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市西城区初二(上)期末语文
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c338c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a.png)
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基础•运用(共1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共10分)①"”所谓书卷气,是饱读诗书后形成的高雅的气质和风度。
它采自于书卷,得益于孜孜不倦地读书。
打开书卷,便打开了一扇窗。
你读天,无际的长天赐予你灵性;你读地,宽厚的大地赠予你理性。
②书卷,在寒冷的冬天送来温暖,在炎热的夏季泼①(撒洒)凉爽;在你痛苦的日子递上安慰,在你快乐的时候播放笑声。
走进书卷,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至(胜剩)收。
书卷,让我们充实,让我们谦和,让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在幽幽书香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淡泊,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平和。
③读书被誉为“生命的美容”。
“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书有华,秀于百卉。
”书卷气自有一种迷人的优雅。
拥有了书卷气,便消除了傲气、娇气、霸气、激愤气、粗俗气、痞子气、卑微气、小市民气;拥有了书卷气,便增加了静气、秀气、灵气、自在气、文明气、富足气、高贵气、泱泱大气。
一部经典,半杯香茗,足以富可敌国、贵比王侯了。
④有麝自然香,何必当风立!(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思接千载(zdi)潜移默化(qi d n)B.思接千载(zdi)潜移默化(q怡n)A•泼洒美不胜收B•泼撒美不剩收c•思接千载(zdi)潜移默化(qi d n)D.思接千载(zdi)潜移默化(qia n)(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汉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C•泼洒美不剩收D•泼撒美不胜收(3)根据文意,文中划线词语解释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A•孜孜不倦:指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促狭:局促狭小。
B•孜孜不倦:指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促狭:气量狭小。
C•孜孜不倦:刻苦钻研不知停止。
促狭:局促狭小D•孜孜不倦:刻苦钻研不知停止。
促狭:气量狭小4)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是(2分)A•沉鱼——西施B•落雁——王昭君C•闭月——貂蝉D•羞花一李清照(5)下列语句填入第①段横线处最恰当的是(2分)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初二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初二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fd8d6151e79b8969022686.png)
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运用(共20分)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5)题。
(共10分)○1看一些书法帖,总会暗自哂.笑——我们以为⑴的书法作品,传世几百年,盖满收藏印章的书法名帖,却原来只是古人生活中的小简,就像现在的短信。
②大名鼎鼎的《韭花帖》,本是杨凝式写给友人的楷书小便条,只是午睡醒来觉得肚子饿了,忽然发现韭花,食之香极。
看此帖,顿时发现艺术和生活的【甲】(真谛真缔)——那书法,哪里是什么阳春白雪的东西,只不过是与我们丝丝相连的生活之味罢了。
③帖之于生活,真实、生动,又带着一种天然的欢喜之气。
王羲之的《丧乱帖》《姨母帖》《平安帖》《何如帖》,流荡自在,浑然天成。
《何如帖》——不知你近来身体怎样?“何如”二字潇洒自在。
接着又说回信为何迟了(2)是因为羲之得了感冒,多么好玩呀。
④王献之的《鸭头丸帖》:“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
”十五个字的便条,不过是抱怨丸药不好。
《快雪时晴帖》,只是说天气,下了雪,又放了晴。
短短几字,却看得人心里暖意顿生。
⑤那平凡的生活,与书法相交,极为玄妙而又⑶。
俗世烟火中,不是每一次用笔都【乙】(正襟威坐正襟危坐)。
《肚痛帖》——“忽肚痛,不可堪。
”张旭嗜好饮酒,有“张癫”的雅称。
他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提笔落墨,一挥而就。
那天他肚子疼,不能忍了,便以最放肆的草书形式提笔写下这六字,令人看后不禁莞尔。
⑥社稷江山何用问?。
这些帖里没有什么龙吟凤哕.,只实实在在地写着:“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
怀素上(4)这样的文字,清简如水,没有任何波折,连名带姓十四字,表达得足够清晰,书写着笋与茶的新鲜美味。
⑦帖,看得人心里对生活满满的都是爱——它这样随心随性,只是低头的那碗饭,天边的那缕风,只是心中事,身边人呀。
(1)对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甲、乙处应填的词语的选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哂.笑(shěn) 真谛正襟威坐龙吟凤哕.(suì)B.哂.笑(xī) 真缔正襟危坐龙吟凤哕.(suì)C.哂.笑(shěn) 真谛正襟危坐龙吟凤哕.(huì)D.哂.笑(shěn) 真缔正襟威坐龙吟凤哕.(huì)(2)根据文段内容,横线处填写四字词语和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⑴高深莫测⑵?⑶兴高采烈⑷。
2015~2016学年北京西城区初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2015~2016学年北京西城区初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f6e31f2c336c1eb91a375dfa.png)
(2)丁 (3)示例一:我最喜欢甲幅作品(欧体):这幅字属于楷书,字体工整方正,笔画的起止、转换、顿
挫都苍劲有力,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粗细穿插,安排妥贴。 示例二:我最喜欢乙幅作品(柳体):这幅字均匀瘦硬,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 右下角的“侍”字,左窄右宽,亭亭玉立,间架结构规整美观。 示例三:我最喜欢丁幅作品(岳飞):这幅字书体如行云流水,字迹俊美,笔法酣畅,如题 目“前出师表”几个字,起笔气势恢宏,直笔劲健直挺,动感很强,若有奔驰之势。 示例四:我最喜欢丙幅作品(王羲之):这幅字体式变化多端,没有刻意追求工整,字体有大有 小,字列之间宽窄不一,有些字旁还有添字,却在率意之中显出流畅天然之美。
2 “驮”体现负重大,说明小玲身上的背篓分量非常重,已经压弯了背突出其为了能读书每天放学 路上打猪草的辛苦,体现其对学习的热爱。
3 在“我”心里,“一个梦”指小玲来城里读书 在小玲心里,“一个梦”指趁学校放暑假找个活干,挣足她和弟弟的学费。
4 “她应该去的地方”不是呆在城里接受婶子的帮助继续读书,而是回到家乡,回到亲人身边。从 文中看,小玲家里条件不好,可她年纪虽小却异常懂事。从小玲想出去打工、捡拾啤酒瓶卖钱都 可以看出她时刻想攒够她和弟弟的学费,想为家里分担,而不是一个人留在城里“享福”。苦难 往往会磨炼一个人使她成长、成熟。
4. 【答案】(1) 1 考虑,想到 2 等到
(2)B (3) 1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2 (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4)1.闲
2.痴
5. 【答案】(1) 1 1.同情(写“心酸”“鼻子一酸”“怜惜”“心疼”给分) 2.“我”在楼梯口发现从老家赶来的小玲(主语可以是小玲)。 3.生疑 怀疑 4.“我”悄悄给她包里塞钱,回来后却发现她写的欠条。
北京西城2016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北京西城2016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2d94db40029bd64783e2c24.png)
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运用(共20分)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5)题。
(共10分)○1看一些书法帖,总会暗自哂.笑——我们以为⑴的书法作品,传世几百年,盖满收藏印章的书法名帖,却原来只是古人生活中的小简,就像现在的短信。
②大名鼎鼎的《韭花帖》,本是杨凝式写给友人的楷书小便条,只是午睡醒来觉得肚子饿了,忽然发现韭花,食之香极。
看此帖,顿时发现艺术和生活的【甲】(真谛真缔)——那书法,哪里是什么阳春白雪的东西,只不过是与我们丝丝相连的生活之味罢了。
③帖之于生活,真实、生动,又带着一种天然的欢喜之气。
王羲之的《丧乱帖》《姨母帖》《平安帖》《何如帖》,流荡自在,浑然天成。
《何如帖》——不知你近来身体怎样?“何如”二字潇洒自在。
接着又说回信为何迟了(2)是因为羲之得了感冒,多么好玩呀。
④王献之的《鸭头丸帖》:“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
”十五个字的便条,不过是抱怨丸药不好。
《快雪时晴帖》,只是说天气,下了雪,又放了晴。
短短几字,却看得人心里暖意顿生。
⑤那平凡的生活,与书法相交,极为玄妙而又⑶。
俗世烟火中,不是每一次用笔都【乙】(正襟威坐正襟危坐)。
《肚痛帖》——“忽肚痛,不可堪。
”张旭嗜好饮酒,有“张癫”的雅称。
他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提笔落墨,一挥而就。
那天他肚子疼,不能忍了,便以最放肆的草书形式提笔写下这六字,令人看后不禁莞尔。
⑥社稷江山何用问?。
这些帖里没有什么龙吟凤哕.,只实实在在地写着:“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
怀素上(4)这样的文字,清简如水,没有任何波折,连名带姓十四字,表达得足够清晰,书写着笋与茶的新鲜美味。
⑦帖,看得人心里对生活满满的都是爱——它这样随心随性,只是低头的那碗饭,天边的那缕风,只是心中事,身边人呀。
(1)对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甲、乙处应填的词语的选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哂.笑(shěn) 真谛正襟威坐龙吟凤哕.(suì)B.哂.笑(xī) 真缔正襟危坐龙吟凤哕.(suì)C.哂.笑(shěn) 真谛正襟危坐龙吟凤哕.(huì)D.哂.笑(shěn) 真缔正襟威坐龙吟凤哕.(huì)(2)根据文段内容,横线处填写四字词语和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⑴高深莫测⑵?⑶兴高采烈⑷。
2015-2016学年人教版新目标北京市西城区初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人教版新目标北京市西城区初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544fe9aef8941ea76e0567.png)
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基础。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荒谬.(miù)藻.井(zǎo)日薄.西山(bó)B.拂.晓(fú)镂.空(lóu)束.手无策(shù)C.取缔.(dì)繁衍.(yǎn)风雪载.途(zǎi)D.脊.椎(jǐ)阻遏.(è)销声匿.迹(nì)2.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转抹角②五彩斑③大广众④物天择A. ①弯②斓③廷④竟B. ①湾②澜③廷④竟C. ①弯②斓③庭④竞D. ①湾②澜③庭④竞3.根据对下列汉字的解释,横线处应填的汉字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巧妙绝②因地宜A.①抡:挑选;选拔②治:治理B.①伦:同类;同等②制:规定C.①伦:同类;同等②治:治理D.①抡:挑选;选拔②制:规定4.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 “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B.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C.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
D. “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
5.为下面一则新闻拟标题,最准确恰当的一项是京华时报讯 12月7日,由市教委主办的‚纪念‘一二·九’运动北京市中学生红色经典诵读比赛‛在北京四中举行。
本次比赛是北京发布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后,首个语文开放性学习活动,体现了语文学习新的方向。
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改进意见》的实施,学习语文不只是在课堂上学文章,而是通过组建学生社团、引入名家进校园等多种形式进行开放式、立体的学习。
今后,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各个学科中,特别是文史政学科中,都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红色经典教育。
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48f2254910ef12d2af9e7bd.png)
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写在下面的
表格中.(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
1.(2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荒谬.(miù) 藻.井(zǎo) 日薄.西山(bó) B.拂.晓(fú) 镂.空(lóu) 束.手无策(shù) C.取缔.(dì) 繁衍.(yǎn) 风雪载.途(zǎi) D.脊.椎(jǐ) 阻遏.(yè) 销声匿.迹(nì)
,大胆泼辣而有些心理扭曲的
,一步步
走向毁灭的
等等,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具有浓郁老北京风情的人物
画与世态图。
三、语言运用(4 分)
9.(4 分)阅读下面一分钟小说《接电话》,谈谈你对小说中“儿子”的看法。(请选用备选
词语中任意两个词语,写一段话,不超过 100 字)
备选词语:悠闲 愧怍 疏懒 焦灼 惶恐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 72 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
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
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②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午门的前面。午门俗称五凤楼,
是紫禁城的正门。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方台两旁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子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
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
宝珠正对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
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f0987c7e21af45b307a8c9.png)
仲辨对医生意见的态度是“ ② ”,结果“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这两篇寓言
故事蕴含着相同的道理,即: ③ 。(①②用原文回答,③用自己的话回答。)(4 分)
三、名著阅读(共 6 分) 12. 《西游记》中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三个徒弟(不包括小白龙)形象各异,特点鲜明。阅读
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共 2 分) “我等因为前生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
C.吴用 替天行道 鲁达 除暴安良
D.鲁达 除暴安良 吴用 替天行道
6. 下面相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欧阳修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脍炙人口的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出自他的《醉翁亭记》。
B.《读<孟尝君传>》是北宋大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短文。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这组连环画表现出了革命志士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而
的精神品质。(1 分)
连环画二
1.关羽将曹操屡次赠送的金银封置库中, 那颗汉寿亭侯的金印也挂在堂上。
2.收拾停当,关羽请两位嫂嫂上了车。自 己骑了赤兔马,只带旧日人员出了门。
3.曹操听说关羽已出北门,忙准备了金银、 袍服,亲自带了数十人马,往北追赶。
一、基础·运用(共 28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和图片,完成第(1)-(2)题。(共 4 分)
中国书法有篆、隶、草、楷、行五种主要书体。篆
书风格古朴,笔画繁复;隶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草
书结构简省,纵任狂放;楷书笔画平直,规矩端正﹔行
书书写快捷,潇洒飘逸。汉字书法能集中体现人的精神
气质与文化修养,是中华文化的无价之宝。
A.名 明 复
B.名 名 复
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a7a4edf783e0912a3162a0a.png)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1题;共2分)1.下列出自《论语》的语句,最能体现孔子对于信仰执着追求的一项是()A.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B.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论语·八佾》)C.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D.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二、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18分)2.篆刻是一门集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的古老艺术,它以美寓意,以美养心。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篆刻艺术,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一)今年的世界文化遗产日,古钟博物馆推出了篆刻展。
参观前,同学们查找了对篆刻的介绍。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篆刻”一词原为书写篆字和精心为文,本指作赋修辞时雕章琢句,后来逐渐演变成镌刻印章这一艺术的名称。
篆刻艺术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古印可谓不jì其数(甲)不同时期都有其代表性的印章(乙)先秦时期的古玺大开大合,秦印苍劲俊秀,汉印庄严雄浑,唐宋官印屈曲盘旋……可谓①。
篆刻艺术在明清两代好手如林,②:明代的文彭被人奉为“篆刻之祖”,他的篆章秀丽典雅,最具特色,开创了皖派;与文彭齐名的何震,被誉为“法古而不泥古”的集大成者,创立了徽派;清代中叶篆刻艺术进入兴盛时期,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是丁敬和邓石如,他们借古开今,成为浙派的开创者。
篆刻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厚重的文化传统,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它rónɡ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体现了中国艺术家们的审美情趣,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质。
中国篆刻于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以上文段中划线字的读音和根据拼音填入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镌”的读音为“juàn”“jì”应写成“计”B.“镌”的读音为“juān”“jì”应写成“记”C.“髓”的读音为“suǐ”“rónɡ”应写成“融”D.“髓”的读音为“su픓rónɡ”应写成“溶”(2)以上文段中画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处应填“巧妙绝伦”处应填“各成流派”B.处应填“异彩纷呈”处应填“惟妙惟肖”C.处应填“巧妙绝伦”处应填“惟妙惟肖”D.处应填“异彩纷呈”处应填“各成流派”(3)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甲)逗号(乙)句号 B.(甲)句号(乙)冒号C.(甲)冒号(乙)逗号 D.(甲)逗号(乙)冒号(4)以下是一则新闻的草拟稿。
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e98b028770bf78a64295495.png)
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2016·台山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赵州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B . 我问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还可以凑合。
C . 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翼而飞,王大妈提起这事,就气愤不已。
D . 对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济适用房的低价位无疑对工薪阶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潍坊对媒体称尚未发现有价值的举报线索,而网络上关于地下排污线索却不断涌现,潍坊寿光市的一个工业园区普遍存在地下排污。
B . 胡萝卜在荷兰被列为“国菜”之一,这是因为胡萝卜素具有维护上皮细胞的正常功能、防治呼吸道感染以及激发免疫力等作用。
C . 作家的写作不应只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事件,而是应尽可能地放眼到国际视野中去书写、去观察、去感受。
D . 公职人员掌握着公杈力,其房产权属和交易信息涉及公共利益,不属于个人隐私,公开其房产信息能够维护公共利益,也可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3. (2分) (2020八上·洛川期末) 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与法布尔独特的研究方法有关:一般昆虫学家是把昆虫装在木盒里、浸在酒精里观察其器官的样貌;法布尔则是运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
正是这种敬畏生命的情怀,给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
B . 庭院里听不到鸟鸣,花丛中没有了蜜蜂,小溪里也看不到鱼。
春天如此“寂静”是因为人们滥用农药!英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唤醒了民众的环保意识,对人类环保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C . 王树增在纪实文学《长征》中着力表现伟大的长征精神。
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7445dbc33687e21ae45a902.png)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综合性学习1.“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
为了让同学们走近苏轼,了解苏轼,学校举办了“在故宫遇见苏东坡”观展活动。
请阅读同学参观时拟写的新闻草稿,完成下列任务。
2020年9月13日,我校师生走进故宫,参观了“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
本次展览共分为“胜事传说夸友朋”“苏子作诗如见画”“我书意造本无法”“人间有味是清欢”四个单元。
老师对每个单元进行了讲解。
听了老师的讲解,同学们了解到苏东坡诗词、文章、书法皆精: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文汪洋恣肆,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书法①,开创“尚意”书风,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作品《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其绘画反对程式束缚,重视神似,为后世“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观过程中,有同学用手在空中临写着或遒劲.或秀媚的字体,有同学惟妙惟肖.地模仿着西园雅集中名贤大儒们的动作和神态,有同学②地欣赏着苏轼书《醉翁亭记》的拓本……虽然观众(mó)肩接踵,络绎不绝,但大家的内心是那样沉静。
(1)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遒劲.(jìng)惟妙惟肖.(xiāo)磨肩接踵B.遒劲.(jìn)惟妙惟肖.(xiāo)磨肩接踵C.遒劲.(jìng)惟妙惟肖.(xiào)摩肩接踵D.遒劲.(jìn)惟妙惟肖.(xiào)摩肩接踵(2)文中画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巧妙绝伦②屏息敛声B.①自出心裁②诚惶诚恐C.①巧妙绝伦②诚惶诚恐D.①自出心裁②屏息敛声(3)为这则新闻稿拟标题,恰当的一项是()A.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B.我校师生参观“千古风流人物”特展C.“千古风流人物”特展分为四个单元D.我校同学们观展认真投入,收获颇丰(4)冒号常用在总起句后,以引起下文的分说。
2015~2016学年北京西城区初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2015~2016学年北京西城区初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186e9ec84868762cbaed561.png)
的语句:
,
。
(2)
1.祥子看看骆驼,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新车,他的精神壮了起来。
2 A 笑了,一把将瓦罐接过来,往墙上一碰,钱都掉到了地上。
3.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
4.为了生活,祥子还是要硬撑着去拉车。
1 第2幅画的文字解说中横线上的A 是
(填写人物)
2 第3幅画展现了祥子在烈日下拉活儿的痛苦,紧接着祥子又遭遇了
“欠婶婶人民币3000元。王小玲”
⑬望着这张纸条,我呆呆地出神。我将它揉碎,透过窗口,缓缓撒向天空。雪白的纸片在夏风里飞舞,宛
若一只只欢笑的眼睛,渐渐随风远去……
1 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时间
故事情节
“我”相关的心理活动或感受
2. 语文积累
(1) 默写
1 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
2 登临吴蜀横分地,
。(陈与义《登岳阳楼》)
3
,恨别鸟惊心。(杜甫《望岳》)
4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例如他的《使至塞上》中就有这样的诗句:“
,
” ,为我
们描绘出一幅壮美的沙漠夕阳风光画。
5 我们称赞一个人“不受污浊环境影响,始终保持自己高洁质朴的品质”时,通常会用到《爱莲说》中
⑩过了一天,我试图为我的过激行为向她道歉。未等我开口,她却从兜里掏出一些零散的钱交给 我:“婶,这是这几天买菜剩下的,咱们吃饭没花那么多钱。”我颇感纳闷。菜金是我凭多年买菜的经验而给 她预留的,略有盈余,但绝不会剩余这么多。 这让我疑窦陡生,我必须为这个孩子的品行负责。
⑪那天,我请了一个上午的假,在她早上买菜时悄悄地尾随了她。果然,她不是直奔菜市场,而是从楼梯 口的墙角处取了一个早已匿藏好的纺织袋,一路小跑,奔向小区的那个旧垃圾箱。她将垃圾袋放在地上,捡出 上面的啤酒瓶放进纺织袋。袋子渐渐鼓起来,她将它搭在背上,奔向一个建筑工地旁的废品收购站。我就是在
八上语文西城区期末考试卷
![八上语文西城区期末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cc30f4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6.png)
八上语文西城区期末考试卷试卷编号:2024-XC-01一、语文知识与运用(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古诗文,选择正确的词语或句子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1)“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慨。
(2)“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出自《论语》,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
2. 根据题目所给的现代文段落,回答下列问题。
(每题5分,共10分)(1)请简述文中主人公的主要性格特点。
(2)文中提到的“那棵树”象征着什么?3.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或俗语,解释其含义,并举例说明其用法。
(每题5分,共10分)(1)“画龙点睛”:____________(2)“滴水穿石”: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共40分)1.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每题5分,共20分)(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文章中提到的“创新”具体指的是什么?(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创新”的理解。
2.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每题5分,共20分)(1)请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2)文中提到的“传统”与“现代”有何不同?(3)作者对“传统”持怎样的态度?(4)你认为作者的观点是否合理?为什么?三、写作(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情境,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30分)题目:《一次难忘的经历》要求:(1)内容要具体,情节要合理,能够体现作者的感悟和思考。
(2)注意文章结构的完整性,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
(3)语言要流畅,能够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
【注】:本试卷为模拟试题,仅供参考。
实际考试内容和形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结束语】希望同学们在复习和准备考试的过程中,能够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能力。
预祝同学们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5-2016学年度北京西城初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2015-2016学年度北京西城初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9edc38243323968011c92cb.png)
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语文一、基础•运用(共20分)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5 )题。
(共10 分)请将第(1)- (4 )小题答案填写在以下表格中。
看一些书法帖,总会暗自哂.笑一一我们以为⑴的书法作品,传世几百年,盖满收藏印章的书法名帖,却原来只是古人生活中的小简,就像现在的短信。
②大名鼎鼎的《韭花帖》,本是杨凝式写给友人的楷书小便条,只是午睡醒来觉得肚子饿了,忽然发现韭花,食之香极。
看此帖,顿时发现艺术和生活的【甲】(真谛真缔)一—那书法,哪里是什么阳春白雪的东西,只不过是与我们丝丝相连的生活之味罢了。
③帖之于生活,真实、生动,又带着一种天然的欢喜之气。
王羲之的《丧乱帖》《姨母帖》《平安帖》《何如帖》,流荡自在,浑然天成。
《何如帖》——不知你近来身体怎样?“何如”二字潇洒自在。
接着又说回信为何迟了(2)是因为羲之得了感冒,多么好玩呀。
④王献之的《鸭头丸帖》:“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
”十五个字的便条,不过是抱怨丸药不好。
《快雪时晴帖》,只是说天气,下了雪,又放了晴。
短短几字,却看得人心里暖意顿生。
⑤那平凡的生活,与书法相交,极为玄妙而又⑶。
俗世烟火中,不是每一次用笔都【乙】(正襟威坐正襟危坐)。
《肚痛帖》一一“忽肚痛,不可堪。
”张旭嗜好饮酒,有“张癫”的雅称。
他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提笔落墨,一挥而就。
那天他肚子疼,不能忍了,便以最放肆的草书形式提笔写下这六字,令人看后不禁莞尔。
⑥社稷江山何用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些帖里没有什么龙吟凤啰.,只实实在在地写着:“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
怀素上(4)这样的文字,清简如水,没有任何波折,连名带姓十四字,表达得足够清晰,书写着笋与茶的新鲜美味。
⑦帖,看得人心里对生活满满的都是爱一一它这样随心随性,只是低头的那碗饭,天边的那缕风,只是心中事,身边人呀。
(1)对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甲、乙处应填的词语的选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哂笑(sh引)真谛正襟威坐龙吟凤啰(su 1)B. 哂笑(X 》 真缔 正襟危坐 龙吟凤啰 (su 1)C. 哂笑(sh en)真谛 正襟危坐 龙吟凤哕 (hu 1) D. 哂笑(sh 引)真缔正襟威坐龙吟凤啰 (hu 1)(2)根据文段内容,横线处填写四字词语和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⑴高深莫测 ⑵ ? ⑶兴高采烈 ⑷ 。
北京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北京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ad902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7.png)
北京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默写1)荡胸生曾云,志在岸(àn)______。
(___《望岳》)2)黄(huáng)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chéng)万仞山。
(___《渡荆门送别》)3)登临吴(wú)蜀横分地,江(jiāng)山如画(huà)。
______。
(___《登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
(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zhōng)无一人,自(zì)___(fāng)菲(fēi)。
(___《桃花源记》)5)《陋室铭》中,描写主人与文人雅士交往的句子是:谈笑风(fēng)生,针(zhēn)砭(biān)时(shí)弊。
(___《文心雕龙》)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脊(jǐ)...qī)焦灼(zhuó)束手无策(sù)C.两栖(qī)3.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4.结合句意,解释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A.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5.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防治守卫事例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C.《爱莲说》___哲学家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默写1)荡胸生曾云,志在_________。
(___《望岳》)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___。
(___《渡荆门送别》)3)登临吴蜀横分地,江山如画。
中流击楫(jí jí)三百(bǎi)首,______。
(___《登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
(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一人,自芳菲。
八上语文西城区期末考试卷
![八上语文西城区期末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2b7193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0.png)
八上语文西城区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中,与“白发悲花年”的寓意相符的是()。
A. 生活竞丰富,于花中自煎熬B. 皓月俱徘徊,青楼自浩荡C. 谁家有病儿,长在落花中D.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答案:D2.材料中,“琴晓杯囯沉冽草叶下用心摧情深露”的是()。
A. 六点水B. 曹楼C. 东锁D. 和氏答案:A3.下列诗句中不含有谚语成分的是()。
A. 谁家有病儿,长在落花中B.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C.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D. 玉笛声声里,犹带今古愁答案:D4.下列诗句中,与“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意境相反的是()。
A. 寒露为霜,则霜降春凋B. 白头高节乱啼频,月影满庭春不眠C. 三十六宫配最难羞,金炉银砾相呈宝D. 斗转星移金榜响,蓬头稚子学摇鞭答案:D5.下列诗句中,含有反义辞的是()。
A.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B. 影落柳桥边,春未了春星横C.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D. 画扇圆圆瘦影,尽日凭栏干泪答案:A二、阅读理解1.1. 近来,因为人活得不像老虎那样有精神,似乎也没有什么力气了。
此处“老虎”一词指的是()。
A. 勤劳致富的农夫B. 永远躺在棺材里的死人C. 保护其他动物安全的雄狮D. 有一点精神的人答案:D1.2.其中正确的表达文句是()。
A. 我看这座桥维护得很好B. 他来那里才一个月,家里的东西都打C. 鸡也一叫,鸭也一叫,全联民都起床D. 四天没有雨了,我们要开始用木料了答案:A1.3.诗句“别来春尽,凭高信马”意义是()。
A. 家中破败生长蘖B. 清宵一曲高歌C. 秋草孔孙步辞D. 拨弦续吴松答案:A1.4. 在该组作文中,表达了“咏鹅”意象的是()。
A. 《望岳》B. 《古朗月行》C. 《赠汪伦》D. 《草枕》答案:C1.5. 下列诗句中,与“封闭缄默无言世界”意境相反的是()。
A. 羲和杀虎最著名,芒有乌心意弓B. 岁岁年年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C. 尘是客来时陨短,雪为身处处皆休D. 是然暇日花间梦,亦陷希君垂目情答案:B三、作文表达谈谈《离骚》中屈原的斥责心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语文一、语文基础。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共12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3)小题。
每年四月,北国草木萌发,鸿雁便翩然北飞。
鸿雁是一种大型候鸟,它们喜欢群居,飞行时排行前进。
它们喜欢将巢筑在湖泊岸边、沼泽地上或芦苇丛中等荒僻.之地。
在不同的环境中,鸿雁们都能构筑自己的安乐窝,来繁衍.后代。
鸿雁们看上去①。
但它们警觉性高,一旦受到惊扰,便会张皇失( )。
清代词人纳兰容若曾用“西风乍起峭寒生,惊雁避移营”一句写自己惶.急、孤苦、无助的处境,同鸿雁遇到惊吓时的情态一样,惟妙惟( )。
每年九十月间,北国衰草连天,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鸿雁便南迁。
鸿雁奋力归巢的景象,常使异乡游子触目伤( )。
异乡琐屑.,往往触发他们的思乡之情。
情郁于中,不能自已.,游子便通过各种方式排遣乡愁。
鸿雁北飞南迁,周而复( ) ,牵动着游子的心。
因此,在中国诗词长廊中,②。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 萌.发(méng)惶.急(huáng)B. 琐屑.(xiè)不能自已.(yǐ)C. 繁衍.(yǎn)翩.然(piān)D.荒僻.(bì)风雪载.途(zài)(2) 文段中加点词语所填字形和对字义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A. 惟妙惟( ) 应填“肖”,字义为“肖像”B. 触目伤( ) 应填“怀”,字义为“心”C. 张皇失( ) 应填“错”,字义为“安排,放置”D. 周而( )始应填“覆”,字义为“又”(3) 为文段①②处补充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个个沉着镇定②鸿雁作为一种特有的形象,寄托着游子的思乡之情。
B. ①个个沉着镇定②游子思乡之情作为一种特有的形象,寄托在鸿雁身上。
C. ①彼此相安无事②鸿雁作为一种特有的形象,寄托着游子的思乡之情。
D. ①彼此相安无事②游子思乡之情作为一种特有的形象,寄托在鸿雁身上。
1.下面作为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文物报讯(记者徐秀丽)2015年6月13日是第十个文化遗产日,其主题是“保护成果,全民共享”。
在过去一年中,北京市开展了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北京市开展了如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物保护修缮、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传统村落调查研究、人员培训。
重点完成爨(cuàn)底下村保护修缮工程及焦庄户保护工程方案的编制和上报工作。
到目前为止,北京市已有16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抗战文物保护工作也取得重大突破。
北京已公布各类抗战文物162处,其中保存状况较好的有80处,目前对外开放的有96处(含自然开放)。
A. 第十个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保护成果,全民共享”B. 2015年6月13日是第十个文化遗产日C. 北京市已有16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D. 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显著3.北京有许多老字号常以对联来突显产品或经营特色。
以下对联依次对应“一得阁”“同仁堂”“全聚德”“张一元”这些老字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香酥嫩脆鲜全聚,德寿康宁福满弘 ②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 ③同气同声济世济民,仁心仁术医国医人 ④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雪魂A .○4 ○2○3○1B .○2○3○1○4C . ○3○4 ○1○2D .○2○4○1○34.下列作品、作家、作家所处的朝代或国籍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三峡》 ——郦道元 ——北魏B.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唐C. 《陋室铭》 ——刘禹锡 ——宋D.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法国二、语文积累(共10分)5.默写(7分)(1)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 (2)登临吴蜀横分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与义《登岳阳楼》) (3) ,恨别鸟惊心。
(杜甫《望岳》) (4)王维的诗“诗中有画”,例如他的《使至塞上》中就有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壮美的沙漠夕阳风光画。
(5)我们称赞一个人“不受污浊环境影响,始终保持自己高洁质朴的品质”时,通常会用到《爱莲说》中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3分)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2)题。
(共3分)1.祥子看看骆驼,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新车,他的精神壮了起来。
2 A 笑了,一把将瓦罐接过来,往墙上一碰,钱都掉到了地上。
(1)第2幅画的文字解说中横线上的A 是 (填写人物)(1分)(2)第3幅画展现了祥子在烈日下拉活儿的痛苦,紧接着祥子又遭遇了 天气,因为在这种天气里拉活儿致使他 (填写祥子的遭遇)(2分)三、语言运用(共4分)7.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狭义而言,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
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
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国晋代,在生活处事上倡导“雅量”、“品目”,艺术上追求中和居淡之美,书法大家辈出,人们愈发认识到,书写文字还有一种审美价值。
最能代表魏晋精神、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书圣” 。
(1)将横线上应填的人名用正楷体书写在下面方格内。
(1分)(2)他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请你从以下几幅书法作品中,判断哪一幅是他的作品(填写序号)。
(1分)甲 乙 丙 丁3.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
4.为了生活,祥子还是要硬撑着去拉车。
(3)在以下四幅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幅,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可以从笔画、结体、章法等方面说,50字左右)。
(2分)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念.无与为乐者念:________(2)及.下船及:________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是.日更定矣 B哀转久绝.是.金陵人人鸟声俱绝.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与.余舟一芥寻.病终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翻译:11.以上两文写的都是作者在夜晚的所见所感。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苏轼见到月光,便欣然起行,到承天寺找张怀民,与他一起赏月,可以看出他的“”。
《湖心亭看雪》一文中,张岱独自一人前往湖心亭,与偶遇的客居者强饮三大白,可以看出他的“”。
(以上两空都用原文中反映作品主旨的一个字回答)(2分)五、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阅读《心灵的天空》,完成12 — 15题(共15分)心灵的天空梁树杰①有一个夏天永远飘忽在我的记忆里,而紧紧牵住这段记忆的是一个女孩。
②那年夏天酷暑难挨,中午下班后我头顶一把遮阳伞,被涌动的热浪驱赶着快步回家。
走到楼梯口,蓦地发现一个十多岁的瘦小乡下女孩蹲在我的脚下。
她的右臂挽着一个浅蓝色的包袱,黑红的圆脸盘上布满汗渍,那件缀有小红花的衬衣蒸腾着热气,一双粘满污垢的胶鞋被拇指穿了一个洞。
她抬头怔怔地望了我半晌,突然一跃而起:“婶,你不认识我了?我是小玲。
”那一瞬间,我心头不由一颤。
从她那山东口音我已断定她来自丈夫的家乡。
我仔细端详着,有一个模糊的影子开始在我脑海中晃动。
③那年我新婚不久,随丈夫来到他的故乡——山东一个偏僻的小村庄。
初到婆家,入乡随俗,走访亲戚朋友是必不可少的。
一天傍晚,丈夫牵着我的手,来到他堂哥家。
低矮、简陋的茅草房,几件黑乎乎的家具。
粗糙的泥墙上挂着一个相框。
那时堂哥尚在县城打工,已经离家半年多,此间只给家里捎过一回“在外挺好”的口信。
我只能在相片上拜见堂哥了。
照片上的堂哥有些苍老,额头皱纹纵横,憨厚的表情中夹杂着木讷。
堂嫂在家操持家务,见到我们她显得很局促,不住地在衣襟上擦拭双手。
她身后尾随着一个顽皮而又肮脏的男孩,相框中他的照片最多。
只有照片上那个脖颈上系着红领巾的女孩没有见到。
门口忽地出现了一个手提书包、背上驮.着一个背篓的女孩。
她气喘吁吁地望着我们,浅浅地笑着,嘴角嗫嚅半晌,轻轻地叫了我一声:婶。
④堂嫂告诉我,由于家中缺少劳力,女儿每天都要在放学的路上打一篓猪草回家。
每天不打猪草回家,第二天就不要上学去了。
在那一刻,我的心灵突然间被一种东西触动了,我抚摸她湿漉漉的头,鼻子一酸,说,没事的,婶以后供你读书。
她敛了笑,明亮的双眸顿然泊在一片泪光中。
我们走远了,她那湿润的目光被我们的背影拉得很长很长,久久地缠绕..着我。
⑤回到都市,伴随时光的流逝,我已经淡忘了当时的承诺,甚至遗忘了她的模样。
我双手紧紧地揽住了她。
我嗅到了她身上那股浓烈的汗酸气味,触摸到了她因瘦削而凸出的骨骼。
我想,这孩子孤身一人,长途跋涉,是为一.个梦..而来。
这个梦是我早年为她编织下的,而我却把它忘记了。
⑥在她洗澡的空暇,我抖掉她带来的那个蓝布包袱上的尘埃,里面整齐地包着她的初中课本和几支用报纸卷就的圆珠笔。
我的眼睛有些湿润,我想应该把她留在我的身旁,替她在都市找一所读书的学校。
清水淋浴后的女孩完全变了模样,一种乡村素朴又纯净的美让我怦然心动。
“婶,城市真好。
”“好吗?你感到好就留在这儿吧。
”她眼中跃动着的火苗忽地黯淡了下来,“婶,我这次是趁学校放暑假跑出来的。
你给我找个活干,这个暑假我一定要挣足我和弟弟的学费。
”我惊呆了。
⑦她家中发生的许多变故是我所不曾知道的。
她的父亲在县城打工,从高楼坠下,摔成高位截瘫。
弟弟上了小学,家庭经济难以为继,她和弟弟都面临辍学的困境。
⑧我能为她做些什么呢?只有坚定她留下的信心。
我将我的想法告诉她,她静静地听着,最后摇了摇头:“婶,我必须回去,回去照顾我爹和弟弟。
”我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