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说课稿
人教版必修3语文《老人与海》说课稿
人教版必修3语文《老人与海》说课稿一、说教材和教学目标1.1 教材简介《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是20世纪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本教材选取了其中的一部分内容,通过老人桑地亚哥与海洋的搏斗,描绘了一个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形象。
本教材中的文字凝练、意境深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 理解老人桑地亚哥的形象,感受他的坚持和勇敢; - 理解海洋在《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意义,并能够解读其中的隐含信息; - 运用元文学和修辞手法的分析方法,解读文本,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文学创造力。
二、说教学过程2.1 情境导入首先,我将通过一个小故事导入教学,让学生了解到勇气和坚持的重要性。
故事讲述了一个小鸟追逐太阳的经历,小鸟因为坚持不懈最终逮到了太阳,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2 导入问题随后,我会设计一系列导入问题,引入《老人与海》的核心主题:勇气与坚持。
例如: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人拥有勇气和坚持的品质?2.3 概念引入接下来,我会向学生介绍《老人与海》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老人桑地亚哥和海洋。
通过分析桑地亚哥的形象和海洋的象征意义,让学生对故事背后的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到其中的细节,为后续的文本分析做好准备。
2.4 文本分析接下来,我会选择几个重要的片段,与学生一起分析其中的元文学和修辞手法。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桑地亚哥与大鱼搏斗的片段,结合课文注释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含信息。
2.5 学生表达在分析完文本之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对老人桑地亚哥的形象和海洋的象征意义进行表达。
每个小组都要有机会分享自己的看法,并进行交流和互动。
2.6 情感体验最后,我会通过音乐、绘画等形式,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例如,我会播放一段悠扬的海洋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大海之中,感受其中的浩渺与神秘,进一步加深对海洋象征意义的理解。
高中语文《老人与海》说课稿
高中语文《老人与海》说课稿高中语文《老人与海》说课稿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老人与海》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老人与海》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的一篇课文。
文章向我们展示了一喜一悲两个场景:第一幅场景是老人与海鸥亲人般的默契;第二幅场景是老人去世后海鸥为老人举行葬礼的场景,非常感人。
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情感丰富,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情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教师提供直观场景图,配以音乐渲染帮助学生理解。
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特点,本课时我将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去感受老人喂海鸥亲人般的感人情景。
为此我预设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课本生字新词,并能理解重点词及“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等特殊词语。
2、能抓住文中老人神奇、动作、语言体会老人与海鸥间的亲情。
3、朗读抒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老人与海鸥间的深厚感情。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抓住老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来品悟老人与海鸥之间浓浓亲情。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语文教学因在教师的引领下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并力求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我预设了四个教学环节:一、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三、品读词句,感悟亲情;四、设置悬念,再度激发情感。
下面,我具体说一下我的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质疑导入。
我采用直接入题让学生读题后质疑,老人与海鸥之间到底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文本。
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先让学生自由读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内容整体感知,同时尝试解疑。
整体感知符合人的阅读习惯,尝试自己质疑解疑是孩子的心理期待,同时体会文中“独脚”等特殊名词,为课文学习做铺垫。
《老人与海》说课稿范文
《老人与海》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老人与海》,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老人与海》是一本经典的小说,讲述了一个老渔夫和他与大海的斗争故事。
它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一篇重要篇目,通过这篇小说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情节,掌握关键词汇和短语的含义。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情节,掌握关键词汇和短语的含义。
难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为主要目标,因此我将采用多种教法和学法来达到这一目标。
教法方面,我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示范演示法;学法方面,我将提倡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准备一些图片、关键词汇的卡片和小组讨论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本节课将以互动和合作为主要形式,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在课堂开始之前,我会使用一段视频或图片来引起学生对海洋的兴趣,从而引入《老人与海》这本小说。
我会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或视频中的海洋景观,引发他们的思考和想象力。
环节二、阅读和分析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阅读小说的一个章节,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我会提供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考,如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他与大海的关系等等。
同时,我会提供一些关键词汇和短语的卡片,让学生进行配对和解释。
环节三、理解和表达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我会让每个小组派代表来进行汇报和总结,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老人与海说课稿
《老人与海》授课稿尤江华一、说教材《老人与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选自美国闻名作家海明威的同名小说。
本单元是高中阶段的第一个小说单元,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共有2 个小说单元:其中必修3 一个,必修 5 一个。
可见,本单元在整个高中小说授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初中小说学习的焊接点,又是整个高中小说学习知识技术的伸展点。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鉴赏人物形象,品味人物语言,同时敬爱学生个人的独到感觉。
本文经过对主人公桑地亚哥形象的成功塑造,歌颂了人类在奇特莫测的自然中表现出来的不骄不躁的大无畏的英英魄力。
《老人与海》重在阐发对人生的思虑,无论故事还是人物形象都充满象征意味,在艺术上更多地运用了现代派的表现手法。
像桑地亚哥,表面上看可是一个运气不好的渔夫,但在作品的象征层面则是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子,是人类战胜自我、永不向命运信服的精神的象征。
结合教材的地位、作用及本单元的授课重点“学习欣赏人物形象和品味小说语言” ,依照新课标中“知识、过程、感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授课目确实立为: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掌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推断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2.能力目标: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解析推断本文的真理和象征意味。
3.感情目标:感觉主人公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辛的环境里抗争,不信服于命运的精神。
依照本单元的授课要求和本课的思想,联系学情解析,我确定本课的授课重点是:1.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推断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2.培养不信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辛优秀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难点是: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解析和推断本文的真理和象征意味二、说教、学法科学合理的授课方法能使授课收效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友善一致。
基于此,再结合本篇课文的本质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法和学法以下:教法:启示引诱式、分层次授课学法:“自主、合作、研究”以及谈论式,分层次步读书法。
10《老人与海》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高中老人与海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老人与海》。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
这部小说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讲述了老渔夫圣地亚哥在海上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以及一群鲨鱼搏斗的故事,展现了人类不向命运屈服、永不服输的“硬汉”精神。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这篇课文位于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某个单元,该单元的主题是“感受人物的精神力量”。
《老人与海》作为其中的重点篇目,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以及价值观的塑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但对于这部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风格的小说,可能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品味语言,理解小说所传达的精神内涵。
同时,高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老人与海》中所展现的坚韧、勇敢、乐观等品质,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海明威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2)掌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学习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从细节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老人永不言败的精神,培养学生坚韧、勇敢、乐观的品质。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挫折与失败,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析老人的形象,理解“硬汉”精神的内涵。
(2)体会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2、教学难点(1)理解小说简洁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高中语文课程 说课稿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老人与海》(板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与教材,学情与学习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设想、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说课。
一、课程标准与教材《老人与海》是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而选择修习的课程。
课文《老人与海》满足了任务群文学阅读的学习要求。
同时也满足了品味语言、提升文学作品欣赏能力考察的需求,同时也体现了教材中立德树人和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根本理念。
二、学情与学习目标《课程标准》要求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本文可以从提高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等角度入手,并根据高二学生实际学习水平,我将设计以下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2、批注文本,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
3、理解“电报”式写作风格和“冰山”创作理论其中,重难点是:人物形象的特征的把握。
三、学法与教法依据《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的理解、探究和应用能力的要求,在教与学中采取以下方式:1、概括与点拨法:学生分层次概括,理清文章脉络。
教师适时引导其排除障碍,解决疑难问题。
2、批注法,学生批注并归纳人物形象的特征。
锻炼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
3、多媒体展示法,充分展示学生赏析人物的成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提高学习效率。
4、课时安排: 1课时四、教学设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计划采取完成任务单的方式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和学习成果,进一步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分钟)名言引入,用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和学习兴趣。
为此,我设计的导语如下:“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大家知道这句话出自那里吗?——对,《老人与海》(二)整体感知(2分钟)这一环节的任务主要是让学生整体感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为欣赏文章做好准备。
《老人与海》说课稿汇总
《老人与海》说课稿一、说教材1、《老人与海》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本文通过对主人公桑地亚哥形象的成功塑造,歌颂了人类在神秘莫测的自然是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老人与海》重在阐发对人生的思考,无论故事还是人物形象都充满象征意味,在艺术上更多地运用了现代派的表现手法。
像桑地亚哥,表面上看只是一个运气不佳的渔夫,但在作品的象征层面则是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子,是人类战胜自我、永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的象征。
本单元是高中阶段的第一个小说单元,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共有2个小说单元:其中必修3一个,必修5一个。
可见,本单元在整个高中小说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初中小说学习的焊接点,又是整个高中小说学习知识技能的伸展点。
2、说学生情况分析首先,我要肯定的是,相比较散文、诗歌、戏剧体裁来说,学生对小说的兴趣还是比较高的,但很少有学生能深入挖掘小说文字表层之下所潜藏的意蕴,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于是,我想以《老人与海》为例,尝试引导学生学会挖掘小说故事情节之外的外延与内涵!其次,《老人与海》这则选文,故事情节并不复杂,甚至说是极其简略的。
尤其是选文中大段大段的主人公的自言自语,使得学生总觉得枯燥,读不下去。
学生,产生了敬而远之望而却步的态度。
结合教材的地位、作用及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学习欣赏人物形象和品味小说语言”,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2.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3.感受主人公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的环境里抗争,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
那么根据我的教学目标,我设置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2.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老人与海说课稿1-人教课标版
<<老人与海>>(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专家:您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老人与海》。
下面,我就这堂课从教材、教学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加以解说,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一、说教材。
《老人与海》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第一单元(小说单元)的一篇自读文章。
本文通过对主人公桑地亚哥形象的成功塑造,歌颂了人类在神秘莫测的自然面前表现出来的不屈不饶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老人与海》重在阐发对人生的思考,无论故事还是人物形象都充满象征意味,在艺术上更多地运用了现代派的表现手法。
像桑地亚哥,表面上看只是一个运气不佳的渔夫,但在作品的象征层面则是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子,是人类战胜自我、永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的象征。
本单元是高中阶段的第一个小说单元,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共有个小说单元,必修和必修各一个。
可见,本单元在整个高中小说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初中小说学习的焊接点,又是整个高中小说学习知识技能的伸展点。
结合教材的地位、作用及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学习欣赏人物形象和品味小说语言”,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分析过程情节中把握人物形象;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把握课文知识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主人公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的环境里抗争,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难点: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二、说教法学法。
1、多媒体演示法。
通过教师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并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进入课文之前,引起兴趣。
2、朗读法。
老人与海说课稿
老人与海说课稿一、教学目标了解《老人与海》的故事背景、作者及主要内容。
分析老渔夫的形象,学习他的硬汉精神。
探讨作品的主题,理解作品所传递的人生哲理。
品味小说的语言风格,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分析老渔夫的形象及其意义。
探讨作品的主题及其现实意义。
三、教学难点理解和欣赏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品味海明威的简约、含蓄、深沉的写作风格。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介绍故事背景、作者及主要内容。
讨论法:分析老渔夫的形象和作品的主题。
品读法:品味小说的语言风格。
演示法: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板书设计:概括教学要点和流程。
分组学习:分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老人与海》的片头曲和展示大海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感受大自然的宏伟与人类的顽强毅力。
展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介绍故事背景、作者及主要内容:通过讲述故事发生的背景、作者海明威的生平和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风格。
分析老渔夫的形象:通过分组学习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老渔夫的形象特点,学习他的硬汉精神,并探讨这种精神的意义和价值。
探讨作品的主题: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作品的主题,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所传递的人生哲理,并探讨这些人生哲理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品味小说的语言风格:通过品读小说的经典片段,引导学生欣赏海明威的简约、含蓄、深沉的写作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课堂小结:通过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老渔夫的形象和作品的主题,并总结出小说所传达的人生哲理,使学生深刻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形象,并阐述喜欢的原因和感受。
《老人与海》老师说课稿
《老人与海》老师说课稿(2)《老人与海》老师说课稿文中的内心独白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学生在文章中找出并分小组讨论。
教师明确:本文除了有关老渔夫桑地亚哥与鲨鱼搏斗场面的描写,还有大量人物的内心独白,它们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
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
海明威早期小说中的硬汉子多是“哑巴公牛”,言语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渔夫桑地亚哥却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坚强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动的人,因此成为海明威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课后拓展在课后的积累阅读过程中,尝试对比东西方小说在人物刻画方面的异同。
推荐阅读:《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七、板书硬汉精神:“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他是一个胜利了的失败者,一个失败了的英雄。
内心独白:揭示了主人公的思想情感,闪烁着哲理的光彩,丰富了小说的内涵。
读书笔记《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一部代表作品。
在整个小说当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坚强而有魄力的老人在海上的战斗故事。
在故事的发展过程当中,随着整个的搏斗激烈程度的升级,整个的故事的趣味性也是同步升级的。
所以说,很多人认为真是一个乏味的故事也是情有可原的。
因为西方的小说的故事情节的描述与东方的小说的描述还是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的。
在我们常见的小说当中,小说的情节的发展一定是要有一个渐渐推进的过程,同时故事的递进也是非常激烈的。
但是,在西方小说当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是更加平淡一些。
而且因为对于东方的读者来说,因为小说本身就是译本,所以在整个的故事的领悟方面就是存在一定的误区的。
对于读者来说,自己所领悟到的部分都是已经经过了别人的思想的过滤的,所以对于作者的初始的思想以及观点就不能够做到切实的掌握。
老人与海说课稿
老人与海说课稿一、说教材《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本文在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用和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体现了现代文学的艺术风格,还富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崇高的道德理念。
本文主要内容讲述了一位古巴老渔夫,独自出海捕鱼,经历了与一条大马林鱼的激烈斗争,最终战胜了自然的力量,但鱼却被鲨鱼吃掉的故事。
这部作品通过老渔夫桑提亚哥的形象,展现了人类在逆境中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风貌。
1. 作用与地位《老人与海》作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课文,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通过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帮助学生了解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风格。
(3)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人性的光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道德品质。
2. 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老渔夫桑提亚哥独自出海捕鱼,经历了与大马林鱼的激战。
(2)描述了桑提亚哥在艰苦环境中的心理变化,展现了他顽强拼搏的精神。
(3)通过与大自然的斗争,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4)以悲剧性的结局收尾,引发读者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如象征、隐喻、简洁的叙述等。
(3)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运用比较阅读法,帮助学生掌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3)通过写作、口头表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勇敢、坚强、自信的品质。
(2)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和谐共生的观念。
(3)认识生活的挫折,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老人与海的说课稿
《老人与海》说课稿尤江华一、说教材《老人与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选自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同名小说。
本单元是高中阶段的第一个小说单元,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共有2个小说单元:其中必修3一个,必修5一个。
可见,本单元在整个高中小说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初中小说学习的焊接点,又是整个高中小说学习知识技能的伸展点。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鉴赏人物形象,品味人物语言,同时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
本文通过对主人公桑地亚哥形象的成功塑造,歌颂了人类在神秘莫测的自然中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老人与海》重在阐发对人生的思考,无论故事还是人物形象都充满象征意味,在艺术上更多地运用了现代派的表现手法。
像桑地亚哥,表面上看只是一个运气不佳的渔夫,但在作品的象征层面则是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子,是人类战胜自我、永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的象征。
结合教材的地位、作用及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学习欣赏人物形象和品味小说语言”,依据新课标中“知识、过程、情感”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2.能力目标: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3.情感目标:感受主人公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的环境里抗争,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课的思想,联系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1.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2.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难点是: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二、说教、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基于此,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法和学法如下:教法:启发诱导式、分层次教学学法:“自主、合作、探究”以及讨论式,分层次步读书法。
《老人与海》说课稿
《老人与海》说课稿11 说教材《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经典之作。
这部作品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塑造了一位与大海、与命运顽强抗争的老渔夫形象。
它不仅展现了人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气,也深刻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11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老渔夫的坚韧精神,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112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老渔夫的人物形象,理解其象征意义。
难点:领会小说的主题思想,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12 说教法讲授法:讲解小说的背景知识、情节结构和文学特色。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关键情节和人物,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121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坚韧和勇气相关的小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老人与海》。
初读:让学生快速浏览小说,了解大致情节。
精读:选取重点章节,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分析人物描写和情节发展。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老渔夫的形象特点和小说的主题。
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深化对小说的理解。
122 说学法自主阅读:学生独立阅读小说,形成自己的初步理解。
合作学习:在小组讨论中,交流观点,互相启发。
思考探究:深入思考小说中的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13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同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
通过对《老人与海》的教学,让学生不仅在文学素养上得到提升,更在精神层面上受到鼓舞和启发。
《老人与海》老师说课稿
《老人与海》老师说课稿《老人与海》老师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老人与海》老师说课稿1一、说教材【教材分析】单元地位:《老人与海鸥》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文章。
本组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读来令人难以忘怀。
学习本组课文,要求学生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主要内容:《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吴庆恒老人十多年如一日,每逢冬季来临,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食海鸥,风雨无阻,老人去世后,海鸥们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文本结构: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情感丰富,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情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教师提供直观场景图,配以音乐渲染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本篇课文需要两个课时,我在这里着重说的是第二课时的设计。
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着重理清课文的脉络,切实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一片深情的基础上进行的。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我拟定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与海鸥对老人的感情。
2、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是:揣摩作者是如何将海鸥对老人的真挚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
二、说教学法现代教育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老人与海》说课稿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海明威及其作品,把握老渔夫 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主人公的矛盾性情,全面 把握人物形象,感受人物内在精神世界。
情感目标:把握人物永不屈服的精神和丰富真 实的内心世界,提升学生对人性的认识。提高 学生对人生中成功失败的辩证关系的认识。
说教学重点、难点
老人与海
一、说教材
《老人与海》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 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 是高中阶段的第一个小说单元,在整个高中小说 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小说学习从初中 阶段到高中阶段过渡的桥梁。本单元着重引导学 生欣赏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情的多样性和丰富 性;品味小说语言,体会人物的身份和性情特征。 《老人与海》旨在表现一种奋斗的人生观。是培 养学生坚忍不拔精神的好素材。
第三步陶冶升华。
学生讨论回答 文章的结尾写老人拖着一副巨大的鱼骨
架回到了家,如何理解这样的结局,你认 为他失败了吗?由这个故事结合你所读过 或知道的,你想到了哪些?谈谈对你的启 示。
为《老人与海》写一段诺贝尔奖的颁 奖词,1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老人
硬汉精神
大海
鲨鱼
人生舞台
挫折厄运
第一步:整体感知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鲭鲨
数量
一条
老人作战 鱼叉 工具
星鲨
犁头鲨
星鲨
两条
一条
两条
绑着刀子 绑着刀子 短棍
的桨
的桨
鲨鱼
成群结队 短棍、舵
把
结局
杀死鲭鲨, 杀死两条 大鱼被吃 星鲨,大 掉四十磅 鱼被吃掉
四分之一
《老人与海》说课稿(精选5篇)
《老人与海》说课稿《老人与海》说课稿(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人与海》说课稿(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老人与海》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老人与海鸥》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文章。
本组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读来令人难以忘怀。
1、课文简说。
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
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
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
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
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2、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这篇课文所展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两幅动人的画面,更是那无限的真情与真情背后的感动。
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人与动物这样真挚的感情而动容。
二、说学生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课文的能力,掌握了一些阅读的方法。
我班学生多数思维较活跃,课堂上敢于发表个人的见解。
孩子天生就喜欢小动物,每个人与动物之间都可能发生很多有趣的、令人难忘的事,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很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只需精心设计好问题,引领学生自主的探究,发表个性化的见解。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关心个体差异与共同的学习需求,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意识。
老人与海说课稿
《老人与海》说课稿一、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设计《老人与海》是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节选自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
课文节选部分是老人捕杀大马林鱼的情景。
本文通过对主人公圣地亚哥形象的成功塑造,歌颂了人类在神秘莫测的大自然里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因为课文是名著节选,所以想通过本课的学习,激起学生阅读《老人与海》这部小说的渴望;体会老人“硬汉”形象中体现的人的力量、尊严和勇气;并初步了解作者海明威,理解到他也是“硬汉”。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文学作品教学提出的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根据课程标准对小说学习的要求,结合《老人与海》这篇小说的具体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小说,概括小说情节,独立欣赏文学作品的水平;2、培养学生把握人物描写,挖掘人物性格,感受作品的主旨与内涵的水平;3、培养学生学习老人身上的那种不向命运屈从,与自身、自然实行挑战的决心和勇气。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品味作者内心独白的描写,从而深入理解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
二、学情分析及学习方法的使用1、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初二学生,经过八年的语文阅读训练,他们对小说这种文体已有一定的感知、欣赏水平,能够自主梳理小说的情节,理解小说所塑造的人物性格及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并能依据文本评议小说中的人物。
因为本篇小说有大量心理描写的语句来表现人物性格,学生社会阅历浅,要设身处地地揣摩人物心理,有一定的难度,要发挥丰富想象力来把握人物的形象。
2、学习方法使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水平、获取新知识的水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以及交流与合作的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
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
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
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不过有一天,老人去世了。
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绝绝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本课教学重点是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本节课上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三个主要环节:分别是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品读课文,感悟深情;3、回顾全文,揣摩写法。
下面具体谈一谈这个课的设计思路:
一、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交流的时间,问题设计整合,牵一发而动全身。
教学时,我没有用琐碎的问题牵制学生,而是用较为整合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合作的时机,让学生与文本、与学习伙伴亲密接触,直接对话。
交流时,仍然把自主权交还给学生,教师仅仅在学生交流时相机点拨、引导,体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
虽然本课时重点教学15-17自然段,品味海鸥对老人超乎寻常的深情。
但海鸥对老人的“情”不是无缘无故的,要深入理解,必须结合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所以,我设计的学法提示中强调“……抓住关键词语,结合课文内容和查阅的资料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学生要想理解重点语句,就必须对课文全盘掌握于心,对资料实行筛选、整合。
老师在学生汇报、交流时,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资料来理解重点语句、品味感情,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觉。
二、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文章表达方式的把握
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能大撒把,要给予适时的协助
和指导。
学生自学课文15-17自然段前,我出示了学习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5—17自然段,想一想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语,结合课文内容和查阅的资料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作上批注”。
这段提示教给了学生理解语句、品悟感情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默读”“想一想”“画出”“抓住关键词语”“结合课文内容和查阅的资料说说”“在感受最深的地方作上批注”等都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方法,而且这些方法不但适用于本课,还适用于日常学习。
在学生品读感悟课文时,教师相机在学法上实行指导,使学生在本课学习时知识和水平有所提升。
三、以读代讲,以读悟情
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读占熬头”,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仅仅理解内容,那样的阅读教学是残缺的。
阅读教学一定要要以读代讲,以读悟情。
课文中描写海鸥的句子写得非常生动传神,也十分感人。
教学中我会将朗读和体会结合起来,在学生品味理解课文后适时指导学生朗读。
特别是引导学生回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告别时的场面,来引导学生体会海鸥为什么为老人守灵,理解文中为什么用“扑”而不用“飞”。
文本与生活的结合,会使学生很容易体会到海鸥对老人那深厚的情谊,很自然地通过朗读流露出来,加上采取不同方式的读(范读、指名读、引读、男生读、女生读、师生赛读,齐读)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真正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目的。
四、注重读写结合
写应成为阅读教学中不该淡出的环节,读写应有机结合。
所以,我在教学中趁热打铁,顺势迁移,注重读写结合,在学生充分品读感悟的基础上,安排学生想象海鸥的鸣叫在诉说什么,特别是让学生假设自己是那群海鸥中的一个(“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设身处地的想像海鸥在倾诉些什么。
想一想,再写下来。
写话的过程,是练笔的过程,也是对文章感情的体会和升华的过程。
在很多情况下,当我们组织学生实行阅读感悟交流时,学生的语言往往是零碎的,不完整的,甚至是词不达意的,思想是肤浅的。
而写,能够凭借有形的文字,作深入地思考、推敲、揣摩,能够对原有文字的实行删减、补充、调整、完善,引领思维走向深刻和有序。
参赛课上,我拿出一整块的时间让学生书写内心的情感,是下了很大决心的。
我相信,届时的教学效果会给读写结合的理论以有力的佐证,也给了我坚持读写结合的信心。
五、恰当使用多媒体,让媒体为教学服务
老人的照片、海鸥纷飞的图片适时出现,补充了学生经验的不足,能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协助学生深入理解内容,品味感情;因为学法指导包括的因素比较多,如果教师只说一遍,学生仅凭记忆是无法操作的,而用大屏幕出示出来,学生在自学、交流时能够反复查看,对比学法指导要点,持续校正、完善自学和交流情况;在指导读两次“鸣叫”的语句时,在写话前和学生读自己的写话内容时,使用悲伤的音乐渲染气氛,把学生带入到的适当的感情基调中,利于学生准确把握情感,品出情,写出情,读出情。
除了使用多媒体以外,我还使用了挂图、海鸥图片等传统教具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在学生写话时挂上了老人的遗像,在学生朗读写话内容后将海鸥贴在老人的遗像周围,连缀成一幅飞翔的鸥群。
遗像、鸥群、音乐,加上学生声情并茂的诉说,相信会将师生的情感引向深入,将教学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