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简介_百度百科
山海经
鲧禹治水
• 洪水滔天,鲧( gǔn )窃帝之息壤以堙 ( yīn )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 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岛。
渊干精 明戚卫 ,衔 猛微 志木 固, 常将 在以 《填 读沧 山海 海。 经刑 》天 陶舞
《吾 离令 骚羲 》和 屈弭 原节 兮 望 崦 嵫 而 勿 迫 ,
九尾狐
荒有 东青 经丘 》之 国 , 有 狐 , 九 尾 《 大
《青 海丘 外国 东 经其 》狐 四 足 九 尾 。
……
烛龙
《山海经.大荒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 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 烛九阴,是谓烛龙
《海外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 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晵之东,其 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山海经》
东方神话之源
《山海经》简介
•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 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 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 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 的争论。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不详。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据说原共22篇约 32650 字。共藏 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 作13 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 5篇和海外经4篇做为一组;海内经4 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以 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 后贯串,有纲有目。五藏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 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 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藏山经》主要 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海经》中的《海 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 的神奇事物;《荒经》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 许多重要神话资料
《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简介《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着神奇色彩的著作,内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学、神话学、民俗学、科学史、宗教学、民族学、医学等学科的宝贵资料,它的学术价值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它大量地、有条序地记载了当时中国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的内容,如山系、水文、动物植物、矿藏、国家地理、经济、社会文化风俗等,细心钻研,深入探讨,就不愁没有新发现。
地理学《山海经》虽然不是纯粹的地理书,但其地理学内涵是第一性的,它从各个方向有秩序、有条理地记叙各地的地理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首先,《山海经》有自然地理记述。
这包括记载了许许多多的山,如“堂庭之山”,“杻阳之山”,“青丘之山”“箕尾之山”等,而每座山的命名是根据山的地貌而定的,这些山也体现了山系的走势;以及极其丰富的水文记载,河流大都记明了源头和注入之处,河流的发源地可以在某一山麓,而它的注入处却远离此山,记述者对于水文的记载时也注意到河流干流的全貌,河流的经由虽不见记载,但是若干干流如黄河、渭水可以从许多支流流入其干道的情况了解到它们的大致流经区域。
《山海经》记载了伏流河和季节河。
“潜行于下”的河即伏流河。
其次,《山海经》还有人文地理记述。
《海经》部分大量记述了当时的一些区域的社会人文风俗、经济发展、科技成果等。
因此有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中国的第一部地理志。
神话学《山海经》最重要的价值也许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除了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羿射九日、鲧禹治水等之外,还有许多是人们不大熟悉的。
如《海外北经》中载:“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
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
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
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
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
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
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
台在其东。
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这个禹杀相柳的传说充满了神奇色彩,既可从文学或神话学的角度来研究,也可以从中看出共工、相柳、禹三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古代民族部落之间的斗争。
山海经简介_百度百科
《山海经(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山海经》是中国先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山海经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
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
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经西汉向、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对于它的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容“余不敢言也”,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
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
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
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一部上古时期荒诞不经的奇书,也有人认为是古代山水物志。
山海经简介百度百科
《山海经(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着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
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
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对于它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也”,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
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着作。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着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
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
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一部上古时期荒诞不经的奇书,也有人认为是古代山水物志。
经典古籍《山海经》介绍
经典古籍《山海经》介绍经典古籍《山海经》介绍《山海经》是一部有名的志怪古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典古籍《山海经》介绍,欢迎参考阅读!书籍简介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记载我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一部上古时期荒诞不经的神话奇书。
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而成。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据说原共22篇,约32650字。
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大的部分,是一部富有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
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4篇、《大荒经》5篇。
《汉书·艺文志》载此书时作13 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也有人认为这5篇是西汉刘向父子校书时所增加的。
全书内容,以《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作为一组;《海内经》4 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4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
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
《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山经》主要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大荒经》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
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
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
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
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对古代历史、地理、植物、动物、文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经典古籍《山海经》
中国经典古籍《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相关的信息,一起来看看。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原共22篇约32650字。
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
《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
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
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夷坚,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对于它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也“,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
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内容介绍《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
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
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据说原共22篇,约32650字。
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大的部分,是一部富有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
荆楚上古神话(山海经)
荆楚上古神话——以《山海经》为例一、《山海经》内容简介1.分类:(1)古老的地理学论著;(2)中国原始社会史料的“百科全书”;(3)《汉书·艺文志》:术数略的形法类;(4)《隋书·经籍志》:史部的地理类;(5)《宋史艺文志》:史部的五行类;(6)《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小说之最古者,子部的小说家类;(7)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古之巫书”。
2.内容:《山海经》是一部记载我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大约是从战国初年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一部上古时期荒诞不经的神话奇书。
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而成。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据说原共22篇,约32650字。
《山经》主要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大荒经》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
《山海经》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实际上也是我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古书。
二、《山海经》的荆楚地方色彩1.从作者上来说金荣权先生在其论文《<山海经>的作者应为巴蜀人》中提出了一下论据:(1)《山海经》中的西南地域为后世主要文化集团的发源之地;(有意无意地把上古主要部族的远古始祖与西南的巴蜀之地联系起来)如:伏羲是巴人的始祖;黄帝的子孙颛顼出生生长在楚地;夏启起源于西南巴蜀之地;炎帝战败后后裔迁往西南;刑天、后稷葬在西南方等。
(2)《山海经》极力突出巴蜀地区的中心位置;a.《山海经》具有明显的重西南倾向;b.《山海经》有意将西南也纳入华夏的中心地带;c.西南还被称为天地之中;d.《山海经》中对西南事物的记载尤其详尽(3)西南是《山海经》作者眼中的长生之地和快乐之乡(不死之山)2.从内容上来说(1)吕子方先生在其《读<山海经>杂记》中指出:《山海经》的内容中有“占验、神灵、祀神的仪式和祭品、帝王的世系及葬地、器物发明制作......无所不包,可说是一部名物志之书,也可说是我国最早的类书。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一部古老的奇书。
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显然并非成书于一时,也不是一个作者写的。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1]。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
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
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
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代学者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考证,但并非成书于一人一时。
《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对于它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也”,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我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一部上古时期荒诞不经的神话奇书,也有人认为是古代山水物志。
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而成。
《山海经》共18卷,分为《山经》、《海经》、《荒经》。
记载了我国古代山川、各地民俗、物产资源以及大量神异鬼怪的传说。
《山经》以四方山川为纲,记述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等。
《海经》除著录地理方位外,还记载远国异人的状貌和风格。
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实际上也是我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古书。
《山海经》简介
《⼭海经》简介《⼭海经》简介《⼭海经》是先秦古籍,是⼀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的地理书。
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的内容。
除此之外,《⼭海经》还以流⽔帐⽅式记载了⼀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今仍然存在较⼤的争论。
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故事有,夸⽗逐⽇、⼥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等。
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不详。
【具体内容】 《⼭海经》全书现存18篇,据说原共22篇约 31000 字。
共藏⼭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荒经4篇。
《汉书·艺⽂志》作13 篇,未把⼤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全书内容,以五藏⼭经5篇和海外经4篇做为⼀组;海内经4 篇作为⼀组;⽽⼤荒经5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作为⼀组。
每组的组织结构,⾃具⾸尾,前后贯串,有纲有⽬。
五藏⼭经的⼀组,依南、西、北、东、中的⽅位次序分篇,每篇⼜分若⼲节,前⼀节和后⼀节⼜⽤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常清楚。
《藏⼭经》主要记载⼭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荒经》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娲和⼤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记录。
所记事物⼤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在向北,最后到达⼤陆(九州)中部。
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古代中国也⼀直把《⼭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禹本纪》,《⼭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之也。
”对古代历史、地理、⽂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价值参考。
【书籍特点】 《⼭海经》奇书 《⼭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的奇书之⼀。
它有如下⼏个特点: 第⼀,《⼭海经》为述图之书。
刘锡城在《全像⼭海经图⽐较》(1)序⾔中指出:“东晋⼈陶渊明的“流观⼭海图”(《读⼭海经13⾸》)、学者郭璞的“图亦作⽜形”和“在畏兽画中”的记载和论述,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曾有“⼭海图”流⾏于世。
山海经简介_百度百科
《山海经(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山海经》是中国先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山海经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
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
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经西汉向、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对于它的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容“余不敢言也”,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
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
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
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一部上古时期荒诞不经的奇书,也有人认为是古代山水物志。
《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
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账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全书18篇,约31000字。
五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
《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做为一组;海内经4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
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
五藏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得非常清楚。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
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
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为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
《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成书于什么时期?
《山海经》简介《山海经》成书于什么时期?《山海经》简介:《山海经》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经多人写集成的一部古书,作者大概都是楚地的楚人。
《山海经》是一部以神话为主流的书,它的内容包括范围庞大,它除了保存有大量的神话资料而然,还涉及到学术领域的各个方面,诸如宗教学、哲学、历史学、民族学、天文学、地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医药卫生学等,此书内容包罗万象,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当时的生活日用百科全书。
此书《五藏山经》的各经后面,大量列举了祀神所用之物,有雄鸡、犬、牡羊、圭、璧、璋、糈……等,而“糈”字在各经中所见最多。
“糈,精米,所以享神。
”即是说巫师用精米来享神。
《山海经》祀神物中多用糈,又有关於医药、咒禁、神怪等记叙。
所以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说它“盖古之巫书”,当是平情之论。
袁珂先生在《山海经校注.序》中曾这样说:“《山海经》匪特史地之权舆,亦乃神话之渊府。
”说《山海经》是中国神话的“渊府”(宝库),是为历来研究中国神话的学者众所公认的。
鲁讯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亦说《山海经》“盖古之巫书”,又在《汉文学纲要》中说“盖以记神事”。
足以证明《山海经》是一部极具神话研究价值的古书。
整部《山海经》大约可分如下几部份:一.《五藏山经》,共五篇,约占全书二分之三以上;内容有关山川地理、祀神的典礼仪式和所用之物,间中叙写到诸山山神的形貌和神力。
二.《海外经》,共四篇;内容多记海外各国的异人、异物,也有些古老神话零片记叙,如夸父追日、刑天断首。
三.《海内经》,共四篇;内容是记海内神奇事物,如昆龙景象、建木形态、巴蛇、雷神等。
四.《荒经》,共五篇;内又分为《大荒经》四篇和《海内经》一篇;内里记录了一些有关帝俊和黄帝(古代东西两大民族所奉祀的上帝)的神话。
此经是保存神话资料最多和最原始的;大部份重要的神话材料几乎会萃在这裏,而这部份之写作时期可能比经中其他部份还早。
从“海外南经第六”起到最后“海外经第十八”止之十三篇,简称为《海经》。
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简介一、背景介绍《山海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是一部记载了大量神话传说的文献。
它最早的版本可追溯至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包含了丰富的地理、历史、动植物、神怪等方面的内容。
该书编纂的目的是为了传承和保存当时的神话传说,也为后人研究古代审美观念、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材料。
二、《山海经》的内容《山海经》主要由山经、海经、疆海经、海外经、疆外经等5个部分组成。
1. 山经山经收录了多处山脉的形状、位置、特征和相关故事,涵盖了中国大部分的山脉。
其中最出名的是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这些山在古代被视为五方的屏障,具有极高的崇拜和神圣地位。
2. 海经海经主要记载了中国周边的海洋、海岛、湖泊等水域地理信息,还包括了一系列神话中的神兽、海怪等。
这些故事丰富多样,形成了中国古代的海洋传说文化。
其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是关于东海龙王的传说,与中国民间信仰密切相关。
3. 疆海经疆海经主要记载了中国的边疆和海外地区的传说。
这些地方包括了西方的夷狄之地、北方的鲜卑和匈奴等,以及南方的百越和夷獠。
这一部分的内容揭示了中国在古代对周边地域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展示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民族传统。
4. 海外经海外经主要记载了中国古代关于海外地区的传说故事。
这些地方包括了上古时期所谓的东方四岛(蓬莱、方丈、瀛洲、炎灵)以及神话中的仙山、仙岛。
这些故事中的地方被视为神仙们所居住的地方,有着非常神秘和神奇的特征。
5. 疆外经疆外经主要记载了中国古代边疆地区的传说,包括了西方的蛮夷、东方的巴蜀、北方的狄夷以及南方的蛮夷等。
这些地方的人民和风土人情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在《山海经》中得到了详细的描绘。
三、《山海经》的意义《山海经》记录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它是古代神话传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解释和想象,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库。
通过研究《山海经》,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的审美观念、宇宙观和价值观,进一步认识古代的历史文化。
山海经简介百度百科
《山海经(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着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
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
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对于它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也”,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
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着作。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着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
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
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一部上古时期荒诞不经的奇书,也有人认为是古代山水物志。
山海经简介百度百科
《山海经(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着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
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
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对于它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也”,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
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着作。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着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
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
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一部上古时期荒诞不经的奇书,也有人认为是古代山水物志。
山海经:远古百科全书
【异兽】九尾狐
【原文】 青丘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 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 者不蛊。 (医药?类似记 载甚多)
【译文】 青丘山,山 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狐 狸却长着九条尾巴,吼叫 的声音与婴儿啼哭相似, 能吞食人;吃了它的肉就 能使人不中妖邪毒气。
【梼杌】 拼音 TÁ WÙ O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 梼杌很像虎,毛长,人面虎足 猪口牙,尾长,被用来比喻顽固 不化、态度凶恶的人。 相传是北方天帝颛顼的儿子, 它还有名字叫做傲狠,难训,由 这几个名字里,也可大略推知它 的作为了。和穷奇一样,梼杌后 来也成了四凶之一。
后来“梼杌”被用来比喻顽固 不化态度凶恶之人。之人,《左 传· 文公十八年》有云:“颛顼 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 言,天下谓之梼杌。”
【饕餮】读音TĀO TIÈ
是传说中的龙的第五 子,是一种想象中的神 秘怪兽 。古书《山海经》 介绍其特点是:羊身, 眼睛在腋下,虎齿人爪, 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 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就 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 最后被撑死。后来形容 贪婪之人叫:“饕餮”。
【历史】黄帝战蚩尤
《大荒北经》:蚩 尤作兵伐黄帝,黄 帝乃令应龙攻之冀 州之野。 黄帝与蚩 尤应龙蓄水。蚩尤 请风伯、雨师纵大 风雨。黄帝乃下天 女曰魃,雨止,遂 杀蚩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海经(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
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
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对于它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也”,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
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
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
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一部上古时期荒诞不经的奇书,也有人认为是古代山水物志。
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编校时,才合编在一起。
全书18篇,《山经》五篇是为一组,以四方山川为纲,记述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等。
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海经》中的《海外经》五篇是为一组,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5篇为一组,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大荒经》五篇为一组,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海经》以上每组的组织结构,皆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除著录地理方位外,还记载远国异人的状貌和风俗。
第18篇《海内经》是《山海经》地理状况的总结,总结中国境内地理形势分野、山系、水系、开拓区域分布;农作物生产;井的发明;乐器制作;民族迁徙;江域开发以及中国洲土安定发展形成的基本格局。
《山海经》全书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畏兽,该书总体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
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大荒经》由东开始,故有学者认为是南、西、北、东的方位顺序与远古上南下北同,故《大荒经》由东开始,则可能是后人的改动调整),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
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
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对古代历史、地理、植物、动物、文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于《山海经》全书涉及的地域范围及相关物事虚实,历来众说纷纭。
很多学者都认为是一次国家地理大普查之后的文献记载,有一些确实能确定下来,比如黄河、渭河、华山等等,地理位置与现实的大体一致。
事实上,即使是《五藏山经》,也与整体格局和现实的山川不合,至今为止,尚未有谁能令人信服地将这些山川一一坐实。
然而,《五藏山经》所描述的山川有些是存在的,特别是《中山经》里的山,《五藏山经》(即“山经”)本是以一些真实的山川为基础来叙事的,但说到荒远无稽的极地,已是无能为力,只能凭借想象向壁虚构了。
编章结构在班固《汉书·艺文志》中,著录有“《山海经》十三篇”,并将其列为“数术略”中“形法”类之首,但所列仅目,内容早佚。
传世《山海经》全书篇幅不大,不到三万二千字,包括《山经》和《海经》两大部分。
《山经》分为《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5个部分,故《山经》又称作《五臧山经》(或作《五藏山经》,臧、藏为古今字)。
《海经》分为《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
《海外经》包括《海外南经》、《海外西经》、《海外北经》、《海外东经》4个部分;《海内经》包括《海内南经》、《海内西经》、《海内北经》、《海内东经》4个部分;《大荒经》包括《大荒东经》、《大荒南经》、《大荒西经》、《大荒北经》、《海内经》5个部分。
《山海经》的篇章结构与众不同。
除《大荒经》以下五篇外,其方位展开顺序不是习以为常的东、南、西、北,而是有悖常法的南、西、北、东。
蒙文通曾经据此为论据之一指出,《山海经》是古代南方(即古巴蜀和楚)人的作品,故在篇章安排上以南方为首,后人也多袭其说。
但是,先秦典籍甚多,经现代学者梳理后,并未见到有与此类似的事例,因此,倘若单凭此点,今人少有采信。
[3-4] [6]《山海经》内容编目山经01南山经02西山经03北山经04东山经05中山经亦称“五藏山经”海经06海外南经07海外西经08海外北经09海外东经亦称“海外经”10海内南经11海内西经12海内北经13海内东经亦称“海内经”14大荒东经15大荒南经16大荒西经17大荒北经18海内经亦称“大荒经”文献价值《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着神奇色彩的著作,内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学、神话学、民俗学、科学史、宗教学、民族学、医学等学科的宝贵资料,它的学术价值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它大量地、有条序地记载了当时中国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的内容,如山系、水文、动物、植物、矿藏、国家地理、经济、社会文化风俗等,细心钻研,深入探讨,就不愁没有新发现。
1)地理学《山海经》虽然不是纯粹的地理书,但其地理学内涵是第一位的,它从各个方向有秩序、有条理地记叙各地的地理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首先,《山海经》有自然地理记述。
这包括记载了许许多多的山,如“堂庭之山”、“杻阳之山”、“青丘之山”、“箕尾之山”等,而每座山的命名是根据山的地貌而定的,这些山也体现了山系的走势;以及极其丰富的水文记载,河流大都记明了源头和注入之处,河流的发源地可以在某一山麓,而它的注入处却远离此山,记述者对于水文记载时也注意到河流干流的全貌,河流的经由虽不见记载,但是若干干流如黄河、渭水可以及许多支流流入其干道的情况了解到它们的大致流经区域。
《山海经》记载了伏流河和季节河。
“潜行于下”的河即伏流河。
其次,《山海经》还有人文地理记述。
《海经》部分大量记述了当时的一些区域的社会人文风俗、经济发展、科技成果等。
有许多关于先民对于疆域的开发,如《海外北经》提到“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
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
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
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
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
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
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
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因此有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中国的第一部地理志。
2)神话学《山海经》最重要的价值也许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除了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羿射九日、鲧禹治水等之外,还有许多是人们不大熟悉的。
如《海外北经》中载:“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
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
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
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
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
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
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
台在其东。
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这个禹杀相柳的传说充满了神奇色彩,既可从文学或神话学的角度来研究,也可以从中看出共工、相柳、禹三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古代民族部落之间的斗争。
其作为神话学文献,《山海经》至少有三方面价值:1、对七大类中国上古神话做了程度不同的记录;2、留下了关于神话世界空间的可靠的文字根据;3、保存了大量的凝聚着原始文化信息的原始物占,蕴含着潜在的神话学价值。
对于中国神话的分类,不宜采取以其所体现人类意识和精神成长历程为根据的西方神话分类原则,而应把神话的主要内容、基本精神、内在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重要特征作为主要根据。
《山海经》对追溯事物起源的神话(创世神话、部族起源神话、文化起源神话等)记录较少,而对英雄神话、部族战争神话记录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特点和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
[9] [13]3)民俗学山海经.九凤(九头鸟)图山海经.九凤(九头鸟)图[14]张紫晨在《<山海经>的民俗学价值》(《思想战线》1984年第4期)中概括总结了《山海经》民俗学价值,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一是在古山水的记述中保存了服佩、信仰与禁忌、祭祀等民俗;二是在山海图说中保存了医药和巫术等民俗;三是在山、海的记述中保存了大量古代神话。
孙致中的《凿齿中容雕题贯胸——<山海经>“远国异人”考之三》(《河北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对《山海经》中的远国异人,从民俗学的角度作了考释,而宫哲兵的《羽民、穿胸民、凿齿民与南方民俗——<山海经>奇谈的人类学诠释》(《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则运用人类学比较、还原、重构等方法对其进行了阐释。
表现出了在对《山海经》的研究中体现出方法的多样性。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学者伊藤清司所著的《<山海经>中的鬼神世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他从当时人思想观念出发,认为当时人存在着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分野,内部世界是人们熟悉的日常世界,外部世界是陌生的怪诞世界。
刘宗迪的博士论文《论<海外经>与<大荒经>与上古历法月令制度的关系》,从人们相对忽视的上古历法制度的角度对《山海经》上述内容进行了重新解释,文中多有新见,是《山海经》研究的重要成果。
同时徐显之《<山海经>探源》(武汉出版社,1991)、张岩《<山海经>与古代社会》(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9)、王善才《<山海经>与中华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等都不同程度地论及古代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