934.4——936.11[闰] 国亡自焚后晋灭后唐后唐亡后晋(936——946)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1)后晋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生卒:892——942.6 51岁在位:936.11——942.6年号:天福(936.11——942.6)(2)后晋出帝石重贵(侄)生卒:914——964 51岁在位:942.6——946.12年号:天福(942.6——944.6)开运(944.7——946.12)出降,为契丹所虏契丹灭后晋后晋亡后汉(947——950)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1)后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知远生卒:895——948.1 54岁在位:947.2——948.1年号:天福(947.2——947.12)乾祐(948)(2)后汉隐皇帝刘承祐(子)生卒:931——950 20岁在位:948.2——950.11年号:乾祐(949——950)被乱军所杀(3)后汉湘阴公刘赟(堂弟)生卒:?——951 ?岁在位:950.11——950.12年号:乾祐(950)被俘,于次年被杀后周灭后汉后汉亡后周(951——960)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1)后周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生卒:904——954.1 51岁在位:951.1——954.1 3年年号:广顺(951——953)显德(953)(2)后周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荣(侄,收为养子)生卒:921——959.6 39岁在位:954.1——959.6 5年年号:显德(955——959.6)(3)后周恭皇帝柴宗训(子)生卒:953——973 21岁在位:959.6——960.1 8个月年号:显德(959.6——960.1)禅位,被封郑王北宋灭后周后周亡十国世系表:吴(公元902——937年)都城:江都(今江苏扬州)(1)吴太祖武帝杨行密生卒:852——905.12 54岁在位:892——905.12 于902年3月建国(2)吴烈祖景帝杨渥(长子)生卒:886——908.5 23岁在位:905.12——908.5 年号:天祐(906——908)(3)吴高祖宣帝杨隆演(二弟)生卒:897——920.5 在位:908.5——920.5年号:天祐(909——919)武义(919——921)(4)吴睿帝杨溥(弟)生卒:901——938 38岁在位:920.5——937.10 年号:武义(921)顺义(921——927)乾贞(927——929)大和(929——935)天祚(935——937)废,于次年死南唐灭吴吴亡前蜀(公元903——925年)都城:成都(今四川成都)(1)前蜀高祖王建生卒:847——918.6 72岁在位:891——918.6于907年9月建国年号:天复(907)武成(908——910)永平(911——915)通正(916)天汉(917)光天(918)(2)前蜀后主王衍(少子)生卒:886——926.4 41岁在位:918.6——925.11年号:乾德(919——924)咸康(925)被废后唐灭前蜀前蜀亡楚(公元907——951年)都城:长沙(今湖南长沙)(1)楚武穆王马殷生卒:852——930 79岁在位:896——930.11于927年6月建国(2)楚衡阳王马希声(子)生卒:898——932.7 35岁在位:930.11——932.7 2年(3)楚文昭王马希范(弟)生卒:899——947.4 49岁在位:932.7——947.4 (4)楚废王马希广(弟)生卒:?——950.12 ?岁在位:947.4——950.12马希萼夺位,杀之(5)楚恭孝王马希萼(兄)生卒:?——951.11 ?岁在位:950.12——951.11马希崇夺位,杀之(6)楚王马希崇(弟)生卒:?岁在位:947.4——950.12降南唐南唐灭楚楚亡吴越(公元893——978年)都城:钱塘(今浙江杭州)(1)吴越武肃王钱镠生卒:852——932.3 81岁在位:893——932.3于907年5月建国年号:天祐(907)天宝(908——923)宝大(924——925)宝正(926——931)(2)吴越文穆王钱元瓘(子)生卒:887——941.8 55岁在位:932.3——941.8 (3)吴越忠献王钱弘佐(子)生卒:928——947.6 20岁在位:941.9——947.6 (4)吴越忠逊王钱弘倧(弟)生卒:929——973 45岁在位:947.6 被废(5)吴越忠懿王钱弘俶(弟)生卒:929——988 60岁在位:947.6——978.8北宋灭吴越吴越亡闽(公元893——945年)都城:长乐(今福建福州)(1)闽太祖昭武王王审之生卒:862——925.12 64岁在位:907——925.12于909年4月建国(2)闽嗣王王延翰(子)生卒:?——926.12 ?岁在位:925.12——926.12 (3)闽惠宗王延钧(又名王璘)(弟)生卒:?——935.10 ?岁在位:926.12——935.10于933年称帝年号:龙启(933——934)永和(935)被杀(4)闽康宗王昶(子)生卒:?——939.7[闰] ?岁在位:935.10——939.7[闰] 年号:通文(936——939)被杀(5)闽景宗王延曦(叔)生卒:?——944.3 ?岁在位:939.7[闰]——943.2 年号:永隆(939——944)废,于次年被杀(6)闽殷德帝王延政(弟)年号:天德(943——945)南唐灭闽闽亡南汉(公元917——971年)都城:番禺(今广东广州)(1)南汉高祖刘龚生卒:889——942.4 54岁在位:911——942.4于917年7月建国年号:乾亨(917——925)白龙(925——928)大有(928——942)(2)南汉殇帝刘玢(子)生卒:920——943.3 44岁在位:942.4——943.3年号:光天(942——943)被杀(3)南汉中宗刘晟(弟)生卒:920——958.8 59岁在位:943.3——958.8年号:应乾(943)乾和(943——958)(4)南汉后主刘怅(子)生卒:943——980 38岁在位:958.8——971.2年号:大宝(958——971)降北宋灭南汉南汉亡荆南(公元924——963年)都城:荆州(今湖北江陵)(1)荆南武信王高季兴生卒:858——928.12 71岁在位:907——928.12于924年3月建国(2)荆南文献王高从诲(子)生卒:891——948.10 21岁在位:928.12——948.10(3)荆南贞懿王高保融(子)生卒:920——960.8 41岁在位:948.11——960.8(4)荆南王高保勖(弟)生卒:924——962.11 39岁在位:960.8——962.11(5)荆南高继冲(侄)降北宋灭南汉南汉亡后蜀(公元925——965年)都城:成都(今四川成都)(1)后蜀高祖孟知祥生卒:874——934.7 72岁在位:925——934.7 9年于934年1月建国年号:明德(934)(2)后蜀后主孟昶(子)生卒:919——965 47岁在位:934.7——965.1 31年年号:明德(935——937)广政(938——965)降北宋北宋灭后蜀后蜀亡南唐(公元903——925年)都城:江都(今江苏南京)(1)南唐烈祖李昪生卒:888——943.3 56岁在位:937.10——943.3 6年年号:升元(937——943)(2)南唐元宗李璟(子)生卒:916——961.7 46岁在位:943.3——961.7 18年年号:保大(943——957)中兴(958)交泰(958)958年,南唐主去帝号、年号,称国主(3)南唐后主李煜(子)生卒:937——978 46岁在位:961.7——975.11 15年降北宋,后被宋太宗毒杀北宋灭南唐南唐亡北汉(公元951——979年)都城:太原(今山西太原)(1)北汉世祖刘崇(又名刘旻)生卒:895——954.11 60岁在位:951.1——954.11 4年年号:乾祐(951——954)(2)北汉睿宗孝和帝刘钧(子)生卒:926——968.7 43岁在位:954.11——968.7 14年年号:乾祐(955——956)天会(957——968)(3)北汉少主刘(薛)继恩(养子)生卒:935——968.9 34岁在位:968.7——968.9 2个月被刺杀(4)北汉英武帝刘(何)继元(弟)生卒:?——约992 ?岁在位:968.9——979.5 11年年号:天会(969——973)广运(974——979)降北宋北宋灭北汉北汉亡。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表
中国历代皇帝世系表(秦——清)一、中国历史朝代歌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于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随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梁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党。
二、历代皇帝世系表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历三帝,共统治15年建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在位十二年秦二世胡亥(公园前209年——公元前207年)在位三年秦末世子婴(立之即废)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历十三帝,共统治214年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95年)在位十二年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88年)在位七年汉高后吕雉(公元前187年——公元前180年)在位八年(注:吕雉挟汉少帝称制)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57年)在位二十三年年号:前元、后元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十六年年号:前元、中元、后元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在位五十四年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年——公元前74年)在位十三年年号:始元、元凤、元平汉宣帝刘询(公元前73年——公元前49年)在位二十五年年号: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汉元帝刘奭(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在位十六年年号:初元、永光、建昭、竟宁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2年——公元前7年)在位二十六年年号: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元延、绥和汉哀帝刘欣(公元前6年——公元前1年)在位六年年号:建平、太初元将、元寿汉平帝刘衎(公元1年——公元5年)在位五年年号:元始汉孺子婴(公元6年——公元8年)在位三年年号:居摄、初始新朝王莽(公元9年——公元23年)在位十四年年号:始建国、天凤、地皇淮阳王刘玄(公元23年——公元25年)在位三年年号:更始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历十三帝,共统治196年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公元57年)在位三十三年年号:建武、建武中元汉明帝刘庄(公元58年——公元75年)在位十八年年号:永平汉章帝刘炟(公元76年——公元88年)在位十三年年号:建初、元和、章和汉和帝刘肇(公元89年——公元105年)在位十七年年号:永元、元兴汉殇帝刘隆(公元106年)在位一年年号:延平汉安帝刘祜(公元107年——公元125年)在位十九年年号:永初、元初、永宁、建光、延光汉顺帝刘保(公元126年——公元144年)在位十九年年号:永建、阳嘉、永和、汉安、建康汉冲帝刘炳(公元145年)在位一年年号:永嘉汉质帝刘缵(公元146年)在位一年年号:本初汉桓帝刘志(公元147年——公元167年)在位二十一年年号:建和、和平、元嘉、永兴、永寿、延熹、永康汉灵帝刘宏(公元168年——公元189年)在位二十二年年号、建宁、熹平、光和、中平汉少帝刘辩(公元189年)在位一年年号:光熹汉献帝刘协(公元190年——公元220年)在位三十一年年号:初平、兴平、建安三国·魏(公元220年——265年)历五帝,共48年建都:许昌(今河南洛阳)魏文帝曹丕在位七年(黄初)魏明帝曹叡在位十三年(太和、青龙、景初)齐王曹芳在位十五年(正始、嘉平)高贵乡公曹髦在位七年(正元、甘露)魏元帝曹奂在位六年(景元、咸熙)(注:曹奂又称常道乡公;建安十八年,曹操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五代十国君主世系图,53年间,五代共更换了八姓十四君
五代十国君主世系图,53年间,五代共更换了八姓十四君五代是指唐宋之间连续占据北方黄河流域的五个政权,共存在53年,更换八姓十四君。
建立者大多是唐末藩镇军阀和借助镇压唐末起义而崛起的新军阀,他们自擅兵赋,迭相吞噬。
907年,河南宣武军节度使朱温代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
朱温曾是黄巢起义军的同州防御使,后叛变倒戈。
脱胎于唐末藩镇割据的后梁王朝,一直都未能顺利统一北方地区,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明争暗斗贯穿王朝始终。
李克用是突厥沙陀部首领,凭借沙陀铁骑和素称丰饶的河东地区,成为朱温称霸中原的最大劲敌。
柏乡一战,朱温引以为傲的“龙骧”、“神捷”军尽失,“自野河至柏乡,僵尸蔽地”。
923年,已建国称帝的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率轻骑突袭汴梁,后梁末帝朱友贞身死,经两世16年的后梁王朝灭亡。
以唐朝合法继承人自居的李存勖灭后梁,得河南、山东地,并前蜀,又得汉中、两川地,使“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
但李存勖自此志骄意满,丧失进取之心,以驰猎取乐为能事。
其宠爱伶人,使得伶人愚弄缙绅,干预政事,“将相大臣皆惮之”,四方藩镇亦有贿赂巴结者。
而夺位的李嗣源虽然深知民间疾苦,留心治国之道,但御下乏术,姑息藩镇,以致变乱迭起。
936年,叛乱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攻入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而亡,后唐国祚定格在了13年。
石敬瑭灭后唐是在辽主耶律德光相助下完成的。
当时石敬瑭穿着契丹服饰接受辽主册立为大晋皇帝,与辽约为父子之国,割燕云等州,每岁输帛三十万。
自此,河北平原无险可守,河东亦仅存雁门关一处险隘。
石敬瑭对契丹极力讨好,搜刮民脂民膏以填充辽国的无厌之欲。
这种耗尽民财以侍契丹的做法引起了藩镇军阀的强烈不满,继位的石重贵遂只称孙不称臣。
此举直接导致耶律德光发兵南下,946年十二月,辽军攻陷汴梁,少帝石重贵被俘,后晋亡。
辽军北撤后,镇守河东的刘知远趁机进驻汴梁,以慰劳抗辽民众和禁止为辽军搜刮钱帛等广揽民心。
然接替刘知远继位的刘承祐年幼无知,“厌为大臣所制”,竟然想尽诛托孤重臣,引得天雄军节度使郭威起兵叛乱,刘承祐被乱军所杀,后汉仅存活四载即亡,后周王朝诞生。
理清五代十国的历史脉络
理清五代十国的历史脉络五代十国: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吴、前蜀、吴越、闽、南汉、荆南、楚、后蜀、南唐、北汉有些政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只是一股割据势力,而且也不止15个政权。
所谓五代十国,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
大致来说,五代政权盘踞在华北,一脉相承的是大唐的衣钵,这是主流;十国大多盘踞在南方(北汉特殊,在北方),自成一家,这是非主流。
15个政权之间既有纵向更替,也有横向攻伐。
以主流与非主流的关系为主要脉络,把五代十国分成5个阶段。
第一阶段(891年—907年)——山雨欲来第二阶段(907年—936年)——后梁与后唐:软硬兼施第三阶段(936—951年)——屈辱的后晋、后汉第四阶段(951年—960年)——崛起的后周:柴荣遗恨第五阶段(960年—979年)——强势的北宋:收拾旧山河一、891年—907年:山雨欲来安史之乱过后,藩镇割据势力飞扬跋扈;宦官专政与党争成为痼疾。
唐帝国走上了狂澜难挽的下坡路。
由于安史之乱严重摧毁了中国北方的经济基础,所以战乱过后的唐帝国非常依赖南方的赋税收入,这也是帝国成功续命的一颗救心丸。
不幸的是,窝漏偏遭连夜雨,破船又遇打头风,唐末的黄巢之乱又破坏了南方的经济命脉。
南北两地接连遭到重创,唐帝国离灭亡之日也就不远了。
按照通行的说法,五代十国的起讫时间是907年到960年,即上自朱温灭唐,下至赵匡胤建宋。
如果不以外在形式为划分依据,而是以15个政权的实际建立时间为划分标准,五代十国的时间就得向上推到891年——前蜀建立,向下延伸到979年——北宋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
(这也是范文澜的划分方式)五代十国的头是怎么开的呢?这得说到唐帝国的倒数第二任皇帝唐昭宗。
888年,唐昭宗继位,摆在他面前的唐帝国早就成了一个四面透风的烂摊子。
唐昭宗意识到王权之所以式微,与中央军力量过于薄弱有莫大关联,登基初期咬牙跺脚,组建了一支兵力10万人的中央军。
同年12月,唐昭宗出师南下,讨伐割据西川的一个藩镇,与此同时,他又另派朱温组建联军,讨伐盘踞河东的李克用。
五代及五代十一国传承世系
五代及五代十一國傳承世系梁】〔後梁〕〖五代〗建都:河南開封疆域:河南、河北、山東、陝西四省亡於後唐肅祖宣元皇帝朱黯敬祖光獻皇帝朱茂琳父:朱黯憲祖昭武皇帝朱信父:朱茂琳烈袓文穆皇帝朱誠父:朱信[ 一] 太祖神武元聖孝皇帝朱温〔全忠〕父:朱誠年號:開平〔907 年〕、乾化〔911 年〕,907.4-912.6 在位[ 二] 郢王朱友珪父:朱温年號:鳳歷〔913 年〕,912.6-913.2 在位[ 三] 均王朱友貞父:朱温年號:乾化三年〔913 年〕、貞明〔915 年〕、龍德〔921 年〕,913.2-923.10 在位【唐】〔後唐〕〖五代〗建都:河南洛陽疆域:華北亡於後晉懿祖昭烈皇帝朱耶執宜父:朱耶盡忠爲唐蔚州刺史獻祖文皇帝朱耶赤心〔李國昌〕父:朱耶執宜爲唐振武、代北節度使太祖武皇帝李克用父:李國昌爲唐晉王[ 一] 莊宗光聖神閔孝皇帝李存勗父:李克用年號:同光〔923晉】後晉〖五代〗建都: 河南開封 疆域:華北 亡於遼 靖祖 孝安皇石璟 爲唐朔州刺肅祖 孝簡皇石郴 父:石璟睿祖 孝平皇石翌 父:石郴 爲唐振武防禦使憲祖 孝元皇石紹年〕, 923.4-926.4 在位 惠祖 孝恭皇帝 李聿毅祖 孝質皇帝 李教 父: 李聿烈祖 孝靖皇帝 李琰 父: 李教德祖 孝成皇帝 李霓 父: 李琰[ 二 ] 明宗 聖德和武欽孝皇帝 李嗣源 父:李霓 養父:李克用 年 號:天成〔 926 年〕、長興〔 930 年〕, 926.4-933.10 在位[ 三 ] 閔皇帝 李從厚 父:李嗣源年號:應順〔 934 年〕, 933.12-934.4 在位[ 四 ] 潞王 末帝 李從珂 義父:李嗣源 年號:清泰〔 934 年〕, 934.4-936. 閏 11 在位 [ 一 ] 高祖 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 石敬塘 父:石紹雍 年號:天福 〔936年〕, 936.11-942.6 在位[ 二 ] 少帝 出帝 石重貴 父:石敬儒 叔父:石敬塘 年號:天福七 年〔 942 年〕,開運〔 944 年〕, 942.6-946.12 在位漢】後漢〖五代〗建都:河南開封 疆域:華北 亡於宋文祖明元皇帝劉湍德祖恭僖皇帝劉昂父:劉湍翼祖昭憲皇帝劉僎父:劉昂顯祖章聖皇帝劉琠父:劉僎爲唐列校[ 一] 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劉知遠〔暠〕父:劉琠年號:天福十二年〔947 年,仍沿用後晉石敬塘年號〕,乾佑〔948 年〕,947.2- 948.1 在位[ 二] 隱皇帝劉承祐父:劉知遠年號:乾佑元年〔948 年〕,948.2- 950.11 在位北漢建都:山西太原疆域:山西省中部亡於宋[ 三] 世祖神武皇帝劉崇〔旻〕父:劉琠年號:乾佑四年〔951 年〕951.1-954.11 在位[ 四] 睿宗孝和皇帝劉承鈞父:劉崇年號:乾佑七年〔954 年〕,天會〔957 年〕,954.11-968.7 在位[ 五] 劉繼恩父:劉釗義父:劉承鈞年號:天會十二年〔968 年〕,968.7-968.9 在位[ 六] 劉繼元父:何氏義父:劉承鈞年號:天會十二年〔968 年〕,廣運〔974〕968.9-979.5 在位周】後周〖五代〗建都:河南開封疆域:華北亡於宋信祖睿和皇帝郭璟僖祖明憲皇帝郭諶父:郭璟義祖翼順皇帝郭蘊父:郭諶慶祖章肅皇帝郭簡父:郭諶[ 一] 太祖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郭威父:郭簡年號:廣順〔951 年〕,顯德〔954〕951.1-954.1 在位[ 二]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郭榮義父:郭威父:柴守禮年號:顯德元年〔954〕954.1-959.6在位[三]恭皇帝郭宗訓父:郭榮年號:顯德六年〔959〕959.6-960.1在位【岐】〖五代十一國〗建都:陝西鳳翔疆域:陝西省西部亡於後唐宋端父:宋鐸[ 一] 忠敬王李茂貞〔宋文通〕父:宋端年號:天祐四年〔907〕907.4-924.4 在位楚】〔南楚〕〖五代十一國〗建都:湖南長沙疆域:湖南省、廣西省北部亡於南唐文肅王馬筠莊穆王馬正父:馬筠景莊王馬元豐父:馬正[ 一] 武穆王馬殷父:馬元豐907.4-930.11 在位[ 二] 衡陽王馬希聲父:馬殷930.11-932.7 在位[ 三] 文昭王馬希範父:馬殷932.8-947.5 在位[ 四] 馬希廣父:馬殷947.5-950.12 在位[ 五] 恭孝王馬希萼父:馬殷950.12-951.9 在位[ 六] 馬希崇父:馬殷951.9-951.10 在位【吳越】〖五代十一國〗建都:浙江杭州疆域:浙江省亡於宋[ 一] 太祖武肅王錢鏐父:錢寬年號:天寶〔908〕,寶大〔924〕,寶正〔926〕907.5-932.3 在位[ 二] 世宗文穆王錢傳瓘父:錢鏐932.2-941.8 在位[ 三] 成宗忠獻王錢弘佐父:錢傳瓘941.8-947.6 在位[ 四] 忠遜王錢弘倧父:錢傳瓘947.6-947.12[ 五] 忠懿王錢弘俶父:錢傳瓘947.12-978.4 在位【蜀】前蜀〖五代十一國〗建都:四川成都疆域:四川省亡於後唐[ 一] 高祖神武聖文孝德明惠皇帝王建父:王金年號:武成〔908 年〕,永平〔911 年〕,通正〔916 年〕,天漢〔917 年〕光天〔918 年〕,907.9-918.6 在位[ 二] 聖德明孝皇帝王衍〔宗衍〕父:王建年號:乾德〔919 年〕,咸康〔925 年〕918.6-925.11 在位【蜀】後蜀〖五代十一國〗建都:四川成都疆域:四川省亡於宋[ 一] 高祖文武聖德英烈明孝皇帝孟知祥父:孟道年號:明德〔934 年〕934.1-934.7 在位[ 二] 睿文英武仁聖明孝皇帝孟仁贊〔昶〕父:孟知祥年號:卜明德〔934 年〕,廣政〔938 年〕934.7-965.1 在位【吳】南吳〖五代十一國〗建都:江蘇揚州疆域:江蘇省、安徽省、江西省亡於南唐太祖武皇帝楊行密〔愍〕父:楊怤爲唐吳王烈宗景皇帝楊渥父:楊行密爲唐吳王[ 一] 高祖宣皇帝楊渭〔隆演〕父:楊行密年號:武義〔919 年〕910.2- 920.4 在位[ 二] 高尚思玄弘古讓皇帝楊溥父:楊行密年號:順義〔921 年〕,乾貞〔927 年〕,大和〔929 年〕,天祚〔935 年〕920.6-937.10 在位【燕】桀燕、北燕〖五代十一國〗建都:北京疆域:河北省北部亡於後唐劉仁恭父:劉晟爲唐盧龍節度使[ 一] 劉守光父:劉仁恭年號:應天〔911 年〕911.8-913.12 在位【漢】南漢、越漢〖五代十一國〗建都:廣東廣州疆域:廣東省、廣西省亡於宋太祖文皇帝劉安仁爲唐潮州長史代祖聖武皇帝劉謙父:劉安仁爲唐封州刺史烈宗襄皇帝劉隱父:劉謙爲後梁南平郡王、清海節度使[ 一] 高祖天皇大帝劉巖〔龑〕父:劉謙年號:乾亨〔917 年〕,白龍〔925〕,大有〔928〕917.8-942.4 在位[ 二] 殤皇帝劉弘度〔玢〕父:劉巖年號:光天〔942年〕,942.4-943.3 在位[ 三] 中宗文武光聖明孝皇帝劉弘熙〔晟〕父:劉巖年號:應乾〔943 年〕,乾和〔943〕943.3-958.8 在位[ 四] 恩赦侯劉繼興父:劉弘熙年號:大寶〔958 年〕,958.8-971.2 在位【南平】荊南〖五代十一國〗建都:湖北江陵疆域:湖北省中部亡於宋[一]武信王高季昌〔季興〕義父:朱友讓924.3-928.12在位[二]文獻王高從誨父:高季昌928.12-948.11 在位[三]貞懿王高保融父:高從誨948.11-960.8 在位[四]高保勳父:高從誨960.8-962.11在位[五]高繼冲父:高保融962.11-963.2在位【閩】〖五代十一國〗建都:福建福州疆域:福建省亡於南唐王恁父:王蕴玉務農王潮父:王恁爲唐威武節度使太祖昭武孝皇帝王審知兄:王潮爲後梁閩王[ 一] 惠宗齊肅明孝皇帝王延鈞〔璘〕父:王審知年號:龍啟唐】南唐〖五代十一國〗建都:江蘇南疆域:江蘇省、 安定宗 孝靖皇李恪 父:李純〔唐憲宗 805.8-820.1 在位〕成宗孝平皇李超父:李恪 惠宗 孝安皇李志 父:李超 慶宗 孝德皇李榮 父:李志 唐. 平民太祖 忠武皇徐温 爲南吳東海郡王、大丞[ 一 ] 烈祖 光文肅武孝高皇帝 李昪〔徐知誥〕義父:徐父:李年號: 〔933 年〕,永和〔 935〕933.1-935.10 在位[ 二 ] 康宗 聖神英睿文明廣武應道大弘孝皇帝 王繼鵬〔昶〕 父: 王延鈞 年號:通文〔 936〕 935.10-939.7 在位[ 三 ] 景宗 睿文廣武明聖元德隆道大孝皇帝 王延羲〔曦〕 父:王 審知 年號:永隆〔 936〕 939.7-944.3 在位[ 四 ] 朱文進 944.3-944.12 在位[ 五] 殷 富沙王 王延政 父:王審知 年號:天德〔 943〕943.2-945.8 在位省、江西省 亡於宋爲唐建王榮 年號:昇元〔 937〕 937.10-943.2 在位[ 二 ] 元宗 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 李璟〔徐景通〕 父:李昪 保大〔 943 年〕,中興〔 958 年〕,交泰〔 958 年〕, 943.3-961.6 在位[ 三] 後主李煜〔徐從嘉〕父:李璟961.6-975.11在位。
五代十国帝王世系汇总
五代十国帝王世系表五代世系表:后梁(907——923)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1)后梁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朱晃(又名朱温)生卒:852——912.6 61岁在位:907.4——912.6年号:开平(907.4——911.4)乾化(911.5——912)被子朱友珪(次子)杀(2)后梁郢王朱友珪生卒:?——913.2 ?岁在位:912.6——913.2年号:凤历(913.1——913.2)自杀(3)后梁末帝朱友贞(朱友珪三弟)生卒:888——923.10 36岁在位:913.2——923.10年号:乾化(913.2——915.10)乾化(915.11——921.4)龙德(921.5——923.10)自杀后唐灭后梁后梁亡后唐(923——936)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1)后唐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李存勖生卒:885——926.4 42岁在位:923.4——926.4年号:同光(923.4——926.4)国乱被射杀(2)后唐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李嗣源(又名李亶)(兄)生卒:866——933.11 68岁在位:926.4——933.11年号:天成(926.4——929.1)长兴(930.2——933.11)(3)后唐闵帝李从厚(子)生卒:914——933.4 20岁在位:933.12——934.4年号:应顺(934.1——934.4)被废杀(4)后唐末帝李从珂(李从厚之弟)生卒:886——936.11(闰) 51岁在位:934.4——936.11(闰)年号:清泰(934.4——936.11[闰] 国亡自焚后晋灭后唐后唐亡后晋(936——946)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1)后晋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生卒:892——942.6 51岁在位:936.11——942.6年号:天福(936.11——942.6)(2)后晋出帝石重贵(侄)生卒:914——964 51岁在位:942.6——946.12年号:天福(942.6——944.6)开运(944.7——946.12)出降,为契丹所虏契丹灭后晋后晋亡后汉(947——950)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1)后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知远生卒:895——948.1 54岁在位:947.2——948.1年号:天福(947.2——947.12)乾祐(948)(2)后汉隐皇帝刘承祐(子)生卒:931——950 20岁在位:948.2——950.11年号:乾祐(949——950)被乱军所杀(3)后汉湘阴公刘赟(堂弟)生卒:?——951 ?岁在位:950.11——950.12年号:乾祐(950)被俘,于次年被杀后周灭后汉后汉亡后周(951——960)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1)后周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生卒:904——954.1 51岁在位:951.1——954.1 3年年号:广顺(951——953)显德(953)(2)后周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荣(侄,收为养子)生卒:921——959.6 39岁在位:954.1——959.6 5年年号:显德(955——959.6)(3)后周恭皇帝柴宗训(子)生卒:953——973 21岁在位:959.6——960.1 8个月年号:显德(959.6——960.1)禅位,被封郑王北宋灭后周后周亡十国世系表:吴(公元902——937年)都城:江都(今江苏扬州)(1)吴太祖武帝杨行密生卒:852——905.12 54岁在位:892——905.12 于902年3月建国(2)吴烈祖景帝杨渥(长子)生卒:886——908.5 23岁在位:905.12——908.5 年号:天祐(906——908)(3)吴高祖宣帝杨隆演(二弟)生卒:897——920.5 在位:908.5——920.5年号:天祐(909——919)武义(919——921)(4)吴睿帝杨溥(弟)生卒:901——938 38岁在位:920.5——937.10 年号:武义(921)顺义(921——927)乾贞(927——929)大和(929——935)天祚(935——937)废,于次年死南唐灭吴吴亡前蜀(公元903——925年)都城:成都(今四川成都)(1)前蜀高祖王建生卒:847——918.6 72岁在位:891——918.6于907年9月建国年号:天复(907)武成(908——910)永平(911——915)通正(916)天汉(917)光天(918)(2)前蜀后主王衍(少子)生卒:886——926.4 41岁在位:918.6——925.11年号:乾德(919——924)咸康(925)被废后唐灭前蜀前蜀亡楚(公元907——951年)都城:长沙(今湖南长沙)(1)楚武穆王马殷生卒:852——930 79岁在位:896——930.11于927年6月建国(2)楚衡阳王马希声(子)生卒:898——932.7 35岁在位:930.11——932.7 2年(3)楚文昭王马希范(弟)生卒:899——947.4 49岁在位:932.7——947.4 (4)楚废王马希广(弟)生卒:?——950.12 ?岁在位:947.4——950.12马希萼夺位,杀之(5)楚恭孝王马希萼(兄)生卒:?——951.11 ?岁在位:950.12——951.11马希崇夺位,杀之(6)楚王马希崇(弟)生卒:?岁在位:947.4——950.12降南唐南唐灭楚楚亡吴越(公元893——978年)都城:钱塘(今浙江杭州)(1)吴越武肃王钱镠生卒:852——932.3 81岁在位:893——932.3于907年5月建国年号:天祐(907)天宝(908——923)宝大(924——925)宝正(926——931)(2)吴越文穆王钱元瓘(子)生卒:887——941.8 55岁在位:932.3——941.8 (3)吴越忠献王钱弘佐(子)生卒:928——947.6 20岁在位:941.9——947.6 (4)吴越忠逊王钱弘倧(弟)生卒:929——973 45岁在位:947.6 被废(5)吴越忠懿王钱弘俶(弟)生卒:929——988 60岁在位:947.6——978.8北宋灭吴越吴越亡闽(公元893——945年)都城:长乐(今福建福州)(1)闽太祖昭武王王审之生卒:862——925.12 64岁在位:907——925.12于909年4月建国(2)闽嗣王王延翰(子)生卒:?——926.12 ?岁在位:925.12——926.12 (3)闽惠宗王延钧(又名王璘)(弟)生卒:?——935.10 ?岁在位:926.12——935.10于933年称帝年号:龙启(933——934)永和(935)被杀(4)闽康宗王昶(子)生卒:?——939.7[闰] ?岁在位:935.10——939.7[闰] 年号:通文(936——939)被杀(5)闽景宗王延曦(叔)生卒:?——944.3 ?岁在位:939.7[闰]——943.2 年号:永隆(939——944)废,于次年被杀(6)闽殷德帝王延政(弟)年号:天德(943——945)南唐灭闽闽亡南汉(公元917——971年)都城:番禺(今广东广州)(1)南汉高祖刘龚生卒:889——942.4 54岁在位:911——942.4于917年7月建国年号:乾亨(917——925)白龙(925——928)大有(928——942)(2)南汉殇帝刘玢(子)生卒:920——943.3 44岁在位:942.4——943.3年号:光天(942——943)被杀(3)南汉中宗刘晟(弟)生卒:920——958.8 59岁在位:943.3——958.8年号:应乾(943)乾和(943——958)(4)南汉后主刘怅(子)生卒:943——980 38岁在位:958.8——971.2年号:大宝(958——971)降北宋灭南汉南汉亡荆南(公元924——963年)都城:荆州(今湖北江陵)(1)荆南武信王高季兴生卒:858——928.12 71岁在位:907——928.12于924年3月建国(2)荆南文献王高从诲(子)生卒:891——948.10 21岁在位:928.12——948.10(3)荆南贞懿王高保融(子)生卒:920——960.8 41岁在位:948.11——960.8(4)荆南王高保勖(弟)生卒:924——962.11 39岁在位:960.8——962.11(5)荆南高继冲(侄)降北宋灭南汉南汉亡后蜀(公元925——965年)都城:成都(今四川成都)(1)后蜀高祖孟知祥生卒:874——934.7 72岁在位:925——934.7 9年于934年1月建国年号:明德(934)(2)后蜀后主孟昶(子)生卒:919——965 47岁在位:934.7——965.1 31年年号:明德(935——937)广政(938——965)降北宋北宋灭后蜀后蜀亡南唐(公元903——925年)都城:江都(今江苏南京)(1)南唐烈祖李昪生卒:888——943.3 56岁在位:937.10——943.3 6年年号:升元(937——943)(2)南唐元宗李璟(子)生卒:916——961.7 46岁在位:943.3——961.7 18年年号:保大(943——957)中兴(958)交泰(958)958年,南唐主去帝号、年号,称国主(3)南唐后主李煜(子)生卒:937——978 46岁在位:961.7——975.11 15年降北宋,后被宋太宗毒杀北宋灭南唐南唐亡北汉(公元951——979年)都城:太原(今山西太原)(1)北汉世祖刘崇(又名刘旻)生卒:895——954.11 60岁在位:951.1——954.11 4年年号:乾祐(951——954)(2)北汉睿宗孝和帝刘钧(子)生卒:926——968.7 43岁在位:954.11——968.7 14年年号:乾祐(955——956)天会(957——968)(3)北汉少主刘(薛)继恩(养子)生卒:935——968.9 34岁在位:968.7——968.9 2个月被刺杀(4)北汉英武帝刘(何)继元(弟)生卒:?——约992 ?岁在位:968.9——979.5 11年年号:天会(969——973)广运(974——979)降北宋北宋灭北汉北汉亡。
五代十国帝王世系汇总
五代十国帝王世系表五代世系表:后梁(907——923)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1)后梁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朱晃(又名朱温)生卒:852——912.6 61岁在位:907.4——912.6年号:开平(907.4——911.4)乾化(911.5——912)被子朱友珪(次子)杀(2)后梁郢王朱友珪生卒:?——913.2 ?岁在位:912.6——913.2年号:凤历(913.1——913.2)自杀(3)后梁末帝朱友贞(朱友珪三弟)生卒:888——923.10 36岁在位:913.2——923.10年号:乾化(913.2——915.10)乾化(915.11——921.4)龙德(921.5——923.10)自杀后唐灭后梁后梁亡后唐(923——936)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1)后唐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李存勖生卒:885——926.4 42岁在位:923.4——926.4年号:同光(923.4——926.4)国乱被射杀(2)后唐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李嗣源(又名李亶)(兄)生卒:866——933.11 68岁在位:926.4——933.11年号:天成(926.4——929.1)长兴(930.2——933.11)(3)后唐闵帝李从厚(子)生卒:914——933.4 20岁在位:933.12——934.4年号:应顺(934.1——934.4)被废杀(4)后唐末帝李从珂(李从厚之弟)生卒:886——936.11(闰) 51岁在位:934.4——936.11(闰)年号:清泰(934.4——936.11[闰] 国亡自焚后晋灭后唐后唐亡后晋(936——946)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1)后晋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生卒:892——942.6 51岁在位:936.11——942.6年号:天福(936.11——942.6)(2)后晋出帝石重贵(侄)生卒:914——964 51岁在位:942.6——946.12年号:天福(942.6——944.6)开运(944.7——946.12)出降,为契丹所虏契丹灭后晋后晋亡后汉(947——950)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1)后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知远生卒:895——948.1 54岁在位:947.2——948.1年号:天福(947.2——947.12)乾祐(948)(2)后汉隐皇帝刘承祐(子)生卒:931——950 20岁在位:948.2——950.11年号:乾祐(949——950)被乱军所杀(3)后汉湘阴公刘赟(堂弟)生卒:?——951 ?岁在位:950.11——950.12年号:乾祐(950)被俘,于次年被杀后周灭后汉后汉亡后周(951——960)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1)后周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生卒:904——954.1 51岁在位:951.1——954.1 3年年号:广顺(951——953)显德(953)(2)后周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荣(侄,收为养子)生卒:921——959.6 39岁在位:954.1——959.6 5年年号:显德(955——959.6)(3)后周恭皇帝柴宗训(子)生卒:953——973 21岁在位:959.6——960.1 8个月年号:显德(959.6——960.1)禅位,被封郑王北宋灭后周后周亡十国世系表:吴(公元902——937年)都城:江都(今江苏扬州)(1)吴太祖武帝杨行密生卒:852——905.12 54岁在位:892——905.12 于902年3月建国(2)吴烈祖景帝杨渥(长子)生卒:886——908.5 23岁在位:905.12——908.5 年号:天祐(906——908)(3)吴高祖宣帝杨隆演(二弟)生卒:897——920.5 在位:908.5——920.5年号:天祐(909——919)武义(919——921)(4)吴睿帝杨溥(弟)生卒:901——938 38岁在位:920.5——937.10 年号:武义(921)顺义(921——927)乾贞(927——929)大和(929——935)天祚(935——937)废,于次年死南唐灭吴吴亡前蜀(公元903——925年)都城:成都(今四川成都)(1)前蜀高祖王建生卒:847——918.6 72岁在位:891——918.6于907年9月建国年号:天复(907)武成(908——910)永平(911——915)通正(916)天汉(917)光天(918)(2)前蜀后主王衍(少子)生卒:886——926.4 41岁在位:918.6——925.11年号:乾德(919——924)咸康(925)被废后唐灭前蜀前蜀亡楚(公元907——951年)都城:长沙(今湖南长沙)(1)楚武穆王马殷生卒:852——930 79岁在位:896——930.11于927年6月建国(2)楚衡阳王马希声(子)生卒:898——932.7 35岁在位:930.11——932.7 2年(3)楚文昭王马希范(弟)生卒:899——947.4 49岁在位:932.7——947.4 (4)楚废王马希广(弟)生卒:?——950.12 ?岁在位:947.4——950.12马希萼夺位,杀之(5)楚恭孝王马希萼(兄)生卒:?——951.11 ?岁在位:950.12——951.11马希崇夺位,杀之(6)楚王马希崇(弟)生卒:?岁在位:947.4——950.12降南唐南唐灭楚楚亡吴越(公元893——978年)都城:钱塘(今浙江杭州)(1)吴越武肃王钱镠生卒:852——932.3 81岁在位:893——932.3于907年5月建国年号:天祐(907)天宝(908——923)宝大(924——925)宝正(926——931)(2)吴越文穆王钱元瓘(子)生卒:887——941.8 55岁在位:932.3——941.8 (3)吴越忠献王钱弘佐(子)生卒:928——947.6 20岁在位:941.9——947.6 (4)吴越忠逊王钱弘倧(弟)生卒:929——973 45岁在位:947.6 被废(5)吴越忠懿王钱弘俶(弟)生卒:929——988 60岁在位:947.6——978.8北宋灭吴越吴越亡闽(公元893——945年)都城:长乐(今福建福州)(1)闽太祖昭武王王审之生卒:862——925.12 64岁在位:907——925.12于909年4月建国(2)闽嗣王王延翰(子)生卒:?——926.12 ?岁在位:925.12——926.12 (3)闽惠宗王延钧(又名王璘)(弟)生卒:?——935.10 ?岁在位:926.12——935.10于933年称帝年号:龙启(933——934)永和(935)被杀(4)闽康宗王昶(子)生卒:?——939.7[闰] ?岁在位:935.10——939.7[闰] 年号:通文(936——939)被杀(5)闽景宗王延曦(叔)生卒:?——944.3 ?岁在位:939.7[闰]——943.2 年号:永隆(939——944)废,于次年被杀(6)闽殷德帝王延政(弟)年号:天德(943——945)南唐灭闽闽亡南汉(公元917——971年)都城:番禺(今广东广州)(1)南汉高祖刘龚生卒:889——942.4 54岁在位:911——942.4于917年7月建国年号:乾亨(917——925)白龙(925——928)大有(928——942)(2)南汉殇帝刘玢(子)生卒:920——943.3 44岁在位:942.4——943.3年号:光天(942——943)被杀(3)南汉中宗刘晟(弟)生卒:920——958.8 59岁在位:943.3——958.8年号:应乾(943)乾和(943——958)(4)南汉后主刘怅(子)生卒:943——980 38岁在位:958.8——971.2年号:大宝(958——971)降北宋灭南汉南汉亡荆南(公元924——963年)都城:荆州(今湖北江陵)(1)荆南武信王高季兴生卒:858——928.12 71岁在位:907——928.12于924年3月建国(2)荆南文献王高从诲(子)生卒:891——948.10 21岁在位:928.12——948.10(3)荆南贞懿王高保融(子)生卒:920——960.8 41岁在位:948.11——960.8(4)荆南王高保勖(弟)生卒:924——962.11 39岁在位:960.8——962.11(5)荆南高继冲(侄)降北宋灭南汉南汉亡后蜀(公元925——965年)都城:成都(今四川成都)(1)后蜀高祖孟知祥生卒:874——934.7 72岁在位:925——934.7 9年于934年1月建国年号:明德(934)(2)后蜀后主孟昶(子)生卒:919——965 47岁在位:934.7——965.1 31年年号:明德(935——937)广政(938——965)降北宋北宋灭后蜀后蜀亡南唐(公元903——925年)都城:江都(今江苏南京)(1)南唐烈祖李昪生卒:888——943.3 56岁在位:937.10——943.3 6年年号:升元(937——943)(2)南唐元宗李璟(子)生卒:916——961.7 46岁在位:943.3——961.7 18年年号:保大(943——957)中兴(958)交泰(958)958年,南唐主去帝号、年号,称国主(3)南唐后主李煜(子)生卒:937——978 46岁在位:961.7——975.11 15年降北宋,后被宋太宗毒杀北宋灭南唐南唐亡北汉(公元951——979年)都城:太原(今山西太原)(1)北汉世祖刘崇(又名刘旻)生卒:895——954.11 60岁在位:951.1——954.11 4年年号:乾祐(951——954)(2)北汉睿宗孝和帝刘钧(子)生卒:926——968.7 43岁在位:954.11——968.7 14年年号:乾祐(955——956)天会(957——968)(3)北汉少主刘(薛)继恩(养子)生卒:935——968.9 34岁在位:968.7——968.9 2个月被刺杀(4)北汉英武帝刘(何)继元(弟)生卒:?——约992 ?岁在位:968.9——979.5 11年年号:天会(969——973)广运(974——979)降北宋北宋灭北汉北汉亡。
五代十国皇帝世系图
闵帝(李从厚)
应顺1
甲午
934
末帝(李从珂)
清泰3
甲午四
934
后晋
高祖(石敬瑭)
天福9
丙申十一
936
出帝(石重贵)
天福*
壬寅六
942
开运4
甲辰七
944
后汉
高祖(刘暠,本名知远)
天福*
丁未二
947
乾祐3
戊申
948
隐帝(刘承祐)
乾祐**
戊申二
948
后周
太祖(郭威)
广顺3
辛亥
951
显德7
甲寅一
954
世宗(柴荣)
显德*
甲寅一
954
恭帝(柴宗训)
显德
己未六
959
五代皇帝世系图
后梁后唐
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皇帝世系图
前蜀吴
闵
吴越
楚
南平(荆南)南汉
后蜀南唐北汉
后梁
太祖(朱晃,又辛未五
911
末帝(朱瑱)
乾化
癸酉二
913
贞明7
乙亥十一
915
龙德3
辛巳五
921
后唐
庄宗(李存勖)
同光4
癸未四
923
明宗(李亶)
天成5
丙戌四
926
长兴4
庚寅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梁(907—923)
太祖朱温生卒年:852—912 在位:(907—912)郢王废帝朱友珪生卒年:?—913 在位:(912—913)末帝朱友贞生卒年:888—923 在位:(913—923)
后唐(923—936)
庄宗李存勖生卒年:885—926 在位:(923—926)明宗李嗣源生卒年:866—933 在位:(926—933)闵帝李存厚生卒年:933—934 在位:(933—934)末帝李从珂生卒年:886—936 在位:(934—936)
后晋(936—946)
高祖石敬瑭生卒年:892—942 在位:(936—942)出帝石重贵生卒年:913—974 在位:(942—946)
后汉(947—950)
高祖刘知远生卒年:895—948 在位:(947—948)隐帝刘承佑生卒年:931—950 在位:(948—950)
后周(951—960)
太祖郭威生卒年:904—954 在位:(951—954)世宗柴荣生卒年:921—959 在位:(954—959)恭帝柴宗训生卒年:953—973 在位:(959—960)
吴(902—937)
太祖武帝杨行密生卒年:852—905 在位:(892—905)
烈祖景帝杨渥生卒年:886—908 在位:(906—908)
高祖宣帝杨隆演生卒年:897—920 在位:(908—920)
睿帝杨溥生卒年:901—938 在位:(920—937)
前蜀(903—925)
高祖王建生卒年:847—918 在位:(891—918)
后主王衍生卒年:886—926 在位:(918—925)
楚(907—951)
武穆王马殷生卒年:852—930 在位:(896—930)
衡阳王马希声生卒年:898—932 在位:(930—932)
文昭王马希范生卒年:899—947 在位:(932—947)
废王马希广生卒年:?—950 在位:(947—950)
恭孝王马希萼生卒年:900—953 在位:(950—951)
留王马希崇生卒年:?—?在位:(951—951)
吴越(907—978)
武肃王钱镠生卒年:852—932 在位:(893—932)
文穆王钱元瓘生卒年:887—941 在位:(932—941)
忠献王钱弘佐生卒年:928—947 在位:(941—947)
忠逊王钱弘倧生卒年:929—973 在位:(947—947)
忠懿王钱弘俶生卒年:929—988 在位:(947—978)
闽(909—945)
太祖忠懿王王审知生卒年:862—925 在位:(907—925)嗣主王延翰生卒年:?—927 在位:(925—927)惠宗王延钧生卒年:?—935 在位:(926—935)康宗王继鹏生卒年:?—939 在位:(935—939)景宗王延曦生卒年:?—944 在位:(939—943)天德帝殷王王延政生卒年:?—951 在位:(943—945)
南汉(917—971)
高祖刘䶮生卒年:889—942 在位:(911—942)殇帝刘玢生卒年:920—943 在位:(942—943)中宗刘晟生卒年:920—958 在位:(943—958)后主刘伥生卒年:943—980 在位:(958—971)
南平(924—963)
武信王高季兴生卒年:858—942 在位:(907—928)文献王高从诲生卒年:891—948 在位:(928—948)贞懿王高保融生卒年:920—960 在位:(948—960)贞安王高保勖生卒年:924—962 在位:(960—962)德仁王高继冲生卒年:943—973 在位:(962—963)
后蜀(934—966)
高祖孟知祥生卒年:874—934 在位:(925—934)后主孟昶生卒年:919—965 在位:(934—965)
南唐(937—975)
烈祖李昪生卒年:888—943 在位:(937—943)
元宗李璟生卒年:916—961 在位:(943—961)
后主李煜生卒年:937—978 在位:(961—975)
北汉(951—979)
世祖刘崇生卒年:895—954 在位:(951—954)睿宗刘钧生卒年:926—968 在位:(954—968)少主刘继恩生卒年:935—968 在位:(968—968)英武帝刘继元生卒年:?—992 在位:(968—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