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
工业化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工业经济的发展将有效推进城镇化;而城镇是工业经济的载体和平台,工业化必须以城镇化为基础、做支撑。
近年来,我镇立足实际,按照区域经济定位,坚持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时推进,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推动力,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经营城市资产为支点,以经营土地为核心,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城镇发展路子。
我镇城镇化已进入加速发展时期。
目前,我镇中心城区建城区面积由原来的2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2.88平方公里。
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又带动了工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取得了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支撑工业化,两化互动、双赢的可喜成绩。
一、主要做法一是致力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发展,推动城镇扩张。
近年来,我镇致力招商引资,大力推进“工业强镇”战略,促进工业规模扩,带动了城镇化进程。
我镇按照“发展优势产业,打造核心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工业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两个作用,坚定不移地抓大项目、大企业,努力立足现有优势企业做强一批,引进投资新上一批,努力打造一批产业突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核心企业。
同时,我镇致力招商引资,近3年合同引进县域外资金近10亿元,实际到位2.8亿元。
引进投资5000多万元兴办众鑫纺织,解决3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引进广东佛山锦叶纺织有限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兴办兆丰纺织公司,解决3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吉林化纤集团投资8.8亿元受让湖南建材纸厂成立拓普竹麻产业开发有限公司,预计至2015年,将发展成为吉林化纤集团长江以南的最大生产基地,可解决20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
此外,我们还成功引进浙江APP纸业公司投资800万元新办盛大纸业等一大批项目,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聚集,提高城镇化水平。
日本城镇化的得失
日本城镇化的得失日本的城镇化始于明治维新时期,直至1945年,其城镇化率只有28%。
二战后,日本城镇化驶入快车道,1955年城镇化率上升到56%,2005年达到86%,2011年,日本的城镇化率已达到91.3%,远远超过了东亚地区55.6%的平均水平。
城镇化深刻地改变了日本,提高了日本民众的生活水平,但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各种“城市病”。
日本又不遗余力地解决这些问题,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深思和警惕。
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日本城镇化的突出特点,是高度集中的都市化。
其原因是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稠密,开发空间有限,依靠工业布局和出口型经济拉动,从而使日本的人口、产业和城镇高度集中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都市圈,面积仅占日本国土面积的14.4%,但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0%以上。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最核心推动力,随着产业的升级,日本城镇化也展现出不同的形态。
二战后的50~70年代,日本工业处于黄金发展期,实行了产业振兴,统筹发展城乡工业,尤其发展壮大了农村副业、农产品加工、农具制造等传统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创办新型农村工业,工业促进了城镇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集聚。
70年代以后,日本居民渐渐向中心城市周边的郊区或卫星城转移,从而推动了大城市郊区及周围城市的发展。
90年代,第三产业成为日本城市发展的新动力,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在全部就业人数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上升,至2010年第三产业人数已升至66.5%,信息技术、金融以及服务业等已经取代了传统工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城市也随之由产品制造中心向信息中心、金融中心和服务中心转变,这个重要转变支撑着日本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
但日本高度集中的都市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专家指出,日本城镇化的主要问题是“过密过疏”,即大都市等出现人口过密、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一系列问题;而在农村却出现劳动力不足、高度老龄化、缺乏产业支撑等问题,农村甚至一度出现了新娘短缺。
房地产的繁荣与泡沫城镇化,最受益的行业当属房地产业。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2023简版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引言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工业化指的是国民经济以工业为主导,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发展过程。
城镇化则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系。
1. 经济发展视角工业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石,它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通过工业化,农村劳动力得以转移,大规模的工业就业机会产生。
这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城镇化又为工业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劳动力资源,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相互促进,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产业结构升级和增加就业机会提供了有利条件。
2. 社会变革视角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社会变革关系。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传统农业社会逐渐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
这种转变使得农民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向了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从而实现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工业化也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转型的机会,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
工业化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变革,并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
3. 环境影响视角虽然工业化和城镇化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工业化过程中,大量的工业污染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城镇化导致了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大,农田的减少,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在环境影响上具有密切的关系。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4. 政府政策视角政府在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工业政策的调整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例如加大对工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工业生产效率,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正文:一、引言工业化与城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重点关注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以及城镇化对工业化的促进效应。
二、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1、技术进步与劳动力转移:工业化带来的技术进步使生产更加效率化,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
这就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因此人们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促进了城镇化进程。
2、就业机会增加:工业化带动了大量的工厂和企业的建设,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使得城市成为吸引人才的地方,进一步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3、经济发展与城市规模扩大:工业化使得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城市的经济规模也得到了扩大。
这促使城市人口增加,从而推动城镇化进程。
三、城镇化对工业化的促进效应1、市场扩大与需求增加:城镇化带来的人口增加和消费水平提高,为工业化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和消费需求。
这使得工业部门得以扩张并提高生产规模。
2、城市基础设施发展: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城市的基础设施得到了不断完善,包括供水、供电、交通等方面。
这为工业化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3、创新和创业环境改善:城市集聚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源,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这推动了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附件:本文档附带的文件示例包括: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数据报告、城镇化与工业化政策分析报告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镇化: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2、工业化:工业化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
3、劳动力转移:劳动力转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或行业向另一个地区或行业的迁移。
4、市场扩大:市场扩大是指市场规模的增加,包括人口增加和消费水平提高。
5、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指城市建设中必要的公共设施,包括供水、供电、交通等。
日本城镇化发展阶段
日本城镇化率161962 195^ 1972 1»771982 19S7 1992 199^ 200J J007 3012日本城镇化年均增K率变化图日本城镇化发展模式:1、以大都市圈为主导,中小城市、城镇共同发展2、工业化推进了日本工业化进程第一阶段:随着重化业的快速发展,港口工贸城市和滨海工业区相继出现,并向京滨、阪神、中京和北九州集聚。
第二阶段:日本劳动力逐渐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区域集中。
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由1920年的18%上升到1940年的35%。
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临海地区工业用地的开发,极大地加速了日本城市化进程。
出现问题:出现了年轻人大批流入大城市而造成大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和地区间差距拉人的现象。
直到1975年以后,随着工业增长速度减缓,城市化进程日趋成熟,日本人口向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人口过度集中的状况才趋于改善第四阶段:1980-1984年间,由于出口型产业进一步向港口工贸大城市靠拢,日本再次发生了人口向东京圈聚集现象,而且加剧了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日本大城市人口集中、地价上涨、土地利用受到限制、劳动力减少及工资提高等因素,致使一部分人向郊区转移,出现“郊外都市化时代”3、政府政策指导,如1955年制定的《町村合并制定法》旨在对日本的村镇进行合并。
1961年颁布的《农业基本法》将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非农业从业人员的生活水平并提供了一系列的农业保护政策。
% 印度尼西亚城镇化率6C -.. 印尼城镇化年均增长率变化图1.4 「0.6 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20 ' L ! J 1 1 1 L ! J 1 1 L !■ 1 1 1 ! L ! , 1 1 1 1 L ! J■ ! 1 ! , 1 1 1 L 1 J■ 1 1 1 J L 1 J 1_ J_11962 1967 1972 】9厂1982 1987 1992 1997 2002 200" 2012r 600 ■ I ■ T ・ N k ■■申■ ■p I* ■ ■ ■ d ■ T II ■ ■ ■ ■ m 卩 ・■ i T ""TTHTTQ FMCD CD aCMCD OD CD CM9 刃 0CMP習 <D0 Oi CO Op 令妥 as瓷6 666 O1 6 6 B666 666 6666 6 O O O O O r-r~-r~-r--r~^r^-''r--r*-r--r^--r^-*«*■ -r^--r-*=■■ >CM CS| CM(\J CMYear印度尼西亚国内生产总值(GDP )与城镇发展率关系Hbk 1. Let t ! arid ^roti^h ofj^nfss dotttestic jn&dud per capita (GDPPC^ ^pukiiii*u f urban poptil.ition atul utbanizaaori ratio« ‘,m GDVPC (USt) PupulidonUtbjdi popiuUdutiUibjaiizi I MJLI IJ L LOLeveL K 〕i 讪 Grmvtlx 1X0"20网Level 卅川 Grow lit I96f^-NJO9Lc%eL 201W Grow di*2009LeveL KK)9 Growth, 1 伽 J2OQ9IndorK^i^ 3814 3S1 J2£?9M 1間 1的9朽 伽52.6 2P 65 thini6206 6.4" 1 331 460 L43 5HSS423® +4.0 20 htdiii299334511553472/H却辺3.0829.S1.05。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系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系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两者之间互相促进,互不可少。
工业化指的是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大量的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开始了城镇化的过程。
通过工业化,人们开始逐渐远离传统的农耕生活,转而参与到工厂、车间等集体化的生产方式中,这种生产方式的出现,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职业机会,使得更多的人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发展。
同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不断地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型的商业中心和多样化的娱乐设施,因此,城市向着一个更加先进的社会模式发展。
这样的社会模式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从农业生活转变成了工业化的城市化生活。
毫无疑问,工业化会使得城市化迅速发展。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于工人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会使得他们聚集在工业中心,也就是城市。
实际上,城市也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使得工业化过程猛烈的加速。
城市的建设不断地扩大,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得人口从农村地区搬迁到城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趋势。
另一方面,城镇化则有助于加速工业化。
城市提供了比较丰富多样的人才储备,因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业基地。
城镇化促进了人口流动的快速增长,使得许多工人都可以到工厂里找到工作。
这样的发展也使得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得以实现,同时也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升。
因此,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显而易见,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推进社会发展。
以中国为例,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加速,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商贸流动也愈发频繁,这将极大地推动城市的发展,同时也为工业化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综上所述,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互相促进和推动。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工业和城镇将继续发展,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变化和进步。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系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系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系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工业化和城镇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两个重要方面。
工业化指的是社会经济发展中工业部门的不断扩大和发展,而城镇化则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工业化对城镇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的建设和产业的扩大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
这使得农村地区的人口纷纷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同时,工业化也带来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如交通、通讯等,这进一步吸引了人们向城市迁移。
因此,可以说没有工业化的推动,城镇化的进程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城镇化也为工业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城市作为人口聚集和经济活动的中心,为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市场需求。
城市的人口密度和多样性使得企业可以更容易找到适合的员工,并且在城市中更容易建立供应链和销售网络。
此外,城市也提供了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如供电、供水、通讯等,为工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可以说没有城镇化的支持,工业化的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相互关系还表现在经济结构和社会变革上。
工业化的推进使得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从而改变了经济结构。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服务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推动。
这种经济结构的转变进一步促进了城镇化的进程。
同时,城镇化也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和开放性使得人们的观念和价值观发生了改变,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
因此,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相作用促进着社会的全面进步。
然而,工业化和城镇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可能会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同时,城镇化也带来了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困难,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以实现可持续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程。
工业化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市场需求;而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基础设施。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引言: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互相影响、相互促进。
工业化指的是经济结构从农业为主向工业为主转变的过程,而城镇化则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比例逐渐增加的趋势。
本文将详细探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并分别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细化讨论。
一、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⒈经济发展:a) 工业化带动城市就业机会增加,提高了城市吸引力,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b) 工业化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增长,增加了城市居民的收入和消费能力。
c) 工业化提升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生活条件,吸引了更多的人口迁徙。
⒉社会变革:a) 工业化加速了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
b) 工业化推动了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了城市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c) 工业化导致社会结构的改变,加速了城市社会的多元化和国际化。
⒊环境影响:a) 工业化增加了工业排放和废弃物的数量,对城市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污染和破坏。
b) 工业化带来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对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
c) 工业化推动了城市的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二、城镇化对工业化的支持作用⒈市场扩大:a) 城镇化带动了消费需求的增加,扩大了市场规模,促进了工业品的生产和销售。
b) 城镇化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推动了工业品的升级和提质。
⒉创新驱动:a) 城镇化提供了更多的人才资源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基础,促进了工业技术的创新和转型。
b) 城镇化促进了城市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推动了工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链的升级。
⒊产业升级:a) 城镇化加速了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了农业的工业化。
b) 城镇化提升了农村人口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促进了农业产品的加工和增值。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统计数据、研究报告和政策文件等。
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
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城镇化和工业化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两个非常重要的进程,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镇的过程,而工业化则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的过程。
在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中,彼此互为推动,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首先,城镇化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人口向城镇转移,劳动力大量集中,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分的劳动力资源。
同时,城市集聚效应的形成,极大地拉动了消费市场的扩大,促进了工业品的需求增长,激发了工业生产的繁荣。
城镇化为工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丰富的人力资源,推动了工业化的深入发展。
其次,工业化反过来也推动了城镇化。
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农民走进城市,参与工业生产,实现了城市的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城市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升,吸引了更多的农民进城定居。
因此,工业化为城镇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机会和发展动力,推动了城镇化的不断加快。
再者,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互动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城镇化的进程中,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大量转移,农业劳动力逐渐减少,工业劳动力逐渐增多,推动了产业结构向工业化方向的调整,加快了工业化进程。
同时,工业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新兴产业的兴起,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向高科技、高附加值领域转变,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总的来说,城镇化和工业化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密不可分的两大进程,二者之间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城镇化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反过来也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二者共同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关系,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希望中国能够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动下,走向更加繁荣富强的明天。
日韩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及启示
借鉴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进程、模式,掌握其规律,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影响日韩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因素分析(一)科学技术因素。
纵观世界各国工业化历程,英美发达国家用了几百年,日本用了近百年,韩国仅用了30多年实现了工业化。
除了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的前期发展速度缓慢的因素之外,日本和韩国之所以能够快速实现工业的快速发展,最终走上工业化道路,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两国都注重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后期的创新、自主研发能力。
韩国更是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通过政府主导、科技立法、科学决策,鼓励企业技术进步等方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培养本国企业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
科技的进步直接推动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二)社会经济因素。
由于国家政治地位、自然禀赋、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的不同,日本和韩国的工业化道路也不尽相同。
韩国虽然国土面积小、资源匮乏,但是韩国实时抓住了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机会,发展以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实现了工业化初期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韩国承接日本失去比较优势的钢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通过“技术立国”,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和外向型产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腾飞。
日本则抓住朝鲜战争机会,借助特需订单有利时机,扩大出口,实现社会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
(三)市场作用因素。
日本和韩国虽然都是政府主导下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强调政府干预经济,但是在国际经济互动发展的大背景下,市场作用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可逾越的。
日本和韩国国土面积小,国内资源短缺,其制造业都需要依靠进口国外原料和能源,对海外依赖程度高达87%,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
为了实现收支平衡,日韩两国都必须增加工业出口,因此对国际市场表现出高度的依赖性。
(四)政府作用因素。
政府一直在日本、韩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经济进行了强有力的干预。
日本城市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经验与启示
代, 城市化 水平从 1 9 5 0年 的 3 7 %上 升 到 1 9 5 7年 的 7 6 %。7 0 年代 中期重化工业 比重达 到了 6 2 %, 基本上 实 现 了重 化工 业化 , 城 市化率 从 1 9 5 0 年的 3 7 . 3 %上升 到 1 9 7 7 年的 7 6 %。 4 . 1 9 7 7 至今 : 稳定 城市化的后工业 化时代和再城市 化 阶段 。上世纪 7 0 年代 , l本 已经实现 工业化 和城 市 E 化, 进入 到 了后工 业化 时代 。由于布 雷顿 森林 体 系解
日本农 业 “ 是 工 业 革 命 时期 制 成 日本 资 本 主 义 的基
础” 。从 1 8 8 9 年到 1 9 2 0 年, 在城市 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
数 下 降为 5 3 . 1 8 %, 第 二 产业和第 三产业 工作 的人数 比
例分 别为 2 0 . 1 5 %和 2 3 . 1 7 %。
1 . 1 8 6 8 — 1 9 2 0 年: 以农业 、 农 村为 主的工业化 、 城 市 化 的准备 阶段 。 E t 本 的工业化 和城市化从 1 8 6 8 年 的明
治维新开 始 , 主要推行一 系列农业政 策以推 动农业 的发 展, 并通过 征收高额农 业税作 为工业发展 的原始 资本 ,
要1 0 0 年左右 才能完 成 的城 市化 和工业 化 的历程 。我
国从 1 9 9 6 年 开始进入工业化 、 城市 化快速发展时期 , 经 济发展迅速 。研究 E l本 的经验 , 有利 于为辽 宁省城镇化
3 . 1 9 5 0 — 1 9 7 7 年: 快 速城市化的工业化 、 城市化 的飞
日本:高度聚集型的城镇化
欧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特点是大都市数量相对较少,小城镇遍地开花,大量主题鲜明的小城镇群是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并吸引众多企业总部扎根其中。
对于日本来说,国土面积狭小、开发空间有限,走的是一条高度集约的城镇化之路在有限的空间内快速聚焦无限的资源和生产、生活要素,是一种大都市圈的空间聚集模式。
工业化与大都市化是日本城镇化核心驱动力相关研究报告显示,1945年,日本的城镇化率仅为28%。
二战之后,日本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1955年城镇化率上升至56%,截至2011年,这一数据已超过90%,在亚洲地区属于领先水平。
纵观日本城镇化进程,工业化、大都市圈、卫星城、轨道交通等关键词频繁出现。
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关键词都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工业化是日本城镇化的第一推动力,大都市圈是日本高速城镇化的核心承载平台,立体便捷的交通体系和大量的卫星城则是日本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首先,日本将“工业化”作为二战之后的国家战略,开始制定有效的产业规划和工业布局,高端制造和出口拉动成为推动日本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快速工业化使日本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人口、产业和城市的高度聚集。
在日本工业化发展巅峰期,其工业产值对国家GDP 的贡献曾超过85%,后来下降到50%左右,逐渐走向平稳。
其次,日本按照土地精细集约的发展思路,制定了日本都市圈发展规划。
在工业化的快速推动下,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都市圈开始形成。
这三大都市圈面积仅占日本国土面积的14.4%,但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0%以上,高度集中的都市化推动了日本城镇化的高速发展。
最后,为了强化大都市的带动和辐射效应,立体交通成为日本城镇化发展的又一重要保障。
机场、高速公路、高速新干线、地铁、电车,再加上水上交通,这些构成了日本海、陆、空加地下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便捷的交通促使大都市周边产生了大量功能性卫星城,这些卫星城为疏解大都市的各种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开始步入后工业化时代,第三产业崛起,现代服务业成为日本城镇化新的驱动力。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1. 引言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两个重要且紧密关联的概念。
工业化代表着经济的现代化和生产力的提升,而城镇化则体现了人口的流动和聚集,并对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
2.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定义及特点工业化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
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下降,而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工业化还带来了生产力的提高、劳动力的转移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城市人口的比例逐渐增加。
城镇化的特点包括人口流动、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化水平提升等。
3. 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影响工业化对城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劳动力转移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寻求更高的工资和就业机会。
这种劳动力转移促使了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同时,工业化还带来了新的职业需求和就业机会,吸引了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
3.2 城市化水平提升工业化使得城市的发展水平大幅提升。
城市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交通网、供水系统以及其他公共设施得到建设和完善,提高了城市的生活质量。
城市中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逐渐从传统农业向工业、服务业转变,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3.3 社会结构变化工业化对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业社会的等级制度逐渐淡化,工业化带来了新的职业群体和社会阶层,如工人阶级、中产阶级等的出现。
社会结构的变迁使得社会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
3.4 经济增长工业化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工业化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提高了产业的效率和生产力。
城市中的工业化进程和工业园区的建设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4. 城镇化对工业化的影响城镇化也对工业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市场扩大城镇化带来了人口的集聚,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日本城市化,工业化
日本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城市用地大多从农地转换而来。
在人均国土资源极为有限的条件下,日本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了与美国相当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同时付出了较小的用地代价。
我国从1996年开始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进一步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其中,如何协调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土地制度(以下简称“农地制度”)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解决我国新“三农”问题的关键。
基于此,研究日本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总结日本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协调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的关系,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以及让农民共享工业化、城市化的成果,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一、日本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改革的历史演进过程概括来说,日本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的演进,基本上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存在不同的特点。
(一)第一阶段:1868—1920年从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日本开始了工业化的第一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日本工业化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农业支持来实现的,表现为征收高额农业税汲取农业剩余扶持工业发展。
一战后,日本经济快速成长,工业产出首次超过农业。
从明治维新到1920年,日本开始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同时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
经过近30年的工业发展,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从1889年占总人口的10%上升到1920年的18%,农村人口占82%。
1920—1930年,大约有半数的工人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工作,四分之一的日本人居住在城市。
为支持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日本政府通过制定多种政策措施促进农业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废除德川幕府时期所颁布的一系列禁令,改革旧的领主土地所有制关系,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二,制定和大力推广“劝农政策”,推进农业技术改良,兴修农田水利,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三,重视农业经营,推广农业教育。
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本质上是由于工业化的发展要求农地制度进行相应变革,其效果首先是扩大了耕地面积。
最新浅谈日本农村 三化同步的经验及其启示意义
浅谈日本农村“三化同步”的经验及其启示意义〔摘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既是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又是相伴相随、交织在一起的发展过程。
三者之间的不协调发展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日本 1961 年制定《农业基本法》,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成功地解决了三者之间的不协调问题,缩小了农工间不平衡发展和城乡差距。
日本经验证明,建立健全农村三化同步的支持体系,就能够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进行,并且加快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业基本法; 基本法农政; 综合农政; 三化同步。
一、问题的提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经过 30 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工业化阶段和城镇化发展时期。
就农业和农村而言,也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持续下降,农民收入增长来源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转向越来越多的非农产业。
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使农业和农村经历着深刻变化。
在农业、农村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比较落后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进行、协调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中央去年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如何才能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笔者认为健全宏观调控机制,合理有效地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建立健全农村三化同步的支持体系,就能够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日本在 1961 年制订《农业基本法》,依靠政府指导性政策手段、强有力的法律体系和积极的财政支持,成功地推进了三化同步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国与日本农业基础比较相似,都具有人多地少、小农户分散经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尖锐等特点。
正由于此,吸收并借鉴日本成功的经验,对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引言工业化与城镇化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两个重要的进程,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工业化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的过程,城镇化则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关系。
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工业化是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业生产逐渐被机械化取代,农村人口的就业机会减少,许多农民被迫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工业区寻找更好的生活条件。
工业化过程中的工业化就业需求促使了城市人口的增长,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
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对工业化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通过城镇化,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的人口规模增长,市场规模扩大,为工业化创造了更广阔的市场需求。
城市人口迁移带来的劳动力资源的集聚,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劳动力的质量,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相互影响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推动的关系。
工业化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又为工业化提供了发展的条件和动力。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相互促进使得经济社会得以蓬勃发展。
,工业化的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就业。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资源,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人力支持。
,城镇化的推进为工业化提供了更大的市场需求。
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的人口规模扩大,市场规模也随之增加。
这为工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激发了工业生产的增长和发展。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减少,农业生产的比重逐渐下降,而工业部门的比重逐渐增加。
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又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紧密相连的两个进程,它们相互推动和促进,共同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1.引言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
工业化是指社会经济由农业为主向工业为主的转变,而城镇化则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并相互促进着社会的发展。
2.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2.1 进一步发展城市经济工业化带来了大规模的工厂和企业的兴起,大量的工作机会吸引了人口向城市聚集。
这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规模的扩大。
2.2 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的推进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支持,例如道路、桥梁、电力等。
为了满足工业化的需求,城市需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吸引力,进一步吸引人口流入。
2.3 促进城市人口结构变化工业化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这导致了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
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促使城市迅速发展,形成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消费需求。
3.城镇化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3.1 扩大工业市场规模城镇化带来了更多的城市居民,增加了消费需求,扩大了市场规模。
这为工业化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鼓励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3.2 提供劳动力资源城镇化使得更多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这为工业化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供应,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扩大。
3.3 促进科技创新城镇化提供了更好的科技交流和创新环境,城市中的知识和技术资源更加集中。
这促进了科技创新的加速,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
4.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互关系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互相促进的过程。
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和条件,而城镇化则为工业化提供了市场、劳动力和科技创新等资源。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社会的经济发展和进步。
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工业化:社会经济由农业为主向工业为主的转变。
2.城镇化: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定义工业化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一种历史发展阶段,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
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迁移到城市地区的过程,伴随着城市结构和功能的形成。
二、工业化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1. 就业机会增加工业化的推进带来了大量的工业企业和制造业的兴起,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就业,从而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
2. 经济发展工业化的推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通过工业化,城市经济从农业依赖型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经济活动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这进一步吸引了人口流入城市,推动城镇化进程。
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的推进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如道路、桥梁、电力和水源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为城市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吸引了更多人口进入城市。
三、城镇化对工业化的推动1. 市场扩大城镇化的推动导致城市人口的增加,市场规模扩大,这为工业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工业企业可以借助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市场需求的扩大来提高生产效益,推动工业化的发展。
2. 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城镇化过程中,人口规模增加和需求变化刺激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城市的产业结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工业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推动工业化的进程。
3. 人力资源集聚城镇化带来了大量的人口流入城市,形成了庞大的人力资源集聚。
这为工业化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从而推动了工业企业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
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关系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
工业化的推动带动了城镇化的发展,而城镇化则进一步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
两者相互促进和促成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和发展。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和引导,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要注重农村地区的发展,确保农村居民也能够分享到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演进的历史考察[内容摘要]日本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促进农地制度和城市土地制度的统一、协调并推动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实现了两种制度的协调和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日本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及其经验,对我国当前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的关系演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日本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城市用地大多从农地转换而来。
在人均国土资源极为有限的条件下,日本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了与美国相当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同时付出了较小的用地代价。
我国从1996年开始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进一步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其中,如何协调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土地制度(以下简称“农地制度”)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解决我国新“三农”问题的关键。
基于此,研究日本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总结日本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协调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的关系,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以及让农民共享工业化、城市化的成果,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一、日本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改革的历史演进过程概括来说,日本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的演进,基本上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存在不同的特点。
(一)第一阶段:1868—1920年从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日本开始了工业化的第一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日本工业化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农业支持来实现的,表现为征收高额农业税汲取农业剩余扶持工业发展。
一战后,日本经济快速成长,工业产出首次超过农业。
从明治维新到1920年,日本开始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同时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
经过近30年的工业发展,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从1889年占总人口的10%上升到1920年的18%,农村人口占82%。
1920—1930年,大约有半数的工人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工作,四分之一的日本人居住在城市。
为支持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日本政府通过制定多种政策措施促进农业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废除德川幕府时期所颁布的一系列禁令,改革旧的领主土地所有制关系,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二,制定和大力推广“劝农政策”,推进农业技术改良,兴修农田水利,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三,重视农业经营,推广农业教育。
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本质上是由于工业化的发展要求农地制度进行相应变革,其效果首先是扩大了耕地面积。
具体表现为:一是耕地开发。
1868—1896年是日本耕地面积扩张期,这一时期耕地面积通过开发出现了飞跃式的增长,年均增长2万—3万町步(1町步约合0.99公顷),期末耕地总面积增加至少500万公顷。
二是耕地整顿。
1897—1920年是作物转化和集约农业发展时期。
三是第一次町村合并。
在城市化进程中,现在的市制、町村制是1889年4月1日在日本最初推出的。
第一次町村合并只保留了原有町村总数的20%左右,为耕地的有效整理和集约利用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从工业化推动农业生产增长来看,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完全依赖于较高的生产效率增长率。
生产效率的增长率在1890年是1.4%,到1900年达到2%,最重要的原因是工业化的发展推动了以品种改良为中心的技术进步。
在这一历史阶段,一方面,农业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农产品,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耕地开发、耕地整顿及町村合并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土地。
但从根本上来说,日本的农地制度仍然延续明治维新时期的土地制度,即以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土地租佃制为主的封建土地制度,虽然这种土地制度大大影响了日本农业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当时的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要求,没有引起根本的变革。
(二)第二阶段:1920—1950年从1920年开始日本的工业逐渐具备自我积累的发展能力,工业化进入了第二发展阶段。
工业化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表现为工业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集中。
1937年后劳动力加速向重工业城市集中,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四大工业带——京滨、中京、阪神和北九州工业带。
1940年人口城市化率已达37.9%,但由于受战争影响,日本城市化率一直到50年代依旧停留在38%。
这一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对农地制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土地租佃制为主的封建制度,已经成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障碍,大大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引起社会的不稳定。
为此,日本政府进行了自下而上的改革,其中包括:第一,减轻农业税,为农业发展减轻负担。
第二,农地改革,特别是战后,日本进行了大规模的农地改革,政府收买地主的土地并将这些土地卖给农民。
废除了封建的农地制度,创设自耕农,改善租佃关系。
第三,提供农业信贷资金。
第四,促进农业协同组合的发展。
工业化、城市化对农地制度的影响,还体现在农业增长率上。
20年代,由于生产效率增长缓慢,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农业之外的劳动力需求减少,其结果是农业劳动力外流停滞,城市化步伐放缓。
同时,这一时期技术进步出现停滞现象,其原因在于:一是日本向西欧学习的农业技术因为不符合本国实际而无法促进农业的发展,于是开始转向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这一段时滞使日本农业发展进入停滞阶段;二是朝鲜、中国台湾廉价米的大量进口,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总体上看,这一阶段日本工业化、城市化的代价较小,并且由于继续耕地整顿和町村合并使耕地面积进一步扩大。
同时,受工业化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1920年以前大城市仅仅吸收新增人口的三成,而此后的15年吸收七成以上,城市化率在1886—1920年的34年间从10%仅增加到18%,而1920—1938年期间从18%增加到38%,18年增加了20个百分点。
到1940年,城市增加至168座,人口占总人口的37.7%,20年间增加了一倍,农村人口占62.3%。
这一时期,工业化快速发展推动了日本正式进入城市化发展阶段,并为战后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而传统的封建土地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要求。
因此,日本政府对农地制度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从根本上改革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租佃制度,实行现代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体现了制度安排与变迁在城市化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但是技术革新的时滞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削弱了农地制度变革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第三阶段:1950—1977年从50年代始日本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第三阶段,工业化基本完成。
特别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后,日本进入战后经济高速增长和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率从1950年的37%上升到1977年的76%,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
1956—1973年是日本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18年间工业生产增长8.6倍,平均每年增长13.6%。
并且,以此形成了三大城市圈,使日本成为城市和郊区人口占多数的国家。
1955年城市人口比例升至56.1%,农业人口下降至41%,在1963—1973年的十年间,农村平均每年向农外部门提供80万个劳动力,将近60%的劳动力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工作。
1960—1970年间的城市化水平以年均2.51%的速度增长,是整个国家增长速度的两倍多。
到1970年,72.1%的日本人口居住在城市中。
在这一时期,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对农地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城市化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耕地以满足城市经济的发展要求,但由于日本的人均土地面积极少,还要满足其农业生产的要求,因此为缓解用地紧张局面,日本通过山区技术改造和开发以及围海造田等途径来增加耕地和工业用地。
另一方面,工业化的完成也标志着日本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使农民共享工业化、城市化成果。
主要措施是颁布《农业基本法》,力图把农民生活标准提高到非农业工人水平,为解决农业问题提供突破点,并以《农业基本法》的制定为标志开始实施工业化第三发展阶段的农业保护措施,如价格保护、提供补贴、限制进口、调整农产品结构等。
在这一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增长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农业有了快速发展。
与战前相比,1956—1970年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大幅度提高。
其主要原因在于投入资本增长率的迅速增加。
1956—1970年投入资本增长率平均为8.4%,远远高于战前平均的1%。
从人均资本来看,1956—1970年的资本劳动比率平均为11.9%,是战前平均值1.2%的十倍,体现出战后农业实行机械化和技术进步的结果。
但是,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也对农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导致了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在70年代大大跌落。
60年代农业总产值增长率超过了2%,在70年代大幅下降为-0.1%。
这主要是由于生产效率低下,在某种程度上可由减少大米耕种面积的政策造成耕地利用率下降来解释。
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农地转用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1955年占用耕地5000公顷,到1973年达到68000公顷。
耕地利用率在1960—1970年由133.9%下降到109%,种植面积的下降比耕地面积的下降更快,由1960年的81.29万公顷减少到1970年的58.1万公顷。
(四)第四阶段:1977年至今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放慢,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第二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而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70年代开始,服务于第三产业的工人数量大幅增加,农村人口从4819万人减少到2005年的1750万人,仅1990年到2005年的15年中就减少了1046万人。
到2004年第三产业的产值占总产值的71.8%,吸纳的劳动力占总就业人数的66.9%。
随着日本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化也出现了新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第一,城市化水平继续提高。
城市人口比重2005年超过86%。
就业率于1985年超过了60%,1995年达到64.7%。
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衰退,就业率也逐年下降,到2005年下降至57.6%。
第二,进入分散型的城市阶段。
表现为中小城镇的崛起和大城市向周边扩张的所谓“逆城市化”。
第三,东京的一极膨胀与再城市化。
原因是:一方面“传统”产业继续分散布局甚至向国外转移,导致劳动力和人口流动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在大城市中心地区集聚,导致再城市化的发生。
这一阶段是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和城市化饱和阶段,日本政府通过制定大量政策、法规以及采取有关措施来促进农业的发展,实现耕地的规模化经营。
但是由于日本经济整体发展缓慢,特别是地价高涨,导致了日本90年代的金融危机,并致使耕地利用率进一步下降,从1983年的104.8%下降到2003年的94%,耕地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的581万公顷下降到80年代的560万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