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会计计量理论
9会计计量的含义、模式、内容
![9会计计量的含义、模式、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8606a79a58da0116c1749f6.png)
我们必须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
9、
。上 午1时38 分26秒 上午1 时38分0 1:38:26 20.7.26
• 10、一个人的梦想也许不值钱,但一个人的努力很值 钱。7/26/2020 1:38:26 AM01:38:262020/7/26
• 11、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 信心跨出第一步。7/26/2020 1:38 AM7/26/2020 1:38 A
❖或变形上式:
❖ 期初持有资产数+期内取得资产数=期末持有资产 数+期内耗用资产数
❖ 存货:先计算期末,再挤出期内耗用 ❖ 固定资产:先计算期内损耗,再挤出期末
利润计量的内容
LOGO
❖利润实际上是期末、期初净资产的变动差 额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计量的结果 ❖2、特定期间交易收入与相关费用差额
•
3、
。20.7 .2601:3 8:2601: 38Jul-2 026-Jul-20
宁愿辛苦一阵子,不要辛苦一辈子
•
4、
。01:3 8:2601: 38:260 1:38Sunday, July 26, 2020
• •
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 5、
。20.7 .2620.7 .2601:3 8:2601: 38:26July 26, 2020
❖能够提供现有资产变现数额的信息,较为 准确地衡量待出售资产的实际市场价格
可变现净值
LOGO
❖“预期脱手价值”,资产在企业正常经营 过程中可实现的未来现金流入扣除相应现 金流出后的净额,资产的销售价格减去在 销售过程中支付的各种费用后的金额。
❖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问题
现值
财务会计基础理论 第9章 会计计量.ppt
![财务会计基础理论 第9章 会计计量.ppt](https://img.taocdn.com/s3/m/4b422933eff9aef8941e06af.png)
第一节 会计计量的含义及其属性和单位 第二节 会计计量模式
第一节 会计计量的含义及其属性和单位
一、会计计量的涵义 会计计量即会计要素的计量(Measurements of the
Elements)。 曾任美国会计学会会长的美籍日人井尻雄士在其著述《会计计
量理论》(1975年)认为,“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 ”,“会计计量就是以数量关系来确定物品或事项之间的内在 数量关系,而把数额分配于具体事项的过程”。 美国公共注册会计师公会所属的会计原则委员会1970年发布的 第4号报告中提出:“会计的功能在于提供有关经济主体的数 量信息(主要具有财务性质),以资作出经济决策”。
第二节 会计计量模式
一、历史成本会计模式 历史成本会计模式是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采用名义货币(
即面值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的会计(计量)模式。这种模式是 财务会计传统的、正常的、迄今仍在全世界各企业通行的会计 (计量)模式。 二、现行成本会计模式 现行成本会计模式是以现行成本为计量基础,采用名义货币作 为计量单位的会计(计量)模式。
一
一
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值
第一节 会计计量的含义及其属性和单位
(一)FASB列示的计量属性 美国FASB于1984年12月发布的SFAC No.5 Para.66,指出:在
现行实务中用于资产(和负债)的,有五种不同的计量属性: 1.原始成本(原始收入) 固定资产和大部分存货都按其原始取得成本进行陈报,原始成
不变币值货币单位CPP (Constant Purchasing Power Unit)
历史成本HC(Historical Cost) Ⅰ.历史成本会计模式HC/NM Ⅲ.一般购买力会计模式HC/CPP
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与会计循环PPT(19张)
![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与会计循环PPT(19张)](https://img.taocdn.com/s3/m/5fb1ea39b52acfc789ebc9b5.png)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 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 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 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
会计学原理 9 会计循环
第五节 会计循环
一、会计循环的含义
对企业经济交易与事项所进行的会计确认、 计量、记录和报告实际上是一个连续不断、周而 复始的过程,企业会计信息的这一处理过程,称 为会计循环。
会计学原理
Accounting Principles
2 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学原理 4 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第一节 会计确认
一、会计确认(accounting recognition)的含义、分类与标准
(一)会计确认的含义
会计确认是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辨认和 确定经济信息是否作为会计信息进行正式记录并 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
会计学原理 4 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会计核算方法程序图
会计科目 、账户 ` 复式记帐
会 计
填制
事 审核
项 凭证
登记 账簿
编制会 计报表
成本计算
财产 清查
会计学原理 4 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第四节
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 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
8、世上的事,只要肯用心去学,没有一件是太晚的。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对阳光,对美,对痛楚。
•
9、别再去抱怨身边人善变,多懂一些道理,明白一些事理,毕竟每个人都是越活越现实。
•
10、山有封顶,还有彼岸,慢慢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
《会计计量》课件
![《会计计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d9e766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9.png)
双重计量法
4
资产及负债进行计量的方法。
双重计量法是同时使用历史成本法和公 允价值法对资产及负债进行计量的方法。
会计计量的问题与解决
1 会计计量存在的问题
会计计量中存在着主观性、可信度、与市场价格的匹配度等问题。
2 解决方法
通过完善会计准则、加强监管和审计、采用多种计量方法等方式来解决会计计量的问题。
3 应用案例
通过实际企业案例,探讨不同行业和情境下会计计量问题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提供了基于事实的财务信息,帮 助管理者做出明智的决策。展望未来,会计计量将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不 断进步。
会计计量的基本原则
会计计量的基本原则包括实 质重于形式、货币计量性、 实体稳定性和会计期间性等。
会计计量方法
1
历史成本法
历史成本法是根据历史发生的实际交易
市场价格法
2
价格对资产及负债进行计量的方法。
市场价格法是根据市场上的实际交易价
格对资产及负债进行计量的方法。
3
公允价值法
公允价值法是根据市场上的公允价值对
《会计计量》PPT课件
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中的重要概念,它涉及到对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 益的度量和表达。本课程将介绍会计计量的基本原则、方法以及相关问题与 解决方法。
会计计量初探
什么是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是用数字来度量和 表达企业经济活动和财务状 况的过程。
会计计量的作用
会计计量为企业提供了合理、 准确、可比较的财务信息, 以便进行决策、评估和监控。
会计学基础会计计量
![会计学基础会计计量](https://img.taocdn.com/s3/m/49a58be089eb172ded63b7b2.png)
1 2 3
会计计量的含义、模式与内容
流动资产计量 固定资产计量 收益计量
4
1
第一节 会计计量的含义、模式与内容
一、会计计量的含义 会计不仅要对经济活动中经济现象的内容予以确认,同时 还要对经济现象内含的价值数量关系进行计量。计量之意, 是指“用一个规定的标准已知量作单位,和同类型的未知 量相比较加以检定的过程。 会计计量是对经济交易或事项的价值数量关系进行计量和 衡量的过程,其实质是以数量(主要以货币表示的价值量) 关系揭示经济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 会计计量是会计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财务会计过程始终。 会计确认是会计计量的前提和基础,而会计计量是会计确 认的归宿。并且,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的结果都由会计账 户加以记录,由财务报表加以报告(或披露)。
本期合计及结存
收入 发出 结存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200 12 2400 40 160 200 14 2800 360 80 280 200 16 3200 480 240 240 240 3440
• 特点
– – – – 存货成本流动与实物流动情形完全相同,存货成本价值比较准确 工作量大 适用于种类及数量较少且单位价值较大的存货 永续盘存制与定期盘存制的结果完全相同
21
例:北极公司2007年10月份甲种购进与耗用或销售情况表
2007年 月 日 10 1 4 8 15 18 25 10 31 摘要 期初库存 销售 购入 销售 购入 销售
3
1.2 会计计量模式
• 会计计量属性
– – – – – – 历史成本 现行成本 现行市价 可实现净值 现值 公允价值
• 会计计量单位
– 名义货币单位 – 不变货币单位
21年初级会计实务会计基础理论讲义:会计要素的计量
![21年初级会计实务会计基础理论讲义:会计要素的计量](https://img.taocdn.com/s3/m/ed23ab77f524ccbff0218408.png)
案例2: 2020年的5元钱可以买1斤鸡蛋 5元钱=1斤鸡蛋 1990年的2元钱可以买1斤鸡蛋 2元钱=1斤鸡蛋 1980年的1元钱可以买1斤鸡蛋? 1元钱=1斤鸡蛋 20年的5元钱=1990年的2元钱=1980年的1元钱=1斤鸡蛋
伍老师会计在线学
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5.公允价值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通俗来讲,就是市场价 公允价值主要应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等。 我国公允价值的使用条件 我国充分考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公允价值 应用的三个级次: 第一,资产或负债等存在活跃市场的,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 第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 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或相似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等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 第三,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公允价值。
伍老师会计在线学
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1、历史成本 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历史成本计量,多用于对企业资 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项目的计量。
比如说甲公司采购了一台机器设备,买价是100万(不考虑其他的相关税费),那么甲公司在确认 这项资产的时候,以100万金额计量,那么就是采用的历史成本计量,也就是取得该项资产时的实 际成本。
伍老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3、可变现净值
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 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理论幻灯片PPT
![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理论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90aec5c2482fb4daa48d4bd0.png)
这也就是说,从这一点来看,会计计量包括在完整的会计确 认之内。正是考虑到二者的严密关联性,即使首先把确认和计 量作为两个专门术语加以研究的美国财务会计准那么委员会 〔FASB〕改变了将二者合并成一个术语来解释的原来方案,也 仍然将二者联系在一起进展讨论。
在财务会计上,确认对于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以及具体会计 处理程序、规那么的选择都有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这主要在于会计确认要依据一定确实认根底来进展,而且具 体确认时还要适当遵循一定确实认标准。
确认根底,是指在时间上对某一工程确实认做出规定。
进展会计确认首先要选择一定确实认根底,不同的根底会产 生不同的信息输出结果。传统会计理论和实务上,可选择确实 认根底一般有两个,即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而且长期以 来,世界各国的会计普遍以权责发生制作为财务报表确实认根 底。
有鉴于此,我们试图通过对会计确认和计量理论的全面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和评价,来对我国会计准那么、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发挥
借鉴作用,进而有效地指导我国新时期的会计实践活动。
我们就首先来解决 “如何确认〞 即确认标准和 “何时确
认〞 即确认根底这两个问题;
而对于 “确认多少〞 即会计计量问题,由于其在整个会计
系统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我们就把它从会计确认里面单列出来
会计确实认与计量也称财务会计报表确实认与计量,简单地 说就是指将某一交易或事项纳入会计程序,即作为一项会计要 素加以反映并正式地列入财务会计报表的过程。
作为财务会计的两个根本特征,确认和计量及最终的报告都 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有时很难将它们截然分开,广义上确实 认可以说把会计记录、计量和财务会计的报告都涵盖在内了。
会计基础-会计计量
![会计基础-会计计量](https://img.taocdn.com/s3/m/3eeabf8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03.png)
会计计量
会人 会语 教育
4.现值——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 量属性。
5.公允价值——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 需支付的价格。 适用范围: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量。
会人
会语
2024会计资格
教育
会计基础
会人 会语 教育
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
会人 会语 教育
会计计量——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1.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是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 适用范围:对会计要素计量时,一般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2.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 支付的现金或现金 等价物金额。 适用范围:盘盈固定资产的计量。 3.可变现净值——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 用后的净值。 适用范围:存货的期末计价。
会计计量理论(精简版)
![会计计量理论(精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782e589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a.png)
会计计量理论会计计量理论一、会计计量的涵义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
所谓“计量”,就是“根据特定的规则把数额分配给物体或事项”的活动。
美国会计学家井尻雄士在其《会计计量理论》一书中认为:“会计计量就是以数量关系来确定物品或事项之间的内在数量关系,而把数据额分配于具体事项的过程”。
FASB在《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提出“计量是指为了在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中确认和计列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具体的计量基矗”上述定义虽然在文字表述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从本质上来说。
它们存在以下的共同点:一是会计计量最终是为会计报告服务的,其真正目的则是达到为会计目标服务的目的。
因此,会计计量原则、方法、模式的选择要服务于会计目标。
正如APB在其1970年的第四号公报中所述:“会计功能在于提供有关经济主体的数量信息,主要是财务性质。
以便作出经济殊策。
”二是会计计量中,货币单位并不是惟一的计量单位。
严格来说,会计计量包括使用价值和货币计价两个方面。
使用价值定量是会计计量的最基础方面,如某资产的容器体积这个数字。
货币计量,以适当的货币尺度将所确定的使用价值计量以一定的货币数额表现出来。
它体现了现代会计要求能综合、全面、系统地反映计量客体。
二、会计计量的要素一项完整的计量活动通常包括:选择衡量标准或属性,如公斤、米、英尺等;确定计量规则,如计量时按何种方式确定与分配数量。
参照标准是什么;分配具体数量,即涉及计量对象、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问题。
其中,计量对象是指被计量的客体,具体到会计要素上。
就是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
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客体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
我国会计准则中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5种。
美国FASB在其发布的第5号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中概括了5种普遍认可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会计要素的计量(PPT34页)
![会计要素的计量(PPT34页)](https://img.taocdn.com/s3/m/45ec64e23b3567ec112d8a60.png)
模块三 会计核算的方法、内容和基本要求
考纲要求
理解会计要素的五种计量方法
理解在不同的记账方法下资产负债 是怎样计量的
内容讲解
模块三 会计核算的方法、内容和基本要求
3.1会计核算的方法 3.2会计核算的内容 3.3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
● ●● ●●
3.1会计核算的方法
3.1.1会计的方法 会计的方法是履行会计职能、完成会计任务、
3.2会计核算的内容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经济业务)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3.2会计核算的内容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经济业务)
7、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 核算的事项
3.3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
1、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 2、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 3、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 4、妥善保管 5、软件及生成资料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 6、文字使用中文
3.1.2会计核算的方法
5、成本计算
• 是按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对生产经营 过程中发生的耗费进行归集,以确定各 个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 一种专门方法。
3.1.2会计核算的方法
6、财产清查
• 是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查明各 项财产物资和往来款项的实有数额, 以保证账实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
任,并据此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 • 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凭据
记账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填写的,作为记账依据
3.1.2会计核算的方法
4、登记账簿 • 是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用复式
记账的方法,在账簿上连续、系统、 完整地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专门方法。
关于会计计量的几个理论问题(最全)word资料
![关于会计计量的几个理论问题(最全)word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63fe31ff61fb7360a4c65e6.png)
关于会计计量的几个理论问题(最全)word资料关于会计计量的几个理论问题简介:随着当代财务试图把越来越多的所谓“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纳入表内核算和试图在会计报表中反映资产、负债价值的变化,会计准则中已经越来越多引入了公允价值等除成本以外的其它会计计量基础,从而对现行的成本会计模式产生了很大挑战。
不仅如此,由于过去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没有考虑这一新的会计计量趋势,也使得会计准则与概念框架之间、会计准则与会计准则之间因为会计计量而产生了诸多的不一致,十分不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和国际会计的趋同。
为此,本文以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存在的会计计量问题为出发点,系统了当前会计计量问题的实质、基础、未来发展趋向及其国际努力,并进而提出了我国的因应对策。
财务会计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其中,会计计量在会计确认和报告之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传统上,现行财务会计模式是以成本会计计量为特征的,所以,会计计量问题多年来并没有被会计理论界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引起足够重视,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各国会计准则体系中也鲜有对会计计量提供专门的框架或者指南的。
然而,随着会计界越来越多地试图把纷繁复杂的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纳入表内核算和资产减值会计等的广泛,成本以外的计量基础(如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等)开始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会计实务中。
这种情况一方面凸现了会计计量问题在财务会计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因计量而生的新型问题,比如允许选用的计量基础究竟应当包括哪些,在何种情况下应当采用何种计量基础,如何确定公允价值等。
我国在会计改革的进程中也面临着与国际会计界同样的会计计量问题。
因此,关注国际上会计计量理论与准则研究及制定的最新发展对于我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本文将主要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现行规定(包括概念框架和各项准则等)为研究问题的出发点,结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等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会计计量问题研究上的最新进展,探讨当前财务会计计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可能的改革方向,并提出我们的对策。
第9讲会计计量理论ppt课件
![第9讲会计计量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df48d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4.png)
16.01.2024
17
会计计量
• 经过一定时期,资源的变动状况和变动结构也要 通过定量化才能反映出来,这就是收益决定,即 通过对收入、费用和净收益等要素的衡量、比较, 才可以提供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经营过程和经营成 果的定量信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有关决策的 需要。
16.01.2024
18
会计计量
• 表现在:如果给定的条件相同,不同的会计人员对同 一客体进行的计量应得出相同的结果。或者,计量的 结果可以互为证实。
16.01.2024
15
会计计量
3、一致性:在会计上,对某一事项的计量可能同 时并存几种计量方法。
• 由于经济活动客观上存在不确定性,对某些交易 或事项及其影响进行计量时难免存在一些未知因
16.01.2024
20
会计计量
• 计量单位:在商品经济社会,货币是一切商品交 换的媒介,会计计量要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综合、 系统的反映、货币就成为理想的计量工具。
• 作为一种计量工具,必须有自身量度上的统一性 和稳定性,这样,计量出来的结果才能准确、可 靠。然而,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这样理想的计量 单位,货币的量度单位是它的购买力,实际的购 买力是经常变动的。这就使得财务会计不可能运 用单一的计量单位。
16.01.2024
16
会计计量
• 从会计计量的方面来看,会计计量主要包括两大 部分:资产计价(Assets Valuation)和收益决 定(Income Determination)。
• 所谓资产计价,就是要用货币数额来确定和表现 各个资产项目获取、使用和结存。另外,资产计 价还可以应用于负债和产权的计量。因为,负债 往往可以称为负资产(negative assets),而所 有者权益又是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剩资产或净资 产(netassets),它们都离不开计价或计量。
财务会计计量理论
![财务会计计量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effe61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e.png)
财务会计计量理论学习摘要会计计量是指为了在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中确认和计列财务报表的要素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会计系统运行由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四个主要环节组成,这四个环节相互联系,共同完成会计整个循环过程。
其中会计确认是会计计量的前提,会计计量是会计确认的结果,同时,会计计量又是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的前提,如果没有会计计量,己经确认的经济事项就不可能以定量的金额转为会计信息并向外报告。
因此,会计计量处于会计系统运行的中心,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
一、财务会计计量属性及其适用性1.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指资产按照购置时付出现金或现金等价物计量;一项负债的历史成本往往指实际发生额。
历史成本是传统会计模式的计量属性,长期以来,在财务会计中,按历史成本计量是一条重要原则。
历史成本以交易双方确定的价值为基础,资料容易取得,并且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与可验证性,而且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为基础的会计程序简单容易操做。
然而,历史成本以物价稳定为前提,物价变动明显时其可比性、相关性下降。
且从时间角度看,费用、成本是过去的信息资料,收入为现行的信息资料,收入与费用的配比缺乏逻辑性,经营业绩和持有收益不易分清,难以真实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影响信息使用者正确决策。
2.现行成本。
现行成本是在当前市场条件下取得相同或相类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负债按照现在偿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现行成本否定了币值不变,避免了虚计利润,提供了现时信息,并且收益计算准确并有利于资本保全,配比上做到了逻辑一致,强调持产损益,便于业绩评价。
然而,现行成本计量属性主观性强,运作困难,会造成报表项目之间缺乏可比性,带来审计困难。
3.现行市价。
又称脱手价值,是指销售或假设销售某项资产时渴望获得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通常是针对资产而言的。
现行市价否定了持续经营,能够提供应变能力和变现价值的相关信息,能较好的评价受托责任,方便信息使用者判断风险。
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https://img.taocdn.com/s3/m/c23c181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6.png)
任务控制是公司作业层保证特别任务有效完成的过程,它是管理控制活动的具体化,可以看成管理控制的基 础工作。任务控制涉及公司作业活动的方方面面,它的特征是最具有系统化和结构化。
层次成本
公司不同层面人员关心的问题侧重点不同,最高管理当局关心企业与经营环境的关系和企业竞争力问题;中 层管理者所关心的是计划执行情况和管理效益问题;而作业层执行人员只关心任务是否完成和工作效率问题。反 映到企业成本问题上,三个层面对成本行为的理解和要求也有所不同。
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由于依赖于账户系统,存在着结构性的先天缺陷,无法很好地满足多目标的要求。H·托 马斯·约翰逊和S.卡普兰(on & Robert S.Kaplan,1987)指出,目前的成本会计系统试图满足三个目标:(1) 将部分期间成本分配到产品,以便能及时编制财务报表;(2)为成本中心管理者提供过程控制信息;(3)为产 品和经营管理者提供一个产品成本估计数据。典型的是仅用一种成本系统来实现这三种完全不同的目标。由于财 务会计的思想已占主导地位,只有第一个目标完成得较好。然而,仅满足外部财务报告需要的成本系统,不能加 强成本中心的过程控制,还将导致产品成本的歪曲和错误。
以1920年成本记录与会计账户一体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传统成本计量模式已面临着“相关性消失”这一严峻 的挑战,80年前,英国和美国的会计师们曾为成本记录是否与会计账户体系结合发生过激烈的争论,今天这个争 论的问题又被提出。成本计量模式突破成本与账户单一结合体系势在必行,这并不是对现行的成本会计计量系统 的简单否定,也不是80年前反对成本与会计账户结合的英国和美国会计师们的成功复辟,而是一种新的升华。
会计计量与会计的旨在提供有关经济主体数量信息的基本功能密切相关,是现代会计的发展动力之一。自19 世纪末以来,西方财务会计在诸如成本计算、存货计价、折旧处理、损益计处、递延摊销、税金处理、盈利分配、 投资计算、价格变动调整等方面的实务和理论问题,在很大程序上也是会计计量不同内容和所面临不同问题的反 映。
会计理论之收益确认与计量理论(ppt 33页)
![会计理论之收益确认与计量理论(ppt 33页)](https://img.taocdn.com/s3/m/b90abb40998fcc22bcd10dd7.png)
6.1 收益的概念
(3)强调收入实现原则,认为收益必须是已实 现的。 (4)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 (5)强调费用配比原则。 (6)适当运用稳健原则。 • 因此,在传统会计收益概念下确定的收益额比较 客观、可核查,有利于反映企业受托责任的履行 情况。
6.1 收益的概念
• 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通货膨胀问题比 较严重,传统会计收益概念下的财务报表越来越 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 扩展会计收益概念”被提了出来。
6.1 收益的概念
6.1.3 收益与资本的关系
• 资本和收益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经济理论上讲, 资本是某一特定时点存在的财富,收益是某一特 定期间内由财富产生的利益流动。
• 在资本和收益关系的许多方面,会计学和经济学 的观点是一致的。但是,会计理论与经济理论界 定资本和收益的原则、范围不同,所持的资本保 全概念也不同,因而对收益的确认与计量也会产 生不同的影响。
第6章 收益确认与计量理论
☞目录
6.1 收益的概念 6.2 收益的确认与计量 6.3 收入与费用和利得与损失 6.4 收益与现金流量
6.1 收益的概念
6.1.1资本与收益
1)资本 • 经济学家所研究的资本,一方面因其所站的立场
不同,形成的资本定义也不同;另一方面,就资 本的本质来讲,既有其自然属性,又有其社会属 性。 • 资本的内涵包括了以劳动为中心的各种生产要素 ,反映的是一种劳动关系。
6.2 收益的确认与计量
6.2.1 收益与资本保全
• 资本保全是指在资本得到保持或成本得以补偿之 后,多余的部分才可确认为收益。
• 资本保全是计量期间收益的重要争论点,不同的 资本保全概念,在确定收益时产生的结果是不一 样的。
第九章_会计计量概述
![第九章_会计计量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798f83e10a6f524ccbf859c.png)
一、会计计量的概念 会计计量的原则(2)
• 历史成本原则:企业各项财产物资依 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 • • • 客观:买卖双方通过交易确定 可核:有原始凭证 简单:不需要经常调整帐目 收入费用的配比和收益的衡量均建立在 实际交易基础上,不易操纵
一、会计计量的概念 会计计量的原则(3)
• 可比性:同一业务应采取相同 或相似的处理方法
公允价值计量项目(5)
• 金融工具: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 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 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 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 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 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 确认金额。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 资产进行后续计量,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 金融资产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有例 外)。
国际发展前瞻(2)
• 从时态看,市场价格可分为过去的市场价 格、现在的市场价格和未来的市场价格 • 从购买和销售不同业务看,市场价格可分 为过去的买入价、过去的脱手(销售) 价,现 在的买入价、现在的脱手价,未来的买入 价和未来的脱手价。 • 凡运用过去买入价或过去脱手价计量的, 称为非当前计量,而用现在的买入价或现 在的脱手价进行计量,则称为当前计量。
• 原始成本:固定资产、大部分存货;涉及向顾客提供产品或劳务 的责任的负债。 • 现行成本:某些存货。 • 现行市价:有价证券。 • 可实现净值(可结清净值):短期应收项目、某些存货;应付日 期未定的各种负债,如应付购货款、担保债务。 • 未来现金流转现值:长期应收款(按内涵或原始利率贴现)、长 期应付款。
• 不同的计量属性常常金额相同,初始确认尤其如此。
一、会计计量的概念 含义(4)
Hale Waihona Puke • 计量单位• 名义货币 • 购买力
会计计量的理论与实务培训资料.docx
![会计计量的理论与实务培训资料.docx](https://img.taocdn.com/s3/m/ed1bc0f127d3240c8547ef06.png)
会计准则内在逻辑介绍(50/14-23)会计计量的理论与实务一、概述会计计量,是确定一个项目在财务报表中列报金额的过程。
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报告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是会计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计学就是计量学,确认的意义是为了计量,而报告就是计量的结果。
大量交易通过现金或短期应收款来结算,对于主要从事此类交易的企业并不存在计量的难题。
但是,如果企业的交易是一些复杂的活动,则计量问题就变得格外复杂而且也非常重要。
尽管计量如此重要,但关于会计计量及应该采用何种计量方法,现行会计准则中却尚未制定统一的框架基础。
本专题将通过对不同计量基础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找出财务报表中典型项目在计量时的规律性,为解决实务问题提供帮助。
二、会计计量与财务报告目标的关系如之前文章所述,财务报告目标是会计准则的基石,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均以财务报告目标为基础。
选择适当的会计计量基础,有助于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作出决策相关的信息,同时也能如实反映企业的受托责任。
财务报告的关键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其决策相关的信息。
理论上,为了提供最具相关性的信息,所有资产和负债均应采用相同的计量基础。
也就是说,要么采用现行市场价格(如公允价值)计量所有资产和负债,要么以成本为基础计量所有资产和负债。
按统一的计量基础计量所有资产和负债,优点是财务报表中列报的所有金额所表达的含义相同,总计金额和小计金额的含义均比现行财务报表更易理解。
例如,现行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总额”并没有太多的信息含量,因为影响“净资产总额”的各项目采用了不同的计量基础。
但是,统一计量基础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以成本基础计量所有资产和负债无法提供相关的信息,例如用成本来计量衍生金融资产,就不可能提供相关的信息。
二是对于某些资产和负债,部分使用者认为现行市场价格所提供的信息相关性较低,他们更加关注因过去交易而产生的毛利和贡献。
例如,以成本计量在经营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比用现行市场价格计量提供的信息更为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计量
2、可证实性:会计的计量不同于其他计量,它经常面 临不确定性。 • 在其他计量中,分配数量与被计量客体的内在数量关 系是比较客观的,如一公斤和一英里都是确定的量, 基本上不会引起变化。 • 但在会计计量中,被计量客体的内在数量关系本身是 不确定的量。如Y物品 = 40元,这里,40元既可表示 在过去取得Y物品时所支出的成本,也可以表示Y物 品在现时条件下购买的支出,还可以表示Y物品在现 时条件下出售时的价格,它们的含义是不同的,而且 有一定的主观判断(即计量者的判断)。为了使计量 结果有效,计量应具有可证实的特征。 • 表现在:如果给定的条件相同,不同的会计人员对同 一客体进行的计量应得出相同的结果。或者,计量的 结果可以互为证实。
2013-7-18 22
会计计量
• 当购买力变化不大时,根据“币值稳定”的假设, 一方面,财务会计可以忽略货币单位(购买力) 的变动;另一方面,当货币购买力变动在一定时 期互相抵消时,各义货币单位还是相对稳定的。 所以,名义货币计量单位在传统会计计量中长期 普遍地为人们所应用。 • 但当一般购买力变动增大时,以此来编制的财务 报表,其可比性和有用性就会减弱。
2013-7-18 21
会计计量
• 名义货币单位(Nominal unit of money):也 称面值货币单位,名义货币就是各国法定的流通 货币单位,如美国的美元、美分,中国的元、角、 分等。 • 货币是计量购买力的,现实中的购买力是经常变 动的,而按照名义货币单位进行计量,则对购买 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动不予调整。理想 的计量尺度是时间流逝而其稳定不变。这样,根 据名义货币单位编制的财务报表,就显得简便和 可靠。
2013-7-18 16
会计计量
• 从会计计量的方面来看,会计计量主要包括两大 部分:资产计价(Assets Valuation)和收益决 定(Income Determination)。 • 所谓资产计价,就是要用货币数额来确定和表现 各个资产项目获取、使用和结存。另外,资产计 价还可以应用于负债和产权的计量。因为,负债 往往可以称为负资产(negative assets),而所 有者权益又是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剩资产或净资 产(netassets),它们都离不开计价或计量。
2013-7-18 2
会计计量
• 1976年,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也提出了类似的观 点。它在讨论备忘录“财务会计与报告的要领结 构:财务报表要素及其计量”中写道:财务报表 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利得、损失)是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的义务以及 这些资源的投入、产出或变动的数量表现
(quantitative representative)(FASB,1976,Para.340)
2013-7-18 15
会计计量
3、一致性:在会计上,对某一事项的计量可能同 时并存几种计量方法。 • 由于经济活动客观上存在不确定性,对某些交易 或事项及其影响进行计量时难免存在一些未知因 素,要运用一定的判断和估计,所以有可能采用 不同的计量方法。 • 例如对存货成本的计价和固定资产的折旧就可以 采用不同的方法。尽管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依据, 但它们得出的结果不可能完全一样,就会影响不 同期间或不同主体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 所以,在计量方法的运用上一定要强调前后期的 一致性,以免使用者对会计信息产生误解。
2013-7-18
4
会计计量
• 美国会计学会在1976年所发表的“会计理论与理 论认可”的报告中将数十年来的美国会计理论分 为四大流派,它们分别是:真实收益学派、规范 的归纳学派、决策有用性学派和信息经济学派。 • 这些学派分岐的根本原因在于各自所持的基本观 念及各自所运用的方法论,而其显性化和表象化, 则是各自在计量方法上的差异。
2013-7-18
23
会计计量
• 不变货币单位(Constant money unit):又称 一般购买力单位,即以各国货币的一般购买力或 实际交换比率作为计量单位,从而使不同时期的 货币保持在不变的基础上。 • 由于不同时期的货币购买力是不断变的,有必对 其加以调整,而以一定时日的货币购买力(以一 般物价指数近似地表示),调整或折算不同时期 的名义货币单位。
•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尻雄士(Yuji Iriji)教授在 1979年发表的专著《会计计量理论》中对会计计 量问题作了较系统的研究。他认为,“会计计量 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Yuji Iriji 1979,P.29)
2013-7-18 3
会计计量
• 自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来,西方财务会计得到 长足的进展,诸如成本计算、存货计价、折旧处 理、损益计算、递延摊销、税金处理、盈利分配、 投资计算、价格变动调整等新的会计方法相继出 现与形成。 • 但所有这些方面的实务和理论问题都同会计计量 的发展密切相关,它们都属于会计计量的不同内 容和不同问题。
2013-7-18 12
会计计量
• 很明显,无论是会计计量或其他计量,都要对计 量客体分配一定的数,以表示该物体的特质,这 种数的分配应当遵循一定的规则,如物体的重量 只能用公斤、磅等单位,物品的价值则只能用货 币如美元、人民币等。会计计量主要是价值计量, 一般以货币数额表示。 • 此外,会计计量在分配货币数额时,还要考虑以 成本或是以价格为基础的特定计量规则,否则, 计量结果可能是无效的。 •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归纳,会计计量是由计量客 体、计量单位和计量规则三个要素来组成。
2013-7-18 13
会计计量
• 所以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认为:“会计计量 是指在企业核算中对会计对象的内在数量关系加 以衡量、计算和确定,使其转化为能用货币表现 的财务信息和其他有关的经济信息,以便集中和 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其变动和财务成果。” (葛家澍 1988 第258页) • 根据会计计量的特征,有必要确定计量的质量标 准。一般认为,会计计量应坚持三个基本的质量 标准。 1、同质性:经济活动的数量关系——如财务状况 及其变动、经营成果是客观存在的,如何才能把 握这一客体?在会计上,主要通过财务报表加以 反映.
2013-7-18
9
会计计量
• 比如,特鲁伯罗德报告(1973)认为,投资人和 债权人最需要的是主体企业未来现金流动的时机 与不确定性的信息,因此,会计计量应能提供实 际已发生和预计可能发生的现金流动、时机分布 等不确定性的信息。
2013-7-18
10
会计计量
• 至于信息经济学,更多的是关注会计信息作为一 项资源(或公共物品)应提供多少、向谁提供等 问题,它对会计计量方法本身讨论的不多。
2013-7-18
19
会计计量
• 所以FASB在1976年的概念结构研究的一份讨论 稿“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计量”中作了肯定: “会计计量就要要解决何种属性应予以计量以及 采用什么单位进行计量”。 • 既然存在各种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它们的组合 就可以得出不同的计量模式。下面分别讨论计量 属性和计量单位。
2013-7-18
8
会计计量
• 六十年代后期逐渐兴起的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 计的根本目标就是向相关团体和个人(即信息使 用者)提供对他们的决策有用的信息,所以,是 否对决策有用,成为判断信息提供好坏、优劣的 最终标准。 • 在这一观念下,该学派的倡导者们应用实证加演 绎的方式,提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目标与决策对 信息的需求,并以此为依据,构建会计计量模式。
2013-7-18
6
会计计量
• 如,佩顿(1922)认为,收益是“在扣除新投资 和适当准备后,企业真实经济状况的全部净增 长”,以此为依据,佩顿建议,计量时要将有价 证券和一般原材料的升值列入非营业收益;对其 它存货升值的确认将更含糊;固定资产升值的折 旧则可在补充报表上加以列示; • 又如,爱德华兹和贝尔(Edwards and Bell:1962)用主观价值和主观商誉来界定企业利 润。他们所建议的计量方法要“说明重置成本的 变化,并区分已实现收入扣减当期已耗非货币性 资产重置成本的未实现变化。”
2013-7-18 7
会计计量
• 以利特尔顿为代表的归纳学派,按照一定的目标 和条件,归纳出合理的实务。因而,归纳学派在 设计计量模式时,往往都维护实务中广为应用的 计量方法的合理性,或只对实务中明显不合理之 处加以修正。 • 或许是这一缘故,使利氏成为历史成本的忠实捍 卫者,他猛烈抨击重置成本等一切偏离历史成本 的计量模式。
2013-7-18
24
会计计量
• 货币购买力变动往往采用一般物价指数来衡量。 • 一般物价指数,是指在某一时日的同类型商品和 服务的平均价格水平相对另一时日的同类型商品 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水平的比率或对比关系。 • 通常,一般物价指数要求有广泛的代表性并可有 不同的计算口径和涵义。如在美国,较常用的物 价指数有城市居民消费品物价指数CPI、批发价 格指数WPI等。在我国较常用的有零售物价指数 等。 • 假定以基年的物价指数为100,其他年份的物价 指数变动就可以代表该年份的货币一般购买力的 变动。
2013-7-18
11
会计计量
• 会计确认只是解决了一项经济业务能否进入会计 处理系统以及确定相应的对应关系,即记入哪一 个要素、账户、科目或项目,至于记入该项目的 金额或数量多少,则依赖于会计计量。 • “计量就是根据特定规则把数额分配给物体或事 项。”(转引自葛家澍 林志军 1990第177页) • 把这一定义应用于会计理论,井尻雄士认为, “会计计量就是以数量关系来确定物品或事项之 间的内在数量关系,而把数额分配于具体事项的 过程。”
2013-7-18
17
会计计量
• 经过一定时期,资源的变动状况和变动结构也要 通过定量化才能反映出来,这就是收益决定,即 通过对收入、费用和净收益等要素的衡量、比较, 才可以提供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经营过程和经营成 果的定量信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有关决策的 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