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海洋强国”战略的对策与建议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战略
一
城市, 不断拓展人类生存和发展 的空间。 “ 以 阳光、 沙滩、 海
万 平方公里 。 太平 洋我 们还 拥 有 7 万平方公里 的 海底 矿 在 . 5
物开辟区, 在南北极建立了4 ‘ 个考察站。 这些 “ 蓝色国土” 是 我们巨大的资源宝库。 据有关专家预测, 中国近海的石油和 天然气资源储量分别占中国石油资源总量和天然气总储量
( 海洋空间资源。 二) 由海体水域、 海底和海洋上空及岛
宏 观 经济
建设海洋强国是 中华 民族 伟大复兴 的一个重要战略
● 陈 明 义
[ 内容提要] 辽阔的海洋 占 地球表 面的7%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丰富资源宝库和发展开拓的空间。 前国际 1, 当
上新一轮 的海洋竞争正在激烈地展开, 沿海各 国都在制定和实施新的海洋战略。 中华民族曾经有过辉煌的海洋 业绩, 后来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败和闭关自守的政 策, 使我们失去了 许多开发利用海洋的时间。 新中国成立后, 党 和 国家十 分重 视 发展 海洋事业 , 已取 得 了 足 的进 步 但是 与世界 发达 国家相比 , 国在 海洋 高科 技 和 海洋开 并 长 。 我
更是难以估计。 海洋生物资源可包括海洋渔业资源、 生物代 谢产物资源和基 因资源等, 是人类食品的重要来源, 是巨
大 的资源 宝 库 。 海洋 的油 气 资源 约 占全 球石 油 资源 总量 的 4%。 5 海底大 陆架 ( 水深 2 0 0 米以 内) 7 有5 %的面 积是 可蕴 藏
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三步走
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三步走金永明上海社科院中国海洋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和研究中国海洋战略提供了重要契机和政治保障,如何制订和实施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顶层设计?概念及特征中国海洋强国战略是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际。
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和平性。
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成型和实施,坚守通过和平的方法和手段予以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的原则。
这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符合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也符合中国和平发展进程目标。
第二,互利性。
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不以中国获取最大海洋资源及利益为目的,应兼顾其他国家的合理诉求和关切,寻求适当的利益平衡,以确保互利、共赢原则的实现。
第三,合作性。
海洋问题错综复杂,紧密关联,单靠一个国家很难妥善地应对和处理,所以,在实现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进程中,应采取合作的方式推进实施。
第四,阶段性。
由于海洋问题复杂、敏感,尤其在海洋领土主权问题上相关国家一般很难作出妥协和让步,所以,中国应坚守条件成熟时比较公平合理解决海洋问题的原则,不应在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形下,强行采取措施解决海洋问题争议的立场和政策。
第五,安全性。
中国在实施海洋强国的进程中,将会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国际海域的通道安全,包括派遣海军参与实施海盗打击行为,以确保国际社会使用海域的安全和海洋利益,尤其是航行和飞越自由安全。
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上述主要特征,完全符合中国一贯的主张和追求,也符合国际法包括《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等规范的原则和要求,应该容易被国际社会所接受,为此,进一步加大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宣传就显得特别重要和迫切。
从上述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特征可以看出,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进程的步骤将是有序的,目标将是有限的,重点是维护和确保中国的海上权益,力量运用方式将是和平的和综合性的,以区别于传统海洋霸权国家的模式,即多依靠军事力量,包括设置军事基地和海外据点以及海外殖民地的方式扩展海洋霸权。
中国海洋安全形势及其对策
中国海洋安全形势及其对策作者:张智文来源:《世纪桥》2016年第10期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
建设海洋强国要求我国在开发、利用、保护和管控海洋方面要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同时要解决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的重大问题(如钓鱼岛争端和南海问题)。
我国的战略对策主要有:加强国防建设,构建新型海洋强国等。
关键词:海洋;安全;形势;对策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0-0084-02早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就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是人类重要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世界经济发展与合作共赢的希望。
几百年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乃至今天的美国在世界上的优势力量都是以海洋权益为基础的。
国内外的历史都证明:“向海则兴,背海则衰”的道理。
一、海洋的战略地位及作用21世纪被称为海洋的世纪,海洋成了全球经济发展和各国家争夺的战略安全空间。
世界主要海洋国家竞相制定了逐鹿海洋的发展战略,试图从海洋中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
不仅美国和日本等传统的海洋大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也纷纷制定国家级海洋战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这一战略,说明海洋安全建设已上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因此,我国要不断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解决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的重大问题(如钓鱼岛争端和南海问题),以保障实施海洋及其资源开发的安全环境,从而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
钓鱼岛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门户。
如果失去钓鱼岛,我国不仅要丢失大片的管辖海域和巨大的海洋资源,而且我国的战略安全空间将被大大压缩,东南沿海特别是福建就完全暴露在美日的监控之下,十分危险,我国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难度就更大了。
同时会形成多米诺骨牌的负面效应,刺激南海周边国家进一步采取冒险措施,危害我国南海主权,不利于南海问题的解决。
当代中国海权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当代中国海权形势严峻1.我国与周边国家海域划界及岛屿主权存在争议毗邻中国大陆边缘及台湾岛的海洋有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渤海则是伸入中国大陆的内海。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海,东西横跨经度32°,南北纵越纬度44°。
另外有渤海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等三大海峡,海域总面积为473万平方公里。
依《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历史上我国对有关海域的权利以及我国政府的一贯主张,我国可管辖的海域约为300万平方公里。
除渤海外,其他海域都与相邻、相向的周边国家存在着海域划界矛盾,同时与一些国家还存在着岛屿主权的争端。
如在黄海、东海与日本、韩国存在着划界矛盾;在南海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存在着海域划界矛盾。
另外我国与日本、菲律宾等国家当代中国海权面临的形势与对策文/刘海廷还存在着钓鱼岛、黄岩岛等岛屿的主权争议。
2.我国所辖海域(岛屿)频遭侵占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等法律,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公里。
南海海域,菲律宾、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国,自1970年以来相继侵占38个岛礁,越南占27个,菲律宾占8个,马来西亚占3个;东海海域,与日本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问题上的斗争日趋激烈,近年来日本政府恣意妄为,通过购岛、国有化等非法手段,妄图侵吞钓鱼岛。
可以说我国海洋国土有相当部分处于失控状态,我国海洋权益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危机。
3.我国海上通道安全受到威胁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在整个亚太地缘大格局中,审视西行海上战略通道问题至关重要。
西太平洋海区存在两条岛链,加之南海海洋强国战略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格局,深刻认识我国面临的海权形势,积极迎接挑战,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采取适合中国国情的举措,对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成为海洋强国,需要创设中国特色的海权理论,制定《海洋基本法》,完善海洋管理体制。
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海洋学科发展现状及建议_概述说明
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海洋学科发展现状及建议概述说明1. 引言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广阔的领域之一,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发展海洋学科已成为促进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对当前海洋学科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并提出相应建议。
1.1 概述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利用技术的不断提升,海洋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海洋强国战略指导下,我国加大了对海洋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的支持力度,推动了海洋学科在经济、环境和信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六个部分进行论述。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背景和目的;第二部分将从我国海洋发展现状、海洋强国战略意义以及政策与举措三方面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将分析当前海洋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科布局与发展趋势、研究成果与技术进展以及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模式;第四部分将探讨海洋学科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涉及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国际合作与竞争压力问题以及学科交叉与综合创新问题;第五部分将给出发展海洋学科的建议和策略,包括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与创新能力建设、推动跨学科融合促进协同创新,以及加强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最后一部分为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目前海洋学科发展的现状,并提出对于我国未来海洋学科发展的有益建议。
通过对相关政策、技术进展、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我国海洋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有关内容将在下文中详细阐述。
2. 海洋强国战略背景2.1 我国海洋发展现状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作为一个拥有广阔海域的大国,我国具备巨大的海洋资源潜力和优势。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海洋领域的投资和研究力度,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一整套覆盖海洋科学、海洋工程技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多个领域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机构网络。
在深海探测、海洋能源利用、蓝色生物技术等方面,我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保护黄海海洋权益 实现海洋强国战略
导读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新形势下,作为我国重要海域之一的黄海海洋权益尤为重要,界定黄海海洋权益、分析黄海海域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维护黄海海洋权益的对策,对实现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保护黄海海洋权益 实现海洋强国战略文/王黎黎世界各国都逐渐认识到海洋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断从重陆向重海发展,我国也从重陆轻海的思维中走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已经明确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准备,提高海洋维权能力,坚决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黄海海洋权益之界定黄海海域位于太平洋西部,处于我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东临朝鲜半岛,北面和西面临近我国。
黄海海域总面积约为40万平方公里,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海洋生物种类多、数量大,是我国北方渔民主要的作业区;同时,黄海海域拥有丰富的海洋能源资源,如油气资源及海洋矿产资源;此外,黄海海域地处辽东半岛东侧、胶东半岛东侧、朝鲜半岛西侧,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不仅是我国、韩国和朝鲜三国的海上经济、政治和军事要地,同也是海上通行的要道。
海洋权益从字面上来看是指与海洋相关的权利与利益,但其实质是指海洋利益的中心,是各国海洋政治斗争的主要领地,是各国谋求国家安全与国家发展的核心之一。
海洋权益从地理角度而言,是以一国领土为依托、向海洋延伸所形成的权利总和,具体而言,在一国的领海区域中,国家享有该海域的全部权利与利益;在一国的毗连区内,国家同样享有与领土主权相同的权益;在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国家则享有专属权利包括开发自然资源等权利。
因此,海洋权益涉及国家的领土安全、海洋航行、海上安全秩序以及国际和平等内容。
以海洋权益内容为基础,结合黄海的具体情况,黄海海洋权益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政治权益。
从国家政治利益角度而言,无论是罗伯特・奥斯古德、伊沃・杜查希克,还是辛德,无不认为国家政治利益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的领土安全,即国家主权不得侵犯。
我国海洋强国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海洋强国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者:张景全来源:《人民论坛》2023年第20期【关键词】海洋命运共同体海洋强国战略海洋机遇与挑战【中图分类号】D089 【文献标识码】A我国有着悠久的海洋历史。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我国海洋强国建设逐步驶入快车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我们在新时代发展海洋事业、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
当前,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其面临的一系列机遇与挑战也逐渐凸显。
国际层面的机遇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泛海洋时代的到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进步,各个国家及其人民的生产与生活直接或间接地与海洋联系起来,世界各国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入海洋事务,泛海洋时代已经到来。
以往存在“海陆冲突论”的观点,认为海洋与陆地的关系是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但当前这种观点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而言,海洋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速公路”,不再像过去那样与陆地呈现二元分割的状态,而是愈发与陆地融为一体,成为连接世界各国的桥梁。
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大大提升了海运效率。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都在努力开展国际贸易。
事实上,无论沿海国家还是内陆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时海运都是其运输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因此,即使是内陆国家,也因为物流、旅游、食品等因素置身于海洋事务当中。
可见,人类社会逐渐步入泛海洋时代。
二是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
当前世界格局加速演变,乌克兰危机、中东乱局等一系列地缘政治事件,使得国际社会充满不确定性。
尽管国际局势持续动荡,但一方面,热爱和平的力量仍占大多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共同的发展问题。
因此,这些和平力量与共同的发展诉求,能够对国际体系中的破坏力量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
如何建设海洋强国
如何建设海洋强国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
一、开发海洋开发海洋指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
包括对海洋生物的开发利用;海水淡化;从海水中提取氯、钠及盐等化学资源;深海锰结核的试采;海底油气田的开发;利用潮汐等动力资源发电等。
我国海域辽阔,海洋面积300多万平方千米,约为陆地总面积1/3。
海洋资源也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目前海洋经济比重和发展水平并不高,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1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已经超过5万亿元,约为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而美国、日本等海洋强国则普遍在1/3至1/2之间,有的甚至更高。
目前,实施海洋大开发战略的条件已经成熟,有必要实施东部海洋大开发战略,并使其与西部大开发处于并重的战略地位,推动全国海洋资源的科学开发和海洋经济大发展,加快向海洋强国迈进的步伐。
在以下几个方面要加大力度以及技术开发:(一)海底矿产资源开发(二)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三)海洋能利用(四)海洋空间利用二、利用海洋海洋是一个富饶而又未被充分开发的资源宝库。
随着全球陆地资源的日渐枯竭,海洋资源显的越来越重要,海洋必将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巨大的人口数量对资源的压力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相比的,开发海洋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意义深远,合理开发利用我国的海洋资源是缓解我国人口、资源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管辖的海域约三百万km2,海岸带纵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海岸线长达一万八千多千米,海洋资源不但丰富,而且开发潜力巨大。
但是,我国在开发海洋资源过程中出现了如下问题:(一)渔业资源捕捞过度近年的资源调查显示处于食物链较高层次的传统优质经济鱼类越来越少,并且呈现小型化、低龄化、性成熟提早的发展趋势。
关于新时期我国海洋战略构想的建议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 OURNA OF F UJ I AN I NS T I T UT E OF S OCI AL I S M
No . 3 2 01 3
s e ia r l N o . 9 6
关于新 时期我 国海 洋战略构想 的建议
由于世界经济 的快 速发展 ,需 要更大量的资 源, 世界各 国纷纷把 目光投 向海洋 , 海洋争夺十分 激烈。早在l 5 世纪初 ,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指出 : “ 国家 欲 富强 , 不 可 置海 洋 于 不顾 。财 富取 于 海 , 危 险也来 自海上 ,一旦他 国之首夺取 南洋 ,华夏危 矣。” 孙 中山先生也认为海洋问题关系到中华 民族 之生存 。党的十八大根据新形势作出了“ 建设海洋 强国” 的战略部署 。我们应牢记海洋使命 , 加强海洋 文化建设 , 力挺海陆统筹 战略, 加快海洋事业发展 。 理性捍卫国家权益 。 担当经略海洋使命 2 1 世 纪是 海 洋世 纪 , 人 类 将 进人 大 规 模 开发 海 洋 的新时代 , 海洋是 中国未来发展 、 中华 民族复兴 和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战略空间。海洋问题不仅 关乎 国计 民生 , 而且关 乎民族 复兴 , 中华 民族的复 兴将与海洋意识的觉醒紧紧相连。为了国家与民族
而有任何差别。坚持“ 理性思考 、 顾全大局” 才是真 正 意义 上 的爱 国。作为 一个有 着悠 久文 明历 史 的大
国公 民 , 在表达 自己的爱国主义热情 时 , 应该坚守 文明法治的底线 。只有 以大局为重 , 冷静理智 、 合法 有序地表达 自己的情感 , 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 让 世 界 看 到 中 国人 的 团结 、 理性 、 智 慧 与 勇气 , 让 世 人 看
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必须加强海洋开发能力建设
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必须加强海洋开发能力建设1. 引言1.1 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性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海洋是我国的重要资源宝库,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等,是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海洋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战略重点,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发展海洋事业能够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自主权,提升国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地位。
海洋也是我国的蓝色国土,加强海洋开发能力有利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保障国家海上安全。
加强海洋开发能力建设,推动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内容结束】1.2 海洋开发能力建设的必要性海洋开发能力建设的必要性是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
在当前全球海洋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海洋开发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依赖一定的技术装备和人才支持,而海洋开发能力建设正是为了提升我国在海洋领域的开发利用能力。
海洋开发能力建设可以有效地保障我国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也可以提高我国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海洋开发能力建设还可以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
加强海洋开发能力建设不仅符合我国海洋战略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
只有不断提升海洋开发能力,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海洋环境、利用海洋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字数:211】2. 正文2.1 制定海洋开发规划制定海洋开发规划是加强海洋开发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
海洋开发规划需要根据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政策进行制定,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府支持政策。
海洋开发规划应该涵盖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各方利益,确保海洋开发的可持续性和综合效益。
海洋开发规划需要充分调研分析海洋资源分布、利用现状和趋势等情况,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和路线,为海洋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必须加强海洋开发能力建设
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必须加强海洋开发能力建设1. 引言1.1 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性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性在于海洋资源的丰富性和战略地位。
作为一个拥有14个边海和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的国家,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海洋能源、渔业资源、海洋矿产资源等。
这些资源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我国的国家安全提供了保障。
此外,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还可以推动我国的创新能力建设。
海洋科技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通过加强海洋科研技术支持,我国可以在海洋生态保护、海洋资源利用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
同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对于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也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是世界上最具有连接性的领域之一,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海洋合作,可以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地区稳定。
综上所述,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维护国家安全、推动创新发展以及促进国际合作的需要。
只有不断加强海洋开发能力,我国才能走向海洋强国之路,实现海洋梦想的伟大目标。
1.2 海洋开发能力建设的必要性海洋开发能力建设的必要性是构建海洋强国的重要基础之一,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开发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海洋开发能力建设可以促进我国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渔业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海洋能源等,但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
只有加强海洋开发能力建设,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推动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
海洋开发能力建设也可以提升我国的海洋科技实力。
海洋科技是支撑海洋资源开发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推动海洋科技的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在海洋领域的竞争力。
加强海洋开发能力建设,可以促进海洋科技的发展,推动我国海洋产业的升级。
海洋开发能力建设是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只有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建设,才能实现我国海洋强国的目标。
海洋战略新疆域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形势与政策I I论文题目海洋战略新疆域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目录内容摘要 (2)关键词 (2)正文 (2)结语 (4)参考文献 (5)内容摘要:本文根据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董跃教授带来的题为“新形势下我国海洋权益保护面临的法律挑战及司法对策”的讲座,阐述了海洋权益的重要性,我国海洋权益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海洋战略新疆域的内容和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当下的国际形势给出了我国参与北极事务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海洋权益海洋强国海洋战略新疆域南极北极正文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这句话在当今的世界发展中不断得到印证。
不难看出,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下,海洋权益之争必定是世界舞台上的一大热点。
海洋在经济、政治、能源、科技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海洋权益的保障则显得更为重要。
前几天,在学院的组织下,我有幸聆听了法政学院董跃老师带来的题为“新形势下我国海洋权益保护面临的法律挑战及司法对策”的讲座,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讲座伊始,董跃老师从海大建校以来的发展说起,介绍了国家的海洋强国战略。
他指出,我国古代采取“海禁”政策,限制了海洋发展。
而当代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彰显了国家对于海洋发展的重视。
紧接着,董跃老师简要列出了本次讲座的内容提要,其中包括新形势下我国海洋权益面临的三大挑战和三大对策。
三大挑战为:来自海洋“战略新疆域”的挑战、来自海洋划界争端的挑战和来自“提升制度性话语权”战略使命的挑战。
三大对策是:扩展海洋司法管辖、对于我国海洋基本主张予以司法保护和从海事司法走向海洋司法。
随后,董跃老师针对海洋战略新疆域:南极、北极、深海进行了展开论述,这也是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部分。
(1)南极南极大陆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围绕南极大陆的太平洋的面积约为3600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球陆地和海洋面积的十分之一。
南极地区是人类尚未开发的地球上的最后一块疆域。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政策、对策和建议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政策、对策和建议王建国一、中国海洋环境保护的主要政策分析1.国际国内对海洋环境保护政策的需求海洋环境保护领域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的重要领域之一。
“十五”乃至2015年前,我国将进入大规模、全方位的海洋开发利用和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时期,在跨世纪和21世纪初,我国的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将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海洋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战略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
社会发展模式的抉择框定了环境问题的对策走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长,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压力在不断加大,而环境问题则出现了更为复杂的态势。
纵观历史,60年代,产生了国际生态学规划,关注自然生态问题;70年代的人与生物圈规划,关注的是生态系统的作用;80年代的地圈与生物圈计划,加深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并从地球表层问题对人类威胁关注环境问题;而环境问题仅是近300年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活动所产生的,相对于地球地质年龄,其只是一个突发性的灾害,也是突发的环境问题。
1972年斯德哥尔摩环境大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环境问题尤其是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形成了对环境问题的新认识,环境问题不再仅仅是污染问题,而是逐渐演变成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和灾害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将波及人类的安全和生存。
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原则已发生转变,从GESAMP于90年代初的一份题为“海洋环境保护的全球战略”报告可以看出,全球海洋环境保护的4项基本原则如下:----可持续发展: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不能影响人类后代对海洋的利用;----以防为主:采取各种措施防止人类活动给人类健康、海洋生物资源、海洋娱乐及海洋其他利用带来的影响;----统筹兼顾:减缓污染危机所采取的措施不得将灾害直接或间接地转移到其他环境介质中;----国际合作:国家间的合作是保证实现海洋环境保护全球目标的基础,包括保护措施的协调、资料交换、监测协调以及技术与资金的互助。
新形势下我国海洋权益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
新形势下我国海洋权益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新形势下我国海洋权益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我国是传统的陆权国家,海洋意识淡薄,对海洋问题长期缺乏应有的重视,加之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海上形势日趋严峻、复杂,其中尤以我国与周边海上邻国的权益争端为甚。
近年来,我国面临着政府声明不奏效、外交谈判谈不拢、军事打击打不得的尴尬局面。
本文分析我国海洋权益面临的挑战,提出新形势下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海洋权益形势面临的严峻挑战(一)海上岛礁被侵占,领土主权难以实现我国岛礁被侵占的情形严重,领土主权受到持续性的损害。
其中尤其以东海的钓鱼岛和南沙群岛的岛礁主权归属争议和管辖海域的矛盾为焦点,频繁引发渔业纠纷及海上冲突,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
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对被占岛礁的主权大有随着时间的拖延而丧失的危险。
作为中日之间悬而未决的领土争端,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重要性在于其战略位置和军事、资源价值,对台湾问题的影响,所享有海域的管辖权及其在划界中的地位和效力。
控制在日本人手中的钓鱼岛,犹如插入我国腹地一把尖刀,对我国的海上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2010年以来中日间围绕钓鱼岛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如钓鱼岛海域撞船事件等一度使两国关系跌入低谷,也使日本加紧了对钓鱼岛从“实际控制”上升到“法理控制”的脚步,对钓鱼岛最终的归属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2012年以来,日本政府与极右翼分子公然挑衅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
包括1月3日日本冲绳县石垣市的4位议员的强行登岛;3月2日日本内阁综合海洋政策本部公开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划归入日本39个无人岛之列;4月16日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发起的自导自演的“购岛”闹剧,使国际舆论更加聚焦我国海洋权益争端的形势及走向。
南海的岛礁归属争端以南沙群岛最为严峻和复杂。
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国不仅侵占和分割我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及海域,还大规模开采其中的资源,在南沙群岛形成了6国7方的对峙局面。
中国海权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海权”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海军历史学家和战略学家马汉提出来的,“从其广义来说,涉及了有益于使一个民族依靠海洋或利用海洋强大起来的所有事情”,[1]1-2即一个沿海或海洋国家认识、开发、利用、管理、控制和保护海洋的实力与能力。
现代海权是指一个沿海或海洋国家运用各种海上力量经略海洋,捍卫海岸和海岛领土主权、领海主权、海域管辖权以及其它各种海洋权益,以确保国家海上安全和利益,进而成为海洋强国。
历史和当代的事件都无不再向我们昭示这一个道理——海权握,国则兴,海权无,国则衰。
中国社会也渐渐的意识到了海洋的重要性,建立海洋强国渐渐被提升议事日程。
在现在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形势看来,海洋在中国现阶段及未来很长时间内都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一海洋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包括各类经济产业所需要的海洋生产空间,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活动空间,供人类开发使用的资源空间。
二,海洋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桥梁和纽带,其广阔的海面为各国进行海外贸易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海上交通的发展为世界贸易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三,拥有海权意味这拥有了一种无可匹敌的安全优势。
中国的海权问题,可分为东海问题和南海问题。
东海问题,主要还是日本问题,而钓鱼岛是个关键的、具有很大象征意义的岛屿。
中日的钓鱼岛之争由来已久,但迟迟不能解决,双方都宣称是自己的领土,各自拿出了各自的理由,然而,对于钓鱼岛之争,不仅仅是单纯的领土之争,更关系到海洋发展和国家安全,也牵涉到国际势力,双方都不肯让步,彼此对峙,今年更是引发了钓鱼岛撞船事件,使得局势更加紧张。
所谓南海问题,指的是南海周边的6国7方,即中国大陆和台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在南海岛礁归属和海域划分上存在分歧和争端,其中争议最激烈、最集中的焦点在南沙群岛。
南海问题牵涉到的国家比较多,相关国家也是见缝插针找点麻烦、制造点事端,如何面对越南、菲律宾等国对中国南海岛礁的侵占成了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中国的崛起已离不开海洋,中国经营海洋更离不开南海。
陆海统筹建设海洋强国面临的问题与思路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民革中央网站
44
资政群议ZIZHENGQUNYI
团结
2021.03
识,无法对陆海产业布局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进 行有力宏观指导。发展观念与管理体制,不适应
陆海统筹发展的需要。
2. 功能规划不衔接。有的地方,沿海区域, 其海洋功能为渔业养殖、滨海旅游,而相邻的
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 ,中共
出“坚持陆海统筹,加
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为建设海洋强国再一次吹响了号角。
陆海统筹,就是从陆海 的国情出发,协调陆海关系,促进陆海两
大系统
、良性互动和 发展,是发展思路上的重
,具有
重大现实意义。有利于推动沿海欠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
式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陆海经济循环;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
处长、一级调研员/责编刘玉霞)
答案:l.C 2.B 3.A 4.D 5.B 6.C 7.B &B 9.C 10.A ll.C 12.D 13.A 14.B 15.C 16. +
B 17.B 18. A 19.C 20.C
|
j
、“一i—i—i—i—i—i—i—i—i—i—i—i—i—i—i—i—i—i—i—i—乂
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协调”,各级海洋规
划&各类涉海规划纵向衔接&横向兼容&统合
结合的“多规融合”,“一张图”管控的陆海协
调发展新格局。
“一带管控”,就是将海岸带划分为优化利
用&重点建设&限制开发和严格保护不同类型,
分类分段进行精细化管控。“两域对接”,就是
构建以海岸带为主轴,陆域经济区和包括毗连
区、专属经济区和无争议大陆架等经济领土在内
浅谈海洋保护政策和措施
浅谈海洋保护政策和措施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对维持全球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海洋环境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污染、过度捕捞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为应对这些挑战,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海洋保护政策和措施。
本文将从国际政策框架、国家政策举措和具体保护措施三个方面,浅谈海洋保护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国际政策框架海洋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协调行动。
多年来,国际社会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国际公约和协议,为海洋保护提供了法律和政策框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和《巴黎协定》等。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海洋保护领域最为全面的国际法律文件,规定了各国在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海洋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该公约强调各国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减少和控制海洋污染,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
《生物多样性公约》则明确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目标和措施,呼吁各国通过建立海洋保护区、管理渔业资源和减少污染等方式,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此外,《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和《巴黎协定》也在减少海洋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国际公约和协议为全球海洋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和政策支持。
国家政策举措在国际政策框架的指导下,各国政府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了各具特色的海洋保护政策和举措。
以中国为例,近年来在海洋保护方面采取了多项积极措施。
首先,中国制定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渔业法》和《海域使用管理法》等多部法律,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这些法律明确了海洋污染防治、渔业资源管理和海域使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
其次,中国还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海洋保护规划和行动计划。
例如,《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7-2020年)》提出了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提升海洋环境治理能力和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措施。
我国的海洋发展战略
我国的海洋发展战略引言海洋是我国的国土一部分,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广阔的海洋领土。
为了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提高我国的海洋综合实力,我国制定了海洋发展战略。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的海洋发展战略,包括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环境保护和国际海洋合作等方面。
海洋经济发展我国的海洋经济发展是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海洋能源、渔业资源、海底矿产等。
海洋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海洋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开发海洋能源海洋能源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风能、潮汐能和海洋温差能等资源。
我国通过建设海上风电场、利用潮汐能发电和开发海洋温差发电等方式,积极推动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
发展渔业渔业是我国海洋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
我国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包括海洋鱼类、虾蟹类等。
我国通过推进渔业结构调整、加强渔业科技创新和加强渔业管理等措施,提高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渔业的健康发展。
挖掘海底矿产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潜力。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底矿产资源,包括油气、金属矿产等。
我国通过加强海底矿产勘探和开发技术研究,积极推动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我国的海洋经济实力。
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科技创新是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我国通过加强海洋科技研究和创新,提高海洋科技水平,推动海洋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加强海洋观测技术研究海洋观测技术是海洋科技创新的基础。
我国通过建设海洋观测站网、发展遥感技术和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等,实现对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的全面观测和监测,为海洋科技创新提供数据支持。
推动海洋生物技术创新海洋生物技术是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
我国通过加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推动海洋生物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在海洋生物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海洋工程技术研究海洋工程技术是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
我国通过加强海洋工程技术研究和开发,推动海洋工程领域的创新发展,提高我国在深海开发、海洋装备制造等方面的技术水平。
中国海权面临挑战与对策
中国海权面临挑战与对策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18000公里,岛屿线14000公里。
海洋国土绝对面积数位居世界第四。
并且我们是最早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和航海事业发达的国家之一,在人类文明历史上曾创见过惊人瞩目的辉煌业绩。
最著名的就是明朝时期郑和“七下西洋”,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
但是近几百年来中国与世界上其他海洋国家相比落后了,这是中国海洋文化意识不强,更缺乏经略海洋,全面规划、经营、管理海洋的经略和措施。
从近中期看,中国面临着统一祖国,收复主权岛屿的严峻任务,这既是中国政府必须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又是中国捍卫国家海权的重要内容。
因此,在统一台湾及周围属于中国主权岛屿的问题上,中国扩大海军的意义无论怎么估计都不会过高。
未来中国海军统一国家的军事行动,将与俾斯麦统一德意志、林肯统一美国南方的行动一样,无论和平还是非和平的方式,只要达到目的,其意义都是极其伟大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也仅在主权范围内说,中国海权扩展是无限的。
同时在维护海外政治经济权利方面,中国海权及其实现力量即中国海军的扩展又是有限的。
这由于在这些领域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在国际海洋法框架中多边协商解决,中国海军目标只是确保这些多边协商结果的合法执行。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海军的建设仅限于自卫性威慑范围。
中国海军建设的目标将永远服务于中国以平等之地位独立于世界的要求。
"中国永远不称霸",这不仅是一句口号,它更是中国政治家从世界大国兴衰成败的历史中总结出的成熟的强国经验。
殷鉴不远,正是由于德、意、日及苏联的无限军事扩张导致其国家衰落,也正是由于南斯拉夫、伊拉克等国家跟不上世界军事技术变革的浪潮而被肢解或被打败。
鉴于这些历史经验,不管是无限制的中国海军扩张还是基本放弃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这对中国的未来而言,都是灾难性的意见。
我们当持辩证的态度对待中国海权问题,并使中国海军建设行稳致远,在辩证的思路中获得有利于中国崛起的大发展中国海权面临着一系列的严重挑战:台湾问题、钓鱼岛列屿问题、东海大陆架问题以及南海诸岛问题构成了中国最为棘手的几个海权问题,中国与周边海上邻国面临着极为复杂和艰巨的海上划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