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能传输装置(F题)-

合集下载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A.线圈之间的相对位置
B.线圈的匝数
C.线圈的直径
D.所有上述因素
7.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中,以下哪个单位用于表示磁场的强度?()
A.安培(A)
B.亨利(H)
C.高斯(G)
D.瓦特(W)
8.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中,以下哪种现象会导致能量损耗?()
A.磁场共振
B.电磁场辐射
C.电场耦合
D.线圈间的电阻
9.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中,以下哪个参数与传输距离成正比关系?()
D.使用高耦合系数的线圈
4.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以下哪些部件构成了发射端?()
A.发射线圈
B.接收线圈
C.高频振荡器
D.整流器
5.以下哪些是无线电力传输的优势?()
A.灵活性
B.安全性
C.高效性
D.成本低
6.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中,以下哪些现象可能导致能量损失?()
A.辐射
B.热损耗
C.电场损耗
D.磁场损耗
<!-- pinyin_10: xiao -->
-->
A.提高传输频率
B.增加线圈间的距离
C.使用高效率的材料
D.优化线圈的构造
16.以下哪些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潜在应用领域?(-->
<!-- pinyin_10: lin -->
-->
A.医疗设备
B.工业自动化
C.智能家居
D.轨道交通
17.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中,以下哪些部件起到调节传输功率的作用?(-->
<!-- pinyin_10: fa -->
-->
A.增大传输功率
B.增加传输距离
C.使用高耦合系数的线圈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目录1系统方案 (2)1.1系统总体思路 (2)1.2系统方案论证与选择 (2)1.2.1 电源模块论证与选择 (2)1.2.2驱动模块论证与选择 (2)1.2.3线圈的论证与选择 (2)1.2.4整流电路的论证与选择 (2)1.3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2理论分析与计算 (3)2.1 TL494应用原理 (3)2.2 IR2110原理 (3)2.3 无线传输原理 (4)2.4 计算公式 (4)3电路设计 (4)3.1电源模块(图3) (4)图3 电源模块 (5)3.2驱动模块(图4) (5)3.3传输模块(图5) (5)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6)4.1测试方法与仪器 (6)4.2测试数据与结果 (6)4.3数据分析与结论 (7)参考文献 (8)无线电能传输装置(F题)1系统方案1.1系统总体思路由题我们设计并制作一个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且用空心线圈制作了直径为20cm的发射和接收线圈;利用信号发生电路将输入的直流15V电转化为PWM脉冲信号,通过驱动电路产生交变电流,对发射线圈进行供电,线圈利用磁耦合谐振式原理,将电能无线传输到接收线圈端,最终在接收线圈端产生电流,达到无线电能的传输的要求。

经过几天的测试,制作出了传输效率达38.3%,x的值最大为26 cm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1.2系统方案论证与选择1.2.1 电源模块论证与选择方案一:利用双电源,直接对电路进行供电。

方案二:利用单电源,再接入PWM控制器芯片TL494固定频率的脉冲宽度调制电路,能够有效地将直流电转换为高频脉冲。

TL494芯片的功耗低,构成的电路结构简单,调整方便,输出电压脉动小;且IR2110 的电路无需扩展,使电路更加紧凑,工作可靠性高,附加硬件成本也不高,为获取死区时间,可由基本振荡电路、与门电路构成,为方便我们选用TL494,选择方案二。

1.2.2驱动模块论证与选择方案一:利用三极管对无线电能传输装置进行驱动,可以比较经济地进行驱动。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方向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方向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方向1)仪器仪表方向:音频信号分析仪:2021年a题数字取样示波器:2021年c题简易频谱分析仪:2021年c题简易逻辑分析仪:2021年d题低频相位测量仪:2021年c题数字存储示波器:2001年b题频率特性测量仪:1999年c题数字工频多用表:1999年b题简易数字频率计:1997年b题轻便rlc测量仪:1995年d题仪器仪表方向训练重点:内容:包含信号产生、采集、存储、分析、处理、显示、控制等信号处理环节中的大部分或全部。

类型:分成时域分析处置和频域分析处置两大类。

难点:强调速度、处理能力、显示性能等。

需要通过构建新技术硬件平台及运用信号处理算法来实现。

系统中的部分任务需要在训练阶段完成。

训练:dds任一信号产生、高速/宽带演示电路、滤波器、高速adc/dac取样与录像、高速数据存储(fifo)、算法(fft、卷积、有关、数字滤波等)、表明技术(lcd、绘图、实时曲线等)、弱实时性mammalian多任务软件设计、fpga/cpld与单片机的USB、仪器仪表原理、各类电参数测量、等内容。

2)电路系统方向:宽带直流放大器:2021年c题轻便程控滤波器:2021年d题正弦信号发生器:2021年a题宽带放大器:2021年b题压往下压l/c振荡器:2021年a题任一波形发生器:2001年a题轻便测量放大器:1999年a题录音与录像系统:1999年e题新颖信号源制作:1995年b题电路系统方向训练重点:内容:偏重概念和指标。

涉及到各类经典单元模块电路,及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新实现方法、性能指标测试方法等。

类型:分成功能型(轻在新方法)和指标型(轻在崭新设计思路)两大类。

难点:特别强调指标,通常经典设计、通用型ic就是难以完成的。

训练:(程控)放大器、(程控)滤波器、振荡器、dds任一信号产生、基本演示调理电路、电性能指标测试(电阻、增益、频宽…)、拓展设计思路等。

3)功率电子方向:光伏发电演示装置:2021年a题电能搜集充电器:2021年e题开关型稳压电源:2021年e题数控恒流源:2021年f题三相正弦变频电源:2021年g题高效d类放大器:2001年d题直流稳定电源:1997年a题实用音频放大器:1995年a 题功率电子方向训练重点:内容:小电流、大功率、三相电、斩波、dc-ac低电压、dc-dc开关电源、变频驱动、class-d功放、光伏发电、并网、mppt算法,等电力电子领域的新技术。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有解析)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有解析)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在无线电广播的发射与接收装置中的调谐器,其作用是()A.产生高频率振荡电流B.使高频率电流随声音信号变化C.得到所需要的带有声音信号的高频率振荡电流D.把信号还原成声音2.关于材料与技术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二极管是由导体制成的B.夜视仪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仪器C.超导材料没有电阻,所以不适合做输电线D.应用光导纤维通信技术,在相同条件下增大了信息量的传输3.电话的发明者是()A.法拉第B.贝尔C.奥斯特D.欧姆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B.听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其作用是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C.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D.把电信息转换成其他信息的器件叫传感器5.看电视节目换台时,实际上是在改变()A.电视台的发射频率B.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速C.电视机的接收频率D.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波速6.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常见的连接方式是通过一个无线路由器来实现的.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无线路由器是通过电磁波向四周有效范围内的终端传送信息的B.无线路由器是通过红外线向四周有效范围内的终端传送信息的C.无线路由器向四周传送信息的速度大于光速D.无线路由器向四周传送信息的速度小于光速7.听收音机时,偶尔会听到里面有杂音,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可能的是()A.有人在用电烙铁焊接电器元件B.雷雨天闪电发生时C.旁边台灯打开的瞬间D.附近的电焊机在工作8.在贵州省平塘县,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将在2016年9月底正式投入使用,射电望远镜接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普通收音机差不多,它能接收来自外太空的信息,射电望远镜接收的信息属于()A.红外线B.紫外线C.无线电波D.超声波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波是无线电波的一部分B.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部分C.电磁波是光的一部分D.光不是电磁波的一部分10.下列不是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作中继站的是()A.网络通信B.市区电话C.移动电话D.广播电视11.下列关于收音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收音机接收各种各样的电磁波B.收音机接收同一频率的电磁波C.收音机直接接收声音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2.在波段上,用于发射电视信号的无线电波属于()A.短波B.中短波C.长波D.微波13.打开收音机的开关,转动选台的旋钮,调到一个没有电台的位置,并开大音量;将一节干电池的正极与一把钢锉良好接触,负极连一根导线,用手拿着导线的另一头,使它在锉面上滑动(如图),这时会听到收音机里发出“喀喀“声,这是由于()A.导线在锉面上滑动产生的声音,经过空气传到收音机,被收音机反射而形成的B.导线在锉面上滑动,引起电流的迅速变化,产生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放大而形成的C.导线在锉面上滑动产生的声音,经过空气传到收音机,被收音机接收并被放大而形成的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14.对于在空气中传播的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频率越低,波速越大B.频率越低,波长越长C.波长越长,波速越大D.电磁波的波长都相等15.下列关于信息的传递说法正确的是()A.车载GPS导航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用三颗同步卫星就可实现全球通信D.光纤通信只能传播图象信息,不能传播声音信息二、填空题(共3小题)16.无线电通信是利用________传输信号的.17.同一个地区的电话都接到同一台________上,每部电话都编上________,使用时,________把需要通话的两部电话接通,通话完毕再将线路断开.18.有些电视机和VCD的插口上标有英文.其中①Audio In是指________;①Audio Out是指________;①Video In________;①Video Out是指________.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收音机接收到的是各种频率的电磁波,调谐器的作用就是从中选出带有声音信号的特定频率的高频率振荡电流.故选C.2.【答案】D【解析】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A错误.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仪器.故B错误.超导材料没有电阻,适合做输电线.故C错误.光纤传输具有容量大、不受外界磁场的干扰、不怕腐蚀、不怕潮、能量损耗少等优点,所以应用光导纤维通信技术,在相同条件下增大了信息量的传输.3.【答案】B【解析】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由此制成了发电机;贝尔发明了电话;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欧姆总结归纳了著名的欧姆定律.故选B.4.【答案】C【解析】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其作用是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故A错.听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故B错误;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传感器输出的电压表示力F的大小,压力越大电子秤示数越大,也就是输出的电压越大.故C正确.传感器作为一种将其它形式的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故D错误.故选C.5.【答案】C【解析】电视台是发射电磁波,电视机是用来接收电磁波,由于各电视台的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不同,因此电视机选台实际上是在改变电视机的接收频率;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一定的.6.【答案】A【解析】WiFi利用了电磁波中的微波技术进行信息传输,故A正确,B错误;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即为3×108m/s=3×105km/s,故C.D错误.7.【答案】A【解析】有人在用电烙铁焊接电器元件,无变化的电流,故无电磁波产生,故A项符合题意.雷雨天闪电发生时有变化的电流,故有电磁波产生,被收音机接收,故B项不符合题意.在台灯开灯的瞬间有变化的电流,故有电磁波产生,被收音机接收,故C项不符合题意.附近的电焊机在工作有变化的电流,故有电磁波产生,被收音机接收,故D项不符合题意.8.【答案】C【解析】天文学家用射电望远镜接收天体辐射的无线电波,进行天体物理的研究;由于无线电波不太会受光照和气候的影响,因此可以全天候工作.故选C.9.【答案】B【解析】10.【答案】B【解析】打市内电话时,无线电波不需要通过卫星做中继站传播,可以直接利用地面上的中继站传播,由于距离短,所以延迟时间非常短.11.【答案】A【解析】收音机只能利用天线接收电磁波,不能发射电磁波;并且收音机能够接收各种各样的电磁波,收音机调台是通过调节自身接收电磁波的频率,使自身频率与接收到的电磁波达到频率一致,从而达到共振,选出需要的电磁波.故A正确.12.【答案】D【解析】传输无线电广播信号所用的电磁波的波段属于中波,而传输电视信号所用电磁波的波段属于微波.13.【答案】B【解析】导线在挫上滑动时,由于运动产生了变化的电流,而变化的电流可以在空气中产生电磁波,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并放大,故能听到喀喀声.14.【答案】B【解析】电磁波的波速是定值,不会变化,故A项错误;在波速不变的情况下,频率和波长成反比,频率越低,波长越长,故B项正确;波长对波速没有影响,波速是一个定值,故C项错误;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成反比,所以电磁波的波长根据频率的变化而变化,故D项错误.15.【答案】C【解析】车载GPS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故A项错误;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项错误;要想实现全球通信,可以用通信卫星做微波通信的中继站,并在地球周围均匀地配置3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故C项正确.光纤通信既能传播图象信息,也能传播声音信息,故D项错误.16.【答案】电磁波.【解析】17.【答案】交换机号码交换机【解析】最早发明电话后,若想使得电话间相互通话时,即必须将其连接在一起,故若想实现几部电话间的通话,就必须将所有的电话都相互连接才可以实现,这样大大的浪费了导线,故为提高线路的利用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即一个地区的电话都要接到同一台交换机上,每部电话都编上号码,不同地区的电话之间相互通话时,只需将两地的交换机相连即可实现,这样大大的节省了资源,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18.【答案】音频输入音频输出视频输入视频输出【解析】①Audio In是指音频输入;①Audio Out是指音频输出;①Video In是指视频输入;①Video Out是指视频输出.。

高二物理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和传播试题

高二物理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和传播试题

高二物理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和传播试题1.霍尔元件能转换哪两个物理量()A.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成电阻这个电学量B.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成电压这个电学量C.把力这个力学量转换成电压这个电学量D.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成电阻这个电学量【答案】B【解析】(1)金属导体中移动的是自由电子,当电流的方向水平向右时,电子向左定向移动,受到洛伦兹力发生偏转,根据电子偏转到哪一表面判断电势的高低.(2)当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处处相等时,EH和UH达到稳定值,根据电场力与洛伦兹的大小与I和B以及霍尔元件厚度d之间的关系U=力平衡,结合电流I=nevS,推导出UH=Bdv思路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金属导体中移动的是自由电子,根据左手定则判断电子偏转方向,的大小与I和B以从而得出表面电势的高低.会根据荷所受的电场力与洛伦兹力相等,推导出UH及霍尔元件厚度d之间的关系试题点评:考查对霍尔效应的理解.2.下列对电磁波的发射技术中调制的理解正确的是()A.使发射的信号振幅随高频振荡信号而改变叫调幅B.使高频振荡信号振幅随发射的信号的改变叫调幅C.使发射的信号频率随高频振荡信号而改变叫调频D.使高频振荡信号的频率随发射的信号而改变叫调频【答案】B、D【解析】由调幅和调频的概念可知B、D正确。

思路分析:根据概念做出选择试题点评:考查对调幅和调频的概念的熟悉程度3.收音机中的调谐电路线圈的自感系数为L,要想接收波长为λ的电台信号,应把调谐电路中电容器的电容调至(c为光速)()A.λ/2πLc B.1/2πC.λ2/2πLc2D.λ2/4π2Lc2【答案】D【解析】波长为λ的信号,频率为f=,故=,解得C=,选项D正确。

思路分析:根据频率、波长、波速的关系,利用振荡电路的固有周期的公式联立求解。

试题点评:考查频率、波长、波速的关系式和周期公式的应用4.为了有效地把磁场的能量以电磁波形式发射到尽可能大的空间。

如果用敞露空间的电路后,还需要加上行之有效的办法是()A.增大电容器极板间的距离B.减小电容器极板的正对面积C.减小线圈的匝数D.采用低频振荡电流【答案】A、B、C【解析】有效发射电磁波的条件是高频率和开放电路,要提高频率,由f=可知,减小L、S、d有关,分析可知A、B、C或减小C,L与线圈匝数及有无铁芯等有关,C=,与εr正确。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四章《电磁波》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四章《电磁波》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四章《电磁波》单元检测题(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设备的运转与电磁波有关的是( )A.移动与网络之间的联络B.汽车上装置的用以确定行车路途和距离的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C.在玉树地震发作后,救援人员与外界通讯联络的卫星D.渔船用来探测鱼群的声纳2.如下图,LC电路的L不变,C可调,要使振荡的频率从700 Hz变为1 400 Hz,那么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把电容增大到原来的4倍 B.把电容增大到原来的2倍C.把电容减小到原来的 D.把电容减小到原来的3.以下电器中,任务时既需求接纳电磁波,又需求发射电磁波的是( )A.手机 B.收音机 C.电视机 D.手电筒4.关于电磁场实际,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在电场周围一定发生磁场,磁场周围一定发生电场B.在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发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发生变化的电场C.平均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发生平均变化的磁场D.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5.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红外线遥感的原理主要是应用红外线衍射才干较强的特点B.依据麦克斯韦电磁实际可知变化的电场周围存在变化的磁场C.微波和声波一样都只能在介质中传达D.微波只能用于加热物体,不能用于遥控6.信号传送进程中,与无线电广播最相似的是( )A.电视 B.雷达 C.移动 D.互联网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光波不是电磁波B.电磁炉是应用涡流加热的C.用陶瓷器皿盛放食品可直接在电磁炉上加热D. DVD光盘是应用磁粉记载信息的8.在电磁波谱中,红外线、可见光和伦琴射线(X射线)三个波段的频率大小关系是( )A.红外线的频率最大,可见光的频率最小B.伦琴射线的频率最大,红外线的频率最小C.可见光的频率最大,红外线的频率最小D.伦琴射线的频率最大,可见光的频率最小9.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力的单位(N)、电流的单位(A)均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a=、c=区分是减速度和电容的定义式C.变化的电场总能发生变化的磁场D.无线电波和超声波都能在真空中传达10.高原上人的皮肤黝黑的缘由( )A.与高原上的人生活习气有关B.与高原上的风力过大有关C.与高原上紫外线辐射过强有关D.与人的遗传有关11.以下频段中,能传递频道容量最大的是( )A.长波 B.中波 C.短波 D.微波12.气候卫星向空中发送的云图,是由卫星上的红外线感应器接纳云层收回的红外线而构成的图象,云图上的黑色水平由云层的温度上下决议,这是应用了红外线的( )A.化学作用 B.热效应 C.穿透性 D.衍射性二、多项选择题13. 如下图为LC振荡电路中振荡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O、a、b、c、d各时辰之间时间距离相等,下面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A.a时辰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最大,两极间电压也最大B.b时辰线圈中磁场能为零,经过线圈的磁通质变化率也为零C.c时辰电容器中电场能最小,两板间电压为零D.a、b间的时间距离为个周期1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麦克斯韦预言并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B.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达速度相反C.做简谐运动的物体,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的位移和减速度均相反D.单色光的单缝衍射图样为:平行、等宽、等间距的亮暗相反的条纹E.自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时,调整入射角的大小,可以使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成为偏振光15. 某时辰LC振荡电路的形状如下图,那么此时辰( )A.振荡电流i在减小B.振荡电流i在增大C.电场能正在向磁场能转化D.磁场能正在向电场能转化16. 关于电磁波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电磁波中的电场和磁场相互垂直,电磁波沿与二者垂直的方向传达B.电磁波是横波C.电磁波和机械波一样依赖于介质传达D.只需空间内某个区域有振荡的电场或磁场,就能发生电磁波17. 关于移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随身携带的移动 (手机)内,只要无线电接纳装置,没有无线电发射装置B.随身携带的移动 (手机)内,既有无线电接纳装置,又有无线电发射装置C.两个携带手机的人,必需经过固定的基地台转接,才干相互通话D.无线寻呼机(BP机)内只要无线电接纳装置,没有无线电发射装置三、计算题18.一广播电台某台的接受频率为4×106Hz,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达速度为3.0×108m/s,求:(1)该电磁波的波长为多少;(2)假定接受者离发射台的距离为3 000 km,电磁波从发射到接受所阅历的时间.19.如下图为某雷达的荧光屏,屏上标尺的最小刻度对应的时间为2×10-4s,雷达天线朝西方时,屏上的波形如图甲;雷达天线朝西方时,屏上的波形如图乙.问:雷达在何方发现了目的?目的与雷达相距多远?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移动与网之间的联络、GPS定位系统、卫星都是应用电磁波,渔船用来探测鱼群的声呐运用了声波.故D正确,A、B、C错误.2.【答案】D【解析】由题意,频率变为原来的2倍,那么周期就变为原来的,由T=2π知,L不变,当C=C时契合要求.3.【答案】A【解析】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又能接纳电磁波,故A正确;收音机只能接纳电磁波,故B错误;电视机只能接纳电磁波,故C错误;手电筒可以发生光,只能发射电磁波,故D错误.4.【答案】D【解析】5.【答案】A【解析】红外线由于波长大,故容易发作衍射,能穿过厚厚的云层,故红外遥感应用了红外线衍射才干强的特点.故A正确.依据麦克斯韦电磁实际可知变化的电场发生磁场,平均变化的电场发生恒定的磁场.故B错误.微波是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达,而声波是机械波,机械波只能在介质中传达.故C错误.微波不但能加热物体,而且能传达信息,故也能停止遥控.故D错误.6.【答案】A【解析】7.【答案】B【解析】8.【答案】B【解析】在电磁波谱中,红外线、可见光和伦琴射线(X射线)依照频率从大到小的陈列顺序是:伦琴射线(X射线)、可见光、红外线.9.【答案】B【解析】力的单位(N)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而电流的单位(A)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故A错误;a=、c=区分是减速度和电容的定义式,故B正确;平均变化的电场发生恒定的磁场,而非平均变化的电场发生变化的磁场,故C错误;无线电波能在真空中传达,而超声波属于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达,故D错误.应选B.10.【答案】C【解析】高原上的紫外线辐射比平原强许多,而紫外线对皮肤的生理作用会使皮肤变得粗糙与黝黑,应选项C正确,选项A、B、D均错误.11.【答案】D【解析】在长波、中波、短波、微波中,传递频道容量最大的是微波.12.【答案】B【解析】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红外云图是由卫星上设置的具有接受云层辐射热的红外线传感器完成的,云图上的黑点密集度由辐射红外线的云层温度上下决议,这是应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13.【答案】CD【解析】在a时辰,电路中的i最大,那么磁场能最大,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最小,两极间电压也最小.故A错误;在b时辰电路中的i最小,那么磁场能最小,但经过线圈的磁通质变化率最大.故B错误;在c时辰电路中的电流最大,那么磁场能最大,电容器中电场能最小,两板间电压为零,故C正确;在a、b间的时间距离,表示电容器充电进程,正好为一个周期的四分之一,故D正确.14.【答案】BCE【解析】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1860年树立了完整的电磁场实际并预言了电磁波存在,而赫兹经过实验对此停止了证明,故A错误;一切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达速度均相反,故B正确;依据简谐运动的特征:a=-,物体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位移一定相反,减速度也一定相反,故C正确;双缝干预条纹等间距,而单缝衍射条纹一定不等间距,即中央宽、两边窄的明暗相间的条纹,故D错误.自然光斜射到玻璃外表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故E正确.15.【答案】AD【解析】由电磁振荡的规律可知,电容器充电进程中,电流逐渐减小,磁场能逐渐减小,电场能逐渐增大,即磁场能正在向电场能转化,故A、D正确.16.【答案】ABD【解析】电磁波中电场和磁场的方向相互垂直,是横波.电磁波的传达不需求介质,在真空中也可以传达,机械波依赖于介质传达.B错误.只需空间内某个区域有振荡的电场或磁场,就能发生电磁波.17.【答案】BCD【解析】移动内既有无线电接纳装置又有无线电发射装置,由于移动发射功率小,因此必需经过固定的基地台转接,两个携带手机的人才干通话.BP机只要接纳装置,而无发射装置.18.【答案】(1)75 m (2)0.01 s【解析】(1)依据波速=波长×频率,即c=λf可得:λ==m=75 m. (2)依据t=,代入数据,那么有:t=s=0.01 s.19.【答案】西方300 km【解析】当天线朝西方时,显示屏上只要发射信号而无反射信号,天线朝西方时,显示屏上既有发射信号也有反射信号,因此目的在西方,由图可知两个脉冲间的距离为10个最小刻度,即为T=10×2×10-4s=2×10-3s,而2x=cT,x=cT=×3×108×2×10-3m=300 km.。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练习:第四章第三节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练习:第四章第三节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word版含答案

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第三节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A级抓基础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无线电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叫作无线电波B.无线电波在真空中的波长范围从几毫米到几十千米C.无线电波的频率越低越容易发射D.发射无线电波的目的是为了向远处传递电能解析:无线电波在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其波长范围从几毫米到几十千米,所以A、B项正确;发射无线电波的条件是频率足够高且有开放电路,C项错;发射无线电波的目的是向远处传递信号,D项错.答案:AB2.关于人们使用的手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内只有无线电接收装置,没有无线电发射装置B.机内既有无线电接收装置,又有无线电发射装置C.没有外置无线的手机,没有无线电发射装置D.两个手机互相传递信息,不需要电磁波答案:B3.要接收到载有信号的电磁波,并通过耳机发出声音,在接收电路中必须经过下列过程中的()①调幅②调频③调谐④解调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解析:要接收到载有信号的电磁波,并通过耳机发出声音,需要先经过调谐把所需要的电磁波选择出来,然后再经过解调把有用信号从高频信号电流上“取”出来.答案:B答案:BD5.下列关于电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视信号的发射、接收过程是:景物→电信号→电磁波→电信号→图像B.摄像机在1秒内传送24帧画面C.显像管是将电信号还原成景物像的关键部件D.画面更换迅速和视觉暂留现象使人们在荧光屏上看到的是活动景象解析:电视信号发射、接收的过程是景物→电信号→电磁波→电信号→图像,故A正确;摄像机在1秒内传送25帧画面,故B错误;显像管的作用是将电信号还原成景物的像,故C正确;因为画面更换迅速和视觉暂留现象,使人们在屏上看到的是活动景象,故D正确.答案:BB级提能力6.如图所示为电视接收过程示意图,其工作过程顺序正确的是()A.解调→放大→调谐→显示B.调谐→放大→解调→显示C.调谐→解调→放大→显示D.放大→调谐→解调→显示解析:电视接收机首先利用电谐振通过调谐把空间高频电流选出来,然后解调,取出信号,经放大后再传给显像管显像,所以正确的顺序是C.答案:C7.雷达是用来对目标进行定位的现代定位系统,海豚也具有完善的声呐系统,它能在黑暗中准确而快速地捕捉食物,避开敌害,性能远远优于现代化的无线电系统.下列关于雷达和海豚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都利用自身发射的电磁波进行定位B.它们都利用自身发射的超声波进行定位C.雷达利用自身发射的电磁波定位,海豚利用自身发射的超声波定位D.雷达利用自身发射的超声波定位,海豚利用自身发射的电磁波定位解析:海豚生活在海里,借助于自身发射的超声波在黑暗中定位,捕捉食物;而雷达采用无线电波中的微波波段定位.答案:C。

历年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

历年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

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本科组】双向DC-DC变换器(A题)风力摆控制系统(B题)多旋翼自主飞行器(C题)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D题)80MHz-100MHz频谱分析仪(E题)数字频率计(F题)短距视频信号无线通信网络(G题)第一届(1994年)第一届(1994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简易数控直流电源B.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第二届(1995年)第二届(199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实用低频功率放大器B.实用信号源的设计和制作C.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D.简易电阻、电容和电感测试仪第三届(1997年)第三届(199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直流稳定电源B.简易数字频率计C.水温控制系统D.调幅广播收音机第四届(1999年)第四届(199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测量放大器B.数字式工频有效值多用表C.频率特性测试仪D.短波调频接收机E.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第五届(2001年)第五届(200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波形发生器B.简易数字存储示波器C.自动往返电动小汽车D.高效率音频功率放大器E.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F.调频收音机第六届(2003年)第六届(200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电压控制LC振荡器B.宽带放大器C.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D.简易逻辑分析仪E.简易智能电动车F.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第七届(2005年)第七届(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正弦信号发生器B.集成运放测试仪C.简易频谱分析仪D.单工无线呼叫系统E.悬挂运动控制系统F.数控恒流源G.三相正弦波变频电源第八届(2007年)第八届(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音频信号分析仪B.无线识别C.数字示波器D.程控滤波器E.开关稳压电源F.电动车跷跷板G.积分式直流数字电压表H.信号发生器I.可控放大器J.电动车跷跷板第九届(2009年)第九届(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B.声音导引系统C.宽带直流放大器D.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E.电能收集充电器F.数字幅频均衡功率放大器G.低频功率放大器H.LED点阵书写显示屏I.模拟路灯控制系统第十届(2011年)A.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B.基于自由摆的平板控制系统C.智能小车D. LC 谐振放大器E.简易数字信号传输性能分析仪F.帆板控制系统G.简易自动电阻测试仪H.波形采集、存储与回放系统第十一届(2013年)A.单相AC-DC变换电路B.四旋翼自主飞行器C.简易旋转倒立摆及控制装置D.射频宽带放大器E.简易频率特性测试仪F.红外光通信装置G.手写绘图板J.电磁控制运动装置K.简易照明线路探测仪L.直流稳压电源及漏电保护装置第十二届(2015年)【本科组】双向DC-DC变换器(A题)风力摆控制系统(B题)多旋翼自主飞行器(C题)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D题)80MHz-100MHz频谱分析仪(E题)数字频率计(F题)短距视频信号无线通信网络(G题)【高职高专组】LED闪光灯电源(H题)风板控制装置(I题)小球滚动控制系统(J题)获奖状况。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F题)-(共1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成都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设计时间:—系部:电气与电子工程系专业:供用电技术班级: 1202161姓名:刘佳福指导教师:目录1系统方案..................................................................................................................................................... I V 系统总体思路....................................................................................................................................... I V 系统方案论证与选择........................................................................................................................... I V 信号发生方案选择...................................................................................................................... I V驱动电路方案选择...................................................................................................................... I V整流电路方案选择 (V)总体方案设计 (V)2理论分析与计算......................................................................................................................................... V I 发射模块分析与计算........................................................................................................................... V I 信号发生电路原理分析与计算................................................................................................. V I驱动电路原理分析与计算......................................................................................................... V I 接收模块分析与计算.......................................................................................................................... V II 参数选择.............................................................................................................................................. V II 3电路设计.................................................................................................................................................... V II 信号发生电路...................................................................................................................................... V II 驱动电路 (X)功率MOSFET的使用 (X)IR2110芯片的使用 (XI)接收电路 (XIII)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X IV 测试方法与仪器................................................................................................................................. X IV 测试数据与结果................................................................................................................................. X IV 5实物制作图片............................................................................................................................................ X V 致谢.......................................................................................................................................................... X VIII 参考文献 (XIX)任务书1.任务根据2014年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F题:无线电能传输装置,设计并制作一个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介绍_很有用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介绍_很有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历届竞赛试题与获奖情况
1、2007年试题及获奖情况 2007年试题及获奖情况
1)试题(本科题A-F),高职题(G-J) )试题(本科题A F),高职题(G A题、音频信号分析仪(主要属于模拟类) B题、无线识别装置(RFID,射频无线电类) 题、无线识别装置(RFID,射频无线电类) C题、数字示波器(数字电路类) D题、程控滤波器(数模结合类) E题、开关稳压电源(电源类) 题、开关稳压电源(电源类) F题、电动车跷跷板(控制类) 题、电动车跷跷板(控制类) G题、积分式直流数字电压表(数字类) 题、积分式直流数字电压表(数字类) H题、信号发生器(模拟类) 题、信号发生器( I题、可控放大器 (模数结合) J题、电动车跷跷板 (控制类) 2 )获奖情况
6、评奖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分为“赛区奖”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分为“赛区奖”和“全国奖”两种形式。 全国奖” 1)、各赛区竞赛组委会负责本赛区的评奖工作,赛区奖的评奖等级及各 1)、各赛区竞赛组委会负责本赛区的评奖工作,赛区奖的评奖等级及各 奖项获奖比例由各赛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为鼓励学生广泛参与 这一活动,建议各赛区设置“成功参赛奖” 这一活动,建议各赛区设置“成功参赛奖”或类似意义的奖项,凡按 时完成竞赛内容、达到基本要求的参赛队均可发给“成功参赛证书” 时完成竞赛内容、达到基本要求的参赛队均可发给“成功参赛证书” 或类似奖项证书。 2)、赛区评审结束后,各赛区竞赛组委会将本赛区竞赛优秀参赛队的设 2)、赛区评审结束后,各赛区竞赛组委会将本赛区竞赛优秀参赛队的设 计报告及有关材料报送全国竞赛组委会(报送的具体内容及报送时间 另行通知),报送全国竞赛组委会评奖的优秀参赛队数分别不超过本 赛区本科生组和高职高专学生组实际参赛队总数的10%。全国竞赛组 赛区本科生组和高职高专学生组实际参赛队总数的10%。全国竞赛组 委会根据全国专家组的评审结果确定全国一、二等奖,获奖总数原则 上不超过全国实际参赛队总数的8%。对于同一题目,同一所学校获得 上不超过全国实际参赛队总数的8%。对于同一题目,同一所学校获得 全国一、二等奖的队数分别不超过3 全国一、二等奖的队数分别不超过3个。 3)、本科生组和高职高专学生组分别评奖,各设索尼杯。 3)、本科生组和高职高专学生组分别评奖,各设索尼杯。 4)、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立“赛区优秀组织奖”, 对竞赛组织中 4)、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立“赛区优秀组织奖” 表现出色的赛区竞赛组委会给予表彰奖励;同时设立“优秀征题奖” 表现出色的赛区竞赛组委会给予表彰奖励;同时设立“优秀征题奖”, 对竞赛征题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备战中考物理《电与磁》试题精选(原卷)

备战中考物理《电与磁》试题精选(原卷)

备战中考物理《电与磁》试题精选一.选择题(共30小题)1 .如图所示,是一个手机无线充电装置。

它的原理是送电线圈通过一定频率的交流电,线圈周I 制会 产生交替变化的磁场,于是在受电线圈中就产生了一定的电流,从而将电能从发射端转移到接收 端,给手机供电。

下列选项中与受电线圈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交流电动机B.动圈式扬声器C.动圈式话筒D.电磁继电器2 .我国的新型航母将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弹射器,小明猜想它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磁弹射器的 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过强电流时,即可受到强大的推 力,小明的猜想与下列实验原理相同的是()3 .如图所示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两磁极间运动一周的情形,图中小圆圈代表导体的横截而, 箭头表示导体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3逗交豺示意I 就道A.在a、b、c、d四个位置时,导体都有感应电流B.在a、c两个位置时,导体中没有感应电流C.在a、c两个位置时,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且电流方向相同D.在b、d两个位置时,导体中没有感应电流4.笔记本电脑发热会影响使用寿命。

如图是一款笔记本电脑散热支架,通过导线与电脑连接时,五个风扇就转动起来,从而帮助电脑散热。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风扇转动的原理是电磁感应B.风扇之间一定串联C.风扇在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D.电脑是通过与空气之间的热传递来散热的5.能写红黑双色的磁画板截面如图所示,按下写字笔黑色按钮写出黑色的字,按下红色按钮写出红色的字,刷子左右移动则字消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iteA.刷子可以用铁制作B.写黑字时笔尖为S极C.写红字时笔尖为N极D.写字的原理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6.如图所示,内部均装有磁铁的两块清洁器M和N隔着窗玻璃总能合在一起移动,这让玻璃清洁变得安全高效。

关于清洁器的分析正确的是()A.两块清洁器能合在一起的原理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B. N受到的重力和M对N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C.玻璃对N的支持力和M对N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移动M时,N也能跟着一起移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7.济南是全国率先启用新能源汽车号牌的5个试点城市之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如图所示为新能源汽车号牌专用标识。

(易错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测试题(含答案解析)(2)

(易错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测试题(含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电磁波和信息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A.由华为主导的5G技术不是利用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的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通过电磁波进行定位服务的C.电磁波只能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D.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不相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B.家中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可以在同一插线板上同时使用C.光缆通信中光在光纤里一直沿直线传播D.太阳能、风能、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3.2019年3月1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C通信卫星送入太空,中星6C卫星是一颗用于广播和通信的地球同步卫星,图是火箭发射时的场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C.进入预定轨道后,中星6C通信卫星相对地球是静止的D.中星6C卫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高质量话音、数据、广播电视等信息4.如图所示,在建国60周年期间,各地群众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国庆大阅兵的信息.下列各种信息传递方式中,运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是()A.声呐和无线电广播电视B.卫星通信和光纤通讯C.有线电话和无线电广播电视D.两人之间面对面相互交谈5.2018年11月19日2时7分,我国在西昌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如阳1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上升过程是匀速直线运动B.北斗导航卫星在太空中用超声波与地球通讯C.火箭开始升空时,携带的卫星相对于火箭是静止的D.发射现场的喷水降温降噪系统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6.关于信息、能源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线电广播、卫星电视、移动电话都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B.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类特别重视化石能源的利用C.光纤通信利用电信号传递信息D.光伏电池和DVD光碟都应用了磁性材料7.下列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只能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B.住宅楼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C.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传播速度比次声波大D.弹奏吉他时,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是为了改变弹奏的响度8.请你想象一下,在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中的宇航员,不可能做到的是A.手推舱壁,身体向后退 B.通过无线电与地面联系C.用弹簧测力计称出体重 D.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9.关于电磁波与信息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只能接收电磁波,不能发射电磁波B.声呐是利用电磁波来探测鱼群的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5km/sD.卫星通信没有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10.2020年8月3日,我国独立自主建立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它可向全球免费提供全天候的高质量的定位、导航、测速和授时服务。

高二物理电磁波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电磁波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电磁波试题答案及解析1.目前电能都是通过电网采用有线方式传输的.人们一直梦想能无线传输电能,梦想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无线充电,甚至不用电池.现在,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也许,人类的这一梦想不久就能实现.(1)实现无线传输能量,涉及能量的________、传播和接收.(2)科学家曾经设想通过高耸的天线塔,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将电能输送到指定地点,但一直没有在应用层面上获得成功,其主要原因是这类无线电波().A.在传输中很多能量被吸收B.在传播中易受山脉阻隔C.向各个方向传输能量D.传输能量易造成电磁污染(3)如果像无线广播那样通过天线塔输送电能,接收器获得的功率P与它到天线塔的距离R相关,实验测量P和R的部分数据如下表:①上表中的x=________,y=________.②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归纳出P和R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4)由于在传输过程中能量利用率过低,无线传播电能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为早日告别电线,实现无线传输电能的工业化,还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请提出至少两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发射(2)C(3)①864②PR2=1 600(4)仪器体积过大;对人体有伤害;传输距离太短等【解析】(1)像电磁波一样,无线传输能量也需要发射、传播和接收的过程.(2)电磁波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而电能的输送需要定向传播.(3)由表中的前三组数据和最后一组数据可以看出PR2=1 600.将R=5代入上式得P=64,所以y=64;将P=25代入得R=8,所以x=8.(4)因为在无线传输过程中,电磁波向各个方向传播,无法有效地控制方向性,为了更多地接收到电磁波,就需要接收仪器和发射点之间有较短的距离及接收器,需有很大的体积.同时,向空间辐射较多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2.雷达采用微波的原因是().A.微波具有较高的频率B.微波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C.微波的反射性强D.微波比其它无线电波(长波、中波、短波等)传播的距离更远【答案】ABC【解析】雷达采用微波,是利用微波的频率高,不容易发生衍射,具有很好的直线传播的特性和反射性强的特点,所以A、B、C均正确,因微波不易发生衍射,传播的距离不一定比无线电波的长波、中波、短波远,因此D不正确.3.电视机的室外天线能把电信号接收下来,是因为().A.天线处于变化的电磁场中,天线中产生感应电流,相当于电源,通过馈线输送给LC回路B.天线处于变化的电场中,天线中产生感应电流,相当于电源,通过馈线输送给LC回路C.天线只是有选择地接收某电台的信号,而其他电视台信号则不接收D.天线将电磁波传输到电视机内【答案】A【解析】室外天线处于空间变化的电磁场中,天线中产生了感应电流,此电流通过馈线输送给LC电路,此电流中空间各电台信号激起的电流均存在,但只有频率与调谐电路频率相等的电信号对应的电流最强,然后再通过解调处理输入后面电路,故A正确,B、C、D均错误。

初三物理信息的传递测试卷有答案

初三物理信息的传递测试卷有答案

初三物理信息的传递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在无线电广播的发射与接收装置中的调谐器,其作用是()A.产生高频率振荡电流B.使高频率电流随声音信号变化C.得到所需要的带有声音信号的高频率振荡电流D.把信号还原成声音2、许多城市的公交车安装了GPS系统,通过GPS系统可显示汽车的行驶方向、车速、所在位置等信息。

GPS系统与卫星之间实现信号传输是通过A.超声波B.紫外线C.红外线D.电磁波3、下列关于移动电话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移动电话既能接收电磁波,也能发射电磁波B、移动电话发射功率非常大,其天线的灵敏度很高C、移动电话与其他用户通话需基地台转接D、移动电话用微波信号与电话网络连接4、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是一种电磁波B.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km/hC.电磁波的波速一定时,其波长与频率成正比D.中央电视台与三明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传播速度不同5、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C、可见光是电磁波D、超声波是电磁波6、下图是一台收音机的屏板,当向右调指针(图中黑块)时,所接收的电磁波A.频率变大,波长变大B.频率变大,波长变小C.频率变大,波长不变D.频率变小,波长变大7、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波的波长越长,频率越高B.电磁波的波长越长,波速越慢C.所有电磁波的波速都等于光速D.可见光不是电磁波8、下列关于移动电话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移动电话既能接收电磁波,也能发射电磁波B.移动电话发射功率非常大,其天线的灵敏度很高C.移动电话与其他用户通话需基地台转接D.移动电话用微波信号与电话网络联系9、以下关于电话交换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程控交换机是利用电脑按照输入的程序"见机行事"的B.一台程控交换机只能同时转接两部长途电话C.打电话"占线"说明对方的话机一定在通话中D.电话上的"来电显示"是由用户手机设定的,不需要程控交换机去完成10、(10·茂名)关于声音、电磁波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D.声源的振幅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声、光和电磁波都能够传递信息B.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C.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D.根据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公式c=λf,可以推断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长越短12、使用手机进行语音通话时,手机要发射出一种波.研究发现,儿童对这种波的吸收是成年人的三倍,所以对儿童的危害更大.手机发射的这种波是()A.超声波B.次声波C.引力波D.电磁波13、小明对自动感应门很感兴趣,想了解其原理.他查阅有关资料后得知,自动感应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感应装置接受到人所发出的红外线,将门打开;另一种是感应装置发出微波来感知向门移动的物体,将门打开.以下设计方案能探究某自动门是哪种类型的是A.速度相同的两个人分别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B.人以两种不同速度分别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C.门打开后,人在门前静止一段时间,观察门的反应D.白天和黑夜让人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14、下列用电设备中,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图象信息的是()A.手机B.电灯C.电热水壶D.电饭锅15、下列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时,只利用了声传递能量C.人们通过乐器发声时的响度和音调,来区别不同乐器的发声D.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橡皮筋嗡嗡作响,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16、以下与电磁波应用无关的是A.手机通信B.微波炉加热食物C.雷达侦查D.听诊器了解病情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波、电磁波、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光和电磁波都能够传递信息,声音不能传递信息C.中央电视台与扬州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D.我们生活的空间里充满着电磁波18、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所有运动场馆都安装了光纤网络。

高中物理选修二第五章《传感器》测试卷(含答案解析)(4)

高中物理选修二第五章《传感器》测试卷(含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1.(0分)[ID:129480]电磁学的成就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是某品牌的无线充电手机利用电磁感应方式充电的原理图,无线充电时手机接收线圈部分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B.在乙图中,开关由闭合变为断开,则断开瞬间触头C马上离开触点C.在丙图中,钳形电流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它的优点是不需要切断导线,就可以方便地测出通过导线中交变电流的大小D.丁是电容式话筒的电路原理图,声波的振动会在电路中产生恒定的电流2.(0分)[ID:1294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这个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B.只要导体相对磁场运动,导体中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C.话筒是一种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传感器D.热敏电阻能把热量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3.(0分)[ID:129442]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物体M在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片P,通过电压表显示的数据,来反映物体M位移的大小x。

假设电压表是理想电表,物体M不动时,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正中间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M 运动时,电源内的电流会发生变化B .物体M 运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C .物体M 不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D .物体M 不动时,电压表没有示数4.(0分)[ID :129441]如图所示的电路可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该电路中,b 是固定不动的金属板,a 是能在声波驱动下沿水平方向振动的镀有金属层的振动膜,a b 、构成了一个电容器,且通过导线与恒定电源两极相接,若声源S 做简谐运动,则( )A .a 振动过程中,a b 、板之间的电场强度不变B .a 振动过程中,a b 、板所带的电荷量不变C .a 振动过程中,电路中始终有方向不变的电流D .a 板向右位移最大时,电容器的电容最大5.(0分)[ID :129438]利用电容传感器可检测矿井渗水,及时发出安全警报,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红外光通信装置F题

红外光通信装置F题

学校统一编号学院名称:队长姓名:队员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红外光通信装置(F题)摘要由于红外载波的无线通信技术成本比较低,所以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生活中,例如常用的电视机遥控器等,但由于红外光的特殊性,使它的传输距离有限,而且传输时需要将发射端与接收端对齐。

本文设计了一个利用红外光作为传输方式的通信装置。

首先将声音信号收集到,将其放大之后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红外光进行传输,利用另一端的红外光接收装置将发射端发射的光信号接收到,经过解调转换成声音信号,然后输出。

在传输的过程中同时传输由发射端热敏电阻采集到的温度信息,并在接收端通过液晶显示屏显示出来。

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使用STC12C5616AD单片机进行控制。

关键字:单片机红外光智能控制发射极接收极目录一、题目分析计划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红外光通信装置,利用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红外接收模块作为接收器件,红外光信道作为通信信道,来传输语音信号,并且使得传输距离达到两米。

接收的声音应无明显的失真。

如图1。

图1 红外光通信装置方框图当发射端输入语音信号改为800Hz单音信号时,在8Ω电阻负载上,接收装置的输出电压有效值不小于不改变电路状态,减小发射端输入信号的幅度至0V,采用低频毫伏表(低频毫伏表为有效值显示,频率响应范围低端不大于10Hz、高端不小于1MHz测量此时接收装置输出端噪声电压,读数不大于。

二、系统设计方案比较语音话筒,只需对着话筒喊话,话筒的输出信号经过运放加以放大,放大的语音信号加到调制器对语音信号进行调制,再由红外线发光二极管发射已调制的语音信号。

这里的调制器是一种脉冲振荡器,产生对称的方波信号。

当语音信号加到该振荡器的输入端时,使方波信号的占空比随语音信号线性变化,从而达到调制目的。

图1(b)是光接收的解调电路,由红外接收管接收图1(a)的红外发射光信号,该接收信号根据图1(a)发送端的红外光强弱而变化。

红外接收管的输出经两级运放放大后,加到滤波电路对调制的光信号解调,其解调信号再放大,供后级语音处理电路工作(或用耳机收听或放大后用功放放音)。

2014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电能无线传输装置

2014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电能无线传输装置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2014年大学生电子设计TI杯竞赛论文设计报告题目:电能无线传输装置(F题)学校: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指导老师:张参赛队员姓名:李佑辰日期:2014年8月15日F题:电能无线传输装置摘要: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磁耦合串联谐振原理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利用具有低功耗、内部资源丰富的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产生互补的PWM波,通过TPS28225驱动芯片,驱动一个15VDC供电的H桥激励源,将直流电压逆变成方波电压。

经过串联谐振耦合接收线圈,再通过电容滤波的全桥整流电路向负载LED供电。

关键词:磁耦合谐振;无线供电;驱动电路;Abstract:This paper designs a series resonant magnetic coupling-base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TPS28225 is used as a control chip due to its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rich internal resources. Complementary PWM waves generated by TPS28225 drives a H-bridge circuit, and then inverts the 15V DC voltage into a high-frequency square-wave voltage. The square-wave voltage drives a series LC circuit. The energy is received by the receiving coil and then the AC voltage is rectified into an output DC voltage, which drives a LED.Keyword:magnetic resonant coupling;wireless power supply;driver circuit;一、方案论证与比较1.1 整体方案选择首先,通过单片机TM4C123G输出PWM波,将其输入给一个全桥驱动电路,全桥电路将直流变成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设计时间:—系部:电气与电子工程系专业:供用电技术班级: 1202161姓名:刘佳福指导教师:目录1系统方案 (IV)系统总体思路 (IV)系统方案论证与选择 (IV)信号发生方案选择 (IV)驱动电路方案选择 (V)整流电路方案选择 (V)总体方案设计 (V)2理论分析与计算 (VI)发射模块分析与计算 (VI)信号发生电路原理分析与计算 (VI)驱动电路原理分析与计算 (VII)接收模块分析与计算 (VII)参数选择 (VII)3电路设计 (VII)信号发生电路 (VIII)驱动电路 (X)功率MOSFET的使用 (X)IR2110芯片的使用 (XII)接收电路 (XIV)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XIV)测试方法与仪器 (XIV)测试数据与结果 (XV)5实物制作图片 (XVI)致谢 (XVIII)参考文献 (XIX)任务书1.任务根据2014年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F题:无线电能传输装置,设计并制作一个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电能无线传输装置结构框图2.要求(1)保持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间距离x =10cm、输入直流电压U1=15V时,接收端输出直流电流I2=,输出直流电压U2≥8 V,尽可能提高该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效率η。

(45分)(2)输入直流电压U1=15V,输入直流电流不大于1A,接收端负载为2只串联LED灯(白色、1W)。

在保持LED灯不灭的条件下,尽可能延长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间距离x。

(45分)(3)其他自主发挥(10分)(4)设计报告(20分)3.说明(1)发射与接收线圈为空心线圈,线圈外径均20±2cm;发射与接收线圈间介质为空气。

(2)I2 = 应为连续电流。

(3)测试时,除15V直流电源外,不得使用其他电源。

(4)在要求(1)效率测试时,负载采用可变电阻器;效率2211100%U IU Iη=⨯。

(5)制作时须考虑测试需要,合理设置测试点,以方便测量相关电压、电流。

摘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越来越备受关注,尤其在一些特定场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具有传统电缆线供电方式所不及的独特优势,可以极大地提高设备供电的可靠性、便捷性和安全性。

在2008年8月的英特尔开发者论坛(IDF,Intel Developer Forum)上,西雅图实验室的约书亚·史密(Joshua R. Smith)领导的研究小组向公众展示了一项新技术——基于“磁耦合共振”原理的无线供电,在展示中成功地点亮了一个一米开外的60瓦灯泡,而在电源和灯泡之间没有使用任何电线。

他们声称,在这个系统中无线电力的传输效率达到了75%。

本设计主要由电生磁和磁生电两部分主成。

第一部分发射电路由PWM集成控制电路TL494为主芯片的开关电源,以IR2110为驱动电路,控制两路输出,将电能传输给发射线圈,产生磁场;第二部分接收电路,接收线圈通过电磁感应将接收到的磁信号,转化成电能,整流滤波后,供负载LED 灯正常发光。

关键词:无线电能传输、磁耦合、串联谐振、传送效率、距离无线电能传输装置装置1系统方案系统总体思路根据任务要求设计并制作一个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用空心线圈制作了直径为20cm的发射和接收线圈;利用信号发生电路将输入的直流15V电转化为PWM脉冲信号,通过线圈驱动电路产生交变电流,在空间产生交变的磁场,利用磁耦合谐振式原理,在接收线圈端产生感应电势和电流,将电能无线传输到接收线圈,实现无线电能的传输。

经过几天的测试,制作出了传输效率达%,线圈之间的距离x的值最大为31cm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满足了设计要求。

系统方案论证与选择信号发生方案选择方案一:石英晶体振荡器。

此电路的振荡频率仅取决于石英晶体的串联谐振频率fs,而与电路中的R、C的值无关。

所以此电路能够得到频率稳定性极高的脉冲波形,它的缺点就是频率不能调节,而且频带窄,不能用于宽带滤波。

此电路非常适合秒脉冲发生器的设计,故不太适用于本实验,所以不采用此电路。

方案二:采用PWM控制器芯片TL494。

TL494是一个固定频率脉宽调制电路。

利用RC 串联谐振原理,由内部线性锯齿波振荡器产生正向锯齿波,实现脉冲宽度调制。

TL494具有控制、驱动、监控和各项保护功能,适用于设计所有的(单端或双端)开关电源典型电路。

综合比较以上两种方法,选择方案二。

驱动电路方案选择方案一:MOS管驱动电路。

实际就是对电容的充放电,对电容的充电需要一个电流,因为对电容充电瞬间可以把电容看成短路,所以瞬间电流比较大。

但本设计LC串联负载在单电源输入下工作,只能选用开关类型的全桥驱动,因此不适用于本电路。

方案二:IR2110驱动全桥电路,IR2110采用HVIC和闩锁抗干扰COM制造工业,具有独立的低端和高端输入通道,输入两个有时间间隔的脉冲后,可输出两路不同的电压,控制全桥驱动MOS管导通,LC串联负载在单电源输入情况下使用IR2110驱动全桥电路,电路稳定,性能好,同时IR2110可以很好的保护电路。

综合比较以上两种方法,选择方案二。

整流电路方案选择方案一:二极管半波整流。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二极管承受反压大,整流效果不一定好,直流电源输入时,不能构成放电回路,不适用于本电路。

方案二:桥式整流。

四只整流二极管D1~4 和负载电阻RL组成。

四只整流二极管接成电桥形式。

桥式整流电路克服了全波整流电路要求变压器次级有中心抽头和二极管承受反压大的缺点,且成本低,效率高,适用于各种电路。

综合比较以上两种方法,选择方案二。

发射线圈的选择方案一:多层同心铜芯线圈。

方案二:单层同心圆铜芯平面线圈。

经过测试单层同心圆铜芯平面线圈制作的装置传输效率更高,线圈之间的距离X达到更大,且单层同心圆铜芯平面线圈制作简单,性能稳定,所以我们最终选择了方案二。

总体方案设计本系统主要由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两部分组成。

发射模块信号发生电路产生占空比可调的方波,经驱动电路提高其驱动能力后为功率电路提供激励信号,再通过发射线圈把能量发射出去。

接收电路主要有接收线圈,整流滤波电路以及负载组成。

系统总体框图如图所示。

2理论分析与计算利用LC串联谐振的原理,合理设置发射装置与接收装置的参数,使得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以及整个系统都具有相同的谐振频率,并在该谐振频率的电源驱动下系统可达到一种“电谐振”状态,从而实现能量在发射端和接收端高效的传递。

本设计的目的是尽可能提高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效率,整个系统都具有相同的谐振频率,因此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各项参数均相同,串联的电容也相同,利用LC串联谐振原理,获得最大电流,从而最大效率的将磁能转化成电能,获得最大的效率。

发射模块分析与计算信号发生电路原理分析与计算信号发生电路主要是将输入的直流信号转化成PWM信号,以便后级电路产生正弦交变电压。

主要由TL494实现。

TL494是一个固定频率脉宽调制电路。

由内部线性锯齿波振荡器产生正向锯齿波,实现脉冲宽度调制。

TL494输出方式控制脚13与参考电压脚14相接,功率输出管Q1和Q2受控于或非门,即只有在锯齿波电压大于控制信号期间才会被选通。

当控制信号增大,输出脉冲的宽度将减小。

5脚CT 产生的振荡频率为T T osc C R f 1.1= (RT 为6脚输出,CT 为5脚输出)。

驱动电路原理分析与计算 驱动电路主要由两个IR2110交替控制H 桥桥式驱动电路上管升压,下管原压(保持原来的电压不变),获得相邻时间间隔的脉冲(死区时间),从而产生正弦交变电压,进而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成磁场能。

而最大限度的将电能转化为磁场能,即线圈中电流最大,则使LC 串联谐振,谐振频率:LC f π210= (L 为电感感值,C 为电容容值)。

接收模块分析与计算 接收端要求输入直流电流,而接收线圈与电容谐振后得到高频的交流电流,因此必须整流,得到直流电流。

又因为电流是高频的,器件做热功容易损耗电能,因此需要并入六个小电容滤波,减少损耗。

该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效率η:%1001122⨯=I U I U η (U1为输入电压,U2为输出电压,I1为输入电流,I2为输出电流)。

参数选择 因为发射与接收线圈为空心线圈,线圈外径均20±2cm ,线圈的绕法有三种方式:缩绕、多层平绕和单层同心圆绕。

经过比较单层同心圆绕的传输效率最高,因此选用单层同心圆绕。

单层同心圆绕,测出电感值约为100H μ,由LC 串联谐振,得到电容值为3300p ,因此谐振频率约为80KHz 。

为了获得最大电流,从而传输效率达到最大值,则发射电路与接收电路中的线圈感值,串联的电容应相等。

3电路设计本系统主要由发射单元电路和接收单元电路两部分组成。

发射单元电路包含信号发生电路,驱动电路,发射线圈四部分;接收单元包含接收线圈,整流滤波电路以及负载组成。

下面主要对介绍信号发生电路,驱动电路,接收电路。

信号发生电路TL494是一个固定频率脉宽调制电路。

由内部线性锯齿波振荡器产生正向锯齿波,实现脉冲宽度调制。

它包含了开关电源控制所需的全部功能,广泛应用于单端正激双管式、半桥式、全桥式开关电源。

芯片TL494内置了线性锯齿波振荡器,振荡频率可以通过外部的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进行调节(见图1)。

输出电容的脉冲其实是通过电容上的正极性锯齿波电压与另外2个控制信号进行比较来实现。

功率输出管Q1和Q2受控于或非门。

当双稳触压器的时钟信号为低电平时才会被通过,即只有在锯齿波电压大于控制信号期间才会被选通。

当控制信号增大,输出脉冲的宽度将减小(见图2,3)。

控制信号由集成电路外部输入,一路送至时间死区时间比较器,一路送往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端。

死区时间比较器具有120mV的输入补偿电压,它限制了最小输出死区时间约等于锯齿波的周期4%,当输出端接地,最大输出占空比为96%,而输出端接参考电平时,占空比为48%。

当把死区时间控制输入端接上固定的电压,即能在输出脉冲上产生附加的死区时间。

脉冲宽度调制比较器为误差放大器调节输出脉宽提供了一个手段:当反馈电压从变化到时,输出的脉冲宽度从被死区确定的最大导通百分比时间中下降为零。

2个误差放大器具有从—到(vcc—的共模输入范围,这可能从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察觉的到。

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常处于高电平,它与脉冲宽度调智器的反相输入端进行“或”运算,正是这种电路结构,放大器只需最小的输出即可支配控制电路。

图2图3本设计的信号发生电路见图4。

图4 信号发生电路驱动电路功率MOSFET的使用功率MOSFET,它是一种单极型电压控制器件。

它具有自关断能力,且输入阻抗高、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快,工作频率可达1MHz,不存在二次击穿问题,安全工作区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