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ppt课件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ppt课件新版教科版

2
3
4
5
6
2
4
6
8 10
0.04 0.08 0.12 0.16 0.20
方法与步骤:1.画直角坐标系。 2.标明横轴、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及数值。 3.描坐标点。 4.用光滑曲线把坐标点连接起来。
s/m
0.20
0.16
0.12
路程—时间图像
0.08
0.04
0
t/s
2 4 6 8 10
观察分析 匀速直线运动
o
2
46
t/s
8
(2)图像法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v/(m.s-1)
s/m
25
15 5 0 1 2 3 4 5 t/s
5
3 1 0 1 2 3 4 5 t/s
在v-t图中是水平直线
在s-t图中是斜线
物体的运动路线有时是直线; 有时是曲线:运动方向在不 停地改变。 常见物体运动的快慢——运动速度的大小是经常变 化的。 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 不相等,这样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思考 怎样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也可以用速度公式描述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运动的快
慢。不过,这时求出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符号:υ
υ
s总 t总
注意
s1+ s2 +s3 t1+ t2+t3
1.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反映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 路程中的运动情况——平均快慢程度。
2.求平均速度时,中途休息的时间都要计算在内。
如图,物体由A到D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S1=30米
S2=60米
S3=10米
A t1=4秒 B
t2=5秒
C t3=1秒 D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练习(含答案)

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一、选择题1、对于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跟通过的路程成正比B.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跟所用的时间成反比C.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跟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无关D.以上说法都不对2、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教室长度的一半。

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用相机每隔0.5 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

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A.30 km/h B.60 km/hC.90 km/h D.120 km/h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速度公式v =st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D.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4、如图所示,表示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15、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

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秒时两线相交。

则由图像可知A.两物体在t=5秒时一定相遇B.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C.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6、一些常见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刚离开站台的公共汽车B.草地上向前滚动的足球C.商城自动扶梯上的顾客D.机械闹钟匀速转动的指针7.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变1B.根据公式v =st,可知物体速度与物体通过的路程成正比C.运动得快的物体速度一定大D.跳水运动员跳水的全过程不可以看成匀速直线运动8、以下是对小阳同学部分生活事例的分析,其中合理的是()A. 去游泳馆游泳时,受到水的浮力约为2000牛顿B. 全家5月份自来水用量26立方米,换算成质量为26千克C. 沿楼梯登上教学楼3楼,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约为30000焦耳D. 参加800米跑步的成绩是4分10秒,则她跑步的平均速度是3.2米/秒9、小东在百米赛跑中第1 s内通过的路程是3 m,第2s内通过的路程是5 m,第3 s内通过的路程是7 m,则他在这3 s内()A.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B.后2 s内的平均速度为6 m/sC.3 s内的平均速度为7 m/sD.最后1 s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10、一列队伍长40m,经过一座全长为80m的桥,队伍过桥共用了1min,若队伍前进可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则这支队伍行进的速度为()A.2m/s B.1.3m/sC.0.67m/s D.2.3m/s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

教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

教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

教案:教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的第三节,主要内容包括:1. 速度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2. 速度的计算公式:学习并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v=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

3. 速度单位:学习并掌握速度的单位,如米/秒(m/s)、千米/小时(km/h)等。

4. 速度的测量方法:学习并掌握用尺子和秒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2. 培养学生运用速度公式进行实际问题计算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动手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速度的概念,理解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单位,会使用尺子和秒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秒表、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学生手册、练习题、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物体,如自行车、汽车等,思考如何判断它们的运动快慢。

2. 讲解速度概念:教师讲解速度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 学习速度公式: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速度的计算公式v=s/t,并解释各符号的含义。

4. 学习速度单位:教师讲解速度的单位,如米/秒(m/s)、千米/小时(km/h)等,并进行换算练习。

6. 例题讲解:教师讲解速度公式的应用,如给定位移和时间,求速度;给定速度和时间,求位移等。

7.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速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速度的概念、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单位及换算、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一个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为500米,求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新版教科版

2.3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知道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3.理解速度公式,能用速度进行简单的运算。

4.通过对物体运动快慢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实例分析、对比、讨论。

2.初步体会双元相关物理量建立的一般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生物界蜗牛、树懒、鹰和箭鱼等多种动物运动快慢的比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自然界的丰富多彩;知道现代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培养学生了解科学、热爱科学技术的情感。

2.在认识、理解、计算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变化进行定量研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

【教学难点】速度单位的换算和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电脑、展台、自制ppt课件;刻度尺、秒表。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方案一:故事性导入孙悟空的腾云驾雾本领是最棒的,一个筋斗就能飞行十万八千里,所以没事他就和别的神仙比赛看谁运动跑的快,结果都是孙悟空赢了,后来他听说人间有一个叫光速飞船的东西,非常跑的非常快,1秒钟可以飞行30万公里,于是他想到人间和光速飞船比一比。

你认为孙悟空能不能获胜呢?让我们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就能做出正确判断了。

说明:本故事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即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让学生去快乐的学习。

方案二:情景导入课件展示猎豹捕捉羚羊和猫捉老师的图片。

这些图片学生们都会在动物世界节目里看到过,所以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很容易就会想到,物体在运动时有快有慢,教师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来比较这些物体运动的快慢呢,从而引入课题。

二、推进新课(一)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学生活动:分析教材中的6幅图片,讨论交流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问题1:飞机、列车和蜗牛在相同的时间走的路程不同,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学生交流讨论:相同的时间内,飞机运动的路程最远,蜗牛爬行的路程最小,故可判断出飞机最快,其次是磁悬浮列车,而蜗牛最慢。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活动器材:秒表、皮卷尺.
活动场地:学校操场.
数据记录表:
次数
路程/m
时间/s
平均速度/(m·s-1)
平均值/(m·s-1)
1
50
2
50
3
50
应用:利用这节课所测的自己行走时的平均速度值,要估测自己家到学校的实际路程,还需要什么器材?测量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学生回答:还需要秒表(或手表);注意行走快慢要和测自己速度时行走快慢程度尽量保持一致,在行走过程中最好不停歇(如果有停歇,要除去所停时间),行走路线尽量不弯曲,拐弯时走直角等.
备课教师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2018年月日
课时
2
课题
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初步体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3.知道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教材,根据教材安排的学生自由活动,学会比较快慢和计算速度的方法.
次数
路程/m
时间/s
平均速度
/(m·s-1)
平均值
/(m·s-1)
1
50
2
50
3
50
(5)应用:
课后反思
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说明,实际的运动多是变速的,引入平均速度是把变速运动这一比较复杂的问题当作简单的问题——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平均速度只能近似地反映变速运动的情况,是对变速运动快慢的粗略描述,但这在实际中却是很有用的.通过平均速度以及今后许多问题的教学,应使学生逐渐体会到,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是一种常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如果教学时间允许,还可以在例2后面设计一道对应的练习来巩固学生对平均速度概念的理解程度,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对于学生活动“我走得有多快”的教学,要组织学生到操场上去完成,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有物理兴趣小组在课前最好画出了所要走的50m的起点和终点;②多分几个小组,最好每个同学都能走3趟;(3)提前画好数据记录表,把活动的数据及时填写到对应的表格内.

高一物理第三节第四节用打点计时器测速

高一物理第三节第四节用打点计时器测速

应对市爱护阳光实验学校高一物理第三节第四节: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本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第四节: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二. 知识要点1. 理解速度的概念。

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含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它是矢量。

记住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计算公式,能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2. 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

会求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 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4. 学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5. 使用打点计时器测平均速度。

体会测瞬时速度的方法。

在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方法,结果要符合事实。

6. 会用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三. 、难点解析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坐标与坐标变化量当质点沿一条直线运动时,我们可以以这条直线为x坐标轴,规正方向,这样就可以用坐标x表示质点的位置。

用坐标的变化量表示质点的位移。

用坐标变化量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

〔二〕速度1. 义:速度〔velocity〕v于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2. 公式:xvt∆=∆。

3. 单位:单位制中是米每秒〔m/s或m·s-1〕,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厘米每秒〔cm/s〕。

4.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5. 速度是矢量,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 平均速度〔1〕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average velocity〕。

〔2〕公式:xvt∆=∆〔3〕物理意义: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 瞬时速度〔1〕义: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instantaneous velocity〕。

〔2〕物理意义: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四〕速度和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speed〕。

注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关系1. 平均速度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平均速度与一段位移或时间相对,所取时间越短,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越精确。

第三节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第二课时)

第三节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第二课时)
(一)一般的求平均速度问题
一运动物体通过240m的路程,前一半路程用了1min,后一半路程用了40s。
求:①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②后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③全程的平均速度。
(二)已知前半段路程和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求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汽车在90km的公路上行驶,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求汽车在这90km公路上的平均速度。
站名
自北京起公里数
到达及离站时刻
北京
0
——
18:08
济南
497
22:39
47
蚌埠
979
3:34
42
上海
1463
8:08
——
9、追赶问题
步行人的速度为v1=5km/h,骑车人的速度为v2=15km/h,若步行人先出发t=30min,则骑车人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步行人?
10、相遇问题
(1)甲乙两地相距300m,小明和小红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步行速度都是1.5m/s,同时有一只小狗在两人之间来回奔跑,其速度为6m/s,则小明和小红相遇时,小狗奔跑了多少路程?
③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km/h,最高限速120km/h,小明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
7、平均速度问题
主备人王志刚审核人苗宏伟审核领导日期编号
课题
第三节测量物体的速度(2)
课型
质疑拓展提升课
学习
目标
1、记住速度公式:v=s/t,并熟练运用公式及导出公式进行计算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初中知识点回顾:1、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 (1)比较相同的时间,运动物体通过的距离(2)比较相同的路程,运动的物体所用的时间综合(1)(2)两点可以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最佳方法:比较速度2、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可见速度是定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说明:定量:可以用数值来表示的量)3、速度的计算公式:t s v = vs t = s=vt 4、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 “ 米 ∕秒 ” 单位符号: “ m∕s ” ,读作“ 米每秒 ”常用单位:“ 千米∕时 ” 单位符号: “ km∕h ” ,读作“ 千米每时 ”换算关系:1米 ∕秒 = 3.6千米∕时 1千米∕时=0.28或185米 ∕秒 可见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合成的。

说明:速度的计算公式也可以用来计算变速运动,只不过,路程用某段的总距离,时间是指在这段路程中所花的总时间,包括中途停止的时间。

新课:一、坐标与坐标变化量1.A 点坐标x 1 :表示汽车在t 1时刻的位置,B 点坐标x 2 :表示汽车在t 2时刻的位置。

2.坐标的变化量△ x = x 末 – x 初 (表示汽车的位移)⑴ △ x 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⑵△ x 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

3.时间的变化量:△ t = t 2 – t 1思考与讨论:1.上图中汽车(质点)在向哪个方向运动?2.如果上述汽车沿x 轴向另外一个方向运动,位移Δx 是正值还是负值?二、速度初中物理中我们是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讨论交流:这一定义能否准确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呢?请举例说明。

要点提炼速度:1.定义: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用v表示。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也就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定义式:。

说明:这里的定义方法是比值定义法.比值定义法是高中常见的一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被定义的物理量不是由其它两个量决定,即不能说v 与Δx成正比,与Δt 成反比.初中曾学习过ρ=mV、R=UI也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4.单位:国际单位:m/s(或m·s-1)。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二章 第三节 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二章 第三节 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的加速度a.
五、注意事项
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 靠近 (填“靠近”或“远离”)打点计时器. 2.先启动打点计时器 ,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均填“启动打点计时 器”或“释放小车”). 3.打点完毕,立即关闭电源. 4.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舍弃点迹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注意 计数点与计时点的区别),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T等于多少.
5
s5=______
v5=s52+Ts6=_______ a2=s53-T2s2=______
6
s6=_______
a3=s63-T2s3=______
Δv ②利用v-t图像的斜率:a=_Δ_t_. 如图所示,根据每一个计数点对应的时间和小车的瞬时速度,在v-t坐 标系中作出最佳拟合曲线(或直线),尽量让各数据对称分布在这条曲线 (或直线)的两侧. 选取图线v中2-容v易1 读取的两个点(t1,v1)和(t2,v2), 根据k= t2-t1 求得直线的斜率,即为小车运动
(1)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_C__.(填字母)
12345
因为Δs=s12-s01=6.0 mm,故s45-s12=3×6.0 mm,故s45=54.0 mm, 故C是从A上撕下的那段纸带.
四、数据处理
1.挑选纸带并测量 选择点迹清楚、没有漏点的纸带,舍弃开始点迹密集的一段,找一个合 适的点作为开始点.为了测量方便和提高测量精度,把每打五次点的时间 作为时间单位,则时间T=0.02 s×5=0.1 s. 确定恰当的计数点,并标上序号0,1,2,3,…,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计数 点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
(2)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描出D位置的速度, 保留描点痕迹,作出小球的速度—时间图像, 由图像求出小球运动的加速度是_0_.7_7_ m/s2(保 留两位有效数字).

教科版物理八上-第二章4课时合编-认识运动、运动的描述、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能量(通用)

教科版物理八上-第二章4课时合编-认识运动、运动的描述、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能量(通用)

1.什么叫参照物? 2.速度的公式是什么? 3.速度的单位是什么? 4.怎样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呢?
实验探究:探究气泡的速度
实验器材:如图所示
实验原理(公式):
υ
S
t
实验操作:P27 数据分析 进一步研究:P28
进一步研究:用图像记录数据
实验次数 1 时间(s) 0 路程(m) 0
2
3
4
5
6
2
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
• 蜗牛的爬行
约1.5 mm/s;
• 人步行
约1.2 m/s;
• 自行车
约5 m/s;
• 高速公路上的小车 约28 m/s;
• 普通列车
约40 m/s;
• 雨燕
最快达48 m/s;
• 喷气式客机
约250 m/s;
• 超音速歼击机
大于700 m/s;
• 子弹出膛时
约1 000 m/s;
二、动与静
乘客是静止,还是运动?
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
2.相对静止 以相同速度向相同方向运动的物体彼此间相对 静止,即以其中的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是静 止的。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应用运动和静止的相 对性为我们服务。
如何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
(1)相同的时间比路程
第二章第一节 认识运动
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运动
你知道吗? 珠穆朗玛峰正以平均每 年1.8 cm的速度上升。
日本茨城县鹿岛町与中国 上海市的距离,由于板块 运动每年缩短2.9 cm。
我们周围的物体在不停地运动
思考
1.我们看见的房子、树木、桥梁是静止的,还是运 动的?
2.毛主席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 河。”说明什么现象?

教科版2013年7月第1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导学问

教科版2013年7月第1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导学问

八年级物理上 第二章第三节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导学问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初步体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学会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掌握解答物理计算题的基本格式。

3.进一步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能进行平均速度的计算。

一、复习回顾1.比较物体快慢的方法有那几种? 、 、2.速度的公式是________,变形式有 、 ,其中υ表示 : 、s 表示_________________,t 表示_______________。

二、尝试学习学生阅读教材P27页和图2-3-1、图2-3-2及所学的知识,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要知道汽车有多快和气泡的速度,必须测量那些物理量? 、2.要测量这些物理量必要的器材是什么? 、三、自主学习:提问1.要测量气泡的速度除了上面的器材之外,还需要那些器材? 、提问2.在测量气泡的速度时,应注意那些问题?(一)小组活动:《实验研究:气泡的速度》1.各小组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下列表中:2.数据分析:计算气泡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速度,填入上表,看看有什么规律?3.学生阅读教材P28页《4.进一步研究》,按要求在图2-2-3中描绘出“气泡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在将这些点用光滑曲线连接起来,得到一幅“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4.图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整条连线有什么特点,是曲线还是直线? 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2)直线图像表示气泡做什么运动?(3曲线图像表示气泡做什么运动?( 二)、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阅读教材P28页匀速直线运动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时间/S 2 4 6 8 10 路程 /cm 速度 /(cm/s)A B CDA B C D 路程与速度的关系图像2. 知识拓展: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上图内画出“ 路程与速度的关系图像”并观察图像有什么特点?3.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是什么?(1)物体沿着 ;(2)在任何 通过的 相等;(3)在任何时刻该物体的运动速度都 。

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第三节测平均速度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第三节测平均速度练习题

第一章第三节测平均速度练习题1、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A、10cm/sB、9cm/sC、8cm/sD、7cm/s2、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m,第三秒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A、前2s的平均速度是3m/s.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C、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D、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3、如图是东京奥运会男子100m半决赛小组第一名苏炳添冲线瞬间的照片,照片右上角显示的时间为其成绩,根据这些信息()A、可知苏炳添跑得最快。

9.83sB、可排出各选手的最终名次。

C、不能求出苏炳添全程的平均速度。

D、可知苏炳添跑完全程用的时间最长。

4、如图是某物体在40s内沿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信息,在0~10s内物体的速度为m/s,前3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m,在这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m/s。

5、某物理性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为“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

(3)小车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为m/s。

(4)比较速度大小:v甲乙v乙丙(选填“>”“<”或“=”)。

(5)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做(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

6、如图所示是一滴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s,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m/s,该水滴下落过程是(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7、已知D92次和D93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信息可知:(1)D92次列车从南昌到上海南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分钟?(2)D92次列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8、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

第二章 第三节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材解读】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材解读】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节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学习目标导航1.通过实验会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理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

3.知道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4.会用速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教材内容全解知识点一匀速直线运动1.实验探究:测量气泡的速度 【实验原理】ts v。

【实验器材】一根长约80 cm 、内径10 mm 的均匀玻璃管,水,米尺,停表,一张方格纸。

【实验过程】管内注满水,留一丛!氢渔(气泡直径约5 mm),两端密封,倒转玻璃管,保持竖直,观察气泡在管内的运动。

从某一位置开始用停表计时,每2 s 在玻璃管上用记号笔记录小气泡的位置,最后用米尺测量L 将实验数据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时,选取的小气泡的直径不能太大,气泡直径越大,记录小气泡位置的误差就越大。

为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应改变时间间隔重复试验。

【数据分析】气泡在相同的时间内运动的路程相同,气泡在每段时间内运动的速度都是V =5cm/s ,由此可知,气泡运动的规律是气泡运动的路线是直线,运动的速度不变。

【进一步研究】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研究气泡的运动。

在图2-3-1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玻璃管中气泡所处的高度,描绘出气泡运动的s -t 图像。

观察整条图线可知,气泡运动的s -t 图像是一条直线。

它表示气泡在任意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

利用图像来表示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变化的规律,是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一种方法——图像法。

【实验结论】气泡运动的规律是气泡运动的路线是直线,运动的速度不变,气泡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即气泡运动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2.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这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①运动路径是直线; ②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不变;③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拓展物体运动的图像(1)s -t 图像: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图像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教科版八年级第二章 第三节《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路程时间的图像 课件(共12张PPT)

教科版八年级第二章 第三节《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路程时间的图像  课件(共12张PPT)
的是( D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 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 速度相同
例: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
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
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
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与时间图像(s-t图),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s—t图像
该图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
路程均匀变化。
s/m
理解时,首先要知道这个图形是
如何得来的,比如,一个物体是
8
以每秒2m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
6
动,则图像表示时,首先要横坐
4
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
2
因为是匀速运动,所以连起来的
0
t/s 点为一条直线。
12345
s—t图像
v-t图像
加越,少图运,3动直的至路减程小越为来0, A
不合题意.
B
C
D
图4
•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 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
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D )
A
B
C
D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
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
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
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 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V/(m/s)
O
v-t图像
理解:对于匀速直 线运动,速度是不 变的,不随着时间、 路程的改变而改变。
t/s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s—t图像
s/m
理解:随着时间
的推移,路程在
相等的时间内变
化并不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5 10
跑步者
15 20 25 30
课后 反思
一、阅读“实验探究” 、气泡速度的测量
时间\s 路程\cm 速度\[cm/s]
1 2 自 学 互 学 3 4 5
10 20 30 40 50
时间 t\S
通过预习 自主完成
[在坐标图上标出刻度,描点绘制图像] 二、匀速直线运动
未能完成 的部分小 组互助
1、阅读课本 28 页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二段,请你说出匀速直线运动 的特点是什么? 。 小试身手: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 4S 内通过 24m 的路程, ,则 它的速度是_________,它继续运动 10ms,则它的速度是____________。 三、变速直线运动 1、阅读 29 页并利用图 2-3-5 分析讨论并回答: (1)0—3s 的速度: (3)5—7s 的速度: (5)各段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2、变速直线运动: 3、变速直线运动中如何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 表达式: 1、由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 以上都不对 小组合作 小组展示 ) 。 。 (2)3—5s 的速度: (4)0—7s 的速度: 。
主备人 王志刚
审核人 苗宏伟
审核领导
日期
编号
课题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环节 预设 环节
第三节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课型
自学互学展示
1、认识速度测量的方法。 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及速度特点。 3、理解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并会应用平均速度进行计算。 理解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并会应用平均速度进行计算。 理解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并会应用平均速度进行计算。 1.明标 2.自学互学 3.展示交流 导 学 4.检测反馈 点 拨 学法指导
检 测 反 馈
【一级达标】 1. 目前普通列车的速度约为 100km/h ,而磁悬浮快速列车设计速度为 500km/h,南京到上海的距离为 300km,按以上速度计算,磁悬浮列车从南 京到上海比普通列车缩短 h.. 2.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4 秒钟内通过 20 米的距离,那么,它在 前 2 秒钟内速度一定是( ) A. 80 米/秒 B. 10 米/秒 C. 5 米/秒 D. 无法确定 3.小明家距学校 1.5Km,一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以 4m/s 的速度行驶到 刚好一半路程时,车扎带他只好停下来,补胎用了 5min,接着又以 6m/s 的速 自主完成 度到达学校,则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 ) 小组互评 A 4.8m/s B 5m/s C 2.45m/s D 4.8km/h 【二级达标】 4.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 为 4 : 3 ,则两车速度之比为 ;若两车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为 3 : 4 ,则两车速度之比为 。 5. 某运动员在一次 100m 比赛中,前 5s 钟跑了 40m,之后又以 12m/s 的速 度跑到终点,则这个运动员在前 5s 内的平均速度为 m/ s,全程的平 均速度为 m/ s。 S/m 【三级达标】 6. 如图所示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 300 化的图像。根据该图像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请写出两点) 骑车者 200 信息一:它们是同时开始运动的; 信息二: ; 100 信息三: 。
展 示
C 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2、一展身手:
交 流Biblioteka (08 江苏盐城)右图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我国杭州湾跨海大桥的 一部分。2008 年 5 月 1 日大桥正式通车,该桥全长 36km 某车刚行驶到桥 面时,车内显示速度的表盘示数如图甲,那么该车此时的运动速度为 km/h= m/s,车辆匀速通过整个大桥需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