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固体材料中质点的运动与迁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际上扩散推动力是化学梯度 ,浓度只是 影响化学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影响化学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扩散推动力 的一部分,还有电场、应力等因素。 的一部分,还有电场、应力等因素。
物质由化学位高的地方向化学位低的地方迁移
二:由化学位推导扩散系数 化学位可以与重力场中的势能类比, 化学位可以与重力场中的势能类比,势函数对 距离的微分是力函数. 距离的微分是力函数. 若一系统中由于一定的原因(浓度、应力等 出 若一系统中由于一定的原因 浓度、应力等)出 浓度 现化学位随距离的变化,此时溶质原子i在化学位降 现化学位随距离的变化,此时溶质原子 在化学位降 低的方向便会受到驱动力F 的作用: 低的方向便会受到驱动力 i的作用:
把这种粒子迁移的微观过程以及由此引 起的宏观现象就称之为扩散现象。 起的宏观现象就称之为扩散现象。 扩散是晶体中物质传递的基础, 扩散是晶体中物质传递的基础 许多反 应过程,物理化学性质都与扩散有关 物理化学性质都与扩散有关. 应过程 物理化学性质都与扩散有关 固相反应, 烧结, 固相反应 烧结 固体离子导电
如CaCl2 加KCl到中产生钾离子空位引起的扩散 到中产生钾离子空位引起的扩散
除此之外: 除此之外: 顺扩散: 顺扩散:质点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迁移 逆扩散(上坡扩散):质点由浓度低的地方向浓度高 逆扩散(上坡扩散):质点由浓度低的地方向浓度高 ): 的地方迁移 说明扩散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化学位, 说明扩散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化学位,不是浓度梯度 自扩散: 自扩散:一种原子或离子通过在由该种原子或离子构 成的物质内的扩散。 成的物质内的扩散。 如金属中金属原子的迁移, 由于不存在浓度梯度, 如金属中金属原子的迁移, 由于不存在浓度梯度, 自扩散产生于晶体原子的无规随机运动
第一节 扩散动力学方程 (dynastic equation of diffusion) 1.菲克第一定律----稳态扩散 菲克第一定律---1.菲克第一定律----稳态扩散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横截面积的质点数目(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横截面积的质点数目(或称扩散 流量密度) 流量密度)J: dC
J = −D dX
3.易位扩散: 是指正负离子换位 易位扩散: 是指正负离子换位. 易位扩散
需要的能量就大,至今未见报道 需要的能量就大 至今未见报道
4.环形易位扩散:一般只同粒子易位 所需能量小 环形易位扩散:一般只同粒子易位, 所需能量小, 环形易位扩散
但是几个粒子恰好同时成环形移动的几率低
易位
环易位
第三节 扩散的分类 1. 按机制 空位机制和间隙机制 按机制: 2. 按发生区域 按发生区域: 体积扩散(晶格 晶 体积扩散 晶格)—晶体内 晶格 表面扩散 晶界扩散 位错扩散(攀移等) 位错扩散(攀移等)
第四节 扩散推动力和扩散系数 一:扩散推动力 从菲克定律可以看出扩散推动力是浓度梯度, 从菲克定律可以看出扩散推动力是浓度梯度,但实 际上不是这样的。 际上不是这样的。如果是浓度梯度推动扩散会导致浓 度均匀化,但是并非所有扩散都导致浓度均匀。 度均匀化,但是并非所有扩散都导致浓度均匀。
图3-4-1 Fe—Si—C(0.478%)与Fe—C(0.441%) ( ) ( ) 合金在1050℃13天扩散后碳原子的分布情况 天扩散后碳原子的分布情况 合金在 ℃ 天扩散后碳原子
组元i的扩散通量 组元 的扩散通量Ji与其浓度及宏观平均运动 的扩散通量 速率V 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速率 i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即
∂µι J i = ciVi = −ci Bi ∂x
与菲克第一定律: 与菲克第一定律:
式3 - 4 - 3
∂ci J i = − Di ∂x
式3 - 4 - 4
相比较可以求出菲克第一定律中扩散系数的真 实含义
∂ 2c ∂ 2c ∂ 2c ∂c = D 2 + 2 + 2 ∂x ∂t ∂y ∂z
第二节 扩散机制
晶体中原子都在平衡位置振动, 晶体中原子都在平衡位置振动 由于晶体中存在 着能量起伏, 着能量起伏 在任一时刻都会有一些能量高的原子 可以克服周围质点的束缚进行迁移而成为活化原子 (图3-2-1)。 图 。 活化原子数目符合波尔兹曼分布
2.同时空位周围的原子还必须具有超过能垒 同时空位周围的原子还必须具有超过能垒 的自由能。 的自由能。
表3-1 一些纯金属的自扩散激活能
随着金属熔点的提高,激活能也提高。 随着金属熔点的提高,激活能也提高。这是由 于金属的熔点越高,其原子间的结合能也越强。 于金属的熔点越高,其原子间的结合能也越强。
表明在面心立方结构中(111)晶面上的 图3-1表明在面心立方结构中 表明在面心立方结构中 晶面上的 一个原子移向邻近空位的情况。 一个原子移向邻近空位的情况。 原子将沿着与空位运动相反的方向迁移。 原子将沿着与空位运动相反的方向迁移。
图3-1 空位扩散示意图
实现空位机制的条件
1.扩散原子的近邻应当有空位
固体扩散的基本特点: 固体扩散的基本特点 1.构成固体的所有质点均束缚在三维周期性势阱中, 构成固体的所有质点均束缚在三维周期性势阱中, 构成固体的所有质点均束缚在三维周期性势阱中 质点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强。 质点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强。 质点的每一步迁移必须从热涨落中获取足够的能 量以克服势阱的能量。因此固体中明显的质点扩散常 量以克服势阱的能量。 开始于较高的温度,但实际上又往往低于固体的熔点。 开始于较高的温度,但实际上又往往低于固体的熔点。 2. 固体中的扩散往往具有各向异性 扩散速度慢 固体中的扩散往往具有各向异性,扩散速度慢 离子或原子的移动与晶体结构有关。 离子或原子的移动与晶体结构有关。晶体不同方 向面网密度不一样, 向面网密度不一样 会导致质点在各个方向上迁移的 几率不一样,而且迁移方向和距离也受结构限制 几率不一样 而且迁移方向和距离也受结构限制
第三章
固体材料中质点的运动与 迁移
重点: 重点: 扩散机制 扩散的分类 ★ 扩散推动力和扩散系数(两种推导方法) 扩散推动力和扩散系数(两种推导方法) 影响扩散的因素
在气态或液态中, 在气态或液态中,原子或分子可以比较自由 地移动. 地移动. 在晶体中,原子相对地比较稳定, 在晶体中,原子相对地比较稳定,在平衡位 置上快速振动,对大多数晶体,振幅约为0.1Å左右, 左右, 置上快速振动,对大多数晶体,振幅约为 左右 不到原子间距的1/10,并不会脱离平衡位置。 不到原子间距的 ,并不会脱离平衡位置。 但是,由于存在热起伏,特别在较高的温度, 但是,由于存在热起伏,特别在较高的温度, 有一部分粒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克服束缚它的势垒, 有一部分粒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克服束缚它的势垒, 脱离平衡位置而发生迁移。 脱离平衡位置而发生迁移。
由式3-4-3,3-4-4得出: 得出:
∂µι Di = ci Bi = Bi ∂µi / ∂Inci ∂ci
µι = µι + kTInα i = µι + kTInγ i ci
0 0
式中α 式中αi和γi 分别为组 元i在固溶体中的活度 在固溶体中的活度 和活度系数。 和活度系数。
∂µi / ∂Inci = ∂ ( µι + kTInγ i ci ) / ∂Inci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µι Fi = − ∂x
式.3-4-1 .3-
扩散所受到的驱动力F 等于沿x方向上化学位梯度 扩散所受到的驱动力 i等于沿 方向上化学位梯度 的负值
单从上式看,似乎在这一驱动力的作用下, 单从上式看,似乎在这一驱动力的作用下,原子 应该加速前进。 应该加速前进。 但是由于点阵阻力的影响, 但是由于点阵阻力的影响,扩散原子在化学驱动 力的驱动下运动时,同时会遇到基体原子的阻力; 力的驱动下运动时,同时会遇到基体原子的阻力;原 子最终是以极限速度匀速运动的. 子最终是以极限速度匀速运动的.受力原子的极限速 正比与F 率Vi正比与 i.即 ∂µι Vi = Bi Fi = − Bi 式3 - 4 - 2 ∂x Bi一组元 原子迁移率,即单位驱动力作用下组 一组元i原子迁移率, 原子迁移率 原子的运动速率。 元i原子的运动速率。 原子的运动速率
f = ve
− ∆G / KT
一:扩散的微观机制: 扩散的微观机制: 空位、间隙、 空位、间隙、 环易位和易位 ,主要为空位和间 隙两种。 隙两种。 1.空位机构: 空位机构: 空位机构 通过原子与邻近空位交换位置而实现迁移, 通过原子与邻近空位交换位置而实现迁移 ,这种 扩散机制称为空位机制。 扩散机制称为空位机制。 提高温度或用射线幅照等提高点缺陷密度的因素 均使扩散系数增大。 均使扩散系数增大。 纯金属中的自扩散和置换固溶体中溶剂原子和溶 质原子的迁移就是通过这种机制进行的
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由于硅增加了碳的活度, 由于硅增加了碳的活度,而组元的化学位高 低与该组元的活度有关.活度高,其化学位也高, 低与该组元的活度有关.活度高,其化学位也高, 组元从高化学位处向低化学位处流动, 组元从高化学位处向低化学位处流动,这是使体 系自由能下降的过程,也是一种自发的过程。 系自由能下降的过程,也是一种自发的过程。
− ∆G / KT
n1 = Ne
∆G:克服的能垒
图3-2-1 间隙原子迁移自由能变化
对于一个原子来说, 对于一个原子来说,设原子在平衡位置振动的频率 但并不是每一次振动都能引起跃迁, 为v,但并不是每一次振动都能引起跃迁,只有那些振 但并不是每一次振动都能引起跃迁 动能量高于迁移势垒的振动才能发生迁移, 动能量高于迁移势垒的振动才能发生迁移,称之为有 效跃迁频率f, 与 的关系为 的关系为: 效跃迁频率 f与 v的关系为:
式中D为扩散系数( 式中 为扩散系数(m2/s或cm2/s);负号表示粒子 为扩散系数 或 ) 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扩散,即逆浓度梯度的方向扩散。 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扩散,即逆浓度梯度的方向扩散。
2.菲克第二定律: 菲克第二定律: 菲克第二定律 适用于求解扩散质点浓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不稳 定扩散问题。 定扩散问题。
2.间隙机构 间隙机构 是指原子通过晶体间隙位置进行扩散的方式。 是指原子通过晶体间隙位置进行扩散的方式。 间隙机构引起晶格变形大, 间隙机构引起晶格变形大,只有间隙原子与 晶格位置上的原子尺寸相比较是很小时, 晶格位置上的原子尺寸相比较是很小时,才会发 生。
碳在γ 碳在γ铁中八面体间 隙位置迁移到邻近的 间隙位置。 间隙位置。 间隙原子的扩散系 数要比母相基体金属 的原子自扩散系数大 104-105倍。
互扩散: 在多元系统中常常有数种离子同时扩散, 互扩散: 在多元系统中常常有数种离子同时扩散, ~ 它们对系统扩散的贡献之总和可以用互扩散系数 D 表示。这类扩散是处在化学位梯度下进行的。 表示。这类扩散是处在化学位梯度下进行的。α黄铜( 黄铜(Cu+30%Zn)---铜中铜和锌的扩散 铜中铜和锌的扩散
推入间隙机制
当间隙原子直径较大时, 当间隙原子直径较大时,间隙原子通过把它近邻晶格 结点上的原子从正常位置推到附近的间隙中而自已则占领 该原子原来的结点位置,如下图所示, 该原子原来的结点位置,如下图所示,此时两个原子的同 时运动并未增加间隙原子的总数。 这种机制称为推入间隙 时运动并未增加间隙原子的总数。 这种机制称为推入间隙 机制
0
= ∂ ( µι + kTInγ i + kTInci ) / ∂Inci
0
∂Inγ i = kT (1 + ) ∂Inci ∂Inγ i Di = Bi kT (1 + ) ∂Inci
3.按有无定向的扩散流 按有无定向的扩散流: 按有无定向的扩散流 有序扩散(在外场作用 : 有序扩散 在外场作用):如在电场作用下离子导 在外场作用 体中粒子的迁移 无序扩散(无外场作用 质点随机运动 无序扩散 无外场作用)-质点随机运动 无外场作用
4. 按有无杂质 按有无杂质: 本征扩散--本征扩散是指源于晶体结构中本 本征扩散 本征扩散是指源于晶体结构中本 征热缺陷产生空位而引起质点的迁移 非本征扩散—外 杂质产生的缺陷作为载体的扩散 非本征扩散 外加杂质产生的缺陷作为载体的扩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