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研究范式转换与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研究范式转换与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研究范式转换与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研究范式转换与创新

幸小利,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博士研究生。电邮:31725841@https://www.360docs.net/doc/5613759624.html,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

Audience Research Paradigm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Xing Xiaoli is a doctoral candidate at the School of Television i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ection,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Email:31725841@https://www.360docs.net/doc/5613759624.html,. School of Television i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ection,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一、研究范式概述

关于研究范式,通俗地理解是指研究的一种方法、技巧、角度和途径,有时候我们用研究路径或研究框架来代替研究范式的概念。托马斯·库恩(Kuhn) 曾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范式”(paradigm)的概念,认为“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托马斯·库恩,2003:4)。范式主要包括三个特点:一是有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二是具备共有的信念;三是具有某种自然观(包括形而上学假定)。总体来说“范式”的基本原则可以包含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范式可以理解为“一种说明他或她用特定的方式(方法论、分析)考察一组问题(认识论)的参考框架(理论、本体论)”,“包含研究者的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前提的网络可以称作是一种范式,或者一种解释框,一种‘基本的指导行动’的信念”(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2007:23-24)。

二、传统受众研究范式的演变及其划分

受众研究是在西方现代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一个研究领域,受不同学术、思想背景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实证主义与批判主义的二元模式阶段以及多元模式阶段。

(一)实证主义与批判主义的研究范式

传播学的受众研究最早在美国开始并确立,其研究价值取向和实证的研究目的都与美国本土流行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分不开,即表现为一种重视实际、重视行动的效果的价值哲学形态。因此,无论是早期的行为研究还是最近的接受分析,都十分强调传播的效果或影响,在研究项目的选择及研究目的上符合

于实用的、可操作的目的。具体来说,实证研究范式主要是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出发,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等方法研究传播现象,解决的主要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之内的微观问题。其代表理论有拉斯维尔的传播过程模式研究,霍夫兰的说服与态度改变研究,拉扎斯菲尔德的既有倾向理论、选择性接触理论,意件领袖等。

批判主义将受众和媒介置于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大环境中进行考察,对传播制度和传播结构的不合理因素进行批判。受众研究的批判学派主要包括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研究学派和政治经济学派。法兰克福学派主张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资本主义商业化体制下的大众文化进行批判。他们从“文化工业”角度批判大众媒介具有的霸权主义意识形态功能,从而导致了受众丧失反思能力和批判能力(位迎苏,2011:12)。政治经济学派注重分析西方垄断资本控制下的传播体制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运行过程,指出受众是大众传播活动中真正的“商品”,受众的注意力被出卖了,参与了市场经济的循环和运转。文化研究考察受众的社会背景与其对媒介产品的接受状况之间的关系,对大众文化中“阅听人”的接受、表达,诠释结构及其与意识形态、社会背景之间的强关联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斯图尔特·霍尔首先在理论上借鉴帕金的观点,提出了“编码/ 解码”的假说,随后,大卫·莫利及其同事则用一系列实证的民族志研究对此进行了检验和修正。

(二)受众研究的多元范式

1990年代初以来,多位学者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受众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补充,使受众研究的划分更为多元和清晰。其中,丹麦的K. B. Jensen和瑞典的K. E. Rosengren(1990)将现代大众传播受众研究存在五种传统——效果研究、使用和满足研究、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和接受分析——划归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典范,其中效果研究和使用与满足研究属于社会科学典范;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属于人文科学典范;接受分析则兼具两者的特色。社会科学典范强调“定量”分析,人文科学典范研究则侧重“定性”分析。

1994年,丹尼斯麦奎尔在詹森和罗森格伦的受众研究划分的基础上进行了删减与整合,将受众研究划分为三大类,即结构性、行为性、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McQuail,1997:16-21)。麦奎尔认为,结构性受众研究起源于媒介工业的需

要,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有关受众规模、媒介接触、到达率、流动情况等方面的量化信息,这些数据对于媒介广告经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丹尼斯·麦奎

尔,2006:13-14)。行为性受众研究通过考察受众外在的而非内在的表现——如受众的媒介选择、使用、意见和态度等来解释媒介的影响——为传播决策提供参考。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广义上包括批判研究、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和解释分析,狭义上主要指后者。

从以上对传统的受众研究范式的梳理和分析来看,这些受众研究大多根植于文化工业时期和以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时期的历史语境,当时受众属于被动的接收主体,在传统媒体环境下的表达自由很有限,且在商业主导下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批判思维。然而在以网路、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下,传受地位发生了变化,受众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自由表达的权利。尽管一些传统的受众研究范式仍然可以解释新媒体受众的某些现象,但是纵观来说,传统的受众研究范式在新的媒体环境下表现出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是研究价值取向的局限性(认识论)。在大众传媒环境中,受众研究主要服务于商业的目的,分析受众在大众传媒工业环境下的文化语境。这种研究取向忽略了受众的心理因素以及受众之间复杂的网络人际关系,将受众个体之间的人际因素排除在外。另外传统受众研究也很少关注网络中的独特现象:如公民记者、网络水军、网络问政等。这些现象背后深藏的经济、政治、文化因素是非常值得探讨的,然而传统的受众研究对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行为、心理特质以及新媒体对于受众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缺乏一定的解释力。

其次是理论框架的局限性(本体论)。传播学的受众研究理论大都还停留在大众传播时代,如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把关人理论等。这些理论将受众看成是可以被操控的被动接受方,而无法解释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平等互动的特质。即便以批判学派为代表的一些受众理论也很难解释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如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说和“单向度人”弱化了对网络自由多元空间的阐释。

再次是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方法论)。传统的问卷设计等结构性调查法

以及行为测试的心理实验法只能通过可观察可测量的手段对受众个体外在行为进行数据分析,无法对受众的内在意识进行深度考察,因此为了弥补调查法的不足,受众研究出现了文本分析法,如霍尔对文本意义进行编码解码分析,以及深度访谈的民族志方法,如莫利在霍尔模式的基础上发展了民族志方法对受众进行深度访谈。尽管这两种方法有助于了解受众的文化语境以及能对受众的心理状态进行“深描”1,然而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受众解码的不一致性。而在民族志方法中调查者身份的“介入”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受众心理,从而影响对受众真实想法的判断。由此可见,无论是实证主义的调查法还是结构主义分析或是民族志研究,获得对受众的调查信息并不具备完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也是传统受众研究方法将面临的一大挑战。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研究范式转型

到了20世纪九十年代,也即新媒体开始逐步发展壮大的时候,尽管很少有专门针对新媒体的受众研究范式出现,但是一些转型时期的理论范式对于新媒体受众研究却具有前瞻性地理论指导意义,其中较具代表性的理论有景观(观展)∕表演范式和社会网络分析范式。

(一)景观(观展)∕表演范式

1. 景观(观展)∕表演范式的提出背景及其主要观点

景观(观展)∕表演范式( Spectacle/Performance Paradigm, SPP) 是由英国社会学学者阿伯克龙比(Abercrombie)和朗赫斯特(Longhurst)1998年在其专著《受众》(Audiences: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中最先提出。他们论证了过去五十年来受众研究经历的三个范式变迁:行为范式(Behavioral Paradigm, BP)、合作/抗拒范式( Incorporation /Resistance Paradigm, IRP) 以及景观/表演范式,并比较分析了三个范式的特征(Abercrombie & Longhurst,1998)。阿伯克龙比和朗赫斯特借用了印度籍美国人类学家阿帕度拉的“媒介景象”观(Appadurai,1996),重点提出了景观(观展)∕表演理论,以此形容当代无处不在的媒介景象。该理论关注的重点在于受众如何通过媒介景观建构日常生活,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媒介消费进行的认同建构与再建构。

2. 景观(观展)∕表演范式用于新媒体受众研究的适用性

该范式提出的时间大概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当时的新媒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手机等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兴盛和繁荣,作者也并没有将这一理论范式结合新媒体景象进行过详细的论述,然而,作者却预见到了媒介发展变革的大趋势,即无处不在的媒介景观对人们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而这一理论范式似乎成为了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研究范式转换的一个理论桥梁:既可以对传统媒介环境做出解释,也更加契合了当下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景观以及受众特征。

首先,社交媒体成为观展表演的舞台。在景观(观展)∕表演范式中,比较核心的两个概念是“景观(观展)”与“表演”。它的意思既包括“作为主体的观看”,也包括“作为被展示观看的客体”,因此有学者也将Spectacle (景观)翻译为“观展”(张玉佩,2005)。作者指出景观导致日常生活的美学化,人们视自己为他人注视的表演者,即所有的人都被看作是表演者,所有的人也都把自己看成是表演者。从作者的分析来看,这里的观展与表演是一个相互相承的概念,观展别人的表演或者你被别人观展时自己的表演,即所有的受众都可以成为表演的主角,同时也可以成为观看表演的观众,就如一个人人可以参与的集体狂欢派对。

如果说在传统大众媒体时代这种集体狂欢式的观展表演没有发挥得那么淋漓精致,那么到了新媒体时代,这种真正所有人都能参与的观展表演才有了一个大舞台,那就是以微博、网络论坛、博客、播客等为主体的社交网络平台。因为在传统媒体时代,能真正成为表演主角的毕竟是少数人,如电视明星,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表演自己,人人都可以成为主角,如网络红人、网络流行语、网络恶搞、微博围观等都是大众观展表演的结果。由此可见,正因为新媒体为大众的集体观展表演提供了舞台,才让这一景观盛况发挥到了极致。

其次,网民成为新媒体环境下的扩散受众。在景观/表演范式中,另一个比较核心的概念是“扩散受众”。作者指出在弥漫的媒介景象中,扩散受众即便

没有直接接触媒介,却不可避免与媒介相关的话题,终究会间接接触到媒介形象,受众被包裹在各种直接或辗转的媒介形象中(Abercrombie & Longhurst,1998:39)。从作者的分析来看,扩散受众是指不一定要接触媒介但是每天被包裹在无处不在的媒介信息环境中,作者并没有指出扩散受众获取信息的现实途径,如没有接触媒介的人是如何感知媒介信息环境的,也许是通过现实人际传播的信息交流获取的。但是在传统大众媒体时代,由于传受主体之间的不对等性以及手机、网络等新媒体普及率较差导致人际传播间信息分享的有限性,扩散受众的特征并不是很明显。但是新媒体的诞生和普及为该范式提供了一个现实参照,即网民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扩散受众或者说是扩散受众的缔造者。

3. 景观(观展)∕表演范式对于新媒体受众研究的理论指导意义及其局限性

景观∕表演范式代表了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研究的一个重要取向,特别是在社交媒体为主要平台的虚拟空间受众更能体现出景观表演范式中所表述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而且新媒体为该范式的解释框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实证案例。该范式比较适用于解释网络社区的一些现象:如网络迷群、明星贴吧、专业论坛、微博群等,这些网络社区中的成员围绕共同关注的话题形成一个网络迷群,关注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观展)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表演)。近年来,该范式在国内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加上由于国内拥有强大的新媒体用户以及网络流行文化的盛行,该范式成为了解释网络新媒体受众和传播现象的一个理论范式。

景观(观展)∕表演范式用于指导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首先

该范式将传统经验学派倾向于对受众结构行为方式的群体研究转向对受众心理层面和个体层面的关注,更加能够展现新媒体受众的心理动机和意识层面,如该范式探究出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呈现的心理特征,如表演欲望,自恋因素等。其次,该范式也将受众看作是观展与表演互动与交替的一个主体,这也契合了新媒体传受对等语境下受众的主体地位。另外该范式也体现了受众在媒介景观中的自我建构过程,将受众的主动性提升到对媒介景象的关照与社会生

活的自我建构,开拓了自霍尔的编码解码模式以来仅限于对文本的解读,具有更为开阔的视野,并且也契合新媒体受众的媒介景观与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如人们往往借助于利用社交媒体来替代现实中的社会交往,即景观(观展)∕表演范式中提出的人们通过媒介景观建构日常生活。

尽管景观表演范式对于新媒体受众研究表现了诸多的适应性,体现了该范式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意义,然而也存在一定的理论局限性。首先,该范式仅局限于从心理因素阐释受众特征,如自恋、表演欲望似乎成为了受众行为唯一的动力因素,却忽略了受众群体内部的权利结构,受众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从而造成该范式的微观视角和单一视角。此外,该范式的理论构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漏洞。作者对该范式的阐述有过于乌托邦式的理想化,缺乏一定的现实参照。另外作者的表述也比较抽象和宽泛,一些概念过于模糊,甚至出现相互矛盾的地方,如作者虽然指出观展表演的行为,却没有涉及如何实行观展表演行为的具体方式和具体空间。对于扩散受众的论述部分,作者指出扩散受众不一定要接触媒介,但又指出扩散受众的特点之一是花费大量的时间消费媒介。消费媒介和接触媒介有什么区别和关联作者也没有做过明确的界定。而且扩散受众是否适用于那些没有任何媒介接触的原始乡村部落也有待商酌。最后,该范式缺乏一套系统的可操作化的研究方法,仅适合用于建构性的理论阐释,而且该范式的提出缺乏一定的实证性,并没有经过假设检验。由于该范式存以上方面的不足,因此在解释新媒体受众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二)社会网络分析范式

1. 社会网络分析范式的提出背景及其主要观点

“社会网络分析”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并成熟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研究社会结构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它是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R.布朗对结构的关注中提出来的。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期间,“社会结构”的概念在融合了心理学、社会计量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数学、概率论等多个领域的基础上逐步深化,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研究范式。到20世纪90年代,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研究领域。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观点是将个人或组织之间的社会联系所构成的系统视为一个“网络”,并认为整个社会就是由这些网络所构成的大系统。

2. 社会网络分析范式用于新媒体受众研究的适用性

尽管该范式发端于社会学研究领域,最初主要用于对企业及其组织关系的研究,然而随着近年来SNS 网站蓬勃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关系传播”特质日益凸显,新媒体的传播路径越来越依赖人际关系网络。网络成员以兴趣、观点、利益等为连接点形成新的关系和传播模式,以研究社会关系为核心的社会网络分析成为新媒体受众的一个研究范式。

(1)研究新媒体受众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主要议题

社会网络分析根据着眼点的不同,包含了两大分析要素:关系要素和结构要素。关系要素关注行动者之间的社会性粘着关系,通过社会联结的密度、强度、对称性、规模等来说明特定的行为和过程。结构要素则关注网络参与者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讨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动者和第三方之间的关系所折射出来的社会结构,以及这种结构的形成和演进模式。具体说来,社会网络分析主要涵盖了社会网络的三个层次:社会单元(可以是人、群体或位置)、社会单元之间的互动、社会单元互动形成的模式(侯钧生,2010:501)。社会网络分析主要是在这三个层次上展开分析。如网络成员个体、网络群体分属第一个层次;网络用户之间或网络群体之间的交流频率、互动次数、群体规模等分属第二个层次;网络用户或网络群体之间的互动机制、位置关系、结构模式等分属第三个层次。

新媒体受众研究往往围绕这三个分析层次展开并根据关系要素或结构要素分析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研究议题。如通过互动频率和关系密度找寻社交网络中的意见领袖;通过社会单元的互动分析研究博客社区内的互动交流和权利结构;通过社会单元的互动模式分析研究网络群体之间意见表达与互动交流形成网络舆论的机制等。本文以社会网络分析为关键词,通过CNKI数据库查阅了2010年以来和新媒体受众相关的文献,剔除了一些比较相似和雷同的文献,大致有50篇。从这些文献分析来看,对社会单元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微博、博客、社交网站。研究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网络社区中的信息传播特点与人际交流之间的结构关系;二是网络社区中的舆论扩散及其舆论主体、舆论生成和导向的研究;三是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网络营销策略、网络口碑传播。

(2)研究新媒体受众数据获取的可行性以及分析视角

社会网络分析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方法,它有一套可操作性的测量指标和分析视角,需要对样本和数据进行统计和挖掘。新媒体受众在网上进行交流与传播信息时留下的在线数据和信息非常便于获取,如大量的博客、微博和各种社交网站上能够直接展现人际的交往关系,如我们需要研究博客之间的互动交流关系,只要通过超链接搜寻,很快就能积累数百万的样本;微博上的互相关注以及评论转发的数量和关系圈子也很容易获取需要的信息,社交论坛上的的跟帖与发帖的后台数据的记录也便于获取。另一方面,愈加廉价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更先进的算法和模型和统计软件,也便于对新媒体受众进行定量统计和数据可视化的实证分析。有了新媒体数据便于获取和搜集的优势,之后便需要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常用的测量指标作为分析的工具和分析视角。具体来说,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新媒体受众常用的测量指标和分析视角有:网络规模与密度分析、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等。

3. 社会网络分析范式对于新媒体受众研究的理论指导意义及其局限性

社会网络分析对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研究范式可以说具有开拓性的意义。首先,该范式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测量方法,具有完整和规范的分析视角,超越了许多理论光有理论阐释缺乏实际操作方法的弊病。该范式对于新媒体受众的网络社交关系以及团体结构特征具有很强的应用指导性,而网络数据的可获取性也为该范式的实际测量操作提供了便利,并且该范式可将新媒体受众之间的结构关系通过数据测量与矩阵关系等图式的方式直观展示,具有较为科学和精确的实证视角。此外,该范式也突破了传统结构性受众调查的局限,将关注受众的个体特征转为关注受众的人际关系特征。林顿·C·弗里曼( Linton C. Freeman)曾指出的,“在过去的30 年中,经验社会研究主要由抽样调(sample survey)控制着。但是,如人们常常指出的那样,调查是一种社会学的绞肉机(meat grinder) ,它把个体从其所在的社会情境(social context) 中抽离出来,并确保研究对象之间不存在联系。”(林顿·C·弗里曼,2008:15-16)社会网络分析学者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社会关系,而非具体的社会个体,因为作为个体的人是多样的,而唯有其关系是相对稳定的。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网状的扁平社会结构出现,这种社会结构不再关注社会行动者个体的先赋属性——性别、年龄、职业、学历等社会统计学意义的特征,关注更多的是关系属性系。从这

个意义上说,社会网络分析是未来研究网络社会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的重要途径。

此外该范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该范式偏向于结构化视角,容易走向纯结构分析而忽视了受众的心理因素以及受众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此外该范式的指标测量过于依赖数据的获取与搜集,对于一些较难获取数据的网络传播现象缺乏一定的分析力度与分析视角。

四、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研究范式转换与创新的发展方向

研究范式作为一种分析视角和理论框架,会随着研究对象、研究语境、研究取向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创新。这种变化和创新是一种螺旋式的变化,是一种继承与批判的创新。

首先是理论来源的继承性与拓展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尽管传统的传播受众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于新的传播现象同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微博中的意见领袖、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因此,传统的受众研究范式不能完全摈弃传统的受众理论,而应该在继承原有理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理论拓展。传播学是一门融合了社会学、心理学、政治经济学的综合性学科,受众理论应在继承这些学科理论的精华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现象越发复杂多变,很多新的传播现象需要借用新的理论加以指导,如对于网络传播现象可借用管理学、信息学、统计学、情报学、法学等学科的理论精华,为受众研究范式提供营养。

其次是进行本土化的理论创新。纵观受众研究范式,大都来自于国外,许多西方的传播受众理论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特别是对于中国的网络传播现象呈现出许多中国特有的现象,如网络群体事件、政务微博、网络舆情等,这与国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有关。因此对于国内的新媒体受众研究不能照搬西方的受众理论,需要对本土化的受众理论进行创新。祝建华通过2000

年底在北京和广州两地成年人中进行的一项大规模抽样调查的实证分析,提出了一个描述、解释和预测受众为何使用新媒体技术的新理论概念:“新媒体权衡需求”(Weighted and Calculated Needs for New Media,简称WCN)(祝建华,2004),成为填补扩散研究和使用与满足文献中的一项重要空白。除此以外,

目前还出现了将认知神经科学范式应用于传播学研究领域的尝试,如喻国明利用认知神经科学的先进研究工具探求人脑对信息的瞬间加工机制的瞬间效果研究,不仅对效果理论假设予以验证或修正,还将构造“瞬间效果一中期效果一长期效果”的逻辑框架,从而为效果研究带来新的理论发现和突破(喻国明,欧亚,李彪,2011)。

纵观近二十年来,虽然已出现少数新的受众研究范式,但总体来说受众研究的理论范式远远落后于媒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具有交互性质的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角色和概念已逐渐发生变化,受众与媒介、与社会的关系也处于变迁之中。在这一新的变化下,如何理解受众的角色变化以及心理行为特征,如何重新审视受众的政治环境与传播环境,如何重新考察媒介的经济特性与市场因素,如何理解媒介传播的文化现象,将成为新媒体环境下结合受众研究框架进行理论分析的重要议题。另外,如何利用大数据时代提供的契机为受众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如何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文本内容与传播符号进行重新分析,如何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调查进行结构性分析等也成为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研究范式创新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总之,未来的受众研究将更多聚焦于复杂的媒介环境,更加融入国际传播视野,受众研究需要更为多元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西方理论精华进行本土化的创新,这需要相关的研究者进行不断的探索。

从翻译的界定看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

第4卷 第12期 中 国 水 运 Vol.4 No.12 2006年 12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December 2006 收稿日期:2006-11-12 作者简介:龙佳红 女(1971-)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讲师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430070)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 从翻译的界定看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 龙佳红 摘 要:简要梳理了译界对翻译这一概念的界定。传统和现代译论主要围绕翻跨语际转换性质来界定.当代译论则主要围绕跨文化转换性质来阐释翻译。对翻译界定的演进中还折射出翻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从以原语为中心的规定性研究转向以译语为中心的描写性研究,从微观语言层面的内部研究转向宏观文化层面的外部研究。 关键词:翻译 翻译学 传统译论 现代译论 当代译论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06)12-0190-03 对翻译这一概念的界定,是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对翻译的界定集中反映了人们对翻译活动性质、目的、过程和作用的认识。传统和现代译论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将翻译视为语言转换活动。而当代译学由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及借鉴了西方当代多种文论思潮,主要从文化和权力等宏观层面将翻译界定为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和传播行为,从而凸显出翻译背后复杂的文化、政治和权力因素。这一核心概念的演进,折射出翻译学科的发展趋势——即翻译内涵逐步扩大,翻译研究疆域不断拓宽。翻译研究也从单一视角微观层面的内部研究转为多维视角宏观层面的外部研究;从静态的以翻译结果(文本分析)为中心的研究转为以动态的翻译过程为中心的研究;从以原语为依规的规定性研究转为以译语为中心的描写性研究。 将翻译理论分为传统、现代和当代三类是参照潘文国“按学科意识的自觉与否,将翻译理论分为传统、现代、当代三大类。”(2002:34)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语言学的发展,翻译研究者纷纷以语言学为理论指导来研究翻译,翻译研究告别了传统经验漫谈式的模式,从而走以语言学、符号学等理论为指导的科学模式,代表人物有费道罗夫、奈达,卡特福德等。1976年比利时洛文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当代翻译学的诞生,也标志着翻译研究从现代的语言学范式开始转为更深厚的当代哲学话语范式。 一、传统和现代翻译理论对翻译的界定 传统译论和现代翻译理论主要将翻译界定为语言转换活动,认为原文的意义可以准确地传达或移植到译文中,无论东方或西方都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忠实、对等。这无疑合理地界定了翻译的职责和译者的使命。例如中国译论主要围绕忠实来界定翻译。典型的定义有:“文学翻译是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遗地再现出来。”(茅盾,1984:511)从最早阐述翻译理论的支谦提出“因循本旨,不加文饰”,到道安提出“五失本,三不易”,再到玄奘提出的“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再到近代严复提出的信 达雅,都是遵循忠实原则,将翻译视为能忠实再现原文思想的语言转换活动。西方译论也主要围绕“对等”来界定翻译。前苏联语言派译论代表人物安德烈.费道罗夫这样界定翻译—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美国翻译家奈达以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为基础,将翻译定义翻译为从语义到文本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奈达后来又将交际理论引入翻译研究,提出了“动态对等”和“对等效应原则”。英国翻译研究者卡特福德的定义为“翻译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1991:24)卡特福德是等值翻译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参照,认为原语和译语的等值关系基本上可以量化。 传统译论和现代语言学翻译学派深刻揭示了翻译活动的符际转换性质,为翻译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翻译研究以内部微观研究为主,主要探讨如何去译,它将忠实或“等值”视为翻译研究的中心,将研究的视角锁定于具体的语言操作和文本分析之维度,揭示了翻译是跨语际、跨符际的转化活动,却忽略了翻译活动跨文化转换的性质,忽略了翻译所赖以发生的复杂的文化和社会历史语境。当代译学则以其宏大的研究视角,引入当代哲学话语范式,从文化之维揭示了翻译复杂的过程、性质和作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当代翻译研究是对传统和现代翻译研究的一种补充。 二、当代翻译理论对翻译的界定 当代翻译理论流派众多,翻译研究学派(也称文化学派、操纵学派),是其中影响深远的一个学派。该学派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该派最主要的贡献是将文化研究的宏大视角引入翻译研究,即从文化层面审视考察翻译与文化的复杂关系。从此翻译研究范式从以原语、原文为中心转向以译入语、译文为中心。文化学派大大提高了翻译的地位,认为翻译是构建译入语文化的重要力量,研究的中心从“如何去译”

论中国古代文体论研究范式的转换

论中国古代文体论研究范式的转换 ■姚爱斌 《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 内容提要中国古代文体范畴的基本内涵是指具有各种特征的多层次的文章整体。文体范畴的产生,标志着古代文章整体观的自觉和成熟;各种辨体理论的兴起,反映了古人对各种文章整体特征认识的深化和细化;有关文体发展和创作的体用论,揭示了特征各异的现实文体的生成机制。一体多用的文章整体论克服了“体裁和风格二分论”研究范式的学理缺陷,实现了本体论与方法论的统一,揭示了中国古代文体论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彰显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文体论研究中,人们对“文体”(简称“体”)范畴一般有“体裁”和“风格”两种释义。其具体做法是将文类文体论(有关诗体、赋体等的文体论)中的“文体”或“体”范畴解释为“体裁”,而将作者文体论(如“太白体”)、流派文体论(如“竟陵体”)、时代文体论(如“盛唐体”)等中的“文体”或“体”范畴解释为“风格”。在此基础上,学界建立了“体裁论”与“风格论”二分的古代文体论研究模式,并长期普遍遵循。该研究模式的形成既与中国古代文体论的内部构成有关,又深受西方文类学(TheoryofGenres)和语体学(Stylistics)并存互异的理论格局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直接从中国学界通常将Genre(文类)和Style(语体)译为“体裁”和“风格”、将TheoryofGenres和Stylistics译为“体裁学”和“风格学”看出来①。这一具有西方学理背景的二分式研究模式,为中国古代文体论的现代阐释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但其学理缺陷是,在这种分而治之的阐释视野中,中国古代文体论仅仅保持了形式上的完整,而缺少统一的本体论说明。为了弥补“二分模式”的这一欠缺,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应该根据“文体”范畴的“体裁”和“风格”二义,重新界定中国古代文体论的范围——认为中国古代文体论应指关于“文学体裁”的常与变的理论,而那些被理解为“风格论”的文体论则应被排除在外②。从表面上看,这种做法确乎达到了学理自洽的目的;但从更深层看,这一思路又难免简单和保守。其简单主要表现为只是把那些理解成“风格论”的古代文体论撇开了事,其保守则体现在对古代“文体”范畴的两种流行释义完全接受,未加反思。因此,与其说这种做法解决了问题,毋宁说更充分暴露了“二分模式”的理论危机。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以古代文体论的史料为依据,通过文献实证与逻辑分析、本体论与方法论相结合的方式,重新解读古代“文体”范畴的基本内涵,辨析二分式释义的失误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更切合中国古代文体论的新的研究范式。 一 中国古代以“体”论文和“文体”一词大约产生于汉魏之际。如汉末卢植《郦文胜诔》:“自龀末成童,著书十馀箱,文体思奥,烂有文章,箴缕百家。”③蔡邕《独断》论“策”:“三公以罪免,亦赐策,文体如上策。”④在稍后的魏晋六朝文论中,以“体”论文便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形成了中国古代文体论的第一个高峰。从有关文献可知,在“文体”观念产生之前,人们已经在“文”的观念框架内对有关文章的众多问题有了相当丰富的认识;但为什么在有了“文”的观念之后还会出现“文体”观念?“文体”范畴从哪些方面发展了“文”的观念并丰富了人们对文章的认识?“文体”范畴依靠什么独特的理论内涵确立了它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3759624.html,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 作者:朱新玲 来源:《视界观·下半月》2019年第02期 摘 ; ;要: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工作发生了很多变化。新闻编辑应完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实现传统新闻编辑与新媒体新闻编辑身份角色的转换。 关键词:互联网;新媒体;新闻编辑 一、全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和转变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媒介融合的进程越来越快,媒体积极向互联网靠拢。尤其是随着一些移动终端设备的出现,让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也推出了网络平台以及移动应用客户端,传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应对新的挑战。 1.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主导权相对被削弱 很早之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就被称为信息的“把关者”,这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及传播学者卢因的观点,即新闻编辑对信息进行审核与修改后,信息才可能进入受众的视野。然而,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出现,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主导权已经被削弱,尤其是随着Wi-Fi、4G 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应用,手机可以利用网络实现视频的录制。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不再是唯一的新闻发布者,甚至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还需要利用现场受众手机录制的视频作为可靠的信息来源。除此之外,个别事件如果仅有受众的新闻信息版本而缺少主流媒体的声音,也很容易出现谣言,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2.受众的媒体接触习惯发生变化 受众已经从单屏接收信息转到了多屏接收信息。据学界的观点整合,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目前受众在接收信息时使用网络的比例最大,而网络就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成为全媒体。如果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编辑依旧停留于单一的媒体层面,不打破多种媒介的壁垒,在全媒体时代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些有远见的媒体率先实现了与互网联的融合,湖南卫视已经推出了芒果 TV 作为移动客户端,央视也有自己的移动客户端。 3.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流程发生变化 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流程主要是制定报道方针,决定新闻节目的类型和方案,组织协调报道和节目时间的安排,内容的选择和加工,新闻节目的审核与最终传输。一些先进的新闻媒体还可能对新闻节目的播报进行监测,以了解节目的收视率和关注度。然而,在全媒体环境下,很多广播电视台已经将节目搬到了网络上,受众可以通过 PC 机和移动设备观看,那么传统的节目必须被重置同时上传到网络平台,且内容的删减要考虑到网络受众的观看习惯

新媒体环境下杂志的机会与未来

新媒体环境下杂志的机会与未来 作者:James | 来源:媒介360 近一段时间不少杂志纷纷停刊,《好运MONEY+》在八月刊出最后一期,《他生活hislif e》宣告停刊,只保留网站转做新媒体。而研究表明,数字媒体总体广告份额呈上升趋势,而平面媒体却逐渐下降。种种迹象让人们怀疑纸媒的“寒冬”是否已经到来。 可以肯定的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确实对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对于杂志来说,并不会被新媒体所取代,如果善于运用,新媒体将是杂志的另一条渠道。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报纸有其独特的优势,而这也决定新媒体不可能取代杂志。 首先,杂志不同于报纸,报纸卖的是事实,杂志卖的是观点。做报纸更需迅速,做杂志更需深思。杂志的思想性很强,杂志更偏重“思想者”的角色,其文章多是深度文章,而且保存性强,没有阅读时间的限制,传阅率、反复阅读率高。而新媒体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等就如快餐一样属于快消品,更适合资讯类信息。而且由于新媒体的特有属性,导致其无法传递“思想”。 其次,杂志是一种“我”的媒体。杂志能给受众提供更为深入的阅读感受,在学习新东西、个人能力提升,丰富生活体验,提供生活的参照与指导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杂志和受众之间

有更为紧密的关系,是一种“我”的媒体,未来不论媒介形式如何变化,受众始终需要“我”的内容。 再者,杂志具有独特的广告价值。杂志的读者一般都是精英人群,而且忠实度很高,他们订阅一份杂志几乎不会再换。此外,相比新媒体,杂志还给人一种真实感、存在感,其公信力和权威性都比较强,其做的广告,一般都能产生正面的态度。并且在实现品牌唤起和引发进一步的购买行为方面作用突出。 最后,对杂志形成根本性的冲击。高度细分的网络产品对杂志构成一定威胁,但仍有受众对纸质媒体有较高忠诚,同时杂志所代表的细分内容需求会更强烈。所以,相对与其他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发展对杂志行业的影响相对较小。 当然,对于杂志来说,虽然新媒体的崛起不会对其造成致命的冲击,但杂志不能因此而固步自封,拒绝新媒体。杂志必须寻求与新媒体的有机协调,拥抱新媒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 新媒体可以降低杂志发行的成本,还可以实现内容的多次利用,并且能够获得更广泛的媒体忠诚,最根本的受众在新媒体上也在寻找优质的内容。 同时,新生代人群的媒体消费偏重新媒体。较低年龄层的人群对新媒体有更多的兴趣,随着低年龄层人群的成长为社会主流人群,杂志的媒介特征将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电子杂志对纸质杂志的冲击不容忽视。 新媒体的发展不可阻挡,杂志不应恐慌,而要审慎对待,认真分析,顺应时代发展,利用新媒体。

托马斯库恩范式转换 俞力洋

托马斯库恩的范式转换 (学号:0617242 姓名:俞力洋专业:机械工程) 摘要: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在马克思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基础上,“扬弃”了证伪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定义了“范式”----这一新的科学哲学模式。库恩力图表明:我们在一些基本方面已经被一些陈旧的“范式”所误导,而科学革命的本质就是旧“范式”全部或部分地被一个与其完全不同的新“范式”所取代。之所以将这种新旧“范式”之间的转换称之为革命,一个机其明显的方面是,科学共同体中某一小部分人逐渐感觉到现存的、起引导作用的“范式”已无法有效的探究自然界的某一方面,因此,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总结出更加正确的、新的常规科学。 关键词:库恩;范式;科学革命 正文:1947年,库恩以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研究生的身份开始其学术生涯,后来库恩将自己注意力从物理学转移到科学史方面。库恩最基本的目的是要敦促学术界改变对熟悉资料的看法和评价。如果我们总是考察和验证那些从经典著作或教科书中得出的、旧规老套的科学成就,而反对个别有足够理由支撑的新的客观结论视之若无物,甚至极力打压,那么新的科学观将永远无法诞生。如此一般,那科学的发展就变成了无数科学家对已有科学成就的编年史梳理以及对阻碍科学累积的“错误”和“神话”进行解释和描述。但是,科学史不是编年史学科,也不是科学累积发展观。因为研究牛顿是哪一天被苹果砸中的、勾股定理是谁先想到的是毫无意义的,并且那些被贴上是“错误”和“神话”标签的结论从某些角度来考虑确是更加符合客观实际,而大多数的科学家却视若无睹而继续着他们对科学的编年史累积的大学问。然而,这样的选择将很难把科学发展再看做是一个知识添加而增长的过程,同时这无疑也阻碍了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库恩发现,一些基本观念,特别是一些经典著作或教科书上用于教学的、“言之有理”的观念与如今历史研究所展现的事业完全不相符。比如,人类在2006年之前一直坚信不疑地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而这一观点在经历了很多年的科技进步和外部环境变化后受到质疑。由于美国天文学家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后来还发现冥王星虽然质量足够大且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但是

新媒体环境下的报纸受众特征

当个体的信息接受者暴露在大众传播媒介前并独自接受信息作品时,它是消费者、译码者、参与者、反馈者的角色,具有受动性和能动性的本质特征。 但是,在信息接受中,由无数个体汇集而成的受众,其群体特点又是怎样的呢? 就受众在空间上分布、存在的态势看,受众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众多性、混杂性、分散性和隐匿性。也就是说,在面对以大众传播媒介(如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等)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受众的人数是极为众多和广大的;成分也是极其混杂和多样的;他们彼此分散居住,有的相距千里;这些人行踪不定,互不相识,素无关系,相互匿名;他们之间既无接受协议,也无有关接受准则;无共同感受,也无共同意识;在接受中,他们对别人无控制功能,别人对他们也无可奈何。在任何日常的一天,我国报纸的读者约有4.5亿,广播的听众约有9亿,电视的观众约有8.5亿。 就受众接受信息的内在机制看,受众又具有四个特点: 1、自在性 受众不是某种臆想的东西,不是理论上的假设,而是十分具体的、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客观现实,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这就决定了信息接受者中的每一人都有自己的形貌、个性、兴趣、立场,都把自己划归在不同的社会类型之内。 2.自主性 受众不是大众传播者的“侍从”,可以任意驱使,而是某种意义的“主人”;不是大众传播者的敌手,专门揭短拆台,而是大众传播这一巨大工程的合作者。受众同大众传播者一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创造意识、自尊心理和自己对信息作品的选择、理解与判断,并不轻易为传播者所任意左右或支配。他们虽处于大众传播的终点,是信息的受体,但他们的接受活动从来不是强制的、被动的和消极的,而是自觉自愿的、积极主动的;不是盲从的,而是自主的。 3.自述性 受众对信息作品内容的感知与认识不全由传者给定,面对各种信息,每一位接受者都会作出属于他自己的理解与阐述,并据此进行再传播。西方著名案例“比戈特先生”的漫画传播,即能充分说明受众具有很强的自行阐述的特点。所以,如果说传播是传者的自由,那么“自述”就是受众的特权。 4.归属性 受众虽不是作为固定的群体而存在,而是自发的、未经组织的人群,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无类可归,心无所系。恰恰相反,他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划归在某一特定的接受群体之列。工人与农民,妇女与儿童、球迷与股迷……他们从心理到行为都将自己视为某一特定的群体。而大众传播媒介也同样有意地把不同性质的各种信息分类集中传播给不同的接受群体,如《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上海证券报》、《足球》等报刊,和广播电视系统的“经济台”、“交通台”、“教育台”等都是。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视觉传达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视觉传达 摘要:新媒体实现了数字化、网络通信和移动物联技术的融合,是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融合的结晶,具有信息量大、实时交互、资源共享、个性化服务等优于传统媒体的特点。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视觉传达从二维平面转向三维立体,更具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新媒体技术与多样的视觉符号冲击受众视觉的同时,也改变了视觉传达的方式与理念。新媒体的基础技术、信源编码技术、基础网络技术、网络播放及管理技术与智能终端技术为信息的处理、传播、播放及形成设计符号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视觉传达设计和技术拓宽了外延。视觉传达的形式和内涵是不断更迭和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现代技术会将视觉传达推向一个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b)-0250-02 生活节奏愈来愈快,人们接收信息的时间变得零散且短暂。然而,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对于资料获取的需求却愈来愈大。科技进步改变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同时,新媒体也应运而生。新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也给视觉传达带来了冲击。视觉传达在新媒体席卷的浪潮中需做出相应的改变。在新媒体环境下,结合现代化技术,加快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的转变和视觉传达技术的发展。 1 信息时代的新媒体概念 1.1 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量爆炸,人们需要接收大量资讯。然而,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想要接收大量信息就需要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新媒体应运而生。由于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广泛的市场需求,新媒体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通信的浪潮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具有广泛市场需求和良好社会基础的新媒体从边缘化走向大众化,必将逐渐成为主流媒体。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则是另一个发展趋势。新媒体的出现虽然打破了原有的市场格局,但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取代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因此,两者相互融合、共同演化的过程会长期存在。新媒体的产生是技术和时代的产物,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在市场中占据了重要一席。 1.2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已经在竞争中各自占据了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两者在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印刷媒体主要传播文字,电子媒体主要传播图像和

教育的范式转换

教育的范式转换1 所谓范式(paradigm),是一套被普遍接受的信念、理论或世界观2。此术语是由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Kuhn, Thomas)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1962)一书中提出的。由于一个成熟的范式将直接为实践者提供主题、工具、方法及前提。因而,"范式"的概念一经提出,就被科学界人士广为关注,继而成为各门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 范式不是静态的,而是通过应用来不断完善与拓展的3。用库恩的话来讲,范式是一个在新的、迫切的环境下进一步清晰和细化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某个范式初步成形后,其后的研究者所做的工作往往是为这一范式添砖加瓦,使这种范式更加完善与丰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某种新的范式将以竞争的姿态出现4。通过新的实践的选择,新的范式可能会取代旧有的范式,而成为学科的公认范式,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之为范式转换。 信息时代,知识的编码化与数字化将把人类带入知识经济与数字化生存的知识社会,知识老化的速度大大加快。据专家们分析: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往后40年工作生涯所需;工业经济时代,求学时间延伸为5~22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技急速发展,因此每个人一辈子的工作生涯中,必须随时接受最新的教育,人们都必须持续不断增强学习能力,方能获得成功。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人类必须把12年制的学校义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终身学习5。 终身教育的理念,最早是由蓝格朗(Paul Lengrand)在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会议上提出的6,此后,"终身教育"就成为联合国推动发展教育的基本理念。在此基本理念的引领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与学习一个固定的知识相比,学习如何学习更为重要。正如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所言:"21世纪的文盲将不是那些不会读写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不会选择、不会反思的人。" 90年代初,学习范式已被提出,当时批评与质疑之声颇多,有人甚至斥之为"狂热"。然而,近十几年来,有关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异常活跃,将学习范式的理念原则、实现方法勾勒得越来越清晰。整个教育界的变革姿态无疑都在表明:在教学范式与学习范式的竞争中,学习范式胜出! 教学范式的基础理论是客观主义的,即认为世界是实在的、有结构的,而这种结构是可以被认识的,因此存在着关于客观世界的可靠知识。教学的作用便是将这种知识正确无误地传递给学生,学生最终应从所传递的知识中获得相同的理解7;而学习范式的基础理论是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诸多新生代理论,认为理解是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的,因而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8。(详见第二章第一节) 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的转换,是在整合了教学范式中的积极要素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却也是一种质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上加以阐释:一个是"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另一个是"面向结果"向"面向过程"的转变。 一、"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在教学范式中,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是主要的教学源,控制着学生对信息的访问。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的广泛分布与方便获取改变了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教师不再(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维持自己作为"专家"的角色,而是通过帮助学生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信息来促进学习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9。在学习范式中,学生承担着自我学习的责任,他们的角色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知识建构者,并将最终被培养成为具有处理信息能力的、独立的终身学习者。下表展示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

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转变

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转变——从刚性视角到柔性视角 2014年04月22日17:03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济南)2013年11期第141~145页作者:魏强/陈传明/李行健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280 【作者简介】魏强,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生,青岛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组织理论;陈传明,南京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行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人文学院学生 所谓范式,根据托马斯·库恩(1962)的定义,是指某些科学研究的实践所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等。在任何科学的发展领域,如果一门学科要获得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范式。然而发展到一定阶段,该学科如果想获得突破,必须要超越原来的旧范式,而代之以一门新范式。 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Anderews、Ansoff为代表的规划学派开始初步确立,中间经由资源学派(Ruemlt,1974、1984)、定位学派(Porter,1980、1990)推动,一直发展到90年代的能力学派(Parahalad,1990;Barney,1990),在理论、思想与研究模型方面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主线,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出现了变化:从刚性视角到柔性视角。 所谓刚性视角,是指在战略管理的研究领域中,主要从静态的角度去孤立地研究战略管理的各个构念(Construct)之间的关系,一般不考虑时间的动态性,而且也很少考虑各个构念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只考虑这些构念之间单向的影响关系。如战略管理的研究领域中,涉及最多的构念是战略、组织结构、绩效。从刚性视角出发,一般认为,企业战略决定结构(Chandler,1962),而企业战略、组织结构都会影响企业绩效(Rumelt,1974)。而且,这种因果关系是单向的。 柔性视角是指主要从动态视角去考虑问题,而且考虑了这些变量之间互相反馈的关系。仍以上述战略、组织结构、绩效三个构念为例。在现实中,往往是企业组织结构决定企业战略:当企业的组织结构确定时,企业中人、群体、组织之间的关系也已经确定,企业战略往往受制于这些关系的影响。因此,现实情况可能与Chandler的理论模型正好相反(爱迪思,1997)。而企业绩效反过来也会影响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形成。在Chandler(1962)的《战略与结构》一书中,也描述了美国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在企业绩效下降,面临逆境时,企业的领导人如皮埃尔·杜邦、阿尔弗雷德·斯隆如何重组公司组织结构,从而能够制定并执行正确的战略,而在市场上超越竞争对手的案例。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企业绩效往往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决定企业的战略与组织结构。 尤其是到了上个世纪末,顾客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变化速度也越来越快。技术、市场等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白热化,竞争对手所推出的竞争措施也是日新月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之间越来越重视能力的竞争,越来越重视企业内部知识的创造、培养与转移机制。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仅仅从刚性视角去考察并解决问题,往往会忽视了目前市场环境的变化,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到失败的命运。市场竞争的实践推动战略管理的理论与研究视角也必须创新,研究范式也必须从刚性视角转变到柔性视角。 一、刚性视角的理论模型、适用条件与理论缺陷

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使用行为特征_2013年城市受众新媒体使用行为调查报告

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使用行为特征 ——2013年城市受众新媒体使用行为调查报告 □ 何凌南 钟智锦 可 唯 【本文提要】 本研究通过全国性的问卷调查,发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新闻报道和信息提供方面各有千秋,电视新闻在权威消息发布上依然具有独特优势,但更接地气的新媒体在购物和生活信息上是首选,微信正在成为最有吸引力的社交媒体。 【关键词】 新媒体 受众使用行为 城市舆论 【中图分类号】 G206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新媒体的迅速普及一方面给传统媒体的生存带来巨大挑战,另一方面其更新快、互动强、个性化、不受空间限制等特点也直接培养出了新型的新闻受众。他们可能随时随地刷信息,或许心忧天下,或许文艺小资,重要的是他们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搜寻者和挑选者,甚至是内容制造者。因此,笔者试图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受众具有何种行为特征,主要调查其在新旧媒体的使用时间、媒体偏好和媒体信任度等方面的异同。 本研究采用媒体用户直接报告的问卷调查,包括两类数据源,一类是在北京、重庆、成都等30多个城市通过街头随机拦访收集问卷420份,另一类是通过网络进行更多指定城市的问卷调查,收回问卷525份,共945份。最终受众分布 为北京313人(33.1%)、广州186人(19.7%)、上海176人(18.6%)、重庆88人(9.3%)、成都39人(4.2%)、其他城市143人(15.1%)。其中男性442人,女性495人,8人信息缺失。平均 年龄28.3岁(最小16岁,最大64岁)。涵盖的职业包括企业单位员工(47.3%)、大学生(19.1%)、专业技术人员(14.3%)、事业单位人员(9.5%)、公务员(3.5%)和其他职业(6.3%)。学历以本科为主(65.5%),其次是大专(13.3%)、硕士 (10.8%) 、高中(3.9%)、其他(6.5%)。二、新旧媒体的使用状况 调查发现,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对不同类型媒体的使用主要有以下特征: 1.在使用时间上,网络媒体已普遍超过传统媒体,但使用人群存在两极分化 经问卷调查发现,受众在QQ、微信、微博、 作者分别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讲师、副教授、学生。本文为中山大学985工程“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创新基地”研究成果之一。 本期“传媒新论”由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全媒体研究院协助组稿,旨在以“原创、品质、独立”为标准,观察研究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新闻业的变迁、实践和发展。本组稿件也是中山大学985工程“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创新基地”(项目编号:90027-3284200)研究成果。 ——编 者

法学方法论的范式转换

法学方法论的范式转换 [摘要]法学方法在德语语境中指法律适用的方法。德国的法学方法论最具有代表性,在先后经历了历史法学、概念法学、自由法学和利益法学的百年发展后,方法论完成了从“概念法学”到“利益法学”的最大范式转换。二战后,评价法学崛起,在吸收新理论的同时进一步补阙旧理论的不足,使法学方法论日臻完善。当然,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法学方法论亦有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 [关键词]法学方法论;范式转换;阿喀琉斯之踵 一、法学方法论的概述 在德语语境下,法学方法专指法律的适用,即将规范应用于事实而获得判决的方法。法学方法论与法本体论关系密切,存在何种本体观就会衍生出何种方法论。不同于法律研究的方法,这里所说的方法论既与法律自身所具有的实践面向有关,又同欧洲大陆所因循的法传统相联系。欧陆法系历来就有精进方法论的传统,古罗马时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解释就有法律效力,中世纪后期的前、后注释法学派也曾致力于法学方法的复兴。而其中尤以德国凭借其质朴、严谨的性格和深邃的哲理素养在方法论领域的研究中长期独领风骚。 历史法学派的萨维尼堪称近代法学方法论的集大成者,概念法学在萨维尼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最终形成了一套体系完整逻辑严密的法律适用方法。随后,利益法学在批判概念法学的同时亦吸收自由法学的合理因素,从而完成了由“概念”到“利益”,这一法学方法论上最大的范式转换。二战后的价值法学在此基础上日臻完善,上世纪70年代后受“法诠释学”、“法论证学”进路的影响方法论也对新时代的思潮作出回应。 二、法学方法论的范式转变 (一)概念法学范式的形成 1.历史法学 萨维尼所属的历史法学派反对18世纪盛行的普遍理性主义,主张法是民族精神的产物,随民族精神发展而发展、灭亡而灭亡。在条件尚未成熟前冒然立法不啻为一种僭越是人类恣意的傲慢。萨维尼主张“历史”与“系统”的方法并重,一方面只有回溯历史我们才能探明民族精神的内涵;另一方面在纷繁复杂的法规范背后存在着一个贯穿始终的主线,如同罗马法,把握这条主线是法律人应尽的职责。由于萨维尼强调“直观的”研究,他并未寻求构建一个包罗万象的体系。从萨氏早期的作品看,萨维尼曾有着坚定地实证法倾向,法律适用的主要目的就是明确法律的内容,就是关于涵摄模型中作为大前提的法的发现。其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文意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在内的法律解释体系。萨维尼明确主张法官应机械地适用法律,法官造法不被允许,法的解释要探寻法

行政法范式转换

行政法范式转换 引言 究其根本而言,行政法的核心矛盾是行政权与相对方权利,对这一矛盾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三种行政法基本理念:管理论认为行政法应是维护行政权、管理相对方的管理法;控权论认为行政法应是制约行政权、保护相对方权利的控权法;而平衡论则认为行政法应是既制约行政主体滥用行政权、又制约相对方滥用权利,既激励行政主体积极行政、又激励相对方积极参与行政的平衡法[1].中国行政法学界对于行政法失衡与平衡问题的普遍关注,肇始于十年前行政法平衡论的正式提出[2].10年来,行政法学界给予平衡论的诸多完善建议[3]、理论商榷[4]、理论评述[5],显示出中国行政法学对于解释行政法失衡现象、解决行政法失衡问题的极大热情,这在客观上推动了平衡论的发展与完善,并引致中国行政法学更加冷静、更加理性地探讨行政法的失衡与平衡问题。 平衡论者认为,由于传统行政法在权力(利)结构、行政法机制以及行政法制度结构三个层次上都是失衡的,因此,现代行政法要实现平衡,就必然要依赖行之有效的行政法博弈方法,形成平衡的行政法机制与行政法制度结构,以实现行政法权力(利)格局的结构性均衡。由此可见,行政法学要研究行政法的平衡,关键在于探讨实现行政法权力(利)结构性均衡的对策。这就意味着要基于传统行政法学范式的转变,建构并完善与市场经济及民主政治相适的现代行政法理论基础。 一、行政法的失衡与传统行政法学范式的困惑 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行政法学旨在运用一整套的概念、范畴去解释行政法世界。由于存在着价值判断与解读方法的区别,行政法学范式必然是多样的。在传统行政法学范式中,行政权与相对方权利的不对等或者不平等,被视作行政法的固有现象,这种解释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行政法制实践的需要,传统行政法学范式因此陷入困境之中。 1、行政法的失衡类型 在平衡论者看来,尽管在不同的行政法律关系与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法主体各自的法律地位相去甚远,行政法的失衡现象也因此千差万别,但概而言之,行政法的失衡类型主要有两种: 失衡类型一:行政权过于强大、相对方权利过于弱小。当行政法被定位为治民之法时,就决定了行政法的主要特征是行政权过于强大、相对方权利过于弱小,从而导致行政法律关系的失衡。一方面,行政权过大、过强。行政权的运作领域过大,行政法授权行政主体进入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的社会领域;或者行政权的强度过大,行政法授予行政主体过多的实施强制性行政的权力;而且,行政法偏重于实体授权,严重缺失制约行政权的行政程序制度。另一方面,相对方权利过小、过弱。行政法赋予相对方的权利范围过小,不合理地剥夺了应属自治、自主范围的权利[6];或者相对方的权利过弱、权利结构不合理,不能依赖行政程序与行政主体博弈。概而言之,此种类型的行政法失衡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行政法机制只是片面地制约相对方、缺乏对行政的有效制约,行政法机制欠缺激励相对方积极参与行政的功能;行政法制度结构不协调,重实体授权、轻程序制约,重行政效率、轻公平保护,重行政管理、轻监督行政;这就必然导致行政法权力(利)结构的失衡。 失衡类型二:行政权过于弱小、相对方权利过于强大[7].与前种行政法失衡类型截然相反的是,如果行政法被视作制约行政权或者行政官员之法,这就决定了行政法失衡的主要特征是行政权被过分制约、相对方权利过分膨胀。此种行政法失衡的基本形态有两种:一方面,行政权范围过小、强制性不够。行政管理范围与方式不仅受行政实体法与行政程序法的双重箝制;而且受制于严格的司法审查;在法律保留原则与法律优先原则的共同支配下,行政主体“法未规定不可为”;行政主体普遍缺乏纠正市场失灵与社会无序的必要手段,难以满足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需要;由于政府软弱无力、缺乏活力,从而产生管理危机与信任危机。另一方面,相对方权利过大、实力过强。立法机关在进行权力(利)配置时,或者不恰当地妥协于利益集团的压力、或者为了寻租、或者机械地移植他国行政法律制度,从而赋予相对方-尤其是市场主体与行业组织- 过多的权利,却没有赋予行政主体相应的行政监督制裁权。由此可见,控权法的失衡也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行政法机制过于苛刻地制约行政、却疏于监督相对方,行政法机制缺失激励公务人员积极行政的功能;行政实体制度与行政程序制度不协调;这就导致了行政法权力(利)配置格局的失衡。 2、传统行政法学范式的困惑 当传统行政法学与传统行政法遥相呼应时,传统行政法学范式就不可避免地被烙上时代印痕,传统行政法在理论上也就被赋予了过多的时代合理性[8].在管理论看来,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政府应是完全理性的、万能的,能够最优地配置社会资源、公平地分配社会财富;公益应优于私益,旨在实现公益的行政权应优于代表私益的公民权。惟此,行政法中行政权优于相对方权利天经地义,行政主体与相对方的不平

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研究范式转换与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研究范式转换与创新 幸小利,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博士研究生。电邮:31725841@https://www.360docs.net/doc/5613759624.html,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 Audience Research Paradigm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Xing Xiaoli is a doctoral candidate at the School of Television i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ection,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Email:31725841@https://www.360docs.net/doc/5613759624.html,. School of Television i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ection,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一、研究范式概述 关于研究范式,通俗地理解是指研究的一种方法、技巧、角度和途径,有时候我们用研究路径或研究框架来代替研究范式的概念。托马斯·库恩(Kuhn) 曾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范式”(paradigm)的概念,认为“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托马斯·库恩,2003:4)。范式主要包括三个特点:一是有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二是具备共有的信念;三是具有某种自然观(包括形而上学假定)。总体来说“范式”的基本原则可以包含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范式可以理解为“一种说明他或她用特定的方式(方法论、分析)考察一组问题(认识论)的参考框架(理论、本体论)”,“包含研究者的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前提的网络可以称作是一种范式,或者一种解释框,一种‘基本的指导行动’的信念”(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2007:23-24)。 二、传统受众研究范式的演变及其划分 受众研究是在西方现代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一个研究领域,受不同学术、思想背景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实证主义与批判主义的二元模式阶段以及多元模式阶段。 (一)实证主义与批判主义的研究范式 传播学的受众研究最早在美国开始并确立,其研究价值取向和实证的研究目的都与美国本土流行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分不开,即表现为一种重视实际、重视行动的效果的价值哲学形态。因此,无论是早期的行为研究还是最近的接受分析,都十分强调传播的效果或影响,在研究项目的选择及研究目的上符合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真实性

53 融合与发展·研究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真实性 摘 要: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新闻信息,通过新闻了解时下发展的具体变化,时事、新闻等动态信息的变化,能够让人们对自己关注的民生、政治、经济等问题实现最基本的信息更新。新媒体的发展可以更全面、更快速地给人们提供新闻信息,既拓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又实现了多元新闻发展的可能。但是,现阶段部分新媒体常常出现失真问题,甚至造成社会上的信息误导。为了将真实的新闻内容传递给受众,一定要对新媒体发展进行正确引导。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真实性显得愈发重要,这是以新闻真实性为核心的处理模式,按照社会需求实现合理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真实性;实现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8)09-053-02DOI:10.19483/https://www.360docs.net/doc/5613759624.html,ki.11-4653/n.2018.09.021 文/赵克家 随着互联网市场的发展,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获得了新的空间,这对于优化新闻事业来说极具动力。不同类型的人群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其多元化特点日益明显,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最基本的真实性,保证各类新闻都能够完成最基本的信息传递目标。新闻报道的核心灵魂就是真实性,是保证新闻信息具有基本价值的重要标志,也是检验新闻信息是否存在阅读价值的重要标杆。随着中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开始萌发,为了吸引到最大范围内的受众群体,很多新媒体在新闻题目上做出花样,这种情况很有可能造成虚假新闻的产生,让人们对社会新闻造成误解。这种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不仅会误导受众,更有可能造成社会舆论环境的偏差,让人们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对此,有关部门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积极采取有效的方式应对新闻行业中出现的失真现象。 1.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缺乏真实性的原因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基本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前提,更是必须坚守的原则。为了保持新闻真实性,首先需要将事件按照步骤进行完整表达,不需要加入报道者的个人看法,只要清晰、准确地将新闻事件说明,就是一次合格的新闻报道。经过新媒体的冲击之后,现阶段中国社会新闻报道的失真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新闻工作者缺乏相关专业知识 经过对现阶段出现失真现象的新闻报道的分析,这种失真主要原因就是新闻工作者缺乏基本的专业知识,对新闻内容凭着臆想进行描写。或者是部分工作者对新闻内容有一定了解,但是并未掌握其中深层次的内涵,写出的报道也仅仅是为了应付工作。这就造成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偏差,无法将具有现实意义的新闻播报出来。 1.2新闻工作者失实报道 部分虚假新闻是报道者明明知道真实情况,却因为受到某些外力因素,不得不曲解某些内容,其中的虚假成分因为加入一定的主观臆断成分,猜测对现有事实加以延伸或扩展,而让新闻事件的报道出现明显的、与事实不符的情况。这是由于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较差等客观原因而造成的事实偏颇、报道不全面。这样的新闻稿件一经发表,虽然不一定能够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但是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这种不按照基本原则报道的材料,是导致新闻真实性明显受到质疑的重要原因。 1.3新闻工作者工作态度不端正 最基本的新闻报道除了坚持真实性原则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将完整的事件信息清楚地表述出来。部分新闻报道失真的原因,是因为新闻工作者报道过程中,缺乏基本的端正态度,对某些需要进一步调查和深入分析的新闻并没有花费时间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新闻真实性的缺乏不仅导致人们对传统媒体的不信任,更给新闻事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新媒体时代下实现新闻真实性的措施 现代新闻报道失真问题日益突出,不同的类型和模式都有可能出现某个环节的真实性缺乏问题,不管是主观上的故意背离,还是客观上的信息不完整导致的失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