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气候概况及气象灾害特点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省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省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东临越南,南濒南海,总面积23.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300万。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和多山多水的自然环境,广西壮族自治区经常面临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
下面将分别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省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1.南宁市:南宁市作为广西的首府,地处东盟国家合作区域,自然灾害多发。
降雨过多或洪水是南宁市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
近年来,南宁市多次遭受洪灾的袭击,引发严重的水患。
特别是2024年,南宁市遭受了5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损失巨大。
2.柳州市:柳州市位于广西中部地区,河流众多,抗洪经验丰富。
但是,该地区在暴雨过程中也经常遭受洪灾。
2024年,柳州市发生了持续多日的暴雨,导致大面积洪水和泥石流灾害。
洪水淹没了低洼地区的农田和居民房屋,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3.桂林市:桂林市是广西南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
该地区山水优美,潜在的自然灾害风险也较高。
台风和地质灾害是桂林市常见的自然灾害。
2024年,桂林市遭受了一场强台风的袭击,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此外,由于地形陡峭,地质灾害如滑坡和崩塌也不时发生,对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
4.梧州市:梧州市地处广西西北部,有丰富的水资源。
虽然水资源丰富,但也会带来洪涝灾害。
2024年,梧州市遭受了连续几天的暴雨袭击,导致大量农田被淹,部分房屋被毁,给当地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此外,干旱也是梧州市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困难。
5.北海市:北海市是广西的一个沿海城市,面对南海,也面临着台风和海啸的威胁。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质,北海市常年暴露在台风和飓风的袭击下。
2024年,北海市遭受了一场强台风的破坏,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是沿岸地区的房屋和渔船。
综上所述,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省面临各种自然灾害威胁,主要包括洪涝灾害、台风、地质灾害和干旱。
这些自然灾害给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广西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介绍
广西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地处东经104°28′~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
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相邻,并与海南隔海相望,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
这里地貌类型丰富,有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弧形山脉等。
其中最高点是梧州市的翠峦山,海拔高度达2178米,而广西的第二高峰是大平山,海拔高度达2044米。
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丰沛。
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日照时间短、天气干暖。
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7.5~23.5℃之间。
广西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尤以铝、锡等有色金属为最,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
全自治区发现矿种145种,探明储量的矿藏有97种,其中64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有12种居全国第1位。
此外,广西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境内水资源总量约2377.3亿立方米。
广西海洋资源丰富,大陆海岸线长约1796千米,拥有全国最大面积的红树林,南缘的北部湾不仅是中国著名的渔场,也是世界海洋生物物种资源的宝库。
在人文方面,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为1698万,占自治区常住人口的36%。
这里山川秀丽,风光旖旎,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桂林山水、环江喀斯特、左江花山岩画等风景名胜闻名中外。
同时,广西还是我国近现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策源地和发生地,如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百色起义等。
总之,广西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和体验。
广西北海市的气候特点
广西北海市的气候特点1、广西北海一年四季的天气情况北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真正的冬暖夏凉。
1、春季:雨量逐渐增多,湿度变大,有时会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
白天平均;22℃;建议穿单层棉麻面料的短套装、T恤衫、薄牛仔衫裤、休闲服、职业套装等舒适的衣服;夜间平均;16℃;建议穿套装、夹衣、风衣、休闲装、夹克衫、西装、薄毛衣等保暖衣服。
2、夏季:平均最高温度为32-33℃,极端最高气温也不过36-37℃,但由于湿度大,人们仍会感到炎热潮湿。
;白天平均;32℃;建议穿轻棉织物制作的短衣、短裙、薄短裙、短裤等清凉透气的衣服;夜间平均;26℃;建议穿棉麻面料的衬衫、薄长裙、薄T恤等清凉透气的衣服。
3、秋季:雨量锐减,秋高气爽。
白天平均;29℃;建议穿棉麻面料的衬衫、薄长裙、薄T恤等清凉透气的衣服;夜间平均;22℃;建议穿单层棉麻面料的短套装、T恤衫、薄牛仔衫裤、休闲服、职业套装等舒适的衣服。
4、冬季:雨量更少,月雨量约20-30毫米,天气不冷,平均温度在15℃左右。
白天平均;21℃;建议穿单层棉麻面料的短套装、T恤衫、薄牛仔衫裤、休闲服、职业套装等舒适的衣服;夜间平均;14℃;建议穿套装、夹衣、风衣、休闲装、夹克衫、西装、薄毛衣等保暖衣服。
(1)广西北海市的气候特点扩展资料1、北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市,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北部湾东北岸,西北距首府南宁206公里,东距广东湛江198公里,东南距海南海口市147海里。
2、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地形平坦开阔,气候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典型的亚热带特色,下辖3个区、1个县,总面积3337平方千米,2017年总人口175.42万人。
3、北海市拥有4A级景区9家,分别为: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涠洲岛鳄鱼山景区、北海老城景区、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北海园博园、北海汉闾文化园、海底世界、海洋之窗、嘉和·冠山海。
4、此外还有3A级景区8家,以及星岛湖旅游度假区、“世外桃源”斜阳岛、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山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儒艮(美人鱼)国家自然保护区等一批旅游景点景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概况一、概况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地处祖国南疆,位于东经104°26'~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
广西区位优越,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东邻粤、港、澳,北连华中,背靠大西南。
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
广西周边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等省接壤。
东南与广东省省界线长约931公里,东北与湖南省省界长约970公里,北面与贵州省省界长约1177公里,西面与云南省省界长约632公里。
西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边界线长约637公里。
大陆海岸线长约1500公里。
全区土地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2.47%。
东西最大跨距约771公里,南北最大跨距(南至斜阳岛)约634公里。
全自治区聚居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民族。
2001年总人口4788万人,其中壮族人口占32.79%。
二、地理地形广西位于全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处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海面。
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岭连绵、山体庞大、岭谷相间,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
1.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广西地貌总体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呈盆地状。
其特征是:(1)盆地大小相杂。
西、北部为云贵高原边缘,东北为南岭山地,东南及南部是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
盆地中部被广西弧形山脉分割,形成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盆地,沿广西弧形山脉前坳陷为右江、武鸣、南宁、玉林、荔浦等众多中小盆地,形成大小盆地相杂的地貌结构。
(2)山系多呈弧形,层层相套。
自北向南大致可分为4列:第一列为大苗山—九万大山;第二列为大南山—天平山—凤凰山;第三列为驾桥岭—大瑶山—莲花山—镇龙山—大明山—都阳山(此列亦称广西弧);第四列为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大青山。
广西区域地理知识点
广西区域地理知识点广西是中国的一省,位于中国南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广西的地理特点主要包括地貌、气候、水系和自然资源。
以下将详细介绍广西的地理知识点。
一、地貌广西地貌复杂多样,以喀斯特地貌为主。
喀斯特地貌是由于长期的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广西有许多喀斯特地貌景观,如桂林的漓江、阳朔的著名山水画廊等。
此外,广西还有丘陵、河谷和平原等地貌类型。
这些多样的地貌为广西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二、气候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
广西的气候特点是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在夏季,广西经常受到台风的影响,降雨量较大。
而冬季则相对较干燥,适宜旅游和户外活动。
三、水系广西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
最著名的河流是西江,它是广西省内最长的河流,流经广西中部,对于当地的农业灌溉和交通运输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广西还有柳江、百色江等河流。
湖泊方面,广西有象州湖、邕江湖等,这些湖泊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也是广西的旅游资源之一。
四、自然资源广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矿产资源是广西的重要资源之一,包括铝土矿、锡矿、锰矿等。
此外,广西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
森林覆盖率较高,尤以北部和西部地区为主。
水资源方面,广西有许多河流和湖泊,水资源丰富,为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保障。
总结:广西是一个地貌复杂、气候多样、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它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广西的地理特点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广西的气候适宜,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在未来的发展中,广西将进一步利用其地理优势,加快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航拍中国广西地理知识点
航拍中国广西地理知识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地处祖国南疆,首府南宁。
广西位于中国华南地区西部,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从东至西分别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四省接壤。
广西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
区内聚居着壮、汉、瑶、苗、侗等民族,汉语言有粤语、桂柳话、平话等,少数民族的语言有壮语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地理信息:
1.广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山多地少。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四周山地环绕,呈盆地状,盆地边缘多决口,中部和南部多为平地。
2.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主要特征是夏天时间长、气温较高、降水多,冬天时间短、天气干暖。
3.广西暴雨洪涝灾害频繁。
每当汛期,暴雨等强降水天气,常造成山洪暴发、河水上涨,冲毁、淹没农作物、道路、街道、房屋,冲毁水库、桥梁、电站等设施,引发山体滑波、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4.广西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5.广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最著名的是桂林到阳朔的百里漓江风景区,集岩溶风景之大成,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美称,为全国四大旅游胜地之一。
广西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广西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被称为“中国大陆鱼形桂”以及“中国东盟门户”。
广西的气候也非常特殊,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本文将从广西的气候特点、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以及对人们生活和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气候特点广西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在温度适中、多雨和湿度较高。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相对温暖,春秋季节变化不大。
全年平均气温在20-23摄氏度之间。
由于地势复杂,广西的气候在不同地区也会有所差异。
二、季风气候形成原因广西的季风气候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地理位置、海陆分布、山脉和地形。
首先,广西位于亚热带地区,受到了暖湿气流的影响。
其次,广西西临南海,东北部有桂江和邕江,海陆分布使得空气湿度较高。
此外,广西有连绵的山脉和复杂的地形,形成了季风气候的天然屏障。
三、季风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广西的季风气候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季风气候使得广西成为了一个气候宜人、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
广西的山水风光和特色民俗吸引了众多游客。
其次,丰富的雨水资源为广西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广西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产地之一,如水稻、甘蔗和柑橘等农作物在这里种植得天独厚。
最后,季风气候也造就了广西的水果之乡的美誉,如著名的凤梨、龙眼等品种广受欢迎。
四、季风气候对经济的影响广西的季风气候对经济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首先,广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发展农业,农产品的丰收为当地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广西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发展了丰富多样的生态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此外,广西还拥有石油、煤炭等丰富的矿产资源,气候条件也为能源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广西作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
季风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地理位置、海陆分布、山脉和地形等因素影响。
这种气候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广西以其独特的气候条件成为了旅游胜地和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为当地经济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广西气候概况及气象灾害特点简介说课讲解
广西气候概况及气象灾害特点简介广西气候概况及气象灾害特点广西地处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降水丰沛、干湿分明,日照适中、冬少夏多,灾害频繁、旱涝突出,沿海、山地风能资源丰富的气候特点。
一、广西主要气候特点(一)热量丰富,日照适中广西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6.5〜23.1 C之间,大部地区在20.0 C以上。
气温由南向北递减,由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区递减。
各地极端最高气温为33.7〜42.5 C,极端最低气温为-8.4〜2.9 C。
广西各地》10 C积温在5000〜8300 C之间,是全国积温最高的省区之一。
丰富多样的热量资源,为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多熟制和多种多样的经济作物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
广西各地年日照时数1169〜2219小时,比湘、黔、川等省偏多,比云南大部地区偏少,与广东相当。
其地域分布特点是:南部多,北部少;河谷平原多,丘陵山区少。
(二)降水丰沛,干湿分明广西是全国降水量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各地年降水量为1080〜2760mm,大部分地区在1300〜2000mm 之间。
其地理分布具有东部多,西部少;丘陵山区多,河谷平原少;夏季迎风坡多,背风坡少等特点。
广西有三个多雨区:(1)十万大山南侧的东兴至钦州一带,年降水量达2100〜2760mm ;(2)大瑶山东侧以昭平为中心的金秀、蒙山一带,年降水量达1700〜2000mm ; (3)越城岭至元宝山东南侧以永福为中心的兴安、灵川、桂林、临桂、融安等地,年降水量达1800〜2000mm。
另有三个少雨区:(1)以田阳为中心的右江河谷及其上游的田林、隆林、西林一带,年降水量仅有1080〜1200mm ; (2)以宁明为中心的明江河谷和左江河谷至邕宁一带,年降水量为1200〜1300mm ; (3)以武宣为中心的黔江河谷,年降水量1200〜1300mm。
由于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广西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干湿季分明。
4〜9月为雨季,总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5%,强降水天气过程较频繁,容易发生洪涝灾害;10〜3月是干季,总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5%〜30%,干旱少雨,易引发森林火灾。
广西气候概况及气象灾害特点简介
6广西气候概况及气象灾害特点广西地处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降水丰沛、干湿分明,日照适中、冬少夏多,灾害频繁、旱涝突出,沿海、山地风能资源丰富的气候特点。
一、广西主要气候特点(一)热量丰富,日照适中广西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6.5~23.1℃之间,大部地区在20.0℃以上。
气温由南向北递减,由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区递减。
各地极端最高气温为33.7~42.5℃,极端最低气温为-8.4~2.9℃。
广西各地≥10℃积温在5000~8300℃之间,是全国积温最高的省区之一。
丰富多样的热量资源,为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多熟制和多种多样的经济作物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
广西各地年日照时数1169~2219小时,比湘、黔、川等省偏多,比云南大部地区偏少,与广东相当。
其地域分布特点是:南部多,北部少;河谷平原多,丘陵山区少。
(二)降水丰沛,干湿分明广西是全国降水量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各地年降水量为1080~2760mm,大部分地区在1300~2000mm之间。
其地理分布具有东部多,西部少;丘陵山区多,河谷平原少;夏季迎风坡多,背风坡少等特点。
广西有三个多雨区:(1)十万大山南侧的东兴至钦州一带,年降水量达2100~2760mm;(2)大瑶山东侧以昭平为中心的金秀、蒙山一带,年降水量达1700~2000mm;(3)越城岭至元宝山东南侧以永福为中心的兴安、灵川、6桂林、临桂、融安等地,年降水量达1800~2000mm。
另有三个少雨区:(1)以田阳为中心的右江河谷及其上游的田林、隆林、西林一带,年降水量仅有1080~1200mm;(2)以宁明为中心的明江河谷和左江河谷至邕宁一带,年降水量为1200~1300mm;(3)以武宣为中心的黔江河谷,年降水量1200~1300mm。
由于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广西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干湿季分明。
4~9月为雨季,总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5%,强降水天气过程较频繁,容易发生洪涝灾害;10~3月是干季,总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5%~30%,干旱少雨,易引发森林火灾。
广西气候概况
广西气候概况(一)气候资源的特点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区,南濒热带海洋,北为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境内河流纵横,地理环境比较复杂。
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下垫面综合作用下,气候类型有以下特点:(1)气候类型多样,夏长冬短。
从气候区划而论,广西北半部属中亚热带气候,南半部属南亚热带气候;从地形状况来看,桂北、桂西具有山地气候一般特征,“立体气候”较为明显,小气候生态环境多样化;而桂南又具有温暖湿润的海洋气候特色。
广西冬短夏长,年均温在16℃~23℃之间,以均温来衡量,北部夏季长达4个月~5个月,冬季仅两个月左右;南部从5月到10月均为夏季,冬季不到两个月,沿海地区几乎没有冬季。
(2)雨、热资源丰富,且两热同季。
广西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2,800毫米之间,尤以防港市东兴区最多,达2,822.7毫米,降雨量最少的是田阳县,在1,100毫米左右。
太阳年总辐射量达90千卡~10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均温≥10℃积温在5,000℃~8,300℃之间,持续日数为240天~358天,降雨量和热量资源分布大体上是由北向南增多。
在4月~9月间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75%,雨季恰好与热季重叠。
雨热同季,较有利于农业生产。
(3)气候多变,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广西常因季风进退失常造成降雨和气温变率大,旱、涝灾害和“两寒”(倒春寒和寒露风)及台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率大。
桂西地区多春旱,出现频率达60%~90%,桂东地区多秋旱,出现频率为50%~70%;雨季大、暴雨过于集中,年年发生洪涝灾害,尤其以桂南沿海和融江流域出现频率大。
而春、秋雨季内受北方校强冷空气南下的影响,几乎每年春季出现倒春寒和秋季出现寒露风天气,危害农业生产。
每年4月至7月间,出现大风天气,且影响范围和程度均较大。
此外,桂西地区年年降雹,不利于冬季农作物和果木生产。
(二)气候资源的类型与分布1.热量资源广西各地的年平均气温在17℃至22℃之间,最冷月1月的日均温在5.5℃至15.2℃,最热月7月为27℃至29℃。
广西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
广西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掌握地理知识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广西高二地理学习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是需要特别关注和掌握的。
本文将对广西高二地理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1. 广西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广西坐落在中国大陆的西南沿海地区,地势高低起伏,包括着多个山脉和盆地。
主要地形地貌类型有喀斯特地貌、丘陵地貌、河流地貌等。
2. 广西的气候特点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高温多雨的特点。
冬季气温适中,夏季炎热多雨,春秋季节转变多变。
3. 广西的水文地理广西是一个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拥有众多湖泊和河流。
典型的水文地理要点包括西江、邕江、柳江等主要河流及各大湖泊的位置、分布和水文特点。
4. 广西的自然灾害及防治广西地处台风频发区域,经常受到台风、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重点介绍广西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台风、地震、洪涝等。
第二章人文地理环境1. 广西的民族分布和文化特点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漓江壮风、邕剧、侗族大歌等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成为广西独特的人文地理景观。
2. 广西的人口与城市化了解广西的人口分布、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影响。
3. 广西的经济地理特点和发展战略重点介绍广西的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列举广西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并展望广西未来的发展战略。
4. 广西的交通运输与区域联系考察广西各类交通运输设施的分布及其对广西区域联系的重要性,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
第三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 广西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介绍广西的资源状况和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短缺、土地沙化、森林砍伐等,重点强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2. 广西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学习广西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和成果,包括森林资源保护、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广西区域地理知识点
广西区域地理知识点广西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东临南海,西北与云南相连,东南与越南毗邻。
广西地理上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以丘陵、山地和盆地为主,河流众多,自然资源丰富。
广西地处南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在20-23摄氏度之间。
由于地势起伏,广西的气候分布不均匀,山区气温较低,而平原地带气温较高。
其中,桂林地区以其秀丽的山水景色而闻名于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广西地势复杂多样。
广西东南部以平原地带为主,主要有钦州平原、北部湾平原和南宁平原等。
而广西北部则是丘陵和山地地貌,主要有桂林丘陵、柳州丘陵和南宁丘陵等。
广西西北部则是高山地带,主要有梧州山地、桂西山地和北部山地等。
这种多样的地形使得广西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
广西拥有众多的河流,其中最重要的是西江、龙江和漓江等。
西江是广西的母亲河,全长约1230公里,横贯广西南部,是广西的重要水源和交通要道。
龙江是广西的第二大河流,全长约800公里,流经柳州市等地,是广西的经济发展带。
漓江是广西最著名的河流之一,被誉为“山水甲天下”,其沿岸风景如画,是广西重要的旅游资源。
广西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其中,铝土矿和锡矿是广西的特色矿产资源。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铝土矿产区,主要分布在桂林、梧州和贺州等地。
广西也是中国重要的锡矿产区,主要分布在南宁、柳州和桂林等地。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广西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广西还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森林面积达到了2500多万亩。
广西的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有很多是独特的物种。
广西是中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主要有柚木、红木和橡胶木等。
广西也是中国重要的药材产地,主要有人参、黄芪和当归等。
广西的植被资源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广西是一个地理条件优越的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景观。
广西的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复杂多样,河流众多,矿产资源丰富,植被资源丰富多样。
广西的天气趋势如何
广西的天气趋势如何广西是中国的南部省份,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
广西的气候类型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干燥。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广西各个季节的天气趋势。
春季(3月至5月):春季是广西气温逐渐回暖的季节。
3月初,冬季的寒意逐渐消散,气温开始回升,白天温度一般在20摄氏度左右。
到了4月,温度进一步升高,可以达到25摄氏度以上。
但春季降水较多,广西常有雷阵雨,注意防雷电和短时强降水的影响。
夏季(6月至8月):夏季是广西最炎热潮湿的季节。
气温一般在30摄氏度以上,且常有高温天气,最高温度可以达到35摄氏度甚至更高。
同时,由于受到南海季风的影响,广西夏季降水丰富,经常出现暴雨和雷雨天气,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秋季(9月至11月):秋季气温逐渐回落,天气转凉,气候宜人。
9月初,广西还有夏季的残余热量,气温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逐渐下降。
到了11月,气温一般在20摄氏度左右,早晚较凉爽。
秋季降水量逐渐减少,多以阵雨形式出现。
冬季(12月至2月):冬季是广西的旱季,气温渐趋寒冷,但相比北方地区,冬季仍然相对温暖。
12月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左右,夜间可能会下降到5摄氏度以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1月和2月的气温进一步降低,早晚寒冷。
冬季多以晴朗的天气为主,但也有时会出现阴天和雾霾天气。
总的来说,广西的气候以炎热湿润的特点为主,年降水量较多。
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较为明显。
夏季炎热潮湿,多雨,需注意防暑降温和防洪抗灾;冬季相对温暖,较为干燥,需注意保暖和预防雾霾。
春秋季气温较为宜人,适合外出活动,但降水量较多,需注意防雷雨和阵雨的影响。
综上所述,对广西的天气趋势有了初步的了解。
广西南宁天气
广西南宁天气广西南宁是中国南方的一座城市,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
这个城市位于北纬22度48分至24度04分,东经107度57分至109度33分之间,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南宁的气候主要受到季风的影响。
每年的6月到10月是南宁的雨季,降雨量较多,气温较高。
而11月到次年2月是南宁的旱季,降雨量减少,气温逐渐下降。
由于南宁地处内陆,受到山脉的遮挡,气候相对较为稳定,年平均气温约为21摄氏度。
总的来说,南宁的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非常适合生活和旅游。
春季是南宁最宜人的季节之一。
从三月到五月,春风吹拂,气温逐渐回暖。
这个季节里,南宁的花草开始绽放,大街小巷的樱花、桃花、杜鹃花等各种花朵争相盛开,美不胜收。
别名“花城”的南宁在春季更是美丽动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夏季是南宁最炎热潮湿的季节。
从6月到8月,南宁的气温常常超过30摄氏度,而且湿度较高。
南宁的夏季炎热潮湿,但也有其独特之处。
南宁周边有一些风景如画的水域,如青秀山风景名胜区和邕江两岸,这些地方的湖水清澈蔚蓝,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避暑。
秋季是南宁的金秋时节。
从9月到11月,气温开始下降,南宁的秋天温暖而宜人。
这个季节里,南宁的天空湛蓝,阳光明媚,气候干燥宜人,非常适合户外活动和旅游。
到了秋天,南宁的大街小巷也会出现各种美食节,如南宁米粉节、南宁螺狮粉节等,各种美味小吃琳琅满目,让人垂涎欲滴。
冬季是南宁最凉爽的季节。
从12月到来年的2月,南宁的气温一般在10度左右,很少下雪。
冬天虽然寒冷,但是南宁的冬季非常宜人,阳光明媚温暖,一年四季如春的特点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总的来说,南宁的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
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魅力,无论是春的花海,夏的避暑胜地,秋的阳光明媚,还是冬的温暖阳光,都能给人们带来愉悦和舒适的感觉。
如果你想要一年四季如春的感觉,南宁绝对值得一去。
广西气象灾害的成因与对策
醚盟蛆.广西气象灾害的成因与对策黄喜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气象局,广西平果531400)瞬鞠对广西经常发生的气象灾害进行列举,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对其给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造成的危害和不利影响进行剖析,并提出对策措施。
睹罐词广西;气象灾害;对策1绪论近年来,全球气候正在向逐渐变暖的趋势发展。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气候也趋于不稳定,气象灾害的发生更加频繁。
本文对广西气候特点和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气象灾害对相关行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广西抵御气象灾害有一定的意义。
2广西气候特点和主要发生的气象灾害分析21广西气候特点广西位于东经104029至112004,,北纬2护54‘至2酽23。
,境内四周多山,河流纵横,气候复杂,同时南濒热带海洋,处于东亚季风区域,受季风环流影响较大。
广西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降水丰沛、干湿分明、日照适中和灾害频繁、旱涝突出的宏观气候特征。
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气候类型多样。
广西北半部属中亚热带气候,南半部属南亚热带气候,而桂北、桂西还具有山地气候的一般特征,桂南又具有温暖湿润的海洋气候特色。
第二,广西雨、热资源丰富,且两热同季。
广西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一2,800毫米之间,太阳年总辐射量达90千卡一100千卡/平方厘米年。
雨季恰好与热季重叠,较有利于农业生产。
第三,气候多变,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广西常因季风进退失常造成降雨和气温变率大,旱、涝灾害和“两寒”(倒春寒和寒露风)及台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9页率大。
:猃广西主要发生的气象灾害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近年来广西气象灾害频繁,经常受到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大风、冰雹和热带风暴的危害,其中以早涝最突出。
第一,干旱。
干旱是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
按干旱发生的季节划分,通常有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早,广西经常发生的主要是春旱和秋旱。
历史数据表明,广西历年秋季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旱情发生,甚至出现秋冬春连旱。
南宁天气
南宁天气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她位于中国南部的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暖湿润,被誉为“绿城”。
南宁的天气与这座城市的美景一样迷人。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南宁的天气特点和变化。
南宁的气候可归类为热带雨林气候,温暖湿润。
南宁全年四季如春,没有严寒的冬季。
夏季炎热潮湿,气温常常超过30摄氏度。
每年5月至10月是南宁的雨季,期间频繁降水,也是南宁最潮湿的季节。
雨季期间南宁的湿度非常高,常常在70%以上。
与雨季相对,南宁的冬季较为干燥。
每年的冬季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从十一月开始,到翌年的三月结束。
冬季的气温较为温暖,通常在10摄氏度至20摄氏度之间。
这个时候的南宁春意盎然,阳光明媚,是游客和居民们都喜欢户外活动的好时机。
秋季和春季是南宁的过渡季节,气温适中,多晴朗的天气。
春季从三月开始,到五月结束;秋季从九月开始,到十一月结束。
这两个季节南宁的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是最适合旅行和户外活动的时候。
由于南宁的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南宁的气候变化较为有规律。
每年2月至3月是南宁的旱季,此时气温逐渐攀升,湿度降低。
接下来的4月至10月是南宁的雨季,降雨频繁,且强度较大。
11月至翌年1月是南宁的快速过渡期,气温由高变低,多快速变化的天气。
除了独特的气候特点,南宁还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南宁是中国南方的绿洲,拥有广阔的热带雨林和壮美的喀斯特地貌。
在南宁,你可以欣赏到翠绿的植被,奇特的草木,五颜六色的鸟类和昆虫。
这些自然景观与南宁独特的气候相辅相成,人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南宁的气候特点和变化为这座城市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南宁的温暖湿润气候为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特别是对于水稻种植来说。
南宁以其丰富的农产品而闻名,如南宁米粉、南宁螺蛳粉等。
然而,南宁的雨季也常常导致洪涝灾害和道路交通拥堵。
因此,南宁政府一直在致力于改善城市的防洪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
总的来说,南宁的天气温暖湿润,四季如春,拥有独特的气候特点。
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气候温和
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地处北纬20°29′至26°24′,东经104°26′至112°04′之间,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治区之一。
广西的气候类型和特点与其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拥有温暖而湿润的气候条件。
一、气候特点1.温暖而湿润:由于广西地处中国南部,受到热带季风影响,全区气候温暖而湿润。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
2.昼夜温差较小:由于南部地区受海洋的调节,昼夜温差较小,夜晚也相对温暖,适宜居住和农作物的生长。
3.四季分明:广西的季节分明,春季气温回升,植物复苏;夏季气温高,雨水充沛,植被茂盛;秋季气温适中,天空湛蓝,是旅游的好时机;冬季阳光充足,阳光温暖。
二、温度和降水1.温度:广西的温度适宜,全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
夏季最高温可达30℃以上,冬季最低温在10℃左右。
2.降水:广西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以夏季和秋季降水量较多。
大部分地区在6月到10月期间进入雨季,雨水充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三、影响因素1.地理位置:广西位于热带与亚热带交界地区,靠近赤道,受热带季风和南海气流的影响,气候温暖而湿润。
2.地形地貌:广西地势复杂多样,山脉、丘陵、盆地等地貌因素影响气候分布。
例如,桂林市的山区气候湿润多雨,而北部平原相对干燥。
3.海洋调节:广西西南部紧邻南海,受到南海暖流的影响,海洋调节了降水和温度,使广西气候宜人。
四、气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植被丰富:广西气候温暖而湿润,植被种类多样,有热带雨林、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
这些丰富的植被不仅赋予广西独特的自然景观,还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2.农作物丰收:广西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尤其是稻谷、甘蔗、水果等经济作物。
丰富的降水和温暖的气候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旅游资源:广西气候温和宜人,四季如春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航拍中国广西地理知识点笔记
航拍中国广西地理知识点笔记航拍中国广西地理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华南地区,东经104°28′~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
它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相邻,并与海南隔海相望。
2.地形地貌:广西地形复杂,包括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面等多种地貌类型。
其中,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0.8%,平原和台地占27.1%,水域面积占2.1%。
3.气候特点: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雨水丰沛,干湿分明,季节变化不明显,日照适中,冬少夏多。
4.自然资源:广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水、矿产等。
其中,森林覆盖率达62.3%,居全国第三位;水资源总量达2367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7.3%;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145种(含亚矿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97种。
5.生物多样性:广西生物多样性丰富,拥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
例如,白头叶猴、东黑冠长臂猿、鳄蜥等都是广西特有的濒危物种。
6.旅游景点:广西拥有众多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桂林山水甲天下、北海银滩、德天瀑布等都是广西著名的旅游景点。
7.经济发展:广西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广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广西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8.民族文化: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壮、汉、瑶、苗、侗等12个世居民族。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
以上是航拍中国广西地理知识点的一些主要内容。
如需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地理书籍或网站。
广西南宁市的气候资料
广西南宁市的气候资料1、广西南宁的气候如何?南宁的气候四季不是很分明,冬天不适合穿太厚的棉衣,毛衣之类的,最冷的天气是春节前后,这段时间你已经放假回家了,中秋节都还穿衬衣是正常的,要是你是北方人,到南宁来上学,就不要大包小包地背来了,带件背心,T恤衫,溥一点的羊毛衫,就OK啦!2、广西南宁气候特点?3、广西南宁市属于什么样的气候?南宁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7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达1300毫米,全年无霜期高达365天。
4、南宁气候情况地理位置上:南宁位于广西的西南部,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也是西部重要的省会城市。
同时是国家级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城市,拥有沿海城市待遇和税收等多项优惠待遇。
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并每年举办一次,使南宁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
2009年6月9-13日,南宁还举行了泛珠江三角洲会议。
气候方面:南宁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在21.6℃。
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8℃,夏季最热的7、8月平均28.2℃。
年均降雨量达1304.2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9%。
这里一年四季都非常适合旅游观光。
亚热带季风气候。
环境方面:南宁,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之城。
南宁市十分重视环境建设,全面启动城市建设“136”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强完善区域综合性核心城市的功能。
到2002年底,城市空气质量位于国内省会城市前列,南宁市建成区园林绿地总面积为3580公顷,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38.78%和9.51平方米。
南宁,民族欢乐活力动感的文化之城。
南宁是以壮族为主,聚居着壮、汉、苗、瑶等36个民族,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交流,民族文化缤纷灿烂,民俗活动多姿多彩。
每年一届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吸引世界各国众多的艺术家、表演团体和商贾名流参加,壮乡人民以歌会友、以歌传情,充分展示歌的海洋,舞的故乡的无限魅力。
广西气候概况资料
广西气候概况广西气候概况(一)气候资源的特点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区,南濒热带海洋,北为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境内河流纵横,地理环境比较复杂。
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下垫面综合作用下,气候类型有以下特点:(1)气候类型多样,夏长冬短。
从气候区划而论,广西北半部属中亚热带气候,南半部属南亚热带气候;从地形状况来看,桂北、桂西具有山地气候一般特征,“立体气候”较为明显,小气候生态环境多样化;而桂南又具有温暖湿润的海洋气候特色。
广西冬短夏长,年均温在16℃~23℃之间,以均温来衡量,北部夏季长达4个月~5个月,冬季仅两个月左右;南部从5月到10月均为夏季,冬季不到两个月,沿海地区几乎没有冬季。
(2)雨、热资源丰富,且两热同季。
广西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2,800毫米之间,尤以防港市东兴区最多,达2,822.7毫米,降雨量最少的是田阳县,在1,100毫米左右。
太阳年总辐射量达90千卡~10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均温≥10℃积温在5,000℃~8,300℃之间,持续日数为240天~358天,降雨量和热量资源分布大体上是由北向南增多。
在4月~9月间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75%,雨季恰好与热季重叠。
雨热同季,较有利于农业生产。
(3)气候多变,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广西常因季风进退失常造成降雨和气温变率大,旱、涝灾害和“两寒”(倒春寒和寒露风)及台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率大。
桂西地区多春旱,出现频率达60%~90%,桂东地区多秋旱,出现频率为50%~70%;雨季大、暴雨过于集中,年年发生洪涝灾害,尤其以桂南沿海和融江流域出现频率大。
而春、秋雨季内受北方校强冷空气南下的影响,几乎每年春季出现倒春寒和秋季出现寒露风天气,危害农业生产。
每年4月至7月间,出现大风天气,且影响范围和程度均较大。
此外,桂西地区年年降雹,不利于冬季农作物和果木生产。
(二)气候资源的类型与分布1.热量资源广西各地的年平均气温在17℃至22℃之间,最冷月1月的日均温在5.5℃至15.2℃,最热月7月为27℃至2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气候概况及气象灾害特点
广西地处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降水丰沛、干湿分明,日照适中、冬少夏多,灾害频繁、旱涝突出,沿海、山地风能资源丰富的气候特点。
一、广西主要气候特点
(一)热量丰富,日照适中
广西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6.5~23.1℃之间,大部地区在20.0℃以上。
气温由南向北递减,由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区递减。
各地极端最高气温为33.7~42.5℃,极端最低气温为-8.4~2.9℃。
广西各地≥10℃积温在5000~8300℃之间,是全国积温最高的省区之一。
丰富多样的热量资源,为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多熟制和多种多样的经济作物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
广西各地年日照时数1169~2219小时,比湘、黔、川等省偏多,比云南大部地区偏少,与广东相当。
其地域分布特点是:南部多,北部少;河谷平原多,丘陵山区少。
(二)降水丰沛,干湿分明
广西是全国降水量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各地年降水量为1080~2760mm,大部分地区在1300~2000mm之间。
其地理分布具有东部多,西部少;丘陵山区多,河谷平原少;夏季迎风坡多,背风坡少等特点。
广西有三个多雨区:(1)十万大山南侧的东兴至钦州一带,年降水量达2100~2760mm;(2)大瑶山东侧以昭平为中心的金秀、蒙山一带,年降水量达1700~2000mm;(3)越城岭至元宝山东南侧以永福为中心的兴安、灵川、桂林、临桂、融安等地,
年降水量达1800~2000mm。
另有三个少雨区:(1)以田阳为中心的右江河谷及其上游的田林、隆林、西林一带,年降水量仅有1080~1200mm;(2)以宁明为中心的明江河谷和左江河谷至邕宁一带,年降水量为1200~1300mm;(3)以武宣为中心的黔江河谷,年降水量1200~1300mm。
由于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广西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干湿季分明。
4~9月为雨季,总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5%,强降水天气过程较频繁,容易发生洪涝灾害;10~3月是干季,总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5%~30%,干旱少雨,易引发森林火灾。
(三)灾害频繁,旱涝突出
广西气象灾害相当频繁,经常受到干旱、洪涝、低温冷害、霜冻、大风、冰雹、雷暴和热带气旋的危害,其中以旱涝最突出。
按干旱发生的季节划分,广西有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旱。
危害广西的旱灾主要是春旱和秋旱。
干旱发生频率的地域差异较大,春旱以桂西地区居多,而秋旱多出现在桂东地区。
全广西大范围的春旱大约4~5年一遇,但百色、崇左两市、防城港市北部、北海和南宁两市南部、河池市西部等地发生春旱的频率达70~90%。
全广西大范围的秋旱大约2~3年一遇,但桂东北大部、桂中盆地及其邻近地区等地发生秋旱的频率达70~90%。
广西暴雨洪涝灾害频繁。
每当汛期,强降水天气常造成山洪暴发、河水上涨,冲毁、淹没农作物、道路、街道、房屋,冲毁水库、桥梁、电站等设施,引发山体滑波、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广西洪涝发生频率大的地区有两类:一是降水量多、暴雨多的地区,例如柳州市北部、桂林市中部、沿海地区和玉林市南部,以及马山、都安、凌云等地;二是广西大、中河流沿岸各市、
县,特别是地处江河中、下游及交叉口海拔较低的河谷平原地带,例如柳州盆地,郁江、浔江、西江沿岸等地。
(四)沿海、山地风能资源丰富
广西地处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
广西风能资源丰富区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和海拔较高的开阔山地。
其中北部湾沿海一带离海岸2公里以内的近海区域和岛屿以及大容山等山体相对孤立的中、高山区,年平均风功率密度超过200W/m2,年平均风速在5.5m/s以上,年有效风速时数在5500小时以上,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此外,桂北的湘桂走廊冬季风能也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
二、广西极端气候事件
广西是我国气象灾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活动频繁、危害严重。
广西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热带气旋、冰雹、大风、雷暴、低温冷害、霜冻等。
据资料显示,90年代以来气象灾害给广西造成的损失平均每年有近100亿元,它已成为制约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干旱
广西几乎年年有干旱,全区多年平均受旱面积58万公顷。
最严重的干旱年是1963年,全广西发生严重的春、夏、秋连旱,受灾人口达1000万人,约占当时广西总人口的50%。
20世纪80年代未以来是广西干旱频发的时期,特大干旱灾害有:1998/1999年秋冬春连旱、2003/2004年夏秋冬春连旱、2004/2005年秋冬春连旱,其中2003/2004年的夏秋冬春连旱广西受灾面积达135.2万公顷,2004
年1月有844座中小型水库低于死水位或干涸。
(二)洪涝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发生的暴雨洪涝灾害较频繁,如1994年6、7月、1996年7月、1998年6月、2001年7月、2005年6月等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1994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暴雨洪涝灾害最严重的一年。
1994年5~8月,广西共发生18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特别是6月12~18日、7月13~24日出现两次罕见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
广西有86个县市2753万人受灾,死亡477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62.6亿元。
(三)热带气旋
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平均每年有5个,最多的年份达9个,最少的年份0个。
5~12月份都有热带气旋影响广西,影响集中期是7~9月。
热带气旋所经之地,往往会出现狂风、暴雨,造成风灾和洪涝灾害。
例如:2001年7月由第3、4号台风引发的暴雨导致左江、右江、邕江、郁江、浔江江水暴涨,洪水泛滥。
百色市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涝,南宁市发生了1913年以来最大的洪涝,贵港市出现了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的洪涝,广西因灾死亡24人,直接经济损失159.03亿元以上,其中南宁市损失12亿元。
(四)寒冻害
广西水热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热带、亚热带作物的优越气候条件,但是冬季寒潮入侵所带来的低温,常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
当强冷空气入侵时,大部地区可出现霜冻或冰冻天气,给蔬菜、热带、亚热带水果、水产养殖等造成灾难性后果。
例如:1999年12月下旬的霜冻,广西受灾面
积共133.33万公顷,损失淡水、海水养殖品540吨以上。
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五)强对流天气
强对流天气(冰雹、大风、雷暴、龙卷风、飑线等)也是广西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其中以冰雹、大风和雷暴对工农业生产、交通、通讯、电力设施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较大。
广西冰雹的分布特点是:桂西多于桂东,山区多于平原。
桂西北是广西的多雹区域;冰雹主要出现在2~5月,其中又以3、4月最多。
广西每年都受到大风袭击,大风日数最多的地方是涠洲岛,平均每年有31天,其余大部地区平均每年有1~9天,多发生于夏、春两季。
广西是我国雷暴日数最多的省区之一,尤其在4~9月雷暴活动最频繁。
各地的雷暴日数有明显的地域性分布特征,主要是南部多,北部少。
东兴市年雷暴日数多达105天,是广西雷暴最多的地方;雷暴最少的地方是天峨、南丹两县,年雷暴日数54天。
强对流天气往往来势凶猛,破坏力强,损失严重,例如:1990年3月26~30日,北海、上林、百色、象州等37个县市遭受冰雹、雷雨大风袭击,据不完全统计,这次强对流天气毁损房屋5.4万间,死亡52人,受伤340人,各种农作物受灾4.38万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74.8万元。
2005年广西雷电灾害共造成27人死亡,3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
气象灾害类别表
1、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