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3.重点强调:教师强调立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布置具有层次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作业要求:强调作业的完成要求,如认真审题、仔细计算、书写规范等。
3.作业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反馈,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并能够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方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制定教学案例时,我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首先,我通过生活情境引入立方根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接着,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求立方根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合作精神。在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层次性的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导入:通过展示立方体模型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立方根的定义和求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探究精神,让学生在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一)导入新课
1.实物引入:展示立方体模型,如魔方、立方体积木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立方体的特点。
2.问题激发:提问学生“你知道立方根吗?你能举个例子吗?”引导学生思考立方根的概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 学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  学案

6.2立方根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初步学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2、了解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3、会用立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对应负整数)的立方根;体会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惟一性,分清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导学指导】:一、复习回顾1、问题:你还记得什么是平方根吗?填空:16的平方根是______; -16的平方根是_____;0的平方根是______. 归纳:(1)一个正数有平方根,它们 ;(2)零的平方根是 ,(3)负数平方根.二、探究新知1、情景引入问题1:要制作一种容积为27cm3的正方体形状的包装箱,这种包装箱的棱长应该是多?问题2:你还记得正方体的体积与棱长有什么关系吗?正方体的体积为a 1 8 272764125棱长为x追问:如果设这种包装箱的棱长为xm,那么可以得到什么等式?2、归纳新知问题3:你能类比平方根的定义给出立方根的定义吗? (1)概念立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这个数就叫做a 的 .(也叫做数a 的 ).即如果 ,那么x 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2)开立方求一个数的 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与开立方互为逆运算探究:根据立方根的意义填空因为328=,所以8的立方根是( );因为( )3=0.125,所以0.125的立方根是( ); 因为( )3=0,所以0的立方根是( ); 因为( )3=-8,所以-8的立方根是( );因为( )3=278-,所以278-的立方根是( ).(3) 特征问题4:你能发现正数、0和负数的立方根各有什么特点吗? 正数的立方根是 数; 负数的立方根是 数; 0的立方根是 .追问:每一个数都有立方根吗? 一个数有几个立方根呢?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有什么不同吗?被开方数 平方根 立方根正数 负数 零(4)表示一个数a 的立方根,用符号 表示,读作“ ”,其中a 是 ,3是 ,且根指数3 省略 (5)探究因为=-38 ,=-38 ;所以38- 38- 因为=-327 ,=-327 所以327- 327- 因此,一般地3a - 3a -三、运用新知例1 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①-27 ②833 ③-5例2 说出下列各式所代表的含义,并求值=-=-=333064.0)3(81)2(64)1(四、巩固练习1、求出下列各数的立方根:(1)1258- (2)0.125 (3)0 (4)()33-2、求下列各式的值:(1)3125- (2)3008.0- (3)36427-五、归纳总结问题5:什么是立方根?如何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追问:本节课我们是如何研究立方根的?问题6:平方根与立方根有什么不同?课堂反馈:1. 判断正误:(1)25的立方根是5; ( )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它们的立方根也互为相反数; ( ) (3)任何数的立方根只有一个; ( ) (4)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与其立方根相同,则 这个数是1; ( ) (5)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是这个数的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零;( ) (6)一个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 ) (7)-64没有立方根. ( )反思:(1)你错 道题(2)为什么错 (3)以后要注意什么:2.填空(1) 64的平方根是________立方根是________.(2) 327的立方根是________. (3)37-是_______的立方根.3.拓展提高 (1) 若 ,则 x =_______, 若 ,则 x =________.(2) 若 ,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若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92=-x ()93=-x x x -=23x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9课时《6.2立方根(1)》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9课时《6.2立方根(1)》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9课时《6.2立方根(1)》教案一. 教材分析《6.2立方根(1)》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立方根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

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和掌握立方根的定义,会运用立方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立方根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立方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实数的概念,对有理数、无理数有一定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进一步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并掌握立方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立方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2.能运用立方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2.立方根的运算法则。

3.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引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立方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多媒体素材。

2.准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立方根的概念,如“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求这个正方体的棱长。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立方根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立方根的概念。

如“一个数的立方根,就是另一个数,使得这个数的三次方等于另一个数。

”通过PPT和板书,呈现立方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3.操练(10分钟)进行一些立方根的运算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立方根的基本概念。立方根是一个数的三次方等于另一个数时,这个数叫做这个三次方的立方根。它是解决一些特定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关键。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立方根在求解体积问题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立方根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立方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立方根与平方根混淆:学生可能会混淆立方根与平方根的概念,误用计算方法。
-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将立方根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时,学生可能会忽略立方根的特性,导致解题错误。
举例解释:
-对于难点“立方根的符号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数轴或具体例子解释,如-2的立方是-8,因此-2是-8的立方根。
-在“复合数的立方根计算”中,教师可以通过分解因数或使用计算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求解。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立方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得还算不错。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这也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课堂上,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理论介绍环节听得非常认真,能够跟上我的讲解思路。然而,在案例分析时,部分学生对于如何将立方根应用于实际问题还显得有些迷茫。这让我意识到,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同时,能够直观地看到其应用。

【核心素养目标】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2 立方根 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核心素养目标】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2 立方根 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6.2立方根主要师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想一想二阶魔方由几个小立方体构成______三阶魔方由几个小立方体构成______四阶魔方由几个小立方体构成______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直接作答填空.教师顺势提问:如果一个魔方由27 个小立方体构成,它应该是几阶魔方?二、探究新知知识点一:立方根的概念及性质问题要做一个体积为27 cm3的正方体模型(如图),它的棱长要取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利用方程思想进行计算.总结归纳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想一想:如果问题中正方体的体积为5 cm3,那么其边长又该是多少?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并猜想可以利用方程思想计算,得到( x )3=5 .教师顺势引发思考:能否找到一个正数( x )来表示其边长?类比于平方根,一个数a的立方根如何表示?立方根的表示一个数a的立方根可以表示为:师生活动:教师提问,例如思考中( x )3=5,x 的值是多少?预设:5的立方根是,所以x=.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区别和联系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填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数感和自主探究的习惯.设计意图:培养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立方根几何意义;发展迁移思想,为后面学习立方根符号做准备.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立方根,发展符号意识设计意图:梳理所学,巩固学生对平方根立方根的认识和理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例1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1) -27;(2) ;(3) ;(4) 0.216;(5) -5.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计算,选几名学生板书,其他同学判断正误.自主探究填空:你能归纳出立方根的另一性质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共同作答完成填空;教师选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同学判断是够正确.总结一般地,例2的算术平方根是 .例3计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选两名学生板书计算过程,教师巡视,再根据板书和学生的易错点来纠正.易错提醒计算的算术平方根时,注意先计算= 4,再计算4 的算术平方根;在进行混合运算时,不要忘记负号.知识点二:用计算器求立方根设计意图:锻炼计算立方根的能力.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总结能力,提高解题技巧.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计算立方根的能力;在计算中纠正易错点,不混淆开立方与开平方的运算方法.364364364三、当堂练习 由于一个数的立方根可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或它的近似值.例4 用计算器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343, -1.331.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导完成操作.依次按键 、.例5 用计算器求 的近似值(精确到 0.001).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操作.三、当堂练习 1.算一算 (1) = , = ; (2) 0.125的立方根是 = ; (3) = , = . 2. 比较 3,4, 的大小. 3. 立方根概念的起源与几何中的正方体有关,如果一个正方体的体积为 V ,那么这个正方体的边长为多少? 4.一个长方体的长为 9 cm ,宽为 3 cm ,高为 4 cm ,而另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它的二倍,求这个正方体的棱长.设计意图:学会如何使用计算器计算立方根,感受计算器的便捷;观察计算结果,认识到一个数的立方根可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设计意图:学会使用计算器计算立方根并求立方根的近似值.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计算立方根的掌握.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立方根概念的掌握,发展逆向思维.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立方根几何意义的掌握.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运用立方根几何意义的进行计算的能力. 板书设计6.2 立方根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 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零的立方根是零.课后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梳理并完善知识思维导图.333331.64(1)27=_______ ________125(2) 0.125(3)1________ 10________.-=-==算一算: -,;的立方根是________; -,333331.64(1)27=_______ ________125(2) 0.125(3)1________ 10________.-=-==算一算:-,;的立方根是________; -,35032通过探索立方根的特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能力;通过立方根与。

初中数学人教版(新)七年级下-62 立方根教案

初中数学人教版(新)七年级下-62 立方根教案
3开立方的概念: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可以根据这种关系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3、探索立方根的特点:
根据立方根的意义填空,思考正数、0、负数的立方根各有什么特点?
(1)因为 ,所以8的立方根是( );
(2)因为 ,所以 的立方根是( ) ;
(3)因为 ,所以0的立方根是( );
1.探索:设这种包装箱的边长为 ,则 ,
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的立方等于27.
因为 ,所以 ,即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为 。
2.归纳:
1立方根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 ,那么这个数叫做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2立方根的表示方法:
如果 ,那么 叫做 的立方根。记作 , 读作三次根号 。
其中 是被开方数,3是根指数, 中的根指数3不能省略。
由上面两个例子可归纳出:一般地, 。
注:这个关系对于正数、负数、零都成立。求负数的立方根时,可以先求出这个负数的绝对值的立方根,然后再确它的相反数。
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3)
分析:根据立方根的意义求解。
解:(1) (2) (3)
例2、求下列各式中 的值:
(1) (2) (3)
分析:此题的本质还是求立方根。
学生练习,填写课本p50
学生先自主思考,再组内交流,在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并归纳方法。
学生练习,教师检查组长,组长检查组员,集中问题集中处理。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一.立方根:
(1)立方根的表示方法:如果 ,那么 叫做 的立方根。记作 , 读作三次根号 。
其中 是被 开方数,3是根指数, 中的根指数3不能省略。
初中数学人教版(新)七年级下-62 立方根教案

七年级初一数学下册62立方根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初一数学下册62立方根学案新人教版

立方根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并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理解并掌握立方根的性质。

2、通过各种活动,进一步提高自主合作,交流思考,归纳总结,实践应用这一探究学习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立方根的意义和性质。

难点: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性质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课前预习创设情境,复旧导新1、平方根是如何定义的?平方根有哪些性质?2、问题:要制作一种容积为27m3的正方体形状的包装箱,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该是多少?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全班交流。

3、仿照平方根的定义,你能给数的立方根下个定义吗?2.自主探究启发诱导,探索新知1. 探究:以小组为单位探究题中正数、0和负数的立方根各有什么特点?2.说一说:你能说说正数、0和负数的立方根各有什么特点吗?3. 自主探究:如何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二、合作探究展示反馈:1、探究填空:小组汇报探究的结论,全班交流。

2、观察所得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点拨归纳1.每个数a都只有一个立方根,记为“3a”,读作“三次根号a”.2.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3.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2.拓展延伸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区别和联系3训练达标1、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________个.分别是:2、已知x-2的平方根是±2,2x+y+7的立方根是3,求x2+y2的算术平方根3、已知球的体积公式是V=43πr3(r为球的半径,π取3.14),现已知一个小皮球的体积是113.04cm3,求这个小皮球的半径r.三、课后反思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如图,在ABC ∆中,90ACB ∠=,按如下步骤操作:①以点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C ,AB 于D ,E 两点;②以点C 为圆心,AD 长为半径作弧,交AC 的延长线于点F ;③以点F 为圆心,DE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G ;④作射线CG ,若50FCG ∠=,则B 为( )A .40B .50C .60D .70【答案】A 【解析】利用基本作图得到∠FCG=∠CAB=50°,然后利用互余计算∠B 的度数.【详解】解:由作法得∠FCG=∠CAB ,而∠FCG=50°,∴∠CAB=50°,∵∠ACB=90°,∴∠B=90°-50°=4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2.某校运动员分组训练,若每组7人,余3人;若每组8人,则缺5人;设运动员人数为x 人,组数为y 组,则列方程组为( )A .7385y x y x =-⎧⎨=+⎩B .7385y x y x =+⎧⎨-=⎩C .7385y x y x =+⎧⎨+=⎩D .7385y x y x =+⎧⎨=+⎩ 【答案】A【解析】根据关键语句“若每组7人,余3人”可得方程7y+3=x ;“若每组8人,则缺5人.”可得方程8y-5=x ,联立两个方程可得方程组.【详解】设运动员人数为x 人,组数为y 组,由题意得:73 85y xy x=-⎧⎨=+⎩.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抓住关键语句,列出方程.3.如图,直线DE经过点A,且DE∥BC,若∠B=50°,则∠DAB的大小是( )A.50°B.60°C.80°D.130°【答案】A【解析】根据平行线性质判定即可得到答案.【详解】∵DE∥BC,∠B=50°,∴∠DAB=∠B=50°.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4.如图所示的网络图中,每个小格的边长是1个单位,点A、B都在格点上,若A(-2,1),则点B应表示为()A.(-2,0)B.(0,-2)C.(1,-1)D.(-1,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如图,点B表示为(0,-2).考点:坐标确定位置.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4,1--P m m 为y 轴上一点,则点(),3-Q m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A .()2,3-B .()2,3C .()1,3D .()1,3-【答案】B【解析】根据y 轴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得答案.【详解】∵点()24,1--P m m 在y 轴上,∴240m -=,解得:2m =, ∴点Q 的坐标为()23-,, ∴点Q () 23-,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23,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1)关于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关于y 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6.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25的平方根是5±B .25的平方根是5C .8的立方根是2D .8-的立方根是2- 【答案】B【解析】由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可判断A ,B ,任何一个实数都有一个立方根,依据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判断C ,D .【详解】解:2(5)25,±=∴ 25的平方根是5±,所以A 正确,B 错误,3328,(2)8,=-=-所以8的立方根是2, 8-的立方根是2-,所以C ,D 都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含义,考查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与求一个实数的立方根,掌握求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方法是解题关键.7.如图,直线//AB CD ,点E 在CD 上,点O 、点F 在AB 上,EOF ∠的角平分线OG 交CD 于点G ,过点F 作FH OE ⊥于点H ,已知148OGD ∠=︒,则OFH ∠的度数为( )A .26ºB .32ºC .36ºD .42º【答案】A 【解析】依据∠OGD=148°,可得∠EGO=32°,根据AB ∥CD ,可得∠EGO =∠GOF ,根据GO 平分∠EOF ,可得∠GOE =∠GOF ,等量代换可得:∠EGO=∠GOE=∠GOF=32°,根据FH OE ⊥,可得:OFH ∠=90°-32°-32°=26° 【详解】解:∵ ∠OGD=148°, ∴∠EGO=32°∵AB ∥CD ,∴∠EGO =∠GOF,∵EOF ∠的角平分线OG 交CD 于点G ,∴∠GOE =∠GOF,∵∠EGO=32°∠EGO =∠GOF∠GOE =∠GOF,∴∠GOE=∠GOF=32°, ∵FH OE ⊥,∴OFH ∠=90°-32°-32°=26°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的综合运用,易构造等腰三角形,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8.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2+a3=a5B.a2•a3=a6C.(a3)2=a6D.a8÷a4=a2【答案】C【解析】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逐一计算即可得.【详解】A、a2、a3不能合并,此选项错误;B、a2•a3=a5,此选项错误;C、(a3)2=a6,此选项正确;D、a8÷a4=a4,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整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9.红领巾公园健走步道环湖而建,以红军长征路为主题,如图是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的健走步道路线上主要地点的大致分布图,这个坐标系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的正方向,如果表示遵义的点的坐标为(-5,7),表示腊子口的点的坐标为(4,-1),那么这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原点所在位置是()A.泸定桥B.瑞金C.包座D.湘江【答案】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遵义和腊子口的位置进而确定原点的位置.详解: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原点所在位置是瑞金.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利用已知点坐标得出原点位置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AF 平分BAC ∠,D 在AB 上,DE 平分BDF ∠且12∠=∠,则下面四个结论:①//DF AC ;②//DE AF ;③EDF DFA ∠=∠;④180C DEC ∠+∠=,其中成立的有(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A 【解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答即可.【详解】∵AF 平分∠BAC ,DE 平分∠BDF ,∴∠BDF=2∠1,∠BAC=2∠2,∵∠1=∠2,∴∠BDF=∠BAC ,∴DF ∥AC ;(故①正确)∴∠BDE=∠1,∠BAF=∠2,∴∠BDE=∠BAF ,∴DE ∥AF ;(故②正确)∴∠EDF=∠DFA;(故③正确)∵DF∥AC∴∠C+∠DFC=180°.(故④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解题关键在于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不能遇到相等或互补关系的角就误认为具有平行关系,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二、填空题题11.将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如果∠3=32°,那么∠1+∠2=度.【答案】70°.【解析】分别根据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各内角的度数及平角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详解】∵∠3=32°,正三角形的内角是60°,正四边形的内角是90°,正五边形的内角是108°,∴∠4=180°-60°-32°=88°,∴∠5+∠6=180°-88°=92°,∴∠5=180°-∠2-108°①,∠6=180°-90°-∠1=90°-∠1 ②,∴①+②得,180°-∠2-108°+90°-∠1=92°,即∠1+∠2=70°.考点: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多边形内角与外角.12.已知一个钝角的度数为()535x -︒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2543x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钝角的范围即可得到关于x 的不等式组,解出即可求得结果.由题意得53590535180x x ->⎧⎨-<⎩,解得2543x <<. 故答案为2543x <<【点睛】考点:不等式组的应用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钝角的范围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即可完成. 13.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P (a ﹣3,2)在第二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a <1.【解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象限内的点的横坐标小于0,纵坐标大于0,可得a ﹣1<0,求出a 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P (a ﹣1,2)在第二象限,∴a 的取值范围是:a ﹣1<0,解得:a <1.故答案为a <1.【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14.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3,则这个三角形中的最大的角度是 .【答案】90°【解析】试题分析: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可以设一份为k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方程求三个内角的度数,从而确定三角形的最大角的度数.解:设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k ,2k ,3k .则k+2k+3k=180°,解得k=30°,则2k=60°,3k=90°,这个三角形最大的角等于90°.故答案为9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5.为了了解某所初级中学学生对6月5日“世界环境日”是否知道,从该校全体学生1200名中,随机抽查了80名学生,结果显示有2名学生“不知道”.由此,估计该校全体学生中对“世界环境日”约有______名学生“不知道”.【答案】1【解析】根据用样本估计总体,可用80名学生中“不知道”人数所占的比例代表该校全体1200名中“不知道”人数所占的比例.【详解】解:∵80名学生中有2名学生“不知道”,∴“不知道”所占的比例21, 8040 ==∴估计该校全体学生中对“世界环境日”“不知道”的学生数=1200×140=1(名).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16.分解因式:4x﹣x3=_____.【答案】x(2+x)(2﹣x)【解析】原式提取x,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详解】原式=x(4﹣x2)=x(2+x)(2﹣x),故答案为:x(2+x)(2﹣x)【点睛】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7.若m,n为实数,且|2m+n﹣,则(m+n)2019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解析】根据几个非负数和的性质得到210280m nm n+-=⎧⎨--=⎩,然后解方程组得到m、n的值.再代入(m+n)2019计算即可;【详解】∵,∴210280 m nm n+-=⎧⎨--=⎩,解得23m n =⎧⎨=-⎩,∴(m+n )2019=(2-3)2019=-1; 故答案为-1 【点睛】考查了几个非负数和的性质以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三、解答题18.已知m 2=3,n 2=24,求下列各式的值:(1)3m n 2-;(2)2m 0.5;(3)3m -3n 【答案】 (1)98(2)19 (3)-9【解析】根据整式的混合运算对整式进行化简求值即可. 【详解】(1) 3m n2-=322mn÷=()339223248m n ÷=÷=; (2) 2m 0.5=2m12⎛⎫ ⎪⎝⎭=()()22-12212223=9m mm ---=== (3)22324m n ÷=÷;128m n-=; 322m n --=3m n ∴-=-; 339m m ∴-=-【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19.如图,//AB CD ,60A ∠=︒,C E ∠=∠,求E ∠.【答案】30°.【解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DOE =60°,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得到∠E 的度数. 【详解】解:∵AB ∥CD ,∠A =60°, ∴∠DOE =∠A =60°,又∵∠C =∠E ,∠DOE =∠C+∠E , ∴∠E =12∠DOE =3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0.如图,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1,3-,()B 3,3,()C 4,7-.()1先将ABC 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111A B C ,画出111A B C ;()2直接写出BC 边在两次平移过程中扫过的面积; ()3在()1中求11A C 与y 轴的交点D 的坐标.【答案】()1画图见解析;()21167;()3 11D 0,3⎛⎫⎪⎝⎭.【解析】()1根据平移画出图形;()2BC 边在两次平移过程中扫过的面积1'''B EB CC B B S S +平行四边形,计算'B E 的长,代入计算即可;()3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11A C 的解析式,可得D 的坐标.【详解】()1如图1所示:()2如图2,设直线11B C 交'BB 于E ,设直线11B C 的解析式为:y kx b =+,把()1B 3,1和()1C 1,5-代入得:{3k b 1k b 5+=-+=,解得:47317k b ⎧=-⎪⎪⎨⎪=⎪⎩,∴设直线11B C 的解析式为:431y x 77=-+,当x 3=时,19y 7=,19E 3,7⎛⎫∴ ⎪⎝⎭,BC ∴边在两次平移过程中扫过的面积为:1'''119116273(1)277B EB CC B B S S+=⨯+⨯⨯-=平行四边形;()3如图1,()1A 2,1,()1C 1,5-,设直线11A C 的解析式为:y kx b =+,则{2k b1k b5+=-+=,解得:43113 kb⎧=-⎪⎪⎨⎪=⎪⎩,∴设直线11B C的解析式为:411y x33=-+,11D0,3⎛⎫∴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平移变换.熟知图形平移不变性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已知:如图,在ABC中,BE平分ABC∠交AC于E,CD AC⊥交AB于D,BCD A∠=∠,求BEA∠的度数.【答案】135°【解析】设BCD A x∠=∠=,ABE CBE y∠=∠=,根据三角形外角定理,分别用, x y表示∠ADC和∠BEC,结合∠A与∠ADC互余,列方程即可求出∠BEC,由邻补角的性质进而可求出BEA∠的度数.【详解】设BCD A x∠=∠=,ABE CBE y∠=∠=,∵CD AC⊥∴∠A+∠ADC=∠A+(∠BCD+∠ABC)=()()22=90x x y x y++=+︒∴45x y+=︒∴∠BEC=∠A+∠ABE=45x y+=︒∴BEA∠=180°-45°=135°即BEA∠的度数为135°.【点睛】本题主要考察三角形外角定理、互余与邻补角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用未知数表示出角的度数,进而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代数运算.22.解下列方程(组)(1)1125 34x x+=--;(2)235 341 x yx y+=⎧⎨-=⎩.【答案】(1)x=-12;(2)23171317xy⎧⎪⎪⎨⎪⎪⎩==.【解析】(1)方程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2)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详解】(1)去分母得:4x+24=-3x-60,移项合并得:7x=-84,解得:x=-12;(2)235 341x yx y+⎩-⎧⎨=①=②,①×4+②×3得:17x=23,解得:x=23 17,①×3-②×2得:17y=13,解得:y=13 17,则方程组的解为23171317xy⎧⎪⎪⎨⎪⎪⎩==.【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3.小王抽样调查了本地若干天的空气质量情况,把空气质量分成四类:A类,B类,C类和D类,分别对应的质量级别为优、良、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四种情况,并绘制两个统计图(部分信息缺失);空气质量条形统计图空气质量扇形统计图(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_;(2)已知C类和D类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占的夹角为108度,B类的频数是C类的2倍,通过计算,求出B类和C类的频数,并完成条形统计图;(3)计算C类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对应的圆心角度数;(4)若一年按365天计算,求本地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优良以上的天数(保留整数).【答案】(1)30;(2)9天;(3)72︒;(4)本地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优良以上的有256天【解析】(1)根据条形图中空气质量情况为优的天数为9天,扇形图中空气质量情况为优所占比例为30%,据此即可求得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2)根据C类和D类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占的夹角为108度,求出C类和D类的人数和,减去D类3人,得出C类人数,进而补全条形图;(3)利用360°乘以C类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得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4)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用365乘以样本中本地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优良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天)【详解】(1)930%30故答案为:30;(2)108309 360⨯=(天),∴C类:936-=(天),B类6212=⨯=(天).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3)63607230⨯︒=︒.即C类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对应的圆心角度数是72°;(4)91236525630+⨯≈(天).即本地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优良以上的有256天.【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也考查了利用样本估计总体.24.解下列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5(x+1)﹣6>3(x+2);(2)12134(1)34xxx x+⎧-⎪⎨⎪-<-⎩.【答案】(1)72x>,见解析;(2)x<0,见解析.【解析】(1)根据不等式性质解不等式;(2)先解每个不等式,再求公共解.【详解】解(1)∵5(x+1)﹣6>3(x+2)∴5x+5﹣6>3x+6,解不等式得x>72.数轴表示如图:(2)121(1)34(1)34(2)xxx x+⎧-⎪⎨⎪-<-⎩解不等式①,得x≤4,解不等式②,得x<0,∴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0,数轴表示如图:【点睛】考核知识点:解不等式组.25.如图所示,在边长为1个单位的方格中,△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2,1),B(﹣3,﹣2),C(1,﹣2),先将△ABC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1)在图中画出△A1B1C1;(2)点A1,B1,C1的坐标分别为、、;(3)若y轴有一点P,满足△PBC是△ABC面积的2倍,请直接写出P点的坐标.【答案】(1)画图见解析;(2)(0,4),(﹣1,1),(3,1);(3)点P的坐标为(0,1)或(0,﹣5).【解析】(1)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对应点坐标进而得出答案;(2)利用所画图形得出各点坐标;(3)利用三角形面积求法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1)如图所示:(2)由图可得:A1(0,4)、B1(﹣1,1)、C1(3,1);故答案为(0,4)、(﹣1,1)、(3,1);(3)△PBC是△ABC面积的2倍,则P(0,4)或(0,﹣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变换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如图,AB ,CD 被EF 所截,交点分别为E ,D ,则∠1与∠2是一对( )A .同旁内角B .同位角C .内错角D .对顶角【答案】A 【解析】由图形可知,∠1与∠2是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得到的一对同旁内角.【详解】由图形可知,∠1与∠2是一对同旁内角.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以及对顶角的定义.解答此类题确定三线八角是关键,可直接从截线入手.对平面几何中概念的理解,一定要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词语,要做到对它们正确理解,对不同的几何语言的表达要注意理解它们所包含的意义.2.在“幻方拓展课程”探索中,小明在如图的3×3方格内填入了一些表示数的代数式,若图中各行、各列及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则2x y =( )A .2B .4C .6D .8【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得出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代入2x y 计算即可.【详解】由题意得 26022002y y y x y y -++=++⎧⎨-+=++⎩, 解之得82x y =⎧⎨=⎩,∴x-2y=8-4=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及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是解此题的关键.3.如果不等式3x﹣m≤0 的正整数解为1,2,3,则m 的取值范围为()A.m≤9B.m<12 C.m≥9D.9≤m<12【答案】D【解析】解不等式得出x≤,由不等式的正整数解为1、2、3知3≤<4,解之可得答案.【详解】解不等式3x-m≤0,得:x≤,∵不等式的正整数解为1,2,3,∴3≤<4,解得:9≤m<12,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根据正整数解的情况得出关于m的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4a﹣2a=2B.3a2+a=4a2C.﹣a2﹣a2=﹣2a2D.2a2﹣a=a【答案】C【解析】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逐项进行计算即可得答案.【详解】A. 4a﹣2a=2a,故A选项错误;B. 3a2与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B选项错误;C. ﹣a2﹣a2=﹣2a2,故C选项正确;D. 2a2与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熟练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AB CD的是( )5.如图,其中能判定//A .12∠=∠B .35∠=∠C .180B BCD ︒∠+∠=D .4B ∠=∠.【答案】C【解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解答 【详解】解:A. ∵∠1=∠2,∴AD ∥B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A 不正确;B. ∵∠3和∠5既不是同位角,也不是内错角,也不是同旁内角,所以两角相等不能判定平行,所以B 不正确;C. ∵180B BCD ︒∠+∠=,∴//AB 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C 正确;D. ∵∠B 和∠4既不是同位角,也不是内错角,也不是同旁内角,所以两角相等不能判定平行,所以D 不正确;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熟练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辨别方法为解题关键6.如图,将直线11沿着AB 的方向平移得到直线l 2,若∠1=55°,则∠2的度数是( )A .125°B .55°C .90°D .50°【答案】B 【解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l 1∥l 2,∴∠2=∠1,∵∠1=55°,∴∠2=55°,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平移变换,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如果,那么的值为( )A .B .3C .2D .【答案】B【解析】将方程y+5=2x 乘以4与4y+11=5x 相减,解出x ,再代入方程y+5=2x 解出y 值,然后求出的值. 【详解】将①×4-②,得 4y+20-4y-11=8x-5x ,∴x=1,把x=1代入①,得y+5=6,∴y=1, ∴=1. 故选:B .【点睛】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一般都先消元,再求解,比较简单.8.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在第三象限,且到x 轴的距离为3,到y 轴的距离为4,则点P 的坐标为A .(-3,-4)B .(-3,4)C .(-4,-3)D .(-4,3)【答案】C【解析】根据第三象限点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负数,点到x 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 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解答.【详解】∵点到x 轴的距离为3,到y 轴的距离为4,∴x=4,3y ±=±,又∵点P 在第三象限,∴P(-4,-3).故选:C.【点睛】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直线AB⊥CD于点O,EF为过点O的一条直线,则∠1与∠2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A.互为余角B.互为补角C.互为对顶角D.互为邻补角【答案】A【解析】解:∵∠1+∠COE=90°,∠2=∠COE∴∠1+∠2=90°∴∠1与∠2互余,故选A10.下图能说明∠1>∠2的是()A.B.C.D.【答案】C【解析】A、根据对顶角的性质,∠1=∠2;B、若两直线平行,则∠1=∠2,若两直线平行,则∠1和∠2的大小不确定;C、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内角的性质,∠1>∠2;D、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关系,∠1=∠2.故选C.二、填空题题x+≥的负整数解是______.11.一元一次不等式5100-.【答案】2-,1【解析】移项,化系数为1,得到不等式的解集,再找到其负整数解即可.x≥-,【详解】解:移项得:510x≥-,化系数为1得:2所以不等式5100x +≥的负整数解是:-2,-1.【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求不等式的负整数解,熟练掌握解不等式的方法是解题关键.12.如图,在ABC △中,AB AC =,高BD ,CE 交于点O ,连接AO 并延长交BC 于点F ,则图中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全等三角形.【答案】7【解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法则确定三角形全等,最后统计即可.【详解】解:①△BDC ≌△CEB ,根据等边对等角得:∠ABC=∠ACB ,由高得:∠BDC=∠CEB=90°,所以利用AAS 可证明全等;②△BEO ≌△CDO ,加上对顶角相等,利用AAS 可证明全等;③△AEO ≌△ADO ,根据HL 可证明全等;④△ABF ≌△ACF ,根据SAS 可证明全等;⑤△BOF ≌△COF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BF=FC ,∠AFB=∠AFC ,利用SAS 可证明全等;⑥△AOB ≌△AOC ,根据SAS 可证明全等;⑦△ABD ≌△ACE ,利用AAS 可证明全等.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关键,要书写三角形全等时要按顺序书写,才能做到不重不漏.13.如图,直线AB ∥CD ,∠B =50°,∠C =40°,则∠E 等于_____.【答案】90°【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B=50°,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设CD和BE的夹角为∠1,∵AB∥CD,∴∠1=∠B=50°;∵∠C=40°,∴∠E=180°﹣∠B﹣∠1=90°.故答案为:9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14.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D是BC边上的高,E是AC的中点,P是AD上的一个动点,当PC 与PE的和最小时,∠CPE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答案】60°【解析】连接BE,则BE的长度即为PE与PC和的最小值.再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BC=∠PCB=30°,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如图,连接BE,与AD交于点P,此时PE+PC最小,∵△ABC是等边三角形,AD⊥BC,∴PC=PB,∴PE+PC=PB+PE=BE,即BE就是PE+PC的最小值,∵△ABC是等边三角形,∴∠BCE=60°,∵BA=BC ,AE=EC ,∴BE ⊥AC ,∴∠BEC=90°,∴∠EBC=30°,∵PB=PC ,∴∠PCB=∠PBC=30°,∴∠CPE=∠PBC+∠PCB=60°.【点睛】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动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当三点共线时PE+PC 最小.15.在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x-5,2x-6)在第二象限,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____【答案】3<x <1【解析】根据第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列出不等式组,求出x 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点P (2x-6,x-1)在第四象限,∴50260x x -<⎧⎨->⎩, 解得3<x <1.故答案填3<x <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在第二象限内坐标的符号特征及解不等式组的问题,该知识点是中考的常考点,常与不等式、方程结合起来求一些字母的取值范围.16.已知2P m m =-,1Q m =-(m 为任意实数),则P 、Q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答案】P≥Q【解析】用求差比较法比较大小:若P -Q >0,则P >Q ;若P -Q =0,则P =Q ;若P -Q <0,则P <Q .【详解】∵P -Q = m 2-m -(m -1)=m 2-2m+1=2m 1-(), ∵2m 1-()≥0, 故答案为P≥Q.【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比较大小的常用方法,掌熟练握比较大小的常用方法是本题的解题的关键.17.如图,体育课上老师要测量学生的跳远成绩,其测量时主要依据是.【答案】垂线段最短.【解析】试题分析:点到线上的任意点之间的长度中,垂线段最短.考点:点到线的距离.三、解答题18.已知a,b,c为△ABC的三条边的长,当b2+2ab=c2+2ac时,⑴试判断△ABC属于哪一类三角形;⑵若a=4,b=3,求△ABC的周长;【答案】 (1)等腰三角形;(2)1.【解析】试题分析:(1)由已知条件得出b2﹣c2+2ab﹣2ac=0,用分组分解法进行因式分解得出(b﹣c)(b+c+2a)=0,得出b﹣c=0,因此b=c,即可得出结论;(2)由(1)得出b=c=3,即可求出△ABC的周长.解:(1)△ABC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a,b,c为△ABC的三条边的长,b2+2ab=c2+2ac,∴b2﹣c2+2ab﹣2ac=0,因式分解得:(b﹣c)(b+c+2a)=0,∴b﹣c=0,∴b=c,∴△ABC是等腰三角形;(2)∵a=4,b=3,∴b=c=3,∴△ABC的周长=a+b+c=4+3+3=1.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19.如图7,直线AB∥CD,直线EF分别交直线AB、CD于点E、F,FH平分∠EFD,若∠FEH=110º,求∠EHF 的度数.【答案】解:∵∠COF =60°∴∠COE =120° ……4′又∵∠AOE =2∠AOC∴∠AOC =40° ……8′∴∠BOD =∠AOC =40° ……10′【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到∠EHF=∠HFD ,由角平分线性质可得到∠EFH=∠HFD ,从而可得到∠EHF=∠EFH ,已知∠FEH=110°,从而不难求得∠EHF 的度数.【详解】∵AB ∥CD ,∴∠EHF=∠HFD ,∵FH 平分∠EFD ,∴∠EFH=∠HFD ,∴∠EHF=∠EFH ,∵∠FEH=110°,∴∠EHF=3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的运用能力.20.如图,在ABC ∆中,12AB AC ==厘米,9BC =厘米,点D 为AB 的中点.(1)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 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点向A 点运动.①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1秒钟时,BPD ∆与CQP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②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 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 CPQ ∆≅∆?并说明理由;(2)若点Q 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 出发,点P 以原来运动速度从点B 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 的三边运动,求多长时间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C ∆的哪条边上相遇?【答案】(1)①详见解析;②4;(2)经过了24秒,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BC 边上相遇.【解析】(1)①先求得BP=CQ=3,PC=BD=6,然后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得∠B=∠C ,最后根据SAS 即可证明;②因为VP ≠VQ ,所以BP ≠CQ ,又∠B=∠C ,要使△BPD 与△CQP 全等,只能BP=CP=4.5,根据全等得出CQ=BD=6,然后根据运动速度求得运动时间,根据时间和CQ 的长即可求得Q 的运动速度; (2)因为VQ>VP ,只能是点Q 追上点P ,即点Q 比点P 多走AB+AC 的路程,据此列出方程,解这个方程即可求得.【详解】解:(1)①因为1t =(秒),所以3BP CQ ==(厘米)因为12AB =厘米,D 为AB 中点,所以6BD =(厘米),又因为9BC = (厘米),所以936PC BC BP =-=-=(厘米),所以PC BD =,因为AB AC =,所以B C ∠=∠, 在BPD ∆与CQP ∆中,BP CQ =,B C ∠=∠,BD PC =,所以()BPD CQP SAS ∆≅∆.②因为B C ∠=∠,要使BPD CPQ ∆≅∆,只能1 4.52BP CP BC ===厘米,所以点P 的运动时间 4.53 1.5t =÷=秒,因为BPD CPQ ∆≅∆,所以6CQ BD ==厘米.因此,点Q 的速度为6 1.54÷=(厘米/秒):(2)因为Q P V V >,只能是点Q 追上点P ,即点Q 比点P 多走+AB AC 的路程,设经过x 秒后P 与Q 第一次相遇,依题意得43212x x =+⨯,解得24x =(秒)此时P 运动了24372⨯=(厘米),又因为ABC ∆的周长为33厘米,723326=⨯+,所以点P 、Q 在BC 边上相遇,即经过了24秒,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BC 边上相遇.【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1.甲乙二人在环形场地上从A 点同时同向匀速跑路,甲速是乙的2.5倍,4分钟后两个首次相遇,此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并能够应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内容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四次根式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实数等知识,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负数的立方根存在疑惑,需要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

2.能够应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2.负数的立方根的理解。

3.应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通过引导、讲解、实践、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立方根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3.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内容,如“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27立方米,求这个正方体的棱长。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立方根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讲解立方根的定义,通过PPT展示立方根的图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立方根的概念。

同时,讲解如何求一个数的立方根,以及负数的立方根。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立方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包括求一个数的立方根,以及判断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正负等。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立方根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如“一个立方体的体积是-8立方米,求这个立方体的棱长。

”5.拓展(10分钟)讲解立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物质的体积、求解方程等。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案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案设计

立方根三维教学目标是:①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一个数的立方根,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了解立方根的性质;区分立方根与平方根的不同;②经历对立方根的探究过程,在探究中学会解决立方根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策略,培养逆向思维能力和分类讨论的意识.学生在经历用类比的方法学习立方根的有关知识过程中,领会类比思想;③立方根概念、符号、运算及性质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和勤于思考的精神;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内容:某化工厂使用一种球形储气罐储藏气体,现在要造一个新的球形储气罐,如果它的体积是原来的8倍,那么它的半径是原储气罐的多少倍?如果储气罐的体积是原来的4倍呢? (球的体积公式为334R =v ,R 为球的半径) 提问:怎样求出半径R ?学完本节知识后,相信你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有关体积的运算和面积的运算有类似之处,让我们用上节课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学习新知识 .目的:通过实际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新知学习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第二环节:复习引入、类比学习提问:(1)什么叫一个数a 的平方根?如何用符号表示数a (a ≥0)的平方根?(2)正数的平方根有几个?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负数有没有平方根?0的平方根是什么?(3)平方和开平方运算有何关系?(4)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有何区别与联系?强调: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一个负数没有平方根;0的平方根是0.(5)为了解决前面情景中的问题,需要引入一个新的运算,你将如何定义这个新运算?1.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2.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立方等于a ,即x 3=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立方根(cube root, 也叫做三次方根).如:2是8的立方根,的立方根是--273,0是0的立方根.第三环节:初步探究1做一做:怎样求下列括号内的数?各题中已知什么数?求什么数?(1)001.0 3=)( ; (2)6427 3=-)( ; (3)0 3=)(. 目的:通过计算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求一个数的立方,与求一个数的立方根是互为逆运算,感受一个数的立方根的唯一性,计算中对a 的取值分别选为正数、负数、0,这样设计,在此过程中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2议一议:(1)正数有几个立方根?(2)0有几个立方根(3)负数呢?意图:提问,是为了指出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对比,以利于弄清两者的区别和联系.3在上面的基础上明晰下列内容,对知识进行梳理(1)每个数a 都只有一个立方根,记为“3a ”,读作“三次根号a ”.例如x 3=7时,x 是7的立方根,即37=x ;与数的平方根的表示比较,数的立方根中根号前没有“±”符号,但根指数3不能省略.(2)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3)求一个数a 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extrction of cubic root) , 其中a 叫做被开方数.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第四环节:尝试反馈,巩固练习例1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1)27-; (2)1258 ; (3)833 ; (4)216.0 ; (5)5-. 解:(1)因为2733=-)(-,所以27-的立方根是3-,即3273=--;(2)因为1258523=⎪⎭⎫ ⎝⎛,所以1258的立方根是52,即5212583=; (3)因为833827233==)(,所以833的立方根是23,即238333=; (4)因为216.06.03=)(,所以216.0的立方根是6.0,即6.0216.03=;(5)5-的立方根是35-.例2 求下列各式的值:(1);83- (2);064.03 (3)31258-; (4)()339. 解:(1)38-=()2233-=-; (2)3064.0=()4.04.033=;(3)31258-=525233-=⎪⎭⎫ ⎝⎛-; (4)()339=9. 反馈练习1.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1656464125.03333333 ;;-;;- 2.通过上面的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目的:例1着眼于弄清立方根的概念,因此这里不仅用立方的方法求立方根,而且书写上采用了语言叙述和符号表示互相补充的做法,学生在熟练以后可以简化写法.例2则巩固立方根的计算,引导学生思考立方根的性质.第五环节:深入探究想一想:(1)3a 表示a 的立方根,那么()33a 等于什么?33a 呢? (2)3a -与3a -有何关系?目的:明晰()33a =a ,33a =a说明:若学生通过上面的计算得出了立方根的性质,可以直接展示学生的成果;若没有得出结果,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如果3x =a ,那么x 就是a 的立方根,即x =3a ,所以3x =()33a =a , 同样,根据定义,3a 是的a 三次方,所以3a 的立方根就是a , 即a a =33,3a -=3a -.第六环节 课时小结内容1: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归纳、总结学生的回答,得出下列内容: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三次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能用立方运算求一个数的立方根.2.在学习中应注意以下5点:(1)符号3a 中根指数“3”不能省略;(2)对于立方根,被开方数没有限制,正数、零、负数都有一个立方根;(3)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区别: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但只有一个立方根; 负数没有平方根,但却有一个立方根;(4)灵活运用公式:(3a )3=a , a a =33,3a -=3a -;(5)立方与开立方也互为逆运算.我们可以用立方运算求一个数的立方根,或检验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立方根.内容2:回顾引例某化工厂使用一种球形储气罐储藏气体,现在要造一个新的球形储气罐,如果它的体积是原来的8倍,那么它的半径是原储气罐半径的多少倍?如果储气罐的体积是原来的4倍呢?如有时间,学生学力许可,还可以安排学生探究下列问题: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已知01822=-x ,求x 的值.2.求下列各式中的x .()()--=+=-=x x x x 3435(1)8+27=0; (2)10.3430; (3)81116;(4)3210.第七环节 作业布置再次体会总结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案一. 教材分析《立方根》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立方根的概念,理解立方根的性质,学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四次根式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对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已经有一定掌握。

但是,立方根与平方根虽然在概念和性质上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区别。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把握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立方根的性质,学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归纳,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2.难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立方根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立方根的性质,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于展示和讲解。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要知识点和示例。

3.练习题: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立方根的概念。

例如,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求这个正方体的棱长。

引导学生思考正方体的棱长与体积的关系,从而引出立方根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讲解立方根的性质,与平方根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

通过PPT展示立方根的性质,让学生观察、思考、归纳。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求立方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在旁边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方、平方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立方根的定义,掌握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以及会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立方根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立方根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方、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平方根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可能在理解立方根时会受到干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学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会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总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

2.难点: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建立概念。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实例法:教师运用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立方根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立方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实例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立方根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立方根的概念,如“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求这个正方体的棱长。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给出立方根的定义,解释立方根的概念,并通过动画、图片等形式展示立方根的性质。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平方根的知识,对比二者之间的异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2 立方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2 立方根

课题 6.2立方根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2.能运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3.能用开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了解开立方与立方运算互为逆运算.数学思考对比平方根的学习,掌握知识间的差异,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问题解决能用开立方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在类比中归纳,在转化中总结,体会数学的奥妙和乐趣.(续表)教学重点立方根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教学难点立方根的性质.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教具多媒体,自制教具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引入】图6-2-2如图6-2-2所示的魔方,同学们都玩过吗?若这个魔方的体积为216 cm3,你能计算出此魔方的棱长是多少吗?(1)在这个实际问题中,提出了怎样的一个计算问题?(2)你能得到一个数,使这个数的立方等于216吗?(3)从这个问题中可以抽象出一个什么数学概念?由学生非常熟悉的魔方引出立方根的概念,能较强烈地提升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探究1】立方根的概念填空:23=__8__;(-2)3=__-8__;0.53=__0.125__;(-0.5)3=__-0.125__;(23)3=__827__;-(23)3=__-827__;03=__0__.(1)经计算发现正数、0、负数的立方值与平方值有何不同之处?(2)试类比平方根的概念写出立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cuberoot)或三次方根.这就是说,如果x3=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探究2】立方根的计算根据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完成如下探究:因为23=8,所以8的立方根是(2);因为(0.4)3=0.064,所以0.064的立方根是(0.4);因为(0)3=0,所以0的立方根是(0);因为(-2)3=-8,所以-8的立方根是(-2);因为⎝⎛⎭⎫-233=-827,所以-827的立方根是⎝⎛⎭⎫-23.由学生归纳立方根的性质: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1.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对比平方根的概念讨论总结立方根的概念.(续表)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探究3】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区别让学生阅读教材第50页立方根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指出立方根的表示方法与平方根表示方法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并归纳总结如下表:平方根立方根定义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当x2=a时,那么这个数x叫做a的平方根(square root也叫二次方根)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当x3=a时,那么这个数x叫做a的立方根(cube root也叫三次方根)表示方法±a(a≥0) 3a2.通过立方与开立方互为逆运算求得一个数的立方根,并归纳立方根的性质.性质1.一个正数a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如4的平方根为+2和-2,即±4=±21.一个正数a只有一个立方根,它仍为正数.如8的立方根是2,即38=22.0的平方根是0.即0=02.0的立方根是0.即30=03.负数a没有平方根3.一个负数只有一个立方根,它仍为负数.如-8的立方根是-2,即3-8=-2【探究4】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其相反数的立方根之间的关系完成下面的填空:(1)因为3-8=__-2__,-38=__-2__,所以3-8__=__-38;(2)因为3-27=__-3__,-327=__-3__,所以3-27__=__-327.请同学们思考下面两个问题,小组之间可以讨论一下:(1)3a表示a的立方根,那么(3a)3等于什么?3a3呢?(2)3-a与-3a有何关系?归纳得出结论:(3a)3=a,3a3=a,3-a=-3a.【探究5】利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问题1:如何利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问题2:观察自己的计算器,看能否像求平方根那样求得一个数的立方根?(1)直接按键;(2)借助于2nd F键. 3.归纳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区别,让学生在对比中升华对知识的认识.(续表)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探究6】利用计算器探究一个数的立方根的小数点变化与被开方数的小数点的变化规律:用计算器计算:30.000216,30.216,3216,3216000,…,你能发现什么规律?用计算器计算3100(精确到0.001),并利用你发现的规律求30.1,30.0001,3100000的近似值.师生共同总结:被开方数的小数点每向左(或右)移动三位,立方根的小数点就向左(或右)移动一位.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应用举例】例求下列各式的值:(1)364;(2)-318;(3)3-2764.解:(1)364=4;(2)-318=-12;(3)3-2764=-34.变式求下列各式的值:(1)-327;(2)-3-0.125;(3)-3(-0.001)3.[答案:(1)-3(2)0.5(3)0.001]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拓展提升】1.若3x+1=2,则x=__7__.2.若||x-y+x3-27=0,则x+y=__12__.3.若3a+3b=0,则a和b的关系是__互为相反数__.4.若3a-2<0,则(a-2)2=__2-a__.5.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1)3x-2=-2;(2)27(x+1)3+64=0.灵活应用立方根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提升计算能力.【当堂训练】课本第51页练习.课后作业:课本第51页习题6.2.通过设置当堂训练,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同时检测学习效果,做到“堂堂清”【板书设计】6.2立方根流程图式的板书可以使学生看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续表)活动四:课堂总结反思【教学反思】①[授课流程反思]由魔方引入立方根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习兴趣.授课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掌握立方根的概念及计算.在授课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②[讲授效果反思]通过本节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立方根的概念及计算,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③[师生互动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教学设计,更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6.2 立方根 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6.2 立方根 导学案

6.2立方根 学习目标 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能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理解“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立方根的关系。

2体会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惟一性;分清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3.渗透特殊----一般----特殊的思想方法。

重点 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难点 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说出下列各式表示的意义,并求值⑴ 256 ⑵8116⑶ 23.0--)( ⑷10049[探究研讨]【活动1】要制作一种容积为27m 3的正方体形状的包装箱,这种包装箱的棱长应该是多少?由以上问题,有x 3=27,即x 3=a 的形式,和上节课学习的平方根(x 2=a )有什么区别?【活动2】阅读课本49页的内容,理解以下知识1. 立方根(三次方根)的概念2. 什么是开立方运算?和立方运算有什么关系?3. 立方根有什么性质?与平方根有什么不同?4. 数的立方根用什么符号表示?与平方根有什么区别?[随学随练]1、8有 个立方根,是 ,可以表示为 ,即: =2、如果x 3=8,那么x=3、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数为4、-3是 的平方根,是 的立方根5、用符号表示并求出下列各数的立方根⑴ -10 ⑵ 127 ⑶ 0 ⑷-0.008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8的立方根是2 (B )-8的立方根是-2 (C )64 的立方根为2 (D )125的立方根为±57.、327-的绝对值是( )(A ) 3 (B )-3 (C )13 (D ) - 13【活动3】例:说出下列各式表示的意义并求值⑴364 ⑵3125- ⑶310227- ⑷32764--【活动4】探究因为338____,8____,-=-=所以38- 38- 因为3327____,27____-=-=,所以327- 327-你能把发现的结论用含字母a 的式子表示出来吗?小结与反思[巩固练习]1. 课本51页练习第1、3、4题2. 当x 时,4x 有意义;当x 时,34x 有意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配套教案:6.2《 立方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配套教案:6.2《 立方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配套教案:6.2《立方根》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6.2节《立方根》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整式乘法等基础知识后的进一步拓展。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立方根的概念、性质和求法,旨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立方根的知识,能够运用立方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立方根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整式乘法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例来帮助理解。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需要进一步激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立方根的性质和求法,能够运用立方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立方根的概念、性质和求法。

2.难点:立方根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案例和实例。

2.准备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如整式乘法、有理数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立方根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理解立方根的定义和性质。

通过PPT展示立方根的图形,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求解一些立方根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立方根的性质和求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6.2 立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6.2 立方根教学设计

6.2 立方根教材分析:《立方根》这一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第二节《立方根》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本节从内容上看与上一节平方根的内容基本平行,主要研究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从知识的展开顺序上看也基本相同,本节也是先从具体的计算出发归纳给出立方根的概念,然后讨论立方与开立方的互逆关系,研究立方根的特征。

求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的运算是数学的基本运算之一,在根式运算、解方程及几何图形解法等问题中经常要用到。

学情分析:本届学生素质不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基础差的学生有一大批,因此在教学上有一定得难度。

在平方根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对优生可能比较简单,但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就需要一定的时间。

所以在教学上就需要顾全大局,让差等生多练习巩固。

教法设想:立方根的概念:采用类比法;立方根的性质:采用层层递进、从特殊到一般。

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问题驱动为导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教学中注意及时的启发、疏导、点拔、评价;学生学到立方根时容易出现以下几种错误:(1)对立方根概念理解不透,混淆立方根和平方根概念和特性,认为负数没有立方根或正数有两个立方根;(2)漏写根指数3;(3)符号问题。

在教学中对于学生以上这些出错点给予加强。

学法指导:本节是新课内容的学习,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在学法上主要采用观察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形式。

教学目标: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初步学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2、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3、让学生体会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惟一性.4、分清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教学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教学难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问题:要制作一种容积为273m的正方体形状的包装箱,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该是多少?设这种包装箱的边长为x m,则3x=27这就是求一个数,使它的立方等于27.因为33=27,所以x=3. 即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为3 m二、新课:1、归纳: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即如果3x 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2、探究:根据立方根的意义填空,看看正数、0、负数的立方根各有什么特点?因为328=,所以8的立方根是( 2 )因为()30.50.125=,所以0.125的立方根是(0.5)因为()300=,所以8的立方根是(0 )因为()328-=-,所以8的立方根是(2-)因为328327⎛⎫-=-⎪⎝⎭,所以8的立方根是(23-)【总结归纳】一个数a ,读作:“三次根号a ”,其中a 叫被开方数,3叫根指数,不能省略,若省略表示平方.表示273=;27-3=-.3、探究:____,____,===____,____==利用开立方和立方互为逆运算关系,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就可以利用这种互逆关系,检验其正确性,求负数的立方根,可以先求出这个负数的绝对值的立方)0a =>.4、例 求下列各式的值: (1)364; (2)27-; (3)327102 (4 (5)64±; (6)64 三、练习:详见课件四、小结:1.立方根和开立方的定义.2.正数、0、负数的立方根的特征.3.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异同.五、作业: 习题6.2 第1、2、3、5、6题六、板书设计6.2立方根一、立方根的概念二、立方根的性质:正数 负数 0三、开立方运算四、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七、评价与反思本章前两节的内容“平方根”“立方根”在内容安排上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因此在教学中利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类比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教学中突出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样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既有利于复习巩固平方根,又有利于立方根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优秀教学案例
(五)作业小结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会布置一些与立方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提高。同时,我会提醒学生及时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在下一节课开始时,我会及时批改作业,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提高解题能力。
五、案例亮点
1.启发式教学:本案例中,我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在讲解立方根的概念时,我提出问题:“什么是立方根?”“如何快速找出一个数的立方根?”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在学生小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我会让学生探讨如何快速找出一个数的立方根,以及立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立方根的知识,让他们自己总结和归纳立方根的性质和计算方法。我会引导学生通过整理和概括,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同时,我会强调立方根在数学和其他学科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立方根的重要性。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会在课堂上运用生动的例子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立方根的概念。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立方根的计算方法。此外,我还会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立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总结立方根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共同探索立方根的性质和计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从而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6.2立方根教学设计及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6.2立方根教学设计及学案

6.2 立方根【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并能熟练地进行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2、 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使学生形成估算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3、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学难点与重点】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的大致范围。

【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新1. 判断题:4的平方根是2( )1的立方根是1( )-0.125的立方根是-0.5( )278-的立方根是32±( ) -6是216的立方根( )2.求下列各式的值 327102-;()331.0--;()25-问题:350有多大呢?(这里可以让学生回忆前面学习过程中讨论2有多大时的方法)。

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学方法。

因为2733=,6443=所以45033<<因为656.466.33=,653.507.33=所以7.3506.33<<因为836032.4968.33=,24349.5069.33=所以69.35068.33<< ……如此循环下去,可以得到更精确的350的近似值,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350=一3.684 031 49……事实上,很多有理数的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用有理数近似地表示它们.二、 自主学习1、利用计算器来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并完成课本上的练习。

(学生利用计算器的说明书独立学习.对于一些暂时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可以采用同学之间互帮互学的方式解决.)2、学生解决上节课未解决的一个问题,简单回忆:如果要生产这种容积为50L 的圆柱形热水器,使它的高等于底面直径的2倍,这种容器的底面直径应取多少?(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三、 应用新知 利用计算器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中,你发现了什么吗?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 3000216.0 3216.0 3216…2、用计算器计算3100(结果个有效数字)。

并利用你发现的规律说出30001.0,31.0,3100000的近似值。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
a.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立方根的相关知识,如历史背景、数学故事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b.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录制一段讲解立方根计算方法的视频,分享到班级群,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和学习。
5.复习作业:
a.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立方根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b.家长协助学生检查作业,关注学生在立方根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与教师沟通,共同帮助学生提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立方根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立方根性质的探究,让学生掌握数学归纳和推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3.演示立方根的计算方法:首先,可以通过试除法找到立方根的近似值;其次,可以通过数学软件或计算器求解精确值。
4.结合实例,讲解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体积、密度等计算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举例说明立方根在生活中的应用。
b.讨论立方根的计算方法,并总结计算技巧。
作业布置要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学生对立方根性质的理解和运用,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
4.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立方根的能力,关注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交流中掌握立方根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方根
【学习目标】
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能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理解“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立方根的关系2体会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惟一性;分清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3.渗透特殊----一般----特殊的思想方法。

【学习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学习难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说出下列各式表示的意义,并求值
⑴256⑵81
16
⑶⑷
[探究研讨]
【活动1】要制作一种容积为27m3的正方体形状的包装箱,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该是多少?由以上问题,有x3=27,即x3=a的形式,和上节课学习的平方根(x2=a)有什么区别?
【活动2】阅读课本P77-78“探究”以上的内容,理解以下知识
1.立方根(三次方根)的概念
2.什么是开立方运算?和立方运算有什么关系?
3.立方根有什么性质?与平方根有什么不同?
4.数的立方根用什么符号表示?与平方根有什么区别?
[随学随练]
**有个立方根,是,可以表示为,即:=
(考察数的立方根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2.如果x3=8,那么x=
3.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数为
4.-3是的平方根,是的立方根
5.表示,并求出下列数的立方根
⑴-10 ⑵1
27⑶0 ⑷-0.008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8的立方根是2 (B)-8的立方根是-2
(C)64 的立方根为2 (D )125的立方根为±5
7. 3
-27 的绝对值是()
(A) 3 (B)-3 (C)
1
3(D)-
1
3
【活动3】例:说出下列各式表示的意义并求值
⑴364⑵3125
-⑶
3
10
2
27
-

3
27
64
--
()2
0.3____
--=
49
____,
100
±=
[巩固练习]
1. 求下列各式的值
⑴ -2791- ⑵3729 +3
512
【活动4】探究 因为3
38____,8____,-=-=所以38-
38- 因为3327____,27____-=-=,所以327- 327- 你能把发现的结论用含字母a 的式子表示出来吗?
[巩固练习]
1. 同学甲在计算上面例题的第2小题3125-时,用了这种方法:3125-=-3125 =-5,
你认为这种方法 (正确/不正确),不正确的话怎样改正?
同学乙在计算上面例题的第4小题时,用了这样的方法:32764--
=- 36427
=-4
3 你认为这种方法 (正确/不正确),不正确的话怎样改正?
同学丙认为把立方根的性质3a -=-3a ,扩展到平方根中也会有类似的性质,即 -a
=- a ,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
2. 计算30.027 -3
1251-+3-0.001
[提升能力]
1. 当x 时,4x 有意义;当x 时,34x 有意义
2.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 31=1 (B ) 3225=15 (C )
3125-=-5 (D )39-=-3 3.64-的立方根是 ,()238-的平方根是 ,3512-的立方根是
4.下列计算或命题中正确的有( )
①±4都是64的立方根 ②33x =x ③ 27 的立方根是3 ④32)8(±=±4
(A ) 1个 (B ) 2个 (C )3个 (D )4个
5.求下列各式中的x
⑴8x 3+125=0 ⑵(x+3)3+27=0
6.已知16x 3=9,y 3=8,求x+y 的值
7.已知一个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3a+1和a+11,求这个数的立方根
8.计算下列两组式子,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
⑴(32
)3= ( 30.1 )3= (321)3=
⑵33)2(-= 33)1.0(-= 3)(321
-=
你的发现是:
回忆:平方根有类似的性质吗?
[反思归纳]
1.立方根的概念、表示方法和性质
2.体会立方根从概念、表示方法和性质等方面的区别
=-3a;(3a )3=3a3 3.两个规律性的计算3a
体会从特殊---一般----特殊的数学学习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