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概述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思想, 曾一度成为众多学者追逐的焦点, 早期人们更倾向于“礼”或者是“仁”, 现在人们对“中庸”与“和”也进行了不少的探究。就其人生经历, 笔者认为孔子的思想大体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 重礼、贵仁、尚中。不过, 无论是“礼”、“仁”, 还是“中庸”都体现着“和”, 并以“和”为目标, 因此, 其思想核心应为“和”。

早期的重礼:

孔子在周礼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夏礼, 吾能言之, 杞不足徵也; 殷礼, 吾能言之, 宋不足徵也。”(《八佾》) 正值春秋之末, 礼崩乐坏, 国家日益混乱无序, 孔子认为社会在变化, 但“礼”的原则是不变的,“殷因于夏礼, 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 虽百世可知也。”(《为政》) 所以可以恢复周礼, 以周礼重整社会。“礼者, 君之大柄也, 所以别嫌明微, 傧鬼神, 考制度, 别仁义, 所以治政安君也。”(《礼运》) 简言之,“礼”就是一种宗法制度, 它是君王用来统治国家的。首先以礼治国, 国家就不会有什么困难,“以里让为国乎, 何有? ”(《里仁》) ; 然后以礼规范人的言行,“不知礼, 无以立也”, (《尧曰》) 人们才能依“礼”行事。国家和个人都在礼念中社会才能和谐。所以“礼”不仅是治国的根本准则, 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因而, 可以通过修己以维护“礼”, 通过维护“礼”来达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所谓“礼之用, 和为贵”。(《学而》)

反思后的贵仁:

孔子周游列国, 企图用礼学改造社会,却事与愿违。他在进一步反思之后, 发展了“仁”的学说, 明确以“爱人”释之。“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中庸》里记载了孔子对仁的重视,“仁者, 人也”, 即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在孔子那里, 做人必须以“仁”作为最高原则,“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里仁》) 君子不能离开仁德, 就是在吃饭的时候, 在紧急的情况之下, 在颠沛流离之中, 也要以“仁”行事。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 也要以“仁”为最基本的准则,“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颜渊》) 凡事都要从自身想到别人, 自己要站得住, 别人也能站得住; 自己要通达, 也要使别人通达。自己不愿做的事, 不要强加给别人, 这样不会引起别人的怨言。爱人, 不仅要爱亲人, 还要博爱众人,“入则孝,出则悌, 谨而信, 泛而众”。(《学而》) 个人守仁, 国家也应该以仁为最高的准则,“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颜渊》) 这是孔子对“仁”的意义的最深刻的解释。由此看来, 孔子要以其独特的忠孝观维护礼法专制, 维持和谐。

知命年后的中庸思想:

孔子进入知命之年后, 在对《周易》的研究中提出“时

中”的概念, 即能识时务, 能日新, 就可以保通泰, 实质上就是要实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和谐。他的中庸思想就是根据周公的“中德”观念提出来的, 虽然中庸的概念在《论语》中只出现了一次, 但这并不防碍中庸成为最高的道德规范,“中庸之为德也, 其矣乎! 民鲜久矣。”(《雍也》) 不过, 关于何为中庸, 孔子似乎没有很好地说明, 只是表达了其反对“过”与“不及”的立场。过与不及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 他在《先进》中回答学生的提问说,“师也过, 商也不及”,“过尤不及”。人的思想、情感、行为等都不应偏于任何一方, 应使其两端互相补充、互相平衡, 保持在无过与无不及的最佳的尚中状态。但这并不是不分是非, 无原则的折中。孔子教人“依于仁”, 而求中,“依于礼”而制中, 行义达中道, 运用智慧而使思想和言行适中、适度, 并能审时度势, 另以权变。如果为和而和, 违背原则, 那同样是道德败坏。“乡愿, 德之贼。”(《阳货》) 那也不是君子所为,“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中庸》) 以中和观念对中庸作了新的解释,“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 天下达到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中是人的天赋本性,和是人之五伦, 要想天地得其位, 万物得化育, 人的天赋本性和五伦必须实现和谐统一。可见,“中庸”还是孔子所极力追求的等级和谐。

孔子以“礼”、“仁”、“中庸”为特征的思想发展体系, 奠定了儒学的基础。在《论语》中“礼”出现了75次,“仁”

出现了

105次, 孔子更是把中庸视为至高, 足见这三者的地位和作用。孔子倡“礼”, 是要自己、别人、社会循“礼”, 目标是“和”;孔子贵“仁”, 甚至于“杀身成仁”, 无非是“天下归仁”后的“和”;“中庸”也不过是适度, 其最大的目的还是“和”。由此可见,“礼”是改革社会的标准,“仁”是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手段,“中庸”是处理问题的方法, 但其最终的理想却是“和”。

无论是“礼”、“仁”, 还是”中庸”, 孔子所希望达到的都是“和”———一种和谐的状态, 和平的环境。所以“和”应该理解为孔子思想的核心。笔者在此重提“礼”、“仁”、“中庸”、“和”, 无非也是想引起大家的关注, 再次揣摩其本义, 以期实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儒家思想讲求“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基本核心是“仁”,以“仁”为基础和精髓的儒家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两千多年,从古至今长盛不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文化的伦理和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儒家思想发展到今天与原来的“孔孟之道”在内容和实质上已经有很大不同。儒家的“仁治”“礼治”“德治”“孝道”“大一统”“天人合一”“民贵君轻”“有教无类”等思想主张依然光芒四射。对儒家

思想的发掘和借鉴,对儒家思想中的精华发展和弘扬,可以更加丰富儒家思想的内涵,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作用。

二、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社会的作用

1、儒家的仁政思想及道德观念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仁政”学说是贯穿于儒家思想的核心,其“敬得保民”“仁政爱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仁政理念的变革和发展对社会的安定、和谐的构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而这种社会伦理观正是基于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或道德意识加以规范以此来实现社会的统治和管理。抛开阶级意识而言,这种社会伦理对社会的有效管理还是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的。

儒家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和社会演变中形成了众多优秀的认识和思想,而这些认识和思想又被后来者奉为准则或规范。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舍生取义、见利思义”的生死道义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的坚毅品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探索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孝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的修身观,“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求实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等对于建立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