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2019年春七年级下册语文:全一册集体备课教案七(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包括引入新课,新课讲授,课堂练习,小结作业布置。
) 二、作者简介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香河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燕园三老”之一。
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
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三、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读书》1990年第一期。
有删改。
张中行和叶圣陶先生,都是我国著名的语文学家。
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
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
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四、读准字音五、 辨清字形 六、理解词语修润:修改润色。
东四八条:北京东城区胡同名。
商酌: 商量斟酌。
朦胧:不清楚,模糊。
文中指一种美学境界。
累赘:不必要,麻烦。
拖沓:不爽快,不简洁。
妥帖:恰当,十分合适。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颠沛流离: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
流离:离散、流落。
七、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通过一系列事件,重点塑造了叶圣陶先生哪两种品行?①待人厚。
体现叶先生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过人之处。
②律己严。
通过叶先生有关自己无法当面指摘他人短处的一次发言。
表现其“使人自重”的“德的力量”。
八、【感悟精彩句子】感悟精彩句子【把握文章主旨】“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读了总写叶先生品德的这些语句,你有何感受?忆初见叶老,印象肤浅;写诸多前辈,烘托叶老品德高尚;引用孔夫子名言,对比中尽显叶老堪为人之师表。
九、把握文章主旨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主题?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写法,培养分析思维与整合思维。 三、价值目标 制作主题为“扬中华美德 育君子之风”的美德公益宣传片,弘
扬美德,陶冶情操,树立更高的道德修养追求,修身正己。
核心任务
制 作 一 段 主 题 为 “ 扬中华美 德 育君子之风” 的 美 德 公 益 宣 传 片。
课文 选材
《叶圣陶先 生二三事》
中心
组材技巧
《驿路梨花 解放军修建小茅屋;梨 雷锋精神已在全
》
花等哈尼小姑娘照料小 国各地、各民族
茅屋;瑶族老人送米、 人民的心中发扬
修葺小茅屋;“我”和 光大,世代相传
老余修葺小茅屋。
。
《陋室铭》
运用象征巧 设线索设置 悬念误会前
后照应
《爱莲说》
学习评价
根据第一课段所选定的美德主题,搜集或编写故事素材,结 合所学的组材技巧,确定和组织好公益宣传片的故事素材。
的都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小 事,小事件现大品格,以小见 大。
《驿路梨花》学习任务单 品读“梨花”
《陋室铭》学习任务单
《爱莲说》学习任务单
2.比较、分析课文,填写表格,从选材、中心、组材技巧 三个角度梳理课文的不同写法,归纳写作学习元素。
要求: (1)结合重点语段的赏析与课文,独立梳理归纳“组材技巧” 的写作学习元素,补充表格;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班级分享,教师点拨; (4)结合分享成果与点拨,完善表格内容。
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3)其
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
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普通话他生疏,于是 (3)对比鲜明:
德泽长青-律己躬行--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德泽长青,律己躬行--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中华美德”,选编的四篇课文涉及散文、小说阅读,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使人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写人叙事散文,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展现了叶老严以律己、待人宽厚的高尚品质。
《驿路梨花》是一篇小说,围绕大山深处的“小茅屋”讲述了人人学习雷锋精神,传递关爱的故事,赞颂了代代相传的助人为乐的美好公德。
《最苦与最乐》是一篇议论说理散文,作者梁启超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启迪我们培养勇于担责的品格修养。
《陋室铭》借“陋室德馨”,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和安贫乐道的精神品质;《爱莲说》托“爱莲”言志,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
学习这四篇课文,重点学习略读,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分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同时,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和表达技巧有自己的心得。
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是制作一段主题为“德泽长青,律己躬行”的美德公益宣传片。
这是一项实践性活动,以单元学习过程中的阅读与写作为基础。
首先阅读四篇课文,结合生活经验,确立宣传片的主题。
接着对《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陋室铭》《爱莲说》进行精读赏析,归纳其组材技巧,确定和组织好宣传片的故事素材。
再品评课文的评价性语句,结合宣传片的故事素材,形成宣传语。
最后综合素材,完成美德公益宣传片的制作。
本单元教学分四个课段推进。
第一课段:学习略读的方法,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够聚焦重点内容,理解人物形象、作者情感、主要观点等,感受人物的可贵品质,结合生活经验,选定宣传片的主题。
第二课段:细读课文,赏析重点语段,体会作者的情感;在精读的基础上,比较、分析课文,从选材、组材、中心三个角度梳理课文的不同写法,归纳写作学习元素,引导学生跟着范文学组材,确定和组织好宣传片的故事素材。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案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提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2.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在自主反思、体验感悟的学习中,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学会对父母以及其他亲人感恩。
3.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变得自信、大胆,培养他们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能力,增强合作精神,唤醒学生们心中的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对父母以及老人感恩,传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在自主反思、体验感悟的学习中,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
教材分析:本篇出自人教2011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本单元着力于培养学生感受中华美德,陶冶情操,这篇综合性学习对学生很有教育意义。
本篇从课文内容而言,它很贴近学生实际,来自于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与父母相处的各个方面。
联系现在社会上的孩子普遍娇生惯养,不知感恩父母,教师需通过多种形式充分挖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与父母相处的感人点滴,意在让学生孝敬父母,关爱老人,实现情感教育目标;从课文的性质而言,本篇是综合性学习课,需要借助活动等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学有所获。
学情分析: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普遍都不错,而且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给的爱多了,反而使很多孩子缺乏了爱的能力,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
父母的爱学生不能体会,不知感恩,更不知珍惜。
而父母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缺乏对孩子人格的思想教育,以至于现在很多学生形成了不懂得孝亲敬老、自私冷漠的性格。
本节课引导孩子们理解父母和长辈,感受父母的关爱,尊敬老人,唤醒孩子们心中的爱,学会感恩。
教学准备:搜集整理有关“孝亲”主题的漫画歌曲、名言警句、成语故事,小游戏和奖品,教师和自己父母的合影照片,编排小品,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形式有唱歌、朗诵、演小品、讨论交流、讲故事、说成语名言等。
教学策略:采用“活动激趣——情感体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三春晖寸草心-孝老敬亲,从我做起》》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三春晖·寸草心-孝老敬亲,从我做起》》教学设计课标分析语文是一门“百科全书式”的学科,要立足于培养孩子们文化、语言、思维、审美等多个方面,发挥教材培根铸魂、启迪智慧的作用。
2022新课标中讲到语文要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自信,通过学习语文,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孝亲敬老”恰是中华文化中的经典的一脉,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真正意义上懂得“孝”的意蕴。
语言运用是语文每一节课都要着重的地方,小到一个汉字,大到整篇文章,要引导孩子们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引导学生们在课堂上组织语言,沟通交流,能够清晰流畅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节课探究了“孝”字的写法,这是最汉字内涵的挖掘,同时引导孩子们将自己对于“孝”的见解以及要对父母说的话表达出来,这都是在锻炼语言运用。
思维与审美,也是在初中阶段要塑造的方面,引导孩子们去辩证看待“孝”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将“孝亲敬老”传递到更多的地方。
教材分析《孝老敬亲,从我做起》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围绕“孝亲敬老”主题开展活动。
本单元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引导学生们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教材为孩子开展综合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指引,比如从“孝”的论述,可以引导孩子们探寻“孝”的内涵;对孝亲敬老活动的开展也给出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可以指引学生们自行去策划一个活动;对于海报和手抄报、漫画的制作也给出了相应的提示。
通过本节课,引导孩子们思考“孝”的真正含义,同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践行“孝”,并让“孝”传递到更多的地方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经过近一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后,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已经有了初步的形成。
在语文方面,也掌握一定了的文言基本知识,有一定的朗读技巧和写作能力,审美能力也渐渐得到提升。
对于“孝”这个字,初一年级的学生有一定认知,但层次较浅,怎么才算是“孝”呢?他们仅仅停留在要帮父母干力所能及的事,或者是听父母的话,所以可以通过让他们自行收集“孝”的论述,思考“孝”的内涵,同时引导他们将格局从家事走向国事。
北师大版课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平凡的人综合性学习《寻常的人》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课标初中语文七年级北京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伟岸人格综合性学习:平凡的人综合性学习———《寻常的人》(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主题活动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单元知识的基础之上,激发学生自行组织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2.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筛选、发布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表达探究和学习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活动中建立合作意识,发展交往交流的能力、口语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名人的同时,走近名人,拓展了视野,了解名人背后付出的艰辛与汗水,体会他们崇高的精神、顽强的毅力和幽默感,引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震撼,进而再促进、加深学生对语文文本的学习。
二、活动准备:查找有关名人的书籍、网站和相关的资料,供活动时交流。
三、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活动1:1.在语文教学中,引发学生对更多名人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探究学习的意识。
2.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讨论分组,引导学生搜集资料。
3.说说什么样的人是名人,汇报自己最想了解的名人。
指导要点:对名人的概念有所界定,通过汇报自己最想了解的名人,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名人进行分类。
(如: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等)活动2:1.学生按照自己所要研究的名人的类别分组。
(如: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组等等)2.小组内讨论建立研究计划。
计划应包括:研究主题,人员分配情况,研究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
3.汇报小组的研究计划。
小组间相互交流。
4.再修改组内研究计划。
指导要点:1.制定研究计划是组员间的合作学习的热身。
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中,学生了解计划应该怎样写。
2.小组间公开交流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计划给与指导,并对学生容易忽略的策略、方法给与补充(如:在研究方法上要注意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在研究方法上要注意争取家长以及更多人的指导;在活动中要注意安全等)。
让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挥的同时,在交流中共同提高。
活动3:1.分组活动。
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共含12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目标:1、接触动物世界,了解一些动物,激发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
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
3、学习辨别文章的优劣,选择指定内容的文章,能初步理解并向别人推荐。
4、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并能向别人介绍。
5、积极参加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并进行社会宣传。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5课时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松鼠》 2课时《松树金龟子》 2课时《国宝——大熊猫》 2课时《黔之驴》 2课时诵读欣赏 1课时写作 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 2课时三、单元教学设计本单元我们将跟随着布丰、法布尔等数位作家一起走进神奇而美妙的“动物世界”。
在这个星球上,和我们最亲近的物种之一就是动物。
各种动物都以其自身的特点,为人类展现了一个异彩纷呈的“动物世界”。
初一学生年龄还小,天真烂漫,对自然界的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
相信不论是漂亮、驯良、乖巧的松鼠,具有“音乐天赋”的金龟子,还是憨态可掬、温厚活泼的大熊猫,庞大而技穷的黔之驴,都将会使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因此,学习这个单元,可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了解动物的形态、习性、性格等方面的特点,教师适当地加以点拨、引导,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体味文中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此外,教师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并能积极地开展一些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单元的写作教学着眼于指导学生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并能抓住某一种动物的特点,使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别人介绍,能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四、教学过程:第1课时单元整体学习学习目标:1、了解单元学习内容,确定探究专题课前学习:1、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收集各种动物的相关知识。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逆向设计与实施——以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
案例研究色是选材精当、文风简洁,《驿路梨花》一文特色是叙事的艺术和诗意的表达,《陋室铭》《爱莲说》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以上课文均与《2022年版语文课标》提出的“鉴赏与表达”、单元导语中的“对表达有自己的心得”相呼应,是细化了的文本教学目标。
也就是说,本单元教学设计既要关注“这一篇”的艺术特色,又要在此基础上对单元中的篇目进行归类、整合,细化文本教学目标。
(三)分析学生的学情,调整预期教学目标逆向教学设计始终以“学习者为中心”,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出发,了解“学生在哪里”,判断“期望学生到哪里去”的预期目标是否适宜。
有的学生阅读速度比较慢,没有掌握略读方法和阅读技巧;有的学生对文本内容和主题的把握仅限于标签式的认识,没有自己的阅读心得,比如虽然能够体会到《驿路梨花》一文语言的诗意美,但是很难说清楚文章如何洋溢着诗意。
可见,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鉴赏水平是教学难点。
有的学生在阅读本单元课文时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陋室到底是陋还是不陋?作者为什么不喜欢和“白丁”往来?这说明学生在阅读时有了自己的思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已知”和“未知”,确定本单元预期目标如下:(1)运用略读的方法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精读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内容、提炼文本观点、分析人物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2)能够批注文章中的评价性语句,学习以小见大、叙议结合、设置悬念、托物言志等写作方法,就文章内容和表达技巧谈谈自己的心得,发展批判性思维;(3)在阅读的基础上认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学习围绕中心选择作文素材,注意材料使用的切入角度,内容真实、新颖;(4)建立学习共同体,策划活动,制作海报,开展问卷调查,撰写报告,展示学习成果,提高实践能力;(5)体会人物可贵的品质以及时代对中华美德的呼唤,陶冶情操,修身正己,弘扬美德。
二、确定单元评估证据确定单元预期目标后,教师接下来就要确定多样化的评估证据,证明“学生学到哪里了”“学生学到那里了吗”,这是逆向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的最大不同。
七年级语文下册 13《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我爱这土地1教材分析1.《我爱这土地》选自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现代诗歌单元,本单元所选的四首诗都是现代诗歌中的名家名篇。
这节课教学内容是在七年级上册诗歌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感受诗人对历经磨难而又充满希望的祖国的挚爱之情。
2.《我爱这土地》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诗人艾青于1938年11月创作的一首诗歌,其时正值国难当头,饱经沧桑的祖国又一次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
作为爱国诗人的艾青,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并成为时代的“吹号者”。
他说他是“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而写诗。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学过很多古诗,但正式接触现代诗还是第一次;且他们理解鉴赏诗歌的能力较弱,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现代诗,掌握欣赏现代诗的一些方法,并初步学些现代诗。
3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及本诗的写作背景;2.能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诵全诗;3.掌握朗读现代诗的一般方法。
二、目标能力:说出诗歌中的意象,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欣赏诗歌方法。
三、情感目标:体会诗人真挚炽热的爱国情怀,从而激发自己的爱国之情。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的内容,能说出诗歌的意象,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欣赏诗歌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运用象征手法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写法。
5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节奏美,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对诗歌形象的象征含义及诗歌的主题进行探究。
6教学过程6.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如今,中华儿女遍布世界各地。
在160个国家和地区中,就有6000多万的海外华人和华侨。
那么同学们是否知道,当时这些离乡背井的人们,都习惯在远行之前,带些什么在自己的身边以示对家乡和祖国的思念呢?——泥土。
没错,他们中的一些人在远渡重洋之前,取上一把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以示对祖国的思念。
七下u4阅读教学设计
七下u4阅读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培养学生对不同文体的阅读兴趣。
具体目标如下: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主要观点和细节。
2.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技巧,提取关键信息,帮助理解文章。
3. 学生能够分析词汇、句子和段落的含义,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4. 学生能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进行深入思考和展开讨论。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流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可使用图片或短视频展示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内容,引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2.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可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并通过问题提出知识预热,激发学生思考。
3. 预读与讨论(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预读活动,学生可以先浏览课文,并根据问题提示,提前思考与问题相关的内容。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4. 阅读理解训练(25分钟)教师根据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设计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等。
学生在完成题目后,教师可以进行答案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细节。
5. 课文拓展(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与课文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活动,展开深入讨论。
同时,教师也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进行反思。
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征求反馈意见,以进一步改进教学策略。
第三部分:教学资源与评估方式1. 教学资源- 课本:根据选用的教材进行阅读教学。
- 预习材料:提供给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相关资料。
2. 评估方式- 课堂问答和讨论: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了解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 阅读理解题目:通过学生对题目的回答,评估他们对课文的准确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四部分:教学延伸与拓展1. 阅读扩展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或书籍来进一步拓展阅读能力,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
第14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 副本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略读文章,概述与叶圣陶先生相关的事件。
2.思维发展与提升:整体感知课文,精读与略读相结合,从二三事中领略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小见大的写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规范使用现代汉语的主动意识,提高文字语言的审美能力,为中华民族的文字艺术而自豪。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二三事,从中提炼出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如何高效地实现精读与略读的结合。
三、教学设想《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在前面三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领略过邓稼先、闻一多、鲁迅等名人名家的风采,并且在一个多学期的自读课文中初步学会了阅读时的圈点批注法,这些都为本文的自主探究学习打下了基础。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与第一单元的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记叙人物的点滴片段来展现人物的风貌,学生读起来并不陌生。
此外,在第三单元第九课《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的心灵感召下,学生对母语的重视程度有所上升。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对我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可进一步加深,并可借此提高学生对严谨使用语言文字的主动意识,纠正小学时期遗留下来具有代表性的不良文字使用习惯。
其次,还能领略到叶圣陶先生作为语言大家的精神风貌,学习他的可贵精神。
同时也为师生共同构建真正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的道路再添砖加瓦。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他热切地主张规范现代汉语;有这样一位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对中国现代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就是叶圣陶,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作品《爬山虎的脚》、《记金华的双龙洞》,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二、预习检测1.作者简介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者、散文家。
第四单元阅读综合实践(教学设计)-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五四学制)
《阅读综合实践》教学设计《阅读综合实践》是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板块。
要求学生梳理人物,任选其中一位,深入了解其生平事迹,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以“___________,我想对您说”为主题进行3分钟演讲,谈谈从人物身上受到的教益,表达崇敬之情。
文章中常常有一些关键语句,或揭示篇章段落主旨,或提示文章的层次脉络,或含意深长、耐人寻味。
抓住这些关键语句,可以更好地理清结构,把握文意。
结合课文分析其作用,再从课文中找出一些类似的句子加以分析。
本单元课文中不少语句运用了褒贬鲜明、富于感情色彩的词语,明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态度;还有些句子看似平常,所使用的词语是中性的,在具体语境中却也带有某种情感意味。
品析下列语句,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及感情色彩,注意语境对思想、情感表达的作用。
1.梳理文中人物的优秀品质,谈谈从人物身上受到的教益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结合课文分析其作用。
3.品析语句,体会词语的含义及感情色彩。
教学重点:1.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结合课文分析其作用。
2.品析语句,体会词语的含义及感情色彩。
教学难点:梳理文中人物的优秀品质,谈谈从人物身上受到的教益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阅读是心灵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阅读是智慧的源泉,滋养我们成长的根基。
在今天的阅读综合实践课上,我们将一起挖掘阅读的宝藏。
阅读点亮智慧,实践铸就未来!加入阅读综合实践,让文字与行动共舞,书写精彩人生篇章。
学校繁星文学社正在开展阅读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文学社成员,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任务一:梳理人物,主题演讲同学们,第四单元的文章,从不同角度诠释了革命精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请梳理文中人物的优秀品质,如白求恩对待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锺太夫人勤劳俭朴的品格,陈毅献身革命矢志不移的坚定意志……示例:白求恩具有众多令人钦佩的优秀品质无私奉献: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不顾个人安危,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中,将自己的医术和精力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中国的伤员和患者。
初中语文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13伟大的发现
《伟大的发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了解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初步了解人物传记的主要特点;初步掌握引号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圈划和小组交流等形式进行。
3.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学习居里夫妇在科学研究上刻苦钻研、坚韧执着、以苦为乐的精神;感受科学家朴实恬淡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圈划和朗读感受居里夫妇的刻苦精神和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悟居里夫妇的人格魅力。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惟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二、资料助读居里夫人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现象,发现和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
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
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
很多人在儿童时代就听到她的故事但得到的多是一个简化和不完整的印象。
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识。
常被称为玛丽·居里(Marie Curie)或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
1903年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5年,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移葬入先贤祠。
她还是“居里学院”的创始人。
【生平】居里夫人在婚前姓名为玛妮雅·斯卡洛多斯卡(波兰文为Maerya Sklodowska),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华沙的一个教师家庭。
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响。
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示例:
(三)自读课文
平。——张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学习评价:
●1、理解构思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2、理解托物言志手法的作用 ●3、传达出了某种品质或精神
第三课法总结”
项目
篇目
教师课 《爱莲说》
上示例
对写作的启发 通过人物所喜爱/或厌恶的事物来表现其美德。
作中: ● 2、锻炼搜集、提取整合关键信息的能力、概括能力、联想与想象力、仿写能力等。 ● 价值目标: ● 1、阅读名人事迹,汲取精神力量,深入领会中华美德的含义,加强个人修养和行为规范,修身正
己,确立担当意识。 ● 唤醒中学生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的意识,讲好中华美德故事,提升社会责任感
单元实施
● 第一课段 ● 略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梳理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情节。学习
篇目
表1:《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阅读概要
文体
事件
评价性词句
人物品德
《叶圣陶先生 二三事》
● 3. 用简要的语言,复述文本主要内容。复述时注意以下两点: ● (1)复述内容。总体来说,要说清楚记述了哪些事迹,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品德。具体来说,首先要关注人
物是谁、做了什么;其次要关注表明人物特点的词语和评价性语句;最后还要思考事件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 (2)复述顺序。可以按照课文记叙的顺序复述,也可以修改复述顺序。例如《驿路梨花》还可以按照小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常州市第五中学杭琳一、单元教学目标:1、接触动物世界,了解一些动物,激发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
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
3、学习辨别文章的优劣,选择指定内容的文章,能初步理解并向别人推荐。
4、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并能向别人介绍。
5、积极参加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并进行社会宣传。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5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松鼠》 2课时《松树金龟子》 2课时《国宝——大熊猫》 2课时《黔之驴》 2课时诵读欣赏 1课时写作 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 2课时三、单元教学设计本单元我们将跟随着布丰、法布尔等数位作家一起走进神奇而美妙的“动物世界”。
在这个星球上,和我们最亲近的物种之一就是动物。
各种动物都以其自身的特点,为人类展现了一个异彩纷呈的“动物世界”。
初一学生年龄还小,天真烂漫,对自然界的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
相信不论是漂亮、驯良、乖巧的松鼠,具有“音乐天赋”的金龟子,还是憨态可掬、温厚活泼的大熊猫,庞大而技穷的黔之驴,都将会使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因此,学习这个单元,可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了解动物的形态、习性、性格等方面的特点,教师适当地加以点拨、引导,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体味文中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此外,教师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并能积极地开展一些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单元的写作教学着眼于指导学生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并能抓住某一种动物的特点,使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别人介绍,能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四、教学过程:第1课时单元整体学习学习目标:1、了解单元学习内容,确定探究专题课前学习:1、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收集各种动物的相关知识。
课堂学习:第一块:明确单元专题含义: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导语:明确任务听讲2布置活动: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阅读、做好批注。
讨论结合提示,利用课前收集的相关知识畅谈自己所了解的动物世界。
3布置活动:谈谈在现实生活中你最喜爱的一种动物,并能说出你喜爱它的理由。
(最好能抓住你感受最深的某一特点进行阐述。
)讨论,交流第二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明确任务2巡视、指导浏览目录、课文3布置讨论:本单元的内容结合你的兴趣、爱好及你的理解确定一个专题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
(如对已经灭绝的野生动物与濒临灭绝的动物等专题的探究)讨论、组建学习小组第三块:确定单元活动方案: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布置学生商定单元的活动主题及计划(活动要有广泛性和趣味性,要结合单元专题,如从“动物世界”中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专题,可以开展一次调查活动,撰写一篇调查报告,写一份保护动物的倡议书等等)讨论、交流第四块:学习评价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出示评价内容:1、你对“动物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了吗?2、你有自己的专题吗?3、你有自己的学习伙伴和小组吗?4、你能说出哪些课文题目,作者,以及文中动物的哪些特点?自我反馈2小结:自我小结第2课时《松鼠》(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介绍的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2、理清作者的思路,掌握文章合理的说明顺序。
课前学习:1、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在网上了解作者布丰的相关资料,搜集松鼠的有关知识和生活图片。
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导入:组织学生了解作者布丰互相交流相关内容。
2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
听完后,说说你从课文中了解了松鼠的哪些特点边听边思考,在书上作好批注。
3组织交流,评价。
班内互评、交流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为课文编写提纲朗读课文,并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批注2布置任务:编写课文提纲列写提纲3组织交流,评价。
班内互评、交流4情境创设:有人认为文章最后说“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
他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
”读到此处时,让人感到很别扭。
如果我们真心喜欢一个小动物,比如说小狗,我们在夸奖它一番后,会告诉别人,它的肉可以吃,皮可以制成皮袄吗?所以,课文结尾是全文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
对于上述观点,你持怎样的观点呢?思考,交流第三块:语文活动:看谁复述文章最棒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以协作组为单位,先在协作组内复述,选派代表,然后大组交流学生推荐,互评课后学习:1、能将文中松鼠的外形、特点、习性等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2、摘抄课文中你认为描写生动的句子,并能反复阅读。
第3课时《松鼠》(二)学习目标:1、体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提高表达能力。
2、学习本文细致观察事物特征、抓住事物特征描述事物的方法。
课前学习:1、整理松鼠的相关知识与图片。
2、搜集动物邮票。
课堂学习:第一块:体味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点及作用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导入:作者用带有文学色彩的笔调来说明松鼠的有关情况,写得生动而形象,(1)你最喜欢的句子是哪些?为什么喜欢?用简洁的语言来分析。
(2)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
并模仿举例。
朗读、勾画(在句子旁注好你喜欢的理由)2组织协作组内交流,评价。
教师小结。
交流、互评第二块:比较阅读: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教师提供初中生物教材中关于松鼠的介绍:(1)要求学生就语言特点将课文与其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2)两种语言风格,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阐述理由。
阅读、思考、比较2组织协作组内交流,评价。
交流第三块:语文活动:设计一组邮票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布置活动:如果以松鼠为题材发行一组邮票,你觉得设计的邮票应该从哪些方面反映松鼠的生活?你能给每枚邮票取个名吗?你能用简要的语言阐述你的创意吗?设计、命名2组织协作组内交流,评价。
班内交流、互评课后学习: 1、选择你身边的最令你感兴趣的某一种小动物,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观察日记。
2、搜集此种小动物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仿照生物学体系,编写一篇生物课文。
第4课时《松树金龟子》(一)学习目标:1、从观察入手,了解松树金龟子的生态习性。
2、感悟在说明中兼用文艺的笔调,揣摩语言的准确和形象。
课前学习:1、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借助相关书籍、网络资源查找有关法布尔的生平与故事,金龟子的图片及其相关知识。
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导入:作者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作家。
你知道他的著作名称吗?你能根据课前所了解到的相关资料向同学们讲述一个关于他的故事吗?互相交流相关内容与感受2根据你所搜集的资料,能否向同学们介绍你所了解的金龟子?(比如金龟子的种类、危害、生活习性、防治方法等。
)班内交流资料,比比谁查找的资料最充足。
3、组织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独立思考,归纳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态习性。
朗读、圈注、勾画、批注4、组织交流,互评交流、互评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导入:法布尔以毕生精力写出的〈〈昆虫世界〉〉被誉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而本文正是选自〈〈昆虫世界〉〉,你能否结合课文内容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研读课文,圈点勾画,作好批注。
2组织协作组内交流,互评交流、互评3、学习评价:本文用词的准确与生动与作者细致入微地观察是分不开的,难怪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赞法布尔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交流课后学习:1、提出自己对课文感兴趣的问题,互相交流,有疑问的可查找相关资料。
如:搞清楚昆虫究竟为什么要叫这个问题有什么含义吗?2、补充、整理自己收集的有关金龟子的材料第5课时《松树金龟子》(二)学习目标:1、走进大自然,仔细观察,并能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自然生物。
2、搜集昆虫的相关知识,激发热爱昆虫的感情。
课前学习:1、以协作组为单位,去郊外观察某一种昆虫,并作好记录。
同时,借助书籍、网络资源对所观察昆虫作进一步的了解。
2、复印一篇你所喜爱的描写昆虫的小品文,并在文后写上推荐理由。
课堂内容:第一块:推荐、欣赏科学小品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向同学们推荐一篇自己喜爱的描写昆虫的科学小品文,并阐述推荐理由。
认真听2组织学生在协作组内交流,然后每组推荐一篇在班内作交流。
班内交流,了解更多的昆虫知识。
互评推荐理由。
第二块:写一篇观察日记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布置任务:结合课前的观察记录与感受,就你所观察对象的外形特征、动作、生活习性等任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250字左右的观察日记。
并将设置一、二、三等奖。
写作2组织学生在协作组内互相交流作品,进行比较,作出点评,并将评价内容及修改意见逐一附在文后。
根据协作组的评议结果,将佳作在班内作交流,互评。
3设置一、二、三等奖,并请同学交流活动感受交流课后学习:1、课后将文章进行进一步地修改,并将修改前后的文章分别进行打印。
2、学生联系学校,将文章整合成册,人手一份,仔细阅读,提出建议与意见。
第6课时《国宝——大熊猫》(一)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了解我国大熊猫的特点及习性等相关知识。
2、小组协作学习,确立大熊猫的探究专题。
3、体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课前学习:1、预习课文,扫除生字词障碍,熟读课文。
2、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组织学生观看以熊猫为主题的录象片段,增强学生对熊猫的感性认识。
交流感受2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完成以下任务:概括大熊猫的外形、分布、生活环境、习性、繁殖、现状等知识。
朗读、根据相关任务在书上做好批注。
交流第二块:品味语言,确立专题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反复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阐述喜爱的理由。
朗读,交流2反复阅读课文,提出自己还想了解大熊猫的哪些知识?以协作组为单位,确立探究专题第7课时《国宝——大熊猫》(二)学习目标:1、利用网络资源对大熊猫的相关知识作更为全面的了解。
2、增强保护大熊猫的意识,号召社会一起关注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