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十年经济走向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第一章:引言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增长率一直是全球最快的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是一个农业社会,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之一。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将会有哪些变化呢?本文将从产业、消费市场和科技创新等几个方面来探讨。
第二章:制造业的未来在未来十年中,中国的制造业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随着国际经济不稳定性的增加,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动以及中国国内人工成本的上升,中国的制造业将不得不逐渐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领域转型,并开始以创新为中心来加强其全球竞争力。
同时,中国也将加强国内市场的开拓,提高商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以赢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第三章:消费市场的未来尽管中国的居民消费和零售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之一,但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过去资本投入过度等问题的逐渐凸显,中国的消费市场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在未来十年中,中国的消费市场将更加侧重于高品质、高端的消费品和服务,并将更加注重环保、健康等方面的考虑。
同时,随着中国消费者对品牌、质量和服务的要求日益增加,商家也需更加关注,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第四章:科技创新的未来近年来,中国的科技创新速度非常快。
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都在迅速崛起并得到广泛应用。
在未来十年中,中国将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投资和支持,以提高国家的全球竞争力,并强化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地位。
同时,政府也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支持更多的科技创新企业。
第五章:结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将会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将加强制造业的创新,发展高科技产业,通过提高质量和品牌形象来下手国际市场;同时,加强消费市场的开发,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品质和健康环保的要求。
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还将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投资和支持,并保护知识产权。
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值得我们长期关注。
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增长趋势预测
i l
:‘个 间 竺 : 续壹竺 将 出下 , 更 的 向三 业 2 竺, , .持 …’ 降 且 多 转 第 产 。 0 ! o o 0 妻 。种 会 现 并 , 保, 这
趋势
2 0
。
,
二 产
受动龄 口就 率 降 双影 就 业 人 防学 …,… … … 劳年人和 业下 的重 响 . …等者 。 需 竺 。 … … …
i
i 约4 个百分点, 使经济增速降低约09 . 个百分点。
、
劳 动 力供 给减 速 将导 致 经济 增 长
三、劳动 再 配置 效应 减 弱将 使经 济 增
长 下 降 1 5个 百 分 点 .
i
i
下 降 0 4个 百分 点 .
劳动力投入的高增长是我国 高速 经济 增长的重要动
的 假设 为 全 要 素生 产 率 与 当前 相 比提 高 的速 度加 快 。
五 、外 需 结 构 性 变 化 拉 低 经 济 潜 在 增 长 率 O 5个 百 分 点 .
根据估 算 , 我们 发现 2 0 2 0 0 2— 08年期 间 , 外需对 中 国经济增长的 弹性 为 0 14 外需 对潜 在产 出 的弹性 为 .1 ,
们把 19 .09 90. 0 年作为分析基准, 2 通过分析供给条件和 21 ~00 01 22 年资本存量增速与 19 20 93—09年相 比下降
外部约束的变化 , 得到未来我国经济的走势。
一
i 为清的析来年国济增趋, 调会 起 资 度 缓根 生 函 法 算 l 了晰分未十我经的长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整 引 投 速 放 ,据 产 数 测 , 我
2 0 相 比下 降 0 5~ . 0 9年 . 07个 百分 点 。
关于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与认识
关于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与认识客观认识未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未来十,尽管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显、世界经济复苏步履依然艰难,局部地区武装冲突和各国的军备竞赛有可会不断升级等,但我们坚信和平发展、合作仍是世界经济展的主流。
如何积应对未来十年我国经济会发展中所面临的部挑战,我认为应主要包括以下大方面:第一,界经济复苏艰难而曲、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后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发展的冲击和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尽管2010年以来界经济复苏好于预期,是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失业居高不下,消费信心恢复迟缓、地产市场和私营经济尚未全面动,库存调整放慢由此看来,世界经济长的内生动力明显不足,大多发达国家遭受国际金融危机重创,济深度衰退、信贷增长乏力财政状况恶化,运用贷和财政扩张政策激经济增长的能力到制约,所以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规模还需要一个较长过程第二,国际能过剩凸显、各种形式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进一抬头,全球供需格局在发生变化,对我国和大多数发展国家稳住外需、扩大内需的政实施造成新的冲击。
为应对后国金融危机,一些主发达国家近来纷纷推出扩出口和振兴本国制造业的政策,图引领技术创新和兴产业发展,以促制造业升级;新兴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发具有自身比较优势的产和技术。
可见,当前球的供需格局正在发生着重大整,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的国际竞争将加激烈。
第三,全球候变化、能源资源全等全球性问题将更加突出,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代价、源困境等压力将越来越。
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如今已受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应对全球气变化也成为国际政治博和经济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
为了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金融机和传统能源价格涨,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纷作出先导性战略安,大幅增加科技投入,力在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与碳经济相关领域占得先机。
第四,世界经济发面临着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都可能对我国转型发与和谐社会构建带来不可预知的冲和影响。
中国未来十年的政治经济分析
中国未来十年的政治经济分析中国经济,每一年都在被一些人看衰,而且被口头看衰了很多年,不仅没有崩溃,还发展的越来越好了。
在笔者看来,未来十年,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图景,将会切换到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
而设计和开发这个全新操作系统所用的语言,一个是科技,一个是万物互联,一个是文化。
未来已来,预见方能遇见,如何拥抱?1、中国未来十年的外部环境所谓的世界大事,其实古往今来的几千年,国与国之间只有三件事:战争,和平与发展。
战争是和平的前提,和平是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的失衡又会带来新的战争。
战争发生,是因为国与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需要进行再平衡,以使国与国之间的形成新的力量均衡。
新的均衡完成之后,就会产生和平。
一个和平的国际秩序,进而带来经济发展。
有的国家发展的好些,有的国家发展的差一些,新崛起的国家,就要向旧的霸权发起挑战,来重新划分世界利益格局。
地缘政治,和狮王争霸,本质都是一样的。
把世界文明史上的帝国兴衰,替换成新老狮王之间的争雄角逐,会发现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
它们都遵循一个古老而恒常的法则:丛林法则。
毕竟人类也是动物,脱离不了动物界的那套普世法则。
直到核威慑这个恐怖平衡的新法则,取代了一贯的丛林法则。
人类的战争形态,发生了根本改变。
核大国之间,再难以像往常那样,搁个几十年上百年,就要来一套狮王争霸。
因为核威慑的恐怖平衡法则是,没人会赢,也没人会输,只会两个一起死。
所以,作为再平衡手段的战争,对于核大国之间而言,没有输赢,费那么大代价除了同归于尽也捞不到什么好处,作为手段的战争失去了意义。
军事只是手段,利益才是目的,自古以为都是如此。
中国是一个核大国。
核大国之间,在恐怖平衡新法则下,轻易不会发生战争。
而非核国家,想要以武力挑战中国,无异于痴人说梦以卵击石。
所以,中美之间,不会爆发全面战争,俄美之间也不会爆发全面战争,中俄之间更不会爆发全面战争。
如果世界上前三名的军事大国,相互之间都不会发起全面战争,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根本就打不起来。
关于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与认识
关于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与认识关于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与认识一、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呈现出相对平稳的态势,未来十年内将维持稳健的态势,但预计增速会有所下降。
中国经济未来十年发展的主要趋势是转型升级,数字化以及智能化等新兴技术、新产业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逐渐突显。
二、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挑战随着人口结构的变革,人口红利基本消失,人民币升值、信贷风险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年内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制度创新力度加强、人才引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多方面问题。
三、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未来十年中国将以消费升级和服务业转型为主要发展方向,并通过智能制造、高技术产业等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同时逐步开放市场,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扩大市场开放,强化国际竞争力。
四、中国未来十年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发展新能源、智能制造、3D打印、人工智能等高技术产业,推进数字经济,同时促进改革创新和市场化改革,提高社会创新能力,打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核心驱动力,把中国打造成为世界第一的经济大国。
五、对政策及建议建议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推动企业进行科学技术研究,进一步推进国内外企业间的技术合作,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竞争力提高。
同时,推进人口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储蓄率,进一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维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六、案例分析1.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暑期课程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发展,清华大学在最近几年也推出了人工智能研究相关课程。
这样的课程吸引了众多学生前来学习,也为人工智能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2. 中国高速铁路的崛起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的崛起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建设最快的国家之一。
这也为未来的交通建设打下了基础。
3. 腾讯的发展腾讯的快速发展为中国互联网业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
Da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经济专家对中国未来十年经济发展做出展望】10 月 1 日,新中国迎来六十华诞。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中国经济走 向,新华网经济分析师们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新能源对 中国汽车业的影响、未来中国能源消费格局、未来 中国银行业发展趋势、中国纺织业的前景、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网络生活的新阶段、粮食供求的平衡、 资本市场的深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等作出了全方位预测。
从中不难看出,经济国 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将贯穿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全过程。
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未来 10 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 10 年。
2020 年,人民币在国际 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 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 15%。
到 2020 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 将在 4.2:1 左右,年均升值约 4.5%。
今后 10 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 的推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扩展、货币监 管调控水平提高。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 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 融监管水平。
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 ,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预计今后 10 年,我国 GDP 年均增长 8%,至 2020 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 到 75.7 万亿元左右,按目前汇率计算,大约相当于 11 万亿美元。
考虑到人民币 升值因素,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美国水平,超过日本一倍,相当于全球GDP 总量的 20%。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 8%,仍将快于全球 5%的平均增速。
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 2020 年将达到 6.4 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 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 13%。
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趋势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工业化时代到信息时代,从农业经济到服务经济,每一个时代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十年,经济发展趋势仍将持续变化,人们需要随时准备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数字经济将持续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未来十年,数字经济将更加普及,成为各行各业的主要模式。
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将进一步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新的行业和新的市场。
二、创新驱动经济将成为主流未来十年,创新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创新将推动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这意味着企业需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开展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和新业务模式探索等方面的工作。
三、消费升级将持续发展消费升级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词。
未来十年,消费升级将继续推动经济发展。
消费者从关注基本生活需求向关注生活品质、体验、文化等方面转变,将为更多企业提供新的市场机会。
创新、品牌、质量和服务等因素将成为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参考。
四、全球化趋势将继续推进全球化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虽然在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全球化的进程出现了波动,但是从长远来看,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随着科技发展的推进和国际合作的加强,全球化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增加效率和创造就业。
五、绿色经济将成为发展方向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式之一。
未来十年,绿色经济将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向。
政府将加大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带动企业和消费者更多地关注环保问题,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六、人才成为关键因素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能和知识将成为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需要拥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政府需要提升人才培养和引进的质量。
同时,开展普及教育、职业培训、技能认证等工作也需要得到加强。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报告: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预测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发展对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报告将分析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为相关产业和企业提供战略性参考和科学依据。
一、中国经济目前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1.1 目前的经济状况2020年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一定冲击,但中国经济表现出了较好的复苏势头。
中国GDP总量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1.2 未来的经济趋势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将保持较快增长。
原因在于,未来十年内,中国仍然拥有较高的人均储蓄率、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受益于内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推进,将为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战略方向2.1 推进供给侧改革推进供给侧改革是未来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发展,改善供给结构,优化企业布局,将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
2.2 加强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建设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建设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
政府需要提高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激发企业和市场的创新活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2.3 努力推动经济全球化努力推动经济全球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方向之一。
政府需要积极开展封闭经济改革,加强多边、双边贸易合作,推动自由经济区建设,为中国企业的跨国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三、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领域3.1 先进制造业现代先进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未来十年,中国制造业将继续升级,朝着智能、高端、绿色、服务型制造业的方向发展。
中国制造业将可以为全球工业链提供有力支撑。
3.2 资产优化配置资产优化配置领域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将在证券、保险、基金等领域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增加活力。
3.3 服务业服务业包括了餐饮、旅游、金融、文化、信息技术等领域,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中国未来十年发展趋势
中国未来十年发展趋势
中国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可以从经济、科技、环境和社会等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中国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趋势将是持续稳定增长。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发展方式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中国将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推动市场经济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从而实现更加可持续、稳定和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其次,科技创新将成为中国未来十年的重要发展方向。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未来将注重加强基础研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并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
中国将加强与国际科技创新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努力实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环境保护将成为中国未来十年的重要议题。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中国将加大环保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将加强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控,加大对新能源、清洁能源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努力实现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标,保护好生态环境,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社会和民生领域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中国将继续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中国还将加强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稳定
的社会环境。
总之,中国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将是经济稳定增长、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推进。
中国将继续致力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猜想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猜想作者: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版》2009年第11期新中国迎来六十华诞。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中国经济走向,新华社经济分析师们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新能源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未来中国能源消费格局、未来中国银行业发展趋势、中国纺织业的前景、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网络生活的新阶段、粮食供求的平衡、资本市场的深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等作出了全方位预测。
从中不难看出,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将贯穿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全过程。
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
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
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
今后10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的推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扩展、货币监管调控水平提高。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
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预计今后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8%,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75.7万亿元左右,按目前汇率计算,大约相当于11万亿美元。
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美国水平,超过日本一倍,相当于全球GDP总量的20%。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8%,仍将快于全球5%的平均增速。
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2020年将达到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13%。
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调研报告一、引言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调研,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和挑战。
二、宏观经济环境1.经济增长稳定: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预计年均增速达到6%-7%。
2.消费升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将逐渐升级,消费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3.创新驱动:中国将加强科技创新,培养创新人才,并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三、产业结构调整1.服务业升级:服务业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特别是金融、教育、医疗、旅游等领域。
2.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业将向高端制造业转型,注重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3.新兴产业崛起: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云计算、新能源等,将得到更多政策支持。
四、区域发展差异1.东部沿海地区: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并加强创新和高端产业的布局。
2.中部和西部地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竞争力,吸引外资和人才流入。
3.东北地区:转型升级将成为关键,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经济转型。
五、外部环境及挑战1.贸易摩擦影响:中国需应对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开拓多元化市场。
2.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将对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产生挑战,需要加强社会养老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3.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国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六、结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将成为主要趋势。
不过,中国还将面临外部环境和挑战,需要加强创新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护环境。
在未来发展中,中国将继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适应和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
相信在各方努力下,中国经济将迎来更加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报告2018》2.《中国经济年鉴2020》3.《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4.《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9》5.媒体报道资料注:本报告仅为研究调研报告,仅供参考,不作实际决策依据。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和国际合作的加强,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快速增长。
然而,随着中国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在不同的层面探讨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包括经济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发展、人口老龄化、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
一、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但这种模式无法持续下去。
未来十年中国将重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由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变。
这将伴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加大消费者购买力提升的力度、深化国企改革、加快农村地区发展、推进强农惠农政策等。
同时,中国将加大对创新和科技的投入,推动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产业链附加值,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驱动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创新驱动。
未来十年,中国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的融合,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创新激励机制。
同时,政府还将加强与企业和高校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提高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三、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未来十年中国将面临人口结构转变所带来的挑战。
中国将加大对养老和医疗服务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同时,中国还将大力发展医疗健康产业,加大对医疗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覆盖面,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四、环境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也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未来十年,中国将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整治,推动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
中国还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水平。
同时,中国还将加大对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投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
五、对外开放中国一直秉持着开放的态度,未来十年将继续推进对外开放。
未来十年中国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中国发展趋势未来十年中国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未来十年对于中国的发展来说将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期。
以下是我对未来十年中国发展趋势的预测。
首先,中国将继续加强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未来十年将继续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
中国将继续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通过发展共同利益的领域,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更多支持。
其次,中国将继续推进创新和科技发展。
随着中国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未来十年将出现更多的创新技术和创新企业。
中国将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联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第三,中国将继续推动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中国将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和提高能源效率。
中国将加大对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应用,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作出更多贡献。
第四,中国将继续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
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发展农业和农村地区对于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未来十年,中国将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同时注重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就业机会。
第五,中国将继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建设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保障老年人的福利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未来十年,中国将加大对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方面的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最后,中国将继续加强法治建设和扩大开放。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石,中国将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和加强司法独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法治意识。
同时,中国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供更多的市场和机会给外国投资者,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
总的来说,未来十年中国的发展趋势将是合作、创新、可持续、农村发展、社会保障和法治建设。
中国将继续努力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全球经济增长和全球问题的解决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将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时期,中国将迎来更加繁荣和稳定的未来。
中国经济将在下一个十年迎来黄金期
中国经济将在下一个十年迎来黄金期导读中国经济过去十年经历了几轮调整,未来十年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
眼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双循环战略应运而生。
经历过去十年的调整之后,整个世界都将进入新一轮长增长周期。
中国经济经过几轮调整,该淘汰的企业、该淘汰的落后产能,基本上已经出清了,这奠定了下一轮经济复苏以及经济长周期的基础,下一波就是新的技术长周期即将到来,,这种周期一般可以持续十到二十年。
也就是说,在本世纪头十年增长的基础上,下一个十年中国经济又将迎来一个黄金期。
一、高储蓄和低消费已发生很大改变过去十年,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十年。
首先是再平衡。
我们以往储蓄率过高、消费过低,过去十年这种现象有很大改变。
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净出口占GDP比重最高峰达到9~10%,实际上一直是比较低的,因此经济增长主要还是看消费和资本形成。
中国经济失衡,主要是从2000到2010年,消费占比下降非常快,十年之间下降了十多个百分点,2010年之后才开始恢复过来。
现在提双循环,指的就是消费比例增加,这样来看的话,实际上2010年就开始进入双循环,而且以国内循环为主。
再看资本形成总额或者说投资。
本世纪头十年,资本形成总额占GDP比重越来越高;但过去的十年,资本形成总额占比在下降,即中国经济增长已不再是主要依赖投资推动。
进一步看消费的变化,其实主要是居民消费占GDP 比重的变化,因为企业按会计准则是没有消费的,而政府消费占GDP比重几乎没有变化。
如果看居民储蓄率的变化,从扣除新购住房之后的居民储蓄率来看,20多年来波动非常大,上世纪90年代实际上是下降的,本世纪头十年非常高,之后又开始下降,已经不到20%。
一个国家经济要想增长,主要是两个因素,一是储蓄变成投资,二是技术进步。
只有当经济增长率没有达到潜在增长率时,消费才是管用的。
对于下一步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重点不是进一步提高消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而是回到原点研究怎么推动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
中国未来十年的经济趋势
1、中国未来十年的外部环境所谓的世界大事,其实古往今来的几千年,国与国之间只有三件事:战争,和平与发展。
战争是和平的前提,和平是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的失衡又会带来新的战争。
战争发生,是因为国与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需要进行再平衡,以使国与国之间的形成新的力量均衡。
新的均衡完成之后,就会产生和平。
一个和平的国际秩序,进而带来经济发展。
有的国家发展的好些,有的国家发展的差一些,新崛起的国家,就要向旧的霸权发起挑战,来重新划分世界利益格局。
地缘政治,和狮王争霸,侯王争霸,本质都是一样的。
把世界文明史上的帝国兴衰,替换成新老狮王之间的争雄角逐,会发现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
它们都遵循一个古老而恒常的法则:丛林法则。
毕竟人类也是动物,脱离不了动物界的那套普世法则。
直到核威慑这个恐怖平衡的新法则,取代了一贯的丛林法则。
人类的战争形态,发生了根本改变。
核大国之间,再难以像往常那样,搁个几十年上百年,就要来一套侯王争霸。
因为核威慑的恐怖平衡的法则是,没人会赢,也没人会输,只会两个一起死。
所以,作为再平衡手段的战争,对于核大国之间而言,没有输赢,费那么大代价除了同归于尽也捞不到什么好处,作为手段的战争失去了意义。
军事只是手段,利益才是目的,自古以为都是如此。
中国是一个核大国。
核大国之间,在恐怖平衡新法则下,轻易不会发生战争。
而非核国家,想要以武力挑战中国,无异于痴人说梦以卵击石。
所以,中美之间,不会爆发全面战争,俄美之间也不会爆发全面战争,中俄之间也更不会爆发全面战争。
如果世界上前三名的军事大国,相互之间都不会发起全面战争,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根本就打不起来。
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到来,但是不意味着一切都风平浪静。
在全面战争不可行的情况下,敌对国之间,技术性祸害就是新的遏制与再平衡常规手段。
比如代理人战争,比如输出恐怖主义,比如各种互相恶心。
祸害与反祸害,遏制与反遏制,依然是世界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中的长期主题。
这就是未来10年里,中国将面临的外部环境。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经济专家对中国未来十年经济发展做出展望】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趋势之二:新能源助中国成汽车强国在中低端汽车市场上将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大众品牌趋势之三:能源消费居世界第一国内能源产出与需求间差距拉大,能源进口占总消费比例进一步提高趋势之四:银行走向“金融百货公司”银行杠杆化产品将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实体经济投资产生积极影响趋势之五: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创新将促使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结构向价值链高端延伸趋势之六: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潜力最大的是文化与其他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深层次结合趋势之七:网络生活进入物联网阶段“物联网”将引领电子消费进入一个更便捷、人性化、智能化的新时代未来10年,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将加速相互融合,我国消费电子产业融合创新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物联网将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引领电子消费进入一个更便捷、人性化、智能化的新时代。
消费类数码产品设计将呈现出更加便携化、个性化的趋势。
小型化、超薄化并具有时尚、轻巧、简单易用特性的数码产品将成为消费的主流。
绿色技术成为消费类电子产业首要关注的焦点,节能、环保、健康的产品设计理念,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主要发展趋势。
未来10年,高科技结合人性化、个性化将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技术追求和研发哲学。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催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应用不断涌现,消费电子产业的边界将日益模糊,产品门类五花八门。
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大屏幕、可上网液晶电视、大容量快速存储技术、高清晰数码影像产品、高度集成的信息终端等产品将实现结构的不断创新和彼此无缝连接,在工艺设计领域趋于实现人与信息的充分完美结合。
数字家庭将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未来的强劲增长点。
信息技术的家庭应用实现了家电产品高度的数字化和联网化。
数字娱乐产品设计更注重个性和时尚,更强调用户的情感体验和用户界面的设计,追求让用户在使用中得到乐趣甚至是惊喜。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并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新兴科技领域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未来十年,新兴科技领域将持续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人工智能、5G通信技术、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将大力推动中国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发展。
2019年,中国政府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到2030年成为全球人工智能科技领域的领先国家的目标。
这说明了中国政府对于新兴科技领域的重视和支持。
二、消费升级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未来十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升级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消费市场的规模仍将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也将不断升级。
未来十年,中国将迎来更加强劲的中产阶级和更加消费能力强的青年一代。
这些消费者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更高,对于品牌、质量、服务等要求更加严格,这将推动企业加强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三、行业协同效应将越来越明显未来十年,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成熟,行业协同效应将越来越明显。
随着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各个行业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也将越来越多。
例如,移动通信、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兴科技行业的发展将更深入地渗透到各个行业中,产生更多的协同效应,推动行业的更好发展。
四、国内市场的增长将超过出口增长近年来,中国经济大量依赖出口,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未来十年国内市场的增长将超过出口增长。
政府将加大对于内需的扶持力度,推动国内市场的发展和扩大。
五、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主要趋势未来十年,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中国政府将加大环保、节能减排等政策的力度,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
同时,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企业的新型战略,推动企业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未来十年经济走势思考
依存 度 高达 3 % ,比1 9 年 东 亚金 融 危机 6 8 9
时 的1 % 高 出一倍 。 20 年 国 际金 融危 机 8 08 爆 发 后 外 需 收 缩 , 出 口 下 降 对 中 国 经 济
高 ,粗 放 型扩 张 必然 要付 出过 大 的资 源
环 境 代 价 。投 资 增 速 很 高 .在 于 追 求GD 的 P
颈 。我 国主 要矿 产 品 的对 外依 存 度 .1 9 0 9 年 还 只 占5 % 目前 已 占5 % 左 右 .风 险 O
很大。
目) 的说 结构 比较 合理 不会严 重挤压 消 总 费 。 问题 是 .4 万亿 元投 资 是 中央 项 目投
资 .其 中 2 0 年 落 实 的 只 有 2 亿 元 左 右 . 09 万 而 不是 全 社会 投 资 .由中 央投 资项 目带动 的 二三 十 万亿 元 地方 投 资项 目才是 大头 ,
三 是经 济 高速增 长付 出的资 源环 境代 价过 大 即经 济 增长 与 资源 环 境承 受 能 力
失 衡 。 资 源 环 境 成 为 经 济 增 长 的 重 要 瓶
济 的稳 定 和可 持续 增 长 。 因此 展 望 未来
十 年 , 包 括 第 十 二 个 和 第 十 三 个 五 年 规 划 ( 2 1— 2 1 年 和 2 1 — 2 2 年 ) 即 0 1 O 5 0 6 OO .我 认 为 中 国 经 济 需 及 时 进 行 转 型 从 追 求 数
量 扩张 型 转 为注 重 增长 的质 量 和效 益 型 .
也 就 是 实 现 经 济 增 长 和 发 展 方 式 转 型 使 经 济 真 正 走 上 稳 定 . 协 调 和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轨 道 ,走 上 科 学 发 展 的 轨 道 。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研判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研判自从中国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向世界敞开了自己的大门,由世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尤其重要的是,在建国之后取得经济建设成就的基础上,中国向世界发达国家学习,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替代了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的变革令中国释放了巨大的潜能。
过去35年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已远远超出世界预期,也超过了自己的预期。
中国经济创造了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正走在实现中国共产党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距离实现中国梦越来越接近,成为一个自立于世界之林的国家,成为对世界经济发展贡献越来越大的国家,成为使自己的人民越来越幸福的国家。
那么,未来十年的中国将是怎样一幅图景呢?中国将成为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虽然经济增长速度将稍低于上个十年,但经济发展的质量将大大提高,并将拉长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周期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中国经济总量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传统经济强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从2000年占世界总量不足4%提高到2012年11%左右。
1978年中国GDP只有1482亿美元,到2012年超过74260亿美元,美国、中国、日本、德国等国家GDP占世界比重分别为21.2%、10.2%、8.2%和5.0%。
1978年至2008年中国GDP年均增长幅度9.6%,2003-2011年年均增长达到10.7%。
2012年中国实现GDP8.227万,美元,是美国GDP的52%,比20年前仅仅是美国的6.7%高出了7倍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确立了“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目标是: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速度年均增长7%。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按此目标计算,到2010-2020年均经济增速为7.1%,基本与“十二五”规划目标一致。
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
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其GDP持续增长且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但随着全球贸易不确定性的增加、人口老龄化和环境问题的加剧,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向成为了全球的焦点之一。
下面将探讨中国经济未来可能的走向。
一、内需的增加尽管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的出口增长受到了阻碍。
随着全球贸易形势的加剧和许多国家采取保护主义政策,中国对外贸易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中国经济未来可能会加强国内需求以保持经济增长。
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意愿也在不断增加。
此外,由于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消费的政策,包括提高消费税抵扣额度、减税政策、增加住房补贴等,对于带动内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内需的增加将持续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
二、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过去几十年间,中国通过引进和模仿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和产品进行快速发展,但现今中国的技术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中国开始将额外资金和人才用于技术的自主创新,其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国家之一。
此外,产业升级的过程也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在自由贸易区、创新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及多项利好政策的推出下,让工业自动化、装备制造、半导体及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受到极大的瞩目和支持。
随着中国技术和产业的升级,未来的中国将更具有竞争优势。
三、绿色发展中国近年来发生了一系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
因此,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包括减少污染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减少能源消耗等。
政府鼓励企业将更多的资源用于研究和开发环保产品和技术,重点支持智能节能、新能源、清洁制造等企业的发展。
通过在环保领域的大力倡导,未来的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具生态型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国家。
四、开放型经济最近几年,中国的对外开放越来越广泛,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扩大国际贸易。
中国加入WTO和推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举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历史飞跃
复制苏联模式
复制日本模式
自主创新(中国特色)模式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成就
2011年GDP47.3万亿元,折合7.5万亿美元,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年均增长9.7%,是发 达国家3.5%的2.77倍。 人均GDP5500美元,是1980年的20倍,人 均可支配收入是80年的40倍以上。全面进 入小康社会。 进出口世界第二(商品贸易36421亿美元 居世界第二、服务贸易4191亿美元世界第 三) 外汇储备31811亿美元,世界第一
从微观经济运行层面讲: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已让位于印 度、印尼等国家,低端制造业已失去国际竞 争力。 ——高消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的粗放增长模式 已经到了无法继续容忍的地步。
2、产品制造中心使资源消耗殆尽、环境不堪其负
2010年我国主要资源的对外依存
度
铁矿石和氧化铝的60%; 铜矿的60%; 原油的54%,预计2020年,65%的 原油靠进口
各主要国家人均碳排放量(吨/人)
国 美 加 澳 俄 韩 日 德 挪 英 中 巴 家 国 拿 大 罗 国 本 国 威 国 国 西 大 利 斯 亚 92 18.6 16.5 17.1 13.9 6.6 9.7 11.6 8.0 10.2 2.2 1.4 年
07 年
19.1 17.4 18.8 11.2 10.1 9.7 9.7 7.9 8.6 4.6 1.8
中美经济差距在哪
从数量上看,中国工业规模接近甚至 超过美国。但最终形成的GDP不到美 国的一半。 原因—— 一是投入产出率低,能耗、材料消耗 率过高 二是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价值小
中美经济差距在哪
三是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结构质量 差 四是工业空间布局不合理,东部过度 开发,中西部开发严重滞后,制约资 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经济质量的提升。
美国经济的优势
芯片 薯片 大片 美元 这是美国独有的、但正被追赶
中国经济的潜能
工业化的深度发展带动经济质的飞跃 城镇化的深度开发带动经济发展空间 的大拓展 80万亿储蓄其中30万亿是居民储蓄, 3.181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 这是中国独有的、无法被复制
中国经济潜能大释放的基本通道
第二次转型
1980——2010 ——体制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结构上: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推进,钢 铁、汽车、房地产成为国民经济的三大支 柱产业,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 ——战略上:封闭向开放的转变。 ——发展方式上:粗放、集约向新型工业化 的转变。
除去体制转型外,我们基本复制日本 上个世纪50至80年代的发展模式。有经济 学家把这种发展模式归结为“世界工厂的 发展模式” ——引进资本、设备、技术+国内资源+劳 动力+环境污染+政府出口政策=出口导向 型经济发展战略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产品制造 中心
世界媒体给中国特色崇高赞誉
中国速度:北川新城 中国形象:08年奥运 中国智慧:南水北调 中国自信:北京共识(中国自己 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
6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功实现了两 次转型。 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第三次转型的关 键期。
第一次转型
1949——1978 私有制——公有制 自然经济——计划经济 ——建立起来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 国民经济体系 ——强大的军事工业是其最重大的成 就,“两弹一星一潜”敲开了联合国大门 基本复制苏联模式
——靠资源消耗、人口红利、环境代价和薄 利多销式的世界工厂发展模式,来建立完 整的设备制造体系,世界经济史上没有成 功的先例;美日德三大设备制造中心都是 通过科技创新和不断的产业升级才实现了 制造业强国之梦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和产业创新,中国才有希望成为世界设备 制造中心,中国经济有才希望走上可持续 的发展之路
GDP蛋糕的构成状况
美国——消费70%,投资30% 中国——改革开放初,消费60%,投 资40%;2010年,消费48%,投资48%, 净出口4%
——减税 ——提高工资性收入 ——完善保障体系 ——扩大就业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以全球化和创新为动力,实现产品制 造中心向设备制造中心的转变 ——完善创新支持体系 ——设备制造业的进口替代战略 ——关键设备进口+国内配套的设备进口政策 ——设备制造业的出口支持政策
3、从产品制造中心走向设备制造 中心才是中国经济真正强大的关键一跃 中国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依据是什么? ——最根本的依据就是中国没有建立起完整 的设备制造体系,更没有掌握当代世界设 备制造业的核心技术。 ——制造业的核心是设备制造,制造业的核 心竞争力也存在于设备制造业之中。 ——从产品制造中心走向设备制造中心是我 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1、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
从宏观总量上讲: ——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造成了巨额的贸易 顺差。 ——贸易顺差带来了巨额的外汇储备,给人 民币升值形成巨大的压力。 ——巨额外汇储备带来了流动性过剩。2011 年末,外汇储备31811亿美元。对货币投 放的贡献率在90%以上。 ——流动性过剩冲击经济,容易诱发经济过 热和泡沫经济。
工业化未来的发展动力主要不是来自于规 模的快速扩张,而是来自于质量提高和效 益提升。 一是节能减排,提高投入产出效率 二是科技密集,提升市场价值 三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 调整升级,促进经济结构实现质的飞跃
中国经济潜能大释放的基本通道
四是优化空间布局,开发中西部,实现产 业科学合理转移,实现工业发展空间的最 优化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 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 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 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 展。
4、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区域发展差距 为经济转型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经济能不能从世界产品制造中心 转向设备制造中心、从世界工厂的发展模 式转向扩大内需的发展模式? ——2011年中国人均GDP5500美元,标志 着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从总体上进 入小康社会,建筑业、制造业和旅游业将 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7.5万亿美元的现实市场需求和世界第一 大潜在市场为建立内需发展模式提供了广 阔的市场空间。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 授常修泽谈国民收入分配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 修泽告诉《瞭望》新闻周刊,在国民收 入初次分配领域,十多年来,劳动者报 酬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职工工资占GDP 的比重,由最高时1980年的17%不断下 降到2007年的11%。 美国的这一比例接近20%
1997年~2007年GDP的结构比例 ●劳动报酬从53.4%降至39.74%; ●资本收入从21.23%升至31.29%; ●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从10.95%升至 20.57% ——若加上预算外收入、政府土地出让 收入以及中央和地方国企每年的未分配 利润,政府的大预算收入几乎占到了国 民收入的30%。
三、中国未来10年经济走向
(一)以工业化、城市化为动力,实现世界工 厂发展模式向扩大内需发展模式的转变 近几年,我国每年的进出口顺差接近 2000亿美元,合1.3万亿元人民币,占GDP 的3%左右。这意味着保持进出口平衡,我国 的GDP增速将因此降低3个百分点。 如果将内需扩大1.3万亿元人民币,我 们在保持进出口平衡的同时,也能保持GDP 增速不变。
中国人均资源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人均耕地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人均水资源占世界的四分之一 人均森林资源占世界的六分之一 人均石油资源占世界的十三分之一
7%
27%
2009年
中国消耗钢材份额
中国占世界GDP份额
36%
48%
中国消耗水泥份额
中国消耗煤炭份额
统计显示:2006——2009年,我国发 电从2亿——7亿千瓦,煤从15亿吨——27 亿吨标准煤。 2007年碳排放59.6亿吨,超过美国的 58.2亿吨(联合国统计数据)。 过去8年全球碳排放增长三分之一,其 中的三分之二来自中国——中国学者
(三)以科技创新和政策创新为动力,实现 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 ——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减排技术:降低排放、降低温室效应 ——新能源开发技术:优化能源结构并最终 过渡到“太阳能文明时代” ——节能减排的政策支持体系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四)以优化布局为动力,实现区域优先 发展向区域协调发展的转变 (五)以结构调整为动力,实现从完善基 础设施向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转变 (六)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动力,实现发展 理念从国强民富向民富国强的转变 (七)以改革为动力,实现收入分配向有 利于形成橄榄型社会的转变
——2009年,占中国国土面积1.1%、 人口20.6%的“珠三角”、“长三角”、 “环渤海经济圈”三大城市群,创造了中 国40%的GDP、吸纳85%的外资和75%的 进出口,标志着中国区域发展存在巨大的 差距。中西部的土地容积率极低。 正在崛起的大东北城市群、成渝城市 群、武汉长株潭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 ,不 断拓展着内需发展模式的布局空间。 世界第二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一的人口和 待开发的辽阔土地,为内需发展模式提供 了广阔的地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