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创新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发挥作用的,能在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东西作为研究的突破口,这既是实现我们改革目标的需要,同时也是我们提高教育科研效益的需要。于是针对目前高中课程改革教学途径方法正在探索,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亟待整体构建的现状,经过深入论证,思路逐步清晰,研究措施和具体做法的取向日益集中,最后将研究课题确定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模式创新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策略研究”。以此为突破口,明确思想,理清思路,分步实施,整体构建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创优课堂教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稳步、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
(二)明确课题内涵,把握研究灵魂
课题选好之后,我们就抓全体课题参与者的理论学习和认识提高,并对研究进程中起灵魂作用的课题基本内涵进行统一的界定,以此规范大家的指导思想和研究行为,为最终实现研究目标提供最基本的保证。通过对课题内涵的科学分析,我们确定了几个研究内容:一是推进教学模式创新的理念更新研究。二是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实验研究。三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策略研究。四是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五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界定了课题基本内涵,也就弄清了研究所努力的方向,同时也就找准了各种研究措施施加影响的着力点,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校本研究的基本假设,那就是在新课程实施的课堂教学中推进适应学科特点、课程特点、学校特点、学生特点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
流程,改变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树立全新的教学思想,立足校情,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高中生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充分利用人才、智力、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创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使受教育者成为人格发展和身心发展兼优、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兼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兼优,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作为教育科学的应用性研究,我们意识到并不是要验证、修证或者否定上述假设,而要在上述假设的引导下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使学校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个性健康发展。这一点成为我们研究的根本和全体研究参与者的共同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使我们的研究过程成为边探索、边完善、边总结、边升华的逐渐积累过程,使我们的研究成果不仅仅局限于书面材料,也涉及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增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等实践成果。
(三)加强课题领导,提供组织保障
自课题开题以来,学校领导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制定学校有关教育科研的制度,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进展研讨会,研究商讨子课题的立项、选题、实施等科研工作,统一思想,聚合智慧,促进了课题的深入研究。刘校长亲自挂帅深入教育科研一线指导课题研究,鼓舞士气;学校领导亲自参与科研工作,对于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时组织协调、尽快给予有效的解
决,为教育科研保驾护航。
(四)落实研究措施,抓住研究核心
研究措施的确立,我们充分考虑了它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学校情况的针对性,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分析讨论和集思广益。从现代教育学、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文献等多角度论证,使其具有确实可靠的依据。在此基础上,主要抓好了措施的落实。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树立校本教研理念,实施科研兴校战略
校本教研作为建立在先进课改理念与千变万化教育实践之间的沟通
桥梁,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学校大兴学习之风,围绕校本教研,通过专题宣讲、观看录像、交流心得等方法,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深入扎实的学习和讨论,让全体教师明确校本教研是学校的常规工作,是教师的工作、生活方式,一个合格的教师,只有“把素质当追求,把教学当艺术,把教研当习惯”,实现由“教书匠”到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的角色转变,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学校确立了“积极进取,全面开展,稳妥推进”的课题研究方针,从而使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在短时间内全面起步,稳步发展。
2、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优化校本教研机制
健全校本教研制度是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保证。学校突出“观念求新,要求从严,过程从细,方法求活,效果求实”的教研管理特色,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制度,全面系统地建构起校本教研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教研计划制度、督导检查制度、课改工程制度、教研探究制度、教研交流制度等。
为了加强教学反思和同伴互助,我们制定了《教学反思制度》和《周说课研讨制度》。把教学反思分为行动前反思,行动中反思和行动后反思,建立《教育教学反思录》,使教师克服了反思中“茫、窄、浅、散、浮”的特点,形成“反思是最好的学习研究方法”的共识,达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者型的自觉转化。
为了探讨说课教学的有效策略,我们以备课组为单位,采用个人构思——集中交流——一人执笔写出教案——集体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学案)的备课方式,把周说课研讨式集体备课作为备课的主要形式,把相互间的听课、评课、导课作为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起到及时改进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充分发挥了教师集体的合力作用,使教师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高。
3、以课题牵动课改,以课改促进质量。
我们把开展以“突破课堂教学”为中心的课题群研究作为该课题的重要内容。经过归类、统计和筛选,把大家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重要问题“如何突破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落实作业、套题训练”作为主要子课题确定下来。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研究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推行“五个一”工程,即:上一节示范课,贯穿课题思想;备一份优质教案,体现课题理论;制作一个优秀课件,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带一个徒弟拜一个师傅,互相激励提高。并以学科组为单位分三个层面举行全校性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一是教学能手的示范课;二是中青年教师的优质课;三是青年教师的汇报课,使课题研究
直接走进课堂,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以教研改进教学,用教学引领教研。在此基础上,学校制定了《课堂教学系列研究活动实施方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的几点措施》,调控课题研究的方向。经过大量实践,我们确立了“问题即课题,分析即研究,结论即成果,成果即成长”的校本教研的基本思维模式。
二、阶段性研究成果
从2008年4月至今,经过不到两学期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1、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的学习和培训,新课程新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明显的更新。
2、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明显变化,并呈现出多样化、有效化的趋势。
3、初步形成了能够较好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模式。即: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主动探索——相互交流——汇报总结——巩固实践的开放式交互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4、在积极开展教育科研的同时,我校教师注重进行教学反思及时总结课改的新经验和新做法。先后写出三十多篇新课改方面的教学论文或教学心得。
三、本阶段的主要任务
根据我校课题实施方案的实施步骤,我校的课题研究已进入第三阶段(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即试点运作阶段。其主要工作如下:(1)各课题研究小组根据所选研究领域,对研究成果先在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