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饮食文化论文
客家饮食文化研究
农林大学学院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DONGFANG COLLEGE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客家饮食文化研究专业年级: 09旅游管理学号:邱素萍姓名: 0960104010 2011 年 11 月 20 日[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文化兴趣日浓,不少客家传统名菜和创新菜色由于其风味独特、经济实惠而拥有越来越多的食者群数量。
对客家饮食文化的研究,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揭示客家饮食文化的起源,发展的规律及其原因。
客家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是无数客家人的智慧结晶,它不仅与中原饮食文化有着渊源关系,而且与其他民族也有渊源关系,也有本质特征。
研究它可以节尅客家饮食文化的神秘面纱为研究闽西历史也有十分重要作用。
研究客家文化博大精深的意义就在于进一步了解和揭示客家饮食文化的起源、发展的规律及其原因。
因此,本文对客家饮食文化,尤以上杭萝卜干为例,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学术意义。
关键词:客家菜闽西八大干上杭萝卜干前言:在科技发达,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开始向更健康,更营养的饮食进军。
此时,鲜美的充满异域风情的美食开始风靡全球。
如:肯德基,麦当劳,意大利面,披萨……充斥着全球市场,因此发扬客家菜的行动刻不容缓,也是客家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契机。
客家菜亦称东江菜,它与潮菜、粤菜并称三大菜。
客家菜肴风味的形成跟客家民系的形成是分不开的,如像客家话保留着中州古韵一样,客家菜同样也保留着中州传统的生活习俗特色。
在探究客家饮食文化的成因时,人们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客家人遍布海外,都讲客家话,即便是侨居海外,家庭日常用语仍以客家话为主,但是,在众多的客家人居住区域中,只有的东江流域客家人在保留客家方言的同时也保留了中州饮食特色,并且自成一派,而其它地区的客家人饮食习俗都被当地饮食文化同化了。
这一现象的形成是有其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的。
浅谈客家饮食文化
浅谈客家饮食文化客家饮食文化是中国独特且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之一。
客家人的饮食文化除了以其口味独特、风味鲜美而闻名于世外,还强调品质、讲究营养、追求健康。
在本文中,我将着重探讨客家饮食文化的由来、特点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客家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上千年的历史。
客家民系源自中原地区,通过迁徙来到江西、福建、广东等地。
由于生活环境的变迁,客家人不得不通过独特的饮食习惯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客家饮食文化因此融合了中原和南方的饮食特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味。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客家菜”,如梅菜扣肉、酿豆腐、回锅肉等,这些菜肴口感鲜美,营养丰富。
客家饮食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客家菜谙熟烹饪技艺,以独特的烹调方法和丰富的调味品让食材更加美味,例如红烧扣肉的烹制过程需要非常考究。
其次,注重对食材的选择和处理。
客家人崇尚自然食物,善于发现食材的本质,因此他们喜欢使用新鲜的蔬菜、肉类和海鲜来制作美食。
此外,客家饮食健康可口,崇尚天然健康的饮食理念,追求适度的清淡口味。
另外,客家饮食文化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客家饮食文化成为了客家人的身份与归属感的象征,他们通过坚守自己的饮食习惯,弘扬百年传统,守护着自己的文化传承。
其次,客家饮食文化逐渐成为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游客们纷纷慕名而来,品尝正宗的客家菜,体验独特的客家饮食文化,为客家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客家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不仅有许多传统菜肴得到保留和发扬,还有许多创新菜品在现代社会中崭露头角。
总体来说,客家饮食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独特而重要的一部分。
其历史悠久,独具特色,透过饮食文化可以看到客家人的智慧和坚持。
在当代社会中,客家饮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方式,更是一种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的象征。
同时,客家饮食文化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保护和发扬客家饮食文化,不仅仅是对美食的保护,更是对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传承。
客家菜的地域特色与文化传承
客家菜的地域特色与文化传承客家菜,是中国传统菜系中的一支独特存在。
其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口味和烹饪技巧,更在于其深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
客家菜融合了各地民风、饮食习惯和口味,形成了独特的烹饪风格,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客家菜的发展历史、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发展历史客家菜作为中国传统菜系之一,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
客家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民族群体,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饮食习惯。
客家人广泛分布在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和台湾等地,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色和口味。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客家菜不断吸收各地的烹饪技巧和食材,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烹饪风格。
二、地域特色1. 口味独特客家菜以鲜、咸、酸、辣为主要口味,以辣味为特色。
辣椒、花椒等调味料被广泛运用,赋予了菜品浓郁的味道和香气。
客家菜的辣味并非简单的刺激口腔的辣椒味道,而是经过巧妙调配,与其他调料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口感和味觉享受。
2. 健康养生客家菜注重荤素搭配,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产品和独有的山珍野味,追求菜品的鲜美和营养均衡。
例如,客家菜中常见的乡村土菜“新疆大盘鸡”采用“木荷叶鸡”为主料,搭配上各色蔬菜和调料,既保留了鸡肉的鲜嫩,又增添了蔬菜的清爽。
这种搭配方式不仅增加了菜品的口感层次,还使得菜品更加健康营养。
3. 制作工艺独特客家菜以手艺制作为主,强调烹饪技巧和火候掌握。
蒸、煮、炖、爆等烹调方法被广泛应用,使菜品入味鲜香,保持了原料的原汁原味。
此外,客家菜还注重刀工和摆盘艺术,追求菜品的形状美感和视觉享受。
三、文化传承1. 家庭传承客家菜在每个客家家庭中都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传承方式。
每个家庭都会有自己的传统菜谱和传统烹饪方式,作为一种家庭文化代代相传。
家族中的年长者会将自己的烹饪技艺传授给后辈,使得客家菜可以通过家庭的方式流传下去。
2. 餐饮业传承客家菜在各地的餐饮业中也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扬。
客家文化(5篇范文)
客家文化(5篇范文)第一篇:客家文化客家文化——广东博物馆调查报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汉民族文化分支的客家文化,则是其中不可缺少、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为了加深对客家文化的历史了解和实践探讨,我组成员于5月30日前往广东省博物馆进行参观。
总结发现客家文化不但具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其中的农耕文明、客家节日以及婚嫁习俗最具代表性了。
在博物馆的广东历史展厅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客家的农耕图展,“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生活写照在画面上展露无疑,展示了客家先民胼手胝足开垦梯田的业绩。
为了维持生计,客家先民在岭上依山建房,开山凿田。
由于山高坡陡,聪明的客家先民依狭窄的山势开垦小田,甚至在沟边坎下石隙之中,都会奋力开凿,从山脚开到山顶,不浪费寸土块石,让它们都变成田地,长出粮食。
这一块块、一排排、一垅垅梯田犹如横在天地间的一部厚重史诗,写满了一代代客家人的智慧和汗水,成为客家农耕文明的一道奇观。
大部分客家人居住在山区,经济以农业为要,主要农产品以水稻为主。
客家地区的水田,近山用溪水,靠河用河水,皆以水车灌水入田。
农家肥料,以家禽的粪便作为粪种,掺上石灰肥田。
稻谷成熟后,收割时,不雇工;约左邻右舍的妇女,到时她们自带镰刀来田里帮助割水稻。
这些“帮工”等她们各家收割水稻时,被人“帮”过工的妇女再“帮”人家的工。
这是客家人团 1结互助、平等相待的好传统的充分表现。
展厅的场馆中还展示了客家人所独特制作的农用工具。
有传统耕种时使用的犁、耙;传统灌溉时所用的脚踏水车;施肥时用于装载肥料的灰箩、粪桶;收割时使用的稻桶、打稻机、箩筐、镰刀;加工时所使用的风车、石磨等;还有在衣食住行方面上所用的斗笠、蓑衣等生活用具。
而其中的风车是杰出代表,使用风车清选粮食时,用饧箕装上稻谷或稻米倒入风车漏斗口中,再用手摇动风车,那些糠就会被吹走了,留下的就是实粒的谷子,碾出来的米粒也就会很饱满的了。
而饧箕是用篾条或竹条编制而成,做工精细,其用处很多,有一点类似量筒。
探寻客家菜源远流长的独特美食文化
探寻客家菜源远流长的独特美食文化客家菜作为中国传统菜系之一,源远流长,独具特色。
在中国烹饪界,客家菜以其独特的调味方法、烹饪技巧和食材搭配,赢得了广大食客的喜爱。
本文将探寻客家菜背后的源远流长的独特美食文化,从其历史渊源、口味特色、食材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历史渊源客家菜的历史可追溯到数百年前的中国南方地区。
客家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民系,他们在历史上长期处于迁徙、辗转不居的状态。
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使得客家人在不同的地域中吸纳、借鉴了各地的烹饪技艺,逐渐形成了具有客家特色的烹饪风格,即客家菜。
客家菜融合了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烹饪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口味。
二、口味特色1. 突出原汁保鲜客家菜以原汁保鲜为特色,追求口感的原始自然,注重食材的原汁原味。
烹调过程中,一般不添加太多调料,尽量保持食材的本真。
这种烹调方法使得菜品的口感更为清新,能够更好地保留食材的鲜美。
2. 清淡少油与川菜、粤菜相比,客家菜的油腻度较低,口味相对清淡。
客家菜偏爱以蒸、炖、烩等简单烹煮技法,能够使食材更好地保持自然滋味,更利于消化吸收。
3. 精选本地食材客家人对食材十分重视,追求本地食材的新鲜和品质。
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绿色蔬果,客家菜都以本地食材为主,注重食材的自然健康,营养丰富。
4. 注重刀功客家菜注重刀工技巧,尤其是切丝、切片、切细丁等刀工,能够更好地掌握火候和口感,使客家菜的菜品质地更加细腻,口感更佳。
三、食材运用1. 食材丰富多样客家地区自然环境优越,拥有丰富的食材资源,如猪肉、鱼虾、野味、山珍海味等。
这些食材作为客家菜的主要材料之一,赋予了客家菜丰富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2. 独特配料调味客家菜以姜蒜为底调,注重米酒、黄酒、细盐等调料的运用。
姜蒜的辛香和米酒、黄酒的微甜,使得客家菜在独特的调味中散发出浓郁的风味。
3. 食材创新运用在客家菜的烹调过程中,厨师们不断探索食材的新用法,使得传统的客家菜菜品不断创新。
例如,利用红糖制作糖醋鲢鱼,口感酸甜适中,让人回味无穷。
客家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东江酿豆腐、椒盐鸭下巴等都是客家菜的代表作。
一般而言,传统客家菜多用肉类,主料突出,讲究“咸、烧、肥、香、熟、陈”。
咸:指客家菜偏咸,甚至有“吃在客家,咸是一绝”之说;烧:强调趁热吃,且“烧唔烧”成了品评菜肴是否好吃的标准之一;肥:普遍用油很重,肉食多选五花肉甚至纯肥肉,馅料用半肥瘦;香:做菜多煎、炸、炒、烧、焗、焖,以香口为佳;熟:做菜强调熟透、熟烂;陈:常用菜干等陈料,如梅菜扣肉。
客家饮食文化特征文化首先是环境的产物,随后才是交融的结果,饮食文化也不例外。
客家菜特征的形成,一方面与客家人的生活居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相对当地居民而言,他们是客,因而被称为“客家人”。
明清时期,以广东梅州为基地,“一枝散五叶”,又扩散至四川、广西、海南、台湾、香港、东南亚各地,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包括以菜肴(客家菜)、小吃、茶、酒为系列的客家饮食文化,并因地域因素被吸纳到粤菜系中,使客家菜成为粤菜中独特的一支。
其中又以东江菜最负盛名,因广东境内客家人一向以粤东山区的梅县(现梅州市)为基地,并主要居住在东江流域,东江向西南流入广东省境内,故广东客家菜又称东江菜,与潮汕菜(潮州菜)、广府菜(广州菜)并称广东三大菜系。
明清时期,客家菜系基本定型。
其中东江盐焗鸡构成了客家菜的典型代一、二两重。
酒宴菜肴数量讲究“六碗八盆十样”,盛器多用大碗、盆、钵。
这些与一向节俭的客家日常生活形成极大反差。
客家妇女的社会地位从客家人独特的饮食文化来考察客家妇女的地位,可以看到客家妇女的地位呈现为一种奇特的矛盾状态。
一方面传统的男权思想及社会普遍对女性生理的误解,使客家妇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歧视。
客家女性在吃饭时,通常是不能出现在餐桌上的,特别是未婚女性或未生育的小媳妇更是无权上桌。
盛了饭,夹了菜,她们的一日三餐只能在厨房灶台旁完成。
客家女性一般也不参加公共宴会,即使是小范围的家族餐会,女性也不能与男性同桌而食。
由此可见,在客家传统中,陈旧的社会性别话语权依然根深蒂固,客家妇女的传统角色定位并未改变,在社会总体价值体系下,客家女性依旧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尊崇的仍然是“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的价值观念。
客家饮食文化论文
客家饮食传统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自客家先民从北方中原地区长途迁徙, 在赣闽粤大定居之日起开始萌生, 与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发展相始终, 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
此外, 客家饮食文化还受到赣闽粤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的影响, 表现出了浓郁的山地饮食文化特色。
饮食是客家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对客家饮食民俗及传统的文化解析, 能更好地把握客文化和客家精神的特质。
一、祖根意识和本土认同和谐共存客家人一直以来都以中原正统文化的传承者自居, 然而, 在经历几次大迁徙之后, 客家移民所携带的原乡文化在影响当地文化的同时, 也必然要受到移居地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和当地土著文化的影响。
在与当地畲、瑶等氏族、部落的文化相碰撞、融合的过程中, 逐渐产生了某种适应新的生存环境的“本土化”认同。
客家菜有一种非常富有客家特色的制作工艺“酿”, 是将调好味的馅置入另一种食物当中。
客家人几乎无所不酿, 酿豆腐、酿苦瓜、酿茄子、酿萝卜、酿莲藕、酿腐皮、酿辣椒、酿冬瓜、酿肉皮, 以至于酿肉丸、鱼丸⋯.最终形成了系列的“酿”菜。
其中, 客家传统名菜“酿豆腐”被称为客家第一菜。
追溯酿豆腐的创制渊源,与饺子不无关系。
北方的乡土人常说这样一句话: “好吃不过饺子。
”因为好吃, 逢年过节都要吃它, 特别是大年初一吃饺子, 已成为北方人的风俗, 饺子已成为中原饮食文明的代表符号之一。
但迁入赣闽粤三角区的客家先民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窘境: 由于小麦这种旱地作物不适宜移居地的种植环境, 他们原有以面食为主的饮食方式无以为继, 更无须说吃饺子了。
饮食方式的截然不同更加催生了客家人对祖居地的思念, 对以往生活方式的追忆, 特别是饺子已成为客家人思念故土一个无法绕过的心结。
为了找到与故乡感情联系的纽带, 重新找回强势文化携带者的优越感, 以他乡为故乡的客家人对饺子从原料到制作方法上都进行创新, 发明了酿豆腐。
其制法是: 将水豆腐切成若干大小均等的小方块, 再取瘦猪肉、大蒜、冬笋、香菇或其他料剁成泥, 加上酱油、盐、淀粉拌以鸡蛋制成馅置入小块豆腐之中, 下锅烹熟即可。
介绍客家菜的作文
“山野之根,河塘之鲜,田园之美”十二个字点明了客家菜的灵魂。
“靠山吃山”,是客家人获取食物最便捷的方式。
大山里,肉食或许尚不易获得,蔬果却俯拾即是。
南方的阳光与雨露,催促着植物蓬勃生长。
客家菜的口感偏重,注重“肥、咸、熟”;突出主料,原汁原味,讲求酥软香浓;注重火功,以炒、炖、煲、酿见长;造型古朴,乡土风貌明显。
客家人的饮食特点,与客家民系的形成历史、生活习俗和居住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客家人特别恋乡,但他们又不得不外出谋发展。
时至今日,仍有很大一部分客家人漂泊在外。
不少阔别家乡多年的海外游子,一回到故土就醉心于品尝留在童年记忆里的客家美食。
对于客家游子来讲,每一道家乡菜,含在嘴里,那都是浓浓的化不开的乡愁。
论客家饮食文化
论客家饮食文化那来到龙岩呢,肯定就是要了解这边人的生活习惯嘛,了解闽西这边客家人的生活状态,之前就说过,客家主要由客家的三大文化组成的,客家饮食文化,酒文化和婚俗文化,刚才小庄已经和大家介绍过客家的婚俗文化了,那现在我来稍微介绍下客家的饮食文化,那我介绍也不是美食书上介绍的那种,好像5星级酒店才吃得到,我介绍的都是我们平时生活就能吃到的一些客家美味,既然来龙岩,这些是肯定要了解的,不然怎么算来到这个城市呢,(可以举去北京的例子,北京人的生活情况),那我们客家菜其实是属于广东菜啦,客家饮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客家菜肴,另一为客家小吃。
那我们客家菜是怎么形成的呢,它有什么特色呢?客家饮食的特色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素、野、粗、杂,(1)吃的素,素是怎么回事呢,别以为我们住山区里的就靠打猎为生,那是北方,我们南方的还是会种几亩薄田的。
另外山里面还有很多野菜、菇类、菌类、笋,像驰名中外的闽西八大干,就有一半是素的,永定菜干,漳平笋干,连城地瓜干、长汀豆腐干等,这些都是素的,平时的荤菜也多用素菜搭配,比如宴席上有全部都是豆腐做的菜,豆腐宴。
客家人酿豆腐源于中原时包饺子的习惯,因迁徙到岭南无麦可包饺子,想出了酿豆腐的吃法。
客家人吃豆腐各种煮法都有,所谓豆腐套餐包括了餐前吃的豆腐花,豆腐干。
用豆腐做的菜有什么出名的呢,闽西八大干排名第二的长汀豆腐干,到处都有做豆腐的,为什么长汀的豆腐干出名呢,因为跟当地的土质、气候。
特别是水源有很大的关系,客家人的母亲河汀江就在长汀,水质很好,所以种出来的黄豆是当地特有的五月黄,这种黄豆做出来的豆腐就很不一样,嫩白滑爽,滋味香鲜。
豆腐做的很出名的菜有什么呢,首先第一道四堡漾豆腐,四堡是我们这边一个清朝时以印刷业闻名中外的地方,印刷场的工人日夜劳作很辛苦工作三班倒,所以经常熬夜内分泌失调,火气上升,不能吃荤的免的影响身体健康,一定要吃些清心润肺的东西,所以他们的家人就专门制作了漾豆腐,这道菜是什么样的?就是把猪肉或牛肉混合香菇、葱等剁烂做成馅。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3000字范文参考(3)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3000字范文参考(3)中国饮食文化论文3000字范文三:论文题目:桂东南客家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广西东南地区有一支独特的民系——客家人,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客家人仍保持着自身独特的客家文化,尤其是其饮食文化受到众多的好评,很多游客都因客家饮食而前往桂东南地区旅游。
在各国文化旅游相继发展的形势下,桂东南地区也应积极开发客家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实现中国文化传承与区域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旅游行业得到显着的发展和进步,同时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桂东南位于我国南部地区,不仅拥有者独特的地质文化、风情文化、生态文化等,同时还蕴含着丰富饮食文化,吸引众多旅游开发商的眼光。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桂东南旅游资源开发的特色及重要性进行分析探究,并相应的提出桂东南客家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桂东南客家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桂东南主要是指市管县前的广西玉林地区所辖县,包括玉林、陆川、平南等。
中原战乱之时,客家人南迁,大部分人在此地定居,随着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桂东南客家饮食文化继承了中原饮食文化传统,又因其长时间在桂东南地区发展,也受到当地文化影响,饮食文化中同时包含了百越族的饮食文化。
其中,较为具有特色的菜品包括白斩鸡、酿豆腐、酿苦瓜、豆沙粄等。
独特的菜品不仅深受本地居民喜爱,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使桂东南客家饮食也成为一种特色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旅游行业的发展。
从总体来看,桂东南客家饮食主要以鲜辣醇厚为主、清淡口味为辅,具有烹饪原料技法众多、小吃多样、食疗文化悠久等特点。
目前,我国各地基本上开设有客家菜餐馆,而桂东南客家饮食文化也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得到一定的开发利用。
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①存在盲目跟风现象,一些客家菜餐馆只是盲目跟风,仅打出客家菜的招牌,而实际上经营的却并不是正宗的客家菜,例如客家菜极少使用海鲜作为原料,而一些餐馆却打出“客家海鲜”的招牌,使一些前来品尝的游客无法真正体验到客家菜的特色;②缺乏饮食文化与游客的交互,游客希望在品尝美食时能对客家饮食文化进行了解,而在当地很少有这种交互活动,难以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③未能树立品牌意识,虽然大多数人对客家菜有所耳闻,但对客家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并不了解,相关企业的知名度较低,缺乏完善的客家饮食文化旅游营销体系,难以吸引更多的新游客。
浅议客家饮食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浅议客家饮食文化的形成与特点第一篇:浅议客家饮食文化的形成与特点浅议客家饮食文化的形成与特点饮食文化与经济、政治、历史、语言、文字、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为汉族八大民系之一的客家人,在其光辉灿烂客家文化中,饮食文化尤其鲜艳夺目。
我国有关饮食、养生、烹调、菜品等论著不少,但对客家饮食文化一直没有得到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宣传和弘扬,以至于客家菜系在很长时期里没有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未取得其应有的社会地位。
在人们心目中,客家菜没有自己的独立体系。
过去,客家菜只能是附属于所在省区菜系中的子菜系,如广东客家菜是粤菜中的“东江菜”,福建西部地区客家菜叫闽菜中的“闽西菜”,江西南部的客家菜谓之赣菜中的“赣南菜”。
尽管各省区客家人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别使各地客家菜有一定的不同,但由于客家民系的起源及其文化本质的同一性,使得客家饮食文化总体上是一致的,与其他菜系相比较,客家菜及客家饮食文化又有自己的独持性。
客家饮食文化,是客家先人经历几次大迁徙之后,在承传中原饮食文化的基础上,与当地畲、瑶等民族、部落的食文化相影响、相融合而形成的独具风格的客家文化。
可以说,客家菜肴大都还保留了中原菜肴的习俗,只是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中经过客家人的不断改造、不断创新,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饮食不仅是人们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需要,而且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在概述了客家饮食文化形成原因基础上,着重对客家饮食文化的显性和隐性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对研究客家饮食文化的意义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客家饮食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客家饮食文化是随着客家文化或者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形成的。
客家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支,它是因战乱或王朝更替等原因约在公元前200年以来陆续从中原黄河流域逐渐迁徙到南方乃至世界各地的中华民族一支重要的汉族民系。
现在主要分布在赣、闽、粤、桂、川、湘、鄂、台等省区。
在海外,东南亚、澳、美、加,也都有很多客家人。
现在,海内外客家人约有1亿2千万左右,其中在海外约500万人。
客家的美食优秀作文400字
客家的美食优秀作文400字英文版:Hakka Cuisine - The Taste of HomeAmong the various local cuisines, Hakka food stands out with its unique flavor and rich cultural background. As a descendant of the Hakka people, I deeply cherish these delicious dishes from my hometown.Hakka cuisine emphasizes the original taste of ingredients and pays attention to the selection of ingredients and cooking technique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dishes is Mei Cai Kou Rou, which is made from pork belly and pickled mustard greens. After being braised for a long time, the pork becomes tender and the mustard greens are fragrant, melting in your mouth and leaving a lingering taste.Apart from Mei Cai Kou Rou, there are many other delicious dishes in Hakka cuisine, such as brewed tofu, salt-baked chicken, and fried rice noodles. Each dish has its unique taste and production process, making it difficult to forget.Hakka cuisine is not just a type of food, but also a cultural inheritance. In the daily life of the Hakka people, food cultur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e Hakka people enjoy sharing meals together, which not only strengthens family and friendship bonds but also passes down the essence of Hakka culture.In modern society,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kka cuisine is also constantly innovating and developing. Many restaurants and chefs combine traditional Hakka dishes with modern cooking techniques, creating even more delicious and healthy dishes, allowing more people to experience the charm of Hakka cuisine.Hakka cuisine is a culture full of charm and flavor. It not only allows people totaste the deliciousness of food, but also brings them a sense of warmth from home and the inheritance of culture. I believe that in the future, Hakka cuisine will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and sought-after by people.中文版:在众多的地方美食中,客家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内涵而备受赞誉。
论客家特色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论客家特色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客家饮食文化的特色首先,何为客家,客从何来?普遍认为客家是汉族一支独特的民系,客家人来自中原为了逃避中国历史上五次大规模的战乱,他们从中原地区不远万里迁徙而来,因此被南方迁徙地区的人们称之为“客家人”。
客家饮食文化是指居住在闽粤赣边境地区的客家人在保留中原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迁移地的饮食特色发展形成新的烹饪技法和饮食理论,客家饮食文化的形成跟客家民系的形成分不开。
客家民系作为汉族的一个重要分支,受汉族的文化影响颇深,但是被迫迁徙的客家先民又在迁移的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需要不断改变自己本民系的特征,其中饮食就是一方面。
客家饮食有中原的影子但又不一样,这是共性与个性的区别。
(一)食材一道食物制作的基础是食材而食材的选择又恰恰可以反映食物的特性,食材的选择往往跟居住环境息息相关,从客家饮食的食材选择就可以看出客家饮食的独特之处。
1.就地取材,原汁原味就地取材主要是因为客家作为中国的“犹太人”,长期迁徙移民成为历史发展的主调。
原因之一是在迁徙的过程中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食用原材只好就地取材,原因二是客家人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南方选择在多山的丘陵山地地区定居,受到地形的限制,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食用原材。
原汁原味是传承了中原饮食文化的特色,客家饮食中不讲究运用过多的汤汁作为调料讲求“饭有饭香,肉有肉味”。
例如在食用长汀河田白斩鸡时客家人会把姜葱蒜盐捣碎熬制作为汤汁之用,但是在食用的过程中并不是把白斩鸡与之混合一起熬制,而是把熬好的汤汁用碗盛起,以便蘸食。
2.山珍海味,飞禽走兽客家人居住在闽粤赣地区,该地区为山区以丘陵为主,气候为亚热带气候为主,阳光气温雨水都比较充足,所以动植物资源丰富,在客家先民初到之时,在食材短缺的情况下,动植物资源即成为可以利用的食材,这也造就了客家人吃野食杂的特性。
养成食用老鼠干,蛇,鸽子等野生动物的习惯。
但居住山区的客家人在海产品的选择较少,只有池塘样的鱼,对于海里的品种食用的较少,所以山珍海味中的海味就只是形容客家人爱吃野食而已。
客家饮食文化论文(优秀范文4篇) 2021
客家是汉民族大家庭中得一个独具特色得支系,他们身居异乡,魂牵故里,在饮食习俗、饮食象征、饮食心理等方面继承了许多中原饮食文化传统,但为了群体生存与发展得需要,客家人面对强势百越文化及特殊得自然地理环境,入乡随俗,在饮食上也作出了许多适应性改变,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得客家饮食文化。
下面是客家饮食文化论文4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客家饮食文化论文第一篇:广西客家饮食中典型食品特征得研究---------------------------------------------------------------------------------------------------------------------感谢使用本套资料,希望本套资料能带给您一些思维上的灵感和帮助,个人建议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做适当修改和调整,以符合您自己的风格,不太建议完全照抄照搬哦。
---------------------------------------------------------------------------------------------------------------------摘要:广西客家群体庞大,是中国第四大客家人聚居区。
当前对于广西客家饮食文化得研究,主要集中在饮食得制作方式,食品形成得来源、传说、记录,菜品中得禁忌文化和菜品中得寓意解释方面,未能更深入地揭示这些饮食文化背后得深层影响因素。
通过对广西客家饮食中得典型食品特征得研究,分析其背后所蕴含得意识观念,挖掘客家饮食文化中得深层含义,使其制作方式得特点与文化得深层关系能够得到有机对接。
关键词:广西客家; 典型菜品; 饮食特征;A Probe into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Contained in Food Preparation by Hakka People in GuangxiZhu Zhao-huaSchool of Tourism, Nanning College for Vocational TechnologyAbstract:Guangxi has a large population of Hakka People and is the fourth major agglomeration of Hakka People in China. At present, researches on the dietary cultures of Hakka People in Guangxi aremainly concentrated on methods of food making and have not yet revealed the in-depth influencing factors behind from such viewing points as sources, legends and records of food formation, taboocultures relating to the dishes and interpretation of implication of the dishes etc. Therefore, through researches on the features of topical Guangxi Hakka Foods, this article has analyzed the ideological notions therein, excavate the deep implications of Hakka dietary cultures and all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od making to be docked to the deep relationship with culture.广西客家人口众多,大约有560万人,继广东、江西、福建之后,成为全国客家人得第四大聚居区[1,2]。
看见舌尖上的客家情的作文
看见舌尖上的客家情的作文客家人,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民族,他们的饮食文化更是独具特色。
今天,我就带你走进舌尖上的客家情,一起品尝那些让人回味无穷的美食。
我们要说的就是客家人的招牌菜——梅菜扣肉。
这道菜的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垂涎欲滴,而且它的制作过程也是一种享受。
先把五花肉切成厚厚的片,然后用糖、酱油、料酒等调料腌制一晚,再放入梅干菜炖煮。
等到肉质变得软糯,梅干菜的味道已经渗透到肉里,这时候再撒上一些葱花,一道美味的梅菜扣肉就做好了。
吃一口,满口都是梅干菜的酸甜味,还有肉的鲜香,真是人间美味啊!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我们客家人的早餐——油条豆浆。
这个组合可能对其他地方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在客家地区,它的地位可是举足轻重的。
每天早上,街头巷尾都能看到卖油条豆浆的小摊贩。
他们把油条炸得外酥里嫩,豆浆熬得浓稠可口。
有时候,你还可以要求加一些糖浆或者辣椒酱,让油条豆浆变得更加美味。
这样的早餐,简单却充满了家的味道,让人一天都充满活力。
除了这些正宗的客家菜之外,我们还有一些独特的小吃。
比如说糯米鸡。
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很有口感,而且它的制作过程也是一种艺术。
先把糯米和鸡肉一起蒸熟,然后把蒸好的糯米鸡放入一个竹篮子里,再加上一些花生、腊肉、香菇等配料。
把竹篮子用绳子绑紧,放进锅里蒸一段时间。
等到糯米鸡完全熟透,香气四溢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享用了。
咬一口糯米鸡,既有糯米的香甜,又有鸡肉的鲜美,真是美味至极!当然啦,除了这些美食之外,我们客家人还有很多其他的特色小吃和饮品。
比如说酿豆腐、酸笋鱼等等。
这些美食不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还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乡和文化。
总之呢,客家人的饮食文化是非常丰富多样的。
从正宗的客家菜到独特的小吃和饮品,每一样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客家地区旅游的话,一定要尝尝这些美食哦!相信我,它们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客家习俗与美食作文
客家习俗与美食作文英文回答:Hakka customs and cuisine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my cultural heritage. As a Hakka person, I have grown up experiencing and enjoying these unique traditions and delicious dishes. Let me share with you some insights into Hakka customs and cuisine.Hakka customs are deeply rooted in family and community.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customs is the Hakka tea ceremony, known as "Cha Tou" in Hakka language. This ceremony is usually held during special occasions such as weddings or festivals. It involves the offering of tea to ancestors and elders as a sign of respect and gratitude. The tea is prepared and served in small porcelain cups, and the act of pouring and receiving the tea is done with great care and etiquette. This tradition not only strengthens family bonds but also showcases the Hakka people's reverence for their ancestors.Another fascinating Hakka custom is the "Niang Tou" ceremony, which is held when a couple gets married. During this ceremony, the bride's family prepares a special dish called "Mei Cai Kou Rou" (梅菜扣肉) as a symbol of good fortune and prosperity. Mei Cai Kou Rou is made by marinating pork belly with fermented mustard greens and then slowly braising it until tender and flavorful. The dish is believed to bring happiness and abundance to the newlyweds' life.Now, let's talk about Hakka cuisine, which is renowned for its bold flavors and unique cooking technique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Hakka dishes is "Yong Tau Foo" (酿豆腐), which literally means "stuffed tofu." It consists of tofu cubes filled with a mixture of minced meat, fish paste, or vegetables, and then either steamed or deep-fried. The stuffed tofu is then served with a flavorful sauce or soup. This dish is loved by many for its versatility and satisfying taste.Another popular Hakka dish is "Hakka Lei Cha" (客家擂茶), also known as Thunder Tea Rice. It is a healthy and nutritious dish that consists of a bowl of rice topped with various vegetables, tofu, peanuts, and sesame seeds, accompanied by a bowl of green tea soup. The green tea soup is made by grinding tea leaves, herbs, and nuts together, creating a fragrant and refreshing beverag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rice and tea soup provides a balanced and fulfilling meal.In addition to these customs and dishes, Hakka cuisine also includes other mouthwatering delicacies such as Hakka noodles, Hakka abacus beads, and Hakka salt-baked chicken. Each of these dishes has its own unique flavors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showcasing the creativity and culinary skills of the Hakka people.中文回答:客家习俗和美食是我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客家习俗与美食作文
客家习俗与美食作文英文回答:Growing up in a Hakka community, I have been immersedin the rich customs and traditions of the Hakka people. The Hakka people are known for their unique customs and delicious cuisine, which have been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From the lively celebrations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to the mouth-watering dishes that are a staple of Hakka cuisine, the customs and food of the Hakka people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ir identity.One of the most distinctive aspects of Hakka customs is the emphasis on family and community. Family gatherings are a common occurrence, and it is not uncommon for extended family members to live in close proximity to one another. This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is reflected in the customs and traditions of the Hakka people, as they place great importance on unity and solidarity. For example, during the Lunar New Year, families come together to prepare and sharetraditional Hakka dishes such as stuffed tofu and abacus seeds, symbolizing prosperity and good fortune for the coming year.In addition to their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the Hakka people also take great pride in their culinary heritage. Hakka cuisine is known for its bold flavors and use of simple, fresh ingredient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Hakka dishes is "yong tau foo," which consists of tofu and vegetables stuffed with a flavorful mixture of meat and fish paste. This dish is a testament to the Hakka people's ingenuity and resourcefulness, as it was created as a way to make use of leftover ingredients. The Hakka people's resourcefulness is also evident in their preservation methods, such as the popular Hakka salt-baked chicken, which is marinated in a mixture of salt and spices before being baked to perfection.Furthermore, the Hakka people have a deep appreciation for the natural world, and this is reflected in their culinary practices. Many Hakka dishes are made using ingredients that are locally sourced and in season,reflecting their respect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living. For example, the use of wild herbs and plants in Hakka cuisine not only adds unique flavors to the dishes but also highlights the Hakka people's close connection to the land.In conclusion, the customs and cuisine of the Hakka people are a testament to their rich heritage and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rom their vibrant celebrations totheir mouth-watering dishes, the Hakka people's customs and food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ir identity and continue to be cherished and celebrated by Hakka communities around the world.中文回答:在客家社区长大,我沉浸在客家人丰富的习俗和传统之中。
2021闽西客家饮食文化中的养生理念范文3
2021闽西客家饮食文化中的养生理念范文客家饮食文化论文第四篇:闽西客家饮食文化中的养生理念 摘要:闽西客家传承正统中原文明的文化特质,其“粗粮细做、荤素调和”的饮食结构和“顺应四时”的饮食原则, 恰恰体现“性味相和、药膳兼济、寓医于食”的理念, 体现了中国古代阴阳相调、四时食养、均衡饮食等“中和”思想, 智慧地实现了维系生命、保持健康和延年益寿三者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闽西客家;饮食文化; “中和”思想; 本味追求; ATentative Study on the Neutralization Thought of Hakka Catering Culture in West Fujian MALiang-jing HUANG Chun-xin ZENG Lin-xiu Collegeof Literature and Media, Longyan University Second Middle School of Wupin First Middle School of Wupin Abstract:TheHakkas has inherited the cultural trait of orthodox civilization of central plains in ancient China. Its diet contains finely- made coarse grain and combination of meat and vegetables, and it follows the principle of conforming to four seasons. The Hakka catering culture reflects a kind of health- oriented concept, namely, combination of nature and flavor, food and medicine, and food as a medicine. The ancient Chinese neutralization thought is well embodied in Hakka food to balance Yin and Yang, choose food according to seasons, and keep a balanced diet, wisely conveying a harmonious unity of sustaining life, maintaining health and prolonging life. “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符号。
关于民族风俗的小学作文客家人的饮食文化
关于民族风俗的小学作文客家人的饮食文化我的老家在兴宁,因此我是一个客家人。
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域迁到南方的,因此,客家的一些适应仍然与别处相同。
可是,由于客家人多处于偏僻、边远的山区,因此形成了许多特有的饮食文化和节日文化。
今天,我就先来介绍一下客家人的饮食文化。
客家菜系是广东三大菜系之一,自成一派,以咸、香、浓著称。
客家最出名的三大菜是:红烧肉、酿豆腐和盐焗鸡。
由于客家人居住于山区,天天都要进行拓荒、种植、打谷、织布等体力消耗大的劳作,这时肥而腻的食物对人体的补充就很有帮忙了,因此客家人就制作出了红烧肉。
红烧肉经常使用青壮年时期的猪身上最肥的五花肉制成。
先将五花肉放内锅中,倒入足以淹没肉的油,以维持五花肉的油性,再加入花生米、糖、酱油等,如此做出来的红烧肉:气香、味甜、色亮。
不管是看、闻仍是吃,都令人食欲大开。
同时,由于客家人的工作地址常在山间,路途遥远,乃至可能在工地上待上几天几夜,这时,易于保留的食物就显得尤其重要,于是,盐焗鸡就诞生了。
盐焗鸡一样是用预备下蛋的小母鸡做成的,用客家古法焗成,它在专门大程度上锁住了鸡肉中的水分,同时还能够为人体补充流失的盐分。
具体做法是:杀一只活鸡,用海盐水腌制三天三夜,换一盆盐水,如此三次,最后将鸡用纸包好,埋入盐堆蒸熟,切开鸡那饱满的肉体,鲜香的肉汁就会流出来,吮吸一口,咬一口,那味道啊,可真鲜美啊,什么琼浆玉液都比不上它。
总之,客家的饮食文化,使我为自己是一个客家人而自豪和自豪。
我的老家在兴宁,因此我是一个客家人。
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域迁到南方的,因此,客家的一些适应仍然与别处相同。
可是,由于客家人多处于偏僻、边远的山区,因此形成了许多特有的饮食文化和节日文化。
今天,我就先来介绍一下客家人的饮食文化。
客家菜系是广东三大菜系之一,自成一派,以咸、香、浓著称。
客家最出名的三大菜是:红烧肉、酿豆腐和盐焗鸡。
由于客家人居住于山区,天天都要进行拓荒、种植、打谷、织布等体力消耗大的劳作,这时肥而腻的食物对人体的补充就很有帮忙了,因此客家人就制作出了红烧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家饮食传统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自客家先民从北方中原地区长途迁徙, 在赣闽粤大定居之日起开始萌生, 与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发展相始终, 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
此外, 客家饮食文化还受到赣闽粤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的影响, 表现出了浓郁的山地饮食文化特色。
饮食是客家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对客家饮食民俗及传统的文化解析, 能更好地把握客文化和客家精神的特质。
一、祖根意识和本土认同和谐共存客家人一直以来都以中原正统文化的传承者自居, 然而, 在经历几次大迁徙之后, 客家移民所携带的原乡文化在影响当地文化的同时, 也必然要受到移居地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和当地土著文化的影响。
在与当地畲、瑶等氏族、部落的文化相碰撞、融合的过程中, 逐渐产生了某种适应新的生存环境的“本土化”认同。
客家菜有一种非常富有客家特色的制作工艺“酿”, 是将调好味的馅置入另一种食物当中。
客家人几乎无所不酿, 酿豆腐、酿苦瓜、酿茄子、酿萝卜、酿莲藕、酿腐皮、酿辣椒、酿冬瓜、酿肉皮, 以至于酿肉丸、鱼丸⋯.最终形成了系列的“酿”菜。
其中, 客家传统名菜“酿豆腐”被称为客家第一菜。
追溯酿豆腐的创制渊源,与饺子不无关系。
北方的乡土人常说这样一句话: “好吃不过饺子。
”因为好吃, 逢年过节都要吃它, 特别是大年初一吃饺子, 已成为北方人的风俗, 饺子已成为中原饮食文明的代表符号之一。
但迁入赣闽粤三角区的客家先民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窘境: 由于小麦这种旱地作物不适宜移居地的种植环境, 他们原有以面食为主的饮食方式无以为继, 更无须说吃饺子了。
饮食方式的截然不同更加催生了客家人对祖居地的思念, 对以往生活方式的追忆, 特别是饺子已成为客家人思念故土一个无法绕过的心结。
为了找到与故乡感情联系的纽带, 重新找回强势文化携带者的优越感, 以他乡为故乡的客家人对饺子从原料到制作方法上都进行创新, 发明了酿豆腐。
其制法是: 将水豆腐切成若干大小均等的小方块, 再取瘦猪肉、大蒜、冬笋、香菇或其他料剁成泥, 加上酱油、盐、淀粉拌以鸡蛋制成馅置入小块豆腐之中, 下锅烹熟即可。
将酿豆腐与饺子作一仔细的比较, 我们会发现这两种乍看起来有着天壤之别的食物实际上是何其的相似: 都要用调好味的馅料包入另外一种食物中, 唯一的区别就是盛载馅料的原料一个是豆腐, 一个是面粉。
除了系列的酿菜, 客家人还以艾草汁揉入米粉当中, 再包以馅做成饺子形, 客家人称之为艾米果。
至于其他形式的鱼饺、蛋饺、信丰萝卜饺等等, 不一而足。
虽然这些食物与饺子在内容上已大相径庭, 吃起来已根本不是原来那个味, 却依然名曰“饺”, 形是饺子。
客家人用食物制作方法上的相似性, 圆了自己的思乡情结,并找到以他乡为故乡的情感契合点。
客家人在传承中原饮食文化的同时, 也接受当地土著的一些饮食习惯。
在客家人聚居的闽粤赣地区, 自古以来居住着土著百越族。
客家人南来后, 与当地越人及其后裔紧密地互动与交融, 客家文化深深烙上了越文化的印记, 客家人民的饮食生活也深受影响。
客家人爱食蛇就是南来后从越俗的结果。
越人爱吃蛇, 首载于《淮南子·精神》: “越人得髯蛇, 以为上肴, 中国得而弃之无用。
”[1]对此最好的印证也许当属苏东坡之妾吃蛇肉的故事。
据宋人《萍洲可谈》卷二载: “广南人食蛇, 市中鬻蛇羹。
东坡妾朝云, 随谪惠州, 遣老兵买食之, 意谓海鲜, 问其名及蛇, 哇之, 病数月竟死。
”[2]当苏东坡之妾获知所食非海鲜而是蛇肉时, 竟因此受惊吓而病死。
由此可知, 客家人食蛇一俗并非源自中原, 而是来到客家地区之后受到当地土著的影响。
客家人吃绿叶荷包饭一俗也是受到了当地风俗的影响。
外出劳作或出远门, 客家人往往会用一张干净的荷叶裹上饭菜当干粮, 既卫生又便于携带。
客家妇女赴宴, 也有以荷叶包住酒席上的饭菜带回与家人一起分享的习俗。
唐人柳宗元被贬谪于柳州后, 在一首描写柳州溪峒风俗的诗《柳州峒氓》中写道: “郡城南下接通津, 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 绿荷包饭趁圩人。
”[3]从这两例食俗来看, 客家饮食风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少数民族食俗的影响。
我们在探寻客家饮食文化背后所蕴涵的深层文化意味的时候会发现: 来自父祖辈的祖根意识是客家人无法违逆的一种心结, 对移居地文化的本土认同却是现实生存的需要, 这看似悖离的文化心态却和谐地共存于客家人的精神世界之中, 它们成为客家社会共同的最为鲜明的心理特征。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本土认同是以祖根意识为内涵, 而祖根意识又融入进本土认同之中, 二者和谐地共存于客家饮食文化中。
二、应对环境的智慧和生存理念生态环境是人类谋取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的自然基础。
客家地区生态环境对客家人生产、生活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山多田少, “八山半水一分田”是客家地区生态环境的典型写照, 稻作收获常不足以供日常食用,因而, 主食的构成不仅仅为稻米, 番薯、芋头等亦是日常生活重要的补充。
另外, 由于客家人大都生活在山高水冷的山区, 生活条件艰苦, 劳动强度大, 流汗多, 盐分消耗大, 需要盐来补充, 遂形成了口味偏重咸、肥、香的特点。
红烧狗肉是客家人喜吃的菜肴, 客家山区山风阴邪、水性寒凉, 客家人乐以温性的狗肉滋补身体以抗寒。
狗肉配当归和生姜焖烧, 不仅保持和加强了狗肉温性的特点, 而且还能去除其臊味。
这些都是客家人面对自然生存环境做出的饮食选择。
客家人在“吃法”上也有许多发明和创新, 这固然有为谋求更佳的口味和更充分营养的因素, 但更是他们在特定的经济文化背景和自然生态环境下做出的适应性改变, 如: 客家烹饪重蒸、煮, 少煎、炸, 且有许多汤类菜。
在宁化客家乡村, 家家户户都喜欢吃捞饭, 其特点有三: 一是口感极好; 二是有粥汤喝, 捞起的米饭留待劳动回来午餐吃, 而饭汤则用于早餐配地瓜或地瓜干(片)、芋子; 三是捞一餐, 吃一餐, 无剩饭, 减少浪费。
延至今日, 汤多的习俗依然保留了下来, 并逐渐演化成宴席上的肉片汤、清炖排骨汤、清炖母鸡汤、清炖母鸭汤、清炖猪肚汤、煮猪肝汤等。
客家山区多产萝卜, 客家人把萝卜苗亦当作菜肴, 吃法有二: 一是用盐腌制, 咸香味美可下饭; 二是用开水烫后晒干, 用来泡茶喝, 止渴、去热、解暑。
人多地少, 有限的土地和水源常引起客家地区大规模的械斗, 这种争斗有时发生在客家人与当地土著间, 有时是客家族群内部各宗族间的。
面对着严峻的生存压力, 客家人特别看重宗( 家) 族的人丁兴旺, 要生存就要集众人之力, 只有人多势众, 大家齐心才能应对自然的挑战和他族的挑衅。
许多富有客家特色的食物都反映出客家人的这一生存理念。
糍粑, 这是客家地区最为普遍的果点。
不问婚丧喜庆、年节庙会、莳田割禾, 客家人都要打大量的糍粑待客或自己食用。
要想做成糍粑, 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 在制作过程中必须要有团队协作的精神。
将蒸熟的糯米放入舂臼中后, 要由几名成年壮汉各执一长木棒, 用力轮流击打臼中的糯米饭。
在此过程中, 成员们要保持良好的默契, 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打出的糍粑才会柔软可口。
能够体现客家人这种生存理念的食物还有很多, 如黄元米果、冬粉⋯.在制作过程中大家分工协作, 配合默契, 说说笑笑, 其乐融融。
虽然费时费力, 但参与者都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同时还加深了彼此间的情感交融, 更重要的是大家都能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糍粑、黄元这类食物还有另一个突出的优点: 易存贮, 保存时间长, 不易腐坏, 这使客家人单调的饮食多样化, 为清苦的日常饮食生活增添了不少的乐趣。
三、客家传统社会的悖论式性格饮食文化是最能充当一种文化特色的载体, 能够体现一个地域或族群的文化性格。
与中原儒家文化一脉相承的客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价值取向, 尚仁礼、慕理义、耕读为乐、诗书传家, 儒家文化成为客家文化的内核。
然而, 客家饮食文化体现出的客家文化逻辑与价值观念的某些异质性, 表现出客家文化性格中的某些悖论式的特征。
客家民间有: “半年瓜菜半年粮”和“半年薯芋半年粮”的谚语, 光绪《嘉应州志·礼俗》卷八载: “土瘠民贫,农知务本, 而合境所产谷, 不敷一岁之食。
”光绪《长宁县志·风俗》卷三也载: “地之所出, 仅足敷食指。
今户口益稠, 倘遇歉薄, 则仰给于他处。
”由于生活资源的稀缺和人地关系的逼仄, 客家人的生活较为清苦, 平日粗茶淡饭, 节俭度日,勤俭持家。
大多数家庭的主食结构都是稻米辅以番薯、芋头及其他瓜菜, 平日所食菜肴大都是自家园子里所产的菜蔬。
为使日常单调的饮食多样化, 甚至一些被大多数人废弃的菜皮、果皮及菜根须等都能被客家人拿来入菜, 或盐腌或酸渍或风干, 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然而一到重大节日或某些重要的日子, 客家人则热衷排场, 不惜铺张浪费, 大肆摆阔, 大宴宾客,往往倾其所有, 惟恐被外人说成小气。
为显示大方好客, 食物多以形粗、量大、盘数多而突出, 宁化的白斩鸡、梅菜扣肉这两道菜是客家菜形粗特点的集中体现:一盘整只的白斩鸡2斤多重, 最多只切成十余块; 著名的梅菜扣肉是以一、二两一块的五花猪肉拌梅菜蒸熟而成。
一桌酒宴菜肴数量则根据各地风俗不同有四盘六碗、四盘八碗、四盘十二碗之说, 所有肴馔都用大碗、盆、钵等盛器盛满。
客家人讲究仪礼, 在筵席中繁文缛节尤多, 无论是座次席位的安排、菜肴摆放的位置, 还是席间挟菜敬酒都极讲究规矩,处处体现出别等级、明人伦、昭穆有序的伦理思想。
然而, 客家人在一些特殊主题的筵席上却出现了与“长幼有序、亲疏有别”思想相悖的情况, 如做屋、打灶, 那些在平时被视为身份低下的工匠师傅, 在此时无论年纪大小, 与主人亲疏关系如何, 都必坐上座。
客家饮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客家悖论式性格, 恰恰是客家人生存伦理的一种显性表述, 反映出了客家人的文化逻辑与价值观念。
人类学家认为“文化的变异是一种适应性变化”。
这种种变通的思想是客家人在残酷生存现实下衍生出的生存伦理理念诉诸在饮食文化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