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26课开国大典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6课_开国大典》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6课_开国大典》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6课开国大典》同步练习卷(1)一、填空题1. 看拼音,写词语。

2. 用“\”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3. 选字填空4. 在横线上填上备适的词。

5.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汇集聚集(1)几个人________过来,站成一个圆圈。

(2)丁字形的广场________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诞生出生(3)小明于1989年6月________了。

(4)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了。

肃立站立(5)三十万人一起脱帽________,一齐抬头仰望着鲜红的国旗。

(6)他________在那儿,一动不动。

6. 按“开国大典”举行的顺序给下面句子排次序。

________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________阅兵式开始。

________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________乐队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________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国旗。

________毛泽东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

________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________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

7.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

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泽东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第九册 开国大典试题及答案(2)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第九册 开国大典试题及答案(2)

26开国大典轻松起步1 我会拼得准,还能写得棒。

lǐng xiù jiǎn yuèqí zhì piāo fú pái shān dǎo hǎi2 我会按要求写出表示“看”的词语。

向高处看——()向远处看——()恭敬地看——()向周围看——()大概地看——()向低处看——()3 我会按查字典的要求完成表格。

4 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并选择一组分别造句。

挺立——()汇聚——()鼓舞——()肃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我会缩句。

(1)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细细品读,学会表达。

这_______的宣告,这________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________的广播,传到___________,传到_________,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__________起来。

7 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反复朗读课文,我能理清课文内容。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

先讲_________;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____________;接着讲_____________;最后讲_____________。

9 展开想象,如果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的最难忘的镜头是___________。

拍完后你还要为自己选拍的照片配上文字说明:_________________。

快乐提升雄关赋现在,我终于亲眼看到这思慕已久的雄关了。

26.开国大典(练习及解析)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26.开国大典(练习及解析)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精品】五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及解析)人教新课标版26.开国大典一、基础知识。

1.读拼音写词语。

xiéshāng jiǎn yuèdiǎn lǐqízhì()()()()pái shān dǎo hǎi xú xú shàng shēng()()答案:协商检阅典礼旗帜排山倒海徐徐上升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拼音写词语的基本功,一定要认真仔细的拼读然后再写。

2.补充音节再组词。

Y_____ _____ing檐→()擎→()____i___ z______钮→()奏→()答案:yán 屋檐 qíng 引擎niǔ按钮 zóu 演奏解析:本题是对本课生字进行考查。

注意题中给出的已知音节,然后将音节、音调补充完整,再组词。

3.选词填空。

宣读宣布宣告①毛泽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②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③这庄严的(),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是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肃立站立④三是万人一齐脱帽(),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⑤他()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答案:①宣布②宣读③宣告④肃立⑤站立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选择填空。

宣读、宣布、宣告的区别是:“宣读”必须是“读”出来的,不能是文字性的。

“宣布”更广泛,范围大。

“宣告”可以是读出来的,也可以是纸质性的宣告,可读可写可做。

①中是毛主席说的一句话,并没有其他感情,所以我们选填“宣布:即可。

②中有一个关键词“公告”,只有“宣读”与公告搭配最合适。

故②填宣读。

③中,“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中,“宣告”和“声音”相呼应,所以③填“宣告”。

肃立和站立的区别:重点在于根据语境的严肃程度填写即可。

肃立是严肃且直立,给人肃然起敬的感觉,而站立仅仅指站立的状态。

根据语境④中是人们瞻仰鲜红的五星红旗,这是非常严肃的场合,必须肃立。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每课一练26.《开国大典》(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每课一练26.《开国大典》(含参考答案)

第八单元26.开国大典一、读拼音,写词语。

zhān yǎnɡpiāo fúdiǎn lǐhuìjí( ) ( ) ( ) ( )xuān bùlǐnɡxiùpái shān dǎo hǎi( ) ( ) ( )二、辨字组词。

檐()钮()爆()佛()瞻()纽()暴()拂()三、选词填空。

①汇集②聚集1.几个人()拢来,站成一个圆圈。

2.丁字形的广场()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①肃立②站立3.三十万人一起脱帽(),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4.他()在那儿,一动不动。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一个新的国家建立时举行的隆重的典礼。

()2.恭敬而庄严地站着。

()3.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4.恭敬地看。

()五、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2.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3.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传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六、缩句。

1.受检阅的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记叙了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在____________举行_________的盛况。

小学人教新课标版语文五年级上26开国大典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小学人教新课标版语文五年级上26开国大典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精品】人教新课标版语文五年级上26开国大典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趣味故事:邓政委的棉衣1947年8月,大别山上已经是寒霜季节。

由于我军远离后方,被服供应不上,邓小平政委和十几万将士仍穿着单薄的旧棉衣。

战士们心疼地说:“我们没什么,要是把政委冻坏了,还怎么指挥我们打仗?”于是便聚在一起,专门为邓小平同志做了一套新棉衣。

第二天,副官长抱着这套新棉衣走进政委的小屋。

他看到政委正伏在桌上聚精会神地看文件,便轻手轻脚地走到跟前,小声说:“首长,这是您的新棉衣。

”政委放下笔,搓搓手,看到副官长抱着的新棉衣,一时没弄清是怎么一回事。

副官长说明情况后,政委站起来严肃地说:“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呢?难道你们没有看到大家穿得和我一样单薄吗?棉衣破了,可以补一补再穿嘛!”他看到副官长左右为难的样子,又慈祥地笑了:“这样吧,棉衣既然做好了,就给通讯员小万吧,他年龄小,身体又单薄。

”在一旁的小万赶忙说:“不行,不行!这是专门给首长做的。

”政委在屋里来回踱了几步,用手指了指门,命令似地说:“就这样吧!”然后又坐下继续工作了。

邓政委的模范行为,长期为群众所传颂。

(1)给划横线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战士们心疼地说……( )A.疼痛 B.关切、喜爱②邓政委的模范行为,长期为群众所传颂。

( )A.做 B.变成 C.被(2)结合句子的意思解释带点的词。

①邓小平政委仍穿着单薄的旧棉衣。

单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小万的年龄小,身体又单薄。

单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总结本文记叙的顺序。

先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6课_开国大典》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6课_开国大典》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6课开国大典》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1. 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2. 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3. 同音聚会(填同音字组词)。

4. 对号入座(选词填空)。

渐渐慢慢徐徐缓缓冉冉太阳出来,雾气渐渐散去。

我扶着他慢慢走过马路。

一轮红日冉冉升起。

一条小河从村庄前面缓缓流过。

清风徐徐吹来,我闻到了一股花香。

肃立矗立耸立挺立屹立(1)我们________在广场,向灾区死难同胞致哀。

(2)广场上________着一根22米高的旗杆。

(3)纪念碑高高地________在广场中央。

(4)一座座高高________的山峰呈现在我们面前。

(5)五位壮士________在狼牙山的顶峰。

5. 词语点将(根据意思写词)。

(1)来势凶猛,声势浩大。

________(2)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________(3)精神振奋,欢腾雀跃。

________(4)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

________ (5)恭敬、庄重地立着。

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6课开国大典》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1.【答案】典礼,委员,外宾,检阅,诞生,旗帜,领袖,率领【考点】看拼音写汉字开国大典【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文《开国大典》中所学生字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正确拼读后,写出相应汉字,完成时要注意写工整、舒展、正确。

【解答】答案为:2.【答案】bèn,gēng,yuè,bàng【考点】拼音开国大典【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多音字的掌握情况,本题根据所学生字的读音,结合带点字所在的具体词语,为题目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即可。

【解答】直奔,奔的有方向,读“bèn”。

五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

读“gēng”。

乐曲:“乐”此处是指有规律、和谐动人的声音,读“yuè”。

3.【答案】协,胁,斜,邪,汇,会,慧,绘【考点】同音字辨析开国大典【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同音字的辨析与应用,同音字,音同形不同,义也不同,完成时要结合题目中已知的语素,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26课开国大典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26课开国大典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6课《开国大典》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qíng zhe xié shāng gāo sǒng dàn shēng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guǎng bōdiàn n iǔzhān yǎng piāo f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给形近字组词奏________ 协________ 潮________ 捡________ 檐________ 闸________奉________ 肋________ 嘲________ 检________ 瞻________ 阅________3.写出近义词。

汇集—________ 擎着—________ 提着—________ 幽静—________4.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掌声________的宣告________的声音________的掌声________的帽子________的欢呼________的火花________的灯火________的语调________地前进________地挥手________地高呼5.查字典填空。

(1)“序”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

(2)“副”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

6.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汇集聚集①茶室的后院还有十几缸金鱼,那儿也________着许多爱鱼的人。

②丁字形的广场________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诞生出生③小明于1989年6月________了。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26《开国大典》-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26《开国大典》-人教新课标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达标训练】一、读拼音,写词语。

xiéshāng diǎn lǐhuìjídàn shēng zhān yǎng()()()()()piāo fúpái shān dǎo hǎi yínɡfēng zhāo zhǎn()()()()二、用“\”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首都(dōu dū)飘拂(fúfó)直奔(bēn bèn)乘车(chén chénɡ)三、将下面的内容按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重新排列,写上序号。

( )毛主席宣告( )升国旗( )阅兵式( )群众游行( )读公告( )大典结束四、仿写句子。

1.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五、读句子,体会句子意思再填空。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

“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表明。

答案:一、协商典礼汇集诞生瞻仰漂浮排山倒海迎风招展三、1.群众到场.2.奏国歌.3.宣布新中国成立.4.升国旗.5.主席宣读公告.6.阅兵仪式.7.群众游行四、1.每一次下雨时,空中就会有一串串断了线的珠子2.五、、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场30万人非常激动《开国大典》达标练习2一、课内阅读。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

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用“”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2.这段文字在写法上运用了先后的方法,重点写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及提示26《开国大典》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及提示26《开国大典》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及提示26《开国大典》第一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及提示26 《开国大典》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及提示 26 《开国大典》我会写典礼政协演奏诞生宾客我会比略我会选 1.汇集 2.宣读 3.肃立 4.瞻仰我会画略我会读 1.决署势需 2.(1)估量好处和坏处,比较主次得失(2)反复地深入细致地考虑3.形成“关门打狗”之势趁机歼灭援敌沈阳、长春容易得手 4.从“不但打赢了辽沈战役”到“提早到来”。

5.A 6.瓮中捉鳖第二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及提示15《落花生》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及提示15落花生我会写吩咐品尝榨油石榴mù 艹十一○1 我会查 pi 辛六○我理解外表美不能与内心美相提并论,要做一个内心美的人,实实在在为人民做好事。

我会读 1.麦穗声音判断定夺挑挑拣拣 2.比喻句;“大家听到了-----声音。

”拟人句;“无数株小麦----嘲笑他们。

” 3.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

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的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的错失良机。

虽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4.略。

第三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及提示第二单元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及提示第二单元综合练习一、幽芳灵魂梳理衰老大抵唯独漂泊稀罕二、略三、1.鉴赏 2.观赏 3.欣赏。

四、1.悠悠切切 2.梅花发天涯 3.明月他乡 4.月是故乡明五、1.略 2.小溪环绕着村庄。

3.老人平日里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被赤道吹来的风缭乱了。

赤道吹来的风把老人平日里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缭乱了。

六、1.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3.(2)成年后,告别了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

(3)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

(4)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最新整理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课时同步练习-26开国大典(1)附答案

最新整理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课时同步练习-26开国大典(1)附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课时同步练习-26开国大典(1)附答案基础积累一、拼音小关卡。

看拼音,写词语。

1. 各个部门的wěi yuán( ),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wài bīn( ),一齐肃立,一齐抬头, zhān yǎnɡ( )着鲜红的五星红旗。

2. 群众差不多把sǎnɡ( )子都喊yǎ( )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对开国大典盛况的欢喜和激动。

3. fù( )团长和几位营长xié shānɡ( )以后,决定派出一队qí( )兵,迅速赶往岷山接应。

二、我会查字典。

“典”字用拼音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 ,然后查。

它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标准,法则;②典范性书籍;③典礼;④主持,主管。

在“开国大典”中应选第( )种解释。

三、词语游艺厅。

1.仔细观察字形,认真组词。

副()奏()党()福()秦()常()2. 用“续”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横线上。

(1)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________射入天空。

(2)这个炊事班________三年都获得了“卫生标兵”称号。

(3)部队在落凤坡山脚休息了一个时辰后,________踏上了前进的征途。

四、句子训练营。

1. 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

(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仿写一个比喻句) 3.游行队伍走出会场。

改成拟人句:五、课堂连线台。

同学甲:本文作者按照________的顺序介绍了开国大典上的情形。

我国的国旗是______ __,国歌是《_________ _____》,____ ____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席。

同学乙:我们不仅要在整体上理解课文,也要抓住重点语句来感悟课文。

比如“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6课《开国大典》同步练习C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6课《开国大典》同步练习C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6课《开国大典》同步练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运用 (共13题;共106分)1. (4分)选词填空。

蹦蹦跳跳葱葱绿绿①路的一边是田野,________的,非常可爱。

②妹妹高兴地跨上“马”,________地奔向前去。

经常异常③春天的郊外,景色________美丽。

④老师________深夜还在批改作业。

2. (2分)选字填空。

带戴早晨,小刚________好红领巾,________齐学习用品去上学。

3. (8分)把反义词找出来写在括号里。

①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________——________②我打开窗户,关上门。

________——________③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________——________④我的左边是房子,右边是树。

________——________4. (2分)照样子,写词语。

例:怦怦直跳动哗哗直流________ ________5. (7分)选词填空,再找一找规律。

抱饱防放房①弟弟吃________了就不哭。

②妈妈的怀________很温暖。

③孩子的病好了,父母终于________心了。

④妹妹的________间里杂乱地堆放着各种玩具。

⑤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________止发生交通事故。

我的发现:所填的生字的一部分与字的________有关,字的另一部分与字的________有关。

6. (8分)比一比,再组词语。

峪________睹________俗________赌________虚________评________虑________怦________7. (4分)选择正确的汉字①(A.保 B.宝)________贵②(A.遥 B.摇)________望③(A.艰 B.坚)________固④(A.即 B.既)________然8. (17分)按要求完成句子。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6 开国大典]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一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6 开国大典]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一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6 开国大典]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一第1题【判断题】判断下面句子是否正确。

“擎”的读音是“jíng”。

______【答案】:【解析】:第2题【判断题】判断下面句子是否正确。

“诞”的第七笔是“”。

______【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汇集—______ 擎着—______ 耸立—______【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加标点,想想引号的不同用法。

毛主席在城楼上不断地向群众挥手______不断地高呼______人民万岁______同志们万岁______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请在下列括号中填入与“赞”字组成的词,在句子中表达准确的意思。

①大家都______这个建议。

②杂技演员的高超演技令人______。

③孩子们保护环境的做法受到人们的______。

④这笔奖学金全部用来______希望小学。

⑤李红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向他投去______的目光。

⑥诗人用优美的诗句尽情地______祖国的大好河山。

【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四______八方______山倒海水到______成长______内外大江______北五______六色【答案】:【解析】:第12题【语言表达】用词连句。

掌声的会场上一阵爆发出排山倒海【答案】:【解析】:第13题【语言表达】读读词语,选出3个造句。

排山倒海四面八方五颜六色不断激动【答案】:【解析】:第14题【语言表达】仿照例子缩句。

例: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了一艘巨轮的甲板。

中年人踏上甲板。

群众的欢呼声盖过了天空中飞机的隆隆声。

【答案】:【解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6课《开国大典》同步练习(I)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6课《开国大典》同步练习(I)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6课《开国大典》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运用 (共13题;共110分)1. (6分)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①写近义词。

清新—_______ 渐渐—_______ 忽然—_______ 黑沉沉—_______②写反义词清新—_______ 黑沉沉—_______2. (2分)给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词义。

A.自己、本人B.不勉强C.从、由①自秦朝以来,黄土高原气温转寒。

_______②独立自主_______3. (8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反义词_______——庄重——_______ _______——刚毅——______________——歧视——_______ _______——绚烂——_______4. (7分)用“一边……一边……”造句。

①妈妈一边_______一边_______。

②王老师一边_______一边_______ 。

③_______一边_______一边_______。

5. (4分)加偏旁,变新字。

青——_______、_______田——_______、_______6. (6分)给下面的字各组两个词。

照_______ 冒_______ 始_______吸_______ 旁 _______ 所_______7. (6分)我会比(比一比,再组词)。

欢_______休_______发_______吹_______木_______友_______8. (12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1)微风轻拂垂柳。

(扩句)(2)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改为反问句句:_______(3)弟弟告诉小明:“我明天要去你家。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9. (4分)照样子,填一填。

五年级上语文一课一练开国大典人教版新课标(附答案) (3)

五年级上语文一课一练开国大典人教版新课标(附答案) (3)

五年级上语文一课一练-开国大典人教版新课标一、读拼音,写词语。

zhān yǎnɡpiāo fúdiǎn lǐhuìjí()()()()xuān bùlǐnɡxiùpái shān dǎo hǎi()()()二、辨字组词。

檐()钮()爆()瞻()纽()暴()佛()效()防()拂()郊()妨()三、选词填空。

汇集聚集1.几个人()拢来,站成一个圆圈。

2.丁字形的广场()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肃立站立3.三十万人一起脱帽(),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4.他()在那儿,一动不动。

诞生出生5.小明于1989年6月()了。

6.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了。

四、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2.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3.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传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传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草很多人爱花,因为花朵娇艳多彩;不少人爱柳,因为柳树柔美多姿。

然而,我却爱那平凡的小草。

小草是报春的使者,它最早把春天到来的信息报告给人们。

不信你瞧,冰雪刚刚融化,大地还未脱尽冬装,这时你如果用手拨开紧贴地面的枯草,就会看到一棵棵、一簇簇的小草,已经钻出针尖一样的嫩绿的尖儿,它悄悄地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人间。

再过些日子,桃红柳绿,万紫千红,小草却默默地躺在万花丛中。

那绿油油、软绵绵的草地,可供孩子们游乐,供大人们休息;那鲜美柔嫩的茎叶,是牛羊虫鸟的美餐。

你别看它的身躯是那样柔弱,而生命力却是惊人的。

狂风暴雨休想摧毁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镰刀锄头,把它拦腰斩断,车轮把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从地下倔强地挺直身躯,开始了新的生长。

多么可爱的小草!我要高声赞美它,赞美它不畏艰难,顽强向上的品质,赞美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1.写出第四小段的段意。

2.用“_____”划出开头与结尾照应的句子。

五年级上语文一课一练-26开国大典-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语文一课一练-26开国大典-人教新课标

学号:姓名:评分:看拼音写词语。

wài bīn jié zòu huì jí wěi yuán()()()()zhān yǎng piāo fúàn niǔ sǎng mén()()()()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诞”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再查()画。

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诞生,人出生;B、生日;C、荒唐的,不合情理的。

下列句子中的“诞”应取哪种解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62周年华诞。

() 2、周恩来诞辰110周年。

()3、情节荒诞。

()按要求写句子。

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华人民政府的公告。

(调换语序,不改变句子原意)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缩句)天上千千万万的火花结成彩,地上五颜六色的灯火一片红。

(修改病句)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让它变成比喻句。

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掌声。

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红旗翻动,像。

D、游行的队伍像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

学号:姓名:评分:一、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掌声()地前进()的城楼()地鼓掌()的声音()的光明( )地挥手()地高呼填空。

阅读理解。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流动。

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

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

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群众游行一在这时候开始。

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一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26课开国大典人教新课标-最新教育文档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26课开国大典人教新课标-最新教育文档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6课《开国大典》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qíng zhe xié s hāng gāo sǒng dàn shēng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guǎng bōdiàn n iǔzhān yǎng piāo f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给形近字组词奏________ 协________ 潮________ 捡________ 檐________ 闸________奉________ 肋________ 嘲________ 检________ 瞻________ 阅________3.写出近义词。

汇集—________ 擎着—________ 提着—________ 幽静—________4.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掌声________的宣告________的声音________的掌声________的帽子________的欢呼________的火花________的灯火________的语调________地前进________地挥手________地高呼5.查字典填空。

(1)“序”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

(2)“副”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

6.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汇集聚集①茶室的后院还有十几缸金鱼,那儿也________着许多爱鱼的人。

②丁字形的广场________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诞生出生③小明于1989年6月________了。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26开国大典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26开国大典人教新课标

26 开国大典1.补全音节。

ān q n瞻.仰擎.着聂.荣臻2.看拼音,写汉字。

爷爷九十岁大寿,坐在太师椅上,满面润zé( ),一fù( )精神抖擞的样子。

来的kè( )人很多,有的qí( )车,有的开车。

司仪提高sǎnɡ( )门宣布庆diǎn( )开始,民乐合zòu( ),bīn( )客们都围拢过来给爷爷贺寿。

3.比一比,再组词。

{委()娄(){延()廷(){扭()钮()4.选词填空。

汇集聚集(1)丁字形的广场( )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2)操场的一角( )着几个穿校服的同学。

5.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1)这句话中“”一词写出了火花颜色多。

(2)“千千万万”这个词语中含有四个数字,像这样的词语还有、。

(3)这一景象我可以用两个四字词语表示: 、。

1.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仿写:春风像。

2.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缩写:3.三十万人的眼睛一齐投向主席台。

修改病句:1. 年月日,在举行开国大典,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诞生。

2.这篇课文是按照的顺序叙述的。

3.把句子补充完整。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4.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1)这句话是人们看到( )时的举动。

A.五星红旗升旗B.人民解放军部队接受检阅(2)这句话采用了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人民的激动之情。

5.按课文顺序排序。

①毛主席按动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的国旗。

②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③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④群众游行。

⑤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受检阅。

⑦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正确的顺序是:(一)课内阅读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6课《开国大典》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qíng zhe xié shāng gāo sǒng dàn shēng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guǎng bōdiàn n iǔzhān yǎng piāo f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给形近字组词奏________ 协________ 潮________ 捡________ 檐________ 闸________奉________ 肋________ 嘲________ 检________ 瞻________ 阅________3.写出近义词。

汇集—________ 擎着—________ 提着—________ 幽静—________4.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掌声________的宣告________的声音________的掌声________的帽子________的欢呼________的火花________的灯火________的语调________地前进________地挥手________地高呼5.查字典填空。

(1)“序”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

(2)“副”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

6.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汇集聚集①茶室的后院还有十几缸金鱼,那儿也________着许多爱鱼的人。

②丁字形的广场________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诞生出生③小明于1989年6月________了。

③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了。

肃立站立④三十万人一起脱帽________,一齐抬头仰望着鲜红的国旗。

⑤他________在那儿,一动不动。

7.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

亘——________——________ 只——________——________前——________——________ 至——________——________8.缩句。

①丁字形的广场上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________②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________9.读课文第二段,将下列句子按先后顺序排列。

________乐队奏国歌。

________升国旗,鸣礼炮。

________毛泽东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

________林伯渠秘书长宣布典礼开始。

________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________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10.写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________②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________③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传播,传到了白山黑水,传到了长城内外,传到了大江南北,传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________1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四________八方________山倒海水到________成长________内外大江________北五________六色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开国大典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在________举行,估计总数达________人。

会场在________。

主席台设在________上。

(2)这________的宣告,这________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________起来。

这________的宣告,这________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________,传到________,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________。

13.修改病句。

①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的一齐欢跃起来,使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呼起来。

________②三十万人一齐抬起头,一齐脱帽肃立,看着红旗徐徐上升。

________③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

________二、阅读理解14.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1)“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这句话是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________(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句中的“一齐”说明了________。

(3)语段中“投”的意思是什么?“投票”“投篮”“投入战斗”的“投”各是什么意思?(4)“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________”这句话,这句话有着伟大的意义,它向全世界宣告________,所以,全中国人民一齐欢呼起来。

15.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邓政委的棉衣1947年8月,大别山上已经是寒霜季节。

由于我军远离后方,被服供应不上,邓小平政委和十几万将士仍穿着单薄的旧棉衣。

战士们心疼地说:“我们没什么,要是把政委冻坏了,还怎么指挥我们打仗?”于是便聚在一起,专门为邓小平同志做了一套新棉衣。

第二天,副官长抱着这套新棉衣走进政委的小屋。

他看到政委正伏在桌上聚精会神地看文件,便轻手轻脚地走到跟前,小声说:“首长,这是您的新棉衣。

”政委放下笔,搓搓手,看到副官长抱着的新棉衣,一时没弄清是怎么一回事。

副官长说明情况后,政委站起来严肃地说:“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呢?难道你们没有看到大家穿得和我一样单薄吗?棉衣破了,可以补一补再穿嘛!”他看到副官长左右为难的样子,又慈祥地笑了:“这样吧,棉衣既然做好了,就给通讯员小万吧,他年龄小,身体又单薄。

”在一旁的小万赶忙说:“不行,不行!这是专门给首长做的。

”政委在屋里来回踱了几步,用手指了指门,命令似地说:“就这样吧!”然后又坐下继续工作了。

邓政委的模范行为,长期为群众所传颂。

(1)给带下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①战士们心疼地说……________A.疼痛B.关切、喜爱②邓政委的模范行为,长期为群众所传颂。

________A.做B.变成C.被(2)结合句子的意思解释划线的词。

①邓小平政委仍穿着单薄的旧棉衣。

单薄:________②小万的年龄小,身体又单薄。

单薄:________(3)总结本文记叙的顺序。

先写:________;再写: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一、基础运用1.【答案】擎着;协商;高耸;诞生;广播;电钮;瞻仰;飘拂【考点】拼音,词形【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特点。

书写时要注意“擎、协、耸、诞、播、钮、瞻”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

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演奏;协作;潮水;捡起;屋檐;闸门;奉命;肋骨;嘲笑;检查;瞻仰;检阅【考点】字形,字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

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如:演奏、奉命;协作、肋骨;潮水、嘲笑;捡起、检查;屋檐、瞻仰;闸门、检阅。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3.【答案】汇聚;举着;拿着;寂静【考点】词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

先理解词义再写近义词。

其中注意:汇集:累积起来,聚到一起。

所以“汇集”的近义词是“汇聚”。

擎着:用手向上举、托。

所以“擎着”的近义词是“举着”。

提着:拿、拎。

所以“提着”的近义词是“拿着”。

幽静:清幽寂静。

所以“幽静”的近义词是“寂静”。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4.【答案】排山倒海;庄严;雄伟;雷鸣般;雪白;热烈;五颜六色;千千万万;强有力;整整齐齐;不断;不断【考点】语言表达【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运用修饰语的能力,在于平时对词语的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

这道题前两行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 横线上应填形容词(或限制词),应注意搭配合理。

比如:排山倒海的掌声、庄严的宣告、雄伟的声音、雷鸣般的掌声、雪白的帽子、热烈的欢呼、五颜六色的火花、千千万万的灯火、强有力的语调;第三行从结构上看是“修饰词语+地+动词”结构,故:整整齐齐地前进、不断地挥手、不断地高呼。

【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

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

增加词汇量。

5.【答案】(1)广;4;X;xù;顺序(2)刂;9;F;fù;副业【考点】拼音,字形【解析】【分析】此题不仅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同时对汉语拼音、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组词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查。

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

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

6.【答案】聚集;汇集;出生;诞生;肃立;站立【考点】词形,词义【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聚集:是指少数人、小范围的集中在一起。

如①。

汇集:是指大范围、很多人的集中在一起。

如②。

诞生:指人的降生或新事物的出现(用于尊敬的人和庄重的场合)。

如④出生:只是很平常的说一个孩子降临了!如③。

肃立:突出严肃安静的站立。

如⑤。

站立:平常的站着。

如⑥。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7.【答案】宣;宣传;帜;旗帜;箭;火箭;致;致辞【考点】字形,词形【解析】【分析】这道题是要求把所给的部首加一个部首,组成一个新字,然后用这个新字组一个词,意在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