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复习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复习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单元知识结构

一、洋务运动

目的:维护清朝的统治

1.时间 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

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3.代表人物 中央:弈忻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领导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5.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6.口号: 自强 、求富

7.机构: 总理衙门

8.洋务运动的作用: (1)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

9.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惨败

二、戊戌变法(1895年—1898年)

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3.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君主立宪制)。

4.目的: 救亡图存

5.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6.序幕: 公车上书

7.开展:维新派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印行书刊继续宣传变法思想。

8.“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订法律,澄清吏治;经济上奖励实业,改革财政;军事上编练

新军,改习洋操;文化方面,设立学堂和译书局,准许创办报馆、学会等。

9.结果:慈禧发动“戊戌政变”,维新变法失败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秀森、康广仁

10.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政治改良运动。

11.作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

作用,促使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12.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三、辛亥革命(1894年—1912年)

1.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

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民主共和制)

3.孙中山创建革命组织: (1)、1894年—— 新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1905年—— 同盟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内容:①民族主义②民权主义③民生主义

机关刊物—《民报》

4.革命爆发:武昌首义—— 1911年10月 10日.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之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迅速崩溃瓦解。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并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新文化运动(1915年—20世纪20年代)

1.领导阶级:先进的知识分子

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思想、文化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4.性质:思想解放运动

5.旗帜:“民主”和“科学”

6.主要阵地:《新青年》

7.主要内容:前期——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和盲从。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驱)——《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最早系统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的论著

(一)选择题

1.张老师正在网上下载《江南制造总局炮厂机器房》、《汉阳铁厂》、《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局》等历史图片,制作历史课件,你知道张老师准备制作那一课的课件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2.1895年4月22日,参与科举会试的十八省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领导这一事件的人物是:

A洪秀全、杨秀清 B康有为、梁启超 C孙中山、黄兴 D陈独秀、李大钊

3.很多同学都看过《秦始皇》、《康熙大帝》、《雍正王朝》等历史剧,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师夷长技 B.民主科学C.三民主义 D.变法自强

5.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突出作用是:

A、挽救了民族危机

B、促进了思想解放

C、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6.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存在了两千多年,彻底结束这一制度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7.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同盟会的成立

C、保国会的成立

D、《万国公报》的创办

8.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9.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包括: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10.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B

A、推翻了封建剥削制度

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改变了中国半殖半封社会性质

1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

①陈独秀②李大钊③毛泽东④鲁迅⑤邓小平⑥胡适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⑥

12.如果老师请你查阅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资料,下列刊物中你应收选:

A、《中外纪闻》

B、《时务报》

C、《民报》

D、《新青年》

13.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政治纲领的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14.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中有“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也曾提出类似的主张: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5.“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孤松独秀如椽笔,日月双悬照古今。北李南陈,两大星辰;茫茫黑夜,吾辈仰辰。”以上诗句称赞的人物是:

A康有为、梁启超 B陈独秀、李大钊 C李鸿章、曾国藩 D毛泽东、周恩来

16.下列各项中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材料解析题:

25、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材料二:史学界普遍认为,至1919年之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请回答:

⑵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从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历程的第二、三阶段中任选一名领袖式的、有代表性的人物,说明他为了中国的近代化,为了改变中国的“不足”作出了哪些努力?

26.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指武器——引者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请回答:这些观点分别是近代中国什么派别的主张?实施这些主张发生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各起了怎样历史作用?

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