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检验控制程序.doc

合集下载

质量检验(检测)过程控制程序文件

质量检验(检测)过程控制程序文件

质量检验(检测)过程控制程序1 目的为确保过程中产生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的要求,而对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作出具体的规定。

2 范围适用于最终产品及所需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实物质量的监控过程中符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要求。

3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HZK526《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Q/HZK611《外部供方评定控制管理Q/HZK504《合同评审和协调程序》Q/HZK517 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Q/HZK509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Q/HZK527 顾客财产控制Q/HZK512 检验和试验设备控制Q/HZK515 检验、测量和试验控制Q/HZK520 产品防护控制Q/HZK518 不合格品控制Q/HZK519 事件、不符合预防措施及改进控制程序Q/HZK443 外购外协件、原材料检验规定Q/HZK417 紧急放行追回程序Q/HZK442 外购外协件、在制品、成品抽样检验规定Q/HZK428 质量检验记录管理办法Q/HZK666 改进控制程序Q/HZK53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4 职责4.1技术质量管理部(质保部)负责过程中产生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性的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的要求控制。

4.2综合运行管理部(生产计划部、物资供应部)负责生产制造过程、物资采购过程中按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技术图纸、工艺、原辅材料标准等)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性的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控制。

4.3技术质量管理部(各项目开发室)负责提供产品过程中产生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性的技术标准及检验(检测)细则(规定)。

检验检测过程控制程序

检验检测过程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为使公司的检验检测工作有序进行,并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检验检测工作质量,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受理的所有类型的检验检测工作。

3职责公司受理检验检测业务、向各检测部门传递任务、发送检验检测报告、管理送检样品;检测部门确定责任检验检测员进行指定的检验检测工作、出具检验检测原始记录、编制检验检测报告并签字;检测部门负责人审核并签字、然后交授权签字人;授权签字人签发报告,交综合部盖章发送并存档。

4工作程序4.1业务受理4.1.1检验检测业务受理由综合部人员接待。

4.1.2接待人员需认真审核送检单位提交的送检资料。

接待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及时与公司有关人员联系,或向综合部负责人汇报。

4.1.3送检资料齐全时,接待人员应请送检单位代表认真填写申请(协议)书。

接待人必须对申请(协议)书的内容逐项进行审查,以保证后续工作不会有疑义出现。

同时,在申请(协议)书审查人和文件接收人栏中签字。

4.1.4接待人员应会同样品管理人员对样品进行验收,以保证能正常进行检验检测。

样品验收符合要求后,接待人员应开具《样品验收交接单》,一联交送检单位,一联随样品交公司样品管理人员,同时在申请样品接收人栏中签字。

当需由公司抽样时,按《抽样控制程序》执行。

4.1.5接待人员应根据检验检测收费管理制度开具《检验检测收费通知单》,按规定向送检单位收取相应的检验检测费用。

4.1.6凡未缴纳检验检测费用的申请,综合部不能将申请书输入计算机下达任务。

领取报告。

4.1.8符合要求的申请,综合部应由专人登记并及时输入计算机,填写《检验检测任务单》随同申请书交综合部主任。

4.1.9检验检测任务单由综合部主任签发。

4.1.10已办的申请书必须存放在安全的地方备查。

4.1.11检验检测任务单签发后,应及时送交相应公司接受。

4.2检验检测流程4.2.1公司负责人接受任务单后,应在相应栏中签字并署上接受日期。

对安排不妥的任务单及时和综合部协调。

检验控制程序

检验控制程序

检验控制程序Revised on July 13, 2021 at 16:25 pm5)负责对所有探伤设备按要求实施维护与保养;保证其满足检测产品的要求..3.1.4材料检查员1)负责原材料的入厂验收及库房原材料发放监督工作;2)负责及时反馈检验过程含原材料入库检验和理化检验中发现的各种问题..3.1.5理化试验人员1)负责持证项目的理化检验工作理化试验人员须持证上岗;2 负责新材料开发的理化试验工作;3 负责对各种缺陷或问题材料进行理化分析;为制定解决方案提供依据;2)负责材料、试样的理化试验工作;3)负责配合设计部门编制、修订材料采购技术条件或规范..3.1.6质量技术人员1 质量技术人员包括:质量技术员、探伤技术员、材料技术员..2 负责配合设计部门编制、修订材料采购技术条件或规范..3 负责根据合同、有关技术标准、技术文件规定编制产品检验与试验计划需要时;编制关键工序检验规程;并予以实施;4 负责对检查员及分厂探伤工作的业务指导和过程监督;5 负责编制并审核产品质量证明书..3.2人力资源部3.2.1负责检验人员的配置;3.2.2负责相关检验人员的培训管理..3.3物资管理部3.1.1负责原材料的接收、保管、发放工作;3.1.2负责协助原材料取样工作..3.1.3负责原材料色标及标识工作..3.4各分厂3.4.1负责配合制造过程各项检验工作;3.4.2负责产品试样的制备、协助检查人员取样工作;3.4.3负责制造过程中材料标记移植工作;3.4.4负责分厂余料管理工作..4.0检验与试验控制准备4.1 工艺及检验规程1 质量技术员负责在工艺流转卡中设置质量控制点见证点、审核点、停止点并签字确认..2 质检部检验技术人员依据标准、相关法规、程序及工艺文件编制各类检验规程;检验责任人审核后发放..4.2 探伤工艺质量检验部持有相应方法Ⅱ级及以上资格证书的无损检测人员依据标准、相关法规、程序及工艺文件编制各类探伤工艺;无损检测责任人审核后发放.. 4.3检验与试验计划ITP或质量计划4.3.1对用户或技术协议有要求的产品;质检部检验技术人员依据工艺部的产品工艺流转卡、图样、规范/标准、合同和技术协议编制检验与试验计划ITP或质量计划;经检验责任人审核批准后发放并实施.4.3.2 检验与试验计划ITP或质量计划的主要内容有:产品过程检验和试验的引用规范/标准和规程、使用的记录表格或报告、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审查点、停止点、见证点、不合格品报告记录;监检、监造或第三方检验要求控制点等相关内容..4.3.3 分厂检查员在过程检验中严格按检验与试验计划ITP或质量计划进行检验控制;并做好规定的相关记录..监造、业主或第三方检验所的控制点由车间通知检查员;经检查员检查确认后通知其见证;必要时由质检部联系项目部门或科质部通知..5.0材料检验控制5.1入库材料由材料检查员按同材料牌号、同规格、同炉批号给定一个检验编号;该检验编号具有唯一性;5.2材料到公司后;材料检查员按照材料管理程序进行材料入厂验收;5.3材料检查员应检查材料合格证是否与“采购命令单”和/或“材料采购说明书”相符;并核查材料标记是否可追踪到材料合格证;并与技术条件和规范相符;5.4材料验收后;检查员应填写“材料验收记录”..并根据XXX标准要求;对材料取样进行“原材料入厂复验”;复验数据应符合规范要求..并将“材料验收记录”与材料质量证明书一起交至材料责任人供其审核并归档..5.5对不合格的材料和部件;应在不合格品上贴上“不一致品扣留标签”;材料检查员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5.6质检部材料检查员建立入厂材料登记卡;材料检验编号按检验编号编码规程执行;以确保其编号的唯一性;5.7材料检查员按照材料管理程序的规定监督检查材料的保管与发放并履行材料发放日志及限额领料单的签字手续;5.8材料到分厂后;分厂检查员核对材料发放日志或限额领料单与实物标识的一致性;并对下料情况进行监督在下料记录上签字确认;同时对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标记移植状况也应进行监督检查..6.0产品制造过程检验6.1 总则6.1.1 检查员严格按“三按”标准/法规、设计图样、制造工艺进行过程检验控制;并做好各项检验记录..产品制造过程中;上道工序未完成所要求的检验、试验或者必须的检验、试验报告合格通知单未签发前;不得转入下道工序;6.1.2 检验与试验使用的检测器具及样板应按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计量;6.1.3 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6.2 机械加工质量检验6.2.1 机械加工产品同一工号、图号在5件以下应逐件检查;5件以上按批量检查;实施首检;完工后抽查的方式进行检验控制;6.2.2 首件检查合格后;检查员负责做好首件标识;操作者方能成批加工..同一工号、图号在5件以上;50件以下时至少随机检查6件;同一工号、图号在50件以上时至少随机检查10件..抽查发现不合格;应扩大一倍抽查比例进行抽查;如仍有不合格;则进行100%逐件检查;检查员应作好检查记录..6.3 冷作加工件质量检验6.3.1 检查员按标准、图样、流转卡或拼接图/落料单的要求检验下料尺寸;对筒体、封头等主要零件;应逐一检查;对成批下料的零件;实行首件检查;中间抽查和完工抽样检查;6.3.1经检验合格后工件/零件才能转入下道工序;6.3.2在工件的整个加工期间;检查员应进入加工现场巡检;抽查工件的加工质量..对违反技术规范或工艺纪律的情况;检查员应立即通知操作者停止该工序的加工;直至违反的事项得到纠正或处理后;经检查员同意;操作者方能继续加工;6.4焊接质量检验6.4.1 检查员按焊接控制程序、预热消氢控制程序的规定对焊接过程实行检查..6.4.2 检查员应核查焊工资质是否符合施焊产品的规定;6.4.3 检查焊接坡口几何尺寸符合标准、图样和工艺文件规定;坡口区域清理后应无锈蚀、油污、重皮、夹渣等影响焊接质量的杂物及宏观裂纹;6.4.4 检查预热温度当工艺有此要求时应符合工艺文件的规定;并做好记录;6.4.5 检查员监督检查焊工焊材领用、施焊过程中焊材保管、标识、使用的焊接规范、焊接过程是否符合焊接工艺规范的要求;6.4.6 检查员检查焊后消氢及热处理应符合工艺规范要求;并做好记录;6.4.7 检查员按标准、图纸、工艺文件要求检查焊缝的几何尺寸及表面质量;6.4.8 检查员对产品试样的制备和焊接过程按工艺流转卡的要求进行控制..6.4.9 检查员核实焊工钢印;收集并核实焊接记录;6.5无损探伤检测NDE6.5.1检查员根据设计图样或工艺文件的要求;按规程、相关标准、检验与试验计划和图样的要求对需要进行无损探伤的产品进行焊缝尺寸和外观质量检查;表检合格后出具无损检测委托单交探伤室..6.5.2无损检测工作结束后;探伤人员应立即做好探伤记录..6.5.3无损探伤不合格;探伤室出具“焊缝返修通知单”交检查站、分厂技术组和工艺部;根据返修工艺返修完成后重新进行复探;6.5.4 无损探伤检测合格且复评合格后;复评人员在探伤记录上签章确认;探伤人员在流转卡上签字;产品放行转入下道工序..6.5.5 焊缝返修根据返修控制程序进行返修控制并重新检验..6.6热处理质量检验6.6.1 分厂在热处理前应通知检查员;检查员按热处理控制程序及热处理工艺规程的规定对产品装炉、试样随炉、热电偶布置等情况进行核实..6.6.2 操作者应在热处理自动记录曲线表上注明热处理产品的工号、图号、纵横坐标的示值、数量等;填写热处理操作记录并签名;检查员核实后签名..6.6.3 检查员负责将热处理随炉试样与试验委托单一起送理化试验室;并负责取回试验报告..6.6.4 检查员审查热处理操作记录及曲线;合格后结合检查情况出具热处理检验报告;热处理检验报告应经质量技术员审核签字;热处理曲线应经热处理责任人审核签字..6.7压力试验6.7.1压力试验分为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产品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的选择根据设计图样及相应标准/规范执行;6.7.2耐压试验应在无损探伤和热处理完成;且应有的报告均已收齐且合格后进行;泄漏试验须在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6.7.3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按压力试验控制程序进行检查控制;6.7.4操作者应按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压力试验操作;检查员现场监督检查压力试验全过程;需要时须在监检人员、监造、业主、第三方检验见证下进行压力试验..试验时操作者做好操作记录;检查员做好检验记录;检查员依据检验记录核实操作者的操作记录并签字确认;6.7.5 检查员根据检验记录出据产品压力试验报告..6.8成品最终检查成品最终检验是指产品全部制造工序完成后;完工报交、入库发运前所进行的检验;一般分为100%完工检查和放行检查两个步骤;6.8.1 100%完工检查:产品制造完工后;分厂检查员按图纸、工艺、标准对产品实物逐件全面检查详见附件1.受压件100%完工检查细则;6.8.2放行检验:放行检验由分厂在产品100%完工检验合格后向质检部申请;由质检部实施放行检验..6.8.3放行检验合格后;质检部开出产品放行合格通知单;分厂收到放行合格通知单后才能办理完工报交手续..6.8.4产品放行后;方可进行产品包装;产品油漆包装应经质检部检查确认后;开出产品油漆包装放行合格通知单;分厂将产品油漆包装放行合格通知单交项目部组织发运..7.0协作件质量检验7.1 公司内协作件检验由加工分厂检查员进行过程控制检验..协作件转出分厂时应将产品转送单交所在分厂检查员签字认可;以示该批转送件已检验合格..转出分厂检查站将协作件质量资料;包括“材料限额料领料单”、“材料代用单”、“试验或检验记录”包括试样报告、光谱报告、弯管记录等收集整理齐全;并建立转入、出资料登记台帐;协作件资料由转出分厂检查站随同产品一起转送接受分厂检查站;资料交接须有签字手续;7.2 外包协作件含工序性外包加工件原则上落地检查;必要时由质检部技术组负责进行实物检验及资料审核..产品转回分厂时;采购部将相关质量资料转送质检部;质检部对实物及质量资料检查合格后在转送单上签字确认..7.3 接收分厂发现转回的协作件出现不符合项时;经检查站核实后对协作件进行扣留..7.3.1 公司内协作件出现不符合项时;接收分厂检查站通知协作件转出分厂检查站以质量信息反馈方式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7.3.2 外包协作件出现不符合项时;接收分厂检查站通知质检部技术组以质量信息反馈方式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8.0外包产品检验控制8.1 外包产品的供方必须是经公司评审后合格的供方;8.2 主要受压件外包;公司将派驻监造代表进行过程质量监督;8.3 外包产品制造完工后由采购部门向质检部申请放行检验;放行检验合格后质检部出具放行检验合格通知单交采购部;8.4采购部收到放行检验合格通知单后才能报交并通知外包方发运..9.0检验、试验状态的控制9.1产品检验与试验状态分为:合格、不合格、待检三种状态;9.2产品制造过程中通过产品实物标识、标牌、工艺流转卡签字、检验记录、试验报告、工件放置地点等适当方法;表明产品检验与试验状态;9.3原材料由物资管理部按“待检区”“合格区”“不合格区”等分区堆放;表明材料检验状态;9.4工序流转检验状态控制9.4.1分厂内的工序质量检验状况控制1)质量检查实行自、互检与专检相结合进行质量控制的原则;操作者应严格“三按”生产;完工后在工艺流转卡签字流转;对专检工序专检人员严格按“三按”检查;检查合格后检查人员在工艺流流转卡上签字确认后方可转序;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转入下道工序..水压、完检等工序检查合格后;须在实物上进行该工序检验合格的状态标识;如“水压合格”等..2 对于应作记录的检验项目;按指定表格所规定的内容作好记录;作为检验项目合格与否的见证件..3)批量机械加工件首检合格后须用油漆做出“首检合格”标识;并作好检验数据记录..9.4.2试样检验状态控制:由分厂在试样上标记钢印;分厂检查站负责对焊缝质量、标识进行检查;并在实物上做检查合格与否标识;探伤人员做探伤合格与否标识;检查人员核实合格后在试样上标记检查员代号钢印;产品试样送检后;检查站建立“试样登记台帐”;对送样情况进行记录;未收到试样检验合格报告;产品不得转序;试样加工完成后;由机加车间在试样上移植或打上正确的钢印标识..9.4.3无损检测检验状态控制:无损探伤检验由检查站按相关要求开出无损探伤委托单交探伤室;无损探伤检测合格后;探伤人员在流转卡上签字;产品放行转入下道工序..9.4.4光谱检验检验状态控制:检查站开出光谱检验申请单交光谱检验员;光谱检验合格后;光谱检验员在流转卡上签字;产品放行转入下道工序..9.4.5协作件产品检验状态控制:采用转送单签字控制和检验软件资料跟踪的方法进行检验状态控制;确保接口质量..9.5产品完工检验状态控制9.5.1 产品完工检查后在产品实物上进行完检合格与否的状态标识;9.5.2 完工产品在报交签字前由分厂对产品实物进行标识;并经检查员认可;9.5.3 凡需订铭牌的产品;生产分厂将铭牌交检查站检查;确认铭牌标识内容符合规定要求后;在检查人员的监控下由生产分厂打上产品制造日期;并确认铭牌已装在图样规定的位置..10.0质量检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核及归档10.1产品质量检验资料是指产品在制造、检验和试验过程中所形成的有关产品质量方面的记录、报告、图表和卡片等文件资料;至少包括下列内容:10.1.1受压元件及直接与受压元件相焊零件的材料和焊接材料的限额领料单、材料代用单、焊材领用单及焊接记录等;10.1.2焊接试样的试验报告;10.1.3质量计划或检验与试验计划、产品工艺流转卡、设计和工艺的临时更改单;10.1.4不合格品报告单;10.1.5产品的热处理检验报告、热处理操作记录和自动记录曲线图;10.1.6各类探伤报告及其委托、光谱检验报告;10.1.7产品的主要检查记录或图表如质量检查记录卡、结构尺寸检查报告或完工检查记录等;10.1.8产品压力试报告;产品铭牌拓印件或复印件等..10.2质量档案资料的汇总、审核和归档10.2.1产品放行检查后;分厂检查站将资料汇总整理后交质检部技术组..10.2.2质检部质量技术员根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编制产品质量证明书..10.2.3质量证明书经检验工程师审核无误;由质检部部长审定;加盖质量检验合格专用章、质保工程师印章..由质检部负责办理监检证明..10.2.4质量记录和资料的归档、保存按公司档案管理相关制度执行..11.0相关文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热处理控制程序●材料管理程序●焊接控制程序●压力试验控制程序●计量管理程序●检验编号编码规程●预热消氢控制程序●返修控制程序12.0相关表格●机加工零件质量检验记录●光谱检验申请单●光谱检验分析报告●产品授权放行申请单●放行合格通知单产品油漆包装放行合格通知单。

检验控制程序

检验控制程序

检验控制程序1 目的通过对来料、生产过程及成品各环节实施必要的检验与验证活动,获取产品特性符合性信息,对产品质量全面分析及改进,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最终使客户满意。

本程序特规定来料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紧急放行等环节的要求与程序。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过程。

3 职责3.1质量部负责编制检验规范、流程等检验文件;实施对各阶段产品的检验或验证,放行产品;并负责记录、统计、保存检测数据,以及物资检验状态的标识;负责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控制与管理。

3.2物管部负责接收采购的物资,到货后及时向检验员报检。

需验证尺寸、功能特性的物资,相关部门应提供产品图样、技术规范或技术协议要求等验收依据。

3.3市场部负责接收顾客财产,验收后及时向检验员报检。

需验证尺寸、功能特性的物资,需对接顾客提供检验依据。

3.4 研发中心负责指导、分析、处理产品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3.5制造部负责制造过程中各工序的自检和互检以及合格后按程序提交检验。

4 工作程序4.1来料检验来料检验是指对进货物资做品质确认和查核,判断其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并严格控制不合格品流程。

4.1.1 来料检验方法a)外观检测:一般用目视进行验证;b)尺寸检测:一般用卡尺、千分尺、三坐标等量具验证;c)结构检测: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硬度计验证;d)特性检测: 如电气的、物理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4.1.2来料检验方式a)全检:适用于检验过程简单、数量少、价值高、检验不会对产品破坏、关键的性能要求高的、不良品对后道工序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b)抽检:适用于质量较稳定,批量太大、检验成本昂贵、检验会对产品会造成破坏的、非关键件的物料。

c)免检:供应商送货连续十批次完全合格收货的可以考虑免检。

适用于数控系统、光栅尺、线轨等产品。

4.1.3来料检验的流程a)采购员提前通知物管部来料情况以及明细,物资到厂后,应立即通知物管部一起进行来料核对,确认来料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外观等,无误后,物管部将物料置于待检区或做好待检标识,与采购部做好交接,填写入库单连同有关质量证明文件或质量记录,向质量部报检。

过程检验程序(含表格)

过程检验程序(含表格)

过程检验程序(QC080000-2017)1.0目的:确保生产过程中在制品都符合品质要求,防止不良品流至下一工序而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2.0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制程中的在制品。

3.0定义:3.1 IQC:进料检验3.2 IPQC:制程巡检3.3 PQC:制程抽检3.4 FQC:出货检验3.5 OQC:出货抽检4.0权责:4.1品管部主管:4.1.1详见《职责划分程序》;4.1.2制定品质目标及改善计划;4.1.3建立相关规范流程,使制定品质目标如期完成4.2 IPQC(制程巡检):4.2.1指导IPQC人员按各工序IPQC作业指导书及进行日常巡验工作,指导操作员按《作业指导书》进行生产制造。

4.2.2发现严重异常问题时,应及时按《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进行质量跟踪改善或按《特采控制程序》进行质量放行。

4.3 PQC(制程抽验):4.3.1按《MIL-STD-105E抽样计划》、《检验标准》及《量产技术规格书》进行品质检验。

4.3.2发现不良异常情况及时通过[异常单]向品管部汇报反馈,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不合格品。

4.4 FQC(出货检验):4.4.1按《MIL-STD-105E抽样计划》、《检验标准》及《量产技术规格书》进行品质检验。

4.4.2发现不良异常情况及时通过[工艺异常单]向品管部汇报反馈,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不合格品。

4.5 OQC(出货抽检):4.5.1按《成品及出货检验管理办法》、《检验标准》、《量产技术规格书》及《抽样计划》进行抽检;4.5.2发现不良异常情况及时通过[异常单]向品管部汇报反馈,并按《不合格品管理办法》进行处理不合格品。

4.5 统计员:4.5.1负责收集检验数据,并根据《统计分析控制程序》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4.5.2对分析后的数据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按《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进行品质改善。

5.0内容: 5.1流程:流程 权责岗位使用表单IPQC 生产部 IPQC生产部检验人员 PQC FQC OQC 统计员 生产部 品管部《首件、过程作业检验记录表》《模块首检日报表》[IPQC 巡检报表][品管检验日报表][出货检验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制 造品质改善不良品汇总记录分析首检确认巡检自主检验过程抽检出货抽检入库抽检5.2内容:5.2.1首件确认:生产前必须经过首件确认,首件不合格或未进行首件确认严禁批量生产。

质量检验(检测)过程控制程序文件

质量检验(检测)过程控制程序文件

1 目的为确保过程中产生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的要求,而对创造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作出具体的规定。

2 范围合用于最终产品及所需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实物质量的监控过程中符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要求。

3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标准。

Q/HZK526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Q/HZK611 《外部供方评定控制管理Q/HZK504 《合同评审和协调程序》Q/HZK517 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Q/HZK509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Q/HZK527 顾客财产控制Q/HZK512 检验和试验设备控制Q/HZK515 检验、测量和试验控制Q/HZK520 产品防护控制Q/HZK518 不合格品控制Q/HZK519 事件、不符合预防措施及改进控制程序Q/HZK443 外购外协件、原材料检验规定Q/HZK417 紧急放行追回程序Q/HZK442 外购外协件、在制品、成品抽样检验规定Q/HZK428 质量检验记录管理办法Q/HZK666 改进控制程序Q/HZK53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4 职责4.1 技术质量管理部(质保部)负责过程中产生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性的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的要求控制。

4.2 综合运行管理部(生产计划部、物资供应部)负责生产创造过程、物资采购过程中按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技术图纸、工艺、原辅材料标准等) 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性的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控制。

4.3 技术质量管理部(各项目开辟室)负责提供产品过程中产生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性的技术标准及检验(检测) 细则(规定)。

过程检验控制程序

过程检验控制程序

过程检验控制程序(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群煜五金有限公司过程检验控制程序一、目的:通过过程检验来评估生产过程的稳定性,确保制程中产品的质量,及早发现不合格品产生的现象,采取措施,以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及流入下工程,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范围:本程序规定了过程检验的内容和方法,适用于公司各单位各阶段生产的各类产品。

三、职责:1、生产组长:1、生产过程的监控;2、本单位各机台首件确认,定期或不定期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抽检与确认;3、本单位不合格品的处理确认,隔离,标识,纠正预防措施实施与效果反馈。

2、巡检员:1、各工序的首件确认。

2、各工序半成品的巡检及作业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抽检与确认;3、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处理结果追踪;4、对生产过程中半成品质量状况的记录和统计;3、现场作业员:1、认真执行首件检查制度,经确认后方可进行生产;2、按规定做好自主检查,并且做好质量记录;3、生产过程中如发现品质异常应及时停机,做好隔离、标识,并上报。

四、流程流程详见附件五、内容1、量具校正:1、现场作业员、巡检员在人员更换、量具产生异常时首先要对所使用的量具进行点检,并在《量具点检记录表》上记录。

2、对于现场无法点检的量具要按规定的时间送公司工程技术部进行检验校证,以确保量具的准确性与能正常使用。

2、首件检查:1、首件检查的时机:a、人员更换;b、产品更换;c、机械故障维修后;d、模治、夹具更换后;e、作业方法或生产要素(材质、工艺流程)改变后;2、在上述情况下作业员必须将生产出来的产品按加工图纸交巡检员和当班主管同时确认合格,并记录于《首检/自检/巡检记录表》上,方可开始加工。

3、巡检员在首件检查时必须严格核对现在生产产品工程图纸尺寸、产品状态、材质、商标与所检测的实物是否相符。

检验检测过程及结果监督控制程序

检验检测过程及结果监督控制程序

查验检测过程和结果监察控制程序1 目的经过有计划的质量监控活动,对查验检测过程和结果质量实行监控,实时清除质量环节出现的不切合的要素,以此来考证和评审查验检测活动的有效性和结果的正确性。

2 合用范围合用于本所内部的各项质量监控活动及参加外面的质量监控活动。

3 职责3.1 质量负责人负责该程序的运转。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对作业文本等进行按期评审工作。

3.4 查验科、室提出本科室年度质量监控计划,依据同意后的计划参加质量监控活动。

3.5 办公室依据各科室提出的年度质量监控计划,拟订所年度质量监控计划,并报质量负责人审查、所长同意。

办公室负责质量监控计划的实行。

3.6 由质量负责人组织查核组,按期不按期进行抽查。

3.7 各查验科室负责本科室能力考证工作的实行。

4 工作程序4.1 质量监控计划的编制与审批每年初,各查验科室依据各科室人员和设施状况,拟订科室内部《年度质量监控计划》,并报办公室。

办公室依据查验科室提出的年度质量监控计划编制所《年度质量监控计划》,报所质量负责人审查、所长同意。

4.2 内部质量控制4.2.1 在内部经过下述几种方法来考证能否达到规定要求:a)人员比对,比较不一样检测人员技术操作水平的差别;b)设施比对,比较同一型号的不一样设施的技术指标之间的差别水平;c)盲样检测,检查检测整体能力的水平能否满意;d)留样再测,检查过去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4.2.2 依据所内部《年度质量监控计划》的要求,办公室负责制定《质量监控实行方案》,明确详细实行时间、参加人员、样品和设备、检测详细要求、结果评论准则等。

实行方案报质量负责人审查、所长同意。

4.2.3 依据监控活动实行方案的要求,办公室组织实行,保证按如实行方案进行,如实做好活动记录,活动达成后编制监控活动报告,比如人员比对报告、设施比对报告、留样再测剖析报告等,对监控活动的结果进行剖析、总结,评论本所保证检测结果的能力。

4.3 外面质量控制(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考证)4.3.1 本所踊跃参加上司主管部门组织的实验室比对和能力考证活动。

过程检验控制程序

过程检验控制程序
5.2.2当产品可正常生产的条件下,过程检验员依据相关检验指导书、工程图纸以及样品对首件产品进行检验
并判定,并将检验项目及结果如实填写在《过程检验记录表》中。
5.2.3质量部注塑车间过程检验员在生产初始时必须按控制计划的要求对首件的克重进行监控,看是否符合控制计划要求,并记录在注塑过程检验记录单
5.3过程检验
8、流程图
输入
流程图
输出
过程所有者
生产计划、生产机台、物料
检验规范、待检产品、检验工具、空白表单
检验规范、待检产品、检验工具、空白表单
NG
OK
NG
OK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调机后生产
首件检验、首件称重、首件检验记录
报废/调换单
在制品流程卡、过程检验记录表
生产人员
过程检验员
生产人员
过程检验员
5、程序内容
5.1生产开始
车间接到“生产任务书”(或“生产计划单”)后,按“生产任务书”(或“生产计划单”)安排生产。
5.2首件检验
5.2.1质量部过程检验员在生产初始时必须按《生产过程控制程序》要求进行首件检验。如果首件检验合格,即通知生产车间进行正常生产。如果首件检验不合格,质量部立即通知生产车间停止生产并查找原因、分析,排除故障后重新送检。
5.3.1自主检验
生产过程中,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及作业完成后应依据《生产作业指导书》对产品质量进行自主检验,操作人员应做到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传递不良品,如发现不合格应及时通知生产主管或班组长,由质检员确认,以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入下一道工序
5.3.2巡回检验(定时抽检)
过程检验员应在其巡检过程中依控制计划、检验指导书及工程图纸对生产过程中各工序进行巡回检验,检验结果记录在《过程检验记录表》中。过程检验员在巡检过程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应根据严重程度进行不同处理,如为轻微质量问题应告之生产人员及时进行纠正,如为严重质量问题应立即与质量部主管、车间主管进行沟通,必要时上报公司领导,如质量问题严重无法及时解决,可以停止生产,报相关领导批准。待质量问题解决后,方可进行生产。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依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过程检验控制程序

过程检验控制程序

1目的在制造过程中进行监控,以免不合格品的产生和流转,同时可以及时进行纠正,避免造成更多损失.2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本公司所有的在制品、半成品的检验和试验的控制要求.3职责3.1质保部负责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和归档管理,有关检验人员(包括专职的和兼职检验人员)应严格检验流程计划和按检验作业指导书对在制品和半成品进行检验控制,正确作出在制品、半成品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3.2生产车间生产班组长和员工负责按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或样件对在制品进行连续自检互检监控,确保质量问题的及时发现,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3.3所有检验人员和班组长均应及时对检验信息进行收集、传递、反馈、上报,务必及时,准确.4.工作程序4.1强调人人把关的原则.执行内部顾客规定,下道工序检验上道工序的质量,防止缺陷发生.4.2首件三检a.首件三检指工人自检,班组长互检,检验员专检.下列情况必须三检:每个工作班开始,每道工序调试后正式加工的第一个产品,更换或调整生产设备或工装模具夹具时及工艺更改后.b.首件三检时,应按检验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检验,每班都应核对原材料领料单和工艺卡上写的是否与工艺文件上规定相一致,质保部负责控制检验标准的及时有效性.c.首件三检时,检验员在《首(末)件检验结论单》上填写实测数据.d.只有首件检验合格的产品方可进行正式批量生产和转序。

e.首件检验不合格时,质保部要及时将问题连同《首(末)件检验结论单》反映到制造部和技术课,并通知生产车间停止生产,生产车间获息自动停止生产,首件不合格的责任部门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4.3巡回检验(巡回检验由检验人员进行)a.检验人员按检验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检验频次,数量进行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填写《巡检(自检)记录单》.b.巡回检验和重点是工序质量控制点,检验人员进行监督,发现异常立即通知操作者停止生产并向技术部门和生产部门报告.d.巡回检验按检验作业指导书的频次进行,并对巡检作出记录.4.4末件检验(末件检验由检验员进行)a.批量加工完成后,对最后一件或和几件进行检验,并填写《首(末)件检验结论单》.b.末件检验合格后,把末件和检验记录单挂在工装上,以供工装返回检验时用.c.末件检验不合格时,由出现末件检验责任部门或岗位,应对前面加工的产品进行追踪复核,分析原因,并及时将信息反馈至有关部门,制订纠正措施,其原因分析和纠正措施可填写在《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表》.d.工装模具凭《首(末)件检验结论单》方可入工装库房.5.5产品工序完工检验a.工序完工检验应在操作工人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要求生产员工对自己加工的产品做到自检、自分,作好标记并控制自检正确.b.检验人员按检验作业指导书要求对工序完工的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在《质量记录卡》上本道工序栏内签名,贴上标识,方可流入下道工序.c.检验不合格的产品由生产员工重新自检自分再提交检验.5.6由检验员对生产中出现不合格品进行清理,划分缺陷种类,填写《缺陷收集卡》,根据控制计划要求采用统计过程控制,防止缺陷出现.5.7对来不及检验而放行或例外转序的产品见《进货检验和试验程序》4.3款控制要求执行.5.8认真执行质量分析会制度.贯彻三不放的原则,即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不明不放过,措施不落实不放过.a.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填写《质量分析会议记录》,总经理、副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主持,各部门、各个车间主管和检验员参加,质保部按《质量月报表》的情况通报月质量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明确责任,提出改进措施.b.质量分析会均要作好会议记录,对有关重大改进措施要形成文件正式发布,《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表》对一般改进措施也要作记录.5.9在过程出现不合格的产品控制见《不合格控制程序》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5.10检验记录内容a.检验项目(额定值和实测值)、检验数量;b.产品名称、零件号/工程等级、生产批次/班次、生产数量;c.废品数量、缺陷种类数量;d.检验判定结果(放行、特别放行、返工、退货、报废、出偏差、特殊处理等);e.检验日期、检验员签名.5.使用记录略。

过程检验控制流程

过程检验控制流程
过程检验控制流程
责任部门
工作流程
工作标准
考核细则
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
班组长
分厂
操作人员
班组长
操作人员
班组长
分厂
1.生产人员依据产品图纸、“技术通知单”、封样件、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等产品要求,调试机器,开始试生产。
2.操作人员按照产品检验指导书、图纸、“技术通知单”、封样件等,对生产出来的前三片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后填写首检记录,通知班长进行确认合格后方可量产,若不合格,需重新调试,直至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量产。
3.若出现更换产品型号、产品异常调整后、5M1E变更的情况时,重新进行首件检验。
4.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按首检项目2小时/次进行过程检验,发现不良品执行《生产过程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并保持相应的检验记录。
5.每道工序的班长须对本班生产出的半成品/成品按《成品抽样方案》进行抽检,抽检确认合格后才能转入下道工序或临时库。
6.最后一道工序班组长依据产品检验标准对成品进行抽检,合格入库;若不合格,责任班组执行《生产过程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并填写“成品入库检验记录”。
7.在所有的规定程序或检验完成之前,不得将产品放行或投入使用,必要时需得到分管副总或顾客的批准和许可,执行《制程不合格品处理流程》的规定。
8.分厂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每周组织相关人员≥1次,对产品的过程控制、成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
9.分厂质量负责人每周、月对品质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提出改进,分厂负责人审核。
未完成项,根据实际情况,考核20-50元/次/项。
过程输出:作业指导书、产品检验指导书、通用外观标准、首件确认单、检验记录、成品入库检验记录。

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程序

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程序

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程序l 目的对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获证产品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及认证的要求。

2 范围适用于对产品的形成、过程的确认、产品的防护及放行、产品使用已交付后的活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等。

3 职责3.1 生产部负责指导车间进行生产和过程控制,负责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对关键工序应编制作业指导书,负责产品标识的维护和产品的防护,对现场工作环境进行监督、检查;3.2 技质部负责编制相应的工艺规程;3.3 技质部负责过程检验的实施;3.4 综合部负责生产过程中各种物资的采购。

4 工作程序4.1 过程确认4.1.1 生产流程图(见附页)4.1.2 关键生产工序的识别在以下情况时,工厂应对其作为关键/特殊工序予以对待:A)工序的结果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完全验证,或者加工后无法测量或需实施破坏性测量才能得出结果;B)工序对最终产品的安全质量、主要性能有重大影响。

4.1.3 本公司生产的关键过程是焊接、填充胶合与压制、阻燃处理、表面处理等工序。

对这些过程应进行确认,证实它们的过程能力。

适用时,这些确认的安排应包括:A)过程鉴定,证实所使用的过程方法是否符合要求并有效实施;B)对所使用的设备、设备能力(包括精确度、安全性、可用性等要求)及维护保养有严格要求(具体见设备操作规程),并保存维护保养记录,填写《特殊过程确认表》,同时相关生产人员要进行岗位培训、考核,持证上岗;C)编制与之相适宜的作业指导书。

4.2 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根据公司实际,工作环境主要包括配置适用的厂房、消防器材,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安全、噪声、振动、洁净度等。

生产部和各车间要识别并管理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根据生产作业需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A.配置适用的厂房并根据生产需要适当装修,防止暴晒,风雨侵入和潮湿;B.配置必要的通风、消防器材,保持适宜环境卫生、安全;C.生产部及仓库对各类设施和物资实行定置管理,提高工作效率;D.确保员工生产符合劳动法规的要求。

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4.2.2检验方式
工序检验采用定点检验与巡回检验相结合的方法。4.2.3工序检验合格后可以转序,发现不合格应按Q/CTG.C.111—2000《工艺过程卡》的规定进行调整与纠正,同时按Q/CTG.B.13-2000《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必要时合并执行Q/CTG.B.14—2000《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
6.2不合格品审理单;
6.3纠正与预防措施计划验证报告。
7.修订
本文件2000年8月1日修订为第二版。




更改审批单号
更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生效日期
4.3下线检验
Q/CTG.C.111—2000《工艺过程卡》“检验”工序检验员负责按Q/CTG.C.118.1—2000《产品检验规程》的要求对成品进行检验与分等。
4.4过程检验与试验不实施例外放行。
5.相关文件
5.1 Q/CTG.B.13-2000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2 Q/CTG.B.12-2000检验与试验状态控制程序;
5.3 Q/CTG.B.14—2000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4 Q/CTG.B.19—2000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5.5 Q/CTG.C.111—2000工艺过程卡;
5.6 Q/CTG.C.118.1—2000产品检验规程。
6.质量记录
6.1关键工序检验记录表;




更改审批单号
更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每次开机加工时,操作员应对产品进行自检,不合格品直接报废,待产品合格后才能正常生产。4.2工序检验
4.2.1铝塑复合管车间各工序操作员按Q/CTG.C.111—2000《工艺过程卡》与Q/CTG.C.118.1—2000《产

过程检验控制程序

过程检验控制程序

过程检验控制程序过程检验控制程序(Process Validation Control Procedure)是指通过一系列可重复的操作,来验证并确认制造过程能够按照既定的规范进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过程检验控制程序的主要步骤和要点。

1.制定过程检验计划制定过程检验计划的目的是明确制造过程中需要检验的关键环节和检验方法,以确保产品可以符合质量要求。

检验计划应该根据产品要求和制造过程的特点来制定,包括需要测试的项目、测试方法、测试频率、检验人员及其培训要求等内容。

2.制定检验标准在制定过程检验标准时,应参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公司内部标准和客户要求等,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检验标准应包括产品的外观质量、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尺寸精度、功能性能等项目,并明确每个项目的可接受标准和测试方法。

3.制定检验流程制定检验流程的目的是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和要求,确保检验过程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检验流程应包括样品的采集、实验室测试、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等环节,并详细说明每个环节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4.建立检验记录和报告在执行过程检验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检验数据和结果,并生成相应的检验报告。

检验记录和报告应包括样品编号、检验时间、检验人员、测试项目、测试结果和评定结论等内容,并有专门的存档和管理措施,以备后续的质量追溯和证明。

5.进行过程能力分析过程能力分析是对制造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手段,旨在评估制造过程是否具备稳定性和能够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常用的过程能力指标有过程能力指数(Cp)、过程能力指数(Cpk)和过程能力比(CR)等。

通过过程能力分析,可以确定制造过程的容量以及需要改进的问题,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6.建立纠正和预防措施当发现过程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如调整工艺参数、更换设备等,以消除不合格因素,保证产品质量。

同时,还应进行原因分析,确定问题根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

过程检验和试验程序(含表格)

过程检验和试验程序(含表格)
出库到做成成品之间的检验和试验.
5.0运作程序
5.1过程检验点的设置
5.1.1品质部应根据产品的特性,生产过程中工序的重要性,稳定性等因素,合理设置过程中检验点。
5.1.2有关过程中检验点的设置情况,应包括生产车间各工序。除品质部检验外,所有生产操作员均应对本工序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进行检查(自检或互检),对所有有怀疑或未能判定其检查结果的,均应即时通知生产部主管/经理或品质部主管处理。
5.3.2生产制程中制程品质员应按照相关工序的检验工作指引和既定的质量/HSF要求,对在制品进行检验和试验,保证有关产品符合相关规格要求。对工序环保标识确认结果记录于《环保产品制程履历表》上。
5.3.3品质部制程品质员应记录见坑、纸箱、啤机的检验结果于对应的《巡检日报表》。
5.3.4品质部品质员应记录纸板的检验资料及结果于《双坑/单坑纸板每时测试报表》。
5.2生产过程中检验工作指引的制定与控制
生产主管/经理和品质部主管负责按各工序检验点的检查项目,编制过程中检验工作指引,有关过程中检验工作指引的控制程序可参考“QECOP4202文件系统控制程序”。
5.3检验和试验
5.3.1首先生产各工序的机位及相应制程品质员应核对所用物料是否为《环保材料清单》上的物料,所用物料是否有环保标识。
5.3.5所有过程中检验报告应交品质部主管签批。
5.3.6过程中检验和试验完成后,制程品质员应对不合格的在制品,即时通知生产部主管处理或纠正,跟进其处置结果记录于相对应的《巡检日报表》上,并由生产部进行适当的分区存放,以免导致混淆或误用,有关在制品检验状态的控制,可参考“检验和试验状态管理程序”。
5.3.7经检验后确定为不合格的产品,应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处理。
5.6生产全过程及其它的生产过程之测量与监控,以确保各部门的质量目标的执行。参见“品质目标管理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4制程中的检验与测试标示:
A制程不良品以红色胶筐,并标示,每一次单一型号测试完毕良品转成型,物料员置于胶箱。
B.印刷品管将待处理品放于检验台下的盘子里,并标示“待处理品”,良品过IR机烘烤后置于相应的蓝色胶箱内,经特性抽验后,填写产品管理表。
C.制程复检:主要以放置区域区分,待验品置于待验区,良品须附现品票包装好后置于待抽验区,现品票必须由检验者签名,包装者签名;不良品贴
C.首件确认正常后﹐可继续生产﹐如不符合﹐应立即停止生产﹐进行异常评审。
D.工序生产员工按照首件签样生产。
E.巡检员应对首件签样进行校对,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做好巡检报告。
F.员工自检、互检4.1.2.1各工序生产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自检,如发现产品质量异常,应及时暂停作业,并向车间主管报告,以寻求改善的措施。
3.4.4负责对操作员的作业指导,保证作业方式符合品质要求。
4.作业内容:
过程检验检验要求:如有特殊要求检验员应采用SPC技术对过程质量进行监控。检验员发品质问题时,有权停止检验,直至问题解决。
4.1首件检验
4.1.1.首件检验的时机:新产品生产时以及各工序在正式生产前必须进行首件签样,
4.1.2.首件检验的步骤
3.2开发部:
3.2.2为QC的检测确定、测试工具、方法并对不良问题的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3.4生产部:
生产车间各工序环节负责自检工作。
3.4.1生产部门会同品管部一道做好首件签样。
3.4.2对其发现的不合格物料的不良原因进行初步统计,与不合格物料一起送交IQC确认;
3.4.3对QC发现的重大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供有效纠正预防措施,必要时寻求开发部的技术支持;
红色方向标签置于标示“不良品”之红色盒子中(放中间);待磨品贴标签置于“打磨”之绿色盒中(放下层);待重印品贴标签置于标示“重印”之黄
5.参考或引用文件:
5.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2记录控制程序;
5.3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4成品检验标准。
6.相关记录:
6.1 IQC来料检验报告;
6.2QC每日统计报表;
4.5.3进料检验的检验与测试状况:
A.仓管人员于收货后置于待检验区,及时填写进料验收单提交IQC验收,并将“易铭达公司交货标签”挂于最大包装箱或每一垫板之最底端,以资助识别。
B.IQC检验后,如为不合格品,则贴上易铭达公司不合格标签.
过程检验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版本
A
页码
第3页共3页
C.对特采之原物料贴上“特采标签”。
版本
A
页码
第2页共4页
过程检验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版本
B
页码
第2页共3页
A.第一次生产的新产品由生产部门主管、品管部主管和工程主管共同签样;重复生产的产品由各工序的车间主管和品管主管(或其授权人)共同签样。
B.IPQC根据相关资料如BOM﹑确认板等进行首件确认﹐并签板给生产班组﹐做好相关记录。首件产品必须保存备查。
4.2巡回检验
4.2.1品管部针对每道工序每班设巡检员一名,巡检员按产品品质标准和签样半小时对所辖工序进行巡回检查,并在《巡检记录表》中记录,巡检中发现问题,应立即通知生产员工进行纠正。制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应标示、隔离,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巡回检查﹕检验人员每2小时进行一次巡检﹐对生产过程的不良操作及时进行纠正﹐并抽取30-50pcs产品进行检验。如发现严重不合格项的产品﹐应立即进行停线返工﹐如发现有可接受的缺陷时﹐应通知现场立即改善。
4.5检验与测试状况标示
4.5.1检验与测试状况需予以标示,以识别检验与测试后之产品为合格者与不合格者。标示方法一般为:签章,粘贴标签,检验卡,产品管理表,检验记录,放置区域等。
4.5.2检验与测试状况记录于“产品管理表”及“检验日报表”上,须能辩识合格产品发放之负责人员,即签名或盖上所检发之印章。
4.3制程检验:
4.3.1在生产线需要进行指标Fra bibliotek性能、规格监测试验的地方设置检验工位;
4.3.2检验工位的检查员须依照本工位作业指导书进行检测,发现不良品应及时检出,并在
《PQC检验日报表》上做好记录,并由组长进行统计于《QC每日统计报表》中;
4.4工序检验
4.4.1工序检验员依据作业指导书、样本要求进行产品全检,不得将未检的产品转入下一道工序。
6.3品质异常处理单
6.4PQC检验日报表;
过程检验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版本
A
页码
第1页共3页
1.目的:
保证所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都通过规定的检验后才进入下一道工序或入仓
2.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在制品、半成品、成品。
3.职责:
3.1.2QC组:
A.负责对制程检验的品质控制;
B.跟进生产线重大品质问题的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